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连地区滚动勘探开发目标综合评价.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7682371 上传时间:2023-04-24 格式:DOCX 页数:47 大小:290.2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连地区滚动勘探开发目标综合评价.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二连地区滚动勘探开发目标综合评价.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二连地区滚动勘探开发目标综合评价.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二连地区滚动勘探开发目标综合评价.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7页
二连地区滚动勘探开发目标综合评价.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二连地区滚动勘探开发目标综合评价.docx

《二连地区滚动勘探开发目标综合评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连地区滚动勘探开发目标综合评价.docx(4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二连地区滚动勘探开发目标综合评价.docx

二连地区滚动勘探开发目标综合评价

前言

进入“九五”以来,二连油田原油产量每年都有较大幅度的递减,2003年配产已下降到73.5×104t。

造成二连油田近年来产量大幅度下滑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可供开发的后备资源严重不足是最直接的原因。

“九五”至“十五”初期,在新区勘探徘徊不前的同时,老区产能接替能力呈快速下滑趋势,2002年建成产能不足万吨,2003年历史性的没有建产。

老区接替能力下降原因,主要是随着整体加密和细分层系工作的结束,钻探对象向零星加密和局部剩余油富集区转移,调整余地越来越小,钻探效果也呈现逐步变差的趋势,特别是近两年老区产能建设出现了相当数量的低效井。

巴音都兰新区的发现从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储量接替的矛盾,为二连油田“十五”后期实现产量稳定提供了良好基础,但从长远来看,要实现二连油田产量规模稳定的目标,资源接替的矛盾依然突出。

《二连地区滚动勘探开发目标综合评价及实施研究》是油田公司下达给二连分公司的生产性科研项目,项目要求针对二连油田阿尔善、宝饶、吉格森、扎布等重点含油气构造带油藏规模小、沉积类型多、储层横向变化大、构造破碎等复杂的地质条件,在老油田周边地区及未动用储量区块,运用传统的石油地质研究方法,结合目前多种先进的地球物理手段,尤其是构造精细解释及储层横向预测技术等,进行滚动目标优选评价,为二连油田积极准备产能建设战场。

1、主要研究内容

(1)、立足于各目标区带的钻井、测井、地震、测试及油田开发动态等资料的系统分析、整理,运用构造精细解释、反演等储层预测地球物理新方法进行综合研究,对有利目标进行综合评价;

(2)、在有利目标综合评价的基础上开展井位论证工作,提出可供实施的滚动评价井;

(3)、对滚动勘探开发实施区块进行跟踪分析,并对实施的效果进行评价;

(4)、对滚动勘探开发目标区块的储量进行评价。

2、技术难点和问题

(1)、复杂断块的构造精细解释;

(2)、不同沉积类型砂体的储层预测;

3、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1)、标定滚动评价井3—5口;

(2)、新增石油地质储量80万吨;

(3)、滚动评价井钻井成功率达到75%以上;

(4)、新增可采储量动用率达到80%以上。

一、工作思路及主要成果

(一)、工作思路及采用技术方法

针对目标区复杂的地质特点和滚动勘探开发现状,滚动工作总体思路是:

着眼对含油构造带的整体解剖和重新认识,以拓宽研究思路为出发点,以精细的常规地质研究为基础,以微相研究和储层预测为技术支柱,积极运用先进适用的新技术、新方法、新理论;滚动增储与未动用储量评价、老区挖潜并重;加强综合研究、加强新技术新方法的应用、加强有效的技术协作,以创新的思维开展滚动。

通过立体滚动,力求在老油田周边、在新层系、在岩性油藏有所突破,实现老区产能的有效接替。

主要做法:

首先对阿尔善、宝饶、吉格森、扎布等四个油气富集的构造带,从整体区域范围内入手,分析油气富集规律和成藏条件,着眼对含油构造带的整体解剖和重新认识,筛选出重点研究目标区块及层系;然后对重点潜力目标进行分析,开展钻井资料的地层划分和对比工作,三维地震精细解释落实构造,并进行储层的研究。

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已钻井动、静态资料开展综合评价,明确油藏特点,优选圈闭进行井位标定,提出滚动勘探开发建议。

采用主要技术:

针对二连地区构造破碎、储层砂体规模小且横向变化大等复杂的地质条件,具体目标以解决突出地质问题为研究工作重点。

1、地层对比技术

地层对比结果是区域沉积特征的反映,通过精确的地层对比,可以搞清区域内油组的划分,预测储层纵、横向分布特征,有助于落实区域构造格局。

2、全三维地震精细解释技术

利用三维地震高信息量、高分辨率的特点,充分应用三维地震可视化技术,水平切片、连井剖面、任意线等解释技术,提高构造解释的可靠性。

对于油藏内的井间断层、微细构造的落实等具有强大的优势。

3、沉积微相研究技术

在岩心观察描述、测井相分析研究等的基础上,开展的沉积微相研究,不但在滚动阶段有指导意义,在油田开发阶段乃至后期调整挖潜阶段都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4、储层预测技术

主要应用包括地震反演技术、地震属性提取技术、相干数据体、波形分类地震相研究技术等。

通过这些技术的匹配应用,能够较好的开展不同类型储层的横向预测,有效指导滚动工作。

5、区带综合评价技术

区带评价是滚动工作的基础,主要应用区域沉积相、构造演化史、油气运移规律、成藏条件等,对区带进行整体评价,优选有利目标区块,进行滚动勘探开发研究。

(二)、工作目标及主要成果概述

按照项目要求,先后对蒙古林、阿北、宝饶、吉格森、扎布等5个油田区带的13个目标区块对应含油层系开展了精细研究。

三维解释工作量近260km2,分析对比井资料500多口,并对9个断块进行了储层预测工作,共计制作各类图件110多件。

通过优选目标和深入研究,提出部署滚动评价井11口,根据2003年以增储评价为重点的主导思想,结合具体的滚动任务指标及二连地区现场实施时间短的特点,经各级领导审核,2003年对宝饶油田林4油藏、吉格森淖49北断块、阿北油田、蒙古林砂岩油藏西北4个目标进行了钻探。

完成钻井4口,进尺5184m,全部进行了试油。

为配合滚动区块加深认识,对蒙5-6井进行了复试。

表12003年二连滚动勘探开发工作基本情况统计表

构造带

油田

目标区块

层系

主要研究内容

结论建议

完成措施

阿尔善

蒙古林

砂岩油藏西北

TI油组1、2号层

非主力油层潜力研究

潜力较大、建议钻探评价

钻探蒙19-8

砂岩油藏西南

TI

滚动扩边

潜力较大、建议老井复试,滚动开发

蒙5-6井复试

阿北

安山岩油藏

K1ba3安山岩

滚动扩边及剩余油分布

具备扩边和剩余油挖潜潜力,建议钻探评价

钻探阿6-37井

古生界潜山

Pz凝灰岩

新层系评价

具备成藏条件,建议开展钻探评价

阿6-37井兼探

宝饶

宝饶

林4井区

TI

油藏综合评价

油藏具备一定规模,建议钻探落实。

发现林4南二台阶,建议钻探评价

钻林4-1

宝东地区

K1bt

层系评价

该区存在三套油层,腾一段中部储层发育分布范围广,是今后研究的有利目标。

 

宝西

K1bs上部油组

未动用储量评价

吉90断块储量规模大,建议试油落实储量

吉格森

吉格森

淖49北断块

TII、TIII、Pz

评价新断块

三套层系均具备成藏条件,建议钻探评价

钻探淖49-1

淖12断块西

TII

评价新断块

潜力较大、建议钻探评价

 

淖5断块

TII

未动用储量评价

具备一定潜力,建议钻探评价

 

扎布

扎布

赛56断块

TIV、TV

老油田挖潜

建议滚动开发

 

赛61断块

TII

老油田挖潜

建议滚动开发

 

赛59断块

TII

新断块评价

具备一定潜力,有待进一步研究

 

合计

13个目标

标定滚动评价井11口,老井复试1口

经钻探评价,在宝饶油田林4油藏及蒙古林砂岩油藏西北评价落实新增石油地质储量183×104t,在蒙古林西南新增可动用储量32×104t。

通过滚动勘探开发目标综合评价及实施,完成了项目规定的“标定滚动评价井3—5口;新增石油地质储量80万吨;滚动评价井钻井成功率达到75%以上”的任务指标。

 

