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教案《影子的秘密》教学设计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7548827 上传时间:2022-12-07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96.2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教案《影子的秘密》教学设计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教案《影子的秘密》教学设计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教案《影子的秘密》教学设计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教案《影子的秘密》教学设计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教案《影子的秘密》教学设计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教案《影子的秘密》教学设计Word下载.docx

《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教案《影子的秘密》教学设计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教案《影子的秘密》教学设计Word下载.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教案《影子的秘密》教学设计Word下载.docx

3.光源和阻挡物的变化会导致影子的变化。

4.影子的变化包括方向和大小长短的变化。

科学探究目标

1.能用实验研究影子的形成和变化秘密。

2.根据实验发现,实事求是地分析光源、阻挡物和影子三者之间的关系。

3.掌握模仿和创作不同手影的方法。

科学态度目标

1.分工合作,乐于参与,具有探索“影子的秘密”的兴趣。

2.积极寻找改变影子的方法,体会创作手影带来的乐趣。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1.了解影子成像原理在生活中的运用。

2.了解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光影的世界里,人们对光影规律有各种各样的运用。

【教学重难点】

重点:

了解产生影子的条件和过程,通过模拟实验,理解产生影子的要素光源和阻挡物之间是如何相互影响的。

难点:

理解在模拟实验中控制一个变量不变,改变其他变量的方法,例如保持阻挡物摆放位置不变,改变光源。

【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

黑暗的环境、手电筒、木圆柱、正方体木块、球体木块。

教师准备:

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聚焦

1.呈现视频或图片导入。

让学生观看一天之中影子的变化过程的视频,或者给学生看一天之中影子的变化图片,让学生回忆第2课中制作简易日晷中观察到的影子变化过程。

2.谈话1:

同学们,我们已经观察到阳光下影子的变化,你认为影子是怎么形成的?

学生一般能回答“有光和物体”“物体会挡住光”“光是从上往下照的”,等等。

学生一般也能回答出影子形成的两个条件,光源和阻挡物,但会忽视屏(呈现影子的平面)。

3.谈话2:

影子的变化是怎样产生的?

学生回答,从上往下照,从左往右照,效果不同等等。

既然我们都不清楚,那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探索“影子的秘密”(板书“影子的秘密”)。

设计意图:

通过第2课的学习,学生对影子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

通过视频或者图片回顾,可以唤醒学生关于影子的印象记忆。

教材的聚焦问题是“影子的变化是怎样产生的?

”,教学中发现,学生较难理解,故建议分成两个子问题,问题1“影子怎么形成的?

”确定产生影子的条件;

问题2“有了影子后,影子怎么变化?

”,学生认知困难,引出本课探索任务。

二、探索

活动一想办法制造影子

1.呈现材料。

手电筒、木圆柱、正方体木块、球形木块。

2.公布任务。

利用上面这些材料制造影子,并思考不同的材料模拟的是什么,它们对影子的产生起了什么作用。

3.体验制造影子。

4.汇报实验结果以及自己的思考。

该活动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体会产生影子需要三个要素——光源、阻挡物、屏,以及三者形成影子的过程。

在该环节中,加入了正方体木块和球形木块,是让学生体会阻挡物的不同,会制造出不同的影子,给第6课《地球的形状》中的模拟实验2(月食时,地球投影到月球上的影子总是球形的,而不是其他形状)做知识铺垫,同时让下面的探索环节只研究光源和阻挡物的摆放位置的变化。

活动二想办法改变影子

1.讨论方法。

在实验开始前,教师鼓励学生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确定几种改变影子的方法,并把这些方法用铅笔(使用铅笔的目的是为了方便修改)画在活动手册上。

2.合并同类项。

组织学生讨论,判断哪些方法有可能是重复的,让学生合并同类项,将重复的方法合并。

3.实验操作。

学生首先根据活动手册的办法去改变影子,看一看是否可以制造出不同的影子。

再尝试寻找更多的办法,如果有新办法,也填写在活动手册上。

4.实验分享。

学生上台展示找到的不同办法,教师以画图的形式板书这些方法,注意只板书不同的四种办法——教师有意识地启发学生思考,尽量呈现课本提供的两大类方法(改变光源的入射角度和改变木圆柱的摆放方式)。

