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施工作业指导书内容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7642917 上传时间:2022-12-07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128.0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础施工作业指导书内容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基础施工作业指导书内容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基础施工作业指导书内容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基础施工作业指导书内容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基础施工作业指导书内容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基础施工作业指导书内容Word文档格式.docx

《基础施工作业指导书内容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础施工作业指导书内容Word文档格式.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基础施工作业指导书内容Word文档格式.docx

地形

一般山地

占全线比例

100%

1.4杆塔接地

铁塔接地装置采用方环加放射线型。

接地装置材料选用Ф12圆钢,埋设深度为1m,且不小于耕种深度,接地装置和铁塔的连接采用螺栓连接,接地体引出线应热镀锌。

按规程的要求,每基铁塔不连地线,在雷雨季节干燥时的工频电阻,不得超过下表数值:

土壤电阻率(Ω.m)

工频接地电阻(Ω)

100-500

15

1.5杆塔编号顺序及铁塔塔腿编号

龙泉电站至车道坡电站110kV架空送电线路3#塔起至6#塔

铁塔塔腿编号如下图所示:

横担方向

左转

右转

大号侧(牵引站)

线路前进方向

小号侧(变电站)

二、施工基面,中心桩位移及基础预偏表二:

杆塔号

杆塔型式

转角

基础根开(mm)

基础预偏值(mm)

4#

1DJ2SDJ-18

左15°

11′13

5610

塔全高*0.003

5#

1DJ2-SDJ-18

左32°

34′44″"

塔全高*0.001

2.1施工基面

基础的施工基面是用来计算基础埋深的起算面,基面数值以相对塔位测量中心桩的高差值来确定,施工基面较中心桩高为正值,反之为负值。

受地形限制,本工程多基基础需要降基面。

若发现实际地形与所提供的塔基平断面图不符、基础主桩外露值超过图纸所示值、联合基础坑口至稳定边坡的水平距离≤0.4H+1.5米(H为基础埋深)、掏挖基础中心至稳定边坡的水平距离≤1/2桩底直径+0.4H+1.5米(H为基础埋深)时,请及时通知项目经理部。

2.2转角塔中心位移

所有转角塔的横担均布置在角平分线上,中心桩不位移。

2.3铁塔基础预偏

转角塔和终端塔组立后须有预偏,在架线后应不向受力侧倾斜,为此内角侧受压基侧应较上拔侧基础顶面高。

预偏值见表二,施工时可根据铁塔加工情况和地质资料进行适当调整。

三、地质情况处理

3.1本工程采用现浇刚性基础。

3.2本工程基础,为了保证钢筋笼保护层达到设计值,可以加工砼垫块将底层钢筋支起。

3.3基础埋深应符合设计要求,避免误差,一般土壤基础超深部分铺石灌浆处理。

3.4.基础开挖后,基底如有孤石要清除,留出的孔洞用沙石灌浆回填。

塔位范围表面的孤石清除后而造成基础的基面降低,立即停止施工,通知项目部。

3.5.对于线路中个别塔位开挖后,发现与设计地质情况不符,难以施工及开挖中若发现有坟墓、暗道、采空区、天然孔穴等情况,要及时报有关部门。

3.6基础回填土应按“施工规范”分层夯实,每填土300毫米夯实一次。

3.7在基底设计的标高以上,应预留2-6cm的土层进行夯底,夯打不少于三遍。

3.8基坑顶部应带有自然坡度的防沉层,并要求上部面积和周边不小于坑口,回填一般土壤时,防沉层应高出地面300毫米,回填软质土等不易夯实的土壤时,防沉层应高出地面500毫米。

3.9地基为岩石时,为防止基础与岩石粘为一体,不便于基础发生变位时进行调正,在浇筑基础前,基坑底面应铺一层粗砂,厚度以基础和基底互不产生粘结为宜。

四、铁塔基础施工

4.1基础分坑

一般基础分坑如图所示

基础分坑示意图

注:

J—正面根开K—侧面根开L—基础对角线

4.2地脚螺栓一览表:

塔号

地脚螺栓型号

规格

间距

外露

M45

Ф45*1605

280

200

五、基础施工的技术质量要求

5.1技术准备

按工程图纸的要求,以及公司有关质量文件的要求,进行技术和安全交底,认真执行工程的施工措施及施工要求。

5.2材料设备

5.2.1水泥、钢材由项目经理部统一采购,应注意其品种与标号是否符合施工要求。

不同标号的水泥严禁混合使用。

5.2.2浇制基础所用的水,应选用饮用水,不得使用鱼塘、海水及河沟、污坑残留夹有杂质、油脂的脏水和泥水。

5.2.3砂、石、水泥在使用前均应做物理试验,混凝土配合比试验,钢筋拉力和焊接试验。

5.2.4钢筋采购必须按照设计图纸的钢材等级和强度,必须附加出厂质量证明文件。

5.2.5基础浇制时,必须严格按照配合比试验的配比进行施工。

5.3桩位复测,分坑开挖

5.3.1开工前,进行线路复测,在复测过程中需复核沿线的交叉跨越及弧最低点的地理位置,对沿线施工的危险点一一记录。

5.3.2严格按照分坑尺寸进行分坑定位。

分坑定位全部要求工程部测工用经纬仪进行,由项目部质检员进行检查。

5.3.3分坑时,应将各桩位进行复查,特别是转角塔角平分线桩,是确定塔位方向的主要依据,应测量准确,并采用水泥砂护桩,以便校对基础偏移和扭转值。

5.3.4基坑开挖后要认真进行验收,复测坑的有效深度、直径,各坑底应操平,检查合格后由测工填写该工序的质量控制卡和有关记录,项目部质检员复核并签证方可转入下道工序。

5.3.5基础坑深不允许有负偏差,坑底应平整,同基础坑在允许偏差范围内按最深一坑操平。

铁塔基础坑深度误差超过+100mm时,其超深部分以铺石灌浆处理。

5.4钢筋加工说明及质量要求

5.4.1钢筋加工时必须按照设计图纸的钢筋规格加工,有特殊情况下,必须上报监理部门和设计部门。

5.4.2钢筋表面应洁净,在使用前,应将油渍、漆污和用锤敲击时能剥落的浮皮、铁锈等清除干净,如有弯曲应予调直,绑扎时每个交叉点均应绑扎一次。

5.4.3光面钢筋末端的弯钩尺寸应按下图和表规定加工。

3d

2.5d45°

箍筋末端弯钩长度表

箍筋直径(㎜)

受力钢筋直径(㎜)

≤28

28~40

5-10

75

90

12

105

5.4.4钢筋采用搭接焊接的方法,焊接长度当双面施焊时,不小于钢筋直径的5倍,单面施焊时不少于钢筋直径的10倍,焊缝高度为钢筋直径的0.25倍,但不小于4㎜,焊缝宽度为钢筋直径的0.7倍,但不小于10㎜。

本工程基础主筋全部采用双面焊接。

5.4.5钢筋接头应错开布置,同断面内钢筋接头的面积,应不小于总面积的25%。

错开布置时,钢筋接头间的距离,应大于接头的搭接长度。

5.4.6钢筋加工及装设的允许误差,应符合下列要求:

a、钢筋长度误差为±

10㎜。

b、主筋间距误差±

c、箍筋间距误差为±

20㎜。

5.4.7钢筋加工后,要求按不同的基础形式及规格分别进行标识。

5.5模板支立

5.5.1浇制基础所用的模板,其表现应平整,是缝严密,浇注前应涂废机油作为脱模剂,每次拆除后应将表面残留的水泥、砂浆清除干净,涂油保护。

5.5.2浇制前,应在地面以上部分安装主柱模板,地面以下部分不用安装模板。

5.5.3模板组装应符合规定尺寸,安装要找正,对角线应与基础辅助对角线相重合。

5.5.4本工程基础要求一次浇注成型,所有基础顶面不允许采用二次抹面。

5.5.5模板支撑牢固后,进行基础地脚螺栓的固定,地脚螺栓的固定采用角钢支承法及定位模板定位法,利用地脚螺栓的固定模板支承固定,在浇制过程中要注意检查地脚螺栓有无偏移和倾斜。

5.5.6本工程基础顶面高出施工基面1米以上时,四个立柱都需要安装步梯,步梯统一安装在顺线路方向,步梯自基础顶面开始起算各间距为400mm设置1个,步梯必须与基础同时浇注,因此,要求施工时采用400mm的模板在步梯出口处打半圆孔,以利拆模。

