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边坡锚杆支护脚手架专项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7674964 上传时间:2022-12-08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0.2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边坡锚杆支护脚手架专项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高边坡锚杆支护脚手架专项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高边坡锚杆支护脚手架专项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高边坡锚杆支护脚手架专项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高边坡锚杆支护脚手架专项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边坡锚杆支护脚手架专项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x

《高边坡锚杆支护脚手架专项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边坡锚杆支护脚手架专项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边坡锚杆支护脚手架专项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x

之间,水平投影宽度不应小于两跨(≥4m)或不应大于四跨(≤8m)。

斜杆应与脚手架基本构架杆件加以可靠连接,至少应与3~4根立杆相连接,且斜杆相邻连接点之间的长细比≤60。

④立杆底端100~300mm高底处,一律设纵向和横向扫地杆,并与立杆连接牢固,为防止滑动,每隔3缝打入锚管(Ф48×

3.5)深与纵横杆扣接。

7、杆件连接构造的规定

①脚手架左右相邻立杆和上下相邻平杆的对接接头应相互错开设置在不同的构架框格内。

相邻立杆接头宜布置在不同步距内,距相邻平杆的距离应<

1/3步距。

上下相邻平杆接头宜布置在不同纵距内,距相邻立杆的距离应<

②扣件式钢管脚手架杆件的搭接接头长度应≥0.8m。

搭接部分的结扎不应少于2道,且结扎点间距≤0.6m。

③杆件端部伸出结扎点的长度≥0.1m。

④单立杆和双立杆连接:

当采用单杆连接时,单立杆与双立杆之中的一根立杆直接对接,并在对立杆上加旋转扣二道。

当采用双杆连接时,单立杆底支小于横杆上,上部与横杆扣牢,并与双立杆不少于3道旋转扣连接。

⑤相邻步架的大横杆应相互错开布置在立杆的两侧,以改善立杆的偏心受压状况。

⑥平杆(大、小横杆)不得跳设或漏设。

8、扣件式钢管脚手架杆配件的一般规定:

①钢管端部切口应平整,杆件无明显变形、裂纹和严重锈蚀形象。

②扣件应与杆件管径相匹配,其性能应符合国家相关的标准规定。

严禁使用加工不合格、锈蚀和有裂纹的扣件。

③脚手架杆配件应能满足安全要求,并与脚手架主体结构架杆连接可靠。

④竹串片脚手板的竹片宽应≥60mm,拼接螺栓直径为Ф8~Ф10,螺栓间距≤600mm,拼接必须坚固可靠。

铺设后用14#~16#镀锌铁丝绑牢固定。

(三)、脚手架设计参数

(1)高边坡按照二级、五级坡比1:

0.75及1:

1坡比进行脚手架设计。

(2)脚手板为5cm厚木脚手板或者5cm*250cm竹片相串脚手板,其自重标准值为0.35kN/m2;

(3)钢管尺寸均为Φ48mm×

3.5mm、Φ48mm×

6.5mm,其质量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碳素结构钢》(GB/T700中)Q235-A级钢的规定(Q235钢抗拉、抗压、抗弯强度设计值=205N/mm2,弹性模量E=2.06×

105N/mm2)。

(4)施工荷载按照纵向160m、高程方向60m,脚手架范围铺设8层木脚手板或者竹片相串脚手板,同时作业2层,每层布置2台钻机,最多布置4台钻机进行考虑(连续5跨内布置1台钻机作业),单台YXZ100A钻机主机重1.0t,施工人员3人,重约225kg,计算荷载按照5跨内布置1台YXZ100A钻机,同时配置3名施工人员,施工面平台和施工面头顶脚手板采取满铺满搭;

即,施工荷载,100+225/1.5*3.5=2.5KN/m2计算时,荷载按照3.0KN/m2考虑。

(5)脚手架连墙杆、卸载锁脚锚杆采用φ25mm螺纹钢筋,按照1步2跨(1h×

2L)进行设置;

地面设横向、纵向扫地杆,贴坡面亦设扫地杆,扫地杆均离地面(坡面)30cm;

