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语文第七册全册计划及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
《苏教版语文第七册全册计划及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语文第七册全册计划及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1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3、“习作”共安排了7课,“以贴近学生生活,注重实践、体验“为宗旨,在内容安排上富有儿童情趣,在呈现形式上力求灵活多样,在操作练习上提供多各选择,以利学生能够轻松愉快地习作,并在习作的过程中不断增强自信心和创新意识。
4、“单元练习”共7个,以综合性为主,包括字词句方面、朗读背诵方面、写字方面和口语交际。
意在丰富语言教育的内涵,提高学生的语言实践能力。
三、对本班学生情况的基本分析:
本班共有学生人,男生人,女生人。
经过六学期的学习,绝大多数学生对语文这门学科有着浓厚的兴趣,学习态度较端正。
本班学生能在老师的引导下,主动参与学习,掌握了基本的学习方,初步学会独立识字。
能运用学过的词语造句说话,会给部分学过的词语找出近义词和反义词。
能听懂别人讲的一件事,边听边记住主要内容,并能复述。
能正确朗读课文,会默读课文,能说出一个自然段主要讲什么,理解课文,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
大部分学生对短文能静下心来认真细读,对文中的词句能有意识地深入的体会和理解,知道抓住关键词句感情其内涵。
但因为学生年龄差异较大,受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影响,学习情况参差不齐。
个别学生的学习习惯还欠培养,书写马虎,学习懒惰,怕吃苦,依赖思想严重,学习方法不够科学。
特别是习作能力有待提高。
从整体来说,动笔前的构思还不够,作文缺少创意。
行文中,出现不具体、不生动,没有个性的张扬,公式化较严重。
个别文章空洞无味,后进生的习作语句不通、不连贯,作文水平还停留在一、二年级。
因此在这学期,我将积极寻找有效的方法措施,力求全班孩子的习作上一个台阶,努力拓展孩子的思维空间,使学生的习作求真、求实、求新。
四、改进教法提高质量的设想:
1、立足教学改革,加强自身的教改意识,准确把握新课标和教材的尺度,明确教学任务,遵循语文教学规律,有目的,有计划地落实教学任务。
重视教法、学法的研究,刻苦钻研业务,不断获取教改新信息,探索教改规律,力求教学上的突破。
2、结合教材、学生实际,充分挖掘德育因素,抓住各种有利的教育契机,在知识传授,能力训练过程中,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使学生受到德育思想的渗透。
3、继续做好培优补差工作,大力提高中等生。
坚持“抓两头带中间”的原则,对优秀学生不断提出更高要求,发展其才能;
对暂时的后进生,耐心细心,培养信心,挖掘潜力,不同程度地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使教学真正做到面向全体学生。
4、词句训练是整个小学阶段的一个教学重点。
进一步加强词句训练,更是本册阅读教学的重点。
中年级的词句训练可从以下几点进行:
一是对课文中的重点词句,要避免以词解词,要鼓励学生结合语言环境、联系生活实际或查字典理解词句的能力,逐步做到能自行理解;
二要鼓励学生摘抄好词佳句,加强语言的积累;
三要重视词句的运用,加强与说、写之间的联系。
5、朗读是最经常、最重要的阅读基本功,课上一定要有琅琅的读书声。
要多读少讲,把更多的时间用于朗读;
要体现读通、读熟和读出感情这样的朗读层次;
指导朗读,不要单纯从朗读技巧上指导,重在引导学生入境入情,而后用朗读表达出思想感情。
默读也是重要的阅读基本功,要指导学生学会一边读,一边想,在独立阅读和思考中培养阅读能力。
6、合作促进学习。
同桌、小组、全班交流是孩子们发现自我、展示自我的天地,也让他们在活动中学会团结、学会协作。
