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yoffs学业水平测试地理必修考点细化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7595138 上传时间:2022-12-07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136.5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yyoffs学业水平测试地理必修考点细化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yyoffs学业水平测试地理必修考点细化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yyoffs学业水平测试地理必修考点细化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yyoffs学业水平测试地理必修考点细化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yyoffs学业水平测试地理必修考点细化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yyoffs学业水平测试地理必修考点细化文档格式.docx

《yyoffs学业水平测试地理必修考点细化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yyoffs学业水平测试地理必修考点细化文档格式.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yyoffs学业水平测试地理必修考点细化文档格式.docx

地球公转

示意图

方向

自西向东,从北极上空看呈逆时针,从南极上空看呈顺时针。

周期

(1)自转3600,周期为23时56分4秒

(2)昼夜更替周期为24小时

(1)恒星年,365天6时9分10秒。

(2)回归年,365天5时48分46秒。

速度

(1)角速度,除极点为0外,其它各点均相等,为150/小时。

(2)线速度,自赤道向极点逐渐减小为0。

位于近日点(1月初)时速度快,位于远日点(7月初)时速度慢。

6.理解黄赤交角的地理意义。

黄赤交角是黄道平面与赤道平面的交角,目前为23026′,在数值上与地轴的倾角互余。

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地球上的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作周年回归运动,移动情况如图所示:

由于直射点的回归运动导致了不同地点的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进而形成了四季。

7.理解昼夜更替和地方时产生的原因,能够进行简单区时计算。

(1)昼夜更替的成因:

一个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同一时刻太阳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

由于地球不停地自转,就产生了昼夜交替现象。

昼夜交替的周期是一个太阳日,即24小时。

(2)地方时的成因:

地球自西向东自转,不同的经线有不同的时刻,东边地点的时刻总是早于西边,这就产生了地方时,同一条经线上的地方时相同。

(3)全球按国际规定划分为24个时区,每个时区跨15个经度,各时区均以本时区的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作为标准时间,相邻两个时区相差1小时。

求区时:

第一步:

求时区差,关于时区差,若两地同在同东时区或同西时区,则求时区差用减法,若两地位于东西十二时区两侧,则求时区差用加法。

第二步:

求区时,东加西减

8.了解四季更替的现象,解释四季形成的成因。

地球公转产生的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的时间变化使地球表面的能量分布也具有周年变化的规律,从而产生了四季的变化。

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分布规律:

太阳直射点上最大为900,由直射点分别向南、向北逐渐递减。

昼夜长短的纬度变化规律:

春、秋分日全球昼夜相等;

赤道上昼夜长短无变化,全年昼夜相等;

春分→夏至→秋分:

由南向北昼越来越长,夜越来越短,南极附近有极夜现象,北极附近有极昼现象,夏至日时极昼、极夜范围最大,到达极圈;

秋分→冬至→次年春分:

由南向北昼越来越短,夜越来越长,南极附近有极昼现象,北极附近有极夜现象,冬至日时极昼、极夜范围最大,到达极圈。

9.知道地球的圈层结构,了解各圈层的主要特点。

地球的圈层结构

重要特点

外部圈层

大气圈

大气圈的主要成分是氮和氧,是地球生命生存的基础条件之一。

,大气密度随着高度随高度的升高递减。

水圈

水圈由液态水、固态水和气态水组成,还可分为海洋水、陆地水、大气水和生物水,其中陆地水与人类关系最为密切。

生物圈

生物圈中的生物广泛分布于地壳、水圈和大气圈中,是地球生态系统中最活跃的因素。

内部圈层

地壳

由岩石组成,厚薄不一,大陆部分较厚,大洋部分较薄

地幔

地幔中有一软流层,可能是岩浆的主要发源地。

软流层以上的地壳和上地幔顶部被称为岩石圈。

地核

外核呈液态或熔融状态,内核呈固态。

二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1.知道岩石圈的三大类岩石,了解地壳内部物质的循环过程。

(1)岩浆岩是岩浆沿岩石圈的薄弱地带侵入或喷出地表,冷却凝结而成。

(2)沉积岩是裸露岩石在外力作用下固结作用而形成。

(3)变质岩是生成的岩石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下变质而成。

(4)从岩浆到形成各种岩石,又到新岩浆的产生,就构成了地壳物质循环。

(必修1P78图)

2.了解褶皱、断层的特点及其地表形态。

地质构造

特点

对地形的影响

实例

褶皱

背斜:

