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粮食日国旗下的讲话稿8篇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7531001 上传时间:2022-12-07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8.2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世界粮食日国旗下的讲话稿8篇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世界粮食日国旗下的讲话稿8篇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世界粮食日国旗下的讲话稿8篇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世界粮食日国旗下的讲话稿8篇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世界粮食日国旗下的讲话稿8篇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世界粮食日国旗下的讲话稿8篇Word文档格式.docx

《世界粮食日国旗下的讲话稿8篇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世界粮食日国旗下的讲话稿8篇Word文档格式.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世界粮食日国旗下的讲话稿8篇Word文档格式.docx

当你不这样做的时候,你是否感到可惜,感到心疼?

我们从小就知道“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道理。

同学们,你们是否想到世界上还有许多吃不上饭的人们在苦苦挣扎,你们知道吗,在发展中国家,每5个人中就有1个长期营养不良,有20%的发展中国家人口粮食无保障。

饥荒已成为地球人的第1号杀手,每年平均夺去一千万人的生命。

因此节约粮食值得我们同学们深思。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周恩来总理一贯反对铺张浪费。

他吃米饭时,一粒米也不肯浪费,偶尔洒到桌子上一粒米也一定要捡起来放到嘴里。

我们应该向周总理学习。

同学们,珍惜粮食就是珍惜农民伯伯的劳动果实。

节约是美德,节约是品质,节约是责任。

让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观念在校园蔚然成风,从现在做起,从我做起,为建设文明和谐校园作出应有贡献。

谢谢!

第二篇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今天我国旗下讲话的主题是世界粮食日。

每年的10月16日为世界粮食日,旨在呼吁全球共同节粮爱粮。

我想,很多人同我一样。

当听到“世界粮食日”的时候,会有那么一瞬时的惊愕。

对于高中生,它既不像“法定节假日”一样会带给我们假期,也不像“教师节”那样充满着温馨。

的确,这会是一个略显沉重的主题,然而不可否认,“民以食为天”是亘古不变的真理。

我想,很多人应当同我一样。

从小就熟记“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诗句,也曾在地理课上学过中国的基本国情:

狭小的耕地上,养育着十三亿的子民。

可是,当各地大旱颗粒无收的场景频?

党鱿衷谛挛爬铮颐且谰伞暗ā保程美铮匀皇羌复蟠姆共死?

我们知道节约粮食其实只是举手之劳。

不挑食、不偏食,将自己碗里的饭菜吃干净;

不攀比,不虚荣,用简单可口代替奢华靡费。

可是太多时候,我们常说,这些事情不重要,我们要追求“更加重要”的事情。

可是,又有什么事情的重要性能与“粮食”抗衡?

人类每一项的日常活动,社会每一天的日常发展,都是金字塔的上层建筑。

而根基,却是任何事物替代不了的——粮食。

古书讲“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

”当我们把上层建筑建设的愈来愈精准和完美,这座金字塔倒塌时的破坏也就愈来愈难以弥补。

我们都是一样的生命。

当我们面对一碗可口的米饭,我们是否真正体会过“粒粒皆辛苦”的含义?

每一粒粮食,背后都将是中国八亿农民的血汗,都将是他们一辈子“背朝黄土面朝天”的命运。

面对食堂里大袋的剩饭,我们又是否想过他们对于生命的意义。

中国大地上有多少学生,一周的午饭仅仅是干冷的馒头;

遥远的异国又有多少孩子,“吃饱每一顿饭”是他们可望而不可即的梦?

一粒粮食,背后牵挂着的不仅仅是他人的劳动和付出,而是,生命。

想到这些,我们还怎会忍心浪费那一粒粮食?

我们都一样,我们都是一样的生命,拥有同等的权利。

我们都一样,我们都曾经忽略过,我们都曾经遗忘过,但是,同学们,只要我们从现在开始觉醒并付出努力,所有的一切都将变得不一样。

第三篇老师们、同学们:

早上好!

今天我国旗下讲话的题目是《爱惜粮食从我做起》。

同学们,你们知道吗?

