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说新语方正第五2Word文档格式.docx
《世说新语方正第五2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世说新语方正第五2Word文档格式.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来客问元方:
“令尊在家吗?
”元方回答说:
“家父等了您很久,见您不来,已经走了。
”那位朋友便生起气来,说道:
“真不是人呀!
和别人约好一起走,却扔下别人不管,自己走了!
”元方说:
“您是跟家父约定中午走的。
到了中午还不来。
这就是不守信用;
对着人家的儿子骂人家的父亲,这是不讲礼貌。
”那位朋友听了很惭愧,就下车来招呼他。
元方掉头回家去,再也不回看一眼。
阅笔
(2)南阳宗世林,魏武同时,而甚薄其为人,不与之交①。
及魏武作司空,总朝政②,从容问宗曰:
“可以交未?
“松柏之志犹存。
”世林既以忤旨见疏,位不配德③。
文帝兄弟每造其门,皆独拜床下④。
其见礼如此。
阅笔【注释】阅笔①宗世林:
宗承,字世林,以德行为世所重。
曹操年轻时,想和他结交,遭到拒绝。
②司空:
官名,是三公之一。
曹操在汉献帝建安元年
(公元196年)为司空,总揽朝政。
③见疏:
被疏远。
曹操后来只是在礼节上厚待宗世林,但是压低他的官职。
④文帝兄弟:
指曹操的儿子曹丕、曹植等。
曹丕为魏文帝。
造:
前往;
到。
床下:
坐床前。
阅笔【译文】阅笔南阳郡人宗世林,是和魏武帝曹操同时代的入,他很瞧不起曹操的为人,不肯和曹操结交。
曹操到做了司空,总揽朝廷大权的时候,曾经安闲地问宗世林:
“现在可不可以结交呢?
”宗世林回答说:
“我的松柏一样的意志还没有变。
”宗世林因为不合曹操心意被疏远以后,”官职很低,和他的德行不相配。
但是曹丕兄弟每次登门拜访,都是以晚辈的身分,特别在他的坐床前行拜见礼。
他就是这样地受到尊敬。
阅笔(3)魏文帝受禅,陈群有戚客①。
帝问曰:
“朕应天受命,卿何以不乐②?
”群曰:
“臣与华歆服膺先朝,今虽欣圣化,犹义形于色③。
”阅笔【注释】阅笔①受禅
(shà
n):
接受禅让帝位,指曹丕登位称帝。
公元220年农历正月,曹操死,其子曹丕继位为汉丞相,十月,曹丕废汉献帝为山阳公,自称皇帝。
陈群:
字长文,东汉末,曹操召他为司空西曹掾属,后迁御少中丞曹丕即帝位后,迁尚书令。
戚容:
忧伤的神色。
②应天受命:
指登帝位。
帝王都认为自己是顺应天意、接受天命而登位的。
③华歆:
字子鱼,曹操召他为议郎,后任尚书令、御史大夫。
建安十九年
(公元214年)禀承曹操意旨领兵入宫收杀皇后伏氏,灭其族。
曹丕即帝位后,迁为司空。
服膺先朝:
指不忘汉朝。
两人都当过汉朝的臣子,要表示不忘汉室之恩。
服膺,谨记在心中。
圣化:
圣人的教化,这里指盛世。
按:
陈、华二人一直依附曹魏,当然不会对汉朝的灭亡感到痛心疾首。
这里听说的话有说是其子孙,门客的附会。
阅笔【译文】阅笔魏文帝称帝,陈群面带愁容。
文帝问他:
“朕顺应天命即帝位,你为什么不高兴?
