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规程编制规范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7597108 上传时间:2022-12-07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3.6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作业规程编制规范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作业规程编制规范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作业规程编制规范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作业规程编制规范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作业规程编制规范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作业规程编制规范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作业规程编制规范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作业规程编制规范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作业规程编制规范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描述煤层底板岩石性质、层理、节理、厚度、底板分类、底板比压等情况及其变化情况。

三、绘制工作面地层综合柱状图,能够反映出直接底、基本底以及不低于倍8

采高的煤层顶板的岩性、厚度、间距等。

附图:

工作面综合柱状图。

第五节地质构造

、断层:

叙述对工作面回采有影响的断层产状(三要素)、在工作面中的具体位置及其对回采的影响程度

二、褶曲:

叙述对工作面回采有影响的褶曲名称、基本特征、两翼产状、在工作面中的具体位置及其对回采的影响程度。

三、其他因素:

叙述陷落柱、火成岩等其他因素对回采的影响。

第六节水文地质

一、含水层的分析:

描述对回采有影响的含水层厚度、涌水量、涌水型式、补给关系以及对回采的影响情况。

、其他水源的分析:

描述老空水、地表水、注浆水、钻孔和构造导水等情况,及其对回采的影响程度三、为防止溃沙、溃泥、透水等事故,开采急倾斜厚煤层时,还应对开采后的上部垮落层的情况进行预计和描述。

四、工作面涌水量:

叙述采煤工作面正常涌水量、最大涌水量。

瓦斯情况第七节

一、本工作面及周边瓦斯地质情况介绍。

二、吨煤瓦斯含量,有资料有引用资料内容。

三、参考矿井和相邻采掘工作面的瓦斯、二氧化碳涌出情况,预计工作面的瓦

斯、二氧化碳等的相对、绝对涌出量。

四、瓦斯、二氧化碳等对本工作面的影响程度预计。

影响回采的其他因素第八节

一、根据有资质的鉴定机构提供的鉴定数据,说明工作面的煤尘爆炸指数。

二、根据有资质的鉴定机构提供的鉴定数据,确定工作面煤层的自燃发火倾向性;

参考相邻采煤工作面煤的自燃情况,确定自然发火期。

三、参考矿井和相邻采掘工作面的地温等情况,分析地温对回采的影响。

四、冲击地压和应力集中区:

描述本采区、相邻工作面的冲击地压、应力集中区情况及其对回采的影响。

五、其它有毒有害气体对工作面的影响。

六、叙述地质部门对工作面回采的具体建议。

储量及服务年限第九节

一、计算工作面的基础储量,根据规定的回采率计算可采储量。

二、应采用下列公式之一进行工作面服务年限(以月为单位)的计算。

(一)工作面的服务年限可采推进长度设计月推进长度。

/=

(二)工作面的服务年限可采储量设计月产量。

=/

第二章采煤方法和工艺

学资学习网提供考研资料

第一节巷道布置

一、叙述工作面运输巷、回风巷、开切眼及其他巷道(联络巷、溜煤眼、硐室)的断面、支护方式、位置、用途。

二、开采急倾斜煤层时,需要对区段平巷、溜煤眼、行人眼、运料眼以及联络平巷等巷道的断面、支护方式、位置、用途进行叙述。

三、高瓦斯、煤与瓦斯突出采用了排放瓦斯专用巷道、抽采瓦斯专用巷道的,需要对排放瓦斯尾巷、抽采瓦斯专用巷道进行叙述。

四、按比例绘制工作面及巷道布置平面图,能够反映出井上下对照情况,构造情况,工作面周边的巷道、工程情况;

表示出工作面的位置、工作面走向和倾斜长度、机巷和回风巷道关系、煤层平均倾角,与采区上、下山的关系,及上下山上下出口方向等。

巷道平面布置图和剖面图()和机巷、1:

1000回风巷断面图()1:

50.

