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科学之路》Word格式.docx
《《我的科学之路》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的科学之路》Word格式.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形成这一思想和我在从中学到研究生时期所有老师的教导密不可分。
我在重庆南开中学读书时期,奠定了理科各门以及中英语文的良好基础,这些在西南联大学习时期都得到巩固和提高。
更重要的是养成自学习惯和踏踏实实勤奋工作的学风。
中学时期理科各位老师在教学和考试中,都着重强调理解,而不强求死记硬背。
对于科学上的规律性知识,只有理解了,才是真正掌握了的知识,才能为自己所用。
但是,我也不是一概反对背诵,在中学时期,语文老师都强调要背诵一些语文名篇。
我至今仍能背诵一些古文名篇,如前后出师表,李陵答苏武书,和不少唐诗宋词;
英文方面的一些名篇如林肯的南北战争胜利演说等。
背诵这些中英文名著,当时是一件苦事,但也不得不承认,至今对我中英文写作都有很大的益处。
从我大学毕业时的论文导师,当时西南联大化学系主任杨石先教授那里学到的是要解决生命的奥秘,最好的途径是从化学入手的思想,因而决定了一生从事生物化学的研究。
大学毕业后我有幸考取了公费去英国留学,当时英国文化委员会方面安排我去伯明翰大学化学系从事糖化学研究。
伯明翰大学化学系无疑是世界一流的系,系主任Harworth教授由于在糖化学方面的贡献而获得诺贝尔奖,但是我的兴趣已经是生物化学,当时生物化学的热点是酶的研究。
出国前,由王应睐教授介绍去剑桥大学师从Keilin教授,我去剑桥大学面试之后被录取入学。
我做这个选择可以说完全是慕名。
当时在生物化学领域,剑桥大学是世界上最主要的研究中心之一。
入学之后,剑桥大学没有研究生必修课程,研究生直接进入课题研究。
由于我是化学系毕业,Keilin教授给我三个月时间自学生物化学和酶学基础知识。
完成之后,一面旁听必要的基础课程,一面开始研究工作。
研究生学习期间,在Keilin教授的指导下,我在酶学方面做出了一些有价值的工作,三年的研究生期间共发表了七篇研究论文。
其中六篇是由我作为单一作者署名的,另一篇是和一位博士后合作完成的。
Keilin教授十分注意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创造性,他给了我第一个研究题目,完成后,第一篇论文 1949年在英国Nature杂志上发表,他让我单独署名。
完成第一项工作后,他鼓励我自己提出设想,设计方案,进行研究。
我在研究生期间发表的论文中三篇是导师给的题目,其余是自己提出的设想,除其中一篇与人合作外,其余都是独立完成,单独署名发表的。
但是在这些单独署名的论文中,也同样浸透了导师的心血。
除研究工作外,更为重要的是从Keilin教授学到对待科学研究工作的态度,勤奋工作和高标准严要求的工作作风。
当时Keilin教授已经年过六旬,又患有气喘病,但他每天都准时到实验室工作,除指导学生工作外,还经常亲自动手做实验。
他的实验室固定人员很少,主要由研究生和博士后构成。
他要求我们每隔一定时间给他交一份工作报告。
工作报告和论文稿都在星期六上午给他,他看过后一定在星期一早晨还给我们,并提出详细意见,表明他周末总是在工作的。
他的意见经常是详细、尖锐和中肯的,这些意见对我一生的科学研究起了极大的作用。
研究论文完成后,哪怕只有一些细节问题他认为不够满意,他也是不会同意发表的。
一篇研究论文无论他署名与否,都要先经过老学生审阅,然后他自己再看过,经过多次反复修改后才最终送出投稿。
虽然当时有不少人要求Keilin教授写书,他总是回答说在他身体健康仍能进行研究工作时,写书是浪费时间。
在我毕业离校后,Keilin教授终于在退休后写了一本书。
虽然我毕业后几十年来,多次改变研究领域,但始终努力勤奋工作,努力跟踪最新科学发展,不断提高水平,并努力保持高标准严要求的工作作风,并以此要求我自己的学生们。
