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读懂诗歌教师用卷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7646864 上传时间:2022-12-07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165.7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如何读懂诗歌教师用卷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如何读懂诗歌教师用卷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如何读懂诗歌教师用卷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如何读懂诗歌教师用卷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如何读懂诗歌教师用卷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如何读懂诗歌教师用卷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如何读懂诗歌教师用卷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如何读懂诗歌教师用卷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如何读懂诗歌教师用卷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三年课标卷诗歌鉴赏命题小结:

(1)所选诗词的题材

写景抒怀、送别感怀、羁旅思乡、抑郁失意等常见题材都有涉及。

(2)考点分布

以形象、技巧、情感、整体结构简析为重点。

即三赏二评:

三赏——赏形象、语言、技巧;

二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3)设题方向

A、诗歌形象、主要内容(意境、意象)

B、语言、表现技巧。

C、情感、主旨、观点态度。

(4)分值稳定

分值均为11分,设置两个小题。

三、古诗词鉴赏有效作答——先“懂”后“答”

我们做诗歌鉴赏题常出现的问题:

1、读不懂诗歌——阅读方法(“读不懂诗歌不能有效做题”)

2、不知怎样作答——答题方法(没有规范答题意识,头脑中无术语、模式等,不能高效做题)

先从整体上(宏观上)读懂诗歌

我们细读完一首诗歌后,可针对该诗歌追问三个问题,从而初步读懂诗歌:

“写什么”(诗歌形象、主要内容(意境、意象))

“怎么写”(语言、表现技巧)

“为何写”(情感、主旨、观点态度)

诗歌的形象包括:

人物形象、事物形象、景物形象

诗歌的意象:

指作者用以寄托情感的物象。

(积累固定意象的情感)

诗歌的语言:

炼字妙处、语言风格等;

诗歌的表现技巧:

主要指修辞手法、描写方式、表现手法等;

诗歌的思想内容:

主要是指诗歌的立意;

古人云:

诗言志。

“志”是指志向、抱负、愿望、情怀等。

四、读懂诗歌是高效鉴赏的保证

——八项关注,读懂诗词

1、关注题目(品读标题)

【例1】征人怨柳中庸

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

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

这首诗意在写征夫长期守边,东西辗转不能还乡的怨情。

诗的首句写守边时间延续,地点转换;

二句写天天战争不息,生活单调凄苦;

三句写边塞气候恶劣,暗隐生还无望(归青冢);

四句写边塞形胜,点明生涯之不定。

以怨为题,却无一“怨”字,用叠字和名词,浑成对偶反复,回肠荡气,虽无“怨”字,怨情自生。

【例2】《春夜洛城闻笛》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东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标题交代了时令、地点、事件;

暗含写作者的所闻所感。

【经验】题目常常是读诗的切入点,它往往能提示诗歌写作的时间、地点、对象(题材)、人物、事件、诗人的心情、诗歌的意境和主旨等。

要善于从题目中去捕捉到更多的有效信息。

例如,储光羲《咏山泉》

——交代了写作对象(山泉);

点明了诗的类别(咏物诗);

暗示了写作手法(托物言志)

再如,柳中庸《征人怨》

——交代了写作对象(征人);

揭示了全诗的感情基调(怨);

暗示了诗的类别(边塞诗)

又如,秦观《鹊桥仙·

七夕》

——交代了写作对象、内容(七夕)或写作缘由(因七夕而写);

暗示了写作内容和情感(写夫妻相思相聚)

【读题目精炼1】

登科后孟郊

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题目是“登科后”,结合内容,理解此诗作者表达了怎样的心情?

你的答案:

表达了作者在考中科举进士后的兴奋和得意。

你的依据是:

【读题目精炼2】

(真题试炼)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其二)陆游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思考:

(1)你从标题中读到了哪些信息?

(2)带着标题信息和联系作者及诗句,请猜想本诗歌可能会蕴含了哪些丰富的感情?

这首诗前两句用夸张手法写祖国山河的雄阔壮丽,饱含热爱之情,并为进一步抒情作了铺垫;

第三句“泪尽”二字将亡国之恨宣泄无遗;

第四句一个“望”字写出遗民对南宋军队收复失地的企盼,一个“又”字则曲折地表达出对苟且偷安的南宋朝廷迟迟没有收复失地的失望与埋怨。

2、关注作者(知人论世)

“知人论世”:

“世”即作者所生活的时代,也即诗歌的写作背景;

“人”即作者,也即作者的一些主要生平经历、主要创作风格。

(1)通过作者来确定朝代,了解朝代背景。

例如,三曹(曹操、曹丕、曹植)处于社会动荡之际,诗风苍凉雄健,倡导建功立业!

