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内黄一中届高三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7585993 上传时间:2022-12-07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15.6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南省内黄一中届高三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河南省内黄一中届高三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河南省内黄一中届高三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河南省内黄一中届高三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河南省内黄一中届高三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河南省内黄一中届高三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

《河南省内黄一中届高三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南省内黄一中届高三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河南省内黄一中届高三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

C.应取消商业竞争D.政府应对商业进行引导

6、明朝万历年间,福建泉州府“佃农所获,朝登陇亩,夕贸市廛(集市)”。

这反映出

A.市镇的繁荣兴旺B.小农经济的瓦解

C.商品经济的发展D.资本主义萌芽发展

7、春秋战国时期,我国的木工技术得到迅速发展,锯子、刨子、钻子等木工器械都是这一时期发明的。

这些发明主要得益于

A.小农经济的发展B.井田制的瓦解

C.冶金技术的进步D.精耕细作技术的成熟

8、与宋元时期相比,明清时期中国瓷器向海外输出的范围更广,规模更大。

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新航路开辟,世界市场扩大

B.明清政府放宽了对外贸易的限制

C.中国制瓷技术的飞速发展

D.明清时期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9、历史学家郭沫若说:

“卜辞契于龟骨,其契之精而字之美,每令吾辈数千载后人神往。

”对甲骨文的认识正确的是

A.甲骨文是一种图画文字B.文字的审美可以跨越时空界限

C.甲骨文是一种成熟的书法艺术D.奠定了秦朝统一文字的基础

10、“分定而无制,不可,故立禁。

禁立而莫之司,不可,故立官。

官设而莫之一,不可,故立君。

”这种主张应出于

A.儒家B.墨家C.道家D.法家

11、在“法”与“德”关系上,某位思想家主张先德后刑、先教后杀,认为有礼之法才是良法,无礼之法是恶法,“故非礼,是无法也”。

材料表明这位思想家属于

A.道家B.儒家C.法家D.墨家

12、近代中国历史上的某位人士自我评价说:

“予少年科第,壮年戎马,中年封疆,晚年洋务,一路扶摇,遭遇不为不幸,自问亦未有何等陨越,乃无端发生中日交涉,至一生事业,扫地无余……半生名节,被后生辈描画都尽。

”这位名人最有可能是

A.林则徐B.曾国藩C.李鸿章D.康有为

13、某历史学家认为:

“严格说来,□可说是我国近代史上第三个救国救民族的方案,不过这个方案是反对西洋化、近代化的……□的惨败是极自然的。

惨败代价之大足证我民族要图生存绝不可以开倒车。

”根据材料和所学,判断“□”描述的历史事件是

A.洋务运动B.戊戌变法

C.义和团运动D.清末“新政”

14、下列事件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民报》

兴中会

武昌起义

广州黄花岗起义

A.

B.

C.

D.

15、1902年梁启超在《新民说》里谈到:

“国家如一公司,朝廷则公司之事务所……朝廷由正式成立者,则朝廷为国家之代表,爱朝廷即所以爱国家也。

朝廷不以正式而成立者,则朝廷为国家之蟊贼(má

ozé

i原意为吃禾苗的两种害虫,比喻危害人民或国家的人),正朝廷乃所以爱国家也。

”这段话

A.提出了救亡图存的要求B.宣传了“实业救国”的思想

C.反映了社会契约的精神D.体现了“家国一体”的理念

16、观察1843年与1858年进口棉花及棉纺织品税率比较表

这一现象造成

A.耕织结合的小农经济完全解体B.中国传统的经济结构发生变化

C.列强控制了中国棉纺织业命脉D.中国民族棉纺织企业大量破产

17、毛泽东提出:

“有必要在我国人民中,首先是在干部中,进行解释,引导人们认识社会主义社会中的矛盾,并且懂得采取正确的方法处理这种矛盾。

”这一主张提出的背景是()

A.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B.“左”倾错误思想的发展

C.“大跃进”运动的全面推进D.“文化大革命”的发动

18、1949年,毛泽东充满激情地预言:

“随着经济建设的高潮的到来,不可避免地将要出现一个文化建设的高潮。

中国人被人认为不文明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我们将以一个具有高度文化的民族出现于世界。

”下列促进了20世纪五六十年代新中国“文化建设高潮”出现的是()

A.“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的贯彻

B.“大跃进运动”的发展

C.“上山下乡”运动的开展

D.“文艺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提出

19、古罗马的《十二铜表法》

A.明文公示、按律量刑B.依照习惯、因循先例

C.条文模糊、随意曲解D.系统严谨、堪称完备

20、16世纪左右,欧洲“绅士”(gentry)阶层大多住在乡间宅第,喜爱田猎,坐享田租。

他们拥有政治、法律的特权,并成为社会的领导阶层。

这些“绅士”获取其身份主要依靠下列哪一途径?

