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沟河排水涵洞管身基坑回填专项施工技术方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7614680 上传时间:2022-12-07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114.3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木沟河排水涵洞管身基坑回填专项施工技术方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木沟河排水涵洞管身基坑回填专项施工技术方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木沟河排水涵洞管身基坑回填专项施工技术方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木沟河排水涵洞管身基坑回填专项施工技术方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木沟河排水涵洞管身基坑回填专项施工技术方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木沟河排水涵洞管身基坑回填专项施工技术方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木沟河排水涵洞管身基坑回填专项施工技术方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木沟河排水涵洞管身基坑回填专项施工技术方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木沟河排水涵洞管身基坑回填专项施工技术方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现场施工负责人:

闫金东

现场施工技术人员:

李季、范国涛

试验检测人员:

孙建华

测量负责人:

史东亮

质量负责人:

贵玉锋

安全、环保负责人:

龙江

3.2机械设备

设备名称

型号

数量

状况

装载机

ZL50C

1台

良好

自卸车

20m3

3台

挖掘机

神钢SK260

2台

凸块碾

XS202(20t)

手扶式振动压路机

SDW78

汽油冲击夯

HCR110

4台

水准仪

DSZ2

1套

环刀

V:

200cm3

38个

烘箱

101FX-2

电子计重称

ACS-30

铝盒

/

50个

锤子

1把

铁锨

2把

洋镐

削土刀

4、施工准备

4.1建基面清理

在进行基坑回填前,对基坑建基面进行清理,具体要求如下:

(1)本工程在基坑开挖完成后,均采取了塑料布覆盖的临时保护措施;

根据《穿渠建筑物基坑回填施工技术要求》:

位于弱膨胀土回填土建基面的木沟河排水涵洞在原开挖基坑坡面基础上剥离15cm。

(2)以渠道两边渠堤或一级马道靠渠道侧路缘石为界,两路缘石铅直方向中心线以外的基坑底面及坡面所有施工临时排水沟全部清除。

(3)本工程位于全挖方基坑断面,验收前将建筑物顶板轮廓线所在水平面以下100cm深度范围内的基坑边坡削成坡度不陡于1:

4。

(4)当基坑边坡中部存在坡度变化较大的转折(转折处相邻两边坡坡比差大于1:

1),且为凸面时,将坡面转折点上、下100cm范围凸角挖除,使其适当平顺。

(5)对于基坑范围内废弃的水井(包括已完成降水任务的施工临时降水井),在回填到井口高程时,拔出降水井井口以下3m深度范围内的井管,最上一层中强透水地层以下的井管段采用中粗砂回填,以上的井段采用粘土球回填;

井口100cm深度范围内修整成不陡1:

0.5喇叭口,采用粘性土分层夯实。

对于需要继续降水施工的临时降水井采取妥善保护措施。

(6)为便于碾压施工,对于基坑内局部较大坑槽,将其轮廓边界修整成近似矩形或带状,回填材料为弱膨胀土、碎石土的坑槽边坡分别不陡于1:

2、1:

1.5,且建基面凸、凹不平的起伏差不大于15cm。

(7)基坑坡面存在局部渗水区域或渗水带时,采取导引措施,防止渗水沿坡面漫溢,软化坡面土体。

地下水位较高时,基坑回填期间不停止基坑降水,且保持填筑区域地下水位低于基坑作业面最低处以下不少于0.5~1.0m。

(8)清除基坑所有建基面的临时堆土以及其它不同于天然地基土的杂土、杂物;

挖除基坑底面或坡面被渗水、积水、大气降水浸泡而软化的高含水量土体。

清理后合格的基坑回填土建基面为未挠动、无浸水软化、无浮土堆积的新开挖的天然地基。

(9)将混凝土结构表面的粉尘及其附着杂物清除干净。

(10)基坑验收前,完成回填区域纵横断面测量并经监理确认;

每个基坑纵横断面各不少于两个,且断面间距不大于50m,在形状变化较大的部位增加测量断面。

(11)滑塌体处理时严格执行已批复的《水电十三局【2012】技案023号》滑塌体处理施工技术方案:

顺渠道方向及垂直渠道方向均以1:

5的坡度清除滑塌体,局部较深处以清理至密实面为准。

同时因暂无法探测滑塌体深度,若深度较深时,为避免放坡造成边坡水平宽度太长影响附近建筑物施工,局部根据实际情况设置2m宽的平台。

4.2界面处理

(1)本基坑回填土为弱膨胀土,故混凝土结构表面采取边涂刷浓泥浆、边铺土、边夯实的措施。

泥浆涂刷高度必须与铺土厚度一致,并与下部涂层衔接,严禁泥浆干涸后铺土和压实。

泥浆的土、水质量比为1:

2.5~1:

3。

当基坑回填料为砂砾料时,混凝土结构表面不涂刷粘土浆,并保持清洁。

(2)对于未设止水的混凝土结构永久缝,临土侧缝内填聚丙烯塞闭孔泡沫塑料板,泡沫塑料板外边缘与混凝土结构外边缘平齐;

在结构永久缝外侧采用针刺无纺土工布跨缝包裹,沿缝两侧平均分布;

土工布接头、土工布与结构混凝土表面之间采用粘结剂粘结。

(3)因木沟河排水涵洞基坑开挖边坡为1:

1.5,陡于1:

3,在渠道一级马道中心线处,沿中心线所在铅直平面与穿渠建筑物基坑边坡坡面交线设置截渗齿槽。

截渗齿槽断面参见下图。

截渗齿槽填筑材料与相应部位回填材料相同。

4.3基坑回填

4.3.1基坑回填分区

根据《穿渠建筑物基坑回填施工技术要求》中3.1条规定:

木沟河排水涵洞划分为Ⅰ区、Ⅱ区、Ⅲ区、Ⅴ区。

其中:

Ⅰ区指穿渠建筑物顶板顶面上方渠道断面填筑区;

Ⅲ区指当穿渠建筑物水平段顶板顶面高于穿渠建筑物进出口河道地面时,渠道两侧渠堤或一级马道的路缘石铅直面对应的基坑底面交点连线以下区域;

Ⅳ区指当穿渠建筑物水平段顶板顶面低于穿渠建筑物进出口河道地面时,渠道两侧渠堤或一级马道路缘石铅直面对应的基坑底面交点分别于穿渠建筑物水平段顶板顶面下移100cm后两端点连线以下基坑区域;

Ⅱ区指Ⅰ区与Ⅲ区或Ⅰ区与区Ⅳ之间的区域;

Ⅴ区指在穿渠涵管进出口两端箱涵两外侧沿箱涵轴线方向尺寸200cm,垂直涵管两外侧面法线方向有效宽度50cm。

4.3.2分区回填材料

根据《穿渠建筑物基坑回填施工技术要求》中3.2条规定以及《中水十三局【2012】联系029号》批复意见:

a、除Ⅴ区外,基底设置40cm厚水泥砂砾后回填弱膨胀土;

b、Ⅴ区:

在穿渠涵管进出口两端箱涵两外侧设置排水反滤体,该排水反滤体沿箱涵轴线方向尺寸200cm,垂直涵管两外侧面法线方向有效厚度50cm。

所有穿渠建筑物进出口翼墙墙后均需设50cm厚排水反滤体。

当在穿渠涵管进出口两端箱涵两外侧设有排水反滤体时,与建筑物进出口翼墙墙后的排水体相通。

排水反滤体采用宽级配天然砂砾料填筑。

4.3.3分区回填材料技术指标

(1)弱膨胀土回填施工技术要求满足图纸设计及《总干渠渠道膨胀土处理施工技术要求》、改性土回填技术要求满足《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总干渠渠道水泥改性土施工技术规定》。

(2)排水反滤体材料及其施工

1)除设计文件另有要求,穿渠建筑物基坑回填中,以下部位按设计要求设置排水反滤体:

A.穿渠建筑物箱涵进出口两端设置排水反滤体;