再如,盛唐边塞诗构成“盛唐精神”的壮丽音节,诗风表现出来的是豪迈勇敢、一往无前!

又如,中晚唐国势式微,边塞诗中于是夹杂了几许悲壮和凄怆,边塞诗最能体现国运兴衰。

(2)看作者的创作风格。

一是主体风格:

现实主义——浪漫主义豪放派——婉约派

二是个体风格:

曹操诗豪放磅礴渊明诗淡远闲静昌龄诗雄壮豪迈

太白诗激越豪放少陵诗沉郁顿挫居易诗平易浅近

王维诗恬淡优美商隐诗含蓄典雅李煜词颓蘼伤感

晏殊词明朗疏淡希文词苍凉悲壮柳永词婉约缠绵

东坡词雄浑豪放清照词委婉清新稼轩词雄奇奔放

(3)走近作者

借助作者的生平、思想经历、观点态度、创作风格等,有助于对其作品思想感情的理解和把握。

如:

陶潜的隐逸生活;

王维的寄情山水;

李白的放荡不羁;

李清照的闲适与愁苦;

苏轼的乐观旷达;

辛弃疾的壮志难酬;

杜甫的忧国忧民等

【读作者精炼】

台 

城①韦庄②

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③如梦鸟空啼。

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

【注】①台城:

旧址在南京市玄武湖旁,六朝时是帝王荒淫享乐的场所。

②韦庄(836——910),晚唐京兆杜陵(今陕西西安)人

③六朝指东吴、东晋、宋、齐、梁、陈六个朝代。

有人说诗人在凭吊古迹时流露出浓重的对时事的感伤情绪,你是否同意这种说法?

为什么?

同意。

因为诗人身处晚唐,此时的唐王朝全面走向衰落,昔日的繁华已荡然无存,如梦一场,取而代之的是兵荒马乱民不聊生。

诗人凭吊台城古迹,用对比的手法回顾六朝旧事,今之视昔如来者视今,六朝的先盛后衰的命运使诗人联想到唐王朝,怀古伤今。

③反复品读关键语。

A、抓住关键诗词句:

如结尾句和其他表明诗眼的字句,往往直接透露了诗歌的主旨。

诗歌首句往往入题,写景叙事,引出情感,尾句往往抒情议论,画龙点睛。

【例】王维的《山居秋暝》的最后一联是诗眼句。

山居秋暝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而“留”则是诗眼,全诗要表达诗人对山水田园的留恋和对官场的厌恶都通过“留”字表现了出来。

B、抓住诗词中表情达意的关键语——“情感语言”。

【例】《倦夜》杜甫

  竹凉侵卧内,野月满庭隅。

  重露成涓滴,稀星乍有无。

  暗飞萤自照,水宿鸟相呼。

  万事干戈里,空悲清夜徂!

又如:

杜甫《倦夜》的最后两句是抒情句。

“万事干戈里,空悲清夜徂!

”这两句诗说“这一夜作者杜甫思考着千桩万桩事,哪一桩不与战事有关!

诗人是多么深切地关注着国家和人民的命运,难怪他坐卧不安,彻夜难眠。

”但是,当时昏君庸臣当政,有志之士横遭贱视和摒弃,老杜自己也是报国无门。

故诗的结语云:

“空悲清夜徂!

”枉自悲叹如此良夜白白逝去。

“空悲”二字,抒发了诗人无限感慨与忧愤。

【精炼1】抓关键词——诗眼

(高考题)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春夜洛城闻笛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前人在评论这首诗时曾说,“折柳”二字是全诗的关键。

诗中“折柳”的寓意是什么?

你是否同意“关键”之说?

“折柳”这首曲子寓有惜别怀远之意。

本诗抒写了思情,而这种思乡之情是从听到“折柳”曲的笛声引起的,可见“折柳”是全诗的关键。

【精炼2】抓关键句(重难句)

赤壁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这首咏史诗,诗歌后两句借用三国“赤壁之战”中的有关的典故来议论,借以抒发什么样的情怀?

