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文档红十字急救知识范文word版 12页.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769624 上传时间:2022-10-23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5.2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参考文档红十字急救知识范文word版 12页.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参考文档红十字急救知识范文word版 12页.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参考文档红十字急救知识范文word版 12页.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参考文档红十字急救知识范文word版 12页.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参考文档红十字急救知识范文word版 12页.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参考文档红十字急救知识范文word版 12页.docx

《参考文档红十字急救知识范文word版 12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参考文档红十字急救知识范文word版 12页.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参考文档红十字急救知识范文word版 12页.docx

参考文档红十字急救知识范文word版12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

红十字急救知识

篇一:

红十字应急救护知识

红十字应急救护知识

1.每年9月份的第二个星期六为世界急救日。

2.为避免异物伤害,避震时可以用枕头、被褥或书包保护头部。

3.正常成人心跳每分钟60-100次。

4.现场救护的“生命链”中第二个环节是早期心肺复苏。

5.现场心肺复苏包括胸外心脏按压、开放气道、人工呼吸三个步骤。

6.对于呼吸、心跳骤停的伤病员现场救护的黄金时间是4分钟。

7.现场进行徒手心肺复苏时,伤病员的正确体位是仰卧在坚硬的平面上。

8.现场进行心肺复苏时,通常用仰头举颏法打开气道。

9.鼻属于呼吸道。

10.现场对成人进行口对口吹气前应将伤病员的气道打开90度为宜。

11.对成人进行口对口吹气时,吹气的频率为10-12次/分钟。

12.现场心肺复苏时,按压与吹气之比为30:

2。

13.现场对成人进行胸外按压时的部位是胸骨中下1/3交界处。

14.现场进行胸外心脏按压的频率为至少100次/分钟。

15.现场对成人进行胸外心脏按压的深度是至少5厘米。

16.现场救治成人气道异物梗塞,进行腹部冲击的部位是脐上二横指。

17.现场救治婴儿气道异物梗塞时,应将婴儿置于头低脚高体位。

18.成人血液约占自身体重的8%左右。

19.成人失血量达到800-1000毫升时即可出现休克表现。

20.对于小动脉、小静脉、毛细血管出血,现场首选的止血方法是加压包扎止血。

21.用绷带包扎上下粗细不等的肢体时应当选用螺旋反折包扎方法比较合适。

22.钢筋、尖刀扎人机体深部时现场处理原则是固定异物、简单包扎、速送医院。

23.现场处理腹部外伤、肠管溢出伤病员的原则是辅料覆盖伤口后做圈,用碗扣住伤口,再用三角巾包扎。

24.对于开放性气胸的伤病员的现场处理,最重要的措施是将开放性伤口尽快变为闭合性伤口。

25.遇肢体离断伤时,现场将伤员处理好后应将离断的肢体用干净的布包好,放人塑料袋后再放在装有冰块的塑料袋中保存(摄氏2-3度的环境)。

26.对于头部外伤有脑脊液,血液自鼻腔耳道流出时,现场处理原则是不堵塞,利于流出。

27.遇有触电的伤员现场救护应首先断电。

28.家中油锅起火的正确灭火方法是立即将油锅盖盖上,关闭煤气阀门。

29.发生火灾时正确的逃生方法是用湿毛巾捂住口鼻,沿安全通道弯腰或匍匐前进。

30.对于烧烫伤的伤病员现场处理的方法是立即用干净的冷水冲洗烧烫伤部位。

31.遇雷击后最严重的伤害是心跳呼吸停止。

32.突发地震时在楼房内应立即躲入较小开间,保护头部、稳住身体。

33.对于意识清醒的食物中毒的伤病员,现场救护原则是立即催吐排毒同时呼叫120

34.当发现室内有大量煤气泄漏时,救护员进入现场进行救护应注意严禁点火和打开启照明设备,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以免中毒。

35.遇有高压电线落地时,应看管好现场,10米内严禁人畜进入并立即报告有关部门。

36.被犬、猫等动物咬伤后应立即用肥皂水或清水彻底冲洗伤口15分钟,并就近到狂发病免疫预防门诊就医。

37.肢体冻伤时应将伤肢放入摄氏38度-40度的温水中加温至患肢颜色转红。

38.遇有中暑的伤员,应迅速将伤员移至阴凉通风处休息,给轻者饮淡盐水或淡茶水,重者立即呼叫120。

39.在拥挤的人群中,当你被推倒地时应把身子卷缩成球状,双手紧扣置于颈后,以保护身体的重要部位和器官。

40.遇有酸碱烧伤时,现场的处理方法是立即用大量流动的清水彻底冲洗。

41.球场、商场、狭窄的街道、楼梯、影院等地方易发生拥挤踩

踏。

42.在地铁里遭遇照明系统停电时应保持冷静,原地等候,不要随便走动,等待工作人员前来处理和疏散。

43.在野外遇到下雨打雷时应及时披上雨衣,双脚并拢,蹲下并双手抱膝降低身体重心。

44.在野外遇到泥石流时应避开由高处滚落的山石,以立即向河谷两侧山坡或高地跑的方法逃生。

45.大量饮酒后,奔跑以促进毒素排出不是现场处理毒蛇咬伤的方法。

46.皮肤晒伤后现场处理的方法是,用冰敷或湿敷降低局部皮肤温度。

47.踝关节严重扭伤时,应立即用冷水或冰块进行冷敷。

48.一氧化碳重度中毒时,伤病员的口唇颜色应为樱桃红色。

49.家庭防震包的基本物品应有:

矿泉水、保鲜食品、半导体收音机、电池、电筒、急救用品。

50.室内较为安全的避震空间有,承重墙的墙根、内墙角、有水管和暖气管道处。

51.在教室上课时遇到地震,应听从老师指挥,及时躲避或有序疏散。

52.在行使的公交车上遇到地震时,要牢牢抓住拉手、柱子或座椅等。

53.如果废墟中烟尘弥漫,避免窒息的方法有:

用毛巾或手帕等

捂住口、鼻,如可能用湿毛巾。

54.在等待救援时,保存体力的方法有:

没有听到救援的声音时,不大声呼救。

55.当无力呼救或外面的人听不到呼救时,可以用石块或铁具敲击金属管子或墙壁。

56.在废墟中为了维持生命,等待救援,要想方设法寻找水和食物,必要时可以用自己的尿液应急。

57.抢救幸存者时,要先使其头部暴露出来,并迅速清除口鼻内的灰土,防止窒息。

58.对于埋压时间较长的幸存者,要先喂适量含盐饮料,不可马上给予大量食物。

59.幸存者若长时间被困在黑暗的废墟中,抢救出来时,应将幸存者的眼睛蒙住,避免强烈光线刺激。

60.对疑有骨折或脊柱受伤的人,抢救时不可强拉硬拖,要设法暴露全身,再整体搬运。

61.对抢救出来的受伤者,应首先采取各种适当的方法进行现场救护再送医院。

62.火灾时造成人员伤亡的主要原因有,被烟雾和毒气窒息,或逃生行为不当等。

63.一旦发现火势不易控制,要立即撤离火场转移至安全地带,尽快拨打119报警。

64.遇到火灾拨打119报警时,一定要说清楚确切的失火地点和

篇二:

红十字会急救知识

急救常识培训:

1.急救的目的是:

维持生命、防止伤势恶化、促进恢复

2.在心肺复苏过程中,首次检查自主呼吸,循环恢复情况,是在2分钟后或操作5个30:

2抢救之后

3.心肺复苏“ABC”是指:

打开气道、人工呼吸、胸外心脏按压

4.心肺复苏的有效指征:

恢复自主心跳,恢复自主呼吸,恢复意识

5.实行胸外心脏按压时,按压与松弛时间基本一致

6.婴幼儿急救:

让患儿骑跨并俯卧于急救者前臂上,头要低于躯干,并将其胳膊放在自己大腿上,用另一手掌根

部用力叩击患儿的肩胛区4~6次。

7.可疑内出血的救护办法:

及时拨打急救电;密切观察伤员的呼吸、脉搏;守护伤员,保持呼吸道畅通,不要给

伤员进水或进食

8.在创伤止血时,常用止血方法为:

指压止血法,加压包扎法,止血带止血法,加垫屈肢止血法

9.上肢出血应用止血带止血时,止血带应扎在:

上臂中1/3

10.下肢远端严重活动性出血时,止血带应扎在:

大腿中下1/3

11.使用绷带包扎的注意事项有:

包扎不得过紧或过松、裸露指(趾)端、检查伤肢远端的血液循环

12.使用止血带绑扎忌时间过长,止血带应每隔1小时放松1~2分钟,并作好记录,防止因绑扎时间过长造成远

端肢体缺血坏死。

13.使用夹板固定时应注意:

过紧会压迫患肢,影响血运,过松则失去作用,所以应保持松紧适中,固定条带能上、

下放动1cm为宜。

14.外伤出血:

a)较小或较表浅的伤口,应先用冷开水或洁净的自来水冲洗,但不要去除已凝结的血块。

b)一般割伤使用止血药包扎后都能解决。

严重割伤时,如在手臂,要立即取下手表、手链等佩带物,然后抬

起手臂,使其高于心脏,然后直接压迫伤口;如在腿上,除压迫伤口外,还要压迫大腿上部的动脉。

通知

医生或就近送往医院,千万慎用止血带,因为止血带会切断受伤部位所有血液供应,从而可能导致永久性

损伤。

c)伤口处有玻璃片、小刀等异物插入时,千万不要去触动、压迫和拔出,可将两侧创缘挤拢,用消毒纱布、

绷带包扎后,立即去医院处理。

d)碰撞、击打的损伤,有皮下出血、肿痛,可在伤处覆盖消毒纱布或干净毛巾,用冰袋冷敷半小时,再加压

包扎,以减轻疼痛和肿胀。

伤势严重者,应去医院。

e)伤口有出血,可用干净毛巾或消毒纱布覆盖伤处,压迫10~20分钟止血,然后用绷带加压包扎,以不再

出血为度,视情况去医院处理。

15.腹部受伤内脏脱出后忌立即复位:

脱出的内脏须经医生彻底消毒处理后再复位,防止感染造成严重后果。

16.踝关节扭伤后,不要继续行走,也不要揉搓、转动受伤关节,以免进一步加重损伤。

应立即用冷毛巾或冰块敷

患处,有利消肿、止痛、缓解肌肉痉挛。

24小时后方可改为热敷。

如果怀疑有内出血,最好用弹性绷带加压包扎,但不要过紧,以免妨碍包扎(来自:

WwW.:

红十字急救知识)部位以下的血液循环。

如果怀疑有骨折,最好用夹板或就近找木棍固定受伤的踝关节,并尽快去医院就诊。

17.骨折的现场判断:

骨折处地有肿胀、疼痛、畸形,伤肢活动出现障碍

18.现场骨折固定的目的包括:

止痛止血,减少骨折进一步移位或脱位,减少神经、血管及软组织的进一步损伤,

便于搬运

19.确定有骨折后,一定要对伤肢(指)作固定再送医院,否则骨折断端异常活动,会加重损伤。

可因地制宜用木

板、木棍、树枝、竹竿、杂志等作为固定用的临时夹板。

若无上述材料,可将上肢固定在躯干上,下肢固定在对侧的健肢上。

20.如果怀疑伤员颈椎有损伤,应平抬伤员至担架上,专人牵引、固定其头部,并上颈托。

一时无颈托时,应在伤

员的颈部两侧各放一只沙袋或衣物,以防头部扭转或屈曲导致颈椎损伤加重。

21.脊柱骨折应由3~4人在同一侧同时托住伤员的头、肩、臀和下肢,把伤员平托起来,平卧在木板上,并用绷

带加以固定。

伤者最好取俯卧位,并在胸腹部放一软枕。

严禁采用“搬头搬脚”的抬抱方式移动或搬运伤者,也禁用普通的软担架搬运。

22.胸腰椎骨折的固定:

伤员要平卧在垫有软垫的板式担架或铲式担架上,不宜用高枕,腰椎骨折在腰部垫以软垫,

使病员感到舒适、没有压迫感

23.头部撞伤:

若伤员伤势较重,已昏迷,抢救者应立即清除其口腔内的呕吐物和血块,将其头转向一侧,牵拉出

舌头,以防窒息。

血液沿鼻腔和耳道流出时,切勿用棉球、纱布或其他物品堵塞。

有时候,人不慎摔倒,枕部着地,表面看来局部无任何皮损,但颅底却已发生骨折。

伤者发生颅底骨折后,很快会因颅内出血而出现呼吸困难、恶心呕吐、昏迷等严重症状。

因此,当头部被击,伴恶心、呕吐、耳鼻腔出血时,应立即就医

24.脑出血病人忌随意搬动:

如有在活动中突然跌倒昏迷或患过脑出血的瘫痪者,很可能有脑出血,随意搬动会使

出血更加严重。

应平卧,抬高头部,即刻送医院

25.颅脑损伤轻型的表现:

病人有轻度头痛、头晕,恶心等症状,昏迷时间在30分钟内

26.脑挫裂伤引起珠网膜下腔出血时,瞳孔表现为:

双侧瞳孔缩小

27.四肢骨折和关节损伤,伴有热烧伤,碱烧伤时如何处理:

先用清水冲洗伤肢,然后再包扎、固定

28.如遇到断手、断指或断肢情况时,应将离断的肢体用无菌巾包好,放入完好的塑料袋内,以降低断离肢体的代

谢,断肢的近端用无菌敷料加压包扎,避免用钳子盲目乱夹,以免加重神经、血管损伤

29.抢救大咯血窒息时,最关键的措施是:

立即采用解除呼吸道梗阻的措施

30.电击伤的急救护理:

(1)立即切断电源,叫人拨打电话

(2)立即进行心肺复苏(3)检查灼伤处(4)送医院

31.一旦发生烫伤,应立即用冷水冲洗或冷敷烫伤部位,持续15分钟左右,以缓解疼痛,减轻烫伤程度。

不要擅

自在伤口处涂药,更不能用涂酱油、植物油等土办法处理伤口。

若烫伤处有水疱,不要挑破,可用干净纱布覆盖,去医院处理。

32.皮肤晒伤:

(1)如皮肤晒得很红,但并未起泡,可用冷湿毛巾、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