5.体验不同的办法。

学生比较自己的办法和教师板书的办法,体验不同的办法并在活动手册上添加新办法。

教材提示我们,改变影子的方法分为两大类——改变光源的入射角度和改变木圆柱的摆放方式。

试教中发现,学生较多采用改变光源的方式,即他们将光源向物体左边、右边和上边不同角度射入来改变影子。

教师应提示学生,光源在阻挡物上边为一种方式,光源在左边和右边可以合并为同一种方式,这两种方式都是通过改变光源来改变影子。

在实验分享环节中,启发学生思考改变阻挡物(可以竖着放,也可以横着放)来改变影子的办法,再给学生机会去体验。

这样的流程下来,学生会将光源和阻挡物对影子的影响掌握得比较透彻。

活动三手影游戏

1.欣赏皮影戏。

可以给学生放一段皮影戏,或者关于手影的视频,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2.公布游戏规则。

利用教室的光源,手电筒,灯管等,用自己的肢体包括手、头、腿、脚等制造出不同的影子,并向同学们分享,如果有好看的影子,让老师拍照。

3.制造影子。

学生在教室里利用各种办法制造影子,提醒学生注意安全即可。

4.交流分享。

让班级的手影高手上台展示一些手影。

5.学习手影。

呈现一些经典的手影(小狗、雄鹰、狐狸、鸽子等)让学生学习。

学生非常喜欢这个活动,他们会在教室里自由活动,学以致用的通过改变阻挡物的方法来制造不同的手影。

例如,改变手型,用舌头和脚来制造影子等。

通过改变光源来制造手影,将手电筒的光,从侧面或者从上往下去照射阻挡物等方法。

他们还会找到不同的“屏”来接收影子,墙面、桌面、地面、窗帘、门都成了影子的幕布,学生在手影游戏中将光影原理内化和吸收。

在该环节,教师要给学生足够的自由空间,不要将学生限制在座位上。

三、研讨

1.议一议。

影子是怎样产生的?

这是个简单问题,大部分同学都要掌握。

不透明的阻挡物挡住了光线,就形成了影子。

2.辩一辩。

影子可以有哪些变化?

包括长短和形状变化。

改变影子变化的办法有哪些?

改变光源和阻挡物。

3.想一想。

太阳的位置与影子的变化有什么关系?

该问题与第2课的研讨问题“根据影子的变化规律,说说太阳的位置是如何变化的”有呼应关系,在本课学习了影子的成像原理后,学生就能够判断短杆的影子变化与太阳(光源)位置变化有关系,不同时间段太阳的高度不同,方向不同,阳光的入射角度不同,导致短杆的影子不同。

第2个问题,影子可以有哪些变化,主要是突出影子的特征。

教师可以追问,产生影子变化的原因,让学生回顾本课所学习的办法——改变光源和阻挡物,从而评价学生对光源和阻挡物对影子的作用过程的掌握情况。

第3个问题,需要将本课的模拟实验回归到太阳位置变化与影子变化的关系上。

四、拓展

1.谈话:

在天空中,有一种天然的阻挡物——云朵,它变化多端,有薄有厚,有高有低,有黑有白,它的变化会直接影响我们的生活。

请同学们在课后去观察云朵,看看有什么样的云朵,这些云朵对我们的生活又有什么样的影响?

2.课外任务:

去观察天空中的云朵。

五、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的模拟实验,我们明白了光源和阻挡物对影子变化的影响,因此,我们更好地理解了太阳的位置变化对影子变化的影响。

现在,如果让我们想办法制造影子或者改变影子,我们一定有很多办法。

 

【板书设计】

影子的秘密

产生影子的三个条件:

光源、阻挡物、屏

(平面)

改变影子的办法

方法1

方法2

方法3

方法4

《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教学设计

三年级下册的“物体的运动”单元共有8课,以物质科学领域主要概念“物体的运动可以用位置、快慢和方向来描述”为线索,组织有层次的学习活动。

内容包括:

具体从物体的位置、不同物体运动形式的观察比较、不同物体运动快慢的测量比较三方面展开(第1~6课);

设计制作(第7课);

综合应用(第8课)。

本课是“物体的运动”单元第3课。

聚焦板块提出“运动的物体会有不同的路线”,直指了本课的核心,即从运动路线的角度研究物体的运动。

探索板块由三个活动组成:

第一个活动,通过观察用语言和图形描述物体的运动路线,初步感知物体运动路线可以分为直线和曲线两类;

第二个活动,在直线轨道和曲线轨道内击球的趣味性活动中,认识到物体的运动按运动路线可分为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

第三个活动,预测、交流、观察和画出小球在桌面滚动时和冲出桌面后的运动路线,这个活动是对活动2的提升——从单一到综合。

拓展板块,通过判断更多物体的运动形式,引导学生认识到物体运动更多的是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的结合。

