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语文集体备课总结文档格式.docx
《三年级语文集体备课总结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语文集体备课总结文档格式.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本堂课的教学内容是“波兰一所学校的儿童队员,在国庆节来临之际,作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
在国庆游行检阅时,让拄拐的博莱克走在队伍的第一排。
”学生对“检阅”一词比较陌生,对参加检阅游行的意义不清楚,所以不能体会课文中人物的心理变化,也就无法体会课文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中人物的感情,我在教学的开始就播放了《大阅兵》的录象片段,让学生知道了什么是“检阅”,了解了检阅时的隆重场面,体会到参加检阅游行的自豪,引导学生设身处地考虑文中人物的处境,便于学生更深地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使课堂达到“课开始,情趣生;
课进行,情趣浓;
课结束,情趣存”的教学效果。
教学中,让学生观察了课文的插图,体会了博莱克和其他队员的心理,通过不同形式的朗读,让学生读出了自己的理解。
最后,通过写话了解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及时反馈教学效果。
设计思路:
一、播放《大阅兵》录象,解题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三、细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
四、写一写自己想说的话,升华中心
教学目标:
1、会认5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
正确读写“俱乐部、鸦雀无声、截肢、队伍、沉默、局面、羡慕、情不自禁、隆重、主席台、观众、纠正、淹没”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3、感受大家对残疾人博莱克的尊重和爱护,以及博莱克自尊自强的个性品质。
4、积累课文中好的词语。
教学重点:
在阅读中体会人物心理的变化,并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体会关键语句“这个孩子真棒”“这些孩子真棒”的深层含义。
教学准备:
大阅兵录象片、幻灯片、课文插图、生字卡片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情景导入
1、师述:
上课前,先请同学们看一段录象。
2、播放中国国庆节,党和国家领导人及外国贵宾检阅军队的场面。
(播完后)师述:
这是1999年10月1日党和国家领导人及外国贵宾检阅中国军队的隆重场面。
(评析:
看了录象,学生理解了“检阅”一词,体会到参加检阅的意义,为后面体会人物的心理做好了铺垫。
)
板书:
检阅)
问:
看了录象,你的心情怎样?
想说些什么呢?
(学生说一说)
如果让你参加国庆检阅,你的心里会想些什么呢?
3、出示教学挂图。
师述:
这是发生在波兰首都华沙欢庆国庆节的隆重场面,一队少年儿童正经过主席台前。
请你仔细看图,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说一说自己的发现)
过度引入:
在这次检阅前,在这队少年儿童中发生了一件事情,大家想知道吗?
(想)那么就请你打开课本,认真阅读第14课《检阅》
二、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1、默读课文,说说课文写了什么事?
(左腿截肢的博莱克怎么参加游行检阅。
2、课文中用了哪些词来形容这件事,请试着填写下面的句子:
(幻灯片出示句子)这是一件____________的事。
(很重要非常棘手非常难办谁都不愿意第一个开口说)
3、面对这个问题,大家的心情怎样?
(矛盾)
从哪个自然段可以知道?
这段该怎么读?
(指名读)
了解了事情的重要性,对人物的心理体会较深,读出了矛盾的心情。
过渡:
多么善良的孩子们!
到底该怎么做才不会伤害这个残疾孩子博莱克呢?
4、自读7、8、9自然段
孩子们决定怎么做?
(指名说)
从这里可以看出这是一些怎样的孩子?
(真心为他人着想、有美好的心灵)
那么该怎样读这三个自然段呢?
(指名读,其他学生评一评)
到了检阅的时刻,儿童队终于要通过主席台了,观众们看到这一队有什么表现?
5、自读10—16自然段
(指名说一说观众的表现)
(幻灯片出示句子)这个小伙子真棒!
这些小伙子真棒!
(1)指读、女生读、男生读、齐读
(2)思考:
观众为什么要这样说?
(说博莱克,是因为他是个残疾人,却走在队伍的前面,走得那么好,有那么精神)
你怎么知道?
这一段该怎么读?
(指读第12自然段,读出博莱克的精神)
(说这些小伙子棒,一是让一个残疾孩子参加检阅队伍;
二是不把他藏在中间,也不是把他放在队伍后,而是让他走在第一排,不伤害他的自尊心,不歧视残疾人。
结合自己的心理感受,体会儿童队员的想法,深入理解观众对儿童队员的赞扬,让自己明白不要歧视残疾人。
三、激情总结,引导写话
1、总结:
学完了课文,大家一定有许多心里话要说,对吗?
