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外科学名解及问答试题精选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7580051 上传时间:2022-12-07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51.8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骨外科学名解及问答试题精选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骨外科学名解及问答试题精选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骨外科学名解及问答试题精选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骨外科学名解及问答试题精选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骨外科学名解及问答试题精选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骨外科学名解及问答试题精选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骨外科学名解及问答试题精选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骨外科学名解及问答试题精选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骨外科学名解及问答试题精选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脊索瘤:

脊索瘤是一种起源于残存脊索细胞的、少见的、低度恶性的原发骨肿瘤。

最常发生于枕骨斜坡和骶骨。

对放化疗不敏感,手术后容易复发,强调早期完整切除。

11、13、Spinalcordshock脊髓休克:

脊髓与高级中枢的联系暂时中断以后,断面以下的脊髓并有暂时的反射丧失,处于无反应状态,称为脊髓休克。

表现为断面以下感觉运动丧失,是暂时现象,损伤后不久可逐渐不同程度恢复。

12、14、Consusionofthespinalcord脊髓震荡:

脊髓神经细胞受强烈刺激而发生的超限抑制,脊髓功能处于生理停滞状态,脊髓实质无损伤。

13、15、脊柱结核的治疗原则,手术指证是什么,哪些手术方式可选,优缺点?

14、16、Klippel-Feil综合征:

1912年由Klippel和Feil报道的颈椎先天融合畸形(故又名Klippel-Feil综合征)系由短颈、后发线低和颈椎活动受限三大临床特点所组成。

又称短颈畸形,可合并其他器官的先天畸形。

15、17、Scheuermann’sKyphosisa:

休门氏病后凸畸形,也称青少年脊柱圆背畸形,以椎体多发Schmorl’s结节,椎体楔形变,结构性脊柱后凸为特征,发病原因不明,病理机制为椎体前柱生长受限及楔形变。

16、18、什么是腰椎爆裂性骨质,其诊断标准是什么?

椎体呈粉碎状,骨折块向四周移位,向后方移位可压迫脊髓、神经,椎体前后径和横径均增加,两侧椎弓根距离加宽,椎体高度减少。

17、19、腰椎滑脱的分类及其严重程度:

1.先天发育不良性腰椎滑脱。

2.峡部病变性腰椎滑脱。

3.退行性腰椎滑脱。

4.创伤性腰椎滑脱。

5.病理性腰椎滑脱。

6.医源性腰椎滑脱。

依据X线,依滑脱程度不同分4度:

Ⅰ度,滑脱不超过1∕4者;

Ⅱ度,滑脱在1∕4~1∕2者之间;

Ⅲ度,滑脱在1∕2~3∕4者之间;

Ⅳ度,滑脱〉3∕4

18、20、Stablefracture:

稳定骨折,轻度和中度的压缩骨折,脊柱后柱完整。

19、21、、Unstablefracture:

不稳定骨折,1.脊柱三柱中二柱骨折,2,爆裂骨折,3,骨折-脱位:

累及三柱的骨折脱位,常伴有神经损伤。

20、22、压缩骨折:

椎体前方受压缩呈楔形改变。

压缩程度以椎体前缘高度占后缘高度的比值计算。

分度为前缘高度与后缘高度比:

一度:

为1/3,二度为1/2,三度为2/3。

21、23、Chance骨折:

经椎体、椎弓及棘突的横向骨折。

22、24、Jefferson骨折:

寰椎前后弓骨折,由于头部受垂直暴力致使枕骨髁撞击寰椎导致寰椎侧块和前后弓交界处发生的骨折。

23、25、Hangman’fracture,枢椎椎弓骨折,又称绞刑者骨折,骨折后枢椎椎弓向后移位,而椎体向前移位。

24、26、Densfracture齿状骨折。

分三型,1,齿突尖骨折,2,齿突基底部与枢椎交界处骨折,三型为齿突骨折延伸至枢椎椎体部骨折。

25、27、I型神经纤维瘤病性脊柱侧凸分为哪两种?

它们各自的影像学表现特征是什么?

