蚂蚁集团分析报告.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766407 上传时间:2022-10-23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2.29MB
下载 相关 举报
蚂蚁集团分析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蚂蚁集团分析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蚂蚁集团分析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蚂蚁集团分析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蚂蚁集团分析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蚂蚁集团分析报告.docx

《蚂蚁集团分析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蚂蚁集团分析报告.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蚂蚁集团分析报告.docx

蚂蚁集团分析报告蚂蚁集团分析报告2020年蚂蚁集团分析报告2020年9月画像蚂蚁金服:

科技公司、阿里体系的重要组成、致力于为消费者及小微企业提供普惠金融服务。

蚂蚁集团自身以科技为底层基础,以支付为前台导流场景,借助各种交易平台及生活服务场景,向消费者及小微企业提供支付、贷款、理财、保险等数字金融服务。

支付创造流量。

以支付宝为主体的支付业务,通过丰富场景,按交易规模或使用次数向商家、个人和交易平台收取交易服务费。

支付宝在第三方支付行业占据龙头地位,截至2020Q1国内第三方移动支付市占率约为48%。

对比财付通,支付宝背靠阿里巴巴集团的商业体系,具有更强的月活跃商户数。

数字金融变现有力。

公司数字金融科技板块主要包括微贷、理财和保险业务。

截至2020上半年末,数字金融板块对公司营业收入贡献从2017年44%提升至63%。

以花呗、借呗及网商银行为主体的微贷业务排名行业领先。

截至2020年6月止的12个月内平台累计促成的信贷余额达2.15万亿元,其中消费信贷1.73万亿,小微经营贷4217亿,均排名行业第1。

财富管理业务排名前列:

蚂蚁集团

(1)拥有全球最大的货币基金产品“余额宝”;

(2)以“蚂蚁财富”为载体,上线产品涵盖基金公司家数及基金产品数量排名国内代销机构前5。

(3)2019年蚂蚁集团获得基金投顾试点资格后积极开展业务探索,2020年6月与资管巨头Vanguard合作推出基金投顾“帮你投”,向客户提供全权委托的智能理财服务。

保险创新业务亮眼:

目前相互宝用户超过1亿,公司保险平台除传统代销业务外,与多家保险公司合作开发线上产品,推出如好医保、全民保等热门互联网定制化产品。

截至2020年6月止12个月期间,公司平台促成保费及分摊金额达518亿元,排名行业第1。

科技赋能,变现渠道多元。

技术是蚂蚁集团整个生态的基础,蚂蚁集团的核心技术包括人工智能、风控、安全、区块链、计算及技术基础设施等,这些服务贯穿公司所有的业务运营。

此外蚂蚁集团通过技术输出方式与亚洲、欧洲及非洲多国的本地电子钱包建立战略合作关系,通过复制国内支付导流与金融布局的路径,积极拓展海外布局。

蚂蚁集团兼备强商业体系支持及自身科技创新能力。

背靠阿里生态,蚂蚁天然拥有丰富的客户群及应用场景,通过支付导流,金融变现,丰富场景与更新的底层技术,蚂蚁集团不断创新商业模式。

一、画像蚂蚁金服一、画像蚂蚁金服1、阿里巴巴生态中的重要构成、阿里巴巴生态中的重要构成蚂蚁集团为领先的金融科技开放平台,致力于以科技和创新推动服务业数字化升级,为消费者及小微企业提供普惠金融服务。

从股权结构看,截至2020年8月末,蚂蚁集团前三大股东分别为阿里巴巴(32.647%)、杭州君瀚(持股约29.862%)、杭州君澳(持股20.656%)。

蚂蚁集团实控人为马云。

而除杭州君瀚、杭州君澳及杭州阿里巴巴外,公司无其他持股5%以上股份或表决权的主要股东。

蚂蚁集团为阿里生态的重要构成,支付宝诞生于为阿里巴巴的交易平台提供支付服务,获得了良好的互联网用户基础,成长至今蚂蚁集团覆盖超过10亿用户和超过8000万的商家,已成为独立运营但仍深度协作的强大金融科技平台。