二、滚动勘探开发目标综合评价

面对二连油田复杂的地质条件和众多的油田区块,针对不同勘探开发阶段、不同区块的地质特征和认识程度,遵循滚动勘探开发原则,采取相适应的滚动勘探开发做法,重点问题重点解决。

具体研究思路为:

A发现关键问题---B明确研究重点---C采用适用技术---D提出有利目标。

(一)、提高构造认识精度,深化动态资料分析,蒙古林砂岩西南滚动扩边出现良好势头

蒙古林油田是二连地区构造比较完整、开发效果比较好的油田。

近年来,通过不断加深滚动式油藏描述工作,蒙古林油田滚动扩边及剩余油挖潜工作取得了很好的成效。

实现了油田多处扩边,进而开展的构造精细落实又钻探开发了多处断棱高部位。

经过多次研究和挖潜,油田内部断裂结构及展布特征已十分明确,分析油田内部挖潜余地已不大。

为将挖潜工作进一步推向深入,通过对油田地质情况及工作历程分析与回顾,决定将工作重点放在油田周边精细落实微构造上。

通过地震测线无间隔精细解释,加密等高线做图等方法,最终形成等高线间距5m的构造图。

通过微构造的落实,砂岩西南部蒙5-6井区与阿13井区处于构造有利位置,本次将蒙5-6井区与阿13井区作为整体进行了研究。

1、构造特征

经构造重新落实,蒙5-6井区是受两条北北东向断层夹持的南倾断阶;阿13井区整体为两条断层挟持形成的断垒,两井均位于构造位置相对较高的有利部位,向低部位有一定的滚动扩边潜力。

2、生产井高含水原因分析

蒙古林砂岩南部生产井普遍高含水,是阻碍该区滚动开发的主要因素。

以往认为边水推进是导致南部生产井高含水的直接原因,通过深化动态资料的分析,认清了高含水的真正原因,走出了认识误区。

(1)、蒙5-6井区高含水原因分析

蒙5-6砂岩底界海拔164m,高于150m的油水界面;砂岩有效厚度6.2m。

该井93年5月投产,初期低产关井,94年7月经措施改造重新投产,初期日产油达到16t,但含水上升较快,只生产了半年左右含水便高达90.4%,至95年11月关井,累计生产原油1426t,累计产水13068m3。

通过对该断块的构造及测试与生产动态资料的分析研究,对其高含水的原因取得了突破性的认识。

蒙5-6井与蒙6-107、蒙6-6、阿201井为同一井组,其中蒙6-107井为注水井。

从该井组的注采关系来看,蒙6-107注水,蒙5-6井见效明显,蒙5-6井95年11月底关井,蒙6-107井对应注水,于96年1月测蒙5-6井的静压,压力迅速升高至9.71MPa;蒙6-107井于96年1月至3月停注,蒙5-6井的压力降到2.54MPa,证明储层连通性很好。

 

 

据蒙5-6井测试资料分析,该井在二开之后,压力迅速恢复,说明砂岩储层物性较好。

 

通过综合分析,导致蒙5-6井高含水而导致停产的原因是由于储层物性及储层横向连通性好,蒙6-107井的注水快速推进至蒙5-6井而造成水淹,与边水推进无关。

(2)、阿13井区高含水原因分析

阿13井位于油藏边部,试油日产30.6t的纯油,但没有投产,只作为砂岩的注水井。

从构造、储层及试油资料分析,该区域有较大的滚动潜力。

分析该区的水淹特征,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①产水量分析。

靠近断层的蒙4-4、蒙5-4、蒙6-4井与远离断层的蒙7-4、蒙8-4井构造高度大体相当,但靠近断层的井产水量明显偏高。

②见水特点分析。

从构造与投产见水时间分析,蒙4-4、蒙5-4、蒙6-4井构造均为有断层分隔的平台构造,但蒙4-4、蒙5-4、蒙6-4井投产见水时间较蒙7-4、蒙8-4井短。

③水淹情况分析。

靠近断层的蒙4-4、蒙5-4、蒙6-4井都是暴性水淹,水淹情况相同,而远离断层的井,水淹情况不同,分析导致两种不同水淹状况可能由于水的来源不同所致。

从以上分析判断,靠近断层的井高含水是由于断层不密封底水上串产出所致。

3、潜力分析

通过高含水原因分析,突破了以往认为该区边水推进无法动用的观点,展现了良好的滚动扩边前景。

(1)、研究表明西南砂岩分布规律明显,目标区储层发育

区域沉积表明,物源来自北部,砂体大体由北向南,逐渐减薄。

统计西南部的砂体分布与有效厚度,西南部阿13井区—蒙5-6井区的砂体厚度介于5—10m之间,主要岩性为砂砾岩、砾状砂岩,有效厚度介于2—6m区域。

从油层对比剖面分析,砂岩1号层在南部整体不发育,2号层也有部分尖灭,3号层分布较为稳定。

表2蒙古林南部砂岩储层有效厚度统计表

井号

有效厚度(m)