学会在合作中找到自己的位置,找到自信,找到方法,培养他们自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课时分配: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7) 3课时
课文1~24 80课时
习作1~7 14课时
练习1~7 28课时
共计:
125课时
六、教学进度表:
教
学
进
度
周次
起止日期
教学内容
备注
一
9.1~9.2
习惯(7)~1、老师,您好
二
9.5~9.9
2、明月几时有~3、古诗两首
三
9.12~9.16
4、秋天~5、天安门广场
四
9.19~9.23
6、徐悲鸿励志学画~习作2
五
9.26~9.30
练习2~9、九寨沟
六
10.1~10.7
国庆放假
七
10.8~10.14
10、田园诗情~12、开天辟地
八
10.17~10.21
13、普罗米修斯盗火~习作4
九
10.24~10.29
练习4、复习
十
11.1~11.5
期中复习
十一
11.8~11.12
期中考试
十二
11.15~11.19
15、说勤奋~16、李时珍夜宿古寺
十三
11.22~11.26
17、维生素C的故事~习作5
十四
11.29~12.3
练习5~20、珍珠鸟
十五
12.6~12.10
21、九色鹿~练习6
十六
12.13~12.17
22、雾凇~23、春联
十七
12.20~12.24
24、古诗两首~练习7
十八
12.27~12.31
期末复习
十九
1.3~1.7
二十
1.10~1.14
期末复习、期末考试
培养良好学习习惯(七)
教学要求:
1、使学生了解阅读课外书籍要有选择,初步掌握选择课外读物的方法,培养选读物的习惯。
2、使学生认真掌握读书作记号的方法、要求、意义,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
3、让学生成为观察训练的主体,体会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意义和注意点,养成观察的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使学生了解阅读课外书籍要有选择,认真掌握读书作记号的方法、要求、意义,培养良好的读书学习习惯。
教学时间: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书籍是人类文化和智慧的载体,是前人劳动成果的结晶。
知识就如浩瀚的海洋,一个人一生不可能把所有的书读完,更何况书也有好书与坏书之分,这就决定我们读书要有选择。
板书课题:
读书要有选择
二、指导学生选择图书
1、了解选择图书的渠道。
(1)过渡:
从那儿可以得到我们所需要的图书呢?
(2)指导学生看第一页上面的图,说说这位同学在哪儿选择图书。
小结:
要读的书可以到书店购买或相同学借,也可以到图书馆去借阅。
2、指导学生如何选择图书。
(1)指导看图
(2)教师讲述:
为了方便读者选择图书,图书馆或者书店里的图书是分类的摆放的,比如像《学生辞海》就是字典、词典类,《故事大王》就是故事类。
我们要选择自己所需要的图书,首先要确定是哪一类,然后在书架上按类查找。
(3)示范怎样查找图书。
(4)指导学生看书上第一页圆形特写图,说一说找到自己需要的书以后,应该怎样拿?
又应该怎样放回去。
找到自己需要的书后,要从书架上轻轻抽出来,也要轻轻放回去,防止图书卷角。
3、指导学生观察第一页下面的图,说说图上这位同学在干什么。
找到自己所需要的书以后,还要打开看一看内容提要后者大致浏览一下内容,以便最后确定是否购买或借阅,如果不合适可以重新选择。
(1)教师示范
(2)学生练习
三、总结
通过上这堂课的学习,我们懂得了读书要有选择和该如何选择图书,我们要逐步养成有选择的选择课外书的好习惯。
四、作业
课后,去书店后图书馆选择自己需要的书。
第二课时
一、导入:
上一课我们知道了如何选择图书,选后不认真读书那就失去了选择的意义。
该怎样读书才算认真呢?
(学生交流:
四到、不动笔墨不读书、“读书要做记号”相机板书课题)
二、训练姿势
1、看第三页的图,说说这位女同学在干什么,她是怎样做的,怎样拿笔的,书摆放在什么位置,文具盒放在什么地方。
读书做记号的坐姿、执笔、放书的位置与写字时姿势完全相同,读书做记号要有正确的姿势。
2、指导学生观察圆形图。
三、自学做记号的方法与要求(看图归类讨论)
1、姿势同书写:
“三个一”不能忘
2、不同记号的意义探讨,允许保留意见
生词、疑难----?
