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期末复习卷二中国史部分.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796435 上传时间:2023-01-10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37.7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历史期末复习卷二中国史部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高三历史期末复习卷二中国史部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高三历史期末复习卷二中国史部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高三历史期末复习卷二中国史部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高三历史期末复习卷二中国史部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三历史期末复习卷二中国史部分.docx

《高三历史期末复习卷二中国史部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历史期末复习卷二中国史部分.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三历史期末复习卷二中国史部分.docx

高三历史期末复习卷二中国史部分

高三历史期末复习卷

(二)中国史部分

高三历史期末复习卷

(二)中国史部分一、选择题1、中国古代书籍命名的方式和思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体现方式之一。

有的使用典故,讲究出处来源,有的渗透中国传统思想,有的直接使用作者姓名为书名。

下列以作者姓名为书名的A、《周易》、《韩非子》B、《韩非子》、《孟浩然集》C、《孙子兵法》、《贞观政要》D、《康熙字典》、《贞观政要》2、“九鼎既成,迁于三国。

夏后氏失之,殷人受之;殷人失之,周人受之。

”其中所说的“九鼎”之所以被广泛重视并在夏商周流转,主要因为它是A、反映民心民意的凭据B、国王祭祀的重要礼器、C、青铜工艺水平高的标志D、王朝统治权力的象征3、右图是一件出土于河南安阳的历史文物,下列的解说不够恰当的是A、是世界上最早的象形文字B、是一种较为成熟的古文字C、真实地记载了商朝社会各个领域的历史情况4、在殷墟贵族墓葬中发现了许多随葬的贝壳,甲骨文中也有如下图所示的带“贝”的文字。

这说明A、贝用于占卜B、贝用于祭祀C、贝是装饰品D、贝是货币

5、右图是北京广安门桥北的蓟城柱。

《礼记》载:

“武王克殷反商,未及下车,而封黄帝之后于蓟。

”与蓟城建立相关的制度是A、禅让制B、井田制C、分封制D、郡县制6、《春秋》载:

桓公15年,“(周)天子使家父来求车”。

文公九年,“毛伯来求金”。

堂堂周天子,遣使向诸侯求援,而其根本在于A、生活奢侈,铺张浪费B、向外扩张,军费扩大C、冗官太多,财政匮乏D、王畿缩小,财源短乏7、“文王行仁义而王天下,偃王行仁义而亡其国,是仁义用于古而不用于今也。

故曰:

‘世异而事异’”对这一观点的正确评述是A、儒家对仁政的提倡B、法家进步的历史观C、道家无为而治的思想D、佛家慈悲为怀主张8、儒家思想经过2000多年的不断发展形成了完整的理论体系。

其中荀子根据时代需要对儒家思想的改造主要表现在A、提倡“仁政”B、主张“以德服人”C、主张礼法并用D、提出“天人感应”9、荀子是战国时期儒家思想的主要代表人物,其思想与法家共通的是A、天行有常B、人性本恶C、礼法并用D、民水君舟10、“齐人”“鲁人”“楚人”这种表述,逐渐让位于以行政区划为籍贯的表述,造成这一变化的制度因素是A、分封制B、宗法制C、郡县制D、三省六部11、《史记•蒙恬列传》载:

“秦已并天下,乃使蒙恬将三十万众北逐戎狄,收河南,筑长城,因地形,用制险塞,起临洮,至辽东,延袤万里。

”这里的“戎狄”指的是A、匈奴B、突厥C、吐蕃D、蒙古12、中国象棋中“楚河汉界”的来历与历史上的“楚汉之争”相关。

这场战争发生于A、公元前2世纪早期B、公元前2世纪晚期C、公元前3世纪早期D、公元前3世纪晚期13、春秋时期,鲁国的孔子创立了儒家学派,提出了儒家思想。

儒家思想能够成为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并且保持了长久的生命力,主要得益于①其思想体系根据时代的需要在不断丰富和完善②封建统治者的大力提倡③宗教思想始终没有得到广泛传播④封建官办教育对儒家思想的大力传播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④14、王立群教授认为:

“古来帝王……真正懂得国家政体并善以此治国、王而不藩者,不过秦皇、汉武、宋太祖、清圣祖(康熙)四人而已。

”这里的“国家政体”是指A、王位继承制B、文官体制C、中央集权制D、监察体制15、汉初实行“无为而治”政策的同时,社会不稳定因素也在积聚,这些社会不稳定因素是A、土地兼并日趋严重B、农民起义C、形成地方割据势力D、商人罢市16、据《汉书》记载,汉武帝时,某一官员“周行郡国,省察治状,黜陟能否,断治冤狱……”这一官员的身份应是A、丞相B、郡守C、县令D、刺史17、下图是反映西汉时期的儒学发展情况的一组文物,我们可以从中得到哪些信息?