”陈群回答说:
“臣和华歆铭记先朝,现在虽然欣逢盛世,但是怀念故主恩义的心情,还是不免要流露出来。
”阅笔(4)郭淮作关中都督,甚得民情,亦屡有战庸①。
淮妻,太尉王凌之妹,坐凌事,当并诛②。
使者征摄甚急,淮使戒装,克日当发③。
州府文武及百姓劝淮举兵,淮不许。
至期遣妻,百姓号泣追呼者数万人。
行数十里,淮乃命左右追夫人还,于是文武奔驰,如徇身首之急④。
既至,淮与宣帝书曰:
“五子哀恋,思念其母。
其母既亡,则无五子。
五子若殒,亦复无淮。
”宣帝乃表特原淮妻。
阅笔【注释】阅笔①郭淮:
字伯济,魏朝时任雍州刺史,齐王曹芳嘉平元年
(公元249年)迁征西将军,都督雍、凉诸军事,在关中
(今陕西省地)三十多年,功绩显著。
都督:
官名,地方军政长官,战庸:
战功。
庸即功劳。
②王凌:
历任司空、太尉,密谋废立,司马懿当时为魏朝大将军
(晋朝时追尊为宣帝),亲自领兵讨代他,便自杀。
坐凌事:
因王凌事获罪。
③征摄:
收捕。
戒装:
准备行装。
克日:
定期。
④徇:
谋求。
身首:
这里指性命。
ARTX.CN阅笔【译文】阅笔郭淮出任关中都督期间,很得民心,也多次建立过战功。
郭淮的妻子,是太尉王凌的妹妹,因为王凌犯罪事受株连,应当一起处死。
派来逮捕她的官吏要人要得很急,郭淮让妻子准备好行装,限定日子就要上路。
州和都督府的文武官员和百姓都劝说郭淮起兵反抗,郭淮不同意。
到期打发妻子上路,百姓号陶痛哭、一路跟着呼唤不舍的有几万人。
走了几十里路后,郭淮到底还是叫手下的人去把夫人追回来,于是文武官员飞跑传命,好像救自家性命那么急。
夫人追回来以后,郭淮写了封信给宣帝司马懿说:
“五个孩子哀痛欲绝,恋恋不舍,思念他们的母亲。
如果他们的母亲死了,我就会失去五个孩子。
五个孩子如果死了,也就不再有我郭淮了。
”司马懿于是上表魏帝,
特准赦免了郭淮的妻子。
阅笔(5)诸葛亮之次渭滨,关中震动①。
魏明帝深惧晋宣王战,乃遣辛毗为军司马②。
宣王既与亮对渭而陈,亮设诱谲万方,宣王果大忿,将欲应之以重兵③。
亮遣间谍觇之④,还曰:
“有一老夫,毅然仗黄钺,当军门立,军不得出⑤。
”亮曰:
“此必辛佐治也。
”阅笔【注释】艺术中国阅笔①“诸葛亮”句:
诸葛亮任蜀汉丞相,东联孙吴,数次北伐曹魏。
公元234年出兵干渭水南五丈原攻魏,魏遣大将军司马懿领兵防御。
蜀兵远来,利在急战,司马懿却屯兵以候其变。
八月,诸葛亮死,汉兵退。
次,指临时驻扎。
②魏明帝:
曹睿
(ruì
),魏文帝曹丕的儿子。
诸葛亮伐魏正是他在位的时候。
晋宣王:
司马懿。
魏咸熙元年晋国初建,追尊他为宣王;
他的孙子司马炎建立晋朝,又追尊他为宣帝。
辛毗
(pí
):
字佐治,任行军司马,将军府的官员,平时总理事务,作战时负参谋之责。
按《魏志·
辛毗传):
“明帝……乃以毗为大将军军师,使待节”,则是军师。
③陈:
通。
“阵”,排列成阵。
诱橘
(jué
诱惑欺诈。
司马懿以前曾多次与诸葛亮交锋;
害怕战败,不敢出战,想拖垮诸葛亮。
据说诸葛亮送他妇女戴的头巾,欲激怒他出战,他只好故意向朝廷请战以张声势,魏明帝懂得他的用意,也怕战败,就派辛毗持君命来阻止,其中也有力司马懿遮羞之意。
④觇
(chān);
侦察。