研究生期间,还应该强调学习实验室的传统和向周围同学们学习。
我入学之后有幸被分配和师兄E.C.Slater在同一实验室工作。
Slater当时是研究生最后一年,毕业后去美国完成博士后学习,1953年被Keilin教授推荐去荷兰阿姆斯特丹大学担任生化教授共三十余年,在阿姆斯特丹大学创建了后来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国际上知名的研究所,曾担任国际生物化学学会联合会主席,是生物能方面的著名科学家。
在我完成生物化学和酶学基础知识的学习后开始研究工作前,他建议我阅读Keilin教授实验室全部生物化学方面的论文,并详细阅读那些与我自己课题有密切关系的论文。
我用了几个月时间这样做了,觉得得益匪浅。
当我完成第一篇论文后,导师要我自行选题时,仔细阅读这些论文对我自行选题起了很大的作用。
我在英国学习期间适值二次大战之后,英国的工作和生活条件都比较艰苦,这对我是很好的训练,Keilin教授非常强调要在简单的实验条件下作出优秀的工作。
他非常强调研究工作最主要的是靠创新的学术思想,善于在工作中发现问题,而不是依靠大量的先进仪器设备收集大量各种数据。
他自己一生影响最大的贡献之一,细胞色素系统的发现,就是依靠一台最普通的手持分光镜和一台普通显微镜联用完成的。
分光光度计在成为常用仪器之后的很长时间,他的实验室都没有,只是在我进入他的实验室作为研究生的初期才买了一台贝克曼分光光度计,成为全实验室的宝贝。
在我整个研究生期间,他的实验室都没有可控温的离心机,这对于大量进行酶学研究的实验室是十分不方便的。
整个实验室没有冷室,有的实验只能冬天在楼顶进行。
楼顶既是我们整个实验室公用的冷室,又是公用的大通风柜。
在我毕业前终于买了一台可控温的离心机,那时我已完成全部实验工作,无福享用了。
但这一切都没有阻止他的实验室每年都有高水平论文发表,成为全世界最著名的实验室之一。
他还给我们讲过一个故事,说一次有一位富有国家的科学家来访问他,这位科学家说他自己的实验室已经装备了这样那样的最先进的仪器,他问Keilin教授他应该进行什么工作。
Keilin教授回答说:
所有的先进仪器你用钱都可以买到,但是先进的创新学术思想是用钱买不到的。
我国现在还远远不算富有,但是花费国家大量财力,引进了先进仪器而不知道应该做什么工作,甚至不知道如何使用这些先进仪器的情况,在我国还是屡见不鲜的。
Keilin教授的故事难道不值得我国手中掌握财权的领导同志们认真思考,究竟是首先资助提出先进学术思想的科学家,还是提出购买先进仪器的科学家呢?
当然这完全不是说,实验科学不需要一定的条件,没有必要的条件,先进的创新学术思想有时是难以实现的。
但是要在科学上取得重大突破,先进的创新学术思想和勤奋工作,毕竟是第一位的,是工作取得进展的内因,先进仪器只能是第二位的,只能是工作取得进展的外因和重要条件。
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代替先进的创新学术思想以及勤奋工作去实现这些思想以取得重大突破。
我1951年回国,在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物化学研究所建立了自己的研究组。
在一个工作已经顺利开展成果不断涌现的集体中,特别是在导师指导下进行工作,和在一个新的实验室自行创业,独立工作,是完全不同的经历,有完全不同的要求。
有一个很生动的比喻:
把一个黑煤球投入一个旺火炉,很容易就会烧红,但是如果要从头生火,把一个黑煤球烧红就不那么容易了。
加以当时国内的实验条件毕竟比较简陋,但是在剑桥大学工作的经验对我是极好的训练,当时的生物化学所也同样只有一台分光光度计,也没有可控温的离心机。
但是历尽艰辛,我终于从头创业,因陋就简,建立了自己的研究组,开展工作,并开始取得有价值的成果。
在创业过程中得力助手是一个极为重要的因素,王应睐教授把刚从中山大学毕业的伍钦荣同志分配帮助我工作,伍钦荣同志思想活跃,创新能力强,又善于动手做实验,对当时工作开展起了极大的作用。