2、请任选一个内容,写写你想说的话:
(幻灯片出示)a:
博莱克回到家里,他激动的心情无法平静下来,他在日记中这样写到……(请你替他把日记写下来)
b:
看着队伍中的博莱克,我想对他说……
c:
我想对这些孩子们说……
《寓言两则》教学设计
一、教学要求
1.理解课文内容,懂得这两则寓言的寓意。
2.学会生字,理解“窟窿”“街坊”“后悔”“劝告”等词语的意思。
3.认识“只要……就”,“如果……就……”这两种句式。
4.能用自己的话将这两则寓言讲出来,并背诵其中的一则。
二、教学重点
理解两则寓言的寓意。
三、教学时间3课时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亡羊补牢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这则寓言。
2、学会本课生字新词,注意多音字“圈”的读音及“窟窿”、“街”等字的字形。
3、理解《亡羊补牢》这则寓言故事的内容,懂得做错了事要即时纠正。
教学重点、难点:
引导学生在理解故事内容的基础上体会寓意,并能联系学习、生活实际,谈一谈感想。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准备:
投影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揭示课题
1、同学们喜欢听寓言故事吗?
为什么?
1.过去我们学过哪些寓言?
2.寓言有什么特点?
(用一个短小的故事说明一个深刻的道理或讽刺某种人。
寓:
寄托、包含的意思。
言:
讲道理。
3.“寓言二则”的“则”是什么意思?
(相当于“篇”)
4.今天我们学习《南辕北辙》和《亡羊补牢》两篇寓言。
我们先学习寓言。
看老师写课题:
亡羊补牢指名读,齐读。
二、理解题意。
1、“亡羊补牢”是个成语,这个成语中有不理解的字吗?
2、指名解疑,并说说是用什么方法理解的。
亡:
丢失。
牢:
关牲口的圈,在课文中指羊圈。
3、用一句话完整地说说“亡羊补牢”的意思。
4、看了课题,你想提出什么问题?
(为什么丢羊?
为什么补羊圈?
5、再读课题,从“补牢”这个词你能猜出丢羊的原因吗?
三、初读课文,了解内容。
1、你的猜想对不对呢?
让我们来读课文。
注意:
读的时候要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用自己的话把这个故事讲给大家听听,引导评议。
3、养羊人一共丢了几次羊,为什么丢?
4、小结:
可见读书前我们的猜测是完全正确的,读书就要这样边读边想,读前要想,读中也要想。
四、精读课文,理解内容。
1、课文哪几个小节讲丢羊的?
2、自由读1—4节,思考:
养羊人丢了一只羊,为什么还会丢第二只?
3、同桌互议。
4、集体交流:
(一)羊圈破了个窟窿。
(1)出示生字卡片“窟窿”,指名读,注意“窿”读轻声。
(2)“窟窿”就是——(洞)。
怎样记住这两个字?
指导学生书写“窟窿”。
(3)齐读这句话。
(第三句)
(4)第三句讲了丢羊的原因,那前两句讲了什么?
引读前两句。
(5)理清这小节三句话之间的联系,试背。
(6)指名背。
(指导方法)
(二)街坊劝告,他不听。
(1)“街坊”就是——(邻居),注意“坊”读轻声。
(2)街坊是怎么劝的?
指名读,读出劝告的语气。
(3)引导评议,齐读。
(4)可养羊人呢?
指名读,评议。
(读出他的无所谓,毫不在意)
养羊人是这样说的,你猜他心里会怎样想?
(5)你看,好心的街坊情真意切,养羊人却漫不经心,不听劝告。
同桌分角色朗读。
(6)指名读,评议。
(7)老师说提示语,学生试背对话。
5、让我们来看看他不听劝告的结果。
(1)指名读第4节,评议。
(2)为什么要读好两个“又”字?
联系第一节,想一想。
(3)齐读第4节。
(4)刚才我们学习的片段,如果用题目中的两个字来概括,就是——(亡羊)。
6、指名表演这个片段,注意:
可适当增加一些内容,如人物的心理活动可通过语言、动作来表现。
7、二次丢羊后,养羊人又是怎么想、怎么做的?
自由读第5节,划出有关句子。
8、讨论交流:
(1)养羊人是怎么做的?
出示投影,看图说话。
(2)指名读文中句子,评议。
为什么要读好“赶快”?
能否去掉?
(改正错误,不能拖延)。
(3)养羊人为什么会这么做呢?
引读描写他心理的句子。
(4)指导读这句话,读出他的后悔之情。
(5)将这句话换一种说法。
(要是……就……如果…就……)
(6)但是他转念一想,现在修还不算晚,为什么?
(7)他的想法对不对?
从哪儿读出?
(从此,他的羊再也没丢过。
(8)“从此”是什么意思?
指导学生用“从此”造句。
(9)理清句与句之间的联系,背诵第5节。
五、体会寓意。
1、再次出示投影,这个人在修补羊圈时,原来劝告过他的街坊刚巧路过,想想街坊又会怎么说?
养羊人又会怎么回答?
2、同桌表演后指名上台演,并指导评价。
3、如果这个人再不修羊圈,会出现什么后果?
