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堂有效提问的策略研究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小学语文课堂有效提问的策略研究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语文课堂有效提问的策略研究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造成了课堂一阵混乱。
原来,这名学生上课时走神了,偶尔抬头,看到教室外的天空中出现了一道美丽的彩虹,他不由自主地大声赞美起来。
这时,教师利用这个机会,因势利导地提出了一个问题:
“是啊,真美!
XX同学偶尔抬头,突然发现了彩虹的美丽,这说明了一个什么问题呢?
请联系课文内容作答。
”学生马上根据课文内容得出了正确答案:
“美是邂逅所得,是亲近所得。
”这样,学生的注意力也就自然地被吸引到课堂内了。
而通过这个问题,他们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感悟也更为深刻了,从而获得了最佳的教学效果。
3、启发引导学生思考
有效的提问可以起到启发和引导学生思考的作用。
例如教学《伟大的友谊》时,教师问:
“为什么说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友谊是伟大的友谊?
”学生答不出,教师便紧紧抓住“伟大”、“友谊”两个词语进行启发:
“马克思和恩格斯是怎样互相帮助的?
他们所从事的是一项什么工作?
”学生很快领悟到两位伟人为解放全人类的崇高事业而互相帮助,共同奋斗,这样的友谊当然是伟大的友谊。
4、培养学生表达能力
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形成和水平的提高,总是离不开一定的语言表达情境及相应活动。
教学提问将学生置于特殊的位置上,他们通过提问活动,在逐步学会熟练地组织语言和准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的过程中,还学会有效地锻炼自己的语言表达的逻辑性、灵活性,以及对语言的感受能力和即兴发言的能力。
【案例】《学写儿童诗》
师:
写诗与写文章一样需要多次的修改。
朗读是修改的最好办法。
写完的同学现在你可以自己读一读,边读边修改。
也可以在伙伴间互相读互相修改。
下面请大家来展示你们的作品。
谁愿意第一个跟大家分享你的成果?
学生朗读自己的作品《童年》
生:
童年是什么?
是衣服五彩斑斓的图画,
是那阵雨过后的彩虹,
是天上漂浮的白云。
是一本书中最精彩的故事,
是一朵鲜艳的百合,
是那一阵阵晨风,
童年究竟是什么呢?
是天空中最闪亮的星星,
是音乐课上最动听的音符,
是一块最甜美的糖果,
是一个五味瓶,
也是一个儿时的日记本,
带给我最甜美的回忆。
你可真是一个想象力丰富的孩子,但是老师想给你这首小诗提一个建议。
什么建议呢?
请大家看屏幕,这有两组句子:
童年是一幅五彩缤纷的画,喜怒哀乐都蕴含其中。
童年是一幅五彩缤纷的画。
你们读一读,看更喜欢哪一句,为什么?
我比较喜欢第一句,一文第二句好像话没有说完。
我也比较喜欢第一句,因为第一句既写出了童年是什么,有结合比喻作了具体说明。
就像大家说的,第一组句子在对童年进行比喻之后,抓住比喻事物的特点对它进行了补充说明,显得更完整。
那我要给你提什么建议,知道了吗?
话语不完整。
在其他同学的作品中有没有这有的问题呢?
读一读找出来修改一下。
(学生第二次修改)
谁还愿意把自己修改成功的句子给大家读一读?
我把“是一本书里最精彩的故事”改成了“是一本书中最精彩的故事,激动人心扣人心弦”;
把“是一朵鲜艳的百合”改成“是一朵鲜艳的百合,鲜艳芬芳生机勃勃”。
我把原来写的“是我们歪歪扭扭的书法,是我们勾勾抹抹的图画”加上了一句“虽然有些荒唐但充满了欢乐”。
同学们的修改都非常成功,记住,当我们在诗中对童年进行比喻之后,如果能对我们的比喻进行补充说明,将使我们的语句更加完整。
希望这个小知识能帮助同学们以后更好地写小诗。
5、沟通师生情感
一个好的问题犹如一条纽带,会将师生间的认识和感情紧密联系起来,架起师生双向交流的桥梁。
因此,教师的教学提问应以尊重学生为前提,讲求提问的态度、方法和艺术,以保证师生交流渠道的畅通。
【案例】《看云识天气》
为什么首段要描写各种姿态的云呢?