----
妙词佳句。
。
重点句段***
关键词句————
3、补充自己所习惯的记号,交流意义
四、交流方法
五、实践深化
1、第一课上做记号,交流评选,表扬得法者(注意姿势)
2、补充材料上自选一文,小组共做记号交流,评选合作小组
3、小结:
读书该怎样做记号,要因文因人而异
4、各自读《东方之珠》,进一步理解要领、意义
六、总结提醒:
落笔要轻,保持整洁,好借好还,再借不难,
张甫七录,善于摘抄,读书动墨,受益匪浅。
第三课时
一、导入板书
问:
查“无字词典”就是要求我们怎么做?
板书:
留心观察周围事物
二、学习观察静物
1、回忆老师带大家观察南园一角的方法,结合第五页下图谈谈观察静物的方法。
(1)同桌讨论----男女生比赛----小结板书:
按一定顺序、要有重点、展开想象、勤于动笔
(2)动静结合----象什么----当作活的----观察日记----填写表格
2、实践运用
(1)出盆景观察----默默构思----小组交流----代表发言----小结评优
三、学习观察动态事物
1、根据第四页上、中的图讨论方法
2、交流(南北两组学生对抗)
(1)活动:
按照进行顺序,重经过
(2)人物:
注意神态、动作、语言,留心场面和善于抓住特点鲜明的人来观察
(3)动物:
外形、动作、习性(注意动态时的生命力)
3、实践分组
按照小队选择观察对象(如:
低年级的体动课、小小鱼缸引力大)-------汇报交流------小结评优
四、总结、作业
1、总结:
观察不但要细心,更要耐心、恒心才能从变化中发现乐趣,养成好习惯,练出好眼力。
2、作业:
一周观察日记
(1)选定目标反复看
(2)写出所得至少3篇
板书设计: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7)
读书有选择
读书做记号
留心观察事物
1、老师,您好!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其中田字格前面的生字只识不写。
3、理解和掌握本课有关词语及句子的含义。
4、理解教师事业的崇高、激发热爱老师的思想感情。
通过朗读感悟,帮助学生理解并体会教师事业的崇高、美好和教师工作的辛苦。
理解部分句子的含义。
两课时
一、揭示课题
1、启发谈话:
自从跨进学校的大门,老师就成了我们最好的朋友,教我们读书写字,教我们唱歌跳舞,把我们引入科学的殿堂,告诉我们做人的道理,陪伴我们度过美好的学习生活。
2、板书课题,有感情地朗读课题。
二、初学课文
1、自读课文。
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检查自学情况
(1)开火车朗读生字卡片。
编织崇高浸透创造智慧
塑造朝霞闪耀祝愿波涛
(2)指名朗读课文
(3)师生共同纠正读错的地方。
3、齐读课文
三、再读课文
思考:
课文赞扬了老师哪些?
从文中找出句子读一读,再交流。
学生自读,再交流,学生齐读。
四、指导写字
1、观察田字格中的字,注意书写。
2、哪些笔画同学样应该注意的?
3、齐读生字。
4、指导书写。
5、学生描红。
五、布置作业:
课外:
抄写词语
一、复习检查
1、指名朗读课文
2、学生点评朗读水平。
三、学习课文第一节
1、自由读课文第一节,思考:
第一节哪一句话集中赞美了教师的事业?
(啊,教师的事业多么崇高?
)
2、默读课文,思考:
从哪几句看出教师事业的崇高?
(理解崇高的意思)按顺序从前往后地找。
3、讨论归纳
(1)指导理解第一句
①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结合课文插图想想,老师是铺路、架桥的吗?
②小结:
人类的进步,社会的发展,是靠老师通过传播知识、教书育人培养出来的人才实现的,所以老师起着铺路、架桥的作用。
③指导朗读这两句。
(2)出示文字:
古今中外,哪个人的成长不浸透着教师的心血!
地北天南,哪一项创造不蕴含蕴含着教师的辛苦!
①这里“哪个人”指哪些人?
(所有人,每个人)
“哪一项”是指多少项?
(所有的,每一项)
把这两句话换成肯定的说法,怎么说?
②举例说明,名人名家都是在教师的培养下成才的。
4、过渡:
教师的事业这么崇高,对社会的贡献这么大,我们对教师有什么样的感情呢?