⑤老夫:
老年男子。
黄钺
(yuè
用黄金装饰的斧,是帝王赐给主管征伐的重臣的。
这里表明辛毗奉命监军。
中国古籍全录阅笔【译文】阅笔诸葛亮屯兵在渭水南岸的时候,关中地区人心震动。
魏明帝非常害怕晋宣王司马懿出战,便派辛毗去担任军司马。
司马懿和诸葛亮隔着渭水列成阵势以后,诸葛亮千方百计地设法诱骗他出战,他果然非常愤怒,就打算用重兵来对付诸葛亮。
诸葛亮派间谍去侦察他的行动,回报说:
“有一个老人拿着金斧,坚定地面对军营门口站着,军队都出不来。
”诸葛亮说:
“这一定是辛佐治呀。
”阅笔(6)夏侯玄既被桎梏①,时钟毓为廷尉,钟会先不与玄相知,因便狎之②。
玄曰:
“虽复刑馀之人,未敢闻命③。
”考掠初无一言,临刑东市,颜色不异④。
阅笔【注释】阅笔①夏侯玄:
字太初,魏齐王曹芳时任太常,为九卿之一,主管礼仪祭祀之事。
当时司马师以大将军辅政,后中书令李丰因司马师专权,密谋以夏侯玄代替他,事泄,李丰被杀,夏侯玄被捕交廷尉审理,随后被杀,桎梏
(zhì
gǜ):
脚镣和手铐;
拘捕。
②延尉:
官名,九卿之一,掌管诉讼刑狱之事。
钟会:
是钟毓的弟弟。
钟会因夏侯玄为名士,曾经想结交他,被夏侯玄拒绝了。
当钟毓审理夏侯玄案件时,钟会在座。
参看《言语》第11则注①。
狎
(xiá
亲近而不庄重。
③刑余之人:
受过刑的人。
闻命:
听从命令。
这里说未敢闻命,意即不愿与之交往。
④东市:
行刑的地方;
法场。
汉代在长安东面的市场行刑,故后代通称法场为东市。
阅笔【译文】阅笔夏侯玄被逮捕了,当时钟毓任廷尉,他弟弟钟会先前和夏侯玄不相交好,这时趁机对夏侯玄表示狎昵。
夏侯玄说:
“我虽然是罪人,也还不敢遵命。
”经受刑讯拷打,始终不出一声,临到解赴法场行刑,也依然面不改色。
阅笔(7)夏侯泰初与广陵陈本善①。
本与玄在本母前宴饮,本弟骞行还,径入,至堂户。
泰初因起曰:
“可得同,不可得而杂②。
”阅笔【注释】阅笔①夏侯泰初:
即夏侯太初、夏侯玄。
陈本:
字休元,曾任郡守、廷尉,迁镇北将军。
弟弟陈骞,字休渊,当时还年轻,任中领军
(掌管卫兵)。
②“可得”句:
夏候玄因为和陈本友好去拜见其母,当时陈骞的年龄、德位都不如夏侯玄,他想和夏侯玄交往,就应该先登门拜访。
阵骞回家和夏侯玄相见,不合乎礼,所以夏候玄说:
“可得同,不可得而杂。
”结果陈骞退出来了。
阅笔【译文】阅笔夏侯泰初和广陵郡人陈本是好朋友。
当陈本和夏侯玄在陈本母亲面前宴饮时,陈本的弟弟陈骞从外面回来,一直进入堂屋门口。
于是泰初站起来说:
“相同的事可以一齐办,不同的事不能混杂在一起办。
”阅笔(8)高贵乡公薨,内外喧哗①。
司马文王问侍中陈泰曰:
“何以静之?
”泰云:
“唯杀贾充以谢天下。
”文王曰:
“可复下此不?
”对曰:
”但见其上,未见其下。
”阅笔【注释】阅笔①高贵乡公:
指曹髦
(má
o),是魏文帝曹丕的孙子。
未登位时封为郯县高贵乡公。
大将军司马师废魏齐王曹芳后,立他为帝。
他在位时.司马昭继承哥哥司马师的职位,专国政,自为相国,曹髦想除掉他,反被司马师的党羽贾充率兵杀死。
阅笔【译文】阅笔高贵乡公被杀,朝廷内外群情激愤,议论纷纷。
文王司马昭问侍中陈泰:
“怎样才能使舆论平静下来呢?
