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精准押题卷二含答案解析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7603174 上传时间:2022-12-07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69.3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语文精准押题卷二含答案解析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高考语文精准押题卷二含答案解析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高考语文精准押题卷二含答案解析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高考语文精准押题卷二含答案解析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高考语文精准押题卷二含答案解析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语文精准押题卷二含答案解析Word格式.docx

《高考语文精准押题卷二含答案解析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语文精准押题卷二含答案解析Word格式.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语文精准押题卷二含答案解析Word格式.docx

一个缺乏尚武精神、没有强大国防力量作后盾的民族,即使经济再强大繁荣,也同样丧权辱国。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宋朝统治阶级崇文抑武、以文制武的策略大大限制了武将的权力,武将的地位却并没有实质变化,指挥的机动性并没有受到限制。

B.宋朝统治者实行消极防御、以和缓战的战略,在“澶渊之盟”后,战争手段被逐渐放弃,军队与边防的意义和价值随之降低。

C.宋朝的兵员素质不高,军队组织结构僵化落后,致使宋朝兵虽多而战力弱,庞大的军队与较少的经费投入没有得到预期效果。

D.养马场和战略要地的丧失,使宋军缺少了克敌制胜的重要手段和屏障;

此消彼长,敌对方的资源得以丰富,军事优势增强。

答案 D

解析 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

A.原文第二段中提到武将的地位大大降低,指挥的机动性也受到了极大限制。

B.“战争手段被逐渐放弃”与原文第三段意思不符,应为“主流意识逐渐对战争手段产生怀疑、抵触和排斥的态度”。

C.“庞大的军队与较少的经费投入”有误,原文第四段中的信息为“国防投入不可谓不多”。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文章第一段指出宋朝国富军弱的现象,第二、三、四、五段分别从四个方面分析了宋朝军弱的原因,最后一段提出警示——国富不等于国强,振聋发聩。

B.第二段指明宋朝统治者实行“崇文抑武、以文制武”的策略,削弱武将兵权,防范武将拥兵自重进而威胁其政权。

C.第三段首句是本段的中心句,然后举例论证。

第二、三两段主要是从宋朝统治者的主观意识角度分析导致宋朝军弱的原因。

D.第四段指明宋朝军队组织结构上的缺陷,造成了“好男不当兵,好铁不打钉”的社会共识;

第五段指明了战略要地的丧失也削弱了宋朝的军事力量。

以上两段是从客观角度分析宋朝军弱的原因。

解析 本题考查分析文本结构思路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D.强加因果,根据原文第四段可知,“宋代士兵的来源多是三教九流之徒……想方设法逃亡”,这才造成了“好男不当兵,好铁不打钉”的社会共识。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宋朝的社会繁荣和“澶渊之盟”“靖康之耻”等负面记忆,对现实都有借鉴意义,能促使我们反思宋朝国富军弱的原因。

B.以文制武策略,致使武将地位下降,加之剥夺了武将行政、财政、司法等权力,极大挫伤武将戍守边关、报国杀敌的积极性。

C.宋朝的生产力水平和社会繁荣程度成为当时世界之最,而崇文抑武、以文制武策略及以和缓战思想并没起到积极作用。

D.宋朝国富军弱的历史启示我们:

富不简单地等同于强。

我们在建设强大、繁荣经济的同时,也要建设一支强大的国防力量。

答案 C

解析 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概括能力。

C项中“崇文抑武、以文制武策略及以和缓战思想并没起到积极作用”理解错误,这样的策略及思想对“国富”有一定积极作用。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 现在看,脱贫攻坚的主要难点是深度贫困。

以某省为例,深度贫困的特征可以概括为“两高、一低、一差、三重”。

“两高”即贫困人口占比高、贫困发生率高。

深度贫困县贫困人口占全省贫困人口总数22%以上;

深度贫困县贫困发生率在15%以上,高于全省贫困县平均水平近9个百分点;

深度贫困村贫困发生率接近35%,高于全省贫困村平均水平近24个百分点。

“一低”即人均可支配收入低。

深度贫困县人均国内生产总值21650元,人均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386元,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928元,分别只有全省平均水平的50.7%、36.2%、49.7%。

“一差”即基础设施和住房差。

深度贫困县的贫困村中,村内道路、入户路、危房需要维修和重建。

“三重”即低保五保贫困人口脱贫任务重、因病致贫返贫人口脱贫任务重、贫困老人脱贫任务重。

深度贫困地区在2020年如期实现脱贫攻坚目标,难度之大可想而知。

脱贫攻坚本来就是一场硬仗,而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是这场硬仗中的硬仗。

(摘自南方网)