A.经营工商,累积财富 B.应征从军,建有军功

C.拥有封地,身份世袭D.通过考试,获得资质

21、观察下表,法国经历的政体顺序正确的是

A.君主立宪制→共和制→帝制B.共和制→帝制→君主立宪制

C.君主立宪制→帝制→共和制D.帝制→君主立宪制→共和制

22、1811年,英国政府准备对美战争,派人拿着议会批准的100万英镑军费的批文前往英格兰银行要求预付,银行审计长发现上面未盖国王印章,拒绝支付。

此事反映出当时英国

 

A.议会不能支配政府财政 

B.国王掌控实权

C.银行担心政府违约失信 

D.宪政制度确立

23、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世界局势出现多极化趋势,下列各新兴力量重大事件不能影响这一趋势的是

A.欧洲经济共同体的成立

B.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召开

C.中国“一五”计划完成

D.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资本主义世界第二经济大国

24、.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

“那时的西欧是无可匹敌的,它拥有向外猛冲的推动力——宗教动力、思想骚动、经济活力、技术进步和有效动员人力物力的民族君主国。

”材料指出了

A.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和条件B.启蒙运动的历史影响

C.近代科技发展的社会基础D.殖民扩张的客观作用

25、著名学者彭慕兰认为:

与其说工业革命创造了新的财富,不如说新的财富的发现,导致并推动了工业革命,因为工业革命的发生来源于两个方向的驱动:

“向下”和“向外”。

“向下”是指挖煤,“向外”是指

A.拓展殖民地市场B.贩卖黑奴

C.传播基督教思想D.输出机器

26、1832年、1867年和1884年的三次议会改革是英国19世纪民主政治发展进程中的重要事件。

其中1832年改革扩大了工业资产阶级权利,1867年改革使小资产阶级和工人上层获得选举权,1884年改革赋予农业工人选举权利。

上述现象反映了19世纪的英国

A.改革是推动民主政治发展的唯一方式

B.全体人民的普选权得以实现

C.工业革命的深入开展

D.民主进程滞后于经济发展

27、16世纪末17世纪初,先后有葡、英、荷、法等国在东半球的印度、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等地成立东印度公司。

这些“公司”

A.是自由贸易时代的产物

B.反映了新兴工业资产阶级的商业利益

C.类似于现代的跨国公司

D.极大地推动了西欧资本原始积累进程

28、图7是1606年英国成立的两个贸易公司在北美大西洋沿岸的殖民区域按纬度划分的简图。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英国与美洲的经济物产存在互补 

B.英国以贸易公司形式推动殖民活动

C.美洲的发现引起了欧洲贸易大发展

D.新航路开辟之后各国角逐殖民霸权

29、17世纪末到18世纪中期,英国普遍出现工资上扬的情势,不少重商主义者在寻求解决之道时认为,“节省劳力的技艺、铣具和器械是减少劳动和降低价格的方法,尽管受雇使用工具的人们的工资不应该减少”,更有人指出,“降低了穷人的工资,结果是减少了产品的价值。

这将永远是贸易的真理,因为你付出的工资越少,工作干得就越糟”。

这些观点最有可能直接影响(  )

A.英国成为日不落的大帝国B.英国工人运动迅速发展

C.英国最终成为世界工厂D.英国工业革命蓬勃兴起

30、1871年巴黎公社革命被称为“三月十八日革命”,这次革命之所以发生在3月18日,其直接原因在于

A.法兰西第二帝国统治时期,社会各种矛盾激化

B.资产阶级临时政府与德国签订割地赔款的和约

C.巴黎人民生活困苦,渴望建立新制度摆脱困境

D.1871年临时政府军队偷袭国民自卫军防守要塞

31、—战期间,列宁的一份文献指出,“没收地主土地,实行土地、银行国有化,由工兵代表苏维埃对社会生产和分配实行监督。

”其主要意图是

A.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B.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统治

C.争取农民的大力支持D.完成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32、苏俄在实施某一政策时出现如下状况:

“自制造火车头至开公众浴室、自供应面包至蘑菇,企图全部由国家主持。

积习既久,则索性由武装部队进入村庄,挨户搜索,除了农家本身食用之外,多余粮食一概拿走,并且主张停用货币”。

根据材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政策的目的在于巩固苏维埃政权B.该状况出现于斯大林执政时期

C.该政策促进了苏联国民经济的恢复D.苏俄形成了高度集权的经济体制

33、2012年3月,普京再次当选俄罗斯总统,他曾在回答“你怎样看待苏联解体”时,引用了家喻户晓的一句话:

“谁不为苏联解体而惋惜,谁就没有良心;

谁想恢复过去的苏联,谁就没有头脑。

”大多数俄罗斯人不想恢复“过去的苏联”,主要是因为苏联(  )

A.片面发展重工业B.忽视民主与法制

C.经济困难,物质生活水平低D.体制僵化,社会缺乏活力

34、下列史实主要反映了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期

A.苏联力图维护二战中取得的外交成果

B.美国放弃了对苏遏制战略

C.美苏关系缓和与对抗交替

D.美苏处于全面冷战与局部热战之中

35、1960年,联合国正式通过《反殖民主义宣言》。

尽管没有国家投票反对,但英国、法国、葡萄牙、西班牙等国投了弃权票。

这些国家弃权的主要原因在于

①不愿意放弃过去的殖民利益

②已感受到非殖民化趋势

③希望建立新的国际政治体制

④更专注于同苏联的冷战

A.①④  B.①②  C.②③  D.③④

36、罗斯福称《全国工业复兴法》“是美国国会制定的最重要、最具深远意义的立法”,如将此立法置于新政内容示意图中,准确无误的位置是

37、1941年2月,以美国总统罗斯福代表身份来华的居里正式向蒋介石声明:

“美国在国共纠纷未解决前,无法大量援华。

中美间的经济、财政等问题不可能有任何进展。

”这表明当时美国

A.以中国内部纠纷为由拒绝对华援助 

B.反对国民党采取的反共政策

C.敦促国共两党放弃各自的政治主张 

D.借助援助促成国共两党全力抗日

38、1930年,巴黎《每日新闻报》发表社论,如果“美国佬们”通过“斯穆特一霍利法案”,设立关税障碍,“那我们别无选择,只能进行报复,而这就意味着战争。

”这篇社论主要反映了

A.法国反对罗斯福实行贸易保护主义立场

B.法国反对胡佛实行贸易保护主义立场

C.贸易自由化加剧了世界贸易的紧张局势

D.法国与美国加紧争夺国际市场

39、二战后期,美国积极推动联合国和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

1949年组建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1951年签订《日美安全保障条约》。

这反映了美国企图

A.建立美国主导的国际秩序B.以合法的武力干涉别国内政

C.全面控制西欧与日本D.将本国利益凌驾于他国利益之上

40、美国某知名生物科技公司推出一项的“宏伟计划”:

收购全球种子公司——利用转基因技术加以“改良”——用申请了专利的转基因种子替代天然种子——控制全球食品供应。

该公司目前已收购全球21%的种子公司,控制93%的转基因食品市场。

该材料主要说明

A.跨国公司促进了国际贸易和世界经济的增长

B.跨国公司控制了国际技术贸易

C.全球化背景下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的重要性

D.全球化与单一民族经济难以共存

二、主观题(3小题,合计40分)

41.(16分)阅读下列大事年表,回答问题。

(1)根据上下文,将大事年表中省略的内容补充完整。

(2分)

(2)找出上述年表中存在因果关系的两组大事,并简述理由。

(8分)

(3)该大事年表反映了中国近代化进程具有什么特点?

(3分)

42.(本题15分)社会经济方面出现的新现象,反映了历史的变迁。

材料一元鼎四年,“悉禁郡国无铸钱,专令上林三官铸(上林三官指中央统管铸钱的部门)。

钱既多,而令天下非三官钱不得行,诸郡国所前铸钱皆废销之,输其铜三官。

——摘自《史记·

平准书》

交子,富民十六户主之,后富民赀稍衰,不能偿所负,争讼不息。

转运使薛田、张若谷请置益州(今成都)交子务,以榷其出入,私造者禁之,仁宗从其议。

——摘自《宋史·

食货志》

(1)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概括秦半两钱与汉五铢钱的相同点,并指出宋代货币出现了什么新特点。

(4分)

材料二

文献中有关隋唐时期的新现象

《新唐书》

宪宗以钱少,复禁用铜器。

时商贾至京师,委钱诸道进奏院及诸军、诸使、富家,以轻装趋四方,合券乃取之,号飞钱。

《唐会要》

(唐朝大历)十四年七月,令王公百官及天下长吏,无得与人争利,先于扬州置邸肆贸易者,罢之。

先是,诸道节度观察使以广陵(扬州)当南北大冲,百货所集,多以军储货贩;

列置邸肆,名托军用,实私其利。

《旧唐书》

田神功,冀州人也……至扬州(平定刘展叛乱),大掠百姓商人资产,郡内比屋发掘略遍,商胡波斯被杀者数千人。

(2)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指出隋唐时期的经济新现象,并归纳这些现象出现的社会条件。

(5分)

材料三1861年北京海关总税务司署在上海、镇江两海关附设邮政部,上海有新式邮政的雏形自此开始。

1867年总税务司(官名,掌全国关税行政及海关人员任免)赫德(英国人,担任大清海关总税务司45年。

)公布了邮件封发时刻表与邮资标准。

1878年,赫德派华员吴焕在沪津等地筹办代理邮政机构“华洋书信馆”。

在清廷的支持下,吴焕计划以上海为中心在全国各大城市普设邮政机构谋夺洋邮之利。

赫德大惊,派洋员德璀琳在沪设邮局并推至全国,到1896年,全国24处海关普设邮局。

1878年,清政府正式建立“大清邮政局”,划全国为35个邮区,下各设一分局,后由邮传部(1907年设,主管邮政、电讯、交通等事项)直辖。

民国后改由交通部管辖。

——摘编自忻平著《从上海发现历史》

(3)结合所学,从中国近代经济变迁的角度,对材料三进行解读。

(6分)

要求:

提取信息充分,总结和归纳准确、完整;

解释和分析逻辑清晰。

43、(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历史地图包含了政治、经济、文化等各种信息。

图5为世界贸易中国家和地区所占份额示意图。

比较图5中的两幅图,提取两项有关1965年到1995年历史变迁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

月考历史答案

42、(15分)

43、(12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社交礼仪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