I类

II类

阿13

4

1.6

蒙4-4

2.4

 

蒙5-4

3.6

2

蒙5-6

6.2

 

蒙6-4

5.4

0.8

蒙6-5

5

 

蒙6-6

3.4

 

蒙6-107

5.2

 

阿201

1.6

2.2

蒙7-109

2

14.6

平均

4.2

1

通过jason反演,预测储层分布:

本次选用时窗为20ms,纵向上采样率2m。

从平面上看,蒙5-6井区处于有利的储层发育区,蒙4-4井区较蒙5-6井区略差,从剖面上看,砂岩分布稳定。

(2)、生产情况较好

生产动态表明,蒙古林南部生产井初期日产与累计产油较高,生产效果较为理想。

表3蒙古林南部砂岩生产情况统计表

井号

投产日期

初期日产

2003.12日产量

2003.12累计产量

油(t)

水(m3)

含水(%)

油(t)

水(m3)

含水(%)

油(t)

水(m3)

蒙6-6

90.4

48.9

0

 

0

18.3

100

25159

198347

阿201

88.6

4.5

0.7

13.2

0

11.5

100

25536

125385

蒙7-8

90.8

19.4

0

 

0.5

65.9

99.2

16736

197608

蒙5-4

90.7

21

0

 

0

61.7

100

27754

279145

蒙6-4

91.1

6

0

 

0

58.0

100

17399

157905

蒙7-4

90.4

23.8

0

 

1.5

16.1

91.5

47575

55120

(3)、具有一定的储量规模

以往认为边水是导致南部生产井高含水的直接因素,致使砂岩南部区域的探明储量不能动用。

通过认清高含水的真正原因,使得南部区域的探明储量得以动用。

圈定未动用砂岩油藏含油面积0.68km2,有效厚度平均3.8m,单储系数取值(砂岩油藏的平均单储系数)12.3×104t/m·km2,计算新增可动用储量32×104t。

4、滚动建议

由于存在储层向南有可能变差的因素以及周围开发井可能对目标区域的影响,建议对该区进行进一步评价。

1)、首先对蒙5-6井进行复试,确定蒙5-6井区目前的剩余油分布及产能情况。

2)、在阿13井区部署一口滚动评价,设计井蒙3-4井距蒙4-4井250m,目的层K1bt1,井深890m。

(二)、开展蒙古林砂岩西北1、2号薄层平面分布研究,力争实现蒙古林油田非主力层层间接替

蒙古林油田砂岩油藏油层位于腾一段下部,油层共有三个层,1号层、2号层和3号层,全区稳定分布,其中1、2号小层与3号层相比,岩性、分布范围、储层物性、有效厚度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别,3号层为蒙古林油田砂岩油藏的主力生产层,而1、2号层的动用程度较低。

在蒙古林油田开展的微构造研究中,发现了西北部平台式鼻状构造,由于厚度较大的3号层基本处于油水界面以下,所以研究对象是厚度较薄的1、2号层。

1、储层主要特征

蒙古林油田砂岩油藏岩性以粉砂岩、细砂岩、砂岩为主,纵向上为1、2、3号小层,通过绘制不同方向油层对比剖面进行岩性、粒度对比,发现在西北区域内1、2号小层发育,且较为稳定,但厚度及物性有一定变化。

砂岩1、2号层厚度也较3号层有较大差别,1、2号层单层砂层厚度在2-6m之间,3号层砂层厚度较大8-10m,1、2号层砂层有效厚度2-3m。

储层变化趋势为油田高部位的蒙18-12井向西北低部位的蒙18-8井以及油田以外的阿20井,1、2号层由粉砂岩向细砂岩、砂岩过渡,岩性由细逐渐变粗,砂层厚度略有增大。

