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控制原理课程设计.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770064 上传时间:2022-10-23 格式:DOCX 页数:34 大小:242.7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自动控制原理课程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自动控制原理课程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自动控制原理课程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自动控制原理课程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自动控制原理课程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自动控制原理课程设计.docx

《自动控制原理课程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动控制原理课程设计.docx(3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自动控制原理课程设计.docx

自动控制原理课程设计

《自动控制理论》课程设计

任务书

一、设计题目

基于自动控制理论的性能分析与校正

二、目的与要求

本课程为《自动控制理论A》的课程设计,是课堂的深化。

设置《自动控制理论A》课程设计的目的是使MATLAB成为学生的基本技能,熟悉MATLAB这一解决具体工程问题的标准软件,能熟练地应用MATLAB软件解决控制理论中的复杂和工程实际问题,并给以后的模糊控制理论、最优控制理论和多变量控制理论等奠定基础。

作为自动化专业的学生很有必要学会应用这一强大的工具,并掌握利用MATLAB对控制理论内容进行分析和研究的技能,以达到加深对课堂上所讲内容理解的目的。

通过使用这一软件工具把学生从繁琐枯燥的计算负担中解脱出来,而把更多的精力用到思考本质问题和研究解决实际生产问题上去。

通过此次计算机辅助设计,学生应达到以下的基本要求:

1.能用MATLAB软件分析复杂和实际的控制系统。

2.能用MATLAB软件设计控制系统以满足具体的性能指标要求。

3.能灵活应用MATLAB的CONTROLSYSTEM工具箱和SIMULINK仿真软件,分析系统的性能。

三、主要内容

1.前期基础知识,主要包括MATLAB系统要素,MATLAB语言的变量与语句,MATLAB的矩阵和矩阵元素,数值输入与输出格式,MATLAB系统工作空间信息,以及MATLAB的在线帮助功能等。

2.控制系统模型,主要包括模型建立、模型变换、模型简化,Laplace变换等等。

3.控制系统的时域分析,主要包括系统的各种响应、性能指标的获取、零极点对系统性能的影响、高阶系统的近似研究,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分析,控制系统的稳态误差的求取。

4.控制系统的根轨迹分析,主要包括多回路系统的根轨迹、零度根轨迹、纯迟延系统根轨迹和控制系统的根轨迹分析。

5.控制系统的频域分析,主要包括系统Bode图、Nyquist图、稳定性判据和系统的频域响应。

6.控制系统的校正,主要包括根轨迹法超前校正、频域法超前校正、频域法滞后校正以及校正前后的性能分析。

四、进度计划

序号

设计内容

完成时间

备注

1

基础知识、数学模型

2

时域分析法、频域分析

3

根轨迹分析、系统校正

4

整理打印课程设计报告

5

答辩

 

五、设计成果要求

上机用MATLAB编程解题,从教材或参考书中选题,控制系统模型、控制系统的时域分析法、控制系统的根轨迹分析法、控制系统的频域分析法每章选择两道题。

第六章校正选四道,其中根轨迹超前校正一道、根轨迹滞后校正一道、频域法超前校正一道、频域法滞后校正一道。

并针对上机情况打印课程设计报告。

课程设计报告包括题目、解题过程及程序清单和最后的运行结果(曲线),课程设计总结或结论以及参考文献。

六、考核方式

《自动控制理论课程设计》的成绩评定方法如下:

根据

1.打印的课程设计报告。

2.独立工作能力及设计过程的表现。

3.答辩时回答问题的情况。

成绩评分为优、良、中、及格以及不及格5等。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2016年1月4日

 

 

一、课程设计的目的与要求

本课程为《自动控制理论A》的课程设计,是课堂的深化。

设置《自动控制理论A》课程设计的目的是使MATLAB成为学生的基本技能,熟悉MATLAB这一解决具体工程问题的标准软件,能熟练地应用MATLAB软件解决控制理论中的复杂和工程实际问题,并给以后的模糊控制理论、最优控制理论和多变量控制理论等奠定基础。

作为自动化专业的学生很有必要学会应用这一强大的工具,并掌握利用MATLAB对控制理论内容进行分析和研究的技能,以达到加深对课堂上所讲内容理解的目的。

通过使用这一软件工具把学生从繁琐枯燥的计算负担中解脱出来,而把更多的精力用到思考本质问题和研究解决实际生产问题上去。

通过此次计算机辅助设计,学生应达到以下的基本要求:

1.能用MATLAB软件分析复杂和实际的控制系统。

2.能用MATLAB软件设计控制系统以满足具体的性能指标要求。

3.能灵活应用MATLAB的CONTROLSYSTEM工具箱和SIMULINK仿真软件,分析系统的性能。

二、设计正文

1.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

1.1方框图如图所示,求方框图的闭环传递函数。

 

解:

num1=[1];

den1=[0.51];

G1=tf(num1,den1);%该命令建立传递函数G1,下同

num2=[1];

den2=[121];

G2=tf(num2,den2);

num3=[0.51];

den3=[0.21];

G3=tf(num3,den3);

H1=feedback(G2,G3);%该命令实现反馈H1(s)=,下同

H2=series(G1,H1);%该命令实现串联H2(s)=G1(s)H1(s)

H=feedback(H2,G3,1)

程序运行出的闭环传递函数:

Transferfunction:

0.04s^2+0.4s+1

-----------------------------------------------------

0.02s^5+0.28s^4+1.45s^3+3.39s^2+3.4s+1

1.2已知两系统的传递函数G1(s)=,G2(s)=,试分

别求两系统串联、并联时的传递函数。

解:

MATLAB程序代码如下:

num1=6*[1,1];

den1=conv([1,1],conv([1,2],[1,5]))%传递函数1的分子、分母多项式系数

num2=[1,2];den2=conv([1,1],[1,4])%传递函数2的分子、分母多项式系数

[nums,dens]=series(num1,den1,num2,den2)%串联连接

[nump,denp]=parallel(num1,den1,num2,den2)%并联连接

s_tf=tf(nums,dens)%生成串联连接传递函数

p_tf=tf(nump,denp)%生成并联连接传递函数

程序运行出的闭环传递函数:

Transferfunction:

s_tf=6s^2+18s+12

--------------------------------------------

s^5+13s^4+61s^3+127s^2+118s+40

p_tf=s^4+16s^3+69s^2+98s+44

--------------------------------------------

s^5+13s^4+61s^3+127s^2+118s+40

 

2.控制系统的时域分析

2.1.典型环节的阶跃响应分析。

并总结规律。

(1)传递函数为一阶惯性环节,G(s)=,求T=5和T=10时的阶跃响应分析。

并总结规律。

解:

num=[1];

den=[51];

step(num,den);

gridon

运行结果:

num=[1];

den=[101];

step(num,den);

gridon

运行结果为:

总结:

一阶系统的动态性能指标没有超调量和峰值时间,只有调节时间,主要由时间常数T来决定,时间常数越小,系统的快速性越好。

(2)二阶系统传递函数为:

G(s)=,wn=5,求=0.4、0.8、1.2、1.6时的单位阶跃响应曲线;wn=10,求=0.4、0.8、1.2、1.6时的单位阶跃响应曲线。

并总结规律。

解:

wn=5;

w2=wn*wn;num=w2;%求取开环函数分子

forks=0.4:

0.4:

1.6%4个不同的阻尼比取值

den=[12*wn*ksw2];%求取开环函数分母

step(num,den);%求取阶跃响应

holdon

end

%放置ks取不同值的文字注释

gtext(‘ks=0.4’);gtext(‘ks=0.8’);

gtext(‘ks=1.2’);gtext(‘ks=1.6’);

运行结果如下:

 

wn=10;

w2=wn*wn;num=w2;%求取开环函数分子

forks=0.4:

0.4:

1.6%4个不同的阻尼比取值

den=[12*wn*ksw2];%求取开环函数分母

step(num,den);%求取阶跃响应

holdon

end

%放置ks取不同值的文字注释

gtext(‘ks=0.4’);gtext(‘ks=0.8’);

gtext(‘ks=1.2’);gtext(‘ks=1.6’);

运行结果如下:

 

总结:

观察两个图可得超调量只和阻尼比有关,阻尼比越小超调量越大。

时间指标(峰值时间,调节时间,)和wn、都有关系,当一定时,增大wn,时间指标都减小,且超调是不变的。

(3)高阶系统的动态分析,分别研究在二阶系统的基础上增加零点,极点对动态性能指标的影响。

下面对增加零点进行研究:

设传递函数为G(s)=,wn=5,=0.5,=2求单位阶跃响应,并进行分析。

解:

num=[5025];

den=[1525];

step(num,den);

gridon

总结:

由图可看出附加零点的影响是:

响应变快,振荡加剧,超调量变大。

下面对增加极点进行研究:

设传递函数为G(s)=,wn=5,=0.5,T=2求单位阶跃响应,并进行分析。

解:

num=[25];

den=conv([1525],[21]);

step(num,den);

gridon

总结:

由图可得,加极点以后系统响应变慢,上升时间变大,振荡减弱,超调量变小。

 

2.2MATLAB在稳定性分析中的应用

例:

已知单位负反馈控制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G。

(s)=,试用

MATLAB编写程序判断此闭环系统的稳定性,并绘制闭环系统的。

解:

MATLAB程序代码如下:

z=-2;p=[0-0.5-1-2.5];k=0.3%开环零点、极点、增益

Go=zpk(z,p,k)%建立零极点形式的开环传递函数

Gc=feedback(Go,1)%单位负反馈连接

Gctf=tf(Gc)%建立闭环传递函数

dc=Gctf.den%获取闭环传递函数的特征多项式

dens=poly2str(dc{1},’s’)%将特征多项式系数转换为字符形式的函数

运行结果如下:

s^4+4s^3+4.25s^2+1.55s+0.6

%dens是系统的特征多项式,接着输入如下代码:

den=[144.251.550.6]%提取其多项式系数

p=roots(den)%求特征根

pzmap(Gctf)%绘制零极点图

grid%添加栅格

运行结果如下:

p=-2.5202

-1.2124

-0.1337+0.4225i

-0.1337-0.4225i

输出图像如下:

 

总结:

系统只有负实部的特征根,因此闭环系统是稳定的。

3.控制系统的根轨迹分析

3.1已知某单位负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G(s)=,试用MATLAB绘制系统的根轨迹,并在根轨迹图上任选一点,计算该点的增益K及其所有极点的位置。

解:

MATLAB程序代码如下:

num=[1,5];den=conv([1,1],conv([1,5],[1,11]));%分子,分母多项式行向量

sys=tf(n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