”陈泰说:
“只有杀掉贾充来向天下人谢罪。
”司马昭说:
“可以不可以再考虑一个比这轻一些的处理办法呢?
”陈泰回答说:
“我只知道有比这更重的,不知比这更轻的。
”阅笔(9)和峤为武帝所亲重①,语峙曰:
“东宫顷似更成进,卿试往看②。
”还,问何如,答云:
“皇太子圣质如初③。
”阅笔【注释】阅笔①和峤:
字长舆,任侍中,迁中书令。
多次向晋武帝司马炎谈起担心太子不能继承国家大业,武帝不以为然。
②东宫:
太子居住的宫室,这里用来称太子。
③圣质:
资质。
“圣”字是敬辞。
阅笔【译文】阅笔和峤是晋武帝所亲近、器重的人,有一次武帝对和峤说:
“太子近来似乎更加成熟、长进了,你试去看看。
”和峤去了回来,武帝问他怎么样,和峤回答说:
“皇太子资质同以前一样。
”ARTX.CN阅笔(10)诸葛靓后入晋,除大司马,召不起①。
以与晋室有仇,常背洛水而坐。
与武帝有旧,帝欲见之而无由,乃请诸葛妃呼靓②。
既来,帝就太妃间相见。
礼毕,酒酣,帝曰:
“卿故复忆竹马之好不?
”③靓曰:
“臣不能吞炭漆身,今日复睹圣颜④。
”因涕泗百行。
帝于是惭悔而出。
ARTX.CN阅笔【注释】ARTX.CN阅笔①诸葛靓
(jì
ng):
国时在吴国做官,吴亡后,到晋国首都洛阳。
因为他父亲诸葛诞被晋武帝的父亲司马昭杀了,所以不肯在晋室做官。
回到家乡。
终身不向朝廷所在的方向坐着,除:
授官;
任命。
大司马:
官名,八公之一。
起:
出任。
②诸葛妃:
指司马懿的儿子琅邪王的王妃,晋武帝的婶母,诸葛靓的姐姐。
③竹马之好:
比喻儿童时代的交情。
竹马,儿童用来当马骑的竹竿。
④吞炭漆身:
比喻为父报仇,据
(史记·
刺客列传)载:
春秋未年,晋国的大夫赵襄子灭了智伯,智伯的家臣豫让便要杀赵襄子来给智伯报仇。
他用漆涂身,使身上长癞疮,以改变形貌;
吞炭弄坏嗓子,使声音沙哑。
毁容变音,使人不识,再去报仇。
阅笔【译文】阅笔诸葛靓后来才到晋朝首都洛阳,被任命为大司马,他不肯应召赴任。
因为和晋室有仇,常常背对洛河的方向坐着。
他和晋武帝有旧交情,武帝很想见他,却又找下到缘由,就请婶母诸葛太妃招呼诸葛靓来。
来后,武帝到太妃那里和他见面。
行礼后就喝酒,喝到痛快的时候,武帝问:
“你还记得我们小时候的交情吗?
”诸葛靓说:
“臣不能吞炭漆身,今天又看到了圣上。
”说完便涕泪交流。
武帝于是既惭愧又懊悔地退了出去。
阅笔(11)武帝语和峤曰:
“我欲先痛骂王武子,然后爵之①。
”峤曰:
“武子俊爽,恐不可屈。
”帝遂召武子,苦责之,因曰:
“知愧不?
