校园媒体建设活动策划书.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7702083 上传时间:2023-04-24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33.0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校园媒体建设活动策划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校园媒体建设活动策划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校园媒体建设活动策划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校园媒体建设活动策划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校园媒体建设活动策划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校园媒体建设活动策划书.docx

《校园媒体建设活动策划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校园媒体建设活动策划书.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校园媒体建设活动策划书.docx

校园媒体建设活动策划书

“加强校园媒体建设,促进校园文化和谐发展“

——大型交流会活动策划书

一、活动背景

高校校园传媒是现代高校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是报纸、广播、电视、校园网等各种信息载体,通过特有的渠道、方式,向高校师生广泛传递信息并引起师生对信息反馈而形成的学校信息网络。

随着时代的发展,校园传媒已成为广大师生学习、工作、生活的重要部分和高校宣传舆论工作的重要载体,它对高校大学生的行为模式、价值取向、政治态度、心理发展、道德观念等发挥着越来越大的影响,并以其独有的特性,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拓了新的空间和渠道。

校园媒体具有信息传播和学术交流功能、舆论引导及监督功能、教育及推动工作功能、文化娱乐等多项功能,同时校园传媒具有信息传递的快捷性、丰富性、针对性和亲和性等特点。

为宣传和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传播社会主义主导价值观,强化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构建和谐文明的大学校园,促进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全面发展,强化引领社会主导文化和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舆论引导有效载体的校园传媒发展已成为迫切的工作。

不尽之处见附一、附二、附三。

二、活动目的:

1充分认识校园传媒的重要作用,切实加强对校园传媒的领导

2改进校园传媒宣传教育形式,切实增强亲和力和教育实效

3增强引导校园舆论的本领,牢牢掌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动

4改革校园传媒管理体制,规范高校传媒的运作

5提高校园传媒队伍的战斗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高校校园传媒工作队伍

三:

活动宣传语:

加强校园传媒建设,打造高素质校园传媒工作队伍

四:

活动指导思想:

和谐、发展、责任

五:

活动主办单位:

湖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宣传统战部

承办单位:

湖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宣传统战部记者站、广播站

协办单位:

院团委宣传部、文学社、各系班委会

六:

活动人员安排:

大会总顾问:

龚徳新

大会总责任人:

大会总策划:

向恋

大会主持人:

大会预邀嘉宾:

学院党委书记:

王宏德

院长:

成立平

宣传统战部部长:

龚徳新

学生工作部部长:

黄生贵

团委书记:

王凤斌

信息中心主任:

学生广播站

学生记者站

院团委宣传部

文学社

大会宣传:

摄影摄相:

音响配置:

现场安保:

七、活动流程(2011年5月18号下午2:

30徳苑广场正式开始。

前期宣传

1、广播宣传

2、由院学生会将通知下达系学生分会宣传

3、由辅导员老师动员班委会以召开班会的形式进行宣传。

大会开始

1、主持人宣读此次大会的纲领思想以及活动目的和意义

2、宣传统战部部长发表关于“加强校园传媒建设,促进校园文化和谐发展”的讲话

3、信息中心针对校园网络传媒的看法

4、学生工作部关于校园传媒与学生思想文化素质培养之间的讲话

5、院团委关于落实信息网络构造的讲话

6、学生记者站、学生广播站、团委宣传部关于“加强校园媒体宣传,促进校园文化和谐发展”的誓词

7、到场领导、活动负责人答各部门、各班级及个人问

8、学院党委书记关于本次活动的总结与寄望

9、大会结束

后期工作

八预期效果

九:

附录

附一:

校园网络媒体的探讨

附二:

高新校园媒体发展

附三:

加强高校对外宣传工作为和谐校园建设营造和谐的社会舆论氛围

附四:

主持词

附五:

关于落实校园媒体建设之誓词

附六:

常见问答

 

附一:

上世纪90年代以来,网络作为重要的信息传播媒介之一,逐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

随着电脑和大学校园网络的日益普及,校园网络媒体异军突起,深刻地影响了当今的大学校园。

  一、校园网络媒体的概念及特点

  校园媒体是以在校大学生为主要目标受众,用于信息沟通的媒介形式,校园媒体在舆论引导、信息通道和联系社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校园广播、校园电视、校报、校园网等校园媒体是当今大学校园的主要信息传播载体