该处排水体与相邻进出口挡土墙墙后排水体衔接。

B.对于穿渠建筑地基土(包括基坑坡面揭露土层)与填筑体之间界面、采用不同渗透特性土料填筑的分区(分层)界面,当界面两侧土体的透水性相差超过1000倍时,在界面处设置反滤层。

2)本工程排水反滤料采用剔除40mm以上粒径的卵石后的天然宽级配砂砾石混合料;

其中,粒径5~0.1mm颗粒含量控制在30%~40%区间,含泥(粒径小于0.075mm)量小于3%,室内击实试验最大干密度γd不小于2.00~2.15kg/cm3。

排水反滤体的宽级配砂石混合料要求级配良好,并应满足式5.2-1的要求。

(3)土料来源

弱膨胀土采用王营取土场土料;

砂砾料来自鑫泉料场。

4.3.4施工工艺

1)回填面窄大型机械无法通过时:

土料采用自卸汽车运至施工部位附近,挖掘机甩料至回填面,人工摊铺整平,冲击夯(或手扶式振动碾)夯实;

施工中严格执行已批复的试验总结参数:

①弱膨胀土小型机具夯实(详见水电十三局【2011】技案070号《小型机具夯实试验段施工总结(弱膨胀土)》)—a、施工铺土厚度:

13cm~15cm;

b、含水率控制范围:

弱膨胀土为最优含水率±

2%;

c、铺土方式:

人工配合挖掘机(或装载机)整平,水准测量(或画道法)配合插钎法检测铺土厚度,保证铺土厚度均匀;

d、环刀法检测压实度;

e、夯实遍数及速度:

采用汽油冲击夯进行夯实,弱膨胀土夯实11遍;

第一遍自然速度行进,第二~四遍控制在10m/min,第五~八遍控制在12m/min,第九~十一遍控制在13m/min;

f、压缩系数:

弱膨胀土为0.75。

②弱膨胀土小型机具碾压(详见水电十三局【2012】技案001号《小型机具碾压试验段施工总结(弱膨胀土)》):

a、施工铺土厚度:

13cm~15cm;

e、碾压遍数及速度:

采用手扶式振动压路机碾压,静压两遍,振动碾压12遍;

行进速度第一遍1km/h,第二~五遍1.5km/h,第六~十二遍2km/h;

弱膨胀土为0.76。

2)当回填面宽度能满足大型机械运行条件时,施工工艺严格执行水电十三局【2011】技案031号《渠堤弱膨胀土碾压试验总结》:

30cm,含水量范围:

17.2—21.2%;

b、铺土方式:

挖掘机取土,自卸车运输土料采用进占法卸料,使用推土机或装载机摊平铺土找平,洒水车配合施工,技术人员现场指挥施工以保证铺土厚度均匀;

c、碾压遍数:

采用20t凸块碾进行碾压,共需静压两遍、弱振两遍、强振六遍。

碾压速度:

静压1.3km/h,弱振碾压1.5km/h,强振碾压1.8km/h;

d、压缩系数:

0.82;

管身两侧均衡上升(铺土前,在管身两侧墙身以及基坑壁上做好铺土厚度标记)。

铺土找平采用推土机摊平,沿轴线或平行轴线进行,人工配合整平;