材料二

2012~2016年全国农村贫困人口数据及发生率

材料三 脱贫攻坚千难万难,最难的是有一些贫困群众“不怕穷”,也就是脱贫的内生动力不足。

解决精神匮乏比解决物质匮乏难,解决千百年来形成的落后观念和习俗比解决贫穷难。

国家统计局近期对云南八个市州“直过民族”贫困村进行调查,59.5%的受访者对当前生活表示满意,35.2%表示一般,只有5.3%的表示不满意。

贫困程度这么深,满意度还非常高,“不怕穷”、安于现状是一个重要原因,宁可守着穷摊子,也不愿干出新生活。

落后的观念、习俗,许多是千百年来形成的,改变不是一朝一夕之事。

精神上的内生动力和物质上的脱贫,既有密切联系,也有一定区别。

扶贫工作既不提高标准,吊高胃口,也不急于求成,降低标准,我国有信心到2020年打赢这场攻坚战。

(摘自中国政府网)

材料四 不同地区因历史、文化、地理环境等原因,致贫原因不尽相同,“个性化”扶贫无疑是一剂治疗贫困的良药。

扶贫“个性化”,因地因人制宜是关键。

不同地域、不同家庭、不同个体,在致贫问题上存在差异性,唯有深入其中、量体裁衣,才能最大限度地激发精准扶贫的效用,全面助推精准扶贫攻坚工作持续升温。

个性化扶贫在政策的制定上,要摸清家底,找出区域致贫的主要原因,借鉴其他地区扶贫工作的成功经验和做法,对其可行性进行研判,结合本地实际情况,探索出台科学合理的帮扶政策,并在政策的实施过程中根据推进情况进行适当调整。

在扶贫项目上,要改变“帮扶就是帮钱帮物”的传统观念,多研究些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法,按照贫困程度、产业发展进度、脱贫难易程度等,制定地区扶贫开发实施计划和年度计划,把扶贫工作纳入地方经济社会总体规划统筹安排,杜绝盲目扶贫。

(摘自《大众日报》)

4.下列对材料一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深度贫困县的“两高”即贫困人口占比重、贫困发生率高,明显超过所在省的平均水平。

B.深度贫困县国内生产总值较低,人均可支配收入低,只有所在省平均水平的一半。

C.深度贫困县的贫困村问题重重,村内道路、入户路等基础设施和危房均需维修和重建。

D.深度贫困县的低保五保贫困人口、因病致贫返贫人口、贫困老人等三类人口脱贫任务重。

答案 B

解析 本题考查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理解能力。

B.“国内生产总值”表述不准确,原文是“人均国内生产总值”;

且不是“人均可支配收入低”,原文是“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低”。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材料一、二用明确的数字指出我国脱贫攻坚工作面临的难点和现状,材料三则对部分地区贫困现象产生的原因作了分析。

B.从材料二看,2012~2016五年间,脱贫标准越来越高,当年贫困人口减少、年底贫困人口和贫困发生率都呈直线下降趋势。

C.在扶贫过程中,必须立足于各地实际情况,探索出台科学合理的帮扶政策,不能使用其他地区的经验和做法。

D.历史、文化、地理环境的不同造成不同地区致贫原因也完全不同,只有实行个性化扶贫才能改变贫困面貌,全面助推扶贫攻坚工作。

答案 A

解析 本题考查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概括能力。

B.“都呈直线下降趋势”分析不当,材料二表格中,2015年贫困人口减少数比2014年、2016年都多。

C.“不能使用其他地区的经验和做法”分析不当,由材料四可知,制定政策时应“借鉴其他地区扶贫工作的成功经验和做法,对其可行性进行研判”。

D.“不同地区致贫原因也完全不同”概括不当,原文材料四说“致贫原因不尽相同”。

6.根据上述材料,概括个性化扶贫的具体措施有哪些。

(6分)

答:

                            

                              

答案 ①找出致贫原因,精准扶贫。

②优化农村干部队伍,找准个性化发展路径。

③借鉴成功经验,结合本地实际,制定科学合理政策。

④改变“帮钱帮物”的传统观念,推进产业扶贫。

(每点2分,答对三点即可得6分)

解析 本题考查筛选整合信息的能力。

个性化扶贫的具体措施主要集中在材料四中,从中筛选相关信息,如“因地因人制宜”“深入其中、量体裁衣,才能最大限度地激发精准扶贫的效用”“个性化扶贫在政策的制定上,要摸清家底,找出区域致贫的主要原因,借鉴其他地区扶贫工作的成功经验和做法”“要改变‘帮扶就是帮钱帮物’的传统观念”等,然后根据筛选出来的信息进行整合,分点概括即可。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北京折叠①(节选)

郝景芳

依言②出现了。

老刀③迎上前去,依言看了看左右,没说话,带他去了隔壁的一家小餐厅。

两个穿格子裙子的小机器人迎上来,接过依言手里的小包,又带他们到位子上,递上菜单。

依言在菜单上按了几下,小机器人转身,轮子平稳地滑回了后厨。

两个人面对面坐了片刻,老刀掏出信封。

依言却没有接:

“……你能听我解释一下吗?