  

(一)校园网络媒体的概念

  校园网络媒体主要由学校举办,依托校园网存在,其信息的发布及网站的开发利用得到校方的认可,并由专人负责日常管理和维护,许多高校都建立了新闻网站、校报网站、图片网站、专业学科网站,还有相关的BBS、虚拟社区,如北大未名、水木清华、南大小百合等著名高校的BBS等。

校园网络媒体全面展示了校园生活,包括学习、娱乐、工作以及衣食住行的各个方面,它以信息容量大、更新速度快、互动性强等特点,一举成为校园里涵盖范围最广、最受欢迎的主流媒体,对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产生了令人瞩目的影响。

  

(二)校园网络媒体的特点

  校园网络传播相比其他校园传统媒体有自身的特点:

一是传播与更新速度快。

网络传播是一种数字化传播,不受印刷、运输、发行等因素的限制,信息上网的瞬间便可同步发送到所有的用户手中。

二是信息量大、内容丰富。

网络传播可以运行各种数据库,不限时不限量地贮存和传播信息。

三是范围广、具有全球性和跨文化性。

网络传播的空间不分地域、没有疆界,全球互连互通。

四是检索便捷。

网络传播完全不同于传统方式,凡是在数据库中存储的数据,网民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随意查询,极大地提高了人们使用信息的效率。

五是多媒体传播。

网络传播借助文字、图片、图像、声音任何一种或几种组合,打破了传统的文字媒介(报刊)、声音媒介(广播)和视觉媒介(电视)之间难以逾越的鸿沟。

六是超文本。

网络传播改变了信息的组合方式,它将分布于全世界的图文并茂的多媒体信息以超链接的方式组织到一起,大大增加了新闻报道的综合性、信息量、可选择性和自主性。

七是交互性。

互联网是双向、多向交流的媒体,受众的参与性大大加强,用户不再仅仅是接收信息的受众,也可能是信息的发布者。

  二、校园网络媒体的功能及面临的挑战

  

(一)校园网络媒体的功能

  跟其他校园媒体一样,校园网络媒体植根于校园里,生长于师生中,具有舆论导向、新闻传播、宣传教育、服务指引等诸多功能,在教书育人、服务社会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成为师生认知世界的重要平台。

它囊括了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各个领域,为扩大师生的知识面创造了条件,网络无时差、零距离的特性对最新成果进行即时性更新,是对课本、课堂知识最好的丰富和补充,能更好地优化大学生的知识结构。

网络的虚拟性还有助于大学生宣泄情感,释放自我,张扬个性,有效地解除郁闷,扫除心理障碍。

  作为校园内重要的大众传播渠道,校园网络还担负着宣传和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传播社会主义主导价值观,强化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等的任务,它无形地表达着社会的主导文化,塑造和维护着公共价值,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舆论引导的有效载体。

  

(二)校园网络媒体面临的挑战

  目前,许多高校的校园媒体传播形式和内容没有紧贴时代的发展,与学生的真实需要日渐脱节,从而造成了校园媒体对大学生的舆论导向能力有所降低。

如何加强网络媒体建设,利用网络媒体平台教育引导学生是迫在眉睫的问题。

另一方面,网络是一把双刃剑,网络对传统的校园文化有很多负面影响。

开放的、多元的网络文化直接冲击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容易使学生迷失方向,网络文化的自主性、虚拟性,容易使学生忽视环境的束缚,网络的交互性,容易使学生沉浸在虚幻的空间中,不愿意与现实生活中的人打交道,造成性格孤僻、冷漠,对现实生活缺乏信心,部分大学生的网络行为也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如何合理发挥网络媒体的教化功能需进一步探讨。

