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常州全委会报告文档格式.docx
《底常州全委会报告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底常州全委会报告文档格式.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受此影响,国内物价和资产价格持续上涨,10月CPI达4.4%,创下23个月以来的新高,11月份央行9天内两度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冻结资金6000亿元。
估计明年国家将进一步加大金融管理力度,控制信贷投放规模,收缩流动性,全国经济增速有可能放缓。
新兴产业竞争更加激烈。
经历了“十一五”发展,常州的产业结构正在逐步优化,但新兴产业尚未形成爆发增长之势,支撑作用还很不明显。
如光伏产业虽然基础良好,但要尽快形成千亿级产业集群还需再提速。
天合光能今年能突破百亿元销售,而无锡尚德已超过200亿元;
生物医药产业虽然起步较早,但规模偏小、布局分散、企业研发投入少,全市400多家生物医药企业,没有一家销售超过10亿元,总量仅相当于扬子江药业一年的销售量,泰州医药城三年超千亿的目标指日可待;
现代服务业中,动漫软件发展速度很快,也形成了一定的影响力,但还没有一家在国内外叫得响的领军企业。
与传统产业相比,新兴产业的成长、成熟周期更快,一个团队开发一个产品、带动一个产业的机会只有短短几年,如果不能在短期内迅速做大做强、形成规模,抢占制高点,就可能在新一轮的竞争中淘汰出局。
因此,对常州来说,加快建设“一核八园”就是“百米冲刺”,新兴产业发展成败在此一举。
园区转型升级更为紧迫。
开发园区是引领发展方式转变、加快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力量。
但我市开发园区依然存在着集聚集约不够、重大项目支撑不强、产业集中度不高、主导产业特色不明显,杂、散、低、小的格局没有得到真正改变。
一是总量上有差距,全市开发区地区生产总值、地方一般预算收入、业务总收入只相当于苏州的1/5、无锡的1/2;
二是产业集聚上有差距,苏州、无锡开发区已形成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物联网等新兴主导产业,我市虽然较早创建电子、环保等特色产业园,但产业集中度低;
三是利用外资有差距,我市10家开发区到帐外资总和还抵不上苏州工业园区1家,在引进大项目上,我市开发区与苏州、无锡也有明显差距,直接导致产业发展上的落差;
四是功能设施有差距,苏州拥有出口加工区6个、保税区1个、保税物流园区3个,正在创建国家首批自由贸易区,而我市只有出口加工区一类功能平台。
除了上述差距,我们在理念、机制、人才、创新上也存在较大差距,这是制约我市开发园区创新发展、转型发展的根本原因。
创新人才争夺更为激烈。
有什么样的人才就会带动什么样的产业,有什么样的产业必然会吸引什么样的人才,这已成为各地竞相争夺人才的强烈共识。
这几年,我们虽然也抓住了国际金融危机引发的人才归国创业潮等机遇,以科教城为载体,通过千名海外人才集聚工程的实施,集中引进了一批创新创业人才,但仍然缺乏能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引领产业创新的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和团队,在“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有前途、有利益、有舞台”上还缺乏比其他城市更优惠、更灵活、更有效的政策和机制。
特别是全国人才工作会议召开后,各地都在加速制定出台更具吸引力的引才政策,地区之间、城市之间的引才竞争越来越趋向白热化,人才的流动性进一步加大。
如果我们不能顺应不同时期人才创业的不同需要,出台新的更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营造更有利于人才创新创业的最佳环境,就有可能功亏一篑,引进的人才也会因此而流失。
资源要素制约更加突出。
一是土地供给紧。
常州人均耕地实际不足0.7亩,是全国平均水平的1/5,目前全市未利用土地仅占全市土地总面积的0.7%。
一方面国家加大了土地的保护控制和执法力度,每年新增建设用地指标有限,另一方面建设发展对土地的需求刚性增长,保护土地资源与保障发展之间的矛盾突出。
二是环境容量小。
“十二五”减排任务依然艰巨,我市生态环境敏感、脆弱,仍然是制约可持续发展的突出问题。
三是资金筹措难。
企业资金需求呈现结构性矛盾,中小企业普遍感到资金紧张,受国家信贷政策影响,明年企业贷款将更难、门槛会更高,资本市场直接融资的竞争更趋激烈。
所有这些,都给我们转型发展提出了新课题,需要我们用创新的理念、创新的手段、创新的机制去积极应对、全力破解。
当前,常州的发展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
经过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我们经历了“十五”的夯实基础、“十一五”的局部加速,综合实力上了新台阶,实现了发展质态的新提升,保持了持续跨越的好势头。