“你没必要跟我解释,”老刀说,“信不是我写的。

我只是送信而已。

“可是你回去要告诉他的。

”依言低了低头。

小机器人送上了两个小盘子,一人一份,是某种红色的生鱼片,薄薄两片,摆成花瓣的形状。

依言没有动筷子,老刀也没有。

信封被小盘子隔在中央,两个人谁也没再推。

“我不是背叛秦天。

去年他来的时候我就已经订婚了。

我也不是故意瞒他或欺骗他,或者说……是的,我骗了他,但那是他自己猜的。

他见到吴闻来接我,就问是不是我爸爸。

我……我没法回答他。

你知道,那太尴尬了。

我……”

依言说不下去了。

老刀等了一会儿说:

“我不想追问你们之前的事。

你收下信就行了。

依言低头好一会儿又抬起来:

“你回去以后,能不能替我瞒着他?

“为什么?

“我不想让他以为我是坏女人耍他。

其实我心里是喜欢他的。

我也很矛盾。

“这些和我没关系。

“求你了……我是真的喜欢他。

老刀沉默了一会儿,他需要做一个决定。

“可是你还是结婚了。

”他说。

“吴闻对我很好。

好几年了。

”依言说,“他认识我爸妈。

我们订婚也很久了。

况且,……我比秦天大三岁,我怕他不能接受。

秦天以为我是实习生。

这点也是我不好,我没说实话。

最开始只是随口说的,到后来就没法改口了。

我真的没想到他是认真的。

“所以,”她给老刀夹了新上来的热菜,“你能不能暂时不告诉他?

等我……有机会亲自向他解释可以吗?

老刀很饿,但他觉得这时不能吃。

“可是这等于说我也得撒谎。

”老刀说。

依言回身将小包打开,将钱包取出来,掏出五张一万块的纸币推给老刀。

“一点心意,你收下。

老刀愣住了。

他从来没见过一万块钱的纸钞。

他生活里从来不需要花这么大的面额。

他不自觉地站起身,感到恼怒。

依言推出钱的样子就像是早预料到他会讹诈,这让他受不了。

他觉得自己如果拿了,就是接受贿赂,将秦天出卖。

虽然他和秦天并没有任何结盟关系,只是被雇来送信,但他觉得自己在背叛他。

老刀很希望自己此时能将钱扔在地上,转身离去,可是他做不到这一步。

他又看了几眼那几张钱,五张薄薄的纸散开摊在桌子上,像一把破扇子。

他能感觉它们在他体内产生的力量。

它们是淡蓝色的,和一千块的褐色与一百块的红色都不一样,显得更加幽深遥远,像是一种挑逗。

他几次想再看一眼就离开,可是一直没做到。

她仍然匆匆翻动小包,前前后后都翻了,最后从一个内袋里又拿出五万块,和刚才的钱摆在一起。

“我只带了这么多,你都收下吧。

”她说,“你帮帮我。

其实我之所以不想告诉他,也是不确定以后会怎么样。

也许我有一天真的会有勇气和他在一起呢。

老刀看看那十张纸币,又看看她。

他觉得她并不相信自己的话,她的声音充满迟疑,出卖了她的心。

她只是将一切都推到将来,以消解此时此刻的难堪。

她很可能不会和秦天私奔,可是也不想让他讨厌她,于是留着可能性,让自己好过一点。

老刀能看出她骗她自己,可是他也想骗自己。

他对自己说,他对秦天没有任何义务,秦天只是委托他送信,他把信送到了,现在这笔钱是另一项委托,保守秘密的委托。

他又对自己说,也许她和秦天将来真的能在一起也说不定,那样就是成人之美。

他还说,想想糖糖,为什么去管别人的事而不管糖糖呢。

他似乎安定了一些,手指不知不觉触到了钱的边缘。

“这钱……太多了。

”他给自己一个台阶下,“我不能拿这么多。

“拿着吧,没事。

”她把钱塞到他手里,“我一个礼拜就挣出来了。

没事的。

“……那我怎么跟他说?