岩层向上拱起,岩层中间老两翼新

一般:

背斜成山;

向斜成谷

特殊:

背斜顶部受到张力被侵蚀成谷地;

向斜槽部受挤压物质不易被侵蚀反而成山岭。

喜马拉雅山阿尔卑斯山

向斜:

岩层向下弯曲,岩层中间新两翼老

断层

岩体沿断裂面发生明显位移

大的断层常形成谷地或陡崖。

上升岩体形成断块山,下降岩体形成谷地或低地

华山庐山泰山渭河平原汾河谷地

3.结合实例,说明流水、风力、冰川等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塑造。

分布区

作用形式

侵蚀地貌

沉积地貌

主要在湿润、半湿润地区

流水

沟谷、瀑布、峡谷,如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

冲积扇、冲积平原、河口三角洲

干旱地区

风力

风蚀蘑菇、风蚀洼地、黄土高原的形成

沙丘、沙垄

高纬度、高海拔地区

冰川

U谷、冰斗、刃脊、角峰

4.了解大气的受热过程

太阳辐射是地球最主要的能量来源。

大气的受热过程可以用下图表示,此过程中大气对太阳辐射具有削弱作用,对地面具有保温作用。

太阳辐射中的可见光的绝大部分可以到达地面。

5.理解大气保温作用的基本原理

地面的长波辐射除少部分透过大气外,绝大部分被对流层中的水汽和二氧化碳吸收,使大气增温。

大气同时向外辐射长波辐射,其中大部分朝向地面,称为大气逆辐射。

从而补偿了地面辐射损失的热量,对地面起到保温作用。

6.结合实例,说明大气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必修1P32图2.3)

热力环流是由于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它是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

地面冷热不均→大气垂直运动(热的上升,冷的下降)→水平方向上气压产生差异→水平气压梯度力→大气水平运动(水平方向上气流由高压流向低压)。

地面冷热不均是根本原因,水平气压梯度力是直接原因。

在自然界中,常见的热力环流形式有山谷风、海陆风、城市风等。

(要能画出方向)

7.结合实例,说明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及移动规律。

由于太阳辐射对各纬度加热不均,全球近地面形成七个气压带、六个风带(0369低高低高,低压高压相间叉,一撇一捺向低压)(必修1P37图2.10)

气压带和风带随着太阳直射点的季节移动而移动,就北半球而言,大致是夏季北移,冬季南移。

8.理解季风环流的形成原因。

季风环流是全球性大气环流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们将盛行风向随季节作有规律变化的风叫做季风,全球季风环流以亚洲东部和南部最为典型,图见必修1P41

地区

季节

风向

形成原因

特征

东亚

冬季

西北季风

海陆热力差异

寒冷干燥

夏季

东南季风

高温多雨

南亚

东北季风

(海陆热力差异)

温和干燥

西南季风

(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东南信风向北越过赤道偏转成西南风

炎热多雨

9.结合实例,说明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和移动规律及其对气候的影响。

一般地说,高气压带气流下沉,气候干燥,低气压带气流上升,降水较多;

由较低纬度流向较高纬度的风带,气流较湿润,由较高纬度流向较低纬度的风带,气流较干燥。

而由于气压带、风带的移动会使同一地区的气候呈季节性变化规律。

气候类型

大气环流状况

气候特征

热带雨林气候

常年受赤道低压带控制

全年高温多雨

温带海洋性气候

常年受西风带影响

终年湿润气温年变化小

地中海气候

夏季受副热带高压控制,冬季受西风带影响

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热带、亚热带、温带季风气候

夏季盛行来自海洋的偏南风,冬季盛行来自大陆内部的偏北风

10.结合实例,说明锋面系统的特点及其对天气的影响。

锋面类别

图示

过境前天气

过境时天气

降水位置

举例

冷锋

暖气团控制:

晴;

气温高、气压低

阴天、下雨、刮风、降温

锋后

寒潮;

夏我国北方暴雨,一场秋雨一场寒

暖锋

冷气团控制:

气温低、气压高

连续性降水 

锋前

一场春雨一场暖

11.结合实例,说明低压、高压系统的特点及对天气的影响。

气旋、反气旋是对天气系统气流状况的描述,低压、高压是对天气系统气压状况的描述。

实际上气旋就是低压系统,反气旋就是高压系统。

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系统的特点与天气

 

气流(气压)状况

气流的水平运动方向

中心气流及天气状况

气旋

(低压中心)