推土机整平后,采用凸块碾进行碾压,由填筑一边向另一边顺次碾压,前后两次轮迹横向重叠20cm,碾压区段间纵向重叠2.0m以上,做到无漏角无死角,确保碾压均匀。

填筑过程中采用插钎法和测量断面高程检查土料的松铺厚度和压实厚度。

压实度采用环刀法检测,试验合格后经现场监理认可后再进行下一层填筑。

3)排水反滤体施工

a、天然宽级配反滤料填筑与填筑体同时上升,其中,反滤体有效厚度不小于设计反滤体厚度,当设计文件没有明确规定时,反滤体有效厚度按50cm控制。

b、为避免回填土污染反滤层填筑体,基坑回填料铺料时,先铺反滤料,在反滤料与回填料结合部位应采用人工平仓。

反滤体铺料平仓示意图

c、当反滤层临近建筑物轮廓边界时,采用小型机具或人工夯实。

d、当穿渠建筑物进出口翼墙及穿渠箱涵进出口两端外侧的排水反滤体顶部裸露于地表时,采用弱膨胀土或非膨胀粘性土或改性土封闭。

封闭土层厚度为100~200cm,封闭区域宽度与排水反滤体顶部透水材料宽度相同。

当设计文件对封闭区域填土表面有防护要求时,封闭土层设在保护体下方。

封闭体填筑要求与基坑回填土要求相同。

e、除非设计文件有明确要求,设在进出口翼墙及穿渠箱涵进出口两端外侧的排水反滤体的排水通道一律通过在进出口翼墙中设置穿墙排水孔实现。

穿墙排水孔插入PVC管,管端采用土工布包裹及封口;

排水管穿过砌体结构时,管周采用水泥砂浆固定。

f、反滤体—砂砾石填筑施工控制参数(详见水电十三局【2011】技案063号《砂砾石回填施工总结》)

1)施工铺土厚度:

振动碾30cm、小型夯20cm。

2)洒水量控制范围:

最佳为填筑方量的30%,范围20%~40%。

3)铺土方式:

自卸车运输砂砾料采用后退法卸料,推土机摊平铺土,洒水车配合施工,技术人员现场指挥施工以保证铺土厚度均匀。

4)灌砂法检测压实度。

5)碾压遍数:

采用20t振动碾进行碾压,共需静压一遍、弱振一遍、强振五遍;

采用小型夯实机具夯实,共需夯实10遍。

6)碾压速度:

振动碾—静压1.3km/h,弱振碾压1.5km/h,强振碾压1.8km/h;

小型夯实机具—第一遍自然速度行进,第二~十遍控制在10m/min。

7)压缩系数:

20T振动碾压缩系数0.8;

小型夯压缩系数0.78。

5、基坑回填技术要求

5.1经验收合格后,立即覆土回填,对于不能及时回填覆盖的基坑坡面采取妥善的保护措施,防止雨淋和爆嗮失水;

不合适回填的气候条件不宜进行基坑回填。

5.2基坑回填作业应集中力量,做到取、运、填、平、压各环节紧跟作业,一气合成。

5.3基坑回填从最低处开始,分层、水平夯实、逐层填压;

回填过程中,先将填筑层面高程以下的局部坑槽填平夯实,然后进行大面积回填上升,不具备大型碾压设备碾压的局部坑槽应采用人工或小型机具分层夯实填平。

5.4铺料时,采取措施避免大颗粒集中现象,在与混凝土结构、弱透水性填筑体(或地基)等结合部位采用人工平仓;

铺料时,临近混凝土结构区域、体型复杂采用人工或小型夯实机具夯实的部位应采用较小粒径(不大于50mm)土块填筑。

5.5在穿渠建筑物基坑回填体与基坑边坡结合部,填筑过程中基坑坡面修挖成台阶,台阶修挖时严格控制,不得挠动碾压范围及铺土厚度以外区域的坡体或填筑体。

台阶宽度L=0.5×

m,式中:

d为填筑层压实厚度,m为回填基坑在填筑高程处边坡坡度。

5.6基坑回填时,机械或机具不得碰撞结构及其结构物的防水保护层。

在结构顶板50cm、箱涵两侧、需要保留的降水井周边50cm范围内以及管线周围采用人工或平板式蛙夯等小型机具夯填。

穿渠建筑物箱涵两侧填土高度均衡上升,压实面的高差不应超过一个碾压层厚度,且不大于30cm。

5.7管沟下部、边角部位、墙、地坪、散水的交接处、渠堤或一级马道中心线处基坑坡面上的截渗齿槽等大型机械设备夯压不到部位用细粒土料回填,采用人工或平板式蛙夯等小型机具仔细夯实。

5.8填筑过程中,随时监视填筑层面、坡面表层土含水量变化情况,及时清除被渗水或其他来源水体浸泡软化的土体;