”武子曰:
“尺布斗粟之谣,常为陛下耻之②。
它人能令疏亲,臣不能使亲疏③。
以此愧陛下。
”阅笔【注释】阅笔①王武子:
王济,字武子、累迁侍中。
晋武帝曾命弟弟齐王司马攸离开京都回到封国去,王济极力劝谏,触怒了武帝,因此被责,并降职为国子祭酒。
和峤是王济的姐夫,所以武帝对和峤说这样的话。
②尺布斗粟之谣:
比喻兄弟不和。
据《史记·
淮南衡山列传)载,汉文帝的弟弟淮南王刘长谋反,汉文帝把他流放到蜀郡,途中绝食而死。
后来有首民歌唱道:
“一尺布,尚可缝;
一斗粟,尚可春。
兄弟二人,不能相容。
”汉文帝和淮南王是兄弟,晋武帝和齐王也是兄弟,所以上济引用了这首民谣来讽刺他。
③“它人”句:
(晋书·
王济传)作“他人能令亲疏,臣不能使亲亲。
”是从正面说,这里却是说的反话,意谓未能顺从武帝意旨变亲为疏,所以有愧,讽刺武帝不听劝谏,疏远手足兄弟。
阅笔【译文】阅笔晋武帝告诉和峤说:
“我想先痛骂王武子一顿,然后才封给他爵位。
”和峤说:
“武子才智出众,性情直爽,恐怕不能使他屈服。
”武帝于是召见武子,狠狠地责骂了他,然后问道:
“你知道羞愧了吗?
”王武子说:
“想起尺布斗粟的民谣,经常替陛下感到羞愧。
别人能让关系疏远的人亲近起来,臣却不能使亲近的变得疏远。
”就因为这一点对陛下有愧。
”阅笔(12)杜预之荆州,顿七里桥,朝士悉祖①。
预少贱,好豪侠,不为物所许。
杨济既名氏雄俊,不堪,不坐而去②。
须臾,和长舆来,问:
“杨右卫何在?
”客曰:
“向来,不坐而去。
”长舆曰:
“必大夏门下盘马③。
”往大夏门,果大阅骑。
长舆抱内车,共载归,坐如初④。
阅笔【注释】阅笔①杜预:
字元凯,累迁河南尹,为镇南将军,都督荆州诸军事,镇守襄阳。
杜预出身名家,其父与司马懿不和,被弹劾下狱,并免为庶人。
杜预后娶司马昭妹妹为妻,才出任尚书郎。
顿:
停留。
七里桥:
在洛阳城东。
京都士人。
送往迎来,常在此处。
祖:
饯行的一种隆重仪式,祭路神后,在路上设宴送行。
②杨济:
字文通,累迁太子太傅、右卫将军。
杨济是晋武帝司马炎的妻子武悼皇后的叔父,与杜预都是晋室的外戚。
虽然杜预功名比他高,他却认为杜预是罪人之子,不愿与之同坐。
③大夏门:
洛阳的一座城门楼。
④抱内:
抱持放入。
内,通“纳”。
阅笔【译文】阅笔杜预到荆州去任职,出到七里桥,朝廷的官员全都来到这里给他饯行。
社预年轻时家境贫贱,却喜欢当豪侠之士,得不到大家的赞许。
杨济既是名门中的杰出人物,忍受不了这种场面,不落座就走了。
一会儿,和长舆来了,问:
”杨右卫在哪里?
”有位客人说:
“刚才来了,没坐一坐就走了。
”和长舆说:
“一定是到大夏门下骑马游乐去了。
”便到大夏门去,果然是在那里观看大规模的兵马操练。
长舆便搂住他拉到车上,一起坐车回到七里桥,好像刚来那样入座。
阅笔(13)杜预拜镇南将军,朝士悉至,皆在连榻坐①。
时亦有裴叔则。
羊稚舒后至②,曰:
“杜元凯乃复连榻坐客!
”不坐便去。
杜请裴追之,羊去数里住马,既而俱还杜许。
阅笔【注释】ARTX.CN阅笔①连榻:
榻分独榻和连榻,坐独榻为尊,坐连榻则否。
②羊稚舒:
羊琇子稚舒,也是晋室的外戚。
同上一则所说的杨济一样,都是恃贵而骄之辈。
阅笔【译文】阅笔杜预任命力镇南将军,朝廷的官员都来庆贺,大家都坐在连榻上。
当时在座的也有裴叔则。
羊稚舒后来才到,说:
“杜元凯竟然用连榻待客!