各种姿态的云是各种天气的预兆,这正好是切题。
说得真不错。
得到老师的肯定后,学生突然向老师发问。
“我们还可以根据云上的光彩,推测天气的情况”这句中,为什么有一个“还”?
能不能去掉?
老师先是一愣,继而表扬该生读书仔细,敢于向老师提问,接着以“学生”的姿态,向“小老师”作答。
这个字提示我们前面的内容暗含“我们可以根据云的……来预知天气……”前文不是有“天空的薄云……那些低而厚密的云层……”的句子吗?
那么,我们可以怎样来表述呢?
“我们可以根据云的厚薄……”
很好,大家看,一个“还”字,让读者明确了两个层次之间的并列关系,这个“还”能不能不要呢?
听后,学生满脸兴奋,微笑着坐下。
6、有利于获取反馈信息
教学提问有利于教师和学生分别获得对各自有益的反馈信息,教师通过提问,可以了解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检查学生对所教重点内容的掌握情况,探明学生知识链条上的漏洞和产生错误的原因,全面掌握学生的个别差异和个性特点,总结自己在教学中的经验和不足。
同时,学生也可以通过答问,从老师那里获得评价自己学习状况的反馈信息,在学习中不断调整自己,改进自己的学习态度、方法、习惯等,使自己后继的学习活动更富成效。
所以,教师应深刻可认识并充分地利用教学提问这一重要功能,为更好地提高金傲雪质量和效率服务。
【案例】古诗《草》
在教学古诗《草》时,教者要求学生展开想象,把“春风吹又生”这一句诗用笔画出来。
可是,这些一年级小学生面对这个练习,好多学生都面面相觑,有的则窃窃私语,就是无从下笔。
见此情景,教者及时作出调整,设计了这么一个问题,帮助学生从日常观察中总结经验。
大家想一想,你可以用什么颜色来画春风?
我把春风画成黄的,因为春天来了,迎春花开了,迎春花是黄的。
是啊,春风是黄色的。
因为春天的使者迎春花是黄的。
我要把春天画成红色。
因为春天来了,桃花都开了,桃花是红色的。
对的,古人就有这样的诗句: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我把春风画成绿色。
因为春天来的时候,小草绿了,柳树绿了……
说得真好,春天是一个万物复苏的季节,各种植物的种子纷纷发芽从地底下钻了出来,到处都是绿色的,所以春风是绿色的。
是人王安石就曾经说话“春风又绿江南岸”。
案例一开始教师设计了一个让学生把“春风吹又生”的意境画出来的练习,这让好多学生感到无从着手,对此,教师及时调整了提问设计,换个角度,让学生画春风,及时降低了难度,同时,教师又从学生的回答中捕捉有价值的语言信息,并进行延伸和疏导。
二、提问在课堂教学中使用的原则
北京师范大学著名的教育专家安文铸教授经过多年的研究探索,将一堂“好课”的标准概括为六个要素,其中之一为“善于设置、提出问题是上好课的关键”。
合理的课堂提问能够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习兴趣,启发学生思维,反馈教学情况,优化课堂教学,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为了是提问达到这些预期的目的,教师还必须掌握以下提问原则。
1、有的放矢,正确引导
课堂提问应像道路旁的指路标一样,能给人明确的方向,否则会给走路的人、前进的人带来很多不必要的麻烦。
有位教师在执教《旅鼠之谜》时,提出了这样的问题:
“阅读课文,你能归纳北极旅鼠的几大奥秘吗?
课文还写了什么?