并布置必要的斜撑、横向支撑与剪刀撑进行加固。

同时在每级马道上沿脚手架纵向,每两跨设置水平内拉连墙杆、卸载件,防止脚手架整体向外倾翻和下滑。

(6)锚杆施工脚手架尺寸

锚杆施工脚手架采用钢管扣件式综合爬坡脚手架体系,脚手架间排距结合坡面锚杆布置形式以及结构稳定性、其立杆横距=1.50m,横杆间距=1.50m,作业层0.45/0.50m,立杆纵距=1.0m,横杆步距=1.80m,最大搭建高度60m。

锚杆间距纵横为1.5m×

3m,施工脚手架按间距1.5m×

1.8m设置,锚杆、插筋(插筋垂直坡面搭设),并通过拉条焊接与脚手架连接作为脚手架连墙杆、卸载加固杆件。

(7)、(1、脚手架马道基础锁脚锚杆采用Φ25mm螺纹钢筋进行锚固。

(2、沿脚手架全高采用柔性拉锚系统分段向上斜拉,斜拉方向上倾45度,柔性钢绳拉锚系统按照5.4m×

5.6m间距进行布置。

同时,每级平台设置一排地锚插筋与脚手架水平小横杆连接牢固,地锚间距与脚手架纵向间距一致,按照2.8m间距进行设置。

通过以上局部加固,以起到分段卸荷和防止脚手架在钻机冲击反力作用下向外倾翻,确保四、五级边坡脚手架整体安全稳定。

由于脚手架为边坡深浅层支护的主要载体,安全问题尤为重要,为了安全起见,脚手架搭设过程中采用以下措施加强脚手架整体稳定性,具体如下:

(1)沿纵向每4跨设置一道横向剪刀撑,剪刀撑沿高程方向连续设置;

沿横向每2跨设置一道纵向剪刀撑,间距6m,斜角为45°

---60°

之间,剪刀撑沿高程方向连续设置,以确保脚手架整体稳定;

(2)沿脚手架全高采用柔性拉锚系统分段向上斜拉,斜拉方向上倾45度,柔性钢绳拉锚系统按照5.4m×

同时,每级平台设置一排地锚插筋与脚手架水平小横杆刚性连接牢固,地锚间距与脚手架纵向间距一致,按照2.8m间距进行设置。

(3)脚手架立杆地基承载力计算:

立杆基础在中分化和微分化岩石上,下垫长度不少于二跨的100×

50的木枋。

按地勘报告此段承载力大于240KPa。

立杆传至木枋的轴向压力为N=6.342kN,木枋面积

A=1/2×

0.1×

1.8=0.09m2

其压强为p=N/A=6.342/0.09=70.46KP<

0.4fg=72KPa

故脚手架立杆地基承载力满足要求。

三、脚手架计算

钢管脚手架的计算参照《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

计算的脚手架为双排脚手架搭设高度为60m,立杆采用单立管。

搭设尺寸为:

立杆的纵距为1.5m,立杆的横距为1.5m,立杆的步距为1.5m。

采用的钢管类型为Ф48×

3.50,施工均布荷载为2.0KN/㎡。

1、小横杆的计算:

小横杆按照简支梁进行强度和挠度计算,小横杆在大横杆的上面。

按照小横杆上面的脚手板和活荷载作为均布荷载计算小横杆的最大弯矩和变形。

①均布荷载值计算

小横杆的自重标准值:

P1=0.038kN/m;

脚手板的荷载标准值:

P2=0.350×

1.200/3=0.140kN/m;

活荷载标准值:

Q=2.000×

1.200/3=0.800kN/m;

荷载的计算值:

q=1.2×

0.038+1.2×

0.140+1.4×

0.800=1.334kN/m;

小横杆计算简图

②强度计算

最大弯矩考虑为简支梁均布荷载作用下的弯矩,

计算公式如下:

Mqmax=ql2/8

最大弯矩Mqmax=1.334×

1.2002/8=0.240kN.m;

σ=Mqmax/W=47.271N/mm2;

小横杆的计算强度小于205.0mm2;

满足要求!

③挠度计算:

最大挠度考虑为简支梁均布荷载作用下的挠度

荷载标准值q=0.038+0.140+0.800=0.978kN/m;

5ql4

Vqmax=

384EI

最大挠度V=5.0×

0.978×

1200.04/(384×

2.060×

105×

121900.0)=1.052mm;

小横杆的最大挠底小于1200.0/150=8.000与10mm,满足要求!