每年的10月16日是“世界粮食日”,这是联合国粮农组织为促进世界各国关心粮食问题于1981年正式规定的。

而我们中国,为解决目前粮食浪费严重的问题,也发出通知,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爱惜粮食、节约粮食”的活动,特别是在10月16日“世界粮食日”所在的这一个星期时间里都是全国“爱惜粮食、节约粮食”的宣传周。

今年的10月16日是世界第32个粮食日,主题为“办好农村合作社,粮食安全添保障”。

在10月16日世界粮食日当天,国家粮食局首次在全国广大粮食干部职工中发起倡议,倡导自愿参加24小时饥饿体验活动,以更好地警醒世人“丰年不忘灾年,增产不忘节约,消费不能浪费”。

可能有的同学对于“节约粮食”不以为然,有的同学心存困惑:

我们家从来不缺粮食呀?

爸爸妈妈也从来没让我饿过肚子啊?

那为什么爱惜每一粒粮食这么重要呢?

相信我们大家都通过唐代大诗人李绅的古诗《悯农》了解到农民耕种的辛苦: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可同学们有所不知,其实要把地里的禾苗加工成我们每天碗里香喷喷的米饭,可远远不光是农民们在田地里头顶烈日、抛洒汗水地劳作啊!

粮食从播种、收割到加工成成品粮,这其中至少要经过20道工序,这得需要有多少农民和工人为此付出心血呀!

正因为如此,每一粒粮食我们都必须要珍惜。

退一步说,虽然同学们每天都能吃得饱、吃得好,但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有食物吃。

据联合国统计,目前全球长期挨饿的人口达到了9亿2500万之多。

而在我们中国的边远地区,由于经济落后、交通闭塞等原因,还有许多人在饿肚子,还有许多像我们一样大的孩子连温饱问题都没有解决,又怎能谈得上读书、上学呢?

也许有同学认为,节约几粒米没有多大用场,让我们一起来算笔帐:

如果一个人一天节约一粒米,全国13亿人口可节约2186万斤,这么多米可以救济4000多灾民吃10年,可以给我们全校学生吃60多年的时间。

现在,同学们还觉得节约粮食没有必要吗?

虽然“爱惜粮食、节约粮食”如此的重要,但在我们的校园里,就在我们的身边,却令人遗憾地是常常有浪费粮食的现象。

上学要迟到了,有的同学就把没来及吃完的早点随意丢弃;

中午的饭菜不合口味,有的人就整盒整盒地倒掉;

午餐过后,有的班级的盒饭箱常常被剩饭、剩菜塞得满满的……这是多么令人心痛的浪费呀!

同学们,对照老师刚才所提到的现象,请仔细回想一下,在你们班级、你自己的身上发生过吗?

同学们,勤俭节约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应该继承和发扬。

我希望我们三元中学的每一位同学和老师,把每一天都当做“世界粮食日”,把每一周都作为“爱惜粮食、节约粮食”的宣传周,在以后的每一餐里都爱惜粮食,同时能告诫身边的人节约粮食,人人从自己做起,个个养成爱粮节粮的好习惯。

建议大家做到以下几点:

1、珍惜粮食,适量定餐,避免剩餐,减少浪费.2、不攀比,以节约为荣,浪费为耻.3、吃饭时吃多少盛多少,不扔剩饭剩菜.4、看到浪费现象勇敢地起来制止,尽力减少浪费.5、做节约宣传员,向家人、亲戚、朋友宣传浪费的可怕后果.6、不偏食,不挑食。

7、积极监督身边的亲人和朋友,及时制止浪费粮食的现象。

我的讲话完了,谢谢大家!

第四篇今天是什么日子?

每年的10月16日是“世界粮食日”,每年“世界粮食日”所在的周为“爱惜粮食、节约粮食宣传周”。

为什么要定出个“世界粮食节”来?

为什么还要有个“爱惜粮食、节约粮食宣传周”?

难道我们的粮食不够吃吗?

是!

我国是农业大国,虽然粮食最近几年均增产,但是人均粮食占有量长期处于较低的低水平。

我们国家不断人口增长,耕地面积逐年减少,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我国粮食的供需仍将在紧张中度过,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粮食进口国。

有一位小朋友对奶奶做得很多事情总是看不惯的。

他在一篇作文里是这么说得:

奶奶是个很节俭的老人。

节俭是好事,但我觉得她节俭得有点近乎抠,无法理解。

一次,烧饭的时候,她不小心把米撒了点在地上,我就顺手准备扫掉。

我腰还没弯下去,只见一只满是皱纹的手挡着我,我愣在那不知道为什么?

