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级会计师考试实务笔记第一章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7509034 上传时间:2022-12-06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47.6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级会计师考试实务笔记第一章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初级会计师考试实务笔记第一章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初级会计师考试实务笔记第一章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初级会计师考试实务笔记第一章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初级会计师考试实务笔记第一章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初级会计师考试实务笔记第一章Word文件下载.docx

《初级会计师考试实务笔记第一章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级会计师考试实务笔记第一章Word文件下载.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初级会计师考试实务笔记第一章Word文件下载.docx

加强管理参与决策——计划和控制日常经济业务,并帮助企业领导利用会计资料和其它有关数据针对特定问题作出专门的预测和决策,为企业加强内部管理服务。

着重于规划未来——事前预测和事中控制。

只服从于内部管理人员的需要,不受公认会计原则的限制,以财务会计信息为依据。

以企业的所属单位(部门、区域)

比较灵活,可自行设计。

有较多的计算方法,可提供不同的选择方案。

一般只要求计算近似值(不要求绝对精确)

跟据需要随时编制。

二、会计的职能:

会计的基本职能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一)进行会计核算

会计核算贯穿经济活动的全过程,是会计最基本的职能,也称反映职能。

(二)实施会计监督(也称控制职能)

是指会计人员在进行会计核算的同时,对特定经济业务的合法性、合理性进行审查。

上述两项基本会计职能是相辅相成、辨证统一的关系。

会计核算是会计监督的基础,而会计监督又是会计核算质量的保障,除上述基本职能外,会计还具有预测经济前景、参与经济决策、评价经营业绩等功能。

三、会计的对象

会计的对象是指会计所核算和监督的内容。

前已述及,会计需要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对一定主体的经济活动进行核算与监督。

也就是说,凡是特定对象能够以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都是会计核算和监督的内容。

以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通常又称为价值运动或资金运动。

资金运动包括各特定对象的资金投入、资金运用(即资金的循环与周转)和资金退出等过程,而具体到企业、事业、行政单位又有较大差异。

上述资金运动的三个阶段,构成了开放式的运动形式,是相互支撑、相互制约的统一体。

没有资金的投入,就不会有资金的循环与周转;

没有资金的循环与周转,就不会有债务的偿还、税金的上交和利润的分配等;

没有这类资金的退出,就不会有新一轮的资金投入,就不会有企业进一步的发展。

∙第二节

会计要素

一、会计要素

(一)会计要素的概念

会计要素是对会计对象进行的基本分类,是会计核算对象的具体化。

事业单位会计要素分为五大类:

即:

资产、负债、净资产、收入、支出。

(二)反映财务状况的会计要素

财务状况是指企业一定日期的资产及权益情况,是资金运动相对静止状态时的表现。

反映财务状况的会计要素包括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1.资产

1)、含义:

资产是指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并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资源,该资源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

它包括各种财产、债权和其他权利

2)、基本特征:

A、

资产能直接或间接计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

B、

资产是为企业拥有的、或者即使不为企业拥有、也是企业所控制的。

C、

资产是由过去的交或事项形成的。

 

3)分类:

通常分为两大类:

流动资产、非流动资产

2.负债

是指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现时义务。

负债的清偿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

负债是由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

3)、分类:

按流动性或偿还期限的长短之分,可分为流动负债和非流动负债。

流动负债是指将在一年或者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偿还的债务,包括短期借款、应付票据、应付账款、预收货款、应付职工薪酬、应交税费、应付利息、应付股利、其他暂收及应付款、预提费用和一年内到期的长期借款等。

长期负债是指偿还期在一年或者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以上的债务,包括长期借款、应付债券、长期应付款等。

3.所有者权益

所有者权益是指企业资产扣除负债后由所有者享有的剩余权益,所有者权益又称股东权益。

其金额为资产减去负债后的的余额。

2)、项目:

所有者权益包括实收资本(或者股本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等。

一般而言,实收资本和资本公积是由企业所有者直接投入的,如投入资本和资本溢价等。

盈余公积和为分配利润则是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所实现的利润留存企业所形成的部分,因而又统称为留存收益。

3)、特征:

书P8页

(三)反映经营成果的会计要素

反映经营成果的会计要素包括收入、费用、利润三项。

1.收入

收入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

它包括销售商品、提供劳务及让渡资产使用权等日常活动中所形成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

2.费用

费用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

它包括生产成本和费用两部份。

产品生产成本有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三个成本项目构成,期间费用包括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和营业费用三项。

3.利润

利润是指企业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

它包括:

(1)、营业利润:

它是由营业收入、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投资净收益三个项目的总额减去营业成本、营业税费、期间费用及资产减值损失之后的余额。

(2)、利润总额:

它是由营业利润加上营业外收入减去营业外支出后组成。

(3)、净利润:

 

它是由利润总额减去所得税求得。

其中:

营业收入是指主营业务收入加上其他业务收入

营业成本是指主营业务成本和其他业务支出两项组成。

营业税费主要包括:

企业经营业务应承担的营业税、消费税等

公允价值变动净收益是指企业应当计入当期损益的资产或负债公允价值变动净收益。

、、

投资净收益是投资收益与投资损失的差额;

纳入营业外收入核算的范围有:

处置非流动资产利得、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利得、债务重组利得、罚没利得、政府补助利得、确实无法支付而按规定程序经批准后转作营业外收入的应付款项、捐赠利得、盘盈利得等。

纳入营业外支出核算的范围有:

处置非流动资产损失、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损失、债务重组损失、罚款支出、捐赠支出、非常损失等。

三、会计等式

以上六项会计要素反映了资金运动的静态和动态两个方面,具有紧密的相关性,具体表现为:

(一)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这是最基本的会计等式。

如上所述,资产由于过去的交易或事项所引起,能为企业带来未来经济利益。

资产来源于所有者的投入资本和债权人的借入资金及其在生产经营中所产生的效益,分别归属于所有者和债权人。

归属于所有者的部分形成所有者权益;

归属于债权人的部分形成债权人权益(即企业的负债)。

资产来源于权益(包括所有者权益和债权人权益),资产与权益必然相等。

资产与权益的恒等关系,是复式记账法的理论基础,也是编制资产负债表的依据。

(二)收入-费用=利润

广义而言,企业一定时期所获得的收入扣除所发生的各项费用后的余额,即表现为利润。

在实际工作中,由于收入不包括处置固定资产净收入、补贴收入等,费用也不包括处置固定资产净损失、自然灾害损失等,所以,收入减去费用,并经过调整后,才等于利润。

收入、费用和利润之间的上述关系,是编制利润表的基础。

第三节 

会计科目和账户

一、会计科目

(一)会计科目的概念和意义

1.会计科目的概念

对会计要素的具体内容进行分类核算的项目,称为会计科目。

会计科目按其所提供信息的详细程度及其统驭关系不同,又分为总分类科目和明细分类科目。

前者是对会计要素具体内容进行总括分类、提供总括信息的会计科目,如“应收账款”、“应付账款”、“原材料”等。

后者是对总分类科目作进一步分类、提供更详细更具体会计信息的科目,如“应收账款”科目按债务人名称或姓名设置明细科目,反映应收账款的具体对象;

“应收账款”科目按债权人名称或姓名设置明细科目,反映应付账款的具体对象;

“原材料”科目按原料及材料的种类、规格等设置明细科目,反映各种原材料的具体构成内容。

对于明细科目较多的总账科目,可在总分类科目与明细科目之间设置二级回或多级科目。

2.会计科目的意义

会计科目是进行各项会计记录和提供各项会计信息的基础,在会计核算中具有重要意义。

(1)会计科目是复式记账的基础。

复式记账要求每一笔经济业务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联系的账户中进行登记,以反映资金运动的来龙去脉。