北半球按逆时针方向、南半球按顺时针方向由四周向中心辐合

中心气流上升,多阴雨天气

台风

反气旋

(高压中心)

北半球按顺时针方向、南半球按逆时针方向由中心向四周辐散

中心气流下沉,多晴朗天气

北方秋高气爽,

“伏旱”天气

12.知道水循环的概念。

水循环是指自然界的水在地理环境中通过各个环节循环运动的过程。

水循环按其发生的空间范围不同,可分为海陆间循环、海上内循环、陆上内循环。

13.了解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结合实例,说明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水循环的主要环节有:

蒸发、降水、水汽输送、地表径流、下渗、地下径流、植物蒸腾等。

台风登陆属水汽输送环节,江河入海属地表径流环节,跨流域调水是人类改变了地表径流。

外流河参与了海陆间循环,内流河(如塔里木河)只参与了陆上内循环。

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⑴使各种水体处在不断更新状态⑵维持了全球水的动态平衡。

⑶促使自然界的物质运动⑷是海陆联系的纽带⑸塑造地表形态。

14.了解洋流的概念及类型(寒流、暖流)。

海洋中的海水,常年比较稳定地沿一定方向作大规模的流动,称为洋流。

根据水温状况,洋流分为暖流和寒流。

温度较流经海区水温高的是暖流,较流经海区水温低的是寒流。

15.归纳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结合实例说明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必修1P61北半球环流方向为8,南半球环流方向为0

洋流分布规律:

①中低纬度海区形成以副热带高压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北半球为顺时针,南半球为逆时针;

②北半球中高纬度海区形成以副极地低压为中心的逆时针大洋环流;

③南纬40°

附近海域形成环球性西风漂流。

洋流对促进全球热量平衡、气候、渔场形成、海洋航运、海洋污染会产生影响

三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

1.知道自然地理环境的组成要素。

地理环境的组成要素:

大气、水、岩石、地貌、生物、土壤等。

2.知道自然地理要素(生物)在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变中的作用。

生物在地理环境形成中的作用:

(生物循环对三大圈层的改造作用)

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改变大气成分(使原始大气成为现代大气)

改变地表水和地下水的化学成分

岩石圈

加快岩石的风化;

参与沉积岩的形成;

促进土壤的形成

绿色植物在改造自然、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等方面也有重要作用。

例如:

山区---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干旱地区-----防风固沙,保护农田

城市--------吸烟除尘,净化空气,减弱噪声,美化环境

3.结合实例,说明地理环境各要素间的相互作用

各要素之间关系:

相互影响,相互联系,不断的通过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来实现,推动发展。

4.理解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及对人类活动的意义

陆地环境各要素相互作用产生新功能。

(生产功能、平衡功能)

各要素作为整体的一部分发展变化着

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个环境状态的改变(牵一发动全身)

例如,修建水库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是:

⑴形成人工湖泊,导致土壤盐渍化、陆地生物减少和水生生物增加、诱发地震、调节地方气候。

⑵改变下游河流流速流量,可以调控水资源时空分布、导致泥沙沉积增多、洪水灾害减少。

5.结合实例分析自然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1)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差异沿着纬度方向变化由赤道到两极的更替。

一定范围内的各自然带形成东西向延伸南北向更替的地带,形成基础是热量的变化(南北的差异,如坐火车从海南到黑龙江看见的植被的变化)

(2)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布规律是自然带从沿海向内陆分异。

形成基础是水分变化。

在中纬度地区表现较为明显(东西的差异,如坐火车从连云港到新疆所看见的植被的变化)。

(3)山地垂直地域分布规律的形成原因是海拨差异从山麓到山顶的水热递变,自然带从山麓到山顶分异。

形成基础是水热状况。

6.理解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及其对人类活动的意义

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农业生产必须因地制宜,形成了农业生产的地域性。

四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1.结合实例,说明地表形态对聚落和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

①平原是聚落分布最密集的地区,一般会沿河或者沿海分布;

高原的聚落大多呈带状分布在深切河谷两岸狭窄的河漫滩平原上;

山区的聚落主要分布在洪积扇、冲积扇和河漫滩平原上。

②交通线路尽量选择平原和河谷地形,避开陡坡、断层、沼泽等不利因素;

在山岳地区,人们通常会把线路地址选在地势相对和缓的山间盆地和河谷地带;