①儒学在汉代已经成为中国文化唯一的思想②汉代重视儒家经典的整理和研究③各级教育系统十分健全,主要是传授儒家思想④儒学的思想价值实现了为政治服务的功能,促进了儒学成为主流思想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18、《后汉书•邓寇列传第六》载:

“邓氏自中兴后,累世宠贵,凡侯者二十九人,公二人,大将军以下十三人,……其余侍中、将、大夫、郎、谒者不可胜数。

”邓氏家族“累世宠贵”凭借的是A、舆论赞誉B、军功大小C、出身门第D、科举成绩19、“江南之为国盛矣。

……地广人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

”这种景象不会出现在A、秦朝B、南朝C、唐朝D、宋朝20、匈奴、鲜卑、羯、氐、羌“五胡”内迁后,对中国历史影响最大的是A、鲜卑B、匈奴C、羯D、氐21、由于政权的局部统一与争雄,促进了东南沿海与西南地区的开发,缩小了我国南北间的差异,为新的大一统奠定了基础。

这一历史时期是A、殷商时期B、战国时期C、秦汉时期D、魏晋时期22、关于商鞅变法和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A、改革都获得了成功B、都顺应了历史发展潮流C、改革进展都很顺利D、都改变了原有生产关系23、秦、隋两个王朝国祚短促,却分别为汉、唐盛世奠定了基础。

他们共同的历史贡献是A、制定了有利于巩固统一的制度和政策B、开辟了沟通南北经济交流的运输通道C、修筑了规模庞大的军事战略防御工程D、推行了思想统一服务政治统一的方法24、“它排除了丞相个人专断,相权过大威胁皇权而出现的政治危机,而且增强了决策施政的程序性和合理性,提高了行政效率。

”文中的“它”是指A、汉中外朝制度B、唐三省六部制C、元朝行省制度D、明朝的内阁制度25、唐太宗说:

“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千端万绪,须合变通,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划,于事稳便,方可奏行。

岂得以一日万机,独断一人之虑也。

”材料表明他主张A、发挥宰相等大臣的议政权B、君权与相权相互制衡C、中央权力重心应当下移D、君主不应实现专制统治26、史学家钱穆指出:

“在此制度下,人民优秀分子均有参政之机会,新陈代谢,决无政治上之特权阶级。

”他说的“制度”是指A、推举制B、弥封制C、誊录制D、科举制27、“告诉我,历史有什么用?

”――古往今来人们已经作出各种思考,其中唐太宗的回答是A、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B、考古以证今,规时而达用C、以古为镜,可以知兴衰D、鉴前世兴衰,考当今得失28、唐太宗对大臣说:

“国以人为本,人以衣食为本……今省徭赋,不夺其时,使比屋之人,恣其耕稼,此则富矣”。

这一说法是下列贞观时期哪一政策措施的基本思想?

A、以隋为训,疏缓刑罚B、广招贤才,知人善任C、平息边患,宾服四夷D、轻徭薄赋,休养生息29、唐朝时期,东亚诸国形成以中国文化为轴心的东亚文化圈,也称汉字文化圈、儒家文化圈,其地理中心是下图中的A、①B、②C、③D、④30、唐朝时期,日本与中国交往的主要途径是A、派遣唐使和留学生B、经济贸易往来C、科技文化方面交流D、民间学者往来31、《旧唐书•良吏传》记载了一名叫王方翼的官员,“(高宗)永徽中累授安定令,诛大姓皇甫氏,盗贼止息,号为善政”。

