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壁垒及其对中国对外贸易的影响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7589101 上传时间:2022-12-07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7.9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绿色壁垒及其对中国对外贸易的影响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绿色壁垒及其对中国对外贸易的影响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绿色壁垒及其对中国对外贸易的影响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绿色壁垒及其对中国对外贸易的影响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绿色壁垒及其对中国对外贸易的影响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绿色壁垒及其对中国对外贸易的影响Word文档格式.docx

《绿色壁垒及其对中国对外贸易的影响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绿色壁垒及其对中国对外贸易的影响Word文档格式.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绿色壁垒及其对中国对外贸易的影响Word文档格式.docx

其次,纺织品受到的绿色壁垒的影响主要来自发达国家对纺织品原料中化学成份及生产加工过程中化学品的使用的限制,其中以染料的使用限制最为突出。

我国染料结构中,禁用染料共有191种(含涂料)。

目前,中国90%的纺织企业还在使用禁用染料,而我国纺织品不符合“绿色”要求的覆盖面大约在15%左右,影响出口65亿美元以上。

近年来,欧盟实施偶氮染料禁令使我国119种染料被迫停产,而制定这一禁令前,欧盟内部的替代产品己经被开发并成为新的比较优势产品,中国为了出口被迫进口欧盟成员的替代品。

中国使用这些替代品后产品成本猛增,据测算,每吨染料成本和检测费用分别增加120美元。

最后,机电产品受到绿色壁垒的影响主要来自发达国家对机电产品所带来的空气污染、噪声污染和电磁污染等方面的限制。

中国机电产品出口受到这方面的最新限制来自欧盟。

2003年2月13日,欧盟第L37期《官方公报》公布欧洲议会和欧盟

部长理事会共同批准的《报废电子电气设备指令》和《关于在电子电气设备中禁止使角某些有害物质指令》。

据中国电子进出口总公司的统计,2002年其对欧盟出口额为1.3亿美元,属于以上两项指令范围内产品占出口额的70%,预计2004年其出口额将达1.5亿美元,而两项指令的实施将使其对欧盟的出口减少30%一50%。

另外,以上三大类产品出口的木质包装还会因绿色壁垒的影响带来成本的增加。

据估计,欧盟、美国等对我国出口商品的木质包装进行严格的检疫标准和检疫处理,其中木质包装仅经过熏蒸处理这个环节,出口商品成本就将增加20%左右。

综上所述,绿色壁垒使中国具有比较优势的出口商品的出口数量大幅下降,而相应的出口成本提高的幅度也比较大。

三、对出口贸易增长速度和经济效益的影响

对于绿色壁垒对中国出口贸易增长速度和经济效益的影响的分析,主要在于检验受绿色壁垒影响的出口贸易增长速度的变化及引起的经济效益的变化。

通过前文的分析,不难看出绿色壁垒对中国的污染密集度高的产品和具有比较优势的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的影响最显著。

但是,这其中又以农产品最为突出,而且尽管受到绿色壁垒的影响,近年来,中国纺织品和机电产品的出口仍然增长很快,很难估计如果没有绿色壁垒.

综上所述,绿色壁垒的增加对于中国出口产品结构中不同污染密集度的产品产生了不同影响,即污染密集度高的产品出口所占比重下降,而污染密集度低的产品出口所占比重上升,且生产发展较快。

但是,对化学成品及相关产品生产行业的固定资产投资分析不能证实生产资源从污染密集度高的产业流出的效应。

根据该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上升的同时产品出口比重持续下降的现象,似乎可以推断其生产资源的使用效率正在下降。

这可能会促成在更长的时间内生产资源配置的合理调整。

二、对出口商品成本和数量的影响

对于绿色壁垒对中国出口商品成本和数量的影响分析,主要在于检验相关商品出口成本是否上升,上升幅度有多大,及相应的出口数量受到了多大的影响。

中国出口贸易最大的比较优势集中在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上,如农产品及食品、纺织品和机电产品(指大量运用劳动力进行加工组装的机电产品)等。