”问题一提,学生立刻分成了两类:
一类研究北极旅鼠的几大奥秘,一类研究课文还写了些什么,交流汇报时,也是各说各的。
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就是,教师的问题有了歧义,不够明确,不够严密。
面对这样的情况教师只能设法将学生拉回来。
相反,一位教师执教《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一课时就比较注意这一点。
导入以后,为了让学生能更明确地找出文中的中心论点,教师第一个问题是:
“课文开头提出了怎样一个观点?
”问题提出不到一分钟,班上百分之八十的学生都举了手。
这是因为这个问题既给了学生在课文开头找的信息,又给了学生思考的空间,后面的几个问题教师也比较注意“提问要有的放矢”的细节,因此,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案例】《半截蜡烛》
在教学《半截蜡烛》这一课时,教师提出这样一个问题:
绝密情报最终没有暴露,情报站没有遭到破坏,他们一家人也得救了。
同学们,是谁保住了秘密,保住了情报站,挽救了一家人?
(脱口而出)是小女儿奎琳。
有不同观点吗?
(学生开始沉思)
我认为杰克也有功劳。
还有母亲。
现在出现了三种以及,一种意见认为是杰奎琳,还有一种意见认为是杰克和他的母亲也功不可没。
要想说服对方,就必须有充分的根据。
想想,根据在哪里?
(学生读课文,思考,讨论)
儿子杰克的表现给我的印象最深。
杰克首先想到通过去柴房而拿走蜡烛。
(读第五自然段描写杰克的句子)杰克在自己的计谋没有实现的情况下能够随进应变。
尽管厄运即将来临,可他仍是那样“从容”、“默默地坐待着”,一点都没有反常的表现。
你想,儿子杰克在当时的情形下,如果不是那样“从容”,不就会引起敌人的怀疑吗?
所以他功不可没。
我觉得是妈妈保住了秘密,首先,“把情报藏在蜡烛里”这个绝妙的主意本来就是母亲想出来的。
还有妈妈也表现得那样镇定,一开始就“轻轻”地把蜡烛吹灭,她在努力地想办法。
也许正是她吹灭了蜡烛,才争取了宝贵的燃烧时间啊!
还有,一开始妈妈从厨房取出了一盏油灯,这样,小女儿杰奎琳才有可能取走蜡烛。
再说两个孩子都还小,在敌人面前为什么能这样镇静呢?
我想,那是手母亲长期的影响形成的。
我认为最后的成功应该是全家人共同努力的结果。
同学们说得都非常有道理。
但是,如果没有最后杰奎琳的灵活应变,后果不还是不堪设想吗?
能不能有一个恰当的说法,既提到全家人,又突出杰奎琳?
全家人都为保护情报站做出了贡献,情报站能、保住是全家人齐心协力的结果,小女儿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教师一开始就抛出了一个能够把学生的讨论引向深入,很有思考价值的问题——“是谁保住了这个秘密,保住了情报站,挽救了一家人”。
这个问题一提出,就引起了学生的兴趣,他们开始进行热烈的讨论。
有的学生认为是妈妈,有的同学认为是杰克和杰奎琳。
意见开始出现分歧。
此时,教师没有武断地给出结论,而是让学生各自说出自己的理由来说服对方。
经过老师的点拨,学生的思维又迸出了新的火花。
学生认为最后的成功应该是全家人共同努力的结果,学生的理解得到了提升。
教师通过有的放矢的提问,达到了良好的课堂效果。
2、难易适度
教师所提出的问题既不能低于学生现有的水平,也不能太高于学生现有的水平,否则,学生会失去兴趣,影响学习的积极性。
教师可以运用测评的方法,对学生进行检测、诊断、评价、补偿,找到学生的现在发展区,据此设计提问。
所设计的提问目标要略高于学生的现在发展区,即达到最近发展区,才能推进学生的发展。
【案例】《月光曲》
霍懋征老师在教《月光曲》时,学生对贝多芬为何要给盲姑娘弹琴很不理解,这是她启发学生说:
“盲姑娘听贝多芬弹了一曲后说‘弹得多纯熟呀!
感情多深哪!
您,您就是贝多芬先生吧?
’对于一个素不相识的人来说,为何能从琴声中听出弹琴的人呢?