只要我们咬定目标不放松,以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以改革开放和科技创新为动力,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根本,深入实施科教与人才强市、创新驱动、城乡一体化、经济国际化四大战略,变压力为动力、化挑战为机遇,把握规律、攻坚克难,就能顺利实现“十二五”的成功转型,就能成就“十三五”的全面辉煌。
奋战明年,开创“十二五”发展新局面
明年是全面实施“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
做好明年各项工作,事关长远,意义重大。
明年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是:
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省委十一届九次全会精神,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开展“加快转型升级年”活动为主线,更加注重壮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更加注重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更加注重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更加注重加强和改进党的自身建设,全力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奋力开创常州“十二五”科学发展新局面。
做好明年工作,要突出抓好以下十个方面的重点:
(一)加快转型升级,促进产业结构优化
加快形成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相互融合、互为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
促进新兴产业快崛起。
制订实施新兴产业倍增计划,加快发展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生物技术和新医药、节能环保、软件和服务外包、物联网等七大新兴产业。
加大政策支持力度,设立专项资金,排出100个重点扶持企业,加快推进实施100个新兴产业重大项目;
加大有效投入,鼓励企业整合资源,促进各类要素向新兴产业龙头企业集中;
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创建一批自主知识产权和知名品牌;
培育一批大企业大集团,形成若干千亿级特色产业基地,确保明年销售收入达到4700亿元。
加速发展现代服务业。
围绕制造业升级突破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开拓新的发展空间突破发展新兴服务业,实现“总量扩大、结构优化、业态创新、品质提升”,确保年内25个重点项目完成投资90亿元,服务业增加值增速高于GDP增速,占比提高1个百分点。
在试点基础上,扩大制造业企业主辅分离,明年再完成100家;
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重点发展现代金融、现代物流、研发设计、商务服务等;
做大做强文化创意产业,逐步形成新的支柱产业;
加快服务业功能提升,培育更多百亿元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
积极承接国际服务业项目。
进一步强化有效投入。
加大对提升发展承载力、提升产业竞争力项目的投入力度,确保明年工业投入增长18%以上,服务业投入增长20%以上。
突出重点项目推进,积极协调推进国网电气设备检测中心、东风汽车常州制造基地、柳工二期、汉能光电等一批重点项目,切实推进106项市级重点项目建设,全力培育200个工业经济新增长点,新增产值800亿元。
突出提升利用外资质量,明年制造业实际利用外资比重提高到65%,重点突破带动力强、影响力大的外资重点项目,力争再有几个5亿美元以上的大项目落地,加快形成大项目带动大产业发展的新格局。
突出与央企合作对接,借助央企技术优势、人才优势和资本优势,借梯登高提升企业竞争力,加快推进中石油项目建设。
继续推动民营经济大发展。
民营经济是我市产业转型升级的主体力量。
要在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推进创新上有更大作为,强化与技术、资本、市场相结合,明年新增私营企业9000家,新增注册资本400亿元。
支持主业突出、实力雄厚、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以品牌为龙头、技术为核心、资本为纽带,兼并重组,快速做大做强。
鼓励民营企业向“专精特优新”发展,积极参与国际分工,争取在细分行业诞生更多的“单打冠军”。
(二)打造一核八园,提升创新引领能力
作为市委、市政府的头号工程,“一核八园”建设已经正式启动,对照科技部12项考核指标,能否强力推进、快速崛起,关键看明年。
全市上下要以前所未有的紧迫感和使命感,按照“源于高新区、高于高新区、快于高新区、新于高新区”的要求,迅速行动,真抓实干,在聚焦政策、聚焦产业、集聚人才、集聚资源上取得突破性进展。
强化领导快推进。
以“一核八园”格局建设国家创新型科技园区,既是我们抢占新一轮转型发展制高点的创新之举,同时也面临机制体制等方面的巨大挑战。
高新区、武进区和科教城要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要求,切实履行好各自职责,在领导精力上倾力投入,在园区队伍上选优配强,在产业集聚上各显神通,在强化考核上动真碰硬,切实做到真投入、真调整、真竞争、真倾斜、真发展。