”不落座就走了。
杜预请裴叔则去追他回来,羊稚舒骑马走了几里地就停下了,接着就和裴叔则一起回到杜顶家。
阅笔(14)晋武帝时,荀勖为中书监,和峤为令①。
故事:
监、令由来共车②。
峤性雅正,常疾勖谄谀③。
后公车来,峤便登,正向前坐,不复容勖。
勖方更觅车,然后得去。
监。
令各给车,自此始。
阅笔【注释】阅笔①中书监、令:
晋代设中书监和中书令,是中书省的长官,掌管机要。
监和令是同等的,不过监在令之前。
②故事:
前代的制度;
成例。
③雅正:
正直。
疾:
厌恶;
憎恨。
谄谀:
谄媚阿谀;
巴结奉承。
ARTX.CN阅笔【译文】阅笔晋武帝时,荀勖
(xù
)任中书监,和峤任中书令。
按照旧例,监和令向来同坐一辆车上朝。
和峤本性正直,一向憎恶荀勖那种阿谀逢迎的作风。
后来每逢官车来接他们上朝,和峤便上车,只往前坐,不再给荀勖留出位子。
荀勖还要另外找一辆车,然后才熊走。
以后监和令分别派车,就是从这时开始的。
阅笔(15)山公大儿著短帢,车中倚①。
时论乃云胜山公②。
阅笔【注释】阅笔①短帢
(qià
一种轻便小帽。
戴帢帽见客,是一种不讲究礼节的做法。
②“时论”句:
山公大儿戴的是便帽,所以不肯去见皇帝,而山涛却不敢替他辞谢。
时论便以为胜山涛。
阅笔【译文】中国古籍全录阅笔山涛的大儿子戴着一顶便帽,靠在车上。
晋武帝想召见他,山涛不敢替他推辞,就出来问儿子的意见,他儿子不肯去。
当时的舆论就说这个儿子胜过山涛。
阅笔(16)向雄为河内主簿,有公事不及雄,而太守刘淮横怒,遂与杖遣之①。
雄后为黄门郎,刘为侍中,初不交言②。
武帝闻之,敕雄复君臣之好③。
雄不得已,诣刘,再拜曰:
“向受诏而来,而君臣之义绝,何如?
”于是即去。
武帝闻尚不和,乃怒问雄曰:
“我令卿复君臣之好,何以犹绝?
”雄曰:
“古之君子,进人以礼,退人以礼;
今之君子,进入若将加诸膝,退人若将坠诸渊④。
臣于刘河内不为戎首,亦已幸甚,安复为君臣之好⑤!
”武帝从之。
阅笔【注释】阅笔①河内主簿:
河内郡的主簿。
河内郡在今河南省黄河以北一带。
《晋书·
向雄传》载,太守刘毅以非罪罚向雄杖刑,后来吴奋为太守,又因事下向雄于狱。
司隶钟会于狱中调向雄为都官从事。
②黄门郎:
官名,也称黄门侍郎,职责为侍从皇帝,传达诏命。
与侍中同为宫内近侍官,不过侍中是加官,无定员。
侍中和黄门郎俱管门下省众事。
③君臣之好:
上下级的和睦关系。
④“古之”两句:
摘自《礼记·
檀弓下》。
君子指达官贵人。
进是推荐,提拔。
退是撤职,降职。
⑤戎首:
指挑起争端的人。
阅笔【译文】阅笔向雄任河内郡的主簿,有件公事本来和他没关系,可是郡太守刘淮为这事大为震怒,便对他动了杖刑,并且打发他走了。
向雄后来调任黄门郎,刘淮任侍中,两人虽在同一衙门,却从来不交谈。
晋武帝听说这件事,便命令向雄要恢复两人原有的上下级和睦关系。
向雄不得已,就到刘淮那里,行再拜礼后说:
“刚才奉皇上的命令而来,可是我们之间的上下级恩义已经断绝了,怎么办?
”说完,马上就走了。
武帝后来听说两人还是不和,就生气地问向雄:
“我命令你恢复旧时的和睦关系,为什么还要绝交?