“你就说我现在不能和他在一起,但是我真的喜欢他。

我给你写个字条,帮我带给他。

”依言从包里找出一个画着孔雀绣着金边的小本子,轻盈地撕下一张纸,低头写字。

她的字看上去像倾斜的芦苇。

最后,老刀离开餐厅的时候,又回头看了一眼。

依言的眼睛注视着墙上的一幅画。

她的姿态静默优雅,看上去就像永远都不会离开这里似的。

他用手捏了捏裤子口袋里的纸币。

他讨厌自己,可是他想把纸币抓牢。

老刀从西单出来,依原路返回。

重新走早上的路,他觉得倦意丛生,一步也跑不动了。

宽阔的步行街两侧是一排垂柳和一排梧桐,正是晚春,都是鲜亮的绿色。

这些都是第三空间从未有过的。

他让暖意丛生的午后阳光照亮僵硬的面孔也照亮空乏的心底。

(有删改)

[注] ①北京折叠:

是科幻作家郝景芳的作品,于2016年8月21日获第74届雨果奖(被公认为科幻“诺贝尔”奖)最佳中短篇小说奖。

该小说叙述的未来的北京,被划分为三个空间。

空间之间有严格的界限,不同空间的人不能随意到其他空间去。

每过24小时,城市会发生折叠翻转。

②依言:

第一空间某银行总裁助理,曾被派往联合国帮忙组织培训,认识了来此实习的属于第二空间的年轻人秦天并与之相恋。

③老刀:

第三空间垃圾工,年近五十,单身父亲,为了捡来的女儿糖糖能上个好点儿的幼儿园,冒险一天之中穿越三个空间,替第二空间的秦天给身居第一空间的依言送信。

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老刀在餐厅将秦天托他送的信转交给依言,依言觉得有些难堪,她明白老刀已经知道自己结婚的事情,因此一见面就先给他做解释,虽然老刀并不想多问。

B.一万块钱的纸钞,处于第三空间的老刀从来没见过,而十万元,身居第一空间的依言“一个礼拜就挣出来了”。

不同空间有鲜明对比,凸显了较大的贫富差距,科幻小说实则在隐喻现实。

C.虽然矛盾纠结,但利弊的权衡最终使老刀还是拿了钱,小说对老刀此刻的内心刻画得十分细腻,心理的微妙、人性的复杂,在作品中得到充分的展示。

D.节选部分主要用大量对话、心理、动作描写来推动情节发展,在情节发展变化的过程中,老刀和依言两个人的性格、情感也得以逐步体现,人物形象显得饱满丰富。

解析 本题考查赏析小说内容及艺术特色的能力。

C.“利弊的权衡”的分析不准确,无“利弊的权衡”。

最终使老刀拿钱的是“现实的窘境”,即生活拮据,而这钱对女儿糖糖很重要这一原因。

8.小说中的“老刀”是个怎样的人?

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答案 ①贫穷卑微,生活拮据。

作为第三空间的垃圾工,无钱让女儿上好点儿的幼儿园,只好铤而走险去第一空间送信。

②深爱女儿,善良厚道。

女儿是捡来的,老刀却视若己出,还甘愿为其冒险;

面对依言的央求,老刀觉得对不起雇主秦天。

③想守底线,内心矛盾。

本不想拿依言的钱,现实的窘境使他不得不做出违心的选择。

解析 本题考查分析小说人物形象的能力。

解答时主要抓住相关情节与人物描写方法,还要结合文后“注”理解、分析、概括。

如:

“他不自觉地站起身,感到恼怒。

虽然他和秦天并没有任何结盟关系,只是被雇来送信,但他觉得自己在背叛他”,表明他善良、厚道;

“他对自己说,他对秦天没有任何义务,秦天只是委托他送信,他把信送到了,现在这笔钱是另一项委托,保守秘密的委托。

他似乎安定了一些,手指不知不觉触到了钱的边缘”,表明他内心的矛盾,为生活所迫,不得不做出违心的选择。

9.小说结尾画线部分的描写有何作用?