发达国家很多绿色壁垒都针对中国这三类产品出口,以削弱中国出口的比较优势。

绿色壁垒对这三类产品出口成本和数量的影响最明显,下面结合最近几年的资料进行分析。

首先,农产品及食品出口受到绿色壁垒显著影响的主要包括茶叶、蔬菜、动物肉类产品等。

2002年以来,由于欧盟和日本先后改变或增多对我国茶叶出口的农药残留检测标准或项目,我国以浙江省为主的茶叶出口遭遇“绿色壁垒”,对欧盟和日本的茶叶出口全线下降。

2002年1月一10月,浙江省对欧盟出口所占比重由去年的4.1%降为2.2%,仅有0.22万吨和4on万美元的金额,分别比去年同期下降40.9%和33.5%。

而对日本出口茶叶也呈明显下降趋势,出口所占比重由去年的13.9%降为9.6%,约为0.95万吨和2000万美元的金额,分别下降23.1%和30.7%。

2002年,日本不断对蔬菜等中国农产品加强检验检疫,造成了中国蔬菜对日本出口的大幅下降。

根据中国海关的统计数字显示,2002年前7个月,保鲜蔬菜和暂时保藏的蔬菜对日本出口分别下降了20%至29%。

2002年欧盟实行新的动物肉类检疫标准后,青岛海关2002年1一3月被退运的冻鸡产品为505.4吨,比去年同期增长了9.2倍。

而中国对日本冻鸡的出口2002年1一7月下降了引%,对日本鸭肉出口2001年为4668吨,但绿色壁垒对出口商品数量的抑制,不但影响了出口商品贸易的增长率,而且还因此影响了商品出口所带来的经济效益。

绿色壁垒到底造成了多大的经济效益损失,可以依对外贸易乘数理论(该理论内容参见第二章中的论述)进行估算。

据统计,仅1997年至2002年的6年间,我国出口商品因遭遇绿色壁垒而受阻的商品价值达400亿美元。

依据对外贸易乘数理论,因绿色壁垒而减少的出口量,在进口量保持不变的条件下,会导致净出口的减少,从而会通过乘数关系对应于一个国内生产总值减少量

四、对国际贸易关系的影响

对于绿色壁垒对中国与发达国家国际贸易关系影响的分析,主要在于揭示绿色壁垒对中国在同发达国家所形成的贸易关系中所处的地位的影响,具体地说,就是绿色壁垒的发展是否会使中国成为发达国家原料初级产品的生产基地或者陷入的贸易结构专业化陷阱,以及中国在关于绿色壁垒的国际贸易争端中所扮演的角色.由此可见,中国是发达国家实施绿色壁垒措施的主要受害者之一。

因为这些绿色壁垒措施大多数是发达国家的单边行为,没有考虑中国的实际情况,所以中国与发达国家之间就绿色壁垒问题所发生的贸易摩擦和纠纷十分频繁。

这是中国与发达国家之间经贸关系顺利发展的主要不稳定因素。

第二节绿色壁垒对中国进口贸易的影响

根据绿色壁垒效应的理论分析,绿色壁垒对中国进口贸易的影响可以分为正面和负面两个方面。

这两个方面的影响具有此消彼长的联系,如果采取适当的措施扩大正面影响,负面影响必然会缩小。

一、正面影响

对于绿色壁垒对中国进口贸易的正面影响的分析,主要从分析中国借鉴发达国家绿色壁垒贸易措施,初步运用相类似的贸易措施的情况入手。

发达国家纷纷提高技术和环境标准,并运用这些标准对进口商品进行严格的检验检疫,从而起到限制贸易的作用的做法,既引起了发展中国家的不满,也促使发展中国家进行效仿,以构筑他们自己的绿色壁垒。

①这种效仿客观上限制了发展中国家的进口,保护了国内的市场,对进口贸易产生了正面影响。

近年来,中国在这方面的工作取得了一些进展,①分析绿色壁垒对中国进口贸易的正面影响时强调的是中国效仿发达国家而建立本国的绿色壁垒,依据本文第一章中对绿色壁垒概念的界定,这种绿色壁垒应属于广义的绿色壁垒。

第四章中国应对绿色壁垒影响的对策

绿色壁垒对中国进出口贸易有多方面的影响,这些影响绝大多数是负面的。

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对中国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如何应对绿色壁垒对中国对外贸易的影响无疑是进行绿色壁垒研究的重点和落脚点。

在综合评述与分析绿色壁垒对中国进出口贸易影响的基础上,本章将就中国进出口贸易应对绿色壁垒影响的对策提出一些看法。

其中,中国出口贸易应对绿色壁垒影响的对策主要针对出口结构的调整、出口品技术含量的提升、在国际规则的谈判中对国际贸易关系的调整和宏、微观层面必要机制的建立等方面,而中国进口贸易应对绿色壁垒影响的对策主要针对正面效应的发挥和负面效应的克服而采取的措施。