伍钦荣同志在文化大革命灾难中不幸去世。
不仅是生物化学所,也是我国生物化学界的一大损失。
1970年我由上海调到北京生物物理所工作,当时正是“文化大革命”期间,我离开了在上海辛勤建立的研究集体,只身一人来到北京,完全没有助手,面临第二次创业。
由于文化大革命造成的问题,当时的工作条件更差,既没有分光光度计,更没有可控温的离心机,再加上文化大革命的影响,所遇到的困难远远超过第一次创业。
当时我甚至没有一间实验室可以进行工作,幸亏在中美建交之后,我的师兄美国的E.Smith教授率领第一个美国科学家代表团访问我国,来前他向院领导要求参观我的实验室。
但是当时我根本没有实验室,于是在他抵京前三个星期,在院领导指令下,生物物理所领导才给了我一间实验室。
我只得到处借实验台柜,玻璃器皿等,连夜进行布置。
在Smith教授访问当天,所有的试剂瓶,无论标签是什么,里面都是自来水。
幸运的是Smith教授访问后,我被允许保留这间实验室,这才有了一个容身之地。
Smith教授回国后,一些熟人向他问起我的情况,由于对我国表示友好,他总是回答说,看来还不错。
但若干年后,我有机会访问美国,再次见到Smith教授,在谈起这件事时,他说,当然我一眼就看出来你什么也没干。
我只是在改革开放后才有可能逐渐开始工作,经过努力,我终于再次把煤炉烧旺,但这已经是文化大革命结束后,距离因四清工作而停止研究工作已有13年了。
从1951年回国到1977年改革开放时期开始的26年中,由于***运动不断,真正能够进行研究工作的时间,前后断断续续不过12年。
改革开放时期开始我才逐渐得到一些简单的设备,我在剑桥大学的经历在许多意想不到的方面对我帮助很大,除习惯于在简陋条件下进行工作外,我的实验室得以陆续得到一些最基本的装备得益于我的一些师兄弟先后来访,其中比较起作用的是前面提到的Smith教授率领的第一个美国科学家代表团,Slater教授率领的国际生物化学学会联合会代表团,以及师弟A.Tissiers率领的第一个瑞士科学家代表团等。
自从在我做研究生时代的第一篇论文在英国自然杂志发表以来,已经过了半个世纪。
我想对这半个世纪的经验做一些回顾,也许会对青年朋友们有一些帮助。
基础研究重在积累,没有多年连续性的工作是很难取得突破性成果的。
我自1951年回国后当时强调的是理论联系实际,强调科学研究的实用价值。
对于基础研究动辄以理论脱离实际,藏身于象牙之塔,文献缝里找题目等予以指责、批判。
根据我个人经历,自1951年回国开始,到改革开放止,一共是二十六年时间,其中可以做一些基础研究工作的时间断断续续前后相加也不过十二年。
其中最长的一段连续时间是1961年开始调整巩固充实提高至1965四清开始的四年。
我还想强调,在科学上如果要取得突破,要依靠工作积累。
在当前在世界范围内,科学研究竞争激烈的条件下,打打停停,断断续续工作,是不可能超越别人取得重大成果的。
此外,在科学上要有所成就,特别是如果要有重大成就,需要一个人贡献自己的全部生命,仅靠每周40小时工作而没有废寝忘食地全身心投入的精神也是不可能成为一个好科学家的。
对于一个真正的科学家而言,第二职业是不可想象的。
我所遵循的格言是“业余爱好不可无,第二职业不可有”。
在当前我们的社会条件下,科学家确实是很清贫的。
但只有那些安贫乐道,热爱科学,对科学富有献身精神,不追求高官厚禄的人,才能几十年如一日孜孜不倦地追求科学真理,探索人类未来,攀登科学顶峰,为我国科学的繁荣进步做出贡献。
对于一个真正的科学家而言,一个科学上的设想,经过不懈的努力而终于得以实现就是最大的安慰和幸福。
构思与选题•研究课题的来源
人类在大自然中生存、发展,必须经常能动地改造自然,以适应自然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提高人类生活质量。
为了改造自然必需首先认识自然,自然科学就是人类认识自然的总结,而自然科学的基础研究正是人类认识自然的主要活动。
认识自然首先要接触自然进入自然,这是一切自然科学思想的源泉。