当时此类的记载尚有许多。

这说明A、官府与大姓的关系是地方治理的关键B、朝廷一直压制门阀C、朝廷对地方缺乏影响力D、士族大姓势力膨胀导致割据32、古代上海地区出现第一个县级治所――华亭县是在A、唐朝贞观年间B、唐朝天宝年间C、元朝至元年间D、明朝嘉靖年间33、宋太宗曾说:

“外忧不过边事,皆可预防,惟奸邪无状,若为内患,深可惧也”。

他所说的“内患”主要指A、宦官专权B、武将跋扈C、农民起义D、外戚干政34、据载,北宋的肉食中以羊肉为多,南宋的羊肉价格较高,一般人吃不起。

下列对此原因推测较符合实际的是A、两宋时期人口锐减土地闲置多,为牧羊提供了条件B、羊肉多来自与少数民族互市,北宋地缘较南宋有利C、两宋时期人口增加粮食紧张,养猪成本远大于养羊D、两宋中外交往频繁,波斯和阿拉伯人刺激了羊肉消费35、在下列四幅两宋与北方少数民族政权并立示意图中,错误的36、汉至宋南北方户数变化表(单位:

万户)年代地域西汉元始二年晋太康元年唐天宝元年宋元丰三年北方965149493459南方11165257830(据钱穆《国史大纲》)影响上表汉代至宋代南北方户数变化的主要因素是A、朝代时间长短B、王朝力量强弱C、疆域面积大小D、经济格局变化37、据《东京梦华录》等记载,宋代都城多见“当街列床凳,堆垛冰雪”出售凉食和专向客商出租铺席宅舍等现象。

这反映了A、生活习俗改变B、经商方式不受限制C、官府鼓励经商D、城市商业功能增强38、南宋统治者认为“市舶之利,颇助国用”,实行鼓励对外贸易政策,由此开辟了一条通往日本、高丽、东南亚、印度、波斯和阿拉伯的海上丝绸之路。

这条丝绸之路的起点是A、广州B、明州C、泉州D、临安39、英国哲学家罗素在《中西文明比较》一文中指出:

“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过去一直证明是人类发展的里程碑……”下列地区或民族中,至目前还不能证明其在古代曾与中国有过交流的是A、大食B、波斯C、天竺D、大津巴布韦40、《金史》有这样的记载:

“船中有贲火炮名‘震天雷’者,连发之,炮火明。

”“其守城之具有火炮名‘震天雷’者,铁罐盛药,以火点之,炮起火发,其声如雷,闻百里之外。

”这段话主要说明A、金人喜欢打仗、玩炮竹、放鞭炮B、宋金时期,火药已较为普遍地运用在军事上C、除金人外,其他地方还不知道火器D、火药和火器的发明促进了人类社会的进步41、下列不属于宋代理学代表人物的是程颢(1032―1085)王阳明(1472―1528)朱熹(1130―1200)程颐(1033―1107)A          B         C         D42、中国政府正式在台湾设官建制是在A、三国时期B、唐时期C、宋元时期D、明清时期43、电视剧《传奇皇帝朱元璋》中有这样一个镜头:

朱元璋对孟子异常仇视,命人将孟子的塑像拆掉,撤出圣人庙,并亲自将《孟子》一书删减大半。

你认为被删减掉的部分最可能是A、民贵君轻说B、人性本善说C、先义后利说D、浩然之气说44、洪武十二年,明王朝颁布了《大明律》,它规定谋反、谋大逆、谋叛、恶逆、内乱等为“十恶”重罪,属于“常赦所不原”;“大臣专擅选官”、“交结朋党紊乱朝政”、“交结近侍官员”、“擅为更改变乱成法”等列罪条款又为明律所特有。

这些规定A、表明了专制皇权的强化B、规范了内阁机构的运作C、协调了君权与相权的关系D、致力于加强中央集权45、明朝内阁的工作流程是“皇帝授意――内阁票拟――皇帝(或太监代笔)批红――付诸实施”,对此分析错误的是A、内阁是法定的中央正式行政机构B、内阁具有一定的制约皇权的作用C、与英国内阁制在形式与本质上都有区别D、内阁与太监形成相互牵制的关系46、下列机构中其长官的职能与秦朝丞相相近的是A、(唐)门下省 B、(宋)枢密院C、(元)中书省D、(清)军机处47、在中国历史上,赵匡胤“陈桥兵变”也称赵氏“黄袍加身”,多朝廷重臣的家庭被称为“满门朱紫”,这些名词来源于服饰的何种功能A、区分等级贵贱B、标记重要事件和重要人物C、说明社会分工的不同D、美化程度的不同48、明朝“折中书省之政归六部”。