这是贝多芬的心情又是怎样的呢?
”学生积极思考,但一下子回答不出来。
过了一会儿,霍老师又给学生讲了一个典故:
“古代有两个人,一个叫俞伯牙,一个叫钟子期。
俞伯牙喜欢弹琴,弹得非常好。
有一次,钟子期在旁边听着,十分欣赏。
俞伯牙弹到描写高山的乐句时,钟子期就情不自禁地说:
‘善哉,峨峨兮若泰山!
’当俞伯牙弹到描写流水的乐句时,钟子期又说:
‘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俞伯牙非常高兴,觉得世界上没有人能像钟子期一样了解自己,他是自己的知音。
后来钟子期死了,俞伯牙就不再弹琴了。
为什么?
”一名学生马上说:
“老师,我明白了。
盲姑娘像钟子期一样,是贝多芬的知音。
贝多芬既同情盲姑娘,又把她当成自己的知音,所以心情很激动,愿意为盲姑娘弹了一曲又一曲。
通过提问,达到了这名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不但解决了重点、难点,学生也兴趣盎然,思维也得到开拓。
这样的提问可以说是恰到好处了。
3、积极评价
教师在整个提问的过程中要做到评价适度,以鼓励为主。
对学生的回答,教师要随时进行判断,对学生是否掌握了相应的知识、掌握的程度如何等进行公开评价;
同时注意保护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从而进一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为此,应该做到:
①以表扬为主。
批评也要体现爱心,不能出现伤害学生自尊心的字眼。
②鼓励求异。
教师应允许学生有不同的见解,不要轻易下“不正确”、“错误”等结论,即使课堂时间不允许深入探究,也应该在课后对学生有所交代。
③帮助有困难的学生。
学生站起来说“不会”,情况是复杂多样的,这是教师不应马上叫学生坐下,可以再复述一遍问题鼓励学生回答;
也可改变提问的角度或添加辅助性的问题引导回答。
有经验的教师不会放弃回答问题的任何一名学生,即使多次启而不发,也会请学生先坐下,让他听别人的回答,然后请他复述一遍。
这种评价的做法对转变差生、大幅度提高教学质量是有益处的。
④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评价,积极进行自评和互评。
不要把评价变为教师的专利,要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一道学生积极参与评价活动,是学生感到不仅是教师“要我学”,而更多是“我要学”。
4、少而精
英国教育家爱德华认为:
“教育就是教人思维。
”所以,教师在设计课堂提问时一定要着眼于学生的“思”。
教师应通过课堂教学教会学生思维的方法,有意识、有计划地采用多种激疑的方式引起学生思想上的波澜,发展学生的思维力。
要真正实现训练学生思维的目的,教师应精心准备课堂所提问题,严格控制好问题的数量和质量。
提问不宜过多,否则容易赃车学生大脑的疲劳,是他们的大脑兴奋点麻木,反而影响思维训练的效果。
为了实现训练学生思维的目的,课堂上所提的问题必须精。
课堂提问必须有明确的出发点和准确的针对性。
出发点是每节课的教学要求;
针对性包括两个方面:
其一是教材的重点和难点,其二是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
教师不应该离开教学目的,节外生枝地提一些又偏又怪超出学生原有认知水平的问题,把教材内容搞得支离破碎。
【案例】《鲁本的秘密》
《鲁本的秘密》是一篇阅读课文,文章篇幅比较长,笔调优美,情感浓郁。
课文写的是小鲁本费尽心思,辛辛苦苦积攒下5美元买下一枚胸针作为给母亲的“母亲节”礼物。
教学中,如何采用传统的方式——逐一提问以指导阅读,就要在课堂上提出这样的问题:
(1)鲁本攒钱用了多长时间?
(2)他一共捡了多少个麻袋?
(3)他作出了怎样的努力?
(4)鲁本为什么要筹钱给妈妈买礼物?
