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学前卫生学自考复习大纲精选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7685433 上传时间:2022-12-08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50.9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版学前卫生学自考复习大纲精选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新版学前卫生学自考复习大纲精选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新版学前卫生学自考复习大纲精选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新版学前卫生学自考复习大纲精选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新版学前卫生学自考复习大纲精选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版学前卫生学自考复习大纲精选Word格式.docx

《新版学前卫生学自考复习大纲精选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版学前卫生学自考复习大纲精选Word格式.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新版学前卫生学自考复习大纲精选Word格式.docx

2、学前儿童健康特征(领会)

(1)学前儿童健康包括身体和心理健康。

(2)学前儿童健康具有易变性。

(3)学前儿童健康具有多样性。

3、学前儿童健康发展目标(领会)

2001年教育部颁发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提出学前儿童的健康发展目标为:

(1)身体健康,在集体生活中情绪安定、愉快;

(2)生活、卫生习惯良好,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

(3)知道必要的安全保健常识,学习保护自己;

(4)喜欢参加体育活动,动作协调、灵活。

(三)学前儿童促进

1、健康与各因素之间的关系(领会)P35-37

生物学因素:

遗传对健康影响表现在多个方面,病原微生物是危害学前儿童健康的大敌

环境因素:

良好的自然环境是各种物质条件和精神条件,社会环境从政治、经济等诸多因素影响,文化因素发挥重要的影响作用

行为和生活方式:

行为是影响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

生活方式被称为21世纪影响人类健康的重要因素。

卫生服务:

卫生服务是促进健康的基本条件

(如遇到论述题,请从正反例子举例)

2、促进学前儿童健康发展的措施(领会)

(1)有规律地生活。

(2)合理安排膳食。

(3)保证睡眠充足。

(4)保证户外活动和体育锻炼。

(5)提供适宜的游戏活动。

(6)疾病预防。

(7)培养积极稳定的情绪。

(8)培养亲社会行为和交往能力。

(9)养成健康行为。

3、对照学前儿童促进措施进行个案分析,发现问题,提出解决方法

参照2的回答。

第二章学前儿童身体特点与保健

(一)人体概况

1、细胞、组织、器官和系统之间的关系(领会)

细胞是人体结构和功能的最基本单位,同一类细胞聚合在一起是组织,由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联合起来,形成具有一定功能的器官,多个功能相近的器官有顺序的排列在一起,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连续性的生理功能,便形成了系统。

(二)学前儿童各系统生理解剖特点与保健

1、学前儿童骨骼、肌肉的特点和卫生保健

骨骼数量多于成人,骨正在生长,更新快,有机物含量高,容易脱臼;

肌肉能力储存少,肌肉柔软、收缩差、力量小,容易疲劳和损伤。

卫生保健:

培养幼儿正确的姿势,防止骨骼畸形;

积极开展户外活动和体育活动,促进骨骼生长;

合理安排膳食和生活,保证营养供给。

2、学前儿童脊柱、手骨和足弓的发育特点和卫生保健

脊柱:

出生时没有弯曲,四个生理性弯曲逐渐形成,青春期基本定型。

避免婴幼儿生活中的不良刺激。

手骨:

新生儿腕骨由软骨形成,逐渐骨化。

不宜拎重物,不宜长时间写字画画。

足弓:

婴儿看不出足弓,逐渐形成。

学前儿童因足底肌肉、韧带、肌腱发育不全,过多行走、站立、肥胖、负重过大等容易使足弓塌陷形成扁平足。

不宜过多行走、站立、肥胖、负重过大。

3、学前儿童耳咽管、会厌软骨、声带的特点和卫生保健

1)耳咽管:

比较短,官腔宽,位置平直,鼻咽部的细菌容易从耳咽管进入中耳,引发中耳炎。

学会正确的擤鼻涕方法。

2)会厌软骨:

具有分流气体和食物的功能。

学前儿童在咀嚼时不说话,可避免气管异物的发生。

3)声带:

学前儿童声带短而薄,韧性差,故声调比成人高,大声哭闹或喊叫容易发生声门肌肉疲劳。

避免大声哭闹和大喊大叫。

4、学前儿童心血管特点和循环系统的卫生保健

心血管特点:

年龄越小,心跳越快,血管弹性好,年龄越小,血压越低。

循环系统卫生保健:

经常参加户外活动和体育锻炼,增强心血管功能;

保护淋巴器官;

合理营养,保证铁的供给;

从小预防心血管疾病。

5、乳牙的发育和卫生保健

人有2副牙齿,即乳牙和恒牙。

乳牙6-8个月长出,2岁长齐。

保健:

钙磷营养素的补充,避免酸性物质。

0~6岁期间钙磷等营养素供给是否充足,直接影响牙齿的坚固程度和出牙时间。

学前儿童牙釉质薄,牙质密度低,容易被酸性物质腐蚀患龋齿。

6、学前儿童胃肠结构、消化腺发育特点和卫生保健

胃蠕动慢,消化能力弱;

小肠比成人的长,通透性好,小肠容易发生肠套叠和脱肛。

婴儿4个月具有消化淀粉的能力,胰腺发育不完善,胆汁分泌较少,不吃油腻食物。

饭后漱口,早晚刷牙;

适当控制甜食,睡前不吃糖果点心;

定时大便;

科学安排膳食。

7、学前儿童泌尿系统的卫生保健

1)养成不憋尿的习惯;

2)多饮水,多排尿;

3)保持外阴清洁,防止感染。

8、学前儿童大脑发育特点和卫生保健

大脑皮质各部分分工明确,不同区域分管不同工作

1)精心安排幼儿园各项教育教学活动,幼儿每天在园活动要丰富多彩,激发他们的兴趣,应注意科学用脑。

2)保证营养物质和新鲜的空气。

9、大脑皮质功能活动特征

使动调节,优势法则,动力定型,镶嵌式活动;

保护性抑制

1)始动调节,是指大脑皮质在工作或学习时,刚开始效率低,随后工作效率逐渐提高。

在组织教学活动中应遵循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

2)优势原则,是指大脑在工作或学习时它效率的高低取决于相关皮质区域的兴奋度,注意理解“优势兴奋灶”,主要与刺激大小、兴趣、愿望、目的有关。

在教学活动中要引发学习者的兴趣和好奇心,这是提高学习效果的最佳方法。

3)动力定型,是指一系列刺激按照一定的时间、顺序先后出现,反复多次后,这种时间和顺序在大脑皮质固定下来,形成与此刺激相关的神经环路,没到固定时间大脑就自动启动这一功能。

比如一日作息时间,建立动力定型的好处是以最小的耗能获得最高的工作效率。

4)镶嵌式活动,在安排一日活动时,不要让幼儿长时间做一件事,容易引起大脑疲劳。

5)保护性抑制,大脑具有自我保护功能。

学前儿童在进行高级神经活动时,脑皮质的兴奋大于抑制,故他们的控制能力差,好动不好静,注意力持续时间短易疲劳的特点。

10、学前儿童眼睛和听力的卫生保健

1)眼的卫生保健;

a,提供适宜的视觉刺激,促进儿童视觉发展(婴幼儿读物色彩鲜明、图像清晰、字体较大)。

b,科学用眼,预防近视(注意用眼时间、光线、与书本间的距离)。

c,定期检查视力,学龄前期是儿童视觉发育的重要时期。

2)听力的卫生保健;

a,保护听力,促进儿童听力发展(避免听尖锐、音量大、没有节奏感的声音、噪音,容易造成听觉损伤)。

2)保护外耳。

防止听力损伤,学前儿童容易发生外耳道和鼓膜的损伤。

不要随意用尖利物品挖耳屎(耵聍),洗头洗澡时注意不让水进入外耳道。

11、婴幼儿味觉特点

新生儿味觉发育良好,一出生就能识别各种味道并形成味觉偏好(喜欢吃甜食),能轻易区分出母乳和奶粉的区别,且他们的味觉敏感性强于成人,所以注意喂养清淡的食物。

12、皮肤的主要功能

皮肤是人体重要的感觉器官。

其功能有调节体温,保护功能,排泄作用。

(三)应用:

1、如何帮助学前儿童养成健康体态(P51页);

主要从学前儿童运动系统的特点来讲:

1)创设适宜的物质条件,幼儿园和家庭都应为幼儿提供高低适合的桌椅,使孩子坐的舒服、身体挺拔。

合适的桌椅一般为幼儿就座后,大腿与小腿基本成直角,两臂屈肘后,小臂自然搁上桌面,上体保持正直。

合适的桌椅是培养孩子健康体态的物质基础;