(l)非营养不良型(Nodystrophic):

非营养不良型影像学表现类似特发性脊柱侧凸,故又称类特发性;

治疗方法基本同特发性脊柱侧凸。

(2)营养不良型(Dyotrophic):

营养不良型侧凸,影像学:

累及椎体较少,侧凸及后凸角度较锐,椎体柔韧性差,椎体结构异常。

与非营养不良型相比治疗较困难及预后较差。

26、28、脊柱骨折的AO分型:

A型:

椎体压缩,分A1:

压缩骨折A2:

劈裂骨折A3:

爆裂型骨折。

B型:

前方及后方结构牵张性损伤,分B1:

后方韧带结构损伤(屈曲牵张型损伤)B2:

后方骨性结构损伤(屈曲牵张型损伤)B3:

经间盘前方损伤(过伸剪切损伤)C型:

前方及后方结构旋转性损伤,C1,A型(压缩)损伤伴有旋转,C2:

B型损伤伴有旋转。

每型又分很多亚型。

27、29、脊柱侧弯的King分型和Lenke分型,依据是什么,各自的特点?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的指证是什么,如何选择固定融合节段?

King分型:

依据部位,顶椎,侧凸严重程度,柔韧和代偿弯曲等将特发脊柱侧凸分型5类,Ⅰ型:

胸腰弯都越过中线,站立位像上腰弯大于胸弯,柔韧度指数为负数。

Ⅱ型:

胸腰弯都越过中线,站立位像上胸弯大于腰弯,柔韧度指数大于0°

Ⅲ型:

为胸弯,其代偿腰弯不过中线,Ⅳ型:

为长胸弯,L5被骶骨中垂线平分,但L4倾斜入长胸弯中,Ⅴ型:

双胸弯,T1倾向上胸弯凹侧,在侧屈位像上,上胸弯为结构性弯曲。

融合原则为Ⅰ型融合胸弯和腰弯,不低于L4,Ⅱ型选择性融合至稳定椎和中立椎。

Ⅲ、Ⅳ融合至稳定椎,Ⅴ融合两个胸弯,下融合椎为稳定椎。

Lenke等以脊柱冠状位、矢状位、轴位三维因素为基础提出Lenke分型系统,根据冠状面结构性弯的位置进行分型,根据腰弯顶椎与骶骨中垂线的关系,对腰弯进行修正,又增加了对胸弯矢状面畸形的修正。

将侧凸类型,腰弯修订和胸弯矢状位修订三者结合起来。

分6型42个压型。

1,主胸弯(MT)2,双胸弯(DT),3,双主弯(DT),4,三主弯(TM),5,胸腰/腰弯(TL/L)6,胸腰/腰-主胸(TL/L-MT)

28、30、Trendelendurg试验:

Trendelenburg 

sign(单腿站立试验) 

健侧单腿站立,患腿屈髋屈膝抬起,患侧臀部因健侧臀中、小肌拉紧而抬起,以保持身体平衡。

患侧单腿站立时,因臀中、小肌松弛,健侧臀部不但不能抬起、反而下沉则为阳性。

29、31、BO原则和骨折的愈合标准:

1、远离骨折部位进行复位,以保护骨折局部软组织的附着2、保护血供,不以牺牲骨折部的血供来强求粉碎性骨折块的解剖复位,3,使用低弹性模量、生物相容性好的内固定材料,4、减少内固定与骨之间的接触面积5,尽可能减少手术暴露时间。

骨折的愈合标准:

有临床愈合标准和骨性愈合标准,临床愈合标准是指:

1、局部无畸形及反常活动,无纵向叩击痛2,X线骨折断端骨折线模糊,有连续骨痂通过骨折线。

骨性愈合标准:

达到临床愈合标准,X线骨折线消失。

30、32、AO原则:

1、通过骨折复位及固定重建解剖关系2、按照骨折的个性使用坚强或弹性固定重建稳定3、采用细致操作及轻柔复位方法以保护软组织及骨的血供4、全身及患部的早期和安全的活动训练

31、33、Denis“三柱”和脊髓损伤的Frankel功能分级:

将胸腰椎分成前、中、后三柱, 

前柱:

前纵韧带、椎体的前2/3和椎间盘的前半部;

 

中柱:

后纵韧带、椎体的后1/3和椎间盘的后半部;

后柱:

椎弓、椎板、黄韧带、棘上韧带、棘间韧带、关节突关节、棘突。

Frankel分级:

A:

完全瘫痪B,感觉功能不完全丧失,无运动功能,C,感觉功能不完全丧失,有非运动性功能D,感觉功能不完全丧失,有功能性运动,E,感觉,运动功能正常。

32、34、Trendelenburg,test,:

单足独立试验,病人背向检查者,健肢屈髋屈膝上提,用患肢站立,如健侧骨盆及臀褶下降为阳性。

多见于臀中小肌麻痹,髋关节脱位及陈旧性股骨骨折等。

33、35、Risser征 

将髂棘骨骺分为4等分,骨化由髂前上棘向髂后上棘移动,I度:

小于25%,Ⅱ度:

25%-50%,Ⅲ度:

50%-75%,Ⅳ度移动到髂后上棘,Ⅴ度:

髂嵴骨骺与髂骨融合。

34、36、椎体旋转度的测量:

常采用Nash-Moe法,根据X线平片上椎弓根位置,分5度,0度,椎弓根对称,1度(阿拉伯数字):

凸侧椎弓根移向中线,未超过第1格,凹侧椎弓根变小,2度:

凸侧椎弓根移至第2格,凹侧椎弓根消失,3度:

凸侧椎弓根移至中央,凹侧椎弓根消失,4度:

凸侧椎弓根越过中线,靠近凹侧。

35、37、试述髋关节结核的分型、诊断及治疗原则

36、38、骶骨骨折的Dinel分型及临床意义

1983年Denis根据CT分析的解剖位置不同将骶骨骨折分为三区3型:

DenisI型(骶骨翼区骨折),骨折通过骶骨翼,无骶孔区及骶管的损伤;

骶骨翼骨折,腰5神经从其前方经过,骨折可损伤神经根,引起相应症状, 

DenislI型(骶孔区骨折),骨折通过一个或数个骶孔,可累及骶骨翼,但不累及骶管;

骶管孔区骨折,骶1、2、3孔区连续性中断,可损伤坐骨神经,但一般无膀胱功能障碍 

DenisIll型(骶管区骨折),骨折通过骶管,可累及骶骨翼及骶孔区,骶骨横形骨折亦属于该型。

骶管区骨折,骶管骨折移位可损伤马尾,表现为骶区及肛门会阴区麻木及括约肌功能障碍

37、骨折的二期愈合:

在骨折采用保守治疗或未获坚强内外固定的情况下,因骨愈合过程受到各种因素干扰(如断端间活动),骨折端出现吸收,断端骨外膜和骨内膜在应力作用下形成多量骨痂,经过塑形改建而达到愈合,这就是二期愈合。

绝大部分骨折的愈合属于二期愈合。

其所以称为二期愈合,是由于骨折间隙中先有过渡性的纤维组织或纤维软骨形成,以后才逐渐被新骨替代

38、骨折的一期愈合:

一期愈合是指骨折两断端的骨单位直接愈合,其特征为愈合过程中无骨皮质区吸收,因坏死骨在被吸收的同时由新生的板层骨取代,达到皮质骨间的直接愈合,哈佛系统重建一步完成,髓腔通畅,无或仅极少内外骨痂形成。

一期愈合多见于骨折行坚强内固定时

39、股骨颈骨折的Garden分型

40、骨质疏松症:

骨质疏松症是骨强度下降导致的骨折危险性增加,骨强度包括骨密度和骨质量(2001年美国NIH制定的定义)骨质疏松症是一种骨量低下(骨矿含量的下降),骨微结构破坏,导致骨骼脆性增加,容易发生骨折的全身性骨病。

41、barton 

fracture:

桡骨远端关节面骨折,合并腕关节脱位者统称Barton骨折。

42、良性恶性骨肿瘤的鉴别:

良性骨肿瘤:

1. 