这时,奶奶开口了:

不要扫掉,捡起来洗洗,浪费可惜。

我说已经脏了,反正就一点点,算了吧。

奶奶可不理会我,自己佝偻着身体,蹲在地上慢慢地拾着,每拾起一点就用嘴巴对着吹吹,很专注地,仿佛掉在地上的不是米,而是她的宝贝样。

等到全部拾好后,再用脸盆装着用清水一遍一遍的洗,看她洗完端着米出来,脸上露着孩子般开心的笑,嘴里还自言自语:

看看,多干净,还不一样吃嘛,你们……我听懂了她未说完的话是什么意思,但我依然是不已为然的摇着头。

而奶奶露出了灿烂的笑脸。

还有,我们家的电饭褒烧饭总是会在下面结锅巴,所以每次都有很多饭不能吃。

我总是把这些锅巴倒掉的,有次被奶奶看见了,她老人家又开始了对我的节约教育。

我不服气说:

”这都不能吃呀?

干吗不能倒掉?

奶奶也不搭理我,从我手上接过电饭褒,然后倒了些开水在里面,泡了一会儿,就见她开始用小勺把那些锅巴,一点一点地刮出来,然后放进自己的嘴里。

天哪,我真的是服了她老人家。

我半开玩笑地对奶奶说:

”奶奶,你真会动脑筋呀”。

奶奶听了我的话,不好意思地对我说:

”我知道你心里是怎么想的,不过我们老人家是经历了饥荒岁月的,知道粮食的宝贵,我不是小气,只是觉得这样真的很浪费。

我在心里有点改变了对奶奶的看法,但是我觉得这样吃对身体有害,我依然不赞同,但又没有办法让奶奶也改变她的做法,于是和妈妈商量,换了个新的电饭褒。

也许这位奶奶说得对,我们这代人没有经历饥荒,不能理解他们的想法吧。

但是我们也不象奶奶想得那样,就知道浪费,不知道珍惜。

我国每年有许多贫困地区、受灾地区的老人、小孩没饭吃,要靠国家救济,要靠大家帮助。

我们国家还要花费巨额外汇去进口粮食,粮食确实是宝贵的呀。

”这曾经是我们从小就会背诵的诗句。

我们不会忘却了这首诗的精髓。

但是,看看我们食堂的餐厅里,各种浪费粮食的现象依然比比皆是。

有的同学很是挑食,吃了几口饭就倒掉了,说这饭菜是自己不喜欢吃的!

有的同学光想买零食,不想吃饭;

有的同学着急去玩,盛饭的时候,走路慌张就把饭粒洒在地上!

有的同学一边吃一边还在打闹……这些都是在浪费粮食!

也许你并不觉得自己在浪费,也许你认为浪费这一点点算不了什么,可是,如果你浪费这一点,他浪费这一点,大家都浪费这一点,那就是一个惊人的损失了!

国家教委早在1991年10月10日发出关于教育系统认真开展爱惜粮食、节约粮食教育活动的通知,通知指出:

在不少学生中,节约粮食的观念十分淡薄。

这不仅反映了不少青少年学生和儿童不懂得珍惜人民群众的劳动果实,而且也直接反映出他们在思想品德方面存在的严重缺陷。

为此,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类学校领导,一定要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高度重视这一问题,要把节约、爱惜粮食的教育活动,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长期抓下去,并努力抓出成效。

教育学生树立“节约粮食光荣、浪费粮食可耻”的观念,培养他们勤俭节约的良好习惯。

所以,我们要爱惜粮食、节约粮食。

它也是“养成良好习惯”的一个重要的方面,也是我们创建“绿色学校”、创建“节约型学校”的实际行动,同学们,你想做个文明的小学生吗?

那就从文明就餐、节约粮食开始吧!

其实节约粮食,做起来很简单:

吃饭时,吃多少盛多少,不要剩饭菜;

吃饭的时候,也要集中注意力,认真吃饭,不挑食。

无论爸爸妈妈给我们吃的,还是学校里的饭菜,我们都要把肚子吃饱,吃饱才有利于我们身体成长的。

为了自己的健康,我们都要通通吃掉它!