壮大产业上规模。
“八园”要在快速完成园区规划、产业布局的基础上,推动新兴产业集聚集约发展,早日实现千亿级、500亿级产业强势崛起。
光伏产业园要乘势而上挑大梁,按照2015年集聚50家企业的目标,加快推进天合光能1GW电池与组件等一批重点项目,加速形成上下游紧密配套协作的完整产业链,明年确保突破200亿元,率先实现千亿目标;
LED产业园要加快建设国家级检测中心,强化产业链招商,在成功引进光宝、晶元的基础上,力争再引进2到3家国际行业巨头,加速形成行业垄断优势;
生物医药产业要加快企业向园区集聚,新能源车辆要探索全新商业模式抢占市场先机,风电产业要加快扩张步伐,机器人与智能装备要突破核心技术形成特色优势,功能新材料要找准定位形成产业规模,创意产业要突破体制制约,加速载体建设,打响常州品牌。
创新机制激核力。
科教城经过8年建设,已经到了十分重要的关口,作为“创新之核”,承担着自身加快发展和辐射支撑“八园”的双重使命。
当前最重要的是机制体制的突破和再造,不仅要有单项的,更要有系统的创新和全面的超越。
产学研合作要有新突破,要在筛选培育、利益共享、长效合作、中介服务、诚信管理等方面,创造出全国全省独一无二、行之有效的新机制,明年入驻机构要突破500家;
重大创新平台建设要有新突破,重点抓好江南工业研究院建设,集中力量,选准方向,办好5–10个企业研发总部,建成机制全新、吸引大学大院大所、产生集聚效应的研究院,为新兴产业尽快壮大提供有力的平台支撑;
重大项目产业化要有新突破,抢占市场先机,全力以赴抓好清华麦科卡电动汽车和北大众志网络计算机两大产品,使之成为科教城的特色品牌;
利益补偿机制要有新突破,对成功孵化的创新型科技企业要做到有偿转移,形成双赢多赢的良性循环。
金融创新优服务。
全市上下要围绕“一核八园”发展提供全方位高质量的服务,特别是要完善健全科技金融体系,综合运用多种金融工具支持新兴产业。
设立5000万元“科技小企业信贷风险补偿专项资金”,引导和鼓励社会资本参与新兴产业股权投资;
积极探索科技银行、科技小额贷款公司等金融新模式,加快建设“长三角科技金融中心”,吸引国内外知名基金、创投风投入驻,实现各类资本与“一核八园”、新兴产业常态对接;
引导和推动更多企业开展资本运作,力争明年3–5家企业成功上市。
(三)推进人才强市,发挥支撑保障作用
深刻认识“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极端重要性,积极应对全球范围内出现的人才争夺战,从常州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进一步推进“人才强市”战略。
按照《常州市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大力实施“龙城英才”计划,明年引进100个高层次创新创业团队和1000名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确保25人入选省“双创人才”引进计划。
引进力度再加大。
深入研究人才流动的趋势和规律,比照借鉴兄弟城市引进人才的高招妙招,出台更具吸引力、更具人性化、更具灵活性的引才政策和机制;
根据常州的产业特点和发展需求,政府搭台,企业主导,主动出击,在国内外人才集聚区采取驻点、定向、柔性等多种引才方式;
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大幅度提高人才投入占GDP和财政支出的比重,对特别紧缺、特别关键的顶尖人才,要舍得花血本,去争去抢去挖。
服务环境再优化。
加快建立一支懂产业、懂科技、会管理、会运作的人才服务队伍,为各类人才提供全过程、专业化、保姆式服务;
组建海归创业服务促进中心,提供项目设计、知识产权认定、人力资源配置等专业化创业服务;
着眼于满足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和定居生活的个性化需求,突出“人文、绿色、低碳”理念,大力发展高端服务业,提供国际化的教育、医疗、咨询、社区服务,让人才生活舒心;
针对各类人才创新创业过程中遇到的困难,通盘考虑,尽快研究出台相关配套政策,一揽子解决家属就业、子女入学等实际问题,让他们在常州生活无忧。
创业舞台更宽广。
发挥“八园”的承载功能,鼓励各类人才施展才华,成为推动常州新兴产业快速崛起的中坚力量;
发挥企业的主体功能,鼓励企业加大人力资源投入,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加快推进院士工作站、博士后工作站等“两站三中心”建设,为更多人才创业成功提供更大舞台;
发挥科教城对高层次人才的集聚功能,引导高端人才进入各类研发机构,让更多的科研成果率先在常州成功转化。
(四)冲刺生态城市,不断改善人居环境
创建国家生态市已进入倒计时。
在这关键时刻,我们要以决战决胜的姿态,争分夺秒、全力以赴,坚决打赢这场攻坚战,并以此为新的起点,向着生态文明市的更高目标奋进。
志在必得,确保创成国家生态市。
全市上下要进一步统一思想,高度重视,集中精力,对已经达到的指标,要加强过程监控,防止回潮反弹,对薄弱环节要强化督查,及时补漏、补缺、补短,各司其职、责任到人,确保一次性通过环保部的考核验收,早日跻身国家生态市行列。
着眼长远,及早部署生态文明市创建。
生态文明是衡量一个地区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尺。