第二节采煤方法和工艺

一、选择采煤方法,叙述选择依据。

二、简述采煤工艺。

三、叙述采高、循环进度等。

四、叙述落煤、装煤、运煤、顶板控制方式,叙述工作面是无煤柱开采或有煤柱开采,煤柱留设尺寸,巷道联络方式等。

五、采用分层开采工艺的,应确定分层厚度等内容。

六、采用上下工作面同时回采(对拉、顺拉)工艺的,应明确上下面的位置关系和错距。

七、采用柔性掩护支架开采急倾斜煤层时,需要明确:

(一)支架的角度结构、组成、宽度,支架垫层数和厚度,点柱等。

(二)工作面安全出口及两巷管理要求。

(三)扩巷方法、扩巷支护要求。

(四)支架的安装和管理要求(点柱的支设角度、排列方式和密度)。

(五)回棚(柱)放顶规定。

(六)支架下放方式、要求。

(七)落煤方式和架内爆破规定。

(八)支架的拆除方式。

八、使用采煤机割煤,应叙述选择采煤机的型号、功率及其进刀方式、进刀段长度、进刀深度,割煤方式、牵引方式、牵引速度,并绘制进刀方式示意图,叙述采煤机的操作及其周围人员与采煤机的安全距离,大倾角工作面对采煤机的防滑规定。

如果采用人工爆破开切口的,还应参考第十二项的规定对有关事项进行描述。

附图:

采煤机进刀示意图。

九、采用爆破落煤的,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进行炮眼布置设计。

叙述炮眼具体的布置要求,绘制炮眼

布置三视图(正、平、剖面图)。

(二)填写爆破说明书。

应包括工作面的采高、打眼范围,每循环炮眼的名称、编号、个数、位置、深度、角度、使用炸药、雷管的品种,装药量、装药方式、封泥长度、水炮泥个数、连线方式、起爆顺序、炮眼总长度、循环用药、雷管数量等内容。

炮眼布置图(正面、平面、剖面图或)1:

1001:

50

(三)确定采煤工作面的放炮距离和起爆地点的有关要求。

十、叙述工作面钻眼机具名称、型号、台数、电压等级、分段钻

眼、全工作面从机尾到机头钻眼等具体规定要求,

采煤工作面施工工艺流程,简要说明从准备、落煤、装煤、运煤、支架、移溜、回柱等过程流程。

十一、用规程、措施编制指引中的公式进行工作面正规循环生产能力的计算。

第三章顶板管理

第一节支护设计

一、工作面的支护设计。

支护设计应包括工作面、端头和运输巷、回风巷支护设备的选型、支柱密度的选择、基本支架柱排距确定、柱鞋的规格尺寸等内容。

二、工作面的支护设计,一般采用以下方法。

采用类比法时,应根据本煤矿或邻矿同煤层矿压观测资料和经验

公式进行设计。

(一)采用经验公式:

丫式中:

工作面合理的支护强度,ptkpt=9.81h

丫顶板岩石重力密度,采高,;

mt/m3;

kN/m2;

h

――工作面支柱应该支护的上覆岩层厚度与采高之比,一般取一,根据具8k4体情况合理选取。

(二)选用相邻、相似工作面矿压实测工作面初次来压时的支护强度。

pt

(三)支柱实际支撑能力可以采用下列公式计算:

式中:

Rt=kgkzkbkhkaR

——支柱额定工作阻力,根——支柱阻力影响系数,可以从表KR;

kN/

中查得。

项目液压支柱微增阻支柱急增阻支柱工作系数增阻系数0.50.91kg0.99

不均衡系数采高系数v2.2m-1.52.2m-1.51.4mkh0.70.80.9kb0.70.850.95kz

表°

倾角系数v°

°

0.9ka100.9511--2545261.00.950.951.0中系数根据矿压观测成果统计,适宜一般采煤工作面。

(四)工作面合理的支护密度,可采用下列式计算:

)(BLLqPDK

;

度,支架的护强阻中:

一一支架工作力,;

一一支式0.723MPaPKN

q

——支架宽度,——端面距,——顶梁长度,1.5mB4.75mKL0.28mDL

(五)根据上述有关参数,结合采高、工作面顶板下沉量、是否用铰接顶梁等因素,选取合适的支柱型号,顶梁型号,确定支柱(支架)的初撑力和工作阻力。

(六)合理控顶距的选择:

在满足安全生产的前提下,根据工作面的实际工作条件和采煤工艺确定最大、最小控顶距。

支柱密度)(七)计算支柱根数:

使用支柱数量:

最大控顶面积(最大S/;

确定支柱排距和柱距,采用密集支柱切顶时,根据支柱柱距计算增加使)(N计算备用支柱数量,然后确定工用支柱数量,根据支柱使用数量按不低于10%、综合叙述工作面支柱排距、柱距,最大控顶距(支柱排数)作面支柱数量。

、机道、人行道和材料道的关系,顶梁的排列方式,支最小控顶距(支柱排数)柱的初撑力、工作阻力、迎山角度等。

(八)如果工作面底板松软,支柱容易插底的还要选择柱鞋,柱鞋直径计算按

①》下列公式计算:

式中:

①——柱鞋直径,;

——底板比压,MPammRtQQ200

三、叙述工作面切顶方式,若采用密集支柱切顶,规定密集支柱的柱距及与正规支柱的关系;

叙述支柱防倒措施,倾斜和急倾斜工作面人行规定要求及防止上部矸石、材料等滚下伤人规定要求。

四、工作面分段支护平行作业的,必须明确分段距离,且对分段处的有关要求作出具体规定。

五、综采工作面的支护设计,需要根据工作面的支护强度合理选用液压支架,叙述支架型号、数量等。

六、乳化液泵站应包括以下内容一乳化液泵站及管路选型,根据支护设计和选择的支柱或支架要求确定工作)(压力。

二)(乳化液泵站位置设置:

容易移动乳化液泵站应放在巷道较宽的位置并在

相关图纸上明确标明。

.三乳化液泵站使用规定泵站压力调整要求、乳化液配制方式、乳化液浓度、:

)(检查方式等。

第二节工作面顶板控制

一、确定工作面回采时顶板控制方式。

描述顶板控制方法、控顶距离、放顶要求、采空区处理(煤柱支撑法、缓慢下沉法、充填法、全部垮落法等)、伞檐规定、破碎顶板铺网要求、护顶方式及要求等。

二、确定工作面正常回采时特殊支护形式。

描述抬棚、戗柱(棚)、丛柱、木垛、贴帮支柱的支设及临时支护、挡矸等要求。

三、确定各工序之间平行作业的顺序和安全距离。

四、确定采空区顶板管理方法,回柱放顶的方法,放顶区内支柱(架)、特殊支

护等的回撤方式,分段平行作业时上下段连接处的支柱回撤方法。

五、描述顶底板变化、地质构造、应力集中区等特殊地段以及其他因素时的顶板控制方法和要求。

六、采用充填控制顶板时,需要要明确充填的工艺要求、材料来源、材质要求、工序衔接等内容。

七、如果工作面有伪顶、复合顶板时,应确定其控制方式。

第三节运输巷、回风巷及端头顶板控制

、叙述工作面运输巷、回风巷超前支护的方式、距离二、叙述端头支护方式、支护质量要求,以及与其他工序之间的衔接关系。

三、叙述安全出口的高度、宽度等。

四、确定各类支护材料的正常使用数量、规格型号,确定各类备用支护材料的数量、规格、存放地点、管理方法。

五、叙述上下巷道与工作面连接处的支护形式、支护密度、支柱型号,上下巷道支架回撤点到工作面切顶线距离的规定,上下巷道支架回撤的方法及回撤设备型号、台数、功率,设备固定方式、距离和回撤信号规定,人员回撤时安全技术措施等。

六、绘制工作面布置图(平面、剖面图),反映出工作面超前、端头支护和工作面运输巷、回风巷正常支护及回柱放顶,表示出最大和最小控顶距等情况。

工作面平面布置图、剖面图()和机巷、风巷加1:

1000强支护段及其设备断面图()1:

矿压观测第四节

一、确定矿压观测内容。

应包括日常支柱(架)支护质量动态监测、巷道变形离层观测、顶板活动规律分析等内容。

二、描述矿压观测方法,说明工作面和巷道中矿压观测仪器、仪表的安设位置,观测时段。

第四章生产系统

运输第一节

一、确定运输、装载、转载方式,选择运输设备。

二、叙述运输设备的安装位置、固定方式、推移方式。

三、叙述运煤路线和辅助运输路线。

绘制运输系统示意图

第二节“一通三防”与安全监控

一、确定采用的通风方式、通风系统,叙述工作面范围内通风设施的安设位置和质量要求。

二、进行工作面实际需要风量的计算。

依据编制指引内风量计算相关公式进行计算。

三、确定通风路线,描述风流从采区进风巷经工作面到采区回风巷的路线四、防治瓦斯应包括瓦斯检查和瓦斯监测。

(一)分析并明确瓦斯易发生积聚或超限的地点,瓦斯超限处理方法、撤人和恢复生产的规定等内容,对于突出矿井重点监测瓦斯变化情况。

(二)明确瓦斯监测的有关规定,描述与工作面有直接关系的瓦斯监测设备(传感器)的设置地点、断电瓦斯浓度、复电瓦斯浓度、断电范围,以及瓦斯报警撤人和恢复生产的规定等内容。

五、采用瓦斯抽采(排放)系统时,确定抽采方法、抽采钻孔布置、及管路布置,叙述瓦斯抽采(排放)路线,抽放系统管网摩擦阻力计算、预计抽采量和绘制抽放系统图。

编写安全注意事项。

六、确定综合防尘系统,叙述以下内容:

(一)叙述防尘系统,应包括防尘供水管道系统设置、供水参数、防尘设施设置地点等内容。

(二)明确防尘方式,应包括工作面综合降尘的各类方式(煤层注水、采煤机内外喷雾,架间喷雾,转载点喷雾,湿式打眼,装煤洒水,个体防护,工作面

运输巷、回风巷净化水幕和冲刷工作面运输巷、回风巷等方式)(三)明确隔绝瓦斯、煤尘爆炸方式,包括隔爆设施的设置、水量、管理等要求。

七、明确防治煤层自然发火所选用的消防管路系统及措施。

叙述回采期间选用的综合防灭火方式(注浆、注氮、阻化剂、凝胶、均压等),并确定相关的设备、型号、工艺和参数。

确定监测系统,描述束管监测系统安设、传感器的设置地点、监测要求、自然发火标志气体、预报制度,以及气体超限撤人等内容。

明确特殊时期的防灭火要求,包括工作面临近结束、暂停开采和停止开采,以及其他意外情况下的防灭火规定。

八、绘制通风、防尘系统相关图纸:

通风系统图、瓦斯抽采(排放)系统图、防尘系统图、注浆系统图、注氮系统图、消防管路系统图、安全监测监控系统(设备)布置图等图纸,可以合并绘制或分单项绘制。

第三节排水

、根据工作面的涌水量,选择排水设备和排水系统

、明确排水路线。

三、绘制排水系统图

供电第四节

一、进行供电系统设计,包括以下内容。

(一)确定供电方式、电压等级。

(二)计算工作面同时工作设备最大电力负荷。

(三)进行设备、电缆选型计算,继电保护整定计算。

二、工作面电气设备、电缆配置表,包括名称、型号、功率、台数。

三、绘制供电系统图。

应明确供、用电设备情况,电缆种类、长度、断面和“三大保护”等情况。

四、机电设备平面布置图。

第五节通讯照明

一、叙述工作面风巷、机巷与车场、变电所、调度室等要害场所(部门)直接联系的通信设施、电话位置等。

二、叙述工作面、转载等主要场所的照明设置情况。

三、绘制通信、照明系统布置图

劳动组织及主要技术经济指标第五章

劳动组织第一节

一、描述作业方式。

应根据工艺流程和劳动组织,合理安排各工序,尽量做到平行作业、提高工时利用率。

二、描述劳动组织方式,说明劳动力配备情况,编制劳动组织表。

第二节作业循环

绘制工作面正规循环作业图表。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第三节

填制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应明确相关的安全、生产、经济等指标。

第六章煤质管理

第一节一般规定

一、有针对性地叙述与本工作面相关的安全制度及需要特别强调的措施。

二、叙述交接班时安全检查的内容和有关规定。

第二节顶板管理

一、描述工作面、运输巷、回风巷的支护质量要求。

二、描述敲帮问顶的有关规定,加强工作面顶板管理措施,工作面、运输巷、回风巷冒顶、煤壁片帮的处理方法、措施。

三、规定所用支护材料的质量要求。

四、明确工作面、运输巷、回风巷支柱(架)初撑力的要求。

五、制定工作面支、回柱及正常支护下防倒柱伤人措施,倾角大的工作面防止上部矸石、材料等滚下伤人的措施,大倾角工作面支架固定方法。

六、描述运输巷、回风巷加强支护的方式、要求。

七、明确工作面注液枪的设置、存放规定、使用要求。

八、明确运输巷、回风巷支架的回撤方法和要求。

九、制定回柱放顶的安全措施。

十、描术其他顶板控制(如采空区放顶)安全技术措施。

第三节防治水

一、描述工作面防治水工作的重点区域和需要进一步加强地质勘查工作的区域。

二、描述排水路线、管路发生堵塞、故障情况下的停止作业、撤出所有受水威胁地点人员、报告矿调度室的应急措施。

三、描述工作面或其他地点有异常情况,应停止作业及采取的措施等。

四、描述其他防治水安全技术措施。

第四节爆破

一、描述爆破作业负责人的职责、分工以及相互监督的方式。

二、描述爆破器材领退、使用等安全措施。

三、明确严格按照炮眼布置设计要求打眼,并说明打眼前进行安全检查的内容。

四、明确要使用符合规定的封泥,并坚持使用水炮泥的规定。

五、制定工作面设备、支柱等防止炮崩的措施。

六、明确爆破必须执行“一炮三检”和“三人连锁”放炮制度、具体检查方法,放炮后进入放炮地点的措施,以及严禁裸露爆破(放糊炮、明炮)和短母线爆破的具体规定。

七、明确什么情况下不准爆破的具体规定。

八、确定放炮危险区域,并在所有进入危险区域的道口设置警戒,以及警戒人员站、撤岗的规定、撤人规定等。

九、制定其他爆破管理安全技术措施。

第五节“一通三防”与安全监测

、制定工作

、制定工作面通风路线发生进、回风不畅情况下的应急措施面采用的各项综合防尘措施及要求三、制定工作面采用的各项综合防灭火措施及要求。

说明发生高温点、发现指标气体等发火征兆时的处理方法和安全技术措施。

四、制定在注氮、注浆、洒阻化剂等防火操作时的安全措施。

五、制定在工作面区域内的安全监控仪器、仪表使用、悬挂、移动的规定要

求。

六、按防突管理的采煤工作面必须制定专门的防突安全技术措施,并和作业规程同步执行。

七、制定其他“一通三防”、安全监控及外因火灾防治安全技术措施。

八、制定瓦斯抽放钻孔施工、管路安装安全技术措施。

第六节运输

一、制定工作面、运输巷、回风巷中的运输设备依次启动、停止的措施和联络信号方式。

二、制定工作面、运输巷、回风巷中的运输、转载设备在紧急情况下停机的措施。

三、制定使用带式输送机、刮板输送机等运输设备时的安全措施。

四、制定要专人操作运输、转载、破碎设备,并禁止人员随意跨越的措施。

五、制定发生大块煤炭(矸石)卡住运输、转载、破碎设备以及溜煤眼上口的处理方式和安全措施。

六、制定辅助运输中应采取的安全措施。

七、制定其他运输管理安全技术措施。

机电第七节

一、制定工作面采煤机、运输机、转载机、破碎机、带式输送机、液压支架等机电设备的安装固定、使用、移动、维修时的安全技术措施。

二、明确机电设备的使用和操作实行专职制、设备维护实行岗位

责任制、现场交接班制、停止送电等制度。

三、制定乳化液泵站等管理要求措施。

四、制定移动变电站和乳化液泵站、喷雾泵站等的移动、固定方式和安全措施。

五、明确油脂管理的要求。

六、制定机电设备检修时的安全措施。

七、制定设备撤除安全措施。

八、制定其他机电管理安全技术措施。

第八节其他

一、明确工作面工业卫生、文明生产方面的内容要求。

二、制定其他安全技术措施。

第七章灾害应急措施及避灾措施

一、制定发生顶板事故,瓦斯、煤尘爆炸,火灾,水灾等的应急措施。

二、确定发生灾害时的自救方式、组织抢救方法和安全撤离线。

三、绘制工作面避灾路线示意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高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