六部所掌主要是A、决策B、行政C、监察D、司法49、春联是我国特有的文学形式。

“春联之设,自明太祖始。

”朱元璋始令春联用朱砂纸作底,用黑墨写字,取名为“万年红”,因“红”与“朱”义同。

朱元璋此举用意在于A、强调“朱”姓的尊贵显赫B、营造红红火火的新年气氛C、祈盼专制政权的长治久安D、改革节日的风俗习惯50、明初,朝臣建议建文帝削藩。

随后,建文帝的叔叔燕王朱棣以清君侧为名起兵,最后占领南京,夺取帝位。

此事说明当时A、实行了内阁制B、设立了军机处C、实行了分封制D、郡县制受到挑战51、我国古代中央机构不断变革,曾出现三公九卿、三省六部、内阁、军机处等制度。

这些变革反映的趋势是不断强化A、专制皇权B、中央集权C、监察权力D、对农民的控制52、下列王朝,不曾设置丞相的是A、清      B、明C、汉      D、秦53、清代军机大臣“只供传述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描述了军机处是A、专为应对西北战事的军事机构B、处理日常朝政事务的行政机构C、完全秉承皇帝旨意的附庸机构D、制约中央集权专制的监督机构54、鸦片战争前,与大清国直接发生军事冲突和政治交涉的大国是A、西班牙B、荷兰C、英国D、俄罗斯55、清朝中央政府对x藏管辖加强的标志是A.顺治帝册封五世达赖B.康熙帝册封五世班禅C.雍正时期设置驻藏大臣D.乾隆时期设立伊犁将军56、1995年11月,在国务院特派专员支持的“金瓶掣签”、坐床仪式上,坚赞诺布被正式确定为第十一世班禅。

在清代主持类似仪式的是A、盛京将军B、伊犁将军C、驻藏大臣D、乌里雅苏台将军57、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写道:

“它是十七世纪标准的资本主义国家――经营殖民地的历史,展示出一幅背信弃义、贿赂、残杀和卑鄙行为的绝妙图画。

”17世纪,该国在东方进行殖民扩张,在其与华关系中,展示出这幅图画。

该国是A、荷兰B、葡萄牙C、西班牙D、英国58、乾隆时期《南江县志•木棉谣》载:

“大妇弓弹中妇织,绿鬟小妇当窗织。

莫辞劳,吴中贾来价更高”,反映了A、棉纺织业生产情况B、木棉是当地唯一的经济作物C、封建剥削非常沉重D、当时的农民放弃了农业生产59、清政府1759年颁布的条例规定:

夷商(西洋商人)在贸易期间,必须住在商馆之内,不准携带武器,不准雇用中国仆妇。

这可以说明清政府A、准备断绝中西贸易往来B、高度关注西洋商人的安全C、对西洋商人有防范心理D、认识到学习西方的必要性60、西洋“自鸣之钟,照远之镜,举重之器,不鼓之乐”传入中国,士人赞叹“精工绝伦,我中土之技巧不如也”,这种情况至少应在A、汉通丝绸之路之后B、唐朝设市舶司之后C、马可波罗来华之后D、明末西学东渐之后61、明末清初耶稣会士来华,对儒家经典进行了系统的翻译与西传,其中最早进入中国内地的耶稣会士是A、利玛窦B、罗明坚C、金尼阁D、柏应理62、租界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时中国奇特的“国中之国”现象。

如果究其源头此规定最早应出自A、《南京条约》B、《虎门条约》C、《天津条约》D、《北京条约》63、20世纪30年代蒋廷黻的《中国近代史大纲》称:

近百年的中华民族根本只有一个问题,即追求近代化。

如果这一观点成立,是基于它A、全面揭示了近代中国历史的基本线索B、根据人类文明发展的一般规律得出结论C、考虑到近代中国特殊的社会性质D、重视中国近代化建设的政治前提64、1873--1910年,我国农产品出口总值呈不断上升的趋势。

