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达无砟轨道.ppt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758321 上传时间:2022-10-23 格式:PPT 页数:31 大小:53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雷达无砟轨道.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雷达无砟轨道.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雷达无砟轨道.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雷达无砟轨道.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雷达无砟轨道.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雷达无砟轨道.ppt

《雷达无砟轨道.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雷达无砟轨道.ppt(3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雷达无砟轨道.ppt

,雷达2000无砟轨道施工工艺流程,铁路工程101班李聪,一、无碴轨道类型,目前国内各条客运专线正线铺设的无碴轨道主要有四种形式,道岔区采用轨枕埋入式。

石太客专、武广试验段所采用的CRTS型板式无碴轨道。

京津城际所采用的CRTS型板式无碴轨道。

武广客专所采用的CRTS型双块式无碴轨道。

郑西客专所采用的CRTS型双块式无砟轨道。

从上述发现:

目前无碴轨道类型主要集中在两种类型上:

预制板式无碴轨道及现浇混凝土式无碴轨道。

1.1、两种无砟轨道的经济技术性能分析:

1.2、客运专线对无砟轨道的要求,安全舒适少维修高完好率,二、CRTS-I无砟轨道施工工艺,1、无砟道床施工前与线下施工单位交接2、双块式无砟道床施工工艺总流程3、双块式无砟道床施工注意事项,1.1、无砟道床施工前与线下施工交接,线下工程竣工测量,无砟道床施工前与线下施工交接流程图,线下工程主体验收,线下工程沉降观测,线下工程沉降观测评估,合格,不合格,资料核查,线路基桩和相关资料收集,检测成果报告,线路基桩复测和路面状态检查,不合格,办理交接手续,无砟轨道开始施工,合格,1.2、无砟道床施工前与线下施工交接内容,无砟道床施工单位应接收无砟轨道铺设条件评估报告,工后沉降变形符合设计要求后方可进行无砟轨道施工。

无砟道床工程与线下工程工序交接至少在轨道工程施工一个月前进行。

线下施工向轨道施工提交线下构筑物竣工测量资料、桩橛和与轨道工程有关的变更设计、线下工程施工质量检验合格报告等资料。

无砟道床施工前应复测基桩控制网、中线桩和路面(含路基面、桥面和隧道仰拱填充层顶面,下同)高程、平整度及几何尺寸等,核实中线和高程贯通情况。

复核时发现同设计不符时应及时联系有关单位解决。

2、双块式无砟道床施工工艺总流程,路基、桥梁工后沉降和桥梁收缩徐变满足设计要求后,可进行无砟道床施工。

路基地段支承层砼采用人工立模,浇筑砼,路基支承层施工完成后,运卸施工材料,然后工地散布双块式轨枕、组装12.5m工具轨轨排、粗调轨排、布筋、立模、精调轨排、浇筑道床混凝土的流水作业进行无砟道床道床板施工,其主要施工工序如下:

复核基桩控制网(CP),测设加密基桩;路基支承层施工,桥梁凸台施工;工具轨、钢筋等施工材料运输和卸车;钻销钉孔,铺设纵向底层钢筋;布枕、组装轨排,安装螺杆调整器托轨板,锚固销钉;粗调轨排,绑扎钢筋网、接地焊接;安装纵横向模板;精调轨排,轨排固定;浇筑道床板混凝土;拆除调整器,放松扣件,放散温度应力,混凝土养生;拆除、倒运模板及工具轨,进入下一循环。

2.1无砟道床施工总流程图,梁面及路基状态检,模板及相关机具准备,销钉钻孔、布置销钉,铺设道床板纵向底层钢筋,桥面保护层及凸台施工,铺设土工布,基面清理,测设基桩,混凝土支承层施工,轨排就位、安装钢轨调节器、粗调,伸缩缝板、模板等安装,精调并固定轨排、状态(绝缘性能)检查,质量检查,布枕、组装工具轨轨排,铺设道床上层钢筋形成钢筋网架,钢轨支撑架拆除、清洗,混凝土养护,道床砼浇筑、抹面,准备支撑架,原材料准备,混凝土配置、输送,3、混凝土支承层、桥梁凸台施工,3.1路基上混凝土支承层施工3.2桥梁保护层及凸台施工,3.1路基上混凝土支承层施工,3.1.1施工方法混凝土支承层采用人工立模,现浇整平捣实的方法施工,采用混凝土运输车运送混凝土,曲线超高通过支承层下部垫层设置。