2)教育孩子保持正确的姿势,在日常生活中发现孩子弯着腰、弓着背或随意斜靠在桌子上看书、画画、做桌面游戏或看电视时,要及时提醒孩子,必要时可作正确的示范和要点讲解;

3)保持孩子合理的营养,教育孩子积极参加体育锻炼。

合理的营养是保证孩子健康发育的重要基础。

使孩子获得多种矿物质、维生素,以及适量的蛋白质与脂肪,对孩子骨骼、肌肉的发育成长是十分有利的。

教育孩子从小积极参加体育锻炼,跑步、跳跃、游戏、体操、舞蹈等运动,是促进健康体态形成的积极因素。

2、指导家长合理安排学前儿童的睡眠P64页

根据学前儿童身体发育的特点应让学前儿童早睡觉,睡好觉、1)让学前儿童早上床睡觉,有利于孩子的身体发育,儿童时期是人体生长发育的高峰期,这个时候,如果能够有充足的睡眠,会为孩子将来长高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2)孩子早点睡有利于孩子大脑的发育,人的大脑需要充足的休息睡眠来恢复精力和能量,人的大脑细胞每天进行高强度的工作之后,需要自我修复,孩子的大脑没有发育成熟,更需要充足的睡眠来修复;

3)检查睡姿,纠正不良睡眠习惯。

4)舒适的睡眠环境。

3、依据大脑皮质功能活动特征安排和组织教学活动(P64页);

见上页大脑皮质的活动特征。

4、推荐促进婴儿触觉发展的玩具和用品(举例:

彩色积木、床头自动旋转音乐铃(垂有的挂饰可让宝宝触摸)、色彩鲜艳的固齿器、彩色的套圈绒布玩具。

第三章学前儿童生长发育与保健

(一)学前儿童生长发育及规律

1、生长、发育和发展的概念(识记)

生长是指细胞繁殖、增大和细胞间质的增加,表现为身体各器官、系统的长大和形态变化,是量变过程。

发育是指细胞、组织和器官的分化与功能的成熟。

是质变的过程。

发展是指随时间的延续,有机体在结构或功能上发生变化的过程和现象。

2、儿童生长发育一般规律

(1)生长发育按一定程序进行。

(2)生长发育呈连续性和阶段性。

(3)生长发育呈不均衡性。

(4)生长发育表现出轨迹现象和生长关键期。

(5)生长发育存在个体差异。

3、致敏感期

优生学将怀孕前三个月称为致敏感期

4、新生儿期的生长发育特点

(1)新生儿身体变化:

①生理性体重下降。

②生理性黄疸。

③乳房肿大或阴道出血。

(2)新生儿的生理变化:

①新生儿呼吸、心跳较快。

②睡眠时间长。

③消化道和泌尿道已正常工作。

④感知觉器官功能强弱不一。

5、婴儿期的成长发育特点

(1)婴儿的身体发育:

①身高体重增长显著。

②头围胸围变化明显。

③消化能力进步快。

(2)婴儿的动作发育:

婴儿的动作发育基本遵循从整体动作到分化动作发展,即最初的全身性的、笼统的、散漫的动作,逐渐分化为局部的、准确的、专门化的动作发展;

婴儿期动作发育达到了能随意自主控制身体,获得了两个重要的动作发展里程碑,即自我进食和独立行走。

(3)婴儿的感知觉发展:

婴儿一出生就具备敏锐的嗅觉、味觉及触觉。

相对而言,婴儿的视觉和听力在胎内发育较慢,生后第一年视觉和听力变化明显。

(4)婴儿免疫能力:

婴儿出生时。

尽管尚未建立起自身的免疫系统,但前半年婴儿体内储备有一定的抗体,婴儿较少患感染性疾病。

半岁后,随着体内储备抗体水平的逐渐下降,婴幼儿免疫水平低下,容易感染多种疾病。

6、婴儿爬行的意义

爬行是婴儿动作发育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爬行对婴儿动作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是爬行可促进婴儿身体协调性和自主控制能力的发展。