  三、建设新形势下的校园网络媒体

  校园媒体传递的信息会影响到一所学校的整体氛围,反映出一所学校的治学方针和校风状况。

要掌握校园舆论的主动权,必须充分发挥高校媒体、特别是网络媒体的作用。

2008年6月,胡锦涛总书记在人民日报社考察工作时强调,提高舆论引导能力,必须坚持党性原则,牢牢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必须加强主流媒体建设和新兴媒体建设,形成舆论引导新格局。

校园网络媒体建设同样应遵循这一要求。

  

(一)高度重视校园网络文化建设,确保校园网络媒体发展的正确方向

  校园网络是网络文化的一个全新的载体,它不仅有利于加强和社会的交流与沟通,而且作为校园里的一个主要媒体和重要信息源,发挥着宣传、引导和活跃文化生活的作用。

我们要充分运用网络手段拓宽思想政治教育的视野,以正确、积极、健康的信息,建设好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阵地,牢牢掌握校园网络媒体传播的主动权,使思想政治教育占领网络空间,成为宣传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传播社会主义思想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阵地。

互联网具有鲜明的意识形态属性,高校必须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校园网络文化建设与管理,巩固马克思主义在网络媒体建设中的指导地位,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

只有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才能使全校师生形成共同的理想信念,增强凝聚力,营造和谐舆论氛围,才能使高校肩负起培养和造就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宏伟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历史重任。

  

(二)加强校园网络媒体新阵地建设,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

  近年来,全国各高校陆续建立了校内思想政治教育网站,许多高校的校报、广播、闭路电视等也在积极探索通过数字化系统处理后移置到网络上。

但要真正实现思想教育与大众传媒的有机结合和互补,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辐射力、吸引力和感染力,还要不断加强校园网络媒体新阵地建设,进一步丰富校园网络文化产品,打造具有校园特色的网络媒体品牌,以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

其一是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个性特长,有意识地为学生创造参与校园网建设的机会,在校园网络论坛上开辟适合学生个性发展的栏目,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增强学生及时获取大量有效信息的能力。

其二是学校应积极营造校园网上的热点信息,引导调控校园网上的热点话题,营造健康向上的校园网络文化氛围,建设丰富多彩的校园网络文化平台,提高优秀文化的吸引力,凝聚力和战斗力。

其三是要加强各种知识信息资源库建设,增强网络媒体的吸引力,为师生提供及时丰富的文献资料、科研动态、科技成果等信息,使校园媒体网站自觉融入教育、科研等内容。

其四是要有效激发广大教师的参与兴趣与热情,使广大教师主动地进入网络,经常与学生沟通,及时与学生互动,掌握学生的思想和学习动向,时刻履行教书育人的义务。

  (三)及时报道校内突发事件,有效化解错误舆论的不良影响

  在网络传播中,网络媒体已无法像传统媒体那样享有信息有限的发布权和控制权,对一些校内重要而敏感的新闻信息,如果校园网不迅速作出反应,往往会失去制造舆论的先机,导致被动。

因此,高校的突发事件必须由高校新闻网站第一时间给出报道,避免出现失语状态。

突发事件进入到后期时,学校媒体也要及时发布来自学校相关管理部门的工作情况和处理措施,有效化解偏激舆论,正确引导舆论。

针对校园BBS上的评论,要有步骤地进行引导,可以设置专门的评论员述评,帮助网友把新闻的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转变;同时,网络编辑要把握舆论导向,采用合理的方法放大正确言论的影响力,消除各种不实言辞的破坏性。

要有针对性地引导大学生对一些问题开展讨论和辩论,及时化解矛盾,有效地维护校园和社会的稳定,要着力发挥大学生中先进分子和学生骨干队伍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他们积极参与到校园网络热点话题的建构中,增加网络媒体的亲和力,以获取更多学生的认可与支持。

  (四)建立健全网络监管机制,营造健康的绿色校园网络环境

  校园网在满足教学、科研、管理、服务需要的同时,必须杜绝各种有害信息侵入校园网站。

要按照积极发展,加强管理,趋利避害,为我所用的方针,加大网络管理,建立功能全面、多级防范的网络管理体系,确保网络安全;要对各种信息进行监控,对网上出现的苗头性、倾向性、群发性的问题要及时进行疏导,牢牢掌握校园网传播的主动权,唱响主旋律,建造健康的绿色校园网络文化。