5、齐读第一节最后一句。
①指导理解:
这句中哪个词语最能体现对老师的感情强烈?
(涌起——这种感情像大海波涛一样强烈)
②指导朗读这一句。
③指导感情朗读第一节,并试着背诵。
三、学习课文第二节
1、自由读课文第二节,思考这一节又是哪一句话集中赞美了教师的事业?
(啊,教师的事业多么美好!
2、默读课文,思考:
这一切哪几句具体写出教师事业是美好的?
按顺序从前到后找。
4、讨论归纳
(1)第一句
指导理解:
①理解词语:
春晖(春天里温暖的阳光)
朝霞(早晨太阳初升时的云霞)
②老师讲解:
教师的工作塑造了人才,美化了心灵,所以说教师的事业多么美好。
(2)出示:
笔尖飞舞,那是春蚕悄悄地纺织理想的丝线;
笑语盈盈,那是甘露轻轻地洒向茁壮的新苗。
①这两句把教师的事业比喻成什么?
②“笔尖飞舞”指的是什么?
(教师粉笔书写,钢笔备课,红笔批改作业)
③理解:
笑语盈盈(教师讲课的话语,对我们的谆谆教导,语重心长,苦口婆心)
④指导朗读
4、过渡:
教师的事业是美好的,更是辛劳的,我们除了赞美老师,还应对老师有什么感情?
齐读这一节的最后一句
理解:
衷心(发自内心地)
5、指导感情朗读,并试着背诵。
6、齐读全文,试着背诵。
自由练背,齐背,指名背。
四、布置作业
铺()浸()顶()霞()辛()
哺()侵()项()暇()幸()
2、填上合适的词语
铺设(
)
架起(
)塑造(
)
纺织(
3、选择正确的读音
衷心(zongzhong)塑造(su
shu)笑语盈盈(yin
ying)
浸透(jinjing)
1、老师,您好!
事业崇高
每当……就……
成长浸透心血
涌起
创造蕴含辛劳
事业美好
像春蚕纺织丝线
祝愿
似甘露洒向新苗
工作辛苦
感激之情
2、但愿人长久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4~6自然段。
2学会本课生字,其中田字格前面的只识不写。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理解文章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4让学生接受经典诗词的教育
5体会作者对兄弟苏辙的思念之情,理解“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含义。
理解“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含义
一、朗读导入,简介生平。
1、播放<
<
水调歌头>
>
的录音带,小黑板出示<
全篇。
2、简介苏轼生平,并揭示课题。
(板书:
2、但愿人长久)
苏轼:
北宋杰出的诗人、词人、散文家。
《但愿人长久》这篇课文以故事的形式,讲述了我国古代杰出的文学家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这首著名的中秋词的写作过程。
题目《但愿人长久》取自苏轼这首词的下阙最后一句。
二、初读课文。
1、自读课文,出示要求:
(1)自由练读课文后的生字。
(2)画出课文中带有生字的词语,理解词义。
(3)力求读顺句子,读通全文。
2、 师检查自读情况。
(1)检查词语的读音与记忆(小黑板出示)
品尝玩耍埋怨睡觉吟诵悲欢离合屈指算来
观赏但愿宽慰眼睁睁隐藏阴晴圆缺躺在床上
(2)学生提出一些不理解的词语师生共同探讨
婵娟埋怨皓月吟诵等。
(3)指名试读课文,并思考:
这篇课文写的是谁的事,是一件什么事?
三、诗歌诵读比赛。
1、学生准备,小组之间先进行交流,比比谁读得好,并选一名代表出来准备参加班级比赛。
2、师生选好参赛人员和评委,准备比赛。
3、比赛正式开始,师和评委打分。
4、选出一名最佳读手,关配乐朗诵诗。
四、作业。
背诵<
,并描红。
一、复习
1、指名背诵<
2、学生齐背<
二、细读课文
1、观察图画,学习第1到第4小节
师:
我们观察一幅图画,一般都要观察哪些要素?
(生:
时间地点人物事情)
那时间、地点、人物、事情分别是什么?