阿里集团为蚂蚁集团提供丰富的应用场景,而蚂蚁集团则向阿里各个交易与服务平台提供技术服务,并向其商家及客户提供信贷、保险、理财等延伸服务。

2017年以来阿里巴巴稳定为蚂蚁集团的第一大客户。

此外,蚂蚁与阿里联合投资多个平台,包括饿了么、美年大健康等,构成多元的阿里生态。

2017年4月和8月先后两次与阿里巴巴联合认购饿了么优先股,投资额为11.91亿元;2019年1月与阿里巴巴以对价67亿元购入美年大健康新增及现有股权。

2、面向消费者及小微提供普惠金融服务、面向消费者及小微提供普惠金融服务蚂蚁集团目前应用面较广的主要服务为数字支付、理财、微贷、保险和芝麻信用,2018年一季度至2019年一季度12个月内,70%国内用户使用过上述五种服务的三种或以上。

蚂蚁集团以科技(BASIC)为基础,以支付为导流入口,借助各种交易平台及生活服务场景,获得对用户的洞察力,向消费者及小微企业提供支付、贷款、理财、保险等数字金融服务。

3、蚂蚁集团收入与成本构成、蚂蚁集团收入与成本构成从收入构成看,蚂蚁集团营收由三大分部构成,分别为数字支付与商家服务、数字金融科技平台(包括微贷、理财和保险)、创新业务及其他(包括蚂蚁链技术服务、金融云技术服务等创新技术服务,及向阿里巴巴集团与网商银行等关联方提供的行政及支持服务)。

其中数字金融科技平台的收入贡献从2017年44%提升至2020年上半年末63%。

公司整体营收增长较快,2018、2019与2020上半年营收同比增速分别为31%、41%与38%。

从成本构成看,蚂蚁集团营业总成本主要包括营业成本(交易成本、服务成本、运维成本)、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及研发费用。

营业成本增长相对平稳,而销售费用在2018年大幅增加,主要为公司当年在推广及广告费用主动增加投入,以带动用户活跃度及交易活动提升。

2018-2020上半年公司整体杠杆率维持在1.5x左右水平,盈利能力除2018年增加成本投入拖累利润表现外,2017年与2019年公司ROE水平分别为12.7%与10.4%。

而2020上半年受益数字金融科技平台收入快速增长及毛利率回升,年化ROE达21.7%,反映公司强业绩成长性。

杠杆率按总资产除净资产比例计算二、支付服务:

蚂蚁大厦的基石和入口二、支付服务:

蚂蚁大厦的基石和入口1、收支分析、收支分析

(1)收入分析)收入分析支付宝为蚂蚁集团的支付主体,提供服务的对象包括个人消费者与商家。

支付业务可分为三类,分别是商业交易、金融交易和个人交易,与商家服务。

根据支付宝官网,商业交易部分主要为按交易规模向商家和交易平台收取交易服务费,费率在0.0%-1.0%不等,根据行业有差异,其中大部分行业费率为0.6%,少部分非营利性机构、民生服务行业等为免费或较低优惠费率,另有部分特殊行业费率较高,如游戏相关行业费率达1.0%。

金融交易和个人交易则对部分场景及不同发起端收费:

使用支付宝APP可获得免费率或免费额度;对于不涉及银行卡的服务亦不收费。

商家服务部分则大多为免费服务,一类为支付配套功能(如资金预授权、刷脸付等),服务本身不收费。

另一类为帮助商家营销推广、管理客户会员等,部分为免费服务(如现金红包、商户优惠券等),部分为有偿服务,如客户身份验证、芝麻GO等,采用按次收费等方式。

对比支付宝与微信支付的收费标准,在商业服务及个人金融服务的收费项目与费率上差异不大。

营销活动包括:

(1)给予定期或一次性免费额度;

(2)给予限期费率优惠,如支付宝在2017年对商户推出限期优惠费率0.55%,及对部分满足条件商户进行限期内费用返还等(按每笔有效交易金额0.2%进行返还,累计返还金额不超过人民币1000元)。

(2)成本分析)成本分析服务成本:

服务成本为支付宝向支持及完成各类交易的ISV及其他合作服务商等支付的成本。

支付宝对服务商有不同的返佣、付费等奖励政策。

交易成本:

支付宝需支付清算费用及向银行支付交易费用,承担交易成本。

根据2017年央行下发关于将非银行支付机构网络支付业务由直连模式迁移至网联平台处理的通知,2018年6月30日以后,在线支付服务提供商需要通过网联或银联处理所有涉及银行账户的移动和互联网支付。

此外,支付宝还需向银行支付通道费、快捷支付手续费等服务费用。

2、行业监管、行业监管第三方支付为央行监管的牌照类经营业务,近年牌照发放明显收紧。

数字支付业务的主要监管机构为央行。

2010年6月,央行发布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要求包括第三方支付在内的非金融机构须在2011年9月1日前申领支付业务许可证,我国第三方支付行业正式进入牌照监管时代。