第一节中国出口贸易应对绿色壁垒影响的对策

绿色壁垒对中国出口贸易的影响,相对于对进口贸易的影响而言,更加直接和突出。

中国出口贸易应对绿色壁垒影响的对策对于中国对外贸易的顺利发展的意义很重要。

结合绿色壁垒的各种效应和对中国出口贸易的具体影响的分析,可以推断为应对绿色壁垒的影响,中国出口贸易的发展要依靠发展绿色产业和提高产品技术含量来改善出口产品结构,并且还需要政府和企业层面上的一系列配套措施和机制,如企业的绿色管理体制、中国环境标志认证制度、绿色壁垒预警机制等。

一、调整产业和产品结构,大力发展绿色产业

在绿色贸易制度安排下,随着环境或绿色产品损益外部性的“内部化”,出口产业和产品的比较成本优势会出现相应的变化。

一些污染严重、污染处理技术相对落后的产业,随着环境成本的高额内部化,企业的比较成本优势将弱化以至丧失,而一些少污染以至无污染的高新技术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和绿色农业等的成本优势得到强化。

应根据这种比较成本优势的变化,调整产业和产品结构,积极开发和出口绿色产品,使我国的出口贸易向有利于生态环境绿色化方向发展。

近年来,随着环保技术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一个发展潜力巨大的新兴产业(绿色产业)方兴未艾。

尽管中国在技术性法规、技术和环境标准,以及产品合格评定体系等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但是仍然存在一些尚未解决的重要问题,比如技术性法规之间缺乏协调、强制性标准范围太广、地方和企业标准水平低、标准化管理机构和层次多、产品合格评定系统的子系统之间缺乏协调、原商检系统与质检系统部门之间缺乏沟通等等。

当然,中国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来完善本国的技术和环境标准体系,从而构筑自己的绿色壁垒是需要一个过程的。

从目前的数据看,中国的技术和环境标准体系,以及相关的进口商品检验检疫措施已经发挥了积极作用,一大批不合格的产品被限制或禁止进口,其中有些商品来自发达国家。

据国家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统计,仅2003上半年就截获带疫情的产品3556批,比上年同期增加了60%:

检验出不合格进口产品31多亿美元,同比增长近81.7%。

由此可见,加强环境标准的制定和相关贸易措施的实施明显给中国进口贸易的发展带来了正面影响。

二、负面影响

对于绿色壁垒对中国进口贸易的负面影响的分析,主要从分析发达国家绿色壁垒加强和环境标准提高以后,一些转基因产品、有害产品和不合格产品涌入环境标准低和绿色壁垒相对较少的中国市场的情况入手。

首先,大量转基因农产品进入中国。

应用转基因技术生产的农产品,即转基因农产品。

转基因技术是指通过基因增强技术来改变生物组织的基因,使动植物获得超过自然选择和人工繁育所得的机能,从而达到高质、高产的目的。

但由于受到目前科技水平的制约,转基因技术的不成熟性及其产品品质安全的不确定性,使人们对转基因产品的社会经济负面影响尚不可知、不可预见,引起了人们的种种忧虑:

第一,食品安全问题的担忧,即转基因产品是否对人畜有害。

受科技水平的限制,很多转基因产品的危害根本检测不出来。

第二,健康安全问题的担忧,即使用基因工程技术生产出来的治疗药物、人体组织器官等是否能真正保证人体健康。

第三,动植物生态安全的担忧,即转基因产品在大量释放后可能对土壤、野生近缘物种、普通作物有所损害。

因此,发达国家的众多消费者、消费者权益组织、环保主义组织和非政府机构为了人类、动植物的安全和环境问题,纷纷对转基因产品采取了抵制态度。

但转基因农产品生产和销售所蕴含的巨大商业利益,驱使发达国家转基因农产品的生产商把大量转基因产品出口到环境标准低的发展中国家。

据统计,从1996年到2000年,从国外进口到中国的转基因农产品由8万吨增加到了700万吨,增加这种以环境和资源保护为核心的产业正推动着绿色产品的开发与绿色市场的形成。

据预测,绿色产品在未来的10年内将主导世界主要工业市场。

大力发展绿色产业要从四个方面入手:

第一,制定和实施绿色产业发展规划。

由于绿色产业涉及范围广,与其它产业之间的关联度大,因此,应该确立绿色产业的发展目标和发展重点,分步骤多梯次推进规划的实施,把绿色产业培育成为带动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成为绿色产品的牢固基础。

第二,发挥政府经济职能,建立健全绿色产业发展机制。

因为绿色产业外部性和公益性强,技术含量高,需要投入大,离开政府的扶植很难发展。

所以,应该正确发挥政府经济职能,建立以经济手段调节为主,法律和行政手段为辅的绿色产业发展机制,制定财政、信贷及税收等方面的优惠政策,支持和鼓励绿色产业的发展。

第三,建立绿色产业的风险投资机制,开辟多层次、多渠道及多元化社会融资渠道。

由于绿色技术投入多、风险大,企业不愿意也没能力承担技术开发带来的风险,因此必须建立合理的风险投资机制,开辟多元化融资渠道,通过增加政府财政投入、银行增加贷款和设立开放式绿色产业发展基金,并合理安排资金投向,保证每笔投入都获得客观的经济效益。