在模板上标出混凝土标高、边缘厚度等参数。

3.1.2施工要求根据CP控制点测设混凝土支承层模板线,并用墨线现场弹出模板边线位置。

模板采用360mm1200mm钢模,应支立牢固、可靠。

支承层施工前应对路基表面进行清洁,洒水湿润,并至少保湿2h。

支承层采用C15混凝土并由拌合站拌制,拌合完成后由灌车运送至施工现场。

3.1路基上混凝土支承层施工,施工时的环境温度不应低于+5;支承层完成后的前7天内如有霜冻,支承层必须采取防护措施。

一般情况下,支承层施工完成后,应沿线路方向每5m应设置一道假缝,缝深至少105mm,宽不大于5mm。

当在气温高于20条件下施工时,每隔4m进行切割。

切缝应在支承层硬化前进行,最迟不得超过浇筑后12h。

混凝土支承层施工完成后,支承层顶面应平整,其表面平整度应达到15mm/4m,高程误差为+5,-15mm。

支承层混凝土在浇筑完成后应洒水并覆盖养护。

养护时间一般不宜少于7天。

侧模应在混凝土强度达到2.5MPa以上,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模而受损时,方可拆模。

3.2桥梁保护层及凸台施工,桥上双块式无砟轨道的道床板下设置C40钢筋混凝土保护层,每块道床板范围内设置三个限位凸台,道床板与保护层之间设置4mm厚聚丙烯土工布中间层。

在桥梁混凝土保护层中心沿线路纵向设置伸缩缝,并用聚氨酯密封胶填充。

3.2.1混凝土保护层及凸台施工施工工艺混凝土保护层施工前应对桥面进行验收,桥面应满足铺设无砟轨道的要求,其顶面应平整,高程误差为10mm。

混凝土保护层施工前应对桥梁表面进行清洁。

首先按设计图纸安放保护层钢筋网及凸台钢筋网并绑扎,然后对纵向接地钢筋的交叉点和搭接点按相关要求进行焊接,最后将保护层接地钢筋与防撞墙预留接地钢筋进行焊接。

3.2桥梁保护层及凸台施工,混凝土浇筑前2小时应洒水湿润,桥面不得有明水。

分段进行保护层混凝土连续均匀浇灌,混凝土保护层抹面时,应严格按设计进行高程控制,在达到设计强度的70%以后才能进行凸台混凝土的施工作业。

凸台施工前对凸台范围内混凝土表面进行清洁,并预先湿润。

架立凸台模板;浇灌凸台混凝土时应防止对模板的撞击,达到设计强度的70%以上后才能进行铺设中间层和垫板的安装作业。

混凝土保护层顶面应非常平整,其平整度要求为6mm/4m,保护层和凸台顶面的高程误差为0mm,5mm。

凸台厚度不应不小于130mm,其长度和宽度误差应为0mm,5mm。

3.2桥梁保护层及凸台施工,在混凝土保护层及凸台顶面铺设4mm厚聚丙烯土工布时,土工布接缝应与轨道方向垂直,采用对接方式并用胶带粘贴,应注意不能出现折叠和重叠。

铺设土工布时,其边缘应比道床板宽出20cm,在土工布边缘处采取固定措施。

根据设计在凸台周围安装橡胶垫板和泡沫板,并用胶带纸封闭所有间隙。

3.2.2施工要求施工前要对桥面的状态进行检查、现场设置进路便道,以及其它技术准备工作等。

在进行桥梁凸台施工前,按照客运专线铁路桥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规定的项目,全面进行检查验收,并等待桥梁上拱度变化基本完成后进行无砟道床施工,确保满足双块式无砟道床施工的要求。

3.2桥梁保护层及凸台施工,在桥面保护层上绑扎钢筋,按桥梁凸台尺寸立模,浇筑凸台混凝土并养生,表面设1.5横向按排水坡。

该层混凝土施工采用混凝土罐车直接抵达浇筑点浇筑混凝土施工,洒水后覆盖湿布养护。

混凝土凸台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a凸台范围内梁面应凿毛,并冲洗干净,无积水。

对桥面预埋钢筋应进行整理和除锈。

b按设计要求布设钢筋,并与桥面预埋钢筋绑扎成一体。

c根据CP控制点测设混凝土凸台模板线,并用墨线现场弹出模板边线位置。

模板采用钢模,应支立牢固、可靠。

d按照设计要求和混凝土道床板设置计划表,在桥面组立模板。

立模时应准确定位凸台的模板位置高程,立模完成后,会同监理进行隐蔽工程检查,确认无误后方可浇筑混凝土。

e凸台模板安装的位置及长、宽、高程允许偏差3。

3.2桥梁保护层及凸台施工,混凝土现场浇筑应符合下列规定:

a混凝土用原材料、拌制、运输、浇筑及钢筋连接、安装等均应符合设计及验标要求。

b当工地昼夜平均气温连续3d低于+5或最低气温低于-3时,应采取冬期施工措施,混凝土的入模温度不应低于5;当工地昼夜平均气温高于30时,应采取夏期施工措施,混凝土入模时的温度不宜超过30。

c混凝土应由统一的拌合站集中供应,罐车运输,每车混凝土均做坍落度检查,坍落度应满足设计要求。

d每块凸台混凝土均应一次连续浇筑完成,不得中断e混凝土施工模板应内侧面平整,模板间接缝严密,模板和支撑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模板与混凝土的接触面必须清理干净,并涂刷隔离剂。

侧模应在混凝土强度达到2.5MPa以上,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模而受损时,方可拆模。