在山岳地区修建公路和铁路一般要迂回前进。

2.了解近百年来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及其影响

近百年来气温整体呈波动上升趋势。

影响:

由于冰川的融化、海水的热膨胀,导致海平面上升,淹没沿海低地。

农业变化有利方面是气候变暖,积温增加,提高产量;

不利方面是干旱加重、供水不足、作物减产,低纬度国家作物减产(发展中国家问题严重),高纬度国家有可能增产;

3.结合实例,说明不同生产力条件下,自然资源的数量与质量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意义。

自然资源指在一定的经济技术条件下,自然界中可以被人类生产与生活利用的物质和能量的总称。

水资源主要是指陆地上的淡水资源,容易利用的是主要是指河流水、淡水湖泊水和浅层地下水。

我国水资源的分布状况:

南多北少,东多西少;

西北地区最少;

夏秋多冬春少,年际变化大。

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开源和节流措施。

必修1P70

4.了解自然灾害的基本概念。

自然灾害是指在自然界发生的,对人类生命和财产构成危害的事件。

对人类影响较大的自然灾害包括(气象灾害)台风、洪水、(地质灾害)干旱、地震、火山、滑坡、泥石流等。

5.以某种自然灾害为例,说明其发生的主要原因及危害。

以洪灾为例

①洪灾的形成原因:

强降水、冰雪融化、冰凌阻塞河道;

滑坡、泥石流阻塞河道;

人类不恰当的经济活动等。

②洪灾的危害:

直接损失:

工业、农业的财产损失;

人畜的伤亡;

瘟疫和传染病的暴发等

间接损失:

水、电力、交通、能源等供应中断;

商业活动的停止;

生活秩序混乱

高中地理(必修2)学业水平测试内容解读

一人口与城市

1.知道人口增长在不同发展阶段的主要特点。

历史阶段

人口增长特点

产业革命前

缓慢

产业革命后

加快

第二次大战后

迅猛(爆炸式增长)

原始型

传统型

现代型

出生率

死亡率

增长率

2.结合实例,说明不同地区人口增长的主要特点。

3.结合实例,分析不同时期、不同地区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

一是自然环境(自然灾害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环境(战争、宗教、社会变革、国家政策)的变化,大多为被迫性迁移。

二是个人对生活或职业需求的变化(改善物质条件、就业、增加收入等),大多为自发性迁移。

4.区别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含义

环境承载力指环境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

人口的合理容量:

按照合理的生活方式,保障健康的生活水平,不妨碍未来人口生活质量,即一个国家或地区适宜的人口数量。

5.结合实例,了解城市主要功能区的分布特点,分析城市的空间结构

城市功能区

分布特点

商业区

交通便捷的市中心和街道两侧

工业区

城市外围,沿主要交通干线分布

住宅区

分布面积最广,高级与低级住宅区有背向发展的趋势

城市功能区:

城市的各项活动都需要占用一定土地,由于城市土地面积相对有限,不同地块的交通可达性和地价等也各不相同,因此,各项活动之间必然发生竞争,并导致同类活动在空间上的高度集聚,形成了城市功能区。

6.了解城市空间结构的形成原因

(1)历史原因:

城市原有的土地利用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城市功能分区的现状。

例如北京市中心城区成为行政区。

(2)经济原因:

一方面城市各地的地租不同(主要与市中心的距离和交通通达程度的影响),另一方面商业、工业和住宅用地的付租能力不同(商业用地大于住宅用地大于工业用地)。

字母

距离

地租

功能区

对应地租线

成因

A

最高

 与市中心的距离对商业影响大,地租变化大

B

中等

较平缓

 与市中心的距离对住宅影响较小,地租变化较小

C

较低

最平缓

 与市中心的距离对工业影响最小

(3)社会因素:

社会因素主要影响住宅区的分化。

高级住宅区和低级住宅区背向发展。

在历史、经济、社会和政策等因素的作用下,城市功能分区在空间的分布与组合上,形成各种不同的空间结构模式。

如同心圆模式,扇形模式,多核心模式和未来“田园城市”等模式。

7.知道城市服务功能的含义

城市作为区域的核心,是区域的管理中心、服务中心和经济增长中心。

城市活动一部分为城市本身服务,另一部分主要是为城市以外的地区服务,这是城市的基本活动,也是城市发展的主要动力。

8.理解城市规模与其服务功能的关系,比较不同规模城市服务功能的差异

城市规模越大,等级越高,功能越复杂,服务范围越大;