2011年至2015年,央行共发放271张支付牌照,并呈逐年减少。

至2019年末因机构合并或续展未通过,现存第三方支付牌照共238张。

按照第三方支付牌照不同业务覆盖范围,可以分为银行卡收单、网络支付和预付卡发行与受理三类。

其中,支付宝拥有互联网支付、移动电话支付、预付卡发行与受理(限于线上实名支付账户充值)及银行卡收单四个牌照。

3、竞争格局:

目前呈寡头垄断、竞争格局:

目前呈寡头垄断第三方支付的增长来自三方面:

(1)经济增长下,市场整体交易结算需求的增长;

(2)渗透率提升,即第三方支付交易笔数挤占传统现金支付、银行卡支付、票据支付等支付手段,提升市场份额;(3)跨境及境外市场拓展。

从前两者看,2012年以来第三方支付实现爆发增长,规模大增。

根据央行数据,2012年银行卡支付金额为346.2万亿元,2019年银行卡支付金额为886.4万亿元;而根据艾瑞咨询,2012与2019年第三方支付规模分别为3.8万亿元与226.2万亿元,银行卡支付规模vs第三方支付规模分别为91:

1与4:

1。

境外市场从绝对额看与境内市场差异仍较大,但随着跨境电商活跃及中国居民境外旅游需求增长,境外第三方支付市场具备拓展潜力。

根据中国支付清算协会公布数据,2018年国内第三方支付机构跨境互联网交易金额超过4900亿元,同比增长55%。

支付宝在第三方支付行业占据龙头地位,并与主要竞争对手微信支付形成双寡头格局。

根据艾瑞咨询数据,2020Q1,支付宝在第三方移动支付市场中,交易规模份额达到55.4%,约为29.5万亿元,领先于微信支付的38.8%,两者合计交易份额占市场的94.2%,形成了稳定的双寡头格局。

对比腾讯财付通与蚂蚁支付宝,两者各具优势:

财付通借助微信的强社交属性,具有更强的月活跃用户数及更高日均支付笔数,而支付宝背靠阿里巴巴集团的商业体系,具有更强的月活跃商户数。

根据蚂蚁集团招股说明书,2020上半年年支付宝APP月度活跃用户数为7.11亿人次,月活跃商户超过8000万。

而根据腾讯控股2020半年报,上半年微信及WeChat月活跃账户数超过12亿,2019年月活跃商户超过5000万,日均商业支付笔数超过10亿笔。

根据2019年财付通和支付宝官方公布的风险处理公告,推算出2019年财付通总交易笔数约为5500亿笔,日均15亿笔;支付宝总交易笔数约为2300亿笔,日均6.3亿笔。

三、微贷服务:

助贷模式实现无边界扩张三、微贷服务:

助贷模式实现无边界扩张1、业务模式、业务模式公司微贷服务主要为小额贷款公司及银行业务,花呗与借呗为2C业务。

花呗为虚拟信用卡,符合条件支付宝用户在购买商品时可使用花呗信用额度,额度内有40天免息期,免息期后分期费率按3/6/12个月分期数收取2.3%/4.5%/7.5%不等服务费。

借呗为无抵押消费贷,合格用户可获得信贷额度并提现至支付宝账户或借记卡账户。

可免罚息提前还款,可循环支用。

根据2017年中金借呗第五期消费贷款ABS说明书披露,截至2016年末,借呗授信额度在1千-30万,按日计息,日利率为2-6,逾期罚息按基础利率1.5倍收取。

网商银行为2B业务,其发展战略为服务小微及服务农村市场,包括向小微客户提供小额短期纯信用贷款及金融服务,协同地方政府建立区域授信模型等。

根据公司招股说明书披露,至2020上半年末,由信贷科技平台促成的信贷余额达2.15万亿元,其中消费信贷1.73万亿,小微经营贷约4217亿。

均排名行业第一。

2019H1-2020H1期间,公司约有5亿用户通过微贷科技平台获得消费信贷,占当期支付宝月活跃用户数7.11亿人次的约70%;有2000万小微经营者通过平台获得贷款,占当期支付宝月活跃商家数8000万的约25%。

2、行业监管、行业监管消费金融市场具备增长空间。

根据清华大学发布中国消费金融研究2018,2017年以来随着房地产政策调整,房住不炒方针下,主要由房贷或车贷构成的居民中长期消费贷款比重在境内贷款比重已趋于平稳,而反应中国消费金融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