(2)会计科目是编制记账凭证的基础。

在我国,会计凭证是确定所发生的经济业务应记入何种科目以及分门别类登记账簿的凭据。

(3)会计科目为成本计算与财产清查提供了前提条件。

通过会计科目的设置,有助于成本核算,使各种成本计算成为可能;

而通过账面记录与实际结存的核对,又为财产清查、保证账实相符提供了必备的条件。

(4)会计科目为编制会计报表提供了方便。

会计报表是提供会计信息的主要手段,为了保证会计信息的质量及其提供的及时性,会计报表中的许多项目与会计科目是一致的,并根据会计科目的本期发生额或余额填列。

3、会计科目的分类:

会计科目是进行会计核算和提供会计信息的基础。

在设置会计科目时,要兼顾对外报告信息和企业内部经营管理的需要,并根据所需数据的详细程度,将会计科目适当分级,

会计科目按其所提供信息的详细程度及其统驭关系不同,分设总分类科目(也称一级科目)和明细分类科目(也称二级科目)。

总分类科目是对会计对象具体内容进行的总括分类,提供总括会计信息的科目,如“原材料”、“应收账款”、“应付账款”等。

明细分类科目是对总分类科目的进一步分类,提供更详细、更具体会计信息的科目,如“原材料”科目可按原材料的品种、规格等设置明细科目,分别反映各品种、各规格原材料的具体构成内容;

“应收账款”科目可按债务人的名称或姓名设置明细科目,分别反映应收账款的具体对象及其分布情况;

“应付账款”科目可按债权人的名称或姓名设置明细科目,分别反映应付账款的具体对象及其分布情况。

为了适应管理工作的需要,对于明细科目较多的会计科目,可在在总分类科目与明细分类科目之间增设二级科目或多级科目。

对于一般企业来讲,企业可以根据国家财政部制定的一级科目基础上自行增删并自行增设多级明细科目。

会计科目按其所反映的经济内容不同分为:

资产类、负债类、所有者权益类、成本类、损益类等科目。

常用会计科目

具体会计科目设置,一般是从会计要素出发,将会计科目分为资产、负债、共同类、所有者权益、成本、损益六大类。

参照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企业会计科目的设置如表1-1所示。

会计科目参照表(见书P13页)表1-1

(二)会计科目的设置

1.会计科目设置的原则

(1)合法性原则。

(2)相关性原则。

(3)实用性原则。

二、账户

(一)账户的概念和分类

账户是根据会计科目设置的,具有一定格式和结构,用于分类反映会计要素增减变动情况及其结果的载体。

同会计科目的分类相对应,账户也分为总分类账户和明细分类账户。

根据总分类科目设置的账户称为总分类账户,根据明细科目设置的账户称为明细分类账户。

根据会计科目的内容分类,账户可分为资产类账户、负债类账户、所有者权益类账户、成本类账户、损益类账户五类。

(二)账户的基本结构

从数量上看,发生经济业务所引起的会计要素变动,无非是增加和减少两个方面,因而账户也分为左方、右方两个方向,一方登记增加,另一方登记减少。

至于哪一方登记增加,哪一方登记减少,取决于所记录经济业务和账户的性质。

登记本期增加的金额,称为本期增加发生额;

登记本期减少的金额,称为本期减少发生额;

增减相抵后的差额,称为余额,余额按照表示的时间不同,分为期初余额和期末余额,其基本关系如下:

期末余额=期初余额+本期增加发生额-本期减少发生额

上式中的四个部分称为账户的四个金额要素。

从账户的核心部分看,账户的基本格式如下图所示。

_________账户

借方 

贷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上述只是账户结构的抽象图示,具体还应包括账户名称(会计科目)、记录经济业务的日期、所依据记账凭证编号、经济业务摘要、增减金额、余额等。

如下图所示。

账户名称(会计科目)