但是科学发展到今天,早已由自然现象的表面观察进入到自然现象变化规律性的研究,直接来源于自然现象表面观察的课题已经越来越少,而通常是间接来源于自然界,即来源于前人对自然现象的观察或分析。
由于科学发展很快,研究工作又需要经常接触新事物。
再好的基础,也是不够用的。
所需要的知识,首先要养成不是去问老师,而是自己去查阅参考书或文献的自学习惯,前面已经谈到及时追踪科学发展的重要性。
对于书本知识,我认为首先要有打破沙锅纹(问)到底的习惯。
对任何规律性知识都要问一个为什么。
不仅要知其然,更重要的是要知其所以然。
阅读文献尤其是如此。
我曾担任国内外重要刊物编委和顾问编委多年,经常被要求审阅稿件。
我多年的体会是审阅,无论是优秀的、一般的,甚至是有问题的稿件,自己都获益良多。
看到别人论文中的优秀部分可以学习,错误可以提醒自己不犯或少犯类似的错误。
对于文献中引言部分,首先要问作者是否充分掌握了有关文献,对于实验结果,要看所用方法是否可信,是否有充分的对照实验,对于结论,则要问有没有足够的根据,是否有也同样符合所有实验结果的其他可能结论。
在自己的论文准备投稿时,这也是自己首先要自我检查的问题。
教科书、参考书和科学文献,都是前人知识的积累,即通常所说的基础知识。
只有自己从这些来源学到的知识,只有完全弄清了来龙去脉的知识,才是真正牢固掌握了的,能为自己所用的知识,才是进行研究工作最好的基础。
基础研究课题通常的来源有三种情况。
一、自己工作的延伸。
一项研究工作很少有全部完成的时候,经常是在完成了已经提出问题的同时又出现了新的问题,工作的延伸包括工作中出现的,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的问题,和与原来工作有关的新问题。
许多重要问题出于自己工作的延伸,出于对已取得成果的进一步深入。
二、在通过阅读文献及参加学术会议追踪当前发展的重要方向时,对当前科学发展重大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及解决具体问题的方案,或发现前人理论上和具体结果上的不足之处,或尚未解决的重要问题,甚至错误,需要深入进行研究,予以澄清。
三、别人指出自己工作的不足之处,需要进一步研究解决。
下面谨就我个人经验,对此三方面的经验简述如下:
1.自己工作的延伸
蛋白质折叠是21世纪蛋白质研究的重要内容,是分子生物学中心法则即信息从DNA核苷酸序列传递至完整蛋白质分子的整个过程中,至今尚未解决的问题,具有重大生物学意义。
我们在完成胰岛素A、B链重组形成天然胰岛素分子的研究中,虽然解决了从胰岛素A、B链重组形成天然胰岛素分子的问题,但是由于从还原性胰岛素A、B链中的巯基重氧化组成各种二硫键连接的分子可以有为数极大的可能性,如果依靠随机组合,天然胰岛素的产率应该极低。
因此,天然胰岛素的形成必然有其内在的原因。
探讨这一原因就成为我在八十年代回到胰岛素工作时的研究课题。
这一研究的结果表明,胰岛素A及B链在水溶液中都是有一定二级结构的,并且能相互识别,相互作用。
这就是胰岛素A及B链能够以远超过随机结合的几率重组形成天然胰岛素的分子基础。
过去从胰岛素A、B链重组形成天然胰岛素是在非天然的强碱性条件下完成的,在中性条件下反应极为缓慢。
为此,我们接着采用了酶促氧化的研究,用蛋白质二硫键异构酶催化完成了在生理的中性条件下从胰岛素A、B链重组形成天然胰岛素的研究。
这项工作开辟了酶与分子伴侣关系的新课题,最后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2.对当前科学发展重大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及具体问题的解决方案,或发现前人理论和具体结果上的不足之处,或尚未解决的重要问题、甚至错误,需要予以澄清
结构与功能关系的研究一直是结构生物学研究的核心,也有人称之为结构生物学的中心法则。
蛋白质的生物活性首先决定于其特定的化学结构,如果蛋白质的化学结构发生改变,可以导致蛋白质生物功能的丧失。
化学修饰试剂与酶的某些必需基团发生化学反应,形成共价键,有时可以造成酶活性的全部或部分丧失。