5.6砼浇注

5.6.1本工程要求砼用机械搅拌,在不具备机械条件下,可采用人工搅拌,但必须遵守“三干四湿”的原则,所有基础必须采用机械振捣。

5.6.2混凝土的搅拌时间和振捣方式必须符合规范要求。

5.6.3搅拌后的砼,应立即进行浇灌,每浇灌300mm厚应机械振捣一次,每次振捣应四周均匀,不得出现漏振情况,但不可过度,否则会出现砼离析现象而影响质量。

5.6.4每个基础腿应连续一次性浇成,不得中断,基础顶面不得采取二次抹面,雨天浇注必须采用防雨措施。

5.6.5砼振捣过程中应快插慢拔,振动棒不得碰撞钢筋、模板、地脚螺栓,以免发生位移。

5.7砼浇注质量要求

5.7.1塌落度每班日或每个基础腿应检查两次及以上,其数值不得大于配合比设计的规定值。

并严格控制水灰比、测度塌落度的方法是:

将坍落度筒放在铁皮上。

灌满后使砼与筒口相平,再把坍落度筒轻轻提起拿开,使砼自然下来,用尺子对比测量多少,即为坍落度值。

5.7.2搅拌砼用料以重量比配料,配比材料用量每班日或每基础至少检查两次,其偏差为:

砂、石+3%,水泥、水+2%。

5.7.3砼的强度检查,应以试块为依据,并结合回弹仪检查数值。

5.7.4铁塔基础腿尺寸的浇注允许偏差符合下面三点:

a、保护层厚度:

-5mm;

b、立柱及各底座断面尺寸:

-1%;

c、同组地腿螺栓中心对立桩中心偏移:

10mm;

5.7.5整基基础在回填夯实厚尺寸允许偏差应符合下表规定。

项目

地脚螺栓式

高塔基础

直线

整基基础中心与中心桩间的位移

(mm)

横线路方向

30

顺线路方向

基础根开及对角线尺寸

±

2%。

基础顶面相对高差(mm)

5

整基基础扭转角(分)

10’

5’

5.7.6试块制作及数量应符合下列规定

1、试块数量规定:

a、试块应施工现场制作,养护条件与基础相同。

b、试块制做脱模后应在现场编号,并埋在基础附近的土内养护。

c、养护期满28天后即将试块送质检站做强度试验,并索取正式试验报告。

2、试块数量规定:

a、转角塔,耐张塔,终端塔基础制作一组;

b、一般直线塔基础,同一施工班每3基或不满3基制作一组,单基或连续浇注砼量超过100m3时制做一组;

c、同一基铁塔砼标号为两种以上时,每种标号制做一组;

d、按大跨越设计的直线塔基础,每腿应取一组,但当基础砼量不超过同工程中大转角或终端塔基础时,则每基应制做一组;

e、当原材料变化,配合比变更时另外制作。

六、基础施工及配合比

6.1现浇基础砼的养护应符合下列规定

a、基础浇注完成后,应2-3天内拆模养护,拆模时,应保证砼表面无损坏。

b、浇注完成后应在12小时内开始浇水养护,当天气炎热,干燥有风时,应在3小时内进行浇水养护;

养护时应在基础外加遮盖物,浇水次数应能保持砼表面始终湿润。

c、砼浇水养护日期,不得小于7昼夜。

d、基础拆模后,应由质检员及监理代表检验,填写现浇砼基础拆模回填停工待检卡,经处主任或副主任签证及监理同意后方可进行回填和进行下道工序。

基础回填以前还应对每个腿拍照存档做为施工资料保存。

回填后对基础外露部分加遮盖物,按规定期限继续养护,养护时应使遮盖物及基础周围的土始终保持湿润。

e、拆模后如发现基础立柱出现麻面时,应及时找出原因,合理处理。

6.2回填施工

6.2.1回填前应清除坑内杂物,排除坑内积水,对于丘陵及山地地区回填土采用基坑开挖出来的泥土。

6.2.2回填土时,每填土300mm夯实一次,夯实过程中防止基础发生位移或倾斜。

回填石坑时,应均匀掺土夯实,石与土比例为3:

1,无土可掺时会同设计单位采取相应措施。

6.2.3回填后应在坑面上筑防沉层,并要求上部面积和周边不少于坑口尺寸,一般土壤可高出基面300mm-500mm。

6.2.4软土基础的回填要均匀回填,使基础底板受力均匀,对引起基础埋深超过设计的多余泥土应清楚搬走。

6.2.5基础工程施工完毕应及时清理现场,做到文明施工、料尽场净。

6.3附加说明

6.3.1地脚下螺栓及其预埋件,安装前先去浮锈;

露丝部分在浇注完成后应用钢刷刷去残留砼浆,涂抹黄油,然后用塑料袋包扎,以防生锈后组套塔螺母困难。

6.3.2基础浇注完成后应及时检查根开、对角线及各部尺寸,并整齐填入《现浇基础检查及评级记录》表中,一式叁份,由质检员填写,由技术负责审查后交回项目部做交工资料。

七、保护帽、挡土墙、护坡及排水沟

7.1本工程基础保护帽的砼标号为C15,保护帽主要以包住塔脚板螺栓及其上面无积水为准,具体尺寸可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7.2挡土墙、护坡的基础必须埋置原状实土之中,待挡土墙强度达到80%方能填土,先填墙址,后填墙背并分层夯实。

7.3砌石护坡用于原状实土山坡用于削成小于50度坡度后才能砌石护面,严禁在填土上应用。

7.4挡土墙及护坡的排水孔预埋设Ф100PVC排水管,滤水层应对准排水孔设置,孔口用碎石、粗砂设置。

7.5排水沟的排水坡度应大于10%,所有砌石空间必须填满砂浆,挡土墙每隔10-15米用油毛毡隔开。

7.6基础做散水坡时,散水坡应高出地面300mm,且夯实,并做好表面不小于5%的散水坡度,散水坡的范围不小于塔基根开对角线加2倍基础埋深加1.4倍底板宽。

第二章基础工程施工质量保证措施

一、线路复测及分坑定位

1.1复测

施工对设计的杆位中心桩及线路径进行复测,复测的内容和方法如下:

(1)以设计勘测标定后的两相邻直线桩为基准,用正倒镜分中法检查塔中心桩,若发现中心桩偏移,应将中心桩移正,若有误差时,其横线路方向的偏值应不大于50mm。

(2)用方向法复测线路转角值,对设计值的误差不应大于1′30〞。

(3)用经纬仪视距法复核档距,其误差不应大于设计档距的1%。

(4)对线路地形变化较大和杆塔间有跨越物时,应复测杆塔中心桩处,在凸起点被跨越物的标高,对设计测值的误差应不超过0.5M。

(5)对丢失的直线杆塔中心桩,可用正倒镜分中法补测,丢失转角桩补测,可按图1所示,将全站仪安平于C2点,用正倒镜分中法定出A、B两点,再将仪器安平在C3点,用同样方法定出C、D点,AB、CD两线之交点J1,就是转角点。

图1转角桩的补测

1.2施工基面的测量

施工基面由设计给出自杆塔中心桩地面处下降多少米作为施工基面,施工基面是基坑深度的起算标准面,施工基面的测量如图2所示,首先在杆塔桩2安平经纬仪,前视和后视相邻杆塔中心桩3和1,并分别定出辅助桩A、B;

然后用经纬仪或水准仪按照测高的方法,根据给定的施工基面,I—I的标高,测出施工基面桩C、D、E,并根据杆塔根开尺寸测出开挖施工基面的范围桩。

施工基面开挖完毕后,利用辅助桩就可以恢复杆位中心桩2。

图2施工基面测量

平面图(左)断面图(右)

1.3分坑

本次工程均采用经纬仪或全站仪分坑。

1.3.1直线塔基础分坑(如图3所示)

第一步:

找横担方向

在杆塔中心点O安平经纬仪或全站仪并前视方向桩M定向,将水平度盘置零。

将仪器照准部旋转90°

定出横担方向桩A点,倒镜定出横担另一方向桩B。

第二步:

定出坑的中心桩

沿线路方向和横担方向分别丈量OC、OD距离(均为基础半根开加偏心值)定出C、D桩,并用全站仪校正方向。

全站仪转45°

定出对角线桩H。

将全站仪分别安平在C、D桩后视中心桩,并将水平盘调至为0º

,转90º

定出辅助桩F、G、CG、DF、OH三线相交点E即为

坑坑中心。

用同样方法定出Ⅱ、Ⅲ、Ⅳ坑中心。

图3分坑示意图

第三步:

尺寸检查

定好四个坑中心桩后,即检查根开,对角线,不允许误差超出有关规范的限定。

第四步:

确定坑的开挖边线

根据辅助桩F、G对称坑中心桩OE以及坑的开口尺寸划出坑边中心点,如图中1、2、3、4点,然后用四边形平移原理定出角,再沿皮尺划出边线。

用同样方法确定Ⅱ、Ⅲ、Ⅳ坑边线。

分坑定出的辅助桩,中心桩,方向桩是关键桩,在开挖时必须保护好,不能

移动,碰歪和挖掉。

1.3.2转角塔分坑(如图4所示)

本工程转角塔基础中心桩无位移。

分坑时将经纬仪安平在转角点0处,(该点即为铁塔中心点),将线路内角分为(180°

-a)/2,a为转角度数,

由此定出A、B两辅助桩(即横担方向桩),然后将仪器转90°

定出C、D两辅助桩,然后按前述直线塔分坑办法分坑。

图4转角分坑示意图

二、基础开挖

2.1开挖基坑时,杆塔中心桩及各辅助桩,应保持完好,不得碰动,挖撑或掩埋。

2.2杆塔基坑的深度,应以放施工的基面为起草面。

2.3掏挖基础坑深不允许有负偏差。

同一杆塔基础坑在允许偏差范围内按最深一坑操平。

2.4杆塔基础坑深误差超过+100mm时,其超深部分就辅石灌浆处理。

2.5如发现基坑土质与设计不符或发现坑底有古洞、墓穴等应及时通知设计有关单位研究处理。

2.6联合基础采用机械开挖时应有专人指挥,随时注意坑深及坑宽,开挖后对坑四壁进行放坡。

三、坑底操平

3.1基础坑开挖完毕,在支撑成型前,就进行坑底标高的测量以检查坑深是否满足设计要求,这一工作叫基坑操平,使用的仪器为水平仪和塔尺。

操平以基础中心桩高为准。

竖立塔尺寸时,应沿坑底四侧分别竖立以使测量坑底是否水平。

四、支模成型

4.1根据施工作业指导书中对每个基础模板的配置,将模板在运往工地之前试组装一次(分片组装),同时对模板进行检查,如有变形损坏,应立即修复。

4.2支模统一要求

4.2.1同一基础的四个坑在支模前必须全部操平扶正,以确保整基基础的整体性和各部尺寸。

4.2.2支模前应复校杆位中心桩,方向桩及各分坑辅助桩是否在变动,使根开对角线必须达到设计要求,不允许有误差。

4.2.3模板的安装应牢固,位置要正确,内表要平整,接缝要严密,保证基础的尺寸浇制质量,在浇制混凝土前,应将模板内表涂刷废机油。

4.2.4在模板的拆装过程中,不应碰坏或使模板变形。

五、绑扎钢筋、稳固地脚螺栓

5.1钢筋加工

材料站人员,根据施工作业指导书和图纸中给出的资料,按要求进行加工,必须确保钢筋的规格、数量、长度、成型几何尺寸,不能有任何误差,接序号一一标识。

配筋发放时,必须办理出厂手续,施工队必须检查配筋的规格、长度、数量、成型尺寸,若不合格可不领取,出现质量问题,要追查责任。

5.2地脚螺栓

施工队在使用前必须认真核实地脚螺栓的几何尺寸。

5.3绑扎纲筋

配筋运至工地后,按施工图的要求进行绑扎,绑扎质量要求:

5.3.1钢筋、规格、数量、品种、序号等按所列材料进行清点校对,钢筋表面应清洁,如有污秽和浮锈应清除干净。

5.3.2主筋接头应错开布置,同断面内钢筋接头的面积,应不大于总面积的25%,错开布置时,钢筋接头间的距离,应不大于接头的搭接长度。

5.3.3钢筋的绑扎误差,主筋间距离误差±

10mm,箍筋间距容许误差±

20mm;