在成功创建国家生态市的基础上,更高水平启动国家生态文明市创建,是建设“生态常州”、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要高起点高质量编制生态文明建设规划,以此为统领,做到坚持保护环境与促进发展相统一,坚持节能减排与调优结构相统一,坚持环境改善与惠及民生相统一,努力探索和谐发展的生态文明之路。
广泛开展生态文明理念宣传教育,全面推进生态文明镇、生态文明街道、生态文明村、绿色社区等“生态细胞工程”,不断夯实生态文明市创建基础。
节能减排,倒逼产业转型。
推进新一轮化工、工业园区和集中区专项整治,加快淘汰落后产能。
对污染严重、经限期治理仍然超标排放的企业,一律吊销排污许可证;
对排污总量超过控制指标,不能按期完成减排任务的企业,一律暂停审批新增污染物排放的项目。
巩固提升市区已整治的60条主要河道生态功能,对市区外围黑臭河道开展整治,年内完成40条整治任务;
推进京杭运河等18个小流域综合整治,确保44个考核断面和3条入太河道水质稳定达标。
推进空气质量净化工程,确保市区空气年达标天数330天以上。
再接再厉,建设高品位“绿色常州”。
在近几年新增1万多公顷绿地的基础上,继续深化五大“特色绿化工程”,确保明年新增绿地面积355公顷。
以申办第八届“中国花卉博览会”为契机,进一步提升品位、丰富内涵,打响“绿色常州”品牌。
(五)建设文明城市,提高市民文明素质
全国文明城市是含金量最高、综合性最强、影响力最大的城市品牌,寄托了500万常州人民共同期盼。
创建工作是大事好事,更是难事,能否攻下这个“高地”,更好地推动发展、造福人民,是对我们执政能力的考验和检阅,全市上下必须在新的平台和基础上,一鼓作气,奋力一搏。
进一步强化创建责任。
全国文明城市评选采用的是优胜制、选拔制,竞争异常激烈。
各级各部门要高度重视,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一把手”负总责、亲自抓,着力解决跨部门、跨地区的交叉性、综合性工作和热点难点问题。
对照标准,挂图作战,一项项仔细对照、一条条认真落实、一件件抓好达标。
强化督查考核,坚持常态性督查与阶段性考评相结合,对执行不力的地区和部门负责人严格问责。
进一步加大整改力度。
经过几年的不懈努力,我市的城乡面貌、城市管理水平、各项社会事业都取得了巨大成绩,为创建工作打下了扎实基础,尤其是成功承办省运会,极大提升了全市人民的自信心、自豪感和归属感。
但是,对照考核验收要求,一些“盲区”和“死角”依然存在,长效管理任务十分艰巨。
我们要高度重视,积极探索有效途径,痛下决心,啃下“硬骨头”,反复抓、抓反复,切实抓出成效,确保整改到位。
进一步提升市民素质。
创建文明城市不仅是为了获得一个荣誉,最终目的是通过这一抓手,全面提升广大市民的文明素质。
继续深入开展文明社区、文明行业、文明村镇、文明单位以及文明家庭、文明职工创评活动,人人争做文明的常州人。
充分发挥“道德讲堂”的特殊载体作用,精心策划,放大效应,通过“听、看、讲、议、选、行”等手段,让群众讲述自己身边的凡人善举,自觉参与道德实践,努力使这个品牌走向全国,为创建工作增光添彩。
(六)推进城乡统筹,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坚持城市现代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协调推进,推动由偏重城市发展向注重城乡一体发展转变,由偏重区域规模扩张向注重质量内涵提升转变,让全市人民群众共享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环境友好、服务均等的城乡建设成果。
加快推进城市建设。
按照“南北建新、三城融合、东西协调、开发东部”的要求,加快建设九洲新世界、华润国际、宝龙城市广场、凯悦中心等城市综合体,加快城市组团式建设改造更新,着力打造交通便捷、生态优美、功能完善、特色鲜明的高品质中心城区;
加快武进新城区建设,重点推进花园街商业核心区、西太湖“滨湖新城”等建设;
加快高新区北部新城建设,重点推进高铁周边新城区、三江口文化娱乐、商务办公和旅游动漫四大城市综合体建设。
加快实施东部地区主次干道以及连接城市组团和高架快速路的骨干道路,继续推进轨道交通一期工程的前期准备工作。
加快江边污水厂三期、魏村水厂取水口移址、电网等公用设施建设。
切实加大城市精细化管理力度,努力打造全国最干净城市。
继续加快重点水利工程建设,确保如期完成城市防洪节点和水库除险工程。
全力推进交通网络建设。
加大综合交通基础设施体系建设,围绕“网络、通道、枢纽”重点,加快实施苏锡常南部通道、常溧高速公路、泰州长江大桥连接线、104国道西段、241省道北段以及锡溧漕河、新沟河、三级航道网整治等重点工程,确保西绕城高速、宁杭高速溧阳西互通连接线、交通运输信息和指挥中心、公交调度中心等年内建成投运。
建立航线航班的财政补贴长效机制,确保常州机场旅客吞吐量突破100万人次,货运吞吐量1.5万吨。
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紧紧围绕城乡一体化新格局的根本要求,统筹加快城镇化进程和新农村建设。
加大城乡统筹发展力度。
打破城乡二元结构,推动公共资源在城乡均衡配置、生产要素在城乡自由流动,加快推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五个一体化”。
实施中心镇建设工程,选择3-5个重点镇开展培育试点,做好规划编制,推进项目建设,率先推进综合改革,促进人口、产业集聚,发挥全市城乡一体化改革引领示范作用。
加快推进“万顷良田建设工程”,全年完成7万亩建设任务,实现一期项目三年任务两年完成,争取启动第二期项目。