第四,积极利用国际绿色资源,增加中国绿色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引进国外先进的绿色技术、设备,消化、吸收、创新、推广及应用,缩短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增强中国绿色产业的竞争力,并利用和争取国际金融组织对绿色项目的优惠贷款,发展中国的绿色产业。

二、实施绿色高科技战略,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

政府和企业应达成共识,采取有力手段,实施绿色高科技战略,增加科技投入,加强技术创新,发展绿色技术,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开发和生产优质的绿色产品,以冲破国际绿色贸易壁垒,扩大我国产品在国际市场的贸易空间。

首先,国家应对具有国际竞争实力的高技术含量的绿色产品给予扶持,实施优惠政策,鼓励其加入国际竞争行列。

其次,要利用有利于环境保护和生态平衡的绿色技术改造或取代传统技术。

各级政府应该支持企业建立绿色技术研究开发机构,搞好绿色技术的研究、开发和应用,并积极引进国外先进绿色技术,搞好消化、吸收、创新和推广。

三、加强企业绿色管理

加强企业绿色管理要注意四个方面:

一是进行绿色设计管理。

应注重设计易于回收、节能、耐用、无污染或低污染、不影响健康的产品。

二是实施绿色生产管理。

应按照生态工业模式,实现“清洁生产”。

尽量避免使用有害原料,减少生产过程的能源和材料浪费,减少废弃物。

三是实行绿色包装管理。

企业要按照进口国的绿色包装制度的要求,采取使用后利于回收再利用或易于自然分解的绿色包装。

四是进行绿色营销管理,铸造绿色品牌。

所谓绿色营销,是指企业以环境保护观念作为其经营哲学思想,以绿色文化为其价值观念,以消费者的绿色消费为中心和出发点,力求满足消费者绿色消费需求的营销策略。

企业产品应符合环保要求,要取得国际环境标志。

突出企业产品鲜明的特色或个性,扩大国际知名度,创造绿色品牌。

企业在实施绿色营销策略时,必须按照企业的客观情况分步实施:

第一,树立绿色营销观念,增强环保意识,真正把环境保护、企业发展和社会利益结合在一起。

第二,收集绿色信息,根据市场的绿色信息并结合企业自身的现状生产顾客所需要的绿色产品。

第三,导入CI设计,树立企业绿色形象。

企业标准字,标准色的设计,企业的广告语宣传及一系列公关和促销活动必须有利于企业绿色形象的树立。

第四,制定合理的绿色价格。

绿色产品的价格因其技术、原料等原因造成绿色产品的价格普遍比一般商品高,而在我国目前,价格因素仍是影响消费者购买的最敏感的因素之一,因而降低经营成本,制定合理的绿色价格是绿色营销成功与否的关键之一。

第五,制定合理的综合绿色营销策略。

策略是企业的核心,包括树立企业绿色形象,采用绿色包装,重视绿色设计,改变传统的销售渠道,建立绿色分销渠道进行绿色促销等。

第六,实施绿色营销,争取环境认证,特别是认证,它被喻为通往国际市场的“绿卡”,是我国企业进军国际市场的“护身符”。

四、建立和完善绿色会计体系

长期以来,中国产品的价格未将环境成本计入在内,资源也成为了可以廉价出口的商品,这不仅导致出口贸易容易受到环境贸易壁垒的羁绊,而且也损害了国家的长远发展利益,造成环境的严重失调。

因此,要借鉴国外经验,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环境经济分析方法和绿色会计体系。

中国的绿色会计,无论是实务还是理论,都处于比西方发达国家原始得多的起步阶段。

因此,我国必须加快绿色会计体系的研究,把不可更新资源的损耗、可更新再生资源的消耗、环境的破坏与修复改善、污染的治理作为社会成本列入核算体系;

使资源与环境商品化、价格量化,以实现对消耗资源和破坏环境的补偿;

实现资源的有效管理与节约利用,以实现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与国际绿色会计接轨,建立和完善中国的绿色会计体系。

五、完善中国环境标志认证制度

中国环境标志认证制度是从1994年5月17日中国环境标志认证委员会成立之日起开始的。

但中国环境标志认证制度与系列环境管理国际标准和环境标志认证制度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