2、大横杆的计算:

大横杆按照三跨连续梁进行强度和挠度计算,小横杆在大横杆的上面。

①荷载值计算

P1=0.038×

1.200=0.046kN;

1.200×

1.200/3=0.168kN;

1.200/3=0.960kN;

q=(1.2×

0.046+1.2×

0.168+1.4×

0.960)/2=0.800kN;

大横杆计算简图

最大弯矩考虑为大横杆自重均布荷载与荷载的计算值最不利分配的弯矩和。

Mqmax=0.08ql2

均布荷载最大弯矩计算:

Mqmax=0.08×

0.038×

1.2002=0.005kN.m;

集中荷载最大弯矩计算公式如下:

Mpmax=0.267PI

集中荷载最大弯矩计算:

M2qmax=0.267×

0.800×

1.200=0.256kN.m;

M=M1max+M2max=0.005+0.256=0.262kN.m;

抗弯强度:

σ=0.262×

106/5050.0=51.530N/mm2;

大横杆的抗弯强度:

σ=51.530小于[f]=205.0N/mm2;

最大挠度考虑为大横杆自重均布荷载与荷载的计算值最不利分配的挠度和,单位:

mm

均布荷载最大挠度计算公式如下:

ql4

Vmax=0.677

100EI

大横杆自重均布荷载引起的最大挠度Vmax=0.677×

1200.04/(100×

121900.0)=0.021mm

集中荷载最大挠度计算公式如下:

Pl3

Vpmax=1.883×

集中荷载标准值最不利分配引起的最大挠度:

P=(0.046+0.168+0.960)/2=0.587kN

V=1.883×

0.587×

1200.03/(100×

121900.0)=0.761mm;

最大挠度和:

V=Vmax+VPmax=0.021+0.761-0.782mm;

3、扣件抗滑力的计算:

纵向或横向水平杆与立杆连接时,扣件的抗滑承载力按照下式计算(规范):

R≤Rc

其中Rc——扣件抗滑承载力设计值,取8.0kN;

R——纵向或横向水平杆传给立杆的竖向作用设计值;

横杆的自重标准值:

1.200/2=0.252kN;

1.200/2=1.440kN;

R=1.2×

(0.046+0.252)+1.4×

1.440=2.374kN;

R<

8kN,单扣件抗滑承载力的设计计算满足要求!

按规范表,直角、旋转单扣件承载力取值为8.00kN,按照《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培训讲座》刘群主编,P96面,双扣件承载力设计值取16kN。

4、脚手架荷载标准值:

作用于脚手架的荷载包括静荷载、活荷载和风荷载。

静荷载标准值包括以下内容:

(1)每米立杆承受的结构自重标准值(kN/m);

本例为0.1291

NG1=0.129×

28.800=3.718kN;

(2)脚手板的自重标准值(kN/㎡);

本例采用冲压钢脚手板,标准值为0.35

NG2=0.140×

(1.200+0.3)/2=1.060kN;

(3)栏杆与挡脚手板自重标准值(kN/m);

本例采用栏杆、冲压钢脚手板挡板,标准值为0.11

NG3=0.140×

1.200/2=0.336kN;

(4)吊挂的安全设施荷载,包括安全网(kN/㎡);

0.005

NG4=0.005×

28.800=0.173kN;

经计算得到,静荷载标准值

NG=NG1+NG2+NG3+NG4=5.487kN;

活荷载为施工荷载标准值产生的轴向力总和,内、外立杆按一纵距内施工荷载总和的1/2取值。

经计算得到,活荷载标准值

NQ=2.000×

1/2=1.440kN;

风荷载标准值应按照以下公式计算

WX=0.7UX·

UX·

WO

其中WO——基本风压(kN/㎡),按照《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的规定采用:

WO=0.300kN/㎡;

UZ——风荷载高度变化系数,按照《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的规定采用:

UZ=1.420;

US——风荷载体型系数:

US=1.200;

经计算得到,风荷载标准值

WK=0.7×

0.300×

1.420×

1.200=0.358kN/㎡;