我们要树立节约意识。

爱粮、惜粮、节粮,不能是空洞口号,它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节约粮食光荣,浪费粮食可耻”的风尚不仅过去需要、现在仍然需要。

我们的粮食远未充裕,我们没有糟蹋粮食的权力,也没有糟蹋粮食的条件。

希望前面我提到的那些浪费现象不再发生。

我们要发掘节约潜力。

我们虽然不种田、不产粮,但节约粮食也相当于种了粮食。

我们的一张张餐桌就相当于一方方粮田,除了吃进肚子里的粮食外,不浪费一粒粮食。

我们要强化节约行为。

不管在家里还是在学校里,都不能浪费粮食。

吃多少,烧多少;

吃多少,盛多少;

不偏食,不挑食;

少吃零食,买了就要吃完,不随手扔掉……。

对浪费的现象,我们要坚决反对,坚决抵制。

只要我们牢记“节约”,就会养成良好的习惯。

同学们,让我们从今天开始,做一名爱惜粮食,节约粮食的好学生吧!

第五篇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

早上好!

每年10月16日是世界粮食日,2016年的10月16日是世界第35个粮食日。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

每个人每天都要吃饭。

但是,你们知道吗?

小餐桌,却显示着大文明,餐桌文明是社会文明的重要体现,它不仅关系着每位同学的生活,而且直接体现了一个人良好的整体形象。

你想拥有一个舒适、清洁的就餐环境吗?

你想塑造一个高尚、文明的自身形象吗?

你想为校风文明建设贡献自身的力量吗?

那就用文明演绎自己的生活,用实际行动来积极响应吧!

一、进餐厅1.下课铃响先洗手,然后在教室外集合,集合时做到“快、静、齐”。

2.各班应由任课老师或正副班主任带领下进餐厅就餐。

3.队伍按规定路线行进,不奔跑、不推挤,不说笑,上下楼梯靠右行,与别班队伍交汇时自觉谦让,听从护导老师的安排。

二、进餐1.在护导老师的指引下有序进入餐厅,进餐厅后服从餐厅内护导老师的指挥下,依次在指定窗口安静有序地领餐。

2.领餐后慢慢行走到指定餐桌就餐,不私自调换位置。

3.用餐时不咂嘴,不口含食物说话,也不要让匙和筷碰到碗而发出声音。

4.不要用匙和筷翻腾饭菜,不要挑出自己不吃的食物和佐料。

5.用餐时,不要让食物粘在匙和筷上。

6.用餐时,不能咽的骨头或鱼刺,避开旁人包在纸上扔到垃圾桶。

7.用餐咳嗽或打喷嚏时,把脸移开后用手或手帕捂着嘴,以免失礼。

8.用餐不要太快,也不要太慢,与别人统一步调。

9.自觉养成不偏食、不挑食、不浪费的好习惯,以保证均衡营养,身体健?

10.如果不小心打翻饭菜,应自觉清理干净。

11.饭、汤不够吃,自觉有序排队添加,端放小心。

12.长辈一起用餐时,长辈先动筷子后晚辈才能动筷,等长辈放下汤匙和筷子以后再放下。

13.用餐后,及时清理餐桌,轻轻起身,小心端盘,以防把汤汁洒到别人身上;

对准残饭桶倒掉吃剩饭菜,以防洒在外面;

轻轻将餐盆、勺子、汤盆摆放整齐放在指定地方。

三、出餐厅1.用餐完毕,漱口洗手后自觉回到餐桌就坐,听到护导老师命令再起身排队。

2.队伍整齐后,再在护导老师或班干部的带领下轻声慢步离开餐厅。

3.不将食物带出餐厅边走边吃(水果允许在教室吃,但果皮等不乱扔)。

文明就餐环境需要广大师生与食堂所有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

请大家文明就餐,从我做起,从点滴做起,从现在做起,“播种的是一种习惯,收获的是一种品格”。

让我们争做一个文明用餐的扬帆娃吧!

第六篇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上午好。

我是高一(3)班的**,今天我国旗下讲话的主题是“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或许,大家是第一次听说“10.16世界粮食日”。

当今的我们生活在一个匆忙的时代里,我们身边的一切都在飞速地运转着,我们的目光在这个浮躁的世界里关注得太少太少。

也许有人会说:

我们早已远离食不果腹的年代,吃饱饭、吃好饭已经成了司空见惯的事情,还有谁会关注粮食,还有谁会在意随手丢弃的粮食?