二是爬行扩大了婴儿的活动范围和视野,有助于婴儿建立空间方位、探究物体等。

同时,爬行也被认为与婴儿情绪、认知及社会性行为发展有关。

7、幼儿期生长发育特点

(1)幼儿的身体发育。

身高、体重、牙齿发育,儿童出生后第2年,平均身高增长10厘米,体重增长3公斤。

进入第3年,身体发育速度明显减慢,并一直持续到青春期前。

随着乳牙的生长,婴幼儿的咀嚼能力不断提高。

(2)幼儿的动作发育。

幼儿期优先发展大肌肉群,小肌肉群发展速度相对慢一些。

(3)幼儿的语言发育。

幼儿期是口头语言快速发展期,常被称为语言发展关键期。

(4)幼儿的大脑及神经发育。

主要表现在脑重量的快速增加和大脑功能增强。

8、学龄前期生长发育特点

(1)学龄前儿童的身体发育,学龄前儿童平均每年身高增长5厘米,体重增加2公斤。

因体重增长速度落后于身高增长速度,儿童出现“抽条”现象。

(2)学龄前儿童的大脑发育,学龄前儿童大脑结构发育逐渐趋于成熟,6岁时脑重量接近成人水平。

(3)学龄前儿童的动作发育,经过三年的发展,学前儿童在动作的灵活性、协调性和准确性方面有了长足进步,平衡能力增强,尤其是精细动作发展变化明显。

(4)学前儿童的社会性发展,进入幼儿园后,学前儿童的社会交往技能、自我认知能力等方面有明显进步。

(5)学龄前儿童的免疫,自出生后,幼儿的免疫系统快速发展,6岁时免疫水平已达到成人水平,已具有较好的抵抗疾病的能力。

9、选择适合小中大班幼儿促进手部动作灵活及协调性的活动和促进大肌肉及运动技能发展的活动(简单应用)

年龄

身体运动技能

手部动作技能

3—4岁

(小班)

能双脚交替上下楼梯

爬滑梯和攀登架

能沿线或足迹走

熟练地单脚跳跃

能用剪刀剪纸条

尝试填色

用积木搭桥

4—5岁

(中班)

能双手接球

能两脚轮换着跳、单脚跳

能走平衡木

能投掷

能用剪刀剪出简单的图形

会系鞋带

能串珠

5—6岁

(大班)

能绕弯跑,走动中接球

拍皮球

爬绳梯

能用筷子进食

能灵活操作物体

能写简单的字

11、收集儿童身高或体重发育迟缓案例,分析原因,并提出建议(综合应用)

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二)学前儿童生长发育测量与评价

1、生长发育测量与评价的意义

总结特点,提出要点,促进发展;

制定评价标准,提供依据,开展针对性工作;

及时发现问题,早期干预

2、身高、体重测量工具的选择与使用:

(1)身高测量,3岁前儿童使用量床测量,测量时呈仰卧位;

3岁以上儿童采用立式身高计测量,测量时取立正姿势。

(2)体重测量,用杠杆式秤测量,测量时2岁前或躺,或坐,2岁后站在秤中央读数。

3、体温、脉搏的测量方法:

(1)脉搏测量方法,在安静状态下,将食指、中指和无名指的指端用适中的压力按于桡动脉或其他浅表大动脉处,测30秒钟的脉搏数,所得数字乘2,记录每分钟的脉搏数。

(2)体温测量,采用体温计,测量腋温。

4、用等级评价法对学前儿童身高、体重体检结果进行评价;

用百分位数曲线图对婴幼儿身高、体重发育进行评价。

(应用)P90-94页

第四章学前儿童心理卫生与保健

(一)学前儿童心理健康与保健

1、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标准(识记)

1、智力正常。

2、较好的适应能力。

3、情绪安定愉快。

4、乐于与人交往。

5、行为统一协调。

6、性格良好。

2、发育成熟度对学前儿童行为的影响(领会)

个体成熟的快慢,特别是脑和神经系统等重要器官的成熟水平直接影响儿童心理与行为的发展。

如婴幼儿常常走路时碰撞东西、打翻液体、吃饭时弄得一团糟、不会整理玩具、经常跌倒等,这些往往是婴幼儿小脑和大脑发育不成熟、身体协调性差、对精细动作缺乏控制力的表现。

3、气质类型对学前儿童行为的影响(领会)

婴儿气质分为:

容易照看型、难以照看型和缓慢照看型。

气质类型并非是导致问题行为产生的根本原因。

环境与气质的匹配度才是问题行为是否发生的关键。

当儿童的气质与外界环境协调一致时,儿童的行为将得到正常的发展;

当两者“匹配不良”时,儿童容易发生问题行为。

4、情绪、需要的满足与行为的关系(领会)

积极情绪下,儿童易于交往,消极情绪干扰和破坏大脑的认知加工过程;

学前儿童的情绪表现具有不稳定的特点,进入大班,儿童情感的稳定性和控制力有所增强。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婴儿需要六种:

不间断的养育关系、身体保护安全调节、适合个体差异的经验、适宜发展的经验、纪律和约束、稳定的支持性的社区和文化。

5、早期生活经验、家庭环境与儿童行为的关系(领会)

早期经验和经历是建立一个人行为模式的基础,优质的早期教育对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家庭环境(个性特征、亲密度、价值观)影响着学前儿童心理及行为的发展,安全依恋良好的幼儿更自信、合作;

缺失安全感的幼儿则相反。

6、师幼关系、同伴关系与学前儿童行为的关系(领会)

师幼关系对幼儿自我意识、情绪情感,以及学习和社会适应有重要影响。

良好的师幼关系可增强幼儿的信任感和安全感,使幼儿心情愉快、情绪饱满,激发幼儿的学习热情。

反之,则可能导致幼儿心理障碍或问题行为的产生。

同伴关系在幼儿心理发展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它可帮助儿童去自我中心,发展社会观点采择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

儿童也可通过同伴交往满足对归属、爱和尊重的基本需要,促进儿童的社会化发展。

7、针对不同气质类型儿童实施保育(应用)

了解每个儿童的气质类型和行为特征,提供适应其发展的教育和指导,顺应其发展的需要,规避问题行为或心理障碍的发生。

8、提出帮助学前儿童发展积极自我概念的措施(应用)

儿童自尊的产生和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那些在儿童生活中起重要作用的人对他们的评价和态度。

重要他人对儿童的信息肯定,采取鼓励等积极的方式。

9、总结有利于学前儿童心理健康发展的家庭关系和家长教育方式(应用)

和谐的家庭关系,良好亲子关系,父母对孩子爱和接纳

(二)学前儿童常见问题行为及干预

1、问题行为及特征(识记)

学前儿童问题行为又称偏差行为,是指儿童发展过程中表现出的异常行为。

构成学前儿童问题行为的“异常行为”通常具有以下特征:

第一,行为表现显著异于常态,不符合学前儿童年龄发展水平,表现为过度、不足或不适宜。

第二,异常行为经常出现或持续时间较长,对学前儿童自己或他人带来不良影响。

第三,异常行为是学前儿童自己不能控制和有效处理的行为,需要他人帮助解决。

第四,排除疾病或缺陷所致。

第五,行为表现较单一、程度轻,且随着年龄的发展而变化(增多或消失)。

2、问题行为的产生(领会)

行为是后天习得的结果,一方面是源于生活中形成的一些行为模式,一方面是没有很好地理解什么样的行为是适宜的。

3、幼儿园问题行为的预防措施(领会)

(1)环境创设:

①合理布置教室。

②保持班级良好秩序。

③合理安排学习及生活。

④营造安全、尊重、亲密和彼此接纳的班级氛围。

(2)学前儿童自律能力培养:

①促进幼儿自尊和自我概念的发展。

②培养自我管理和自我控制能力。

(3)行为管理与指导:

①建立行为规则。

②与儿童沟通。

③示范和赋权。

④开展相关课程活动。

(4)家园合作。

4、学前儿童自律能力的培养(领会)

促进幼儿自尊和自我概念的发展,培养自我管理和自我控制能力

5、学前儿童的行为管理与指导的方法(领会)

建立行为规则,与儿童沟通,示范和赋权,开展相关课程内容

6、常见矫正技术运用的实施要点(领会)

奖励法实施要点:

①及时奖励。

②讲明奖励原因。

③选择恰当的奖励物。

④避免奖励不正确的行为。

消退法实施要点:

①成人的情绪和行为不要受儿童行为的影响,坚持不理会、不注意、忽视其行为。

②最好是将消退法和奖励法结合使用。

榜样法实施要点:

①选择榜样。

②树立期望出现的行为榜样,避免成为不良行为的榜样。

惩罚法实施要点:

①及时惩罚。

②保持惩罚的连贯性和一致性。

③避免惩罚太轻或太重。

④选择恰当的惩罚物。

隔离法实施要点:

①立即隔离。

②隔离室应是安全、单调、乏味的地方。

③隔离时间不宜太久或太短。

④隔离结束后要进行教育。

代币法实施要点:

①事先确定要奖励的行为,并与儿童沟通好。

②奖励的目标难易度要合适,让儿童通过一定努力能达到。

③制定好代币交换规则。

④鼓励花代币,让幼儿体验到成功,并愿意继续好的行为。

⑤如良好行为已建立,要逐渐减弱儿童对代币的依赖。

7、学前儿童攻击性行为、社会退缩行为的表现及预防(领会)

攻击性行为:

打人、咬人、抓人、踢人、推人、骂人、冲撞他人、夺取他人东西扔东西等。

预防:

重点是找准原因,制定有针对性的矫正方案。

从班级预防来看,首先,应通过教育活动帮助幼儿学习与他人交往和沟通的技巧及表达想法的方式,学习情绪的释放和调节方法。

其次,创设良好的家庭氛围和班级氛围。

不阅读不看有暴力倾向的图画书、动画片。

社会退缩:

在社会情景中,个体不与他人交往、游戏,只是一个人独自打发时间的行为。

预防幼儿社会退缩行为发生的关键是重视幼儿自尊和自我概念的发展。

首先,针对交往能力和表达能力弱的幼儿,要加强幼儿社会交往技能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训练和指导,让幼儿学会表达自己的愿望,通过交往能力提升获得自我效能感。

其次,针对生活能力较弱的幼儿,应加强家园合作,训练幼儿生活自理和自我服务能力。

再次,家长要配合幼儿园工作,在生活中放手让孩子尝试和体验各种交往活动。

8、习惯性阴部摩擦的原因及矫正(领会)

出现习惯性阴部摩擦最常见原因是湿疹、蛲虫病、生殖器不卫生、衣裤太紧等引起的局部瘙痒,幼儿抓挠生殖器或摩擦刺激,产生快感而逐渐成为习惯。

矫正习惯性阴部摩擦,关键是消除病因和不良因素。

一是查有无湿疹、蛲虫病等疾病,一旦发现疾病要及时治疗;

二是注意卫生,每天睡前洗澡或洗外阴部,并换洗内裤,保持会阴部皮肤清洁干燥。

三是睡觉时不要盖太厚的被子,醒后不要长时间在床上逗留。

不要过分关注和错误强化。

9、从预防问题行为产生的角度,分析某班级环境现状并提出改进意见(应用)

原则:

合理布置教室,保持班级良好秩序,合理安排学习及生活,营造安全、尊重、亲密和彼此接纳的班级氛围。

10、尝试运用教师实施策略促进学前儿童自尊和自我概念的发展(应用)

认真倾听儿童所说的话,听取他们的提议,帮助他们识别自己的积极和亲社会行为,关注不同文化和种族的价值,学习与同伴交往的积极的社会互动技巧,学会如何表达自身的愿望和感受,学习解决冲突的策略,鼓励儿童自己穿衣、吃饭、洗漱,要求儿童学会整理玩具,鼓励儿童感觉自己是胜任的,帮助儿童对自身的成就有现实的自我评价。

促进学前儿童自尊和自我概念发展的策略

学前儿童能力发展目标

教师实施策略

帮助儿童感觉到自身价值

认真倾听儿童所说的话;

听取他们的提议;

帮助他们识别自己的积极和亲社会行为;

关注不同文化和种族的价值。

帮助儿童学习人际交往技巧

学习与同伴交往的积极的社会互动技巧;

学习如何表达自身的愿望和感受;

学习解决冲突的策略。

帮助儿童发展独立生活能力

鼓励儿童自己穿衣、吃饭、洗漱;

要求儿童学会整理玩具。

帮助儿童发展积极的自尊

鼓励儿童感觉自己是能胜任、有控制力的;

帮助儿童对自身的成就有现实的自我评价。

11、学前儿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外语学习 > 其它语言学习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