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漳州市两校学年七年级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答案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7586752 上传时间:2022-12-07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463.9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福建省漳州市两校学年七年级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答案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福建省漳州市两校学年七年级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答案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福建省漳州市两校学年七年级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答案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福建省漳州市两校学年七年级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答案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福建省漳州市两校学年七年级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答案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福建省漳州市两校学年七年级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答案Word格式.docx

《福建省漳州市两校学年七年级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答案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省漳州市两校学年七年级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答案Word格式.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福建省漳州市两校学年七年级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答案Word格式.docx

导致隋朝迅速灭亡的根本原因是()

A、开凿大运河B、暴虐无道的统治C、大兴土木工程D、隋炀帝昏庸无能

6、隋朝与秦朝的相似之处有(  )

①结束长期分裂割据,实现全国统一②创立过对后世有深远影响的政治制度

③修建过大规模工程④短暂统一,二世而亡。

A、①②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③④

7、“政启开元,治宏贞观”是郭沫若对下列哪一帝王功绩的正确评价?

()

A、隋文帝B、唐太宗C、武则天D、唐玄宗

8、“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描述的是

A、唐太宗时期B、唐中宗时期C、武则天时期D、唐玄宗时期

9、虽然武则天诛杀公卿,独断专权,但史学家还是肯定了她的功绩。

其原因是武则天()

A、创立殿试制度B、重用有才之人C、打击大族势力D、促进社会发展

10、某同学举办主题为“中国古代农业发展”的图片展览。

下列图片应入选“盛唐篇”的是()

①秧马②曲辕犁③筒车模型④罗盘针模型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

11、赢得各民族拥戴,被北方和西北地区各族尊称为“天可汗”的是

A、唐高祖B、唐太宗C、武则天D、唐玄宗

12、下面是唐朝时期的艺术作品,如果为这些作品命名为一个主题,合适的一项是

《弈棋仕女图》吹排箫乐伎壁画唐戴帷帽女子骑马雕塑

A、开明的民族关系B、开放的社会风气C、繁荣的农业发展D、高超的艺术水平

13、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增进民族融合是历史发展主流,在唐代,反映唐太宗接见吐蕃使者求婚情景的名画()

A、《飞天图案》B、《清明上河图》C、《步辇图》D、《金刚经》

14、脍炙人口的唐诗深受人们喜爱,唐代诗人辈出。

郭沫若:

“世上疮痍,诗中圣哲;

民间疾苦,笔底波澜。

”他赞誉的是()

A、李白B、杜甫C、白居易D、李商隐

15、隋唐时期的著名书法家有(  )

①颜真卿 ②欧阳询 ③王羲之 ④吴道子

A、①②B、①②③C、①②④D、①②③④

16、我国古代有很多德才兼备的人,通常被称为“圣人”。

“书圣”、“画圣”、“医圣”分别是指()

A、张旭、顾恺之、李白B、张旭、顾恺之、杜甫

C、王羲之、吴道子、孙思邈D、王羲之、吴道子、张仲景

17、唐朝时,日本遣唐使来中国的主要目的是()

A、传播先进的日本文化B、学习中国先进的文化

C、加强中日之间的友谊D、求取佛教教义

18、学习历史要具备一定的读图分析能力。

读图,结合所学知识可得出的结论是(  )

A、两国之间贸易往来频繁B、当时日本国内也使用汉字

C、日本受到唐文化的影响D、日本曾经隶属于唐朝

19、唐朝的开放与包容、兼收与并蓄,成就了唐文化的多元与辉煌。

下面能佐证当时中外文化双向交流的是()

①和亲结盟②鉴真东渡③玄奘西行④遣唐使来访

20、复旦大学钱文忠在讲述唐朝对外关系时说:

“一位伟大的传奇故事,一条由信念、坚持和智

慧浇筑而成的求知之路,一个民族胸襟开阔,海纳百川的真实写照。

”这位伟大僧人是()

A、释迦牟尼B、玄奘C、鉴真D、郦道元

21、玄奘西行是古代中印两国人民友好交往的见证,他游学、研习内容主要涉及的宗教是()

A、基督教B、伊斯兰教C、道教D、佛教

22、下面两幅图片人物的对外文化交流充分体现了唐朝对外交往的特点是()

A、高度繁荣共享太平B、对外开放双向交流

C、世界领先求同存异D、源远流长泽被东西

23、观察下列在中国出土的唐代文物——货币,这些出土文物说明了

A、唐代没有统一的货币B、中国古代金币、银币流通时间长范围广

C、唐代中外贸易十分繁盛D、证明唐代日本、新罗与中国交往密切

24、唐朝中外交往出现了盛况空前的局面,出现这一局面的根本原因是

A、唐朝国家统一,社会安定B、唐朝经济文化世界领先

C、唐朝对外政策开放D、唐朝对外交通发达

25、唐朝由强盛转向衰落的转折点是(  )

A、藩镇割据B、朋党之争

C、宦官专权D、安史之乱

26、安史之乱造成北方地区“人烟断绝,千里萧条”。

下列关于安史之乱影响的叙述错误的是

A、对唐朝的社会经济造成极大破坏B、唐朝的国势从此由盛转衰

C、内地节度使的权势得到极大削弱D、逐渐形成藩镇割据的局面

27、促使唐朝由盛转衰、逐渐走向衰亡的主要原因有(  )

