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历史人教部编版学年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答案解析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7533545 上传时间:2022-12-07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4.1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二历史人教部编版学年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答案解析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初二历史人教部编版学年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答案解析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初二历史人教部编版学年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答案解析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初二历史人教部编版学年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答案解析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初二历史人教部编版学年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答案解析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初二历史人教部编版学年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答案解析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初二历史人教部编版学年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答案解析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二历史人教部编版学年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答案解析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初二历史人教部编版学年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答案解析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B.壁上红旗飘落照,西风漫卷孤城

C.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

D.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答案】A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1950年10月在彭德怀的领导下,中国人民志愿军雄赳赳气昂昂渡过鸭绿江,赶赴朝鲜战场。

故A符合题意;

B项壁上红旗飘落照,西风漫卷孤城描写的是陕北革命根据地;

C项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描写的彭德怀;

D项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描写的是渡江战役;

由此分析BCD不合题意,故此题选A。

4.出席万隆会议并在会议上发挥巨大作用的我国领导人是()

A.毛泽东B.周恩来C.邓小平D.朱德

【答案】B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53年在万隆会议上周恩来提出了“求同存异”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也促进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团结与合作。

因此出席万隆会议并在会议上发挥巨大作用的我国领导人是周恩来,故选B。

5.到1956年底,我国绝大部分地区基本完成了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义改造.社会主义改造的胜利()

①表明几千年剥削制度的终结

②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最深刻的变革

③标志着我国进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④说明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已经建成()

A.①②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③④

【答案】C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56年底,国家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任务,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故②③④项符合题意;

①项建国初期的土地改革的完成废除了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表明几千年剥削制度的终结,因此①项不是“社会主义改造”的意义,排除含有①的ABD三项。

C选项正确。

解答本题的关键要熟悉三大改造。

三大改造完成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改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任务,因此三大改造完成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最深刻的变革,标志着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6.分析指出我国当时的主要矛盾是先进的社会主义制度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的会议是()

A.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B.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

C.遵义会议

D.十一届三中全会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56年,中国共产党召开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大会分析了我国形势的新变化,指出在社会主义制度已经建立的情况下国内的主要矛盾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因此本题正确的选项是A。

7.周恩来是共和国的第一任总理,也是一位活跃在国际舞台上的外交家。

下面列举的四个事例,其中有一例列举不当,它是()

A.倡导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在万隆会议上提出“求同存异”方针

C.推动了中美关系的正常化

D.与美国建立正式的外交关系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53年周恩来倡导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955年周恩来代表中国参加万隆会议,在万隆会议上提出“求同存异”方针;

1972年2月,尼克松总统访问中国,与周恩来总理举行会谈,双方在上海签署《中美联合公报》。

中美两国二十多年的对抗结束了,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因此ABC都是与周恩来有关的外交成就;

D项与美国建立正式的外交关系是在1979年,而周恩来总理于1976年去世,故D项与周总理无关,故选D。

8.“芝麻赛玉米,玉米比人大”这句话出现于20世纪50年代的打油诗,反映的是()

A.土地改革的成果

B.农业合作社的优越性

C.“五一”计划的建设成就

D.“大跃进”的浮夸风

【解析】根据题干“20世纪50年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58年党中央发动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大跃进是片面追求工农业生产和建设的高速度,大幅度的提高计划指标,它表现在农业上,对粮食产量估计严重浮夸,各地的粮食亩产量竞相“放卫星”,许多省宣布自己亩产“千斤省”,有的地方竟然虚报亩产“万斤”,甚至“十万斤”,有的报上还宣传:

“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

也出现了“芝麻赛玉米,玉米比人大”这样的打油诗。

因此本题正确的选项是D。

解答本题的关键要熟悉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是我国在探索经济建设过程中出现过的两次重大失误,其主要标志是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和“共产”风。

为此,我们制定政策要符合国情,要遵循客观经济规律。

9.新中国成立后,美国最早明确表示“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只有一个中国”的是()

A.美国乒乓球代表团访华

B.尼克松访华

C.中美签署了《中美联合公报》

D.中美发表《建交公报》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问中国,中美双方在上海发表《中美联合公报》,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197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美利坚合众国建立外交关系的公报》发表,美国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中国的惟一合法政府,台湾是中国的一个省。

1979年1月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10.下列对我国1950-1952年土地改革运动有关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其主要目的是将土地收归国有

B.土地改革的完成,废除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土地制度

C.土地改革使三亿多农民分到了土地

D.它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进了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

【解析】本题是否定式的选择题。

依据课本所学,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它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

A项表述不正确,符合题意;

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地主阶级被消灭,农民翻身做了土地的主人。

B项正确,不合题意;

1950年至1952年,全国展开了土地改革运动,近三亿的无地少地农民分到了土地和农具、牲畜、房屋等,还免除了地租,农民真正获得了解放。

C项正确,不合题意;

1950年至1952年,全国展开了土地改革运动,土地改革的完成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业生产获得迅速的恢复与发展,为国家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D项正确,不合题意。

由此可知BCD三项不合题意,故选择A。

11.在中英就香港问题展开谈判时,撒切尔夫人说:

“对英国来说,这不是也不可能是胜利,因为我们是同一个不愿妥协和实力上远占优势的对手打交道。

”这段话主要是指()

A.中国处理国际关系不妥协

B.中国享有崇高的国际地位和声誉

C.一个国家的综合因力越强,在国际关系中主动权就越大

D.英国霸权地位丧失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解放了生产力,促进了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通过了中国的综合国力,这是香港回归的根本原因。

从撒切尔夫人的话“实力上远占优势的对手打交道”,我们可以看出英国同意将香港归还中国最主要的原因是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与英国相比,在实力上远远占优势。

故选C。

12.在中国下列哪一种物品是毒品?