同时,要强化学生的网上自律意识,使学生养成自尊、自爱的优秀品质,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能力,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使学生在纷繁复杂的信息世界中,始终坚持正确的方向。

另外,网络媒体具有跨时空的特点,它可以高强度地对一个事件进行跟踪报道,但因为论坛上的发言人可能只是普通网民,它的传播效果不如传统媒体,其可信度也大打折扣,所以校园网络媒体还必须提高其权威性。

  当今,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科技的不断进步,新闻舆论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加强对网络媒体的舆论引导,既是加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需要,也是加强团结和促进稳定的需要[2]。

我们要高度重视高校网络媒体的建设,发挥新兴媒体在舆论导向中的重要作用,努力使它成为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沿阵地,增强思想政治教育辐射力、吸引力和感染力的良好平台,使高校网络媒体成为促进大学生精神生活健康发展的有效载体。

 

附二:

一、高校校园传媒及其主要功能

  高校校园传媒是现代高校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是报纸、广播、电视、校园网等各种信息载体,通过特有的渠道、方式,向高校师生广泛传递信息并引起师生对信息反馈而形成的学校信息网络。

随着时代的发展,校园传媒已成为广大师生学习、工作、生活的重要部分和高校宣传舆论工作的重要载体,它对高校大学生的行为模式、价值取向、政治态度、心理发展、道德观念等发挥着越来越大的影响,并以其独有的特性,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拓了新的空间和渠道。

概括而言,校园传媒有以下四个重要功能:

  1.信息传播和学术交流功能

  信息传播是校园传媒的基本功能,其它种种功能都以此为基础,都是通过信息的传送和接受而产生的。

校园传媒在担负信息传播、学术交流和推动信息化校园的实现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方面,师生需要大量来自学校内外的各种信息,这就需要高校有一个完备而又系统的信息传播中心来及时地进行挖掘、筛选、加工和传播,使校内外各种信息资源得以充分发挥作用。

另一方面,校园传媒要借助高校得天独厚的学术优势,迅速反映最新科学文化知识,成为校内和校际间学术交流的桥梁和媒介。

此外,高校的科研成果得到宣传后,还能促进科研成果的转化,从而产生重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2.舆论引导及监督功能

  为高校改革发展营造一个良好的舆论环境是校园传媒的重要使命。

当前,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正处于关键时期,高等教育的规模、结构将发生巨大变化,高等学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目标、管理方法等,都会相应发生前所未有的变化。

校园传媒对事物发展的深刻把握,及时反映并引导正确的舆论,是高等教育改革获得成功及大学生成才的必要条件。

同时,校园传媒又要善于抓住社会和高校内部一些师生普遍关注的热点、焦点、难点问题,适时适当地进行舆论监督,形成一种强大的威慑力,营造大学校园协调发展的良好氛围。

 

  3.教育及推动工作功能

  高等教育肩负着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历史重任。

高校传媒在宣传教育,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把他们培养成又红又专的人才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高校校园传媒的一个重要政治职能,就是将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及学校的决定、决议等及时地传达贯彻到基层及师生中,并使之变成师生的实际行动。

特别是有关高等教育改革、大学生素质教育以及与师生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事,校园媒体都要及时、准确地进行宣传报道,使广大师生能经常地通过校园媒体了解国家和学校重大工作、政策和措施等,较好地发挥宣传动员、教育鼓舞、陶冶情操和推动工作的良好作用。

  4.文化娱乐功能

   在高校,大学生作为年轻活跃的群体,他们对文化娱乐的需求无论从数量或从质量来说,都是很高的,高校传媒在仅有纸质传媒的时代,其文化娱乐功能无法得到充分发挥;在拥有了电视和校园网之后,学生可以接触到浩瀚的知识海洋和广袤的时空,使大学生在紧张的学习之余得到休息和放松,既充分发挥了高校传媒的功能,又避免了大学生在缺乏文化娱乐生活的情况下,自行寻找,误入歧途。