砂岩储层纵向上非均质性强。

砂岩1号层孔隙度平均17.5%,渗透率平均为6.39×10-3µm2;砂岩2号层孔隙度平均21.2%,渗透率平均为51.9×10-3µm2;砂岩3号层孔隙度平均22.8%,渗透率平均为749.7×10-3µm2。

从绘制的砂岩等厚图与砂岩有效厚度等值图可以看出,砂岩厚度由东南向西北逐渐变厚,说明物源来自北部,储层向靠近物源方向变好。

2、储层预测

1、2号层单层砂层厚度在2-6m之间,两小层之间泥岩隔层厚约2-3m,如果只针对单砂层进行预测,难度很大。

但根据砂层分布特点,1、2号层连同泥岩隔层的厚度可达10m左右,应用地震反演技术可以进行有效预测,具体应用Jason软件进行储层预测。

从波阻抗切片中可以看出,油田西北地区1、2号层波阻抗值分布在5.7×106-6.7×106Kg/m3*m/s范围之间。

总体看来,从阿20井向东南方向阻值逐渐降低,表明储层有变薄的趋势,在蒙18-8井区附近,阻值变化不大,储层分布稳定。

3、砂岩1、2号层潜力分析与评价建议

蒙古林砂岩油藏1、2号层储量约占砂岩总储量的1/3,为了解砂岩1、2号层的产能情况,落实1、2号层是否具备投产条件,着重分析了单独针对1、2号小层的试油及生产资料;目前全油田有蒙19-12和蒙检2两口井对1、2号小层单独进行试油,其试油效果较好。

表4蒙古林油田分层试油成果表

井号

小层号

试油结果

试油井段

工作制度

试油结果

蒙19-12

1、2

826-832.4

江斯顿

23.2

0

3

841-846.4

江斯顿

9.7

0

蒙检2

1、2

814-816.8

DST67/1260

14.8

0

3

824.4-826.4

抽72/740/686

16.6

1.4

蒙古林油田砂岩采油井虽然很多,但绝大多数井都是1、2、3号层合采,单独生产1、2层的井为数不多。

表5蒙古林油田砂岩油藏1、2号层试采情况表

井号

卡层前

卡层后

投产

日期

初期产量

累计产量

投产

日期

初期产量

目前产量

累计产量

油/水/含水

(t/m3/%)

油/水

(t/m3)

油/水/含水

(t/m3/%)

油/水/含水

(t/m3/%)

油/水

(t/m3)

蒙20-18

93.6

12.3/4/19.7

2629/9398

97.4

9/0.7/7.4

0.8/11.0/93.3

6377/9949

蒙17-21

90.7

21.3/0/0

4214/6185

95.12

2.4/19/88.7

1.3/7.785.1

10651/66598

蒙18-21

 

 

 

92.3

14.7/9.5/39.2

2.6/31.1/92.4

29111/105169

蒙21-21

92.1

20.5/12.5/37.8

13612/129623

99.12

0/16.8/100

0.1/6.9/97.9

369/21896

蒙25-17

 

 

 

96.8

6.1/0

 

2298/1376

从以上数据表明,砂岩1、2号层具有一定的生产能力。

在蒙古林油田砂岩油藏开发生产中,由于1、2号小层相比主力3号层储层物性要差很多,1、2号层基本处于未动用状态,按照现行的开发方式是无法发挥其潜力。

对1、2层薄层进行深入研究的意义,一方面在于蒙古林油田西北滚动扩边和增储,更重要的方面是扩展到油田整个范围,把有1、2层分布的区域动用起来,作为蒙古林油田的接替油层。

在精细落实构造和研究1、2号层的基础上,结合该区生产情况,部署滚动评价井蒙19-8井。

设计井蒙19-8井:

距蒙18-8井以北250m。

(三)、多种方法匹配应用评价林4隐蔽油藏

林4油藏位于吉尔嘎朗图凹陷生油洼槽边缘部位,为一构造-岩性隐蔽型油藏。

林4油藏的发现为滚动勘探开发开拓了新的领域,2003年对林4井区在精细落实构造的基础上,重点开展了储层预测工作,明确了储层分布发育规律。

1、构造特征

林4井区构造格局主要受林4井南断层及吉68井断层两条断层的控制,两条断层大体平行,均呈东西走向。

其中林4南断层断距40-120m,吉68井断层断距80-180m,在两条断层的共同作用下,形成了林4油藏的断鼻构造及林4井南的二台阶构造。

林4油藏断鼻高点在吉85井附近,地层向北、向西倾没。

二台阶地层西倾,产状较缓,高点在吉42井附近。

2、储层特征

林4井腾二段储层岩性主要为砾状砂岩,声波孔隙度为14.5%—20.7%,平均孔隙度为17%;测试有效渗透率1.96—67.6×10-3μm2,平均为35×10-3μm2。

对储层砂体厚度统计结果分析,储层物源来自于南部斜坡带,吉38断块位于近物源区,储层厚度大为60—80m,分选性相对较差,林4井区储层厚度40—60m,分选性较好。

根据区域沉积相研究,吉38井与林4井位于辨状河三角洲楔状砂微相,吉85井与吉68井位于三角洲席状砂微相,吉42井位于滨浅湖亚相,吉106井位于河道间。

3、储层预测

从已钻井的对比分析,林4油藏具有储层横向变化大的特点,从林4井向东北的吉85、吉42井储层变薄并相变为泥质砂岩,林4井已获得了工业油流,吉85、吉42井获得低产。

因此我们把储层分布规律作为研究的重点。

通过利用属性提取、波形分类、沿层雕刻以及jason反演等多种方对该区的储层分布进行了预测。

根据属性提取的均方根振幅及利用VoxelGoe所做的沿层雕刻图分析,在林4断鼻构造上,林4井位于振幅高值区域,构造高部位的吉85井位于振幅低值区域,两种区域之间存在渐变的界限,显示两个区域是储层岩性及厚度明显不同的区域,在林4井南二台阶内,振幅高值区主要位于林4井以南的构造腰部。

在地震相分类图上,林4井区与二台阶构造腰部地震相特征相似,而与高部位的吉85井区、吉42井区存在明显差别,反映向构造高部位储层存在明显变化。

从jason波阻抗反演剖面分析,林4井向吉85方向阻抗值降低,存在明显的岩性变化点。

二台阶内构造腰部阻抗值与林4井基本相当,向构造低部位和高部位,阻抗值降低。

根据预测的结果,结合区域沉积相分析,在林4断鼻,储层主要发育在林4井区;在林4井南二台阶,储层在的构造腰部发育,向构造高部位和低部位储层变差。

4、成藏条件分析

(1)、有利的储盖组合

宝饶构造带共发现六套储盖组合(PZ、J、K1ba、K1bt2、K1bt1、K1bs),五套含油层系(J、K1ba、K1bt2、K1bt1、K1bs),除古生界外,均已找到油层,并以腾格尔的砂砾岩储层为主要工业油层,油层分布范围广、厚度大,目前探明的储量的90%左右是腾格尔油层,这与其有利的生储盖组合有着密切关系。

腾一段是主要的生油层,腾二段中下部发育着大型辫状河三角洲,其前缘主水河道、分支水道和前缘楔状砂是最佳储层。

腾二段上部发育有区域性的良好泥岩盖层。

(2)、油源条件充足

吉尔嘎郎图凹陷油气在横向上分布具有明显的围绕生烃中心呈环状展布的特征,宝饶构造带是主要的油气聚集带。

林4井区由于距离生油洼槽近,油气运移距离短,油源充足。

(3)、有效的侧向封堵

控制该区构造格局的林4井南断层及吉68井断层断距比较大,根据储层预测的结果,两条断层下降盘的砂体与上升盘的泥岩对接,因而可形成有效的侧向封堵。

5、滚动评价建议

通过综合分析,认为林4油藏林4井区及林4井南二台阶构造为有利的滚动评价目标,建议部署两口滚动评价井林4-1及林4-3井。

林4-1井部署距林4井以东500m处,评价落实林4油藏规模;林4-3井部署在林4井南二台阶构造腰部储层发育区,三维地震工区主测线483与联络线432的交点处,评价二台阶的含油气性。

(四)、理顺复杂区带构造格局,吉格森西区发现多个有利圈闭

吉格森西区构造格局是在古斜坡背景上经海西期强烈构造运动发育起来的,在赛汉组沉积末期基本定型,并受包尔、吉格森、新吉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初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