三年级的学生已经会对物体的运动路线进行初步描述,但表述采用的是生活词汇,如直的、转弯的、扭来扭去的,还不会用直线、曲线、直线运动、曲线运动这样的词汇来描述。

另外,学生还不擅长运用从具象到抽象、从单一到综合的思维模式来描述物体的运动路线,他们往往只关注物体的个体特征,不习惯将物体抽象为一个质点来考虑。

根据运动路线的不同,物体的运动分为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

1.能够用图示记录物体的运动路线。

2.观察、描述并判断物体的运动形式。

1.乐于探究物体的运动形式。

2.愿意跟同伴合作探究。

3.能认真观察实验现象、及时记录,并以事实为依据,开展交流研讨。

观察、描述并判断物体的运动形式。

为学生准备:

直线轨道、曲线轨道、蓝色小球、红色小球、桶或筐、学生活动手册。

学生实验材料一套、教学课件。

1.出示马路上车辆行驶的图片。

提问:

马路上有很多车在行驶,这些车的运动路线有什么不同?

2.学生观察、交流。

3.小结:

汽车的运动路线,有的是直线,有的是曲线。

呈现学生的前概念,聚焦本课主题,引出探索板块中对于更多物体的运动路线的观察和描述。

活动一比一比

1.呈现探索活动1的五张照片(过山车、老鹰飞、打台球、苹果落地、垂直电梯和自动扶梯)。

问:

你们能描述图中的过山车、老鹰、台球、垂直电梯和自动扶梯、掉落的苹果的运动路线吗?

2.小组讨论。

3.全班交流。

4.小结:

台球、苹果、垂直电梯、自动扶梯这样的运动路线是直线,过山车、老鹰飞这样的运动路线是曲线。

通过对一些物体运动路线的描述,将物体的运动路线分为直线和曲线,为后续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的判断打下基础。

活动二画一画

1.呈现一个蓝色球和一个红色球。

你能用蓝色球击中红色球吗?

预设:

请一两名学生尝试,发现很难击中。

2.问:

有什么好的办法能够做到百发百中?

学生回答后,教师出示直线轨道和曲线轨道,讲解要求:

将蓝色球和红色球放于轨道的两端,用蓝色球去撞击红色球,并且在活动手册上画出蓝色球的运动路线。

3.学生分组活动。

4.汇报交流。

预设1:

利用轨道设置了运动路线后,能百发百中。

预设2:

直线轨道和曲线轨道中,蓝色球的运动路线分别是直线和曲线。

5.小结:

在直线轨道内运动的小球,运动路线是直线,它在做直线运动;

在曲线轨道内运动的小球,路线是曲线,它在做曲线运动。

在纸上画一画小球在轨道内的运动路线,旨在让学生对物体运动路线的认识从具象到抽象;

利用宽度刚好允许小球通过的直线轨道和曲线轨道,可供学生画运动路线时参考,降低学生在纸上画出运动路线的难度。

活动三判一判

1.问:

用手将小球沿着桌面推出。

当小球在桌面上滚动时,它的运动路线是怎样的?

当小球冲出桌面后,它的运动路线又是怎样的?

2.

(1)学生在记录单上画出自己的猜测。

(2)全班交流,将学生的几种不同猜测呈现在黑板上。

3.

(1)谈话:

究竟是怎样的运动路线呢?

让我们一起来做一做这个实验。

请小组合理分工,重复实验,仔细观察,并在记录单上画出小球的运动路线。

(2)分组实验。

(3)展示汇报:

将多个小组的记录单呈现出来,引导学生比较自己的猜想和实验结果,比较小组之间的实验结果。

小球在桌面上滚动时做直线运动,冲出桌面后做曲线运动。

学生可能还会发现不同小组之间画的曲线弯曲程度不同,因为本单元不涉及运动和力,如果学生询问原因,教师可以简单告知是和推小球的力度有关,不做过度展开。

脱离轨道来描述物体的运动路线,是对前面所学的提升。

同时,小球运动是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的结合,是用综合思维来描述物体的运动路线。

三、拓展

1.呈现小朋友滑滑梯、荡秋千、坐过山车的图,判断它们的运动形式。

2.小结:

物体的运动有的是直线运动,有的是曲线运动,有的是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相结合的。

3.鼓励学生课后观察和判断更多物体的运动形式。

通过判断更多物体的运动形式,引导学生认识物体运动更多的是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的结合。

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

路线

直线曲线

【活动手册使用说明】

活动目的:

帮助学生从具象到抽象、从单一到综合地描述物体的运动路线。

活动手册使用说明:

本课的活动手册共两项内容。

第1项内容用于探索活动2的记录,用线条和箭头画出直线轨道和曲线轨道内蓝色小球的运动路线。

第2项内容用于探索活动3的记录,用线条和箭头画出小球冲出桌面后的运动路线。

这项内容要分两次填写,先在左边画自己的猜测,实验后再在右边画观察到的现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英语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