不考虑风荷载时,立杆的轴向压力设计值公式

N=1.2NG+1.4NQ=1.2×

5.487+1.4×

1.440=8.60kN;

考虑风荷载时,立杆的轴向压力设计值计算公式

N=1.2NG+0.85×

1.4NQ=1.2×

5.487+0.85×

1.4×

1.440=8.298kN;

风荷载设计值产生的立杆段弯矩MW计算公式

MW=0.85×

1.4WKLah2/10=0.850×

0.358×

1.5002/10=0.115kN.m;

5、立杆的稳定性计算:

不组合风荷载时,立杆的稳定性计算公式为:

N

σ=≤[f]

¢

A

立杆的轴心压力设计值:

N=8.600kN;

计算立杆的截面回转半径:

i=1.58cm;

计算长度附加系数:

K=1.155;

计算长度系数参照《扣件式规范》表得:

U=1.530

计算长度,由公式1O=Kuh确定:

1O=2.651m;

LO/i=168.000;

轴心受压立杆的稳定系数φ,由长细比1O/i的结果表得到:

φ=0.251;

立杆净截面面积:

A=4.89㎝2;

立杆净截面模量(抵抗矩):

W=5.08㎝3;

钢管立杆抗压强度设计值:

[f]=205.000N/㎜2;

σ=8600.000/(0.251×

489.000)=70.069N/㎜2;

立杆稳定性计算σ=70.069小于[f]=205.000N/㎜2满足要求!

考虑风荷载时,立杆的稳定性计算公式

NMW

σ=+≤[f]

AW

N=8.298N;

σ=8297.856/(0.251×

489.000)+114973.992/5080.000=90.238N/㎜2;

立杆稳定性计算σ=90.238小于[f]=205.000N/㎜2满足要求!

6、最大搭设高度的计算:

不考虑风荷载时,采用单立管的敞开式、全封闭和半封闭的脚手架可搭设高度按照下式计算:

Aσ-(1.2NG2K+1.4NGt)

H3=

1.2gt

构配件自重标准值产生的轴向力NG2K(kN)计算公式为:

NG2K=NG2+NG3+NG4=1.769kN;

NQ=1.440kN;

每米立杆承受的结构自重标准值:

GK=0.129Kn/m;

HS=[0.251×

4.890×

10-4×

205.000×

103-(1.2×

1.769+1.4×

1.440)]/(1.2×

0.129)=135.702m;

脚手架搭设高度HS等于或大于26米,按照下式调整且不超过50米:

H5

[H]=

1+0.001H5

[H]=135.702/(1+0.001×

135.702)=119.487m;

[H]=119.487和50比较取较大值。

得到,脚手架搭设高度限值[H]=50.000m;

考虑风荷载时,采用单立管的敞开式、全封闭和半封闭的脚手架可搭设高度按照下式计算:

Aσ-[1.2NG2K+0.85×

1.4(NGK+¢

MWK/W)]

H5=

构配件自重标准值产生的轴向力NG2K(kN)计算公式为:

NG2K=NG2+NG3+NG4=1.769kN

计算立杆段由风荷载标准值产生的弯矩:

MWK=MW/(1.4×

0.85)=0.115/(1.4×

0.85)=0.097kN.m;

HS=(0.251×

1.769+0.85×

(1.440+0.251×

0.097/5.080)))/(1.2×

0.129)=119.723m;

脚手架搭设高度HS等于或大于26米,按照下式调整:

[H]=119.723/(1+0.001×

119.723)=106.922m;

7、立杆的地基承载力计算:

立杆基础底面的平均压力应满足下式的要求

P≤fg

现场揭露地基承截力设计值:

Fg=fgk×

Kc=68.000KN/㎡;

其中,地基承载力标准值:

fgk=170.000KN/㎡;

脚手架地基承截中国科学院调整系数:

Kc=0.400;

立杆基础底面的平均压力,P=N/A=33.191KN/㎡

其中,上部结构传至基础顶面的轴向力设计值:

N=8.298KN;

基础底面面积(㎡):

A=0.250㎡。

P=33.191≤Fg=68.000KN/㎡.地基承截力的计算满足要求!