(师板书)
学生带着问题进行讨论交流。
师生共同解决这些问题,并完成1-4小节的朗读与理解。
(a重点理解“心绪不宁”和“手足情深”;
b突出第3小节朗读的欢迎与第4小节朗读的忧愁;
c理解第四小节的后的省略号表示心里还有许多对月亮埋怨的话)
师板书:
心绪不宁
师总结:
晴朗的夜空万里无云,一轮又大又圆的明月高高地悬挂着窗外不时传来家庭中亲人团聚、共赏明月的欢笑声。
可这一切都不属于苏轼,反而更增添他思念分别已久、独居远方的弟弟,他为心里不禁埋怨起来:
无情的月亮啊,你为什么偏偏在别人分离的时候变得这么圆、这么亮呢?
......
埋怨
2细读5、6小节,理解苏轼心情的转变
(1)自由轻声读课文
(2)出示句子:
想到这儿,他的心里似乎宽慰了许多,便低声吟诵起来。
“想到这儿”指想到哪儿?
(联系上下文理解)
“宽慰”是什么意思?
他为什么宽慰了许多?
这说明了什么?
(这说明他豁达大度,热爱人生)
宽慰
(3)师生一起背诵<
(4)再读第5自然段
用“~~~~~~~”画出表示“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睛圆缺,此事古难全”意思的句子。
用“-----”画出表示“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意思的句子。
(5)拓展。
阅读古代诗词中表达相似情感的句子。
王勃: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秦观: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6)指导朗读。
(女生读原句,男生读解释句)
三、总结课文
1、说说本课表现了苏轼的哪些情感?
苏轼埋怨月亮是因为它在()时候变得这么()、这么();
但他想到世上本来就是(),就像天上的月儿()一样,他祝愿()常留人们心间,这样虽然(),也能共同拥有()!
2、引导学生逐段理清叙述的顺序,练习背诵。
四、作业
1、背诵第4~6自然段
2、抄写书后词语三遍
2、但愿人长久
心绪不宁----埋怨-----宽慰
3、古诗两首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其中田字格前面的只识不写。
3、能解释诗句中带点词和诗句的意思,并能写出《望洞庭》《峨眉山月歌》所描绘的景色。
4、理解诗的意思,感悟诗的意境,使学生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理解古诗的意思,感悟诗的意境。
两课时
第一课时《望洞庭》
一、导入揭题
1、同学们,我们伟大的祖国山河秀丽,风景如画。
今天,想带大家去洞庭湖走一走,领略一下洞庭的美景。
有谁知道洞庭湖的?
2、结合学生收集的资料来介绍洞庭湖的。
3、多媒体出示洞庭湖的画面。
4、师送一组词,卡片出示:
波光粼粼、银光闪闪、水平如镜、水天一色、迷迷蒙蒙、朦朦胧胧、宁静和谐。
5、引出课题
洞庭湖的景象非常迷人,从古至今有无数文人墨客被它吸引,写下了许多描写洞庭的美诗佳句。
在一千三百多年前,唐朝有位大诗人刘禹锡来到了洞庭湖附近,看到了这样一幅美景,不禁诗兴大发,写下了一首千古传颂的佳作。
听,他正在吟诵呢!
多媒体出示诗和配乐朗诵。
二、精读会意
1、自读全诗,明确要求。
读准字音,读不准的生字看生字表,读通诗句。
2、检查自学效果,正音:
洞dò
ng、潭tá
n、螺luó
、磨mó
3、再读,边读边思考,你读懂了哪些字或那些词,来说一说。
(一)教学“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
相:
相互。
和:
和谐、协调。
湖光:
湖水的光。
秋月:
可以看出时间是秋天的晚上。
这句诗的意思是:
秋天的夜晚,月光如水,水映月光,两者融合在一起,显得非常和谐。
潭面:
是指洞庭湖面。
未:
没有。
磨:
磨拭。
镜未磨:
指没有磨拭过的铜镜。
理解这句诗意:
湖上一点风也没有,湖面朦朦胧胧,就像一面没有磨拭过的铜镜。
诗中把什么比作什么?
谁能美美地把这两句诗读好?
(给生配乐)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二)教学“遥望洞庭山水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