积极推进“双置换”工作,鼓励和引导农民以土地承包经营权换社保、宅基地使用权换城镇住房,促进农民身份转变。
大力发展农村合作经济,力争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覆盖率达40%,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100家。
大力发展现代农业。
以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为突破口,加快推进规模农业发展,完成土地流转5万亩,新增农业规模经营面积15万亩。
以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抓手,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步伐。
持续推进现代农业“双百万亩”工程建设,推动农业生产要素向园区集中、优势产业向园区集聚,培育一批集中联片、主业突出、特色鲜明的现代农业园区。
大力实施农业品牌战略,提高农产品的质量、等次和市场知名度。
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
加快强村富民步伐,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继续抓好农村人才、健康、文化、环境等五件实事工程,推进村庄环境综合整治、城乡环境卫生整洁行动和农村水环境整治,建立长效机制,提高农村人居环境质量。
(七)保障改善民生,持续提升幸福指数
民生是本,民心是根。
坚持“民生优先、共建共享”,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在更突出的位置,着力改善和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使人民生活更加宽裕、身心更加健康、保障体系更加健全,让发展的成果更好地惠及全体人民。
确保城乡居民收入同步增长。
坚持稳定就业与扩大就业并重,城乡统筹就业与创业带动就业并举,进一步强化扶持政策落实,强化公共就业服务、强化职业技能培训、强化人力资源市场建设,促进公平就业、稳定就业、体面就业,全年新增就业7万人,创业带动就业1.8万人,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5万人,援助困难群体就业3000人。
深入推进创业富民、就业惠民、社保安民,拓宽居民收入渠道,千方百计增加居民收入。
加大收入分配改革力度,着力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加快建立促进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努力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健全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继续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稳定提升养老、医疗、失业三大保险参保率,明年分别净增参保3万、3万、2万人。
全面落实养老保险跨省和省内转移新政,做好各项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制度的衔接;
推进基本医疗保险普通门诊统筹,完善和实施生育保险新办法;
巩固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新农合参保率继续保持100%,住院费用政策补偿比达到60%。
完善新型社会救助体系建设,大力发展慈善事业。
切实抓好民生实事工程。
稳步推进住房保障,廉租住房和经济适用房保障应保尽保,新增廉租住房实物配租和“夹心层”家庭享受公共租赁住房保障1000户,新开工建设廉租住房、公共租赁住房12万平方米,进一步解决新就业人员的住房困难。
推进“和谐物管”,对20万平方米老住宅小区进行整治提升,启动20万平方米左右的危旧房和城中村改造提升工程,新增停车泊位3000个。
健全完善公交优先扶持政策。
积极发展养老服务,实施好老年人“阳光工程”,加强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全市新增养老机构床位1800张,建成A级以上居家养老服务中心331个。
大力实施“关爱工程”,加大对困难群体的慈善救助。
统筹发展各项社会事业。
始终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推进常州技师学院新校区等25个千万元以上建设工程,改造校舍面积22万平方米。
扩大优质教育资源,促进教育公平,大力推进省义务教育优质均衡改革发展示范区建设和省职业教育改革创新优化发展示范区建设,省优秀中小学占比达70%以上,省优质职业学校达90%以上。
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着力提升卫生惠民工程,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基层医疗卫生服务基本现代化,结合实际进一步完善基本药物制度,保障公立医院改革出实效。
阳湖医院一期建成运营。
加快发展文化事业,继续实施文化惠民工程,组织公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