然而,现实情况令人堪忧:

全世界人口与日俱增,粮食供应日益紧张。

全世界还有许多地方和我国的一些偏远贫困地区一样,人民生活水平极其低下,连最基本的温饱问题尚未解决。

粮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物质基础,是人类文明得以发展的先决条件。

节约粮食,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经历了太多的战火与灾难,并且当时粮食生产又是靠天吃饭,产量极低。

古代劳动人民对于粮食就非常的重视,我们说“手中有粮,灾年不慌”,正是源于前人对粮食的深厚情感和节约粮食的习惯,使他们度过了一年有一年,迎来了光辉的新世纪。

节约粮食,是对他人劳动的尊重。

古人有“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的诗句,描述了农民在炎炎烈日下耕耘的场景,可以想象农民种粮的艰辛。

有的人说:

吃饭的钱我缴了,我浪费的是自己的,跟别人没有关系。

从表面上看,浪费只是个人的消费方式,但从本质上讲,它却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一个人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节约粮食,是我们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而不是说你的生活好了,你浪费得起就可以浪费。

浪费是一种不尊重自然和他人劳动果实的可耻行为。

即使在发达国家,节俭也被视为一种美德。

这是对劳动的尊重,也是一种社会责任。

在发展中国家,粮食短缺问题尤为严重,约有五分之一的人无法获得足够的粮食。

据统计,今年头9个月,全球有624万人死于饥饿和相关疾病,其中约500万为儿童。

非洲南部地区和一些西非国家,由于地区冲突和艾滋病,饥饿形势尤其严重。

枯瘦的非洲儿童似乎已经成为饥饿的代名词。

1994年,南非“自由记者”凯文卡特凭借自己的摄影作品《饥饿的苏丹》获得美国新闻界最高奖普利策新闻奖。

照片记录着一个令人震惊的场景:

一个瘦得皮包骨头的苏丹小女孩在前往食物救济中心的路上再也走不动了,趴倒在地上。

而就在不远处,蹲着一只秃鹫,正贪婪地盯着地上那个黑乎乎、奄奄一息的瘦小生命,等待着即将到口的“美餐”。

人类,通常站在食物链的最顶端,通常作为最终的捕食者,而这样一个错位的场景,错位的角色,让每一个人看后都震撼不已、唏嘘不已。

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以见到浪费粮食的现象。

也许你并未意识到自己在浪费,也许你认为浪费这一点点算不了什么,也许你仍然以为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

然而事实是:

我国人口已超过12.5亿,每年的净增长是1200万人;

人均耕地面积1.2亩,是世界人均值的1/4;

目前耕地面积正以每年30多万亩的速度递;

全国40%的城市人口消耗的粮食依靠进口。

从1981-1995年间,全国共减少了耕地8100万亩,因此而减少粮食生产500亿斤。

而且现在这个减少速度仍然在不断加快。

乱占耕地、挖沙、土地质量下降、荒漠化等种种现象在蚕食着耕地。

我们不妨算这样一笔账:

倘若我们每天节约一粒大米,那么十亿人可节约多少?

五千多公斤!

一年可节约将近两千万斤,折合人民币两千万元。

这笔钱若按每所希望小学五十万元算,则可盖四十所希望小学;

按每人学杂费三百元记,则可使七万名失学儿童重返校园!

因此,光盘行动,是我们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

这些事例和数据提醒着我们每一个人:

节俭自持,从点滴做起,从身边做起。

在我们的校园里,仔细观察,也能发现许多浪费的现象。

不仅仅是粮食的浪费,还有生活中的细节,例如跑操时有些无人的班级没有关闭电源,洗手间的水龙头在无人使用时仍然大开、垃圾桶中丢弃着吃了一半的面包等。

在此,我提倡每一位同学让节俭成为习惯,节约资源,从我做起。

古人云: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节约是一种美德、是一种素质、是一种修养、是一种智慧。

节约资源,健康生活,让我们从珍惜粮食开始做起吧。

我的讲话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第七篇尊敬的领导、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

我讲话的题目是:

节约粮食同学们,你们知道吗?