①安史之乱②藩镇割据③宦官专权④黄巢起义⑤五代十国的更迭与分立

A、①②③④B、①②④⑤C、①②③⑤D、①③④⑤

28、唐朝灭亡后,在黄河流域建立了以下五个政权。

按建立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后唐②后晋③后梁④后周⑤后汉

A、①②③④⑤B、③①②④⑤C、③①②⑤④D、②③①④⑤

29、唐朝灭亡的标志是( )

A、763年,平定安史之乱B、黄巢起义被镇压

C、907年,朱温建立后梁政权D、五代十国局面的出现

30、某学习小组开展研究性学习,他们搜集了“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唐蕃和亲”、“鉴真东渡”等有关资料,由此可知他们研究的课题是

A、中华文明的起源B、统一国家的建立C、政权分立和民族融合D、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二、辨析题(6分)

31、隋文帝是隋朝的开国皇帝,在位期间,他加强了中央集权,统一了南北币制和度量衡制度,确立了科举制。

以上表述是否正确?

请简要说明理由。

三、材料解析题(共2小题。

32题12分,33题14分,共26分)

32、下图是隋朝大运河图,读图回答问题。

(1)这条大运河以________为中心,北达________,南至________。

(3分)

(2)假如你是一位商人,要把粮食从运到,请按顺序写出你先后需要经过运河哪几段?

(3)隋朝开凿大运河的目的是什么?

(2分)在当时有何地位?

(2分)

(4)“北通**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

”这句话说明了大运河开凿有什么重大作用?

33、唐朝是中国古代国力最强,历时最长的王朝之一,开创了多个繁荣局面。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4分)

材料一:

“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唐太宗

材料二:

唐太宗说:

“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司马光《资治通鉴•唐纪》

材料三:

唐朝采用了送婚和亲来巩固和发展民族友好。

李世民在位的二十二年中,嫁给少数民族上层人士的唐公主、宗室皇帝之女就有六人。

——赵昌《略论贞观时期的民族政策》

材料四:

玄奘,在贞观年间冒着生命危险西行学经求法,孤征沙漠,独步雪山历时17年,独行五万里……在天竺期间,他极力宣扬我国文化……

(1)材料一说明唐太宗认识到什么问题?

(2分)。

他开创了一个盛世局面,历史上称之为什么?

(2)材料二体现了唐朝实行什么样的民族政策?

(3)依据材料三指出唐朝巩固和发展民族友好的方式。

(2分)见证汉藏两族之间友好交往的是哪一历史事件?

(4)据玄奘口述,由弟子记录成一部书,记载了他游历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山川风物及社会习俗,是研究中外交流史的珍贵文献。

这部书的名称是什么?

(5)根据上述所有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唐朝兴盛的原因有哪些?

(至少两点)(2分)

四、材料论述题(8分)

34、鉴真留居日本期间,传播佛教,使佛教成为日本国教,日本国内佛教文化盛行;

根据中国唐代寺院建筑的样式,为日本精心设计了唐招提寺,便是日本迄今为止最为著名的佛教建筑;

鉴真还把中国唐朝的医学、饮食等文化带到了日本。

(1)鉴真东渡这一事件发生于哪个朝代?

(2)阅读以上材料提炼一个观点,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加以论述。

(6分)(要求:

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长泰一中/华安一中2017-2018学年下学期七年级第一次月考

历史答题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二、辨析题:

(共6分)

31、___________。

(2分)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_(4分)

三、材料解析题:

(32题12分,33题14分,共26分)

32、

(1)①(1分);

②(1分);

③(1分)

(2)_(3分)

(3)①(2分)

②(2分)

(4)

(2分)

33、

(1)(2分)

(2)(2分)

(3)(2分)(2分)

(4)(2分)

(5)

(2分)

34、

(1)(2分)

(2)观点:

论述:

(4分)

历史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5BDDCB6—10DCDDC11—15BBCBA

16—20DBCCB21—25DBCBD26—30CACCD

二、辨析题

31、错误。

(2分)理由:

确立科举制的是隋炀帝,隋文帝时只是初步建立起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

(4分)

三、材料解析题

31、

(1)①洛阳;

②涿郡;

③余杭。

(3分) 

(2)江南河、邗沟、通济渠。

(3分)

(3)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

(2分)隋朝大运河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

(4)大运河的开通,加强了我国南北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

33、

(1)贞观之治(2分)

(2)平等、开明(2分)

(3))方式:

送婚和亲(2分);

文成公主入藏(2分)

(4)《大唐西域记》(2分)

(5)原因:

国家统一;

社会安定;

统治者励精图治;

轻徭薄赋,减轻人民负担;

改善民生;

注重人才的选拔、任用和考核或任用贤才;

对外开放;

工具创新;

政治清明,民族关系融洽等。

四、材料论述题

34、

(1)唐朝。

对外交流有利于文化的繁荣。

论述:

鉴真东渡日本,交流中日文化,促进了日本文化的繁荣。

丝绸之路开通后,佛教通过丝绸之路传入中国,丰富了中国文化,在社会、思想、文学以及建筑、雕刻、绘画等方面产生深远影响。

所以说,对外交流有利于文化的繁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高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