教师在牵引学生回答这些问题的同时,课文也被敲打得支离破碎,美元形成对文章整体上的把握,而且问题显得过于直白,不利于学生自主探索,思维能力得不到有效培养。
因此在学生初读课文的基础上,教师提出了一共问题:
“你觉得应该为课文中那枚胸针标价多少?
”随后让学生细读课文,结合课文内容谈谈自己的看法。
学生在细读课文后,一致认为其价值远远超过5美元,甚至可以说是无价之宝!
理由包括:
鲁本花费的时间,走过的路程,流下的汗水,忍受的委屈,向他人的恳求,带给母亲的感动……
可见,教师的问题很好地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他们对文本作出了富有个性的解读,问题所包含的思考容量较大,更能激发学生的思维。
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阅读与思考都有程序,教师所提问题的价值得以体现。
5、面向全体学生
提问要面向全班。
对教师来说,教室里不应该出现“别遗忘的角落”,进可能少一点指名提问,应让学生自主举手回答,并认真听完学生的回答。
对个别差生,在提问中,教师要优先照顾,鼓励他们回答问题的积极性,是每名学生的学习能在自己的起点上得到不同程度的进步。
作为教师如何在课堂提问中发挥每名学生内动力的作用呢?
一是要引导每一名学生去积极探求真理。
一位出色的教师,不是指点他的学生入住现成的“大厦”,而是促使他的学生去“砌砖”,同他一起建造“大厦”;
聪明的教师不直接向学生去奉献真理,而是引导他们去探求真理。
而是要鼓励每一名学生去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
对学生来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引导学生提出这样或那样的问题由此发现新的天地,创造新的境界,从根本上改变课堂提问总生从师问的被动局面。
三是要欢迎学生发表创新见解。
创新是学习的最终目的。
那些有意无意压抑学生发表创新见解的做法都是极端错误的。
【案例】《美丽的丹顶鹤》
《美丽的丹顶鹤》一课的知识点看似简单,可是有些描写丹顶鹤特征的词语不容易理解,却也是知识点。
所以教学本节课时,教师提问由易变难,让全体学生都有发表见解的机会。
你想和丹顶鹤成为好朋友吗?
看看文中是怎样描写我们这位朋友的。
快读读第二自然段。
谁来说说文中是hi怎么描写丹顶鹤的?
这个问题大部分学生都能准确回答,教师找了三名平时不爱回答问题的同学轮流朗读,让三名学生互相学习、比赛,看谁最想和丹顶鹤交朋友。
三名学生你争我抢,声音洪亮,课堂气氛一下子就活跃起来了。
在同学们充满激情的时刻,教师又提出:
“谁能给大家介绍一下丹顶鹤的姿态?
”几乎全班同学都举起了手,教师找了两名平时几乎不回答问题的同学来回答,虽然他们回答问题时声音不大,说得不够流利,但当两个人说完时,其他同学不约而同地为他们鼓起掌来,此时,那两名孩子笑得是那么开心,那么自豪。
这是教师提问:
“那你们知道‘引吭高歌’和‘展翅飞翔’是什么意思吗?
做一做动作。
考考你的伙伴,什么样的丹顶鹤是在引吭高歌,什么样的是在展翅飞翔?
”有了上面由简入难的提问,对于这个问题学生就显得容易回答多了,然后每组找一个不爱说话的孩子汇报了结果,基本正确。
这节课在一个个互相连接的提问中过去了,孩子们很兴奋。
下课了,同学们围着那几个上课表现好的学生在说着什么,在夸奖,在鼓励。
孩子们的表现,让身为教师的我们有了说不出来的喜悦,同时也有深刻的反思:
原来平时机会没说过话的孩子也很活泼,也很聪明,可能我们以前的提问没有照顾到他们,没有发现他们的智慧。
课堂上的提问有很多技巧,只有掌握了方法才能让孩子们都积极参与,热爱学习。
三、当前课堂提问的主要问题
在听课过程中,有关课堂提问我们经常看到以下现象:
1.提问频率过高且低效
★提问急于求成
表现在:
(1)即问即答
有的教师为了赶进度,加大容量,生怕浪费时间。
发问后,还没有给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就要求立即作答,只有一两个学生举手就迫不及待地请他们回答。
这种提问不能给更多的学生以思考空间,活跃的只有少部分学生,大部分学生只有充当绿叶的份儿了。
(2)不断追问
面对学生不够理想的回答状况,教师势必要进行诸如“再想一想?