城市规模越小,则反之。

以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功能案例分析:

一级中心:

上海,全国最大的城市和经济中心。

服务范围辐射到全国甚至国外。

二级中心:

南京和杭州,服务范围主要是江苏省及周围省区的部分地区。

三级中心:

苏州、无锡、常州、宁波。

四级中心:

扬州、镇江等城市,服务范围主要局限于市域内大多数城镇和乡村。

9.结合实例,说明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

城市化:

人口向城镇集聚和城市范围不断扩大、乡村变为城镇的的过程。

通常以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作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城市化水平的主要标志。

城市化不仅带来聚落形态上的变化,还带来了居民生产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的变化。

发达国家城市化进程的特点是:

起步早、水平高、70年代后变慢;

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进程的特点是:

起步晚、水平低、速度快。

世界城市化进程大体可分为初期阶段、加速阶段和后阶段。

初期阶段城市化水平小于25%-30%水平低、发展慢;

加速阶段城市化水平达60%-70%,出现城市问题和郊区城市化;

后阶段城市化水平达70%,城市人口增长缓慢,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10.理解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城市是人类对环境影响最深刻、最集中的区域。

由于部分城市发展不合理,出现了:

生物多样性减少、土地质量下降、水质和水量下降、“热岛”效应等一系列问题。

11.结合实例,说明地域文化对人口或城市的影响

美国城市中心多摩天大楼

发展历史不同导致城市景观差异欧洲城市中心多广场和教堂

地域文化北京市中心为皇宫建筑群

与城市统治权力不同导致城市格局不同华盛顿以国会大厦和白宫的东西向和

南北向两轴线及其交会处为城市中心

二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

1.结合实例,说明影响农业区位的主要因素。

自然因素:

气候、地形、土壤、水源

区位因素:

社会经济因素:

市场、劳动力、交通、政策、土地价格、管理、机械

技术(冷藏保鲜技术、良种、化肥)

举例:

对农业活动主导区位因素的判断

水稻主要分布在季风区、“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气候因素)

千烟洲立体农业(地形因素)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亚热带沿海农业景观的变迁(市场和政策)

茶叶宜在南方酸性红壤种植(土壤因素)

大城市公路边的乳畜业、园艺业(交通因素)

2.结合实例,说明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的特点及形成条件。

(一)季风水田农业

形成条件:

季风水田农业主要分布于亚洲季风区,其区位因素有:

气候(热带、亚热带、温带季风气候,高温多雨、雨热同期有利于水稻生长)、地形(平原地形,地势平坦、适宜水稻种植)、劳动力(人口众多,劳动力资源丰富;

人口众多,对粮食需求量大)

特点:

(1)小农经营:

人均耕地少,生产规模小。

(2)单位面积产量高,但商品率低

(3)机械化和科技水平比较低(4)水利工程量大

(二)商品谷物农业

主要分布美国、加拿大、俄罗斯、乌克兰等国、我国东北和新疆的国营农场。

自然条件优越(气候温和、地形平坦、土壤肥沃)、交通运输便利、市场广阔、地广人稀、机械化程度高、农业科技先进

特点是:

面向市场、种植小麦和玉米为主、生产规模大机械化程度高。

(三)大牧场放牧业

气候温暖,草类茂盛、地广人稀,地价低、距离海港近,交通便利

大牧场放牧业的特点:

面向市场、生产规模大,专业化程度高。

(四)乳畜业

气候温凉适合多汁牧草的生长;

城市化水平高,生活习惯影响,乳畜产品需求量大。

面向城市市场的商品化、集约化畜牧业;

种类是奶牛;

分布特征是紧邻消费市场(市郊);

典型地区是北美五大湖周围、西欧、中欧、澳大利亚、新西兰。

西欧乳畜业形成的因素:

温带海洋性气候,广阔平坦的平原,多汁牧草生长。

市场因素是:

西欧城市密集、人口众多,具有广阔的消费市场。

(五)混合农业(主要是种植业与畜牧业结合的混合)

最典型的是澳大利亚的小麦—牧羊混合农业,我国的珠三角的基塘农业也是混合农业。

3.结合实例,说明影响工业区位的主要因素。

影响工业区位的因素有:

土地、原料、动力、水源、交通运输、劳动力、市场和政府政策等。

增强因素:

交通运输、市场、劳动力的素质、技术因素(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是增强竞争力特别是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的强有力措施)、环境

减弱因素:

原料(与交通运输的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高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