今后中国在积极推广系列环境管理国际标准和环境标志认证制度的同时,要注意我国环境标志中产品生产污染物的排放标准、产品质量标准、安全性能标准等应与系列的相关标准接轨,并抓好我国环境标志的双边、多边国际互认。

目前,环境标志产品还没有国际统一的标准,通过环境标志的双边、多边国际互认,可以增强我国环境标志认证的国际有效性,

使我国通过认证的企业产品顺利进入国际市场。

六、建立绿色壁垒的预警机制

发达国家的绿色壁垒具有不断发展的性质,总的趋势是标准越来越高,内容越来越复杂,要及时了解绿色壁垒的最新变化,把握其发展方向,及时向出口企业告警。

行业协会要充分发挥作用,通过国外使馆、贸易机构、媒体等各种途径,广泛收集欧盟各国的行业标准、产品质量标准、检验检疫标准和环保要求,并对资料进行整理,建立绿色壁垒信息中心和数据库,加强信息管理和技术交流工作,预测和把握其发展趋向,及时把信息提供给相关企业。

同时,要加强对有关环境问题的公共技术的研究,建立咨询点,便于企业掌握发达国家绿色消费浪潮的基本趋势,大力开发绿色产品。

检验检疫部门则要加强调查新形势下出现的一些检验检疫问题,研究现行的国际环保规范和国际公约,大量收集国内外疫情资料,趋利避害,防止他们利用现有国际公约及多边贸易体系环境规范不合理地制造绿色壁垒。

这些预警措施有助于我国企业对环保政策的理解,加强对我国产品出口的调控,以应对国外的绿色壁垒。

此外,还要加强宣传力度,增强企业及消费者的环保意识。

七、利用国际规则和谈判,抵制发达国家滥用绿色壁垒

对于那些己受欧盟等发达国家绿色壁垒限制不能出口的产品,要及时客观地查明原因,如果是欧盟等发达进口国家有意刁难和歧视,以保护进口国国内市场为根本目的,我国则可以通过双边或多边贸易协定所规定的国民待遇和最惠国待遇原则

近年来,随着

环保技术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一个发展潜力巨大的新兴产业(绿色产业)方兴未艾。

提出抗辩,依据环保公约、协议对发展中国家的特殊照顾规定,利用WTO多边贸易体系的谈判机制、非歧视原则和对发展中国家特殊照顾原则等的规定,通过磋商、谈判解决问题,尽可能维护自身合理的经济权益。

由于目前国际上许多有关环境的协议、规则主要是欧盟等发达国家意志的体现,我国为避免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一方面必须积极地参与有关国际环境组织和贸易组织的活动和谈判,扩大我国在国际环保和贸易立法方面的影响:

另一方面,要联合广大发展中国家,坚决反对发达国家苛刻的环境壁垒要求,阻止滥用环保借口实行贸易保护主义。

利用国际环境公约中保护发展中国家特殊利益的有利条件,争取发展中国家在贸易与环境中的优惠待遇,并通过多边合作,根据“谁污染、谁负责”的原则,力争让发达国家承担历史责任,向发展中国家提供治理环境污染的技术和资金援助。

此外,要深入研究欧盟等发达国家运用绿色壁垒保护本国市场的案例以及欧盟等发达国家的环保立法和贸易措施,总结国内外企业突破欧盟等国绿色壁垒的经验和教训,避免或减少因环境问题引起的贸易摩擦。

第二节中国进口贸易应对绿色壁垒影响的对策

中国经济总量和经济增长速度居世界前列的地位决定中国的对外贸易(包括出口贸易和进口贸易两方面)在国际贸易中举足轻重。

另外,中国巨大的市场会吸引越来越多的外国商品和投资的进入。

可以预计,中国的进口贸易(包括原料、中间品和最终产品等)的发展会越来越快。

那么,如果因为发达国家绿色壁垒高,而中国环境标准低的缘故造成大量不符合环境标准的劣质产品涌入中国,这将给中国的经济发展带来严重后果。

因此,不能忽视进口贸易应对绿色壁垒影响的对策分析。

一、建立中国绿色壁垒体系

首先,制定绿色技术标准和绿色环境标准。

“绿色壁垒”最核心的部分是绿色技术标准和绿色环境标准。

它是对进口产品进行检疫查验的基础。

要构筑我国的“绿色壁垒”,首先应该制定中国自己的绿色标准。

目前的当务之急是中央政府、行业管理部门和技术机构协同,参照发达国家的标准与国际上通行的规则,迅速制定中国的绿色技术标准与绿色环境标准。

这个标准应与国际接轨,实行标准互认。

其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