年 

凭证

编号 

摘要 

借方 

贷方 

借或贷 

余额

月 

日 

(三).借贷记账法下的账户结构

第一章曾述及,资产与权益体现为对立统一的关系,其账户亦表现为截然相反的结构,如下图所示。

资产类 

权益类

贷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期末余额 

│ 

│期初余额

本期增加发生额│本期减少发生额 

本期减少发生额│本期增加发生额

本期发生额总计│本期发生额合计 

本期发生额合计│本期发生额合计

│期末余额

上述两类账户的内部关系,如下式:

资产类账户期末余额=期初余额+本期借方发生额-本期贷方发生额

权益类账户期末余额=期初余额+本期贷方发生额-本期借方发生额

一般而言,费用(成本)类账户结构与资产类账户相同,收入类账户结构与权益类账户相同。

(四).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

从上述两类账户中不难分析出,经济业务无论怎样复杂,均可概括为以下四种类型:

(1)资产与权益同时增加,总额增加;

(2)资产与权益同时减少,总额减少;

(3)资产内部有增有减,总额不变;

(4)权益内部有增有减,总额不变。

无论哪一种类型的经济业务,都将以相等的金额记入有关账户的借方,同时记入有关账户的贷方.

现举例说明如下:

(1)企业收到投资人10000元投资,存入银行。

此项业务中,一方面使资产类中的“银行存款”账户增加10000元,记入该账户借方,另一方面使权益类中的“实收资本”账户增加10000元,记入该账户贷方,借贷金额相等。

(2)企业用银行存款5000元偿还短期借款。

此项业务中,一方面使资产类中的“银行存款”账户减少5000元,记入该账户贷方,另一方面使权益类中的“短期借款”账户减少5000元,记入该账户借方,借贷金额相等。

(3)企业以银行存款3000元购买材料。

此项业务中,一方面使资产类中的“原材料”账户增加3000元,记入该账户借方,另一方面使资产类中的“银行存款”账户减少3000元,记入该账户贷方,借贷金额相等。

(4)企业从银行借入短期借款6000元,直接偿还应付账款。

此项业务中,一方面使权益类中的“短期借款”账户增加6000元,记入该账户贷方,另一方面使权益类中的“应付账款”账户减少6000元,记入该账户借方,借贷金额相等。

综上所述,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为:

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

(五).账户记录的试算平衡

为了检验一定时期内所发生经济业务在账户中记录的正确性,在会计期末应进行账户的试算平衡。

所谓试算平衡,是指根据资产与权益的恒等关系以及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检查所有账户记录是否正确的过程,包括发生额试算平衡法和余额试算平衡法两种方法。

(1)发生额试算平衡法。

它是根据本期所有账户借方发生额合计与贷方发生额合计的恒等关系,检验本期发生记录是否正确的方法。

公式为:

全部账户本期借方发生额合计=全部账户本期贷方发生额合计

在借贷记账法中,根据“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的记账规则,每一笔经济业务都要以相等的金额,分别记入两个或两个以上相关账户的借方和贷方,借贷双方的发生额必然相等。

推而广之,将一定时期内的经济业务全部记入有关账户之后,所有账户的借方发生额合计与贷方发生额合计也必然相等。

对上述四项业务进行账务处理后,编制发生额试算平衡表如表2-5所示。

(2)余额试算平衡法。

它是根据本期所有账户借方余额合计与贷方余额合计的恒等关系,检验本期账户记录是否正确的方法。

根据余额时间不同,又分为期初余额平衡与期末余额平衡两类。

期初余额平衡是期初所有账户借方余额合计与贷方余额合计相等,期末余额平衡是期末所有账户借方余额合计与贷方余额合计相等,这是由“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的恒等关系决定的。

全部账户的借方期初余额合计=全部账户的贷方期初余额合计

全部账户的借方期末余额合计=全部账户的贷方期末余额合计

试算平衡还有一个平衡公式:

称为会计分录试算平衡公式:

借方科目金额合计=贷方科目金额合计

实际工作中,试算平衡是通过编制试算平衡表进行的,具体试算平衡公式是:

资产类科目:

期初借方余额+本期借方发生额-本期贷方发生额=期末借方余额

负债类、所有者权益科目:

期初贷方余额+本期贷方发生额-本期借方发生额=期末贷方余额

试算平衡表 

年 

单位:

会计科目 

期初余额 

本期发生额 

期末余额

贷方

现 

金 

200 

银行存款 

30000 

10000 

8000 

32000 

应收账款 

4000 

原材料 

9000 

3000 

12000 

固定资产 

86000 

无形资产 

短期借款 

7000 

5000 

6000 

8000

应付账款 

长期借款 

40000 

40000

实收资本 

80000 

90000

资本公积 

8200 

8200

合 

计 

141200 

24000 

146200 

146200

上述试算平衡表根据有关账户本期发生额和余额填列。

本表表明,所有账户期初借方余额合计141200元与贷方余额合计141200元相等,所有账户本期借方发生额合计24000元与贷方发生额合计24000元相等,所有账户期末借方余额合计146200元与贷方余额合计146200元相等。

在编制试算平衡表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必须保证所有账户的余额均已记入试算表。

因为会计等式是对六项会计要素整体而言的,缺少任何一个账户的余额,都会造成期初或期末借方余额合计与贷方余额合计不相等。

(2)如果试算表借贷不相等,肯定账户记录有错误,应认真查找,直到实现平衡为止。

(3)即便实现了有关三栏的平衡关系,并不能说明账户记录绝对正确,因为有些错误并不会影响借贷双方的平衡关系。

例如:

①漏记某项经济业务,将使本期借贷双方的发生额发生等额减少,借贷仍然平衡;

②重记某项经济业务,将使本期借贷双方的发生额发生等额虚增,借贷仍然平衡;

③某项经济业务记错有关账户,借贷仍然平衡;

④某项经济业务在账户记录中,颠倒了记账方向,借贷仍然平衡;

⑤借方或贷方发生额中,偶然发生多记少记并相互抵消,借贷仍然平衡;

等等。

因此在编制试算平衡表之前,应认真核对有关账户记录,以消除上述错误。

(六)、总分类账户与明细分类账户

1. 

总分类账户与明细分类账户的关系

总分类账户对明细分类账户具有统驭控制作用;

明细分类账户对总分类账户具有补充说明作用。

总分类账户与其所属明细分类账户在总金额上应当相符。

1)、总分类账户的概念及其分类

如前所述,总分类账户是指根据总分类科目设置的,用于对会计要素具体内容进行总括分类核算的账户,简称总账账户或总账。

根据账户所反映的经济内容,通常可将其分为资产类账户、负债类账户、所有者权益类账户、成本类账户、损益类账户五类(参见表2-1)。

2)、.明细分类账户

明细分类账户是根据明细分类科目设置的,用来对会计要素具体内容进行明细分类核算的账户,简称明细账。

同会计科目一样,明细分类账户也可再分为二级账户、三级账户等。

实际工作中,将总账账户称为一级账户,总账以下的账户称为明细账户。

如“原材料”账户可分为“原料”、“主要材料”、“辅助材料”等二级账户,“主要材料”又可分为“钢材”、“木材”等三级账户,“钢材”还可分为“角钢”、“圆钢”、“方钢”等四级账户,“角钢”、“圆钢”还可按规格再细分明细账户。

但并非账户设置越细越好,而要以既满足管理需要、又简化核算为原则。

3).对应账户

无论哪一类别的账户,在经济业务处理过程中,都会形成特定的相互关系,这种在经济业务处理过程中所形成的有关账户之间的应借应贷关系,称为账户的对应关系,发生对应关系的账户称为对应账户。

为了保证账户对应关系的正确性,在记账前应编制会计分录。

2、总分类账户与明细分类账户的平行登记

所谓平行登记是指对所发生的每项经济业务,都要以会计凭证为依据,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高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