主筋与箍筋必须垂直。

5.3.4钢筋交叉点处用20号铁丝扎牢。

5.4地脚螺栓的稳固。

本工程铁塔地脚螺栓按图纸要求放置,地脚螺栓的固定用槽钢或固定定位板进行固定,固定前必须检查根开对角线,露出高度等符合要求,固定必须牢固,保证在浇注时不走样。

六、成形测量

在支好模板、绑扎好钢筋笼,稳固好地脚螺栓后,必须使用经纬仪、水平仪、钢卷尺等按以下程序进行检测,符合要求时,方可进行浇柱:

6.1地脚螺栓与配筋规格。

6.2基础根开及对角线。

6.3整基基础中心与中心桩位移。

6.4整基基础扭转。

6.5地脚螺栓露出模板顶面高度。

6.6模板顶面高差及地脚螺栓顶面高差。

6.7地脚螺栓中心对立柱中心偏移。

6.8钢筋笼保护层厚度。

以上各部尺寸必须全部符合要求,不许有误差。

6.9模板整体应牢固。

6.10砼的组成和强度应符合要求。

七、砼搅拌施工

7.1砼的组成成分

砼是由水、砂、石和水经过拌合硬化而成的,其强度以标号来表示。

本工程基础砼标号为C20、保护冒砼标号为C10。

a.水泥

水泥采普通水泥,水泥标号32.5R。

b.砂。

本工程选用中砂,砂粒直径不小于0.25mm。

c.石

本次工程采用碎石规格为2~4cm。

d.水

浇制砼,要采用饮用水或洁净的天然水,污水、工业废水等均不得用于砼中,海水更不得使用。

e.配合比

砼的配合比,就是指砼用料量的比例(重量比),这种比例关系决定了砼的强度,所以在浇制前必须确定其配合比,砼的配合比由具有国家正式认可的试验室通过试验来确定。

f.坍落度

砼的坍落度是评价砼和易性及稀稠程度的指标,坍落度的测定方法,用白铁皮做成一个平头圆锥形筒,筒上口直径10㎝,底口直径20㎝,高度30㎝,如图11所示,测定时将筒放在铁板上把拌合好的砼分三次倒入筒内,每一次用铁杆(长50㎝,直径15㎝)捣固25次,灌满后将溢出的砼刮平,然后把筒轻轻提起,这时砼就自然地坍落下来,而变矮了,用钢尺测得h值就是坍落度,为保证坍的准确,必须测量三次,取其平均值。

图11坍落度测定示意图

图中:

1-圆椎筒2-钢尺

本次工程所选用的水泥、砂、石都已经过化验,符合使用要求,配合比和塌落度也通过试验确定,具备施工条件。

7.2砼搅拌

混凝土的搅拌,可用人工搅拌和机械搅拌。

在本次工程施工中,凡是机械能到位的基础,一律使用机械搅拌,特殊地形可采用人工搅拌。

人工搅拌需经过监理工程师的同意。

7.2.1机械搅拌:

机械搅拌往料斗里加料的顺序:

a、石子b、水泥c、砂d、水

搅拌的时间不少于1分钟。

搅拌好的砼在施工运输过程中,应保证其均质性,若有离折现象,在浇注前必须进行二次搅拌,砼从搅拌机卸出后,运输的延续时间不宜超过下列规定。

a.当温度为10~30℃时,不超过1小时。

b.当温度为10~19℃时,不超过1.5小时。

c.当温度为5~9℃时,不超过2小时。

7.2.2人工搅拌

人工搅拌砼,加料顺序是:

砂、水泥、水、石子,搅拌的方法一般采用“三干四湿”的方法,即水泥和砂倒在搅拌台上干拌三次,使材料搅拌均匀,水泥浆与石子无分离现象即可灌注。

7.3计量工作

计量的主要任务有两个:

7.3.1按经过试验确定的砼配合比,用台称认真检测加料量,以确保配料的正确,这是确保砼质量的重要一环,其材料用量的允许误差为:

水泥±

20%,砂石±

3%,水±

为了满足以上要求,除定期检查台称的准确性外,尚应经常测定砂、石的含水率,特别是在夏季和雨天施工时,更应增加测定次数,如含水量与原设计配合比的采用值有出入时,应及时调整配合比。

在采用人工搅拌的时候,因劳动强度大,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思想汇报心得体会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