A.香烟

B.茶叶

C.大麻

D.酒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香烟、茶叶、酒不属于毒品,大麻属于毒品。

大麻来源于大麻植物的提取物并因此得名,是中国产生比较早的毒品。

二、非选择题(24分)

13.阅读下列材料:

毛泽东说“中国的革命。

实质就是农民革命。

”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高度重视并认真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我们党一贯的战略思想。

请回答:

(1)建国初期,与中国农民切身利益关联最大,迫切要求继续进行的“革命”是什么?

什么时间完成?

(2)它的基本完成有什么重大历史意义?

(3)建国以来我们党的第一代和第二代领导集体,在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上先后采用了哪些政策?

【答案】

(1)土地改革1952年

(2)土地改革的完成,摧毁了在我国延续两千多年的封建剥削制度,实现了“耕者有其田”,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在经济、政治上翻了身。

土地改革解放了农村生产力,推动了农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为新中国的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奠定了基础。

(3)土地改革、农业生产合作化、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解析】

(1)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新中国成立后,占全国三亿多人口的新解放区还没有进行土地改革,广大农民迫切要求进行土地改革,获得土地。

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它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1950年冬起,全国分批进行土地改革。

到1952年底,出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全国大陆基本上完成了土地改革。

近三亿无地少地的农民,分到了土地和大量的农具、牲畜和房屋等;

还免除了向地主缴纳的地租。

农民真正获得了解放。

(2)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土地改革完成重大历史意义是,摧毁了在我国延续两千多年的封建剥削制度,实现了“耕者有其田”,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在经济、政治上翻了身。

土地改革解放了农村生产力,推动了农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为新中国的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奠定了基础。

(3)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建国以来我们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毛泽东),在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上采用的政策是:

土地改革、农业生产合作化;

建国以来我们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邓小平),在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上采用的政策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都解放了农村生产力,推动了农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解答本题的关键要熟悉新中国成立后对农村生产关系的四次调整:

土地改革——农业生产合作社——人民公社化——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其中人民公社化是一次失误,给国家和人民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14.新中国的历史就是一部文明国家的建设史。

运用所学,回答下列问题。

(1)1953--1957年间,是我国建设文明国家的重要节点。

写出此时党和国家的总任务及一例外交成就。

(2)精神文明的基础是物质文明。

写出下列史料中我国物质文明的主要成果,分析出现这些成果的主要原因。

史料:

2007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24.66万亿元,比2002年增长65.5%,年均增长10.6%...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C02年77C3元增加到2007年13786元,农村居民人均收入由2475元增加到4140元。

——2003年《政府工作报告》

(3)精神是文明的灵魂,蕴含看强大的力量。

概括下列史料中的“雷锋精神”的基本内涵。

写出20世纪60年代两例国防科技成就。

史料,雷峰精神犹如一座巍然矗立的灯塔,始终放射出夺目的光芒,照应一代第一完人的心灵。

雷峰身上体现出的爱党爱国,助人为乐,敬业事献、锐意创新、艰苦奋斗的崇高精神和高尚品格,是党和人民极宝贵的精神财富。

——2012年3月3日《人民日报》

(1)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或参加万隆会议。

(2)经济快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改革开放

(3)爱党爱国,助人为乐,敬业奉献、锐意创新、艰苦奋斗成功试验原子弹、导弹(氢弹)

(1)依据所学知识,第一个五年计划从1953年开始执行,到1957年底超额完成,为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奠定了初步基础,从此,我国开始改变了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1953年国家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到1956年底,三大改造基本完成,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任务,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1953年周恩来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

1955年参加万隆会议。

由此可知,1953~1957年间党和国家的总任务是:

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取得的外交成就是:

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或参加万隆会议。

(2)根据史料“2007年……比2002年增长65.5%,年均增长10.6%……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加到2007年13786元,农村居民人均收入由2475元增加到4140元。

”可知,史料中我国物质文明的主要成果是:

经济快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提高;

其原因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实行了改革开放政策。

(3)第一问根据史料“……雷峰身上体现出的爱党爱国,助人为乐,敬业事献、锐意创新、艰苦奋斗的崇高精神和高尚品格,是党和人民极宝贵的精神财富。

”可知,史料中“雷锋精神”的基本内涵是:

爱党爱国,助人为乐,敬业奉献、锐意创新、艰苦奋斗。

第二问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64年10月16日15时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加强了我国的国防力量,也打破了帝国主义的核垄断,对维护世界和平具有重要意义。

1966年10月,装有核弹头的中近程地地导弹点火发射,核弹头,在预定地点上空实现了核爆炸,我国有了可用于实战的导弹。

1967年6月17日上午8时我国第一颗氢弹空爆试验成功。

因此,20世纪60年代国防科技成就有:

成功试验原子弹、导弹(氢弹)。

15.20世纪有两位伟大的改革家,一位是罗斯福,在一定程度上挽救了资本主义,一位是邓小平。

在一定程度上挽救了社会主义。

由此回答问题:

(1)“文革”后,邓小平在党中央的核心领导位置是在哪一次会议上确立的?