化学修饰是研究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关系的一种重要的手段,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中曾经是研究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关系的唯一手段。
在蛋白质特别是酶的结构与功能关系研究中,曾经起过十分重要的作用。
虽然近来基因定点突变技术已经对蛋白质结构功能研究开创了一条崭新的道路,但不仅现在,而且在一定时间内蛋白质侧链基团的化学修饰仍将是蛋白质结构与功能关系研究的重要方法之一。
特别是在蛋白质组研究即将提供大量新的结构未知蛋白,还没有任何有关的数据可供参考时,即使是进行定点突变也不知从何做起。
此时首先利用化学修饰,很快地取得对这个蛋白质在功能关系上最为重要的氨基酸残基的初步认识,就可以为进一步的定点突变研究指引道路。
通过化学修饰可以探明哪些侧链基团参与了酶的共价催化作用,为探明其化学作用和催化历程起了重要作用。
意义包括:
1.化学修饰可以帮助人们初步认识蛋白质分子中哪些残基处于活性部位并为其表现生物功能所必需。
2.用化学修饰试剂的反应,探测某些基团的暴露程度,以分析蛋白质分子构象变化。
3.探测蛋白质分子的构象变化和运动性质。
某些侧链基团的改变可以影响到蛋白质所特有的生物活性,这类基团一般称之为必需基团。
必需基团的化学修饰将导致酶的不可逆失活,研究酶活性不逆改变,可以为酶的催化作用机理的阐明提供重要的实验依据。
同时由于现在根据病原体的酶与人体酶的结构不同,而设计所谓酶标药物已取得一定成功。
20世纪60年代以前,虽然国际上用化学修饰方法研究蛋白质结构功能关系已经做了大量工作,累积了大量数据。
但整体上仍处于一种定性描述状态,由于蛋白质中的氨基酸共有20种,而每种蛋白质分子中又各含有数以百计的氨基酸,当时所用的化学修饰剂通常不够专一,能和不止一类基团发生作用,在同类基团中也常常能同时和多个基团发生作用,因此在进行化学修饰并取得某种生物效果之后常常无法对究竟是哪种基团,或在某种基团之中究竟有几个基团与所取得的效果直接有关作出判断。
例如,乙酰化可以修饰蛋白质中的氨基或羟基,而氨基可以是α-氨基或ε-氨基;
而羟基,既可以是苏氨酸羟基,也可以是丝氨酸羟基。
因此如果乙酰化导致酶活性丧失,究竟是通过哪一种氨基酸所起的作用就无法判断。
即使能明确是某一种氨基酸的作用,一般也不知道在这一类氨基酸中究竟有几个与活性直接有关。
六十年代初期相继发表的两篇论文解决了这个问题。
一个是Ray和Koshland的动力学方法,另一个就是邹承鲁的基于统计学的方法。
Ray和Koshland的动力学方法基于对化学修饰反应和酶活性丧失反应的动力学分析,比较二者的一级反应速度常数,可以对活性必需基团的性质和数目作出判断。
这一方法的缺点是在反应很快,速度不易测定,或反应复杂不属一级反应时都无法应用。
邹承鲁基于统计学的方法,依靠对基团化学修饰程度和活性丧失程度的比较。
其简单原理为如果在修饰反应中同时包括i个必需基团,在修饰过程中保留活性的分子只能是那些所有必需基团都未遭破坏的分子,因此活性剩余分数应为必需基团剩余分数的i次方。
基于上述简单原理,根据在蛋白质化学修饰反应中常见的一些不同情况,我分析了蛋白质中必需基团化学修饰和活性丧失关系的六种主要情况,分别导出了相应的关系式和由此得出的一系列作图法,用以判断必需基团性质和必需基团数。
接着分析了当时文献中已经发表的大量数据发现,只要有足够和可用的数据,都可以用上述方法处理并得到必要的结论。
此项工作获1987年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
3.别人指出自己工作的不足之处,需要进一步研究解决
酶活性部位柔性的设想提出后,引起国际上相当注意,但也不是没有不同意见。