4、铺设土工布、钻销钉孔、铺设纵向底层钢筋,4.1、按要求在混凝土道床板施工前,桥梁凸台施工完成后铺设厚4cm土工布,土工布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土工布接缝应与轨道方向垂直,采用对接方式并用胶带粘结,应注意不能出现折叠和重叠。

铺设土工布时,其边缘应比道床板宽出20cm,在土工布边缘采取固定措施。

4.2、按设计间距铺设道床板纵向底层钢筋。

5、布设轨枕、组装工具轨轨排、锚固钢销钉、调整器的装配,5.1、布设轨枕5.2、组装工具轨轨排5.3、锚固钢销钉5.4、调整器的装配,5.1、布设轨枕,使用跨双线的轮胎式龙门吊散枕装置铺设双块式轨枕。

在铺设轨枕之前,测量人员应根据线路基桩在轨枕外缘位置做出标记,即在混凝土支承层或桥梁保护层上每10m在轨枕外缘位置标出一个点,然后将这些点用墨线连接起来,作为散布轨枕的边线。

轨枕铺设位置允许偏差5mm。

5.2、组装工具轨轨排,使用跨双线的轮胎式可变跨龙门吊安装工具轨,采用双向同步电动扭力扳手紧固扣件,组装工具轨轨排。

轨排组装的工序为:

散枕固定铁垫板铺设钢轨固定钢轨轨排检查。

轨排组装时铁垫板应居中,扣件扭矩应符合设计要求。

轨排组装前应按要求对轨枕进行复检。

双块式无砟道床先行段施工采用新轨作为施工工具轨,工具轨应采用与正线轨型相同的的钢轨。

轨排组装完成后,应对轨距、轨枕位置、轨枕间距进行检查。

5.2、组装工具轨轨排,轨排组装允许偏差,5.3、锚固钢销钉,按设计要求的材料锚固钢销钉,确保钢销钉锚固力和垂直度符合设计要求。

5.4、调整器的装配,轨排组装完成后,在每隔3根(曲线地段2根、钢轨接头处必须设置)轨枕之间的钢轨上安装一组螺杆调整器。

螺杆调整器安装位置要正确,螺杆和铰接挡块必须始终位于轨道的外侧,通过竖向螺杆调整轨排高低。

6、轨道粗调、绑扎剩余钢筋、综合接地,6.1、轨道粗调;6.2、绑扎剩余钢筋、综合接地,6.1、轨道粗调,使用轨排粗调机对轨排进行初步调整,实现轨排横向及竖向处于正确位置,然后拧紧螺杆调整器,将轨道固定。

为确定轨排位置,必须给出轨排支承处每一横断面的里程。

使用水准仪测量轨面高程,起落竖直调整装置,使轨顶标高满足设计值,容许偏差为-10、0mm。

逐点调整轨道至设计中线位置,容许偏差为5mm,并用全站仪精确测量复核。

6.2、绑扎剩余钢筋、综合接地,轨排粗调完成后,组织人员安装上层纵向20钢筋。

因为特殊绝缘需要,保证钢筋桁架涂层不被损坏,按要求安装绝缘卡,并按设计要求安装塑料绝缘垫片来保持绝缘,轨枕格梁和非绝缘配件之间以较小的间距。

根据轨道设计,纵向钢筋固定在轨枕构架钢筋上,横向钢筋放置并固定在轨枕间每个间隔的纵向钢筋上。

根据电力设施的要求,安排人员进行综合接地线连接,并通过电阻测定,控制接地系统。

7.5安装纵横向模板,钢筋网绝缘性能检测合格后,清除钢筋网内的杂物,人工安装侧向模板和伸缩缝分隔板,并加固模板,确保侧向模板与轨道间无任何连接。

模板安装允许偏差应符合下表规定。

钢模板应牢固的固定在支承层混凝土上,模板应彻底地使用模板油进行处理。

在混凝土浇筑的位置,整个区域必须预先彻底地进行清洁。

采用高压设备处理任何存在的污物并且通过工作通道进行处置。

7.5安装纵横向模板,道床板模板安装允许偏差,8、精调轨排并固定,8.1、调整方法双块式无砟道床主要使用钢轨调整器及徕卡GRP1000测量系统进行轨道精确调整。

根据测量显示数据,调整螺杆或螺旋调整器。

通过转动钢轨调整器竖向螺杆,垂直调整轨道高程,通过转动调整器水平装置,实现水平调整。

垂直调整:

通过竖向螺杆进行垂直调整。

在曲线地段,调整时可能产生水平位置和高度的冲突,因此必须在垂直及水平双方向同时进行调整。

水平调整:

通过钢轨调整器水平调节装置进行水平调整。

作用是基板的移动带动轨排的移动。

水平调整螺栓的旋转使用特殊丝杠同时进行。

轨道精确调整阶段应由质检人员检查,并做详细记录。

最终精调一结束,电焊工应按照检验结果要求的距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兵器核科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