通过对周瑜侥幸成功的议论,表达自己怀才不遇的抑郁不平。

【精炼3】读首、尾联

江南逢李龟年杜甫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注】李龟年是开元、天宝年间著名的音乐家。

读尾句,你能读懂杜甫这首诗的内容吗?

“落花时节”——反衬离乱的时势和两人的飘零身世。

朋友的相逢本来是应该高兴的事情,但偏偏是落花遍地的暮春三月,用花落春去的自然背景表明诗人心情的黯然和个人处境的悲凉,也映射盛世的衰微,形成昔盛今衰的对比。

4、关注意象

“意象”是寄予作者情感的物象,我们只要能领悟“意象”中的寓意,就能把握好诗歌的思想感情。

意象

象征义

栏杆

寂寞离愁

流水

时光易逝

鹧鸪

离愁别绪

芭蕉

孤独忧愁

西风

落寞衰败

长缨

杀敌报国

关山

征戍离别

梧桐

沙鸥

漂泊无依

乌鸦

衰败荒凉

竹子

气节刚正

草木

兴衰之叹

莲花、红豆

爱情思念

鸿雁

思乡怀亲

•【精炼1】梅花绝句(其三)陆游

•闻道梅花坼晓风,雪堆遍满四山中。

•何方可化身千亿,一树梅前一放翁。

•【注】坼(сhè

):

裂开。

•怎样理解“雪堆”这个词?

这首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雪堆”是比喻。

比喻梅花像白雪一般(布满四周山中),表现了作者对梅花的喜爱之情。

这首诗表现了诗人对笑傲寒风的梅花的爱慕心情。

•【精炼2】送春王令

•三月残花落更开,小檐日日燕飞来。

•子规夜半犹啼血,不信东风唤不回。

•“子规”(杜鹃)在古诗中一般通常作为怎样的意象?

这首诗中“子规”的形象与通常的有什么不同?

•“子规”在古诗中通常是孤寂、哀愁的意象,而在本诗中却是对一个美好事物执著不懈的追求的形象。

•5、关注文题间的注释

①看序注:

一般交代创作的年代、缘由、背景,多为整个作品奠定情感基调,有助于把握诗歌的思想情感。

•如苏轼《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前面有序: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②注释的暗示:

注释有时介绍疑难词语、地名,帮助你读懂诗句;

有时介绍写作背景,暗示你本诗的思想主旨;

有时介绍相关诗句,暗示你本诗的用典或意境;

有时介绍作者,暗示你本诗的思想情感或写作风格。

有时介绍别人的评价,暗示你本诗的艺术特色或本诗的思想内容。

•很多情况下这些因素对我们的解题起着重要的作用。

•大凡提供“此诗作于贬官或流放之际”类似注解的诗,肯定与诗人仕途失意,对现实不满,或报国无门,壮志难酬,愤懑孤寂有关。

•【精炼1】登幽州①台歌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②,后不见来者③。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注】①登幽州:

幽州台;

即黄金台,又称蓟北楼,故址在今北京市大兴县,是燕昭王为招纳天下贤士而建造的。

②古人:

古代那些能够礼贤下士的圣君。

③来者:

后世那些重视人才的贤明君主。

•从注解中你能说说这首诗可能包含了诗人哪些复杂的情感吗?

•对统治者不重用贤才的愤慨和生不逢时、怀才不遇以及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悲愤之情

•【精炼2】

(2013年课标卷Ⅰ)鹊桥仙陆游

•华灯纵博,雕鞍驰射,谁记当年豪举①?

酒徒一一取封候,独去作江边渔父。

  轻舟八尺,低篷三扇,占断蘋洲烟雨②。

镜湖③元自属闲人,又何必君恩赐与?

•【注】①这三句是追忆当年军中的生活。

博,古代的一种棋戏。

②占断:

占尽。

蘋洲烟雨:

指长满蘋草、烟雨空濛的风光。

③镜湖:

即鉴湖,在今浙江绍兴。

唐天宝初,贺知章请求回家乡会稽当道士,玄宗诏赐他镜湖一角。

•1、联系注解①和作者的生平经历你能推知本词蕴含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吗?

(5分)

•2、词的结尾借用了贺知章的故事,这有什么用意?