虽然我们在肌酸激酶的研究中已经排除了低变性剂浓度下活性丧失是变性剂抑制的可能性,但折叠领域内国际上知名的科学家,T.Creighton仍然在一篇综述论文中,针对我们关于核糖核酸酶的结果,提出低胍浓度下活性丧失是胍抑制引起,而不是如我们所述由于酶活性部位构象变化所引起。
由于T.Creighton在这一领域的声望,他的批评自然极有分量也必需予以回答。
我们因此进行了物理因素变性,活性部位构象变化的直接探测,以及蛋白水解酶部分水解等一系列方法予以检查。
物理因素变性排除了变性剂作为化学抑制剂的可能性,活性部位构象变化的直接探测的结果都支持酶活性部位柔性的结论,我们的一系列论文发表后,T.Creighton再也没有提出反对意见。
此项工作获1999年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无论题目从何而来,都必需紧密追踪当前有关科学领域发展的动向。
从研究生时代开始,在导师教导下,以周围同学为榜样,我就养成了每周必定去图书馆浏览最新期刊的习惯,几十年如一日,雷打不动。
如果确实有事,下周必定补上。
我当时有一个小记录册,登录所有对本专业重要的刊物,每期读过后,一定做记录,决不遗漏一期,直至今日。
现在可以在网上阅读所有重要刊物的目录和摘要,这就更容易做到了。
掌握文献、对文献进行综合,以批判的眼光评价文献,并从中提取出有用的和正确的信息以指导今后的研究是一个能独立工作的科学工作者必备的能力。
阅读文献以追踪当前发展动态时,务须切记发挥自己判断力,不可盲从,即使是知名科学家和教科书有时也会有错误。
古人说得好:
“尽信书不如无书。
”
在追踪当前发展的重要方向时切记,你看到的问题别人也同样会看到,越是重要的问题竞争必然越是剧烈,在研究条件不如人时,如果没有创新的研究思想,独到的研究方案是不可能超越他人得到成功的。
虽然国际上也有对于某些重要课题一哄而起的情况,但在我国似乎特别严重。
缺乏自己的创新思想而片面一哄而起追求热点,是一条必然失败的路线,最多只能是为别人成果锦上添花,或做一些小修小补的工作而已。
关键在于自己的创新思想。
创新思想来自何处,虽然灵机一动产生了重要的创新思想,在科学史上确实有所记载,但这毕竟是比较罕见的,而远远更为常见的是天才出于勤奋,创新出于积累,积累可以是个人积累,也可以是本人所在单位的长期积累。
这就是前面提到的旺火炉原理,也是诺贝尔奖经常出在少数几个单位的原因。
只有勤奋努力才能不断有优秀工作的积累,才可能在工作中逐渐产生真正创新的,别人无法剽窃的创新思想,才有可能在重大问题上取得突破。
而在一个炉火熊熊的旺火炉中,不断会有优秀工作的积累,优秀人才的产生,并且创新思想和人才的不断相互作用,相互启发,相互激励,就会不断创造出新的突破性成果。
(三)构思与选题•关于选题原则
第二节构思与选题
二、关于选题原则
我自从1949年研究生时期在英国Nature上发表第一篇论文后,在导师指导下进行选题开始,迄今已有半个世纪。
在半个世纪的研究工作中,共在国内外科学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二百余篇,对如何选择研究课题积累了一些经验。
现将我选择研究课题的一些体会简述如下,以供青年同志们进行研究工作时参考。
我认为提出一个好的新研究课题必需遵循以下三个原则:
1.重要性
科学研究贵在创新,一篇在严肃的科学期刊上发表的研究论文,必须在某些方面有所创新,否则就没有发表的价值。
但是所有的科学研究又都是建立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之上,在此基础上有所发展,因此又必需对前人工作给以充分的评价。
在论文中必需充分回顾与本人结果直接有关的前人工作,然后再恰如其分地介绍自己工作中的创新之处,这就是一篇研究论文引言中的主要内容。
选择一个研究课题,首先要考虑的当然是课题的重要性。
科学研究贵在创新,简单重复前人结果不是科学研究,没有创新就没有科学的前进与发展。
在这种意义上说,在科学研究上是没有银牌的位置的。
因此科学上的重要性,首先要考虑的是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