  二、高校校园传媒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影响

  1.校园传媒提供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手段

  校园传媒具有信息传递的快捷性、丰富性、针对性和亲和性等特点,它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广泛运用,大大提高了其时效性和有效性。

尤其是校园网络的迅猛发展,极大地改善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物质条件,网络迅速、虚拟、大容量的传播方式,既突破了地域和心理上的限制,又突破了信息内容及含量的限制。

不仅大大提高了信息的传播速度,而且多媒体技术让多种感官接受信息明显优于单一感官感知的效果,使校园传媒具有图文并茂、声情融会等特点,能大大增加思想政治教育的辐射力、吸引力、感染力,使严肃的宣传教育内容巧妙地融入校园传媒之中,并使之变得生动活泼、轻松愉快,让学生在自觉的阅览中,受到教育、增长才干,达到良好的宣传教育效果。

  2.校园传媒丰富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

  校园传媒克服了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单调、陈旧的缺陷,它可以通过多种形式和手段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多种多样的素材和信息。

一是多媒体技术的广泛应用,信息内容将从平面化走向立体化、从静态变为动态、从现实时空趋向超时空;二是校园网的超信息量和信息的固有本质,信息内容变得丰富而全面,并且具有极高的文化与科技含量,同时信息内容的政治本质隐含于历史文化知识和现代科技信息之中。

社会主义主旋律、集体主义价值观、爱国主义永恒主题等等政治教育内容,都应该运用现代化的手段来演绎,从而化抽象为形象生动、化枯燥为丰富多彩、化难解为浅显易懂、化厌烦为喜闻乐见等。

  3.校园传媒促进了思想政治教育方式的转变

  首先,校园传媒特别是校园网的交互式沟通,将吸引学生由传统的被动式接受“灌输”教育变为主动参与的“交互式”思想交流,在思想碰撞中自然而然接受教师引导,把传统的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面对面的直接强制性教育方式变成为间接的交互引导方式。

这种互动式、引导式的宣传教育,不仅极大地满足了大学生的心理需求,而且大大提高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

其次,校园传媒还可运用多种技术手段增强学生对思想和文化的形象化理解和把握,把许多无法单纯地用语言表达的思想情感借助于文字、声音、图像、动画等手段形象地表达出来。

此外,校园传媒的时效性、交互性、亲和性的特点,顺应了大学生成长过程中的社会化发展的需求和心灵结构调适的要求,也促使了师生教学相长。

  4.校园传媒开辟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新环境

  校园传媒尤其是校园网的出现和发展,使师生的生活环境发生了重大改变,虚拟环境的影响越来越大。

以计算机网络和多媒体技术构建起来的世界,不仅使传统的社会结构和传统观念受到冲击,而且思想政治教育的人际关系也发生了变化。

在校园网络传媒上,教师与学生建立起的是一种没有上级和下级,没有权威与顺从的关系,而是一种平等的信息发布者与受众之间的关系。

使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面对面的直接言语说教变为人对计算机的虚拟数字交流,从而使学生在校园传媒创造的新环境中自觉接受教育,也使得教育更具有人情味,更具有亲和力,也更具有取得教育效果的魅力,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教育境界。

  当然,在我们欣喜于校园传媒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积极影响的同时,也要清醒看到校园传媒存在的一些问题。

主要表现在:

一是阵地地位被忽视。

在高校,普遍没有把校园传媒的教育功能摆到至关重要的位置,忽视了当今最易被学生认同和接受的教育形式,校园媒体仅充当学校工作反映的工具,忽视了校园媒体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二是管理不规范。

有的高校传媒有时过于严肃、呆板,缺乏生机和活力,有时又放任和疏忽,对学校工作和大学生成才造成消极和负面的影响。

三是信息量少、针对性差。

目前,校园媒体在提供校园之外信息方面,无论在速度和数量上都无法与大众传播媒体相抗衡,在提供校园内信息方面,速度不够快,针对性不够强,信息涵盖的范围不够全面,有教育意义和价值的信息不够多等。