请简要分析。

(6分)

•1、注解①指出本词是从“追忆当年军中的生活”开始的,再联系陆游的生平经历、诗词创作的特色,我们可以推知本词蕴含了作者壮志未酬、壮心不已的幽愤以及只能隐居的无奈与牢骚之情。

•2、【解析】词尾借用了贺知章的故事,表现手法上属于用典。

试题要求回答用典的作用,再结合关键词语进行分析即可得到答案:

•用来含蓄地表现对统治者的不屑以及愤慨不平。

(2分)皇帝既置我于闲散,镜湖风月原本就属于闲散之人,又何必要你皇帝恩赐呢?

(2分)再说,天地之大,何处容不下我一个闲散之人,谁又稀罕你皇帝的恩赐!

(2分)

•6、关注题干提供的信息(借题解文)

•题干,即命题的语言文字,包括三大要素:

指向要素(回答什么问题),解说要素(解释题目要求),限制要素(哪一联、哪一句等)。

抓住题干的暗示信息可以让你进一步读懂诗歌,这也叫借题解文法。

•看题干【真题试炼】

•晓上空泠峡①王闿运②

•猎猎南风拂驿亭,五更牵缆上空泠。

•惯行不解愁风水,瀑布滩雷只卧听。

•〔注〕①空泠峡:

在湖北宜昌市东南长江上。

②王闿运(18321916),近代著名诗人。

他早年怀有远大的政治抱负,然而屡遭挫折,于是绝意仕进,归而指撰著授徒。

•高考题:

狄葆贤《平等阁诗话》认为此诗“只二十八字,而傲岸之气溢于言表”。

请结合这首诗所表达的情感内容,谈谈你的理解。

•答案:

本诗前两句描写佛晓时猎猎的风声和客中行船溯流而上的艰难,为抒写情怀作了铺垫。

第三句表面上说诗人惯于常年旅途奔波,已经不知道为风浪发愁为何事,其实这里的“不解”为“不在意”之义,表现出久历沧桑后从容自信的心态。

第四句中“卧听”“瀑布滩雷”这个典型场景更将诗人对一切艰险都无所畏惧的傲岸气度充分展现了出来。

•7、关注典故

•用典,也叫“用事”,指在诗歌的语言中直接或间接地援用前人诗文名句、神话传说、历史故事等典故,使诗歌的意蕴更加丰富、含蓄、深刻。

•一般而言,古典诗歌中的用典主要有以下两种情形,即用事和引用或化用前人诗句。

•诗人使用典故都是有特殊含义的,一般都会借典故表现自己最真实的写作意图,或鲜明强烈或含蓄曲折地表达自己的情感。

•【精炼】于长安归还扬州九月九日行薇山亭赋韵

•江总①

•心逐南云逝,形随北雁来。

•故乡篱下菊,今日几花开?

•【注】江总:

南朝陈诗人。

陈亡,仕于隋,后辞官南归,这首诗写于南归途中。

•思考:

最后两句诗蕴含了作者怎样的情怀?

•诗中“故乡篱下菊”化用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典故,由此不难看出诗中流露出了诗人想和陶渊明一样归隐田园的情怀。

•8、关注诗歌类别(抓题材)

•人们常把古典诗歌按题材分成若干类。

如果能判定一首诗词的所属类型,就可以快速把握该诗词的感情基调及主旨内容。

•古典诗歌中常见题材:

•1、送别诗:

•特征(意象):

柳、酒、歌、船、长亭短亭、灞桥、南浦等

•表现要点:

离情别恨、深情厚谊、激励劝勉。

•典例:

《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曲》、《阳关三叠》)(王维)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别董大》(高适)

2、爱情诗特征(意象):

青鸟、鸿雁、燕子、鸳鸯、桃花、红豆等。

表现要点:

绵绵思念、款款情深、离情别恨等

典例:

《雨霖铃》(柳永)《鹊桥仙》(秦观)《锦瑟》(李商隐)

3、田园山水诗

特征(意象):

高山、流水、明月、清风、农家风光、山间胜景等

宁静、自由闲适、恬淡、农家乐(丰收喜悦)、隐逸情怀、热爱壮丽河山等

《山居秋暝》(王维)《饮酒》(陶渊明)《过故人庄》(孟浩然)