四、脚手架搭设施工注意事项

(1)在进行脚手架搭设具体施工时,根据开挖的边坡岩石实际条件,依据设计和地质勘探出具的地址编录、地质简报,对不同区域的连墙杆、卸载件锁脚锚杆入岩深度进行实际设置,边坡两端地质条件较差,则对固定锚杆入岩深度经技术人员和监理工程师等严格验收

后再进行加载作业。

(2)连墙杆、卸载件布置间排间距和布置形式,依据钻机自重和施工荷载以及钻机在钻进过程中的额定给进力的合力在连墙杆、卸载锁脚锚杆轴线方向的反力。

要从安全角度考虑,保守起见,为防止脚手架向外倾翻,在施工时,采用φ12mm以上柔性钢绳对脚手架斜上45度进行反拉,反拉钢丝绳反拉口应不少于3个钢丝绳卡,并交

叉设置,反拉设置按照技术人员要求进行布置。

(3)施工过程中,考虑作业层钻机自重较大,在钻机就为前,对脚手架作业层小横杆加密设置,同时按照技术人员要求设置纵横向剪刀撑,以提高脚手架的整体和局部刚度,要考虑剪刀撑对脚手架的安全作用。

在钻机施工前,应在钻机作业局部位置搭设临时防护棚,防止上部松石及砂土坠落,保证施工设备及人员安全。

 

四、脚手架构造要求

1、脚手架采用材料

(1)钢管宜采用力学性能适中的Q235A(3号)钢,其力学性能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碳素结构钢》(GB700-89)中Q235A钢的规定。

每批钢材进场时,应有材质检验合格证。

(2)钢管选用外径48mm,壁厚3.5mm的焊接钢管。

立杆、大横杆和斜杆的最大长度为6.5m,小横杆长度1.5m。

(3)根据《可铸铁分类及技术条件》(GB978-67)的规定,扣件采用机械性能不低于KTH330-08的可锻铸铁制造。

铸件不得有裂纹、气孔,不宜有缩松、砂眼、浇冒口残余披缝,毛刺、氧化皮等清除干净。

(4)扣件与钢管的贴合面必须严格整形,应保证与钢管扣紧时接触良好,当扣件夹紧钢管时,开口处的最小距离应不小于5mm。

(5)扣件活动部位应能灵活转动,旋转扣件的两旋转面间隙应小于1mm。

(6)扣件表面应进行防锈处理。

(7)脚手板应采用木板或者串片毛竹制作,厚度不小于50mm,宽度大于等于250mm,长度不小于2.5m,其材质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建材标准。

(8)钢管及扣件报废标准:

钢管弯曲、压扁、有钻孔、有裂纹或严重锈蚀;

扣件有脆裂、变形、滑扣应报废和禁止使用。

(9)脚手架钢管应作防锈处理,同时在表面用相关调和漆进行涂刷。

通常钢管采用金黄色,防护栏杆采用红白相间色,扣件刷暗红色防锈漆。

2、脚手架设置要求

(1)必须按设计图纸及规范进行相关构造设置;

(2)严格按技术要求及有关安全要求进行细部节点搭设。

(3)脚手架与地锚拉结(柔性拉结)采用钢丝绳带花篮螺丝连接。

3、脚手架安全网挂设要求:

安全网应挂设严密,用塑料蔑绑扎牢固,不得漏眼绑扎,两网连接处应绑在同一杆件上。

安全网应挂设在外立杆内侧。

脚手架与施工层之间要按验收标准设置封闭平网,防止杂物下跌。

五、脚手架搭设技术措施

1、搭设技术措施

(1)立杆接头必须采取对接扣件,对接应符合下要求:

立杆上的对接扣件应交错布置,两相邻立杆接头不应设在同步同跨内,两相邻立杆接头在高度方向错开的距离不应小于500mm,各接头中心距主节点的距离不应大于步距的1/3,同一步内不允许有二个接头。

(2)顶部外围立杆顶端应高出作业面不小于1.5m。

脚手架底部必须设置纵、横向扫地杆。

纵向扫地杆应用直角扣件固定在距垫木表面不大于200mm处的立杆上,横向扫地杆应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紧靠纵向扫地杆下方的立杆上。

(3)大横杆设于小横杆之下,在立杆内侧,采用直角扣件与立杆扣紧,大横杆长度不宜小于3跨,并不小于6m。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