  三、加强校园传媒建设管理,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思考

  1.充分认识校园传媒的重要作用,切实加强对校园传媒的领导

  当前,高校校园传媒已由过去的单一化,发展到现在的集校报、校园广播、电视和校园网等于一体的立体化,它的影响更广、辐射力更强、渗透性更深。

校报是高校党委的机关报,校园其它媒体也都是在高校党委领导下的重要思想宣传阵地,因此高校要深刻认识到高校校园传媒在学校宣传思想工作中的主渠道作用以及在高校改革和发展中的舆论导向作用,从战略层面上来认识校园传媒,切实加强对校园传媒的领导,把如何有效利用校园传媒作为高校改革发展的战略决策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手段来谋划,努力形成校园传媒各具特色、优势互补、共同繁荣的局面,并善于运用校园媒体唱响主旋律,打好主动仗。

  2.改革校园传媒管理体制,规范高校传媒的运作

  当前,高校对校园传媒的领导体制和运行机制不尽相同,但大多是分块管理,这虽然做到了分工明确,但不便于统筹规划,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宣传教育效果。

校园传媒作为一个整体,资源优化配置是做好校园传媒建设管理工作的前提。

当前,必须先从管理体制入手,建立一套切实可行的运行机制。

可以在党委宣传部成立校园新闻中心,对四种主要的校园传媒统一进行管理。

这样,新闻中心就成为报纸、校园广播、有线电视和校园网络的大本营和信息集散地,不但可以实现资源共享,而且媒体整合的广度和深度得以延伸,其宣传教育效果必然明显增强。

  3.增强引导校园舆论的本领,牢牢掌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动权

  当前,大学生对文化的需求非常强烈,而且态度更加开放,观念更加多元,这就使得高校传媒也会不可避免地受到来自社会大众传媒的冲击。

这就要求高校校园传媒必须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把握好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动权。

一要树立阵地意识,坚持守土有责。

校园传媒要坚持宣传科学理论、倡导科学精神、传播先进文化、塑造美好心灵、弘扬社会正气。

二要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紧紧围绕党委中心工作和重点工作,协同配合,唱响主旋律。

三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宣传思想工作,不断增强吸引力和感染力。

既要坚持正面宣传为主,弘扬主旋律,同时也要力求形式多样、生动活泼,融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艺术性于一体,使之更加贴近校园、贴近受众、贴近生活,赢得大学生的喜爱,形成人人关心、大家共同参与的氛围,增强高校传媒的生命力和影响力。

  4.改进校园传媒宣传教育形式,切实增强亲和力和教育实效

  校园传媒能否发挥好宣传教育作用,吸引广大青年学生互动参与,是发挥其思想教育作用的关键。

因此,在发挥校报、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介对大学生中热点问题的正确引导作用,不断创新互动形式的同时,要更多地发挥互联网的优势,开展媒体与学生、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有效互动。

如:

高校思想教育工作者利用电子邮件来解决大学生深层次的思想困惑,经常进入BBS了解大学生关注的热点问题,及时引导;进入网上论坛对热点问题参与讨论,以网友的身份与大学生谈学习、生活、人生等。

此外,高校还要增强校园传媒的服务功能,如在校报、校园广播、电视和校园网上开设教学辅导、就业指导、勤工俭学、心理咨询、学术论坛等服务栏目,强化传媒对大学生的服务,把教育学生与服务学生有机结合起来,多为大学生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不断增强服务的育人功能,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向纵深发展。

  5.提高校园传媒队伍的战斗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高校校园传媒工作队伍

  建立一支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的高素质的高校传媒队伍,是当前高校宣传思想工作一项重要任务。

首先,高校要选拔一批德才兼备的人,按比例配足校园传媒工作队伍,以彻底改变目前校园传媒兼职人员多且很难全身心投入工作的被动局面。

其次,校园传媒应该适当吸收新闻专业、电视节目制作和网络技术等专业的师生加盟校园传媒,以满足受众的高层次需求,高起点、高品位地办好校园传媒。

第三,加强传媒队伍的培训管理工作,不断提高其整体素质。

当前,要特别注重创造条件鼓励支持从事校园传媒的同志学习新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职业教育 > 职业技术培训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