当表层土含水量偏低时可适量洒水,且待表层土面自由水体被土体充分吸收后,方可进行上层填筑层铺土填筑。

防止过量洒水,禁止采用水管在填筑层面或坡面直接冲水。

6、基坑回填体的预沉降时间

6.1所有穿渠建筑物基坑回填在渠道工程渠堤、改性土换填前完成,且待回填区沉降变形基本稳定后方可实施后续施工项目作业,沉降变形稳定情况可根据距箱涵外壁面200cm处回填土顶面沉降变形情况判断,满足以下条件之一者即可认为基本稳定:

A.监测点最后一周的沉降变形量小于自基坑回填完成之日起总沉降量的10%、且小于前一周沉降量的1/3。

B.监测时段中,连续3周监测的总沉降变形量小于5cm,且计量时段的第3周沉降量小于前一周沉降量的1/3。

C.监测时段中,连续2周监测的总沉降变形量小于2cm,且计量时段的第2周沉降量小于前一周沉降量的1/2。

6.2沉降仪器及观测点设置

6.2.1沉降观测点设置在箱涵外壁面200cm处,管身两侧距首尾1/3处对称布置四个观测点;

6.2.2沉降仪器:

采用预埋钢板。

7、施工重点事项

7.1回填在建筑物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100%后进行。

7.2建筑物两侧0.5m范围内,采用人工铺土,冲击夯夯实,边沿死角部位采用人工夯实。

7.3管身顶部回填,该区域土方回填首先采用自卸汽车运土到建筑物边界,由挖掘机倒土到管身顶部,然后人工摊铺,铺土厚度为15cm,冲击夯夯实。

填筑50cm后卸料、铺筑及碾压方法同渠道土方填筑。

7.4穿渠建筑物两侧回填全程录像。

8、土工布铺设

管身分缝处用土工布包裹,接头采用搭接,搭接长度:

平地搭接宽度不小于30cm,不平地面搭接宽度不小于50cm,人工摊铺;

摊铺完成后,采用粘接剂粘接牢固;

施工中为确保土工布不受损害,该处首先用人工摊铺土料,然后再用推土机进行其余部位的土料摊铺,碾压采用人工配合冲击夯夯实。

9、土工格栅施工

(1)单向土工格栅的筋材主强度方向垂直于墙面并符合施工图纸要求。

(2)搭接和固定:

每幅格栅均需铺平、拉直,幅与幅之间的搭接15~25cm,每隔1m左右用U型钉将相邻的两幅格栅在搭接处与下层土层固定在一起。

(3)机械填土时,车轮与筋材间的距离至少保持15cm。

采用振动碾(光碾)碾压,近墙面范围内用小型设备碾压。

碾压时注意防止筋材移动,压实度满足设计要求。

10、施工计划安排

2012年9月1日~2012年9月30日。

11、雨季施工保障措施

11.1雨季施工时,每一压实层横向作成2%~3%的横坡、纵向做成2%的纵坡以利排水。

已填筑的边坡随时保持平整,不留凹坑。

收工前,必须将铺填的松土压实完毕。

11.2雨季进行回填时,根据使用机具的性能和数量,合理组织几个工点或几个工作面轮流作业,紧凑衔接,快速施工,不宜全面铺开。

11.3当下小雨时,停止粘性土填筑施工;

并禁止车辆通行,严禁践踏已完成的粘性土填筑面。

11.4雨后恢复施工前,填筑面要经晾晒、复压处理;

必要时要对表层进行清理,并待质检合格后及时复工。

11.5每天从土料厂取土后,及时把边坡坡面修整平整并压实,不留凹坑;

雨后取土,先取用料场深层土料,表层土经晾晒合格后,再使用。

11.6汛期前,对料场设置的排水沟进行检查、清理,保证汛期料场排水畅通、无积水。

12、质量保证措施

项目部、施工队成立质量管理领导小组,分工质量控制工作。

质量管理领导小组

组 长:

张书起

副组长:

范传卫

组 员:

闫金东、李季、李凯、贵玉锋、孙建华

12.1施工前的技术交底制度:

施工前由总工程师向全体人员进行技术交底,讲清该项工程的设计要求、技术标准、施工方法和注意事项等。

12.2回填前,在土料场,对土料的含水量和粘土含量进行检查;

在砂砾石料场和反滤料(垫层料、过渡料)加工场,对成品料的颗粒级配、含泥量、软弱颗粒含量和形状等进行检查。

不符合要求的填筑料一律不准用于填筑;

填筑必须在填筑面清理和基础处理完成,经“三检”质量合格,并经隐蔽工程验收合格后方能进行。

12.3严格控制填筑层厚度,控制方法为:

在管身以及基坑壁上划线。

12.4两个作业面之间设立标志,地面起伏不平时,按水平分层、从低处开始逐层填筑,不得顺坡铺填。

垂直堤轴线方向和各种接缝,以斜面连接:

横向连接的斜坡坡度不应陡于1:

2,纵向连接的斜坡坡度不应陡于1:

12.5如填土出现弹簧、层间光面、层间中空、松土层或剪切破坏现象时,根据情况认真处理,监理单位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

12.6当取土样检验回填料的质量时,对大基坑每50~100m2不少于1个检验点;

对基槽每10~20m不少于1个点;

每单独柱基应不少于1个点;

环刀法取样时,取样部位应位于每层度的2/3处。

13、安全生产保障措施

13.1安全目标

严格按照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GB/T28001-2001的要求,确保无责任死亡事故发生,杜绝一般或较大安全事故。

13.2安全保证措施

a、组织全体现场职工学习有关规章制度,树立“安全为了生产、生产必须安全”的指导思想,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把施工中安全工作置于工作首位。

b、设立专职安全员,负责安全检查、监督。

c、施工现场做好防、排水措施,保证现场人员设备的安全。

13.3机械安全保证措施

a、施工现场实施机械安全管理及验收制度,机械安装按照规定的安全技术标准进行检测,各种机械设备的操作人员必须经过相应部门的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培训、考试合格后,上岗。

使用期间定机定人,保证设备完好率。

b、机械操作手上岗前,要进行身体健康状况检查,有禁忌病症的人员,不准从事机械操作工作。

c、机械操作人员工作前,对所使用的机械设备进行安全检查,严禁带病使用,严禁酒后作业。

d、机械操作人员只要离开机械设备,必须按规定将机械平稳停放于安全位置,并将驾驶坏室锁好,或把电器控制设备的控制箱拉闸上锁。

e、严禁在行走机械的前后方休息(包括乘凉、午睡),行走前检查周围情况,确认无障碍时鸣笛操作。

f、各种机械要有专人挂牌操作运行,有专人负责维修、保养,并经常对机械的关键部位进行检查,预防机械故障及机械伤害的发生。

g、施工现场安全设施及各种限制装置需齐全、有效,不得擅自移动。

h、各种机械设备视其工作性质、性能的不同,搭设防尘、防雨、防砸、防噪音工棚等装置,机械设备附近设标志牌、规则牌。

i、运输车辆服从指挥,信号要齐全,不得超速,过岔口、遇障碍物时减速,制动系统功能良好。

装、卸料时必须设专人指挥,各类设备必须听从指挥,严禁违章指挥和违章运输。

j、自卸车重载上坡时,前后车辆保持不少于11m的安全距离,低档上坡。

并在斜坡上配置应急防倒(滑)车垫块。

13.4施工便道安全保障措施

a、修筑的施工便道必须符合车辆安全行使要求。

b、定时维护、修整路面;

洒水车定时洒水,确保施工便道晴天无扬尘,雨天无积水,为司机提供良好的行车环境。

c、在道路交叉口、转弯处或危险地段,设置限速标志、警示灯、警示牌。

d、在高边坡、深基坑边沿安全距离设置警示桩和禁行标志,随时检查上边坡、下边坡稳定情况,发现隐患立即封闭道路或及时排除隐患。

14附件

中水十三局【2012】联系029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交规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