答案 ①展现环境。

晚春这些清新、明亮、温暖的景物,展现了第一空间的美好和生机。

②烘托心情。

此时的乐景,反衬出老刀违心地拿了钱后内心的空乏和沉重。

③突出主题。

通过老刀的切身体会,凸显了第一空间和第三空间的巨大差距,隐喻了社会阶层间无法逾越的鸿沟。

解析 画线处是环境描写,环境描写主要作用有:

①自身的、独立的审美价值——表现地域风光,提示时间、季节和环境特点;

②渲染气氛,为后边刻画人物作铺垫;

③烘托人物性格,或某种心理;

④展开、推动情节发展;

⑤深化主旨;

⑥象征和暗示。

本处“一排垂柳和一排梧桐,正是晚春,都是鲜亮的绿色”突出体现的景物特点是“鲜亮”,表现第一空间的美好和生机;

本来老刀的心情是“讨厌自己”,是沉重的,这里却是写“乐景”,其实是“以乐景写哀情”的写法,凸显了第一空间和第三空间的巨大差距,凸显了两个空间人们生活的差距,从而突出社会阶层间无法逾越的鸿沟这一主题。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尹焞字彦明。

少师事程颐,尝应举,发策有诛元祐诸臣①议,焞曰:

“噫,尚可以干禄乎哉!

”不对而出,告颐曰:

“焞不复应进士举矣。

”于是终身不就举。

靖康初,种师道荐焞德行可备劝讲,召至京师,不欲留,赐号和靖处士。

户部尚书梅执礼等人合奏:

“河南布衣尹焞学穷根本,德备中和,近世招延之士无出其右者。

朝廷特召,而命处士以归,使焞韬藏国器,不为时用,未副陛下侧席求贤之意。

望特加识擢,以慰士大夫之望。

”不报。

次年,金人陷洛,焞阖门被害,焞死复苏,门人舁置山谷中而免。

绍兴四年,止于涪。

涪,颐读《易》地也,辟三畏斋以居,邦人不识其面。

侍读范冲举焞自代,授左宣教郎,以疾辞。

范冲奏给五百金为行资,遣漕臣奉诏至涪亲遣。

六年,始就道,作文祭颐而后行。

高宗渡江,赵鼎去位,张浚独相,上章荐焞,谓其所学所养有大过人者,乞令江州守臣疾速津送至国门,复以疾辞。

上曰:

“焞可谓恬退矣。

”诏以秘书郎兼说书,趣起之,焞始入见就职。

未几,称疾在告,除权礼部侍郎兼侍讲。

时金人遣张通古、萧哲来议和,焞上疏曰:

“臣伏见本朝有辽、金之祸,亘古未闻,中国无人,致其猾乱。

今又为此议,则人心日去。

不识陛下未尝深谋而熟虑乎,抑在廷之臣不以告也?

”又移书秦桧言:

“今北使在廷天下忧愤若和议一成彼日益强我日益怠侵寻朘削天下有被发左衽之忧天下之人痛恨切骨,金人狼虎贪噬之性,不言可见。

天下方将以此望于相公,觊有以革其已然,岂意为之已。

甚乎。

”疏及书皆不报,于是焞固辞新命。

引年告老,转一官致仕。

十二年,卒。

(节选自《宋史·

列传第一百八十七》)

[注] ①宋徽宗崇宁元年(1102),奸臣蔡京把反对王安石变法的司马光等保守派官员视为奸党,称为“元祐党人”,加以打击。

程颐名列其中。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今北使在/廷天下忧愤/若和议一成/彼日益强/我日益怠/侵寻朘削/天下有被发左衽之忧/

B.今北使在/廷天下忧愤/若和议一成/彼日益强/我日益怠/侵寻朘削天下/有被发左衽之忧/

C.今北使在廷/天下忧愤/若和议一成/彼日益强/我日益怠/侵寻朘削天下/有被发左衽之忧/

D.今北使在廷/天下忧愤/若和议一成/彼日益强/我日益怠/侵寻朘削/天下有被发左衽之忧/

解析 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能力。

“廷”和第一个“天下”都是名词,不可连在一起,中间应停顿,排除A、B两项。

根据句意可知,第二个“天下”不能做前句的宾语,应为“有被发左衽之忧”的主语,需在其前面停顿,排除C项,故选D项。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发策,指发出的策问。

古代科举考试把试题写在策上,令应试者作答,称为策问,内容常关涉国家大事。

B.处士,古代指有才能而不被赏识、不被重用的官员,后来也泛指有才德而隐居不愿做官的读书人。

C.布衣,即麻布制成的衣服,古代平民不能着锦绣之服,多着布衣,因而常用“布衣”来借指平民。

D.致仕,指古代官员交还官职,即退休。

官员正常退休叫作“致仕”,源于周代,汉朝以后形成固定制度。

解析 本题考查识记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

“有才能而不被赏识、不被重用的官员”错误,“处士”泛指未做过官的士人,这里不指官员。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尹焞敬待老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