(2)他为了“挽救社会主义国家”采取的核心政策是什么?

(3)邓小平把马克思列宁主义与祖国建设实践相结合所阐发的理论指什么?

这一理论在哪次公议上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怎样评价这一理论?

(4)为了实现祖国统一,他提出了什么构想?

请举例说明这一构想的可行性,正确性。

(1)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2)改革开放

(3)邓小平理论中共十五大是当代马克思主义,成为指导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光辉旗帜。

(4)一国两制1997年香港回归和1999年澳门回归。

(1)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78年底,中共中央在北京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这次会议彻底否定“两个凡是”的方针,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的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会议实际上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

(2)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和政府实行改革开放政策,改革先从农村开始。

从1985年城市改革全面开展,重点是国有企业的改革。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对外开放开始起步。

1980年,我国在广东的深圳、珠海、汕头和福建的厦门建立四个经济特区,它们以国家给予优惠的经济政策,吸收侨资、外资,引进先进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进行现代化建设,促进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因此,邓小平为了“挽救社会主义国家”采取的核心政策是改革开放。

(3)第一问依据所学知识可知,邓小平关于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思想,逐渐形成了邓小平理论。

这一理论,第一次比较系统的回答了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系列基本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

第二问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97年,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江泽民作出了《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的报告,大会通过的党章规定,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

第三问依据所学知识可知,邓小平理论是当代马克思主义,成为指导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光辉旗帜。

(4)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后,邓小平从维护祖国和中华民族根本利益出发,创造性地提出了"

一国两制"

的伟大构想。

“一国两制”即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和台湾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一国两制”为实现祖国统一大业指明了前景,赢得海内外人士的好评。

根据一国两制,1997年香港回归,1999年澳门回归。

解答本题的关键要熟悉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邓小平的伟大贡献。

十一届三中全会实际上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在这个集体的带领下,中国实行改革开放,增强了新中国的综合国力,提高了新中国的国家地位。

在邓小平“一国两制”伟大构想指引下,香港、澳门成功回归。

因此党的十五大把邓小平理论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写进党章。

16.阅读下列材料新中国成立后,新生的人民共和国一改旧中国屈尊的外交形象,挺直了民族春梁,以独

立自主的姿态,展开了和平外交事业,中国的国际影响与日俱增。

某校八年级

(1))班准备举办一次主题为“新中国外交成就”的小论坛。

(1)活动准备:

如果你是该班的一员,你可以通过哪些途径获取相关资料?

(至少说出两个)

(2)历史溯源:

请你帮助小明同学完成“新中国外交成就”的知识卡片。

时间

外交成就

20世纪50年代

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周恩来参加万隆会议,提出“求同存异“方针

20世纪70年代

20世纪90年代

21世纪

(3)今年(2018年是中美美系实现正常化多少周年?

什么事件标志着中美美系开始走向正化?

(4)活动总结:

通过探究新中国外交发展的风雨历程,谈一谈你的感想与认识。

(1)上网、查图书资料、观看历史纪录片等。

(2)①中日建交或中美建交或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

②香港或澳门]的成功回归。

③成功举办上海APEC会议或成功加人WTO。

(3)39周年尼克松访华

(4)我感受到了我国国际地位的日益提高。

这都应该归功于党的正确领导;

我国实施了改革开放政策,增强了我国的综合实力只要答国际地位的提高、党的正确领导、改革开放等均可。

(1)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我们了解历史的途径有很多例如,上网、查图书资料、观看历史纪录片等。

因此我们可以通过这些途径获取“新中国外交成就”的相关资料。

(2)①依据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上的三件大事。

一、1979年,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二、1971年,第26届联合国大会恢复了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恢复了中国在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席位;

三、1972年,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②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97年7月1日香港成功回归;

1997年12月20日澳门的成功回归。

③依据所学知识可知,2001年APEC会议在上海召开,这是中国迄今举行的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多边外交活动;

2001年成功加人WTO。

(3)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72年尼克松总统访问中国,双方在上海签署《中美联合公报》。

中美两国20多年的对抗结束了,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因此今年(2018年)是中美美系实现正常化39周年;

其标志是尼克松访华。

(4)通过探究新中国外交发展的风雨历程,使我们深刻感受到:

由于党的正确领导;

实施了改革开放政策,增强了我国的综合实力,我国国际地位的日益提高。

(只要答国际地位的提高、党的正确领导、改革开放等均可)。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熟悉新中国的外交成就。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政府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这说明新中国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实行了改革开放政策,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国际地位不断提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