促成这种趋势的因素不包括A、列强对华经济掠夺加强B、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C、自然经济进一步发展D、世界市场最终形成65、“番菜争推一品香,西洋风味睹先尝。

刀叉耀眼盆盘洁,我爱香槟酒一觞。

”这一情景在上海最早可能出现于A、明朝B、清朝C、民国D、新中国66、梁启超在评清代学术时说,清初之学大,乾嘉之学精,道咸(1821―1861年)以后之学新。

这里的“新”指的是A、反对君主制度B、西方的“长技”C、介绍研究西学D、马克思主义的传播67、中国铁道博物馆收藏着一台中国现存最古老的机车――“0”号机车。

该机车1882年从英国购进,运用于唐胥铁路。

对这段材料认识不正确的是A、洋务运动受到英国近代化进程的影响B、“0”号机车可能以内燃机作为动力C、“0”号机车是中国近代交通发展的见证D、从社会发展角度看,这是近代中国的进步68、图表 1870-1910年中国一些进口贷物占总进口值的百分比本资料来自中学年份棉布金属和矿物机械187028.05.8――188024.95.5――189020.25.70.3190021.54.70.7191014.74.31.5图表反映出A、中国对工业产品需求量减少B、西方列强对华资本输出扩大C、近代中国工矿企业发展壮大D、中国的传统手工业衰败没落69、有学者认为中国近代社会风俗的阶段性发展特点是:

洋务早期,风气初开;清朝末年,天下移风;民国初年,飙转豹变。

这一特点也可以用来描述近代中国A、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B、大众传媒的变迁C、思想领域的变化D、民主政治的发展70、“嗣后所有公共机关日用消耗各品,除特种无国货可代用者外,务请专购国货以示提倡。

”该文告发布的时间最可能是在A、戊戌变法时期B、辛亥革命时期C、民国初年D、新中国成立初期71、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经过激烈争论,最后规定采用五色旗为国旗,其实同盟会内部就为国旗问题发生过冲突,黄兴主张用井字旗,孙中山坚持青天白日旗,章太炎到死只愿以五色旗覆盖,不承认青天白日旗。

其中黄兴选择井字旗的理由最可能的是他认为A、五色旗以黄色代表满族不确定B、青天白日旗有效法日本嫌疑C、五色上下分布有阶级差别D、井字旗有平均地权的含义72、千龙网曾披露《从大脚到多变:

中国百年间女人美丽标准的变迁》的文章,介绍了中国女人美丽标准的变化轨迹。

1900~1919年女人美丽标准出现的原因是①妇女社会地位提高,成为国家的主人②资产阶级政治运动的影响③新文化运动引起社会观念的变化④留学教育促进了中西文化交流和融合A、①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③④73、服饰体现了社会风尚,并打下了深刻的时代烙印。

中国废除服饰分贵贱的冠服制度(见右图),并实现服饰制度根本转变的历史事件是A、洋务运动B、辛亥革命C、五四运动D、抗日战争74、下列歌谣中,不能反映民国初年社会风风尚的是A、结婚证书当堂读,请个前辈来证婚B、文明洋伞小包裹,长统洋袜短脚裤C、辫线斜拖三尺短,之乎者也说荒唐D、改良的头,改良的花,改良的姑娘大脚丫75、1919年孙中山在演讲中指出:

“八年以来的中华民国,政治不良到这个地位,实因只破坏地面,没有掘起地底陈土的缘故。

”“地底陈土”指的是A、清朝皇室B、资产阶级保皇派C、地痞、土匪、烟贩D、立宪派、军阀、官僚76、一般来说,思想启蒙运动总是发生在社会变革之前,而新文化运动却带有对辛亥革命“补课”的性质,主要是因为它A、使民主共和国的观念深入人心B、彻底完成了辛亥革命未能完成的任务C、第一次高举社会主义的大旗D、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77、新文化运动领袖提出“打倒孔家店”,最主要的原因是“孔家店”业已成为A、推广白话文的障碍B、专制制度的护身符C、反对科学的桥头堡D、巫术迷信的藏身地78、“五四”前后,李大钊发表的介绍马克思主义的文章有①《法俄革命之比较观》②《庶民的胜利》③《唯物史观解说》④《我的马克思主义观》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79、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毛泽东是一位杰出的共产党的领袖,他无视莫斯科的第三国际,制定出新的革命策略。