4、揭示寓意:
由此可见,像养羊人这样犯了错误,只要(),就()。
5、在生活中,也常常发生类似的事。
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看法。
同桌互议,再指名交流。
(眼睛近视,沙尘暴,环境污染……)
这些都可以用一个词语来概括——“亡羊补牢”。
六、学习生字总结全文。
1、再读课题,理解题意。
(本义,引申义)
2、所以,“亡羊补牢”后面往往跟着一句话——“未为迟也”。
自己读读,理解它的意思。
3、总结学习寓言的一般方法:
理解题意——理解内容——联系实际,体会寓意。
4、认读生字]
(1)记忆生字字型,并讲讲字是怎样记住的
(2)难字指导记忆书写
街:
把中间的“圭”去掉,就是“行”。
人们经常行走在大街上,而街道路面最初是用“土”铺的
窟窿:
这是个冻字,因而“洞穴”的穴做偏旁
寓:
写时注意第11笔是横,不是点
作业设计:
1.比一比再组词
悔()叼屈隆
梅()叨窟窿
2背诵这则寓言。
3联系学习、生活实际,谈谈你读了这则寓言的感想。
板书设计:
想法 已经丢 后悔
亡羊补牢 做法 不补 赶快堵 (未为迟也)
结果 又少 再没丢
第二课时
一、齐读《亡羊补牢》。
二、故事导入激发兴趣
三、自读自悟
1、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认读生字“缠”
2、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3、提出自己不理解的问题
四、汇报交流,指导朗读课文
1、检查读文和认读生字
2、交流课文及不理解的问题。
讨论“南辕北辙”、“盘缠”
3、练习朗读课文,讲故事
4、指名朗读,师生评议
5、根据评议,再练习朗读
6、练习讲述故事。
注意把任务语言讲明白。
五、创设情景练习口语交际
1、出示图:
棉队哪个人走远的影子,他的朋友会说什么?
2、你想对那个楚国人说什么?
3、回到课始的故事:
楚王会不会攻打赵国?
总结:
南辕北辙的故事现实中可能没有,但是实际上,有多少人在做着这样的蠢事啊!
,做任何事,,要是选择错了方向,无论怎样努力,也是达不到目标。
六、写字练习
1、抄写生字
2、难点提示:
“缠”右半部不要写成“厘”
3、抄写词语
寓言 窟窿 劝告 软硬 狼群 法则 后悔 盘缠 叼走 街坊
第三课时
一、听写生字词语
二、朗读课文并说一说每一则的寓意
三、拓展活动
把搜集到的寓言故事,在小组里讲给同组的伙伴听,选一个参加班级寓言故事大赛,评出故事大王奖三名
四、完成同步练习
《我家跨上了信息高速公路》教学设计
1.认识本课2个生字,理解关键性词语的意思,如“信息、信息高速路、便捷、网上购物、拍卖、五州四海、电子邮件、羡慕”等。
来源:
060S.com
2.能正确朗读课文。
能读懂本课的内容,了解叙述的顺序。
3.了解电脑网络的意义和用途及有关知识,从而激发学习的兴趣。
思想教育:
了解电脑网络的意义和用途及有关知识,从而激发学习的兴趣。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初步认识网络的用处。
增长学生的见识,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关心信息技术在社会生活中的应用。
计算机
一课时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板书课题:
学生谈自己的想法感受。
小结,过渡
二、检查预习,顺情引导
1、检查学生认识生字情况,(课件1。
出示词语)比较难理解的通过各种方式理解:
1)联系上下文理解来源:
2)通过肢体语言理解
3)在实际生活中理解
三、协作学习,解决疑难
1、再读课文,老师出示自读要求(课件出示2。
a按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
b边读边想,读懂了什么,还有哪些不明白;
c请教周围伙伴解决问题,还是解决不了的旁边打上问号,一会儿告诉老师。
2、学生提出问题(简单的老师随即解决)
3、师生共同归纳问题
老师随即打出问题。
学生可能会说:
为什么电脑网络这个新鲜玩意儿到底是什么呢?
网络到底神奇在哪儿?
(出示课件3)
4、分小组讨论以上问题
(以一小组为例,重点说明。
在解决问题的同时指导朗读,充分利用身边的多媒体辅助工具,例如投影仪,可出示课文内容,用各种方式读:
例如指名读,评价,赛读;
师范读)
5、其他小组也可按照这个小组的汇报方法交流,也可有自己的想法
四、总结全文,拓展练习
1、这篇课文给你了一个什么样的感受?
2、联系生活实际,说说电脑网络给我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带来了什么影响?
3、老师出示宽带网,给学生提供一些比较好的网站,学生也可以自主查阅更多网站,亲身感受宽带网带来的神奇。
4、把自己的知道的网络用处写下来,如果有时间可以进行交流。
板书设计:
23我家跨上了信息高速公路
互联网(奇妙)
查阅信息建立联系网络购物
其他用途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