4、边塞诗

边关、玉门关、羌笛、胡人、胡马、黄河、长城、明月、阴山、黑山等

边塞风光、奋勇杀敌、誓死卫国、征人愁怨、思乡思亲、厌恶战争、同情批驳等

《出塞》(王昌龄)《凉州词》(王之涣)《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

5、羁旅行役诗

驿道、征铎、马、船(舟)、杜鹃、鸿雁、客、浮萍、飞蓬等

旅途艰辛、漂泊无依、浪迹天涯、归期遥遥、孤独彷徨、思乡思亲怀远等

《夜雨寄北》(李商隐)《秋思》(马致远)《旅夜书怀》(杜甫)

6、咏史诗(怀古诗)

特征:

古迹、古人

借古讽(喻、伤)今、盛衰无常(、物是人非、壮志未酬、怀才不遇、渴望建功立业等。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辛弃疾)《石头城》(刘禹锡)《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

7、咏物诗

松、竹、梅、菊、蝉、蜂、山泉、草、风等

托物言志,以中心物象的本质特征,寄予诗人的情怀。

《咏山泉》(储光羲)《瀑布》(李忱)《卜算子•咏梅》(陆游)《石灰吟》(于谦)

其他题材——闺怨诗、哲理诗

8、闺怨诗:

闺怨诗主要抒写古代民间弃妇和思妇(包括征妇、商妇、游子妇等)的忧伤,或者少女怀春、思念情人的感情。

对出门在外为商为官的丈夫的思念,关切丈夫的生活和事业状况,或对丈夫久客不归的埋怨;

感叹自己虚掷韶光,青春易逝;

对戍边和出征的丈夫的思念,关心对方安危,或怨恨兵役和战争的残酷。

《春怨》(金昌绪)(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

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望江南》(温庭筠)(梳洗罢,独倚望江楼。

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

肠断白苹洲。

王昌龄的《闺怨》(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装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9、哲理诗:

哲理诗是表现诗人的哲学观点、反映哲学道理的诗。

宋诗义理较多。

诗人把自己类似禅宗的顿悟或事理的体察诉之于诗句中,反映一定的人生哲理。

《题西林壁》(宋苏轼)(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观书有感》(宋朱熹)(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登鹳雀楼》(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10、综合巩固练习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答题。

秋日酬王昭仪

汪元量①

愁到浓时酒自斟,挑灯看剑泪痕深。

黄金台愧少知已②,碧玉调将空好音③。

万叶秋风孤馆梦,一灯夜雨故乡心。

庭前昨夜梧桐雨,劲气萧萧入短襟④。

注释:

①汪元量:

南宋末人,以善琴供奉内廷。

南宋亡,汪元量与王昭仪俱被掳北去。

②黄金台:

在今河北易县东南十八里,燕昭王置千金于其上,以延天下士,遂以为名。

③碧玉:

“碧玉歌者,宋汝南王所作也。

碧玉,汝南王妾名。

”(《乐苑》)④劲气:

寒气。

(1)“愁”是这首诗的诗眼,诗的首联、颔联是如何表现这种浓愁的?

(2)诗的后两联使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请结合全诗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

(1)首联通过写斟酒、挑灯、看剑、流泪等动作神态表达愁绪(2分);

颔联用典(1分),写空有黄金台,枉调碧玉歌,表达自己的孤寂惆怅。

(2)情景交融的手法(答衬托或借景抒情也可)(2分)。

颈联写秋风万叶,衬托其孤寂悲切;

写孤灯夜雨衬托归思难禁。

尾联以景结情,用梧桐夜雨,寒气萧萧,构成凄切悲凉的意境(2分)。

全诗抒发了深沉悲切的亡国之痛故乡之思(2分)。

阅读下面一首明诗,回答问题。

归自南阳

李昌祺

去日犹秋暑,归时已冷霜。

江山非故里,人物是他乡。

老态随年出,离愁共路长。

埃尘如见恋,到处扑衣裳。

1.从思乡的角度看,这首诗写了几层含义?

请概括。

2.诗的尾联富有艺术感染力,请简要赏析。

1、四层。

首联为第一层,写离开故乡的时间很长;

颈联为第二层,写眼前所见不是故乡风物(或身处异地他乡);

颔联为第三层,写随着年龄增大,乡情日浓;

尾联为第四层,写旅途艰辛,反衬归情急切。

2、尾联想象丰富,表达巧妙。

作者不直接说风尘仆仆,旅途艰辛,而是用拟人的手法,说风尘恋客,扑向旅人衣裳,表现了诗人归乡之切,富有艺术感染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其它模板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