他拒绝了只能依靠城市无产阶级进行革命这一传统的马克思主义原则……这对莫斯科来说存属异端邪说,但毛自行其是,将农民组织起来,建立了独立的军队和政府。

”结合所学知识,对这段话理解正确的是①毛泽东脱离了第三国际的领导②新的革命策略指的是走农村包围城市道路,实行工农武装割据③新的革命策略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情的结合④新的革命策略没有遵守马克思主义优良传统A、②④B、②③C、①②③D、②③④80、“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理论,形成于A、国民革命时期(1924-1927年)B、土地革命时期(1927-1937年)C、抗日战争时期(1937-1945年)D、解放战争时期(1946-1949年)81、歌曲《走进新时代》唱道:

“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我们唱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继往开来的引路人,带领我们走进新时代。

”歌词内容,分别对应了中共的三代领导人。

以他们为核心所形成的理论成果分别被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其中,中共第一代领导人的理论成果被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是在A、国民革命时期B、土地革命时期C、抗日战争时期D、解放战争时期82、改革开放加速了中国的城市化进程。

1978年我国城市数量为193个,1997年为668个,其中以中小城市的增长最为迅速。

这主要是由于A、经济特区的设立 B、乡镇企业的崛起与发展C、沿海港口城市的开放 D、城市经济体制的改革83、位于长江之南、太湖之北的华西村,改革开放后成为“天下第一村”,现在华西集团拥有全资企业40家,控股企业7家,参股企业10家,华西集团已形成铝型材、铜型材、钢材、带管、化工、毛纺六大生产系列,华西村成功的主要原因是A、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B、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实现了产业化,农村经济结构日趋合理C、实现了国有企业改革,建立了现代化企业制度D、抓紧对外开放,鼓励出口84、下表反映了我国某一时期农业、轻工业和重工业在工农业总产值中所占比重的变化情况。

该时期是年份农业(%)工业轻工业(%)重工业(%)第一年26.632.141.3第二年27.234.338.5第三年28.836.734.5A、1949--1951年B、1953--1955年C、1958--1960年D、1979--1981年85、在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以邓小平、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领导集体创造性地运用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

下列不能体现这一观点的是A、建立社会主义公有制      B、“一国两制”的构想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  D、“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

二、非选择题1、下列图表的内容与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有关,左侧是史实的陈述,右侧是对陈述的推论。

判断这些推论正确与否,并在相应的序号中填上是与否。

(5分)史实推论①秦始皇首创了一套中央集权的国家机器成为我国历代王朝政治制度的蓝本②汉武帝颁布“推恩令”地方王国的实力大大增强③隋唐时期开创并完善了三省六部制宰相人数大增,不利于皇权的稳固④宋太祖对政治、军事制度进行调整,实行文官体制结束了五代以来藩镇割据、武将夺权的局面⑤明清时期先后设立内阁制度和军机处专制皇权空前强化,封建社会走向顶峰①②③④⑤

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0分)材料一“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董仲舒材料二“天下之务莫大于恤民,而恤民之本,在人君正心术以立纪纲。

讲明义理之归,闭塞私邪之路,然后乃可得而正。

”――朱熹材料三儒教中包含的这种共同体意识在韩国的现代化建设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当国家的现代化成为主要目标时,全体国民能够形成集团,协力组织,大规模地开展经济建设。

……儒教主张人必须与天奋斗,与人奋斗,提倡力争。

……正是这种刚健有为的性格、自强不息的精神,韩国才能在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中处变不惊,从容应对,让经济稳步复兴。

――王淑臣《韩国民族精神中的儒教精蕴》问题:

(1)依据材料一、二,概括指出两位思想家是如何对待儒家思想的?

(4分)

(2)根据材料三,指出儒学对韩国民族精神的影响。

(2分)

(3)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儒家思想历史作用的认识。

(4分)

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8分)材料一:

自周衰,戎狄错居泾渭之北。

及秦始皇攘却戎狄,筑长城,界中国,然西不过临洮。

汉兴至于孝武,事征四夷,广威德,而张骞始开西域之迹。

――《汉书•西域传》材料二:

1934年,中瑞西北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其它模板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