”“还有吗?
”之类的不断追问与提醒,导致问题数量增加。
这样不良循环,得不偿失。
这也就导致了课堂单调、压抑,从而使学生的思维无法活跃。
★问题水平偏低。
教学提问水平由低到高六个层级:
知识(回忆)、理解、应用、分析、综合、评价
有的教师课堂提问思维含量低,上喜欢问“是不是”,“好不好”,“对不对”等,这样的提问价值不大,学生也只能跟着教师的思路走,而丢掉了自己的思路。
★提问过难或过易。
过于空泛:
有的教师开篇就问学生“课文写的是什么?
”“写作方法是什么?
”“语言特色是什么?
”等。
教师提出问题后,学生茫然无知,主要原因是理解没有跟上去。
学生只能启而不发,听而不思,因为他们对课文内容还没有全面的认识,无从谈起。
2.提问内容表述笼统,对学生思维没有指向性。
很多老师为了突出语文学习的感悟性,往往提出一些过于笼统的问题,例如:
“你读懂了什么?
”“读了课文后,你知道了什么?
”“读了课文后,你想说点什么?
这些问题大多脱离课文的具体情境,未能明确提示学生将自己的生活经验同文本内容联系起来进行思考,不利于学生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和关键要点。
不少学生只是依据课文的一些表面信息展开联想,泛泛地谈自己的感悟,连对课文思想内容的深入理解也达不到。
3.提问目的不明,过于零散。
教师所提的问题含糊或者不到位。
除了教师个人素养,诸如语言表达、性格习惯等因素外,还有教师对教材的解读能力存在偏差,致使提问低效。
对教材把握不当,使得看似有效的提问成了“表面的繁荣”;
有时过于分散了问题,使问题琐碎化,没有提炼出紧紧抓住课文灵魂的核心问题。
例如:
“请同学们找到课文中最值得我们关注的地方读一读。
”老师让孩子们做什么呢?
很显然,是想让孩子直奔课文中重点部分。
果不其然,孩子们很快就找到并读给老师和同学们听。
但是仔细思考一下,针对不同文本,针对不同生活阅历和生活体验的不同的孩子,他们在读课文时,体验是不同的,显然他们所关注的内容也不尽相同。
所以,这是一个个性体验的过程,不可能孩子一下子就找对了我们做老师的指向。
再者,引导孩子们找最值得关注的地方,他首先可能思考的不是自己最关注什么,而是老师关注什么?
老师想让我关注什么?
即便是他在思考自己关注什么,也仅仅是关注故事的情节那里是高潮,是主要的部分。
所以学生关注的是老师的关注,是外在的故事情节,并没有对文本进行思考与体验。
这种指向使得课堂上学生此时的劳动是低效的。
把这样的问题变成:
“课文的哪些词句给你留下了最深的印象?
读给我们听。
”或者是“课文里哪些词句令你有所感悟呢?
读给我们听听”这样一来,孩子们关注的是词句,是文本语言,而不是课文的这个故事情节本身了。
老师此时关注的是学生学习的目标和方向。
关注的是学生对文本语言的品味与感悟。
4.提问对象集中。
有的教师问题设计很有层次,但回答问题的学生总是那么几个,容易使课堂成为几个有能力的学生表演的舞台。
长期下去,大部分学生会越来越懒惰,从而产生依赖感,感到课堂与他们无关。
学生不愿意动脑筋,最终会导致学生对提问回答意识的淡薄。
5.提问后评价单一。
学生回答后,教师经常会用“很好”“很正确”“回答不错”等惯用语言来评价学生;
或表现较好的时候回答:
这是一种想法,还有其他想法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