(年龄)多为成人,2.(生长速度)生长缓慢,3.(生长方式)膨胀性生长,不发生转移,4.(症状)多无全身症状,局部肿块常为最早出现的表现,当肿瘤 

生长到一定程度使骨膜产生张力或刺激压迫神经可出现疼痛,可引起病理性骨折,5.(体征)肿块坚实无压痛,边界清楚,皮温无明显升高,无浅静脉怒张,一般 

不影响邻近的关节。

6(实验室检查)无变化,7.(X线)肿瘤局限于骨组织内,边界清楚整齐,可见周围反应性硬化骨,破坏灶周围呈膨胀性改变,骨膜反应 

少。

8(病理)肿瘤细胞分化程度高

恶性骨肿瘤:

1.(年龄)多为青少年,2.(生长速度)生长迅速,3.(生长方式)侵润性生长,常发生转 

移,4.(症状)晚期可出现发热,食欲减退,消瘦等全身症状。

局部常表现为固定性,持续性及逐渐加重的疼痛,以及局部包块,有明显的夜间痛,易发生病理性 

骨折,5.(体征)肿块弥漫性肿胀,压痛,边界不清楚,皮温升高,浅静脉怒张,常影响邻近的关节。

6(实验室检查)晚期血红蛋白降低,白蛋白减少,而骨髓 

瘤时总蛋白升高,尿中Bence-jones蛋白阳性。

当恶性骨肿瘤出现广泛骨破坏或肿瘤广泛骨转移时,血钙升高。

骨肉瘤或者成骨性疾病时碱性磷酸酶升 

高,前列腺癌骨转移血酸性磷酸酶升高。

7.(X线)肿瘤破坏区边界不清楚,骨皮质常破坏,甚至肿瘤穿破骨皮质而形成软组织肿块,常常出现骨膜反应性增生。

8(病理)肿瘤细胞分化低,细胞核不正常。

骨肉瘤的治疗进展:

1.是以大剂量化疗为主的综合治疗的应用;

2.保肢手术的开展,使肢体的截肢率明显降低。

(即大剂量综合化疗;

保肢疗法;

肺转移瘤清扫术

24.脊髓型颈椎病的诊断标准,手术方案及其依据

诊 

断标准:

1.临床上具有脊髓受压的表现:

分为中央型(症状先从上肢开始),周围型(症状先下肢开始),及中央血管型(上下肢同时出现)。

三者可分为轻中重 

三度。

2.影像学:

多显示椎管矢状径狭窄,骨质增生,椎节不稳定及梯形变,硬膜囊受压及脊髓信号异常。

3.应除外其他疾病:

包括肌萎缩性脊髓侧索硬化症, 

脊髓肿瘤,脊髓空洞,颅底凹陷症,多发性神经炎,继发性粘连性脊蛛网膜炎,及多发性硬化症。

4.其他:

可酌情选择肌电图诱发电位等协助诊断 

手术指征:

1.进行性颈脊髓受压症状明显,经临床检查证实,应尽快手术。

2.病程长症状持续加重而诊断又明确者,脊髓受压症状虽为中度或轻度,但经非手术治疗1-2疗程以上无效 

手术方案及其依据:

1.前路手术(减压植骨融合):

以椎体束受压症状为主 

2.后路手术(后路减压或椎管成形术):

以感觉障碍为主,伴颈椎椎管狭窄。

3.两种症状都明显的,视患者首发症状是运动或感觉异常及术者习惯酌情选择行前路或后路减压。

三个月后根据情况再决定是否需要另一入路手术 

治疗原则:

1.直接彻底去除颈脊髓的致压物,恢复正常脊髓形态和有效的椎管容积。

2.恢复颈椎的正常序列,重建颈椎生理曲度和椎间高度。

3.充分有效的植骨及植骨后的即刻稳定作用,最终获得骨融合。

4尽可能短节段固定

25.手的功能位,手外伤的急救原则

手的功能位:

腕背屈20-35,拇指外展、对掌,其他手指略分开,掌指关节及近侧指间关节半屈曲,而远侧指间关节微屈曲,相当于握小球的体位。

是手能够发挥最大功能的位置。

急救原则:

1.早期彻底清创,争取达到创口一期愈合。

2.正确处理深部组织损伤,尽可能一期修复肌腱神经;

骨折和关节及影响手部雪循环的重要血管损伤应立即修复。

3.采用直接缝合,皮肤或皮瓣移植,力争一期闭合创口。

4.妥善的术后处理,伤手固定于功能位

26.脂肪栓塞综合症(fatembolismsyndrome);

多发生于成人,骨折处髓腔内血肿张力过大,骨髓破坏,骨髓中的脂肪滴进入破裂的血管内,堵塞在肺、脑,引起肺或脑血管脂肪栓塞。

临床表现主要为呼吸困难、发绀、昏迷、休克,甚至突然死亡。

脂肪栓塞是骨折持有的严重并发症。

26.骨筋膜室综合症:

(0steofascialcompartmentsyndrome):

即由骨、骨间膜、肌间隔和深筋膜形成的骨筋膜室内肌肉和神经因急性缺血而产生的一系列早期综合征,导致骨筋膜室内压力增高,可使供应肌肉内的小动脉关闭,形成缺血-水肿-缺血的恶性循环。

根据缺血的程度不同分为:

濒临缺血性肌挛缩-缺血性肌挛缩(Volkman缺血性肌挛缩)-坏疽

27.简述骨折复位的AO原则,进步及发展

28.退变性脊柱侧凸(degenerative 

scoliosis):

是指既往无脊柱侧凸病史,在骨骼成熟后伴随着脊柱退行性改变而导致的原发性脊柱侧凸

29.Smith-petersen 

osteotomy 

SPO截骨 

是典型的开放性截骨,它是通过切除并闭合脊柱后柱结构和张开脊柱前柱的椎间盘间隙实现的后凸矫正,其铰链中心位于椎体后缘。

30.Pedicle 

subtraction 

PSO:

经椎弓根V型截骨 

源于1949年的蛋壳技术。

通过切除脊柱后方椎板,椎弓根,并V型切除前方椎体,再通过后方闭合实现前中柱的骨性接触。

属于闭合截骨。

31.Vertebral 

column 

resection 

VCR脊柱切除术 

全部切除1个或多个脊柱节段,包括上下方的椎间盘结构

32.脊柱截骨的适应症:

仅限于严重的侧凸,侧后凸畸形,畸形柔韧性低于30%,常规技术不能获得较好矫形的脊柱侧凸患者。

33.PSO截骨术适应症:

仅限于严重的侧凸,侧后凸畸形,畸形柔韧性低于30%,常规技术不能获得较好矫形的脊柱侧凸患者

34.SPO、VCR、扩大蛋壳技术手术适应症:

仰卧位左右侧屈曲位平片上脊柱畸形基本没有矫正、冠状面cobb角大于90°

,和或矢状面coob角大于50°

的患者。

39.脊柱截骨并发症:

神经损伤,截骨后截骨断端闭合过程中发生脊髓皱缩,或椎板对脊髓造成压迫。

(1) 

避免措施包括环形减压需要彻底,避免骨性结构卡压。

截骨前用钛棒

临时固定,避免截骨后记住发生矢状位移位。

(2)解雇范围不要过长,避免顶椎加压后脊柱缩短过多。

(3)顶椎凸侧矫正以加压为主,凹侧适当撑开。

(5)保持视野清晰,直视下操作。

2. 

血管并发症,进行截骨时适当控制降压减少出血。

去除椎管内壁和前后壁前使用磨钻有效打薄残余骨质以方便取出,减少对硬膜外静脉丛的干扰和操作

35.退行性腰椎侧凸手术指征:

1.进行性加重的侧弯;

2.疼痛;

3.冠状面和矢状面平衡的失代偿;

4.出现严重的功能障碍;

5.出现椎管狭窄并发症

36.成人脊柱侧凸Aebi分型

退变性脊柱侧凸:

多为腰段或胸腰段侧凸,侧凸角度较小,累积阶段较少,多半椎间横向移位、椎体旋转。

既往无脊柱侧凸史

2.成人特发性脊柱侧凸:

由幼儿或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进展而来。

进入成人期后由于机械原因、骨骼变化或脊柱退变等原因而出现侧凸进展

3.继发性退变性脊柱侧凸:

包括3a型,主要发生于腰椎,胸腰段,腰骶部,致病原因种类多。

包括特发性侧凸,先天性侧凸等。

3b型,由于骨代谢异常引起骨骼改变,导致不对称的小关节疾病或椎体骨折导致的侧凸。

41.脊柱结核的手术适应证是:

(1)脊髓受压引起神经体征;

(2)明显畸形或椎体严重破坏;

(3 

)保守治疗效果不佳的混合性感染;

(4)持续疼痛或血沉持续在高位;

(5)窦道形成且合并感染者。

根据其历史发展过程,其手术方式有:

病灶清除术,香港术式(前路病灶清除、自体骨植骨融合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

42.颈椎病的手术适应症:

脊髓型颈椎病及神经根型颈椎病经3月以上正规保守治疗无效或保守治疗虽然有效但病情反复发作且临床症状,体征及影像学表现三者统一的人群,具有明确手术适应证。

椎动脉型分歧较大,颈椎不稳水平移位3mm,成交11°

以上伴椎动脉缺血可行颈前路融合术。

钩椎关节压迫颈动脉引起症状者,可行侧方减压。

43.治疗颈椎病的基本原则:

脊髓及神经组织减压:

包括软性突出物(椎间盘、增生肥厚的黄韧带或后纵韧带)硬性突出物(骨赘骨化的黄韧带以及后纵韧带) 

恢复颈椎生理曲度及椎间高度:

恢复生理曲度是恢复生物力学性能的关键,并且生理曲度恢复可以间接扩大椎间孔容积起到间接减压的目的。

植骨融合内固定以恢复病变节段的稳定性

颈椎手术内固定并发症:

钢板松动、滑脱甚至断裂。

医源性螺钉植入椎管,误伤椎动脉,神经根或由于螺钉滑脱导致食道瘘

44.Spurling 

test:

头向一侧或后方压迫,出现同侧上肢放射样疼痛为阳性,原理为使同侧椎间隙变窄,使神经根被增生的骨赘或膨出的椎间盘压迫。

是鉴别神经根型颈椎病和脊髓型颈椎病的重要检查

45.开放骨折的Gustilo分型 

Ⅰ型:

伤口长度小于1cm,一般为比较干净的穿刺伤,骨尖自皮肤内穿出,软组织损伤轻微,无碾挫伤,骨折较简单,为横断或短斜形,无粉碎。

伤口超过1cm 

,软组织损伤较广泛,但无撕脱伤,亦无形成组织瓣,软组织有轻度或中度碾挫伤,伤口有中度污染,中等程度粉碎性骨折。

Ⅲ:

软组织损伤广泛,包括肌肉,皮肤及血管、神经,有严重污染。

ⅢA型:

尽管有广泛的撕脱伤及及组织瓣形成,或为高能量损伤,不管伤口大小,骨折处有适当的软组织覆盖。

ⅢB型:

广泛的软组织损伤和丢失,伴有骨膜剥脱和骨暴露,伴有严重的污染 

ⅢC型:

伴有需要修复的动脉损伤。

46.骨延迟愈合的原因

技术因素:

感染 

治疗不当 

A. 

过度牵引 

B. 

固定不当 

C. 

肌肉收缩导致骨折分离 

D. 

开放性,粉碎性骨折导致骨缺损 

E. 

骨折端对位不当导致异物间隔

生物学因素 

骨痂形成障碍 

骨痂钙化障碍 

3. 

区域性加速现象低下 

4. 

异常分化 

5. 

骨改建异常 

6. 

骨塑形异常 

7. 

力学对骨塑形的影响

联合因素

47.儿童骨折治疗原则 

1、 

应熟知骨骺板的特殊手术解剖,几乎所有的骨骺板都是沿着关节形状而起伏走行的,不是一条直线。

2、 

术中尽可能将骨折片及关节软骨解剖复位,这样可预防骨桥的形成和关节面的不平整。

3、 

内固定材料易于取出。

4、 

克氏针固定较螺钉固定好,克氏针不要交叉穿过骨骺板,而应与骨骺板平行。

5、 

应用可吸收的缝合材料缝合。

6、 

避免不必要的钻孔,以免引起医源性的病理骨折

48.Monteggia骨折:

孟氏骨折是指尺骨近侧1/3骨折合并桡骨头脱位 

49.Galeazzi骨折:

盖氏骨折是指橈骨干下1/3骨折合并尺骨小头脱位

50.骨盆骨折的分类?

Tile根据骨折稳定性提出分类:

(一):

稳定骨折 

A1型:

不影响骨盆环完整的骨折,如骨盆边缘撕脱骨折。

A2型:

移位较小的稳定骨折,如一侧耻骨上下支骨折、骶骨纵形骨折、单纯髂骨翼骨折(Duverney)。

A3型:

未波及骨盆环的骶骨和尾骨横断骨折。

(二):

旋转不稳定、垂直稳定骨折 

B1型:

分离型骨折,仅髂骨外旋不稳。

B2型:

侧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