”向雄说:
“古时候的君子,按礼法举荐官员,也按礼法贬黜官员:
现在的君子,举荐人家时就像要抱到膝上那么亲,贬黜人家时就像要推下深渊那样狠。
臣下对刘河
内如果不去挑起争端,那也就幸运得很了,怎么还能修复旧有的上下级关系呢!
”晋武帝听后,就不再勉强他了。
阅笔(17)齐王冏为大司马,辅政,嵇绍为侍中,诣冏咨事①。
冏设宰会,召葛旟、董艾等共论时宜②。
旗等白冏:
“嵇侍中善于丝竹,公可令操之。
”遂送乐器,绍推却不受。
冏曰:
“今日共为欢,卿何却邪?
”绍曰:
“公协辅皇室,令作事可法。
绍虽官卑,职备常伯,操丝比竹,盖乐官之事,不可以先王法服为伶人之业③。
今逼高命,不敢苟辞,当释冠冕,袭阅笔。
此绍之心也。
”旗等不自得而退。
阅笔【注释】阅笔①齐王冏
(jiōng):
司马冏,字景冶,封为齐王。
晋惠帝永康二年
(公元301年)赵王司马伦自称皇帝,以惠帝为太上皇。
齐王司马冏起兵时代他,迎惠帝复位,后任大司马,并专擅国政,次年为长沙王司马又所杀。
②宰会:
招待僚属的宴会。
葛旟
(yú
在齐王手下任从事中郎。
董艾:
原为县令,齐王起兵时兼任右将军。
时宜:
当时的需要,这里指时政。
③备常伯:
备用为常伯。
这是谦辞,表示自己不称职。
常伯是官名,上古曾设此官,后来也用来称天子左右的近臣,如侍中、散骑常侍就是常伯。
操丝比竹:
指吹弹演奏。
乐官:
掌管音乐的官吏。
法服:
法定的服装。
先王按尊卑等级制定五服。
阅笔【译文】阅笔齐王司马冏任大司马,辅理国政,嵇绍当时任恃中,到司马冏那里请示。
司马冏安排了一个僚属的宴会,召来葛旟、董艾等人一起讨论当前政务。
葛旟等人告诉司马冏说:
“嵇侍中擅长乐器,您可以叫他演奏一下。
”于是便送上乐器,嵇绍拒绝接受。
司马冏说:
“今天大家一起饮酒作乐,你为什么拒绝呢?
”嵇绍说:
“公辅助皇室,应该使大家做事能够有个榜样。
我官职虽然卑下,也毕竟忝居常伯之位,吹弹演奏,本是乐官的事情,不能穿着官服来做乐工的事。
我现在迫于尊命,不敢随便推辞,可是应该脱下官服,穿上便服。
这是我的愿望。
”葛旟等人自觉没趣,就退了出去。
阅笔(18)卢志于众坐问陆士衡:
“陆逊、陆抗是君何物?
”①答曰:
“如卿于卢毓,卢珽。
”士龙失色②。
既出户,谓兄曰:
“何至如此!
彼容不相知也。
”士衡正色曰:
“我父、祖名播海内,宁有不知?
鬼子敢尔③!
”议者疑二陆优劣,谢公以此定之④。
ARTX.CN阅笔【注释】阅笔①卢志:
字子道,历任成都王左长史、中书监。
父亲是魏朝卫尉卿卢珽。
祖父是魏朝司空卢毓。
陆士衡:
陆机,字士衡,历任著作郎、平原内史。
父亲是吴国大司马陆抗,祖父是丞相陆逊。
魏晋人重视避讳,不能当面说出对方长辈的名字,直指祖父、父亲名字,最为无礼。
②士龙:
陆云,字士龙,是陆机的弟弟。
③鬼子:
对人的憎称。
原注引孔氏《志怪》说,卢志的远祖卢充曾因打猎而入鬼府,与崔少府的亡女结婚而生子。
陆机因此骂卢志是鬼的子孙。
④“谢公”句:
谢安认为陆士衡为优。
中国古籍全录阅笔【译文】阅笔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