1979年,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第20届大会决定从1981年起,把每年的10月16日定为“世界粮食日”,旨在引起全世界人民对世界粮食短缺问题的重视,敦促各国采取行动增加粮食生产,与饥饿和营养不良作斗争。

此后每年的世界粮食日,粮农组织等国际机构、各国政府及一些民间组织都要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进行纪念。

“民以食为天”粮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物质基础,是人类文明得以发展的先决条件。

然而,由于全球人口数量不断增长、全球可耕种土地面积的减少以及地区发展不平衡等因素,世界农业和粮食生产形势依然十分严峻。

联合国粮农组织公布的数字显示,目前全球仍有8.52亿人处于饥饿状态,每年约发展中国家的粮食短缺问题尤为严重,约有五个人中就有一个人长期无法获得足够的粮食。

饥荒已成为地球人的第1号杀手,每年平均夺去1千万人的生命,500多万儿童因饥饿和营养不良而夭折。

由于直接或间接的营养不良,全球每4秒钟大约有1人死亡!

再让我们把目光聚焦国内:

看看我们国家的粮食是不是已经富裕到了可以不提节约的地步了?

我国是农业大国,我国是一个:

用占世界可耕地面积为6%的土地,养育着为世界22%的人口。

近几年粮食年产量徘徊在4.5亿吨左右,人均粮食占有量长期处于不足400公斤的低水平。

从目前形势来看,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我国粮食的供需仍将在紧张中度过。

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粮食进口国。

古代先农们种植过多达数千种的农作物,而现在只有大约150种被广泛种植,成为人们主要的食物来源。

其中,玉米、小麦、水稻约占60%,而大多数的其它农作物品种已处于灭绝的边缘。

面对如此严峻的粮食问题,有许许多多像“世界杂交水稻之父”的袁隆平爷爷一样的科研人员,正在利用高科技手段,开发粮食新品种,增加粮食产量,以保证正常的生活需要。

因为,一粒粒粮食从播种到收割,再加工成成品粮,至少要经过20道工序,这中间包含了农民多少辛勤的劳动呀!

可以说,每一粒粮食都浸透了农民伯伯的心血和汗水。

是的:

我们没有体会过“锄禾日当午”的艰辛,便会觉得“粒粒皆辛苦”有些单薄;

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浪费粮食的现象,在家中大碗大碗的剩饭倒进垃圾桶。

在食堂,饭只吃几口就倒掉,这些现象比比皆是。

这不仅反映我们不懂得珍惜劳动人民的劳动果实,而且也直接反映出他们在思想品德方面存在的严重缺陷。

让我们把一张张餐桌相当于一方方粮田,除了吃进肚子里的粮食外,不浪费一粒粮食。

同学们:

节约是一种美德,节约是一种品质,节约是一种习惯,节约是一种责任,让我们润浸在附中优质的教育中,从节约每一颗粮食做起,共建节约型校园,共创节约型社会。

第八篇同学们,10月16日是世界粮食日,今年世界粮食日的主题是:

“应对危机,实现粮食安全”,它强调了目前全球10.2亿人营养不良的严重困境以及在当前萧条的经济环境下帮助饥饿人口的必要性。

那你们知道世界粮食日的由来吗?

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AO)成立于1945年10月16日,1946年12月成为联合国专门机构。

到1997年,有成员174个国家和地区。

其宗旨是:

“改进粮农产品的生产和分配效率”,“改善农村人口状况”,“帮助发展世界经济和人民免于饥饿”。

1979年11月,第20届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大会决定将1981年10月16日确定为首届世界粮食日。

以后每年的这一天都作为“世界粮食日”在该组织各成员国举行相关活动,以唤起世界对发展粮食和农业生产的高度重视。

但是,不知道同学们注意到没有,每次吃饭后的垃圾桶中有多少剩菜剩饭?

难道我觉得可惜吗?

同学们可知,在这个世界上,还有那么多的人处于饥饿之中,到目前为止,世界上仍然有八亿多人口处于饥饿当中,这是一个比整个欧洲人口还要多的群体。

全世界每年有约九百万人死于饥饿和饥饿引起的疾病,也就是说每天有两万四千人,每四秒钟约有一人因为饥饿离开人世,而在这当中,有一多半是儿童,换句话说,由于直接或间接的饥饿原因,每八秒钟就有一个孩子被活活饿死。

每位同学包括我在内,扪心自问,这种乱浪费粮食的做法是否是在谋杀生命。

谁也不会忘记祖祖辈辈用汗水演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