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中南大学嵌入式系统实验指导书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7508448 上传时间:2022-12-06 格式:DOCX 页数:33 大小:1.05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整理中南大学嵌入式系统实验指导书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整理中南大学嵌入式系统实验指导书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整理中南大学嵌入式系统实验指导书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整理中南大学嵌入式系统实验指导书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整理中南大学嵌入式系统实验指导书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整理中南大学嵌入式系统实验指导书Word文档格式.docx

《整理中南大学嵌入式系统实验指导书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整理中南大学嵌入式系统实验指导书Word文档格式.docx(3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整理中南大学嵌入式系统实验指导书Word文档格式.docx

\实验室安装软件备份\LDJ-E2440安装资料\DNW带驱动),右击我的电脑选择“管理”,在“设备管理器”中查看端口号,在configuration菜单中选择相应的设置,其中BaudRate设置为115200波特率,ComPort设置为COM1,downloadaddress设置为0x32000000。

3)进入BIOS系统

上电后如果按下任意键,就会进入BIOS系统,如下图所示,切记,以后我们的实验室中只能使用到[0],[5],[7]这三个选项,其他的选项不要去操作,否则可能会破坏开发板内核的系统,导致系统无法启动。

4)USB驱动安装

接上USB线后,如果驱动已经存在,通过查看“设备管理器”会出现如下图红色框框所示驱动,如果不存在则需安装驱动,具体步骤参见“E:

\实验室安装软件备份\LDJ-E2440安装资料\DNW带驱动”下的“USB下载驱动安装说明.doc”文档。

6.实验结果:

本实验让大家更清楚的了解开发板,熟悉开发板的接口。

总的来说,这些接口,只有以太网接口、USB接口、SD卡可以热插拔,其他均不可以,操作时要小心。

还有,不要用手直接接触板上芯片,以免因静电而毁坏芯片,必要时可以用手触摸USB或以太网口接口现放电,再进行其他操作,了解了USB驱动程序在PC机上的安装。

实验二Linux和WINCE启动及外围功能测试

1.实验目的

①熟悉超级终端或者DNW,熟悉LJD-e2440Linux和WINCE启动设置,熟悉LJD-e2440的BIOS功能,了解开发板启动流程和外围资源。

②熟悉dnw的下载功能。

③熟悉uversion4的在线调试功能

学会如何在PC机上使用DNW,进行Linux和WINCE系统启动设置,熟悉设置方法,在非操作系统下,主要对蜂鸣器进行测试,RTC实时时钟测试,ADC测试,按键测试,触摸屏测试,LCD屏测试,根据使用说明书进行外围功能测试。

PC机、LJD-e2440开发板、电源线、USB线、串口线、JTAG线、Jlink-v8调试器、USB驱动程序。

4.实验步骤

1)用超级终端或者DNW连接串口

①超级终端方式:

接好串口线后,打开超级终端(在“开始——附件——通讯”下),设置参数为:

波特率115200,8位,无奇偶位,停止位1,无硬件流。

②DNW方式:

参考实验一中实验步骤2。

2)LJD-e2440的BIOS功能

①进入BIOS方法:

连接好串口并配置好后,开发板上电,就会看到串口工具中打印系统启动消息,如果在大概3秒钟内没有在串口工具中输入任何东西,则会自动启动系统,因此在开发板上电后不停按任意键,直到出现下图所示界面。

②BIOS介绍:

LJD-e2440开发板所带的BIOS主要功能有文件下载(USB和串口)、FLASH烧写(NOR和NAND)、启动存储在FLASH中的程序、设置启动参数(针对LINUX)等。

BIOS菜单的0和2号功能分别是USB和串口下载,都是配合DNW这个程序使用的,在DNW上的Configuration菜单的Options选项里可以选择PC和开发板通讯的串口和波特率,还可以指定USB下载时开发板要将下载的文件保存到SDRAM中的起始地址,对于LJD-e2440开发板,SDRAM的物理起始地址是0x30000000,结束地址是0x34000000,大小是64Mbytes,所以指定的USB下载地址要在此范围内。

另外BIOS自身占用了0x30200000以下的空间,因此在用BIOS的USB下载功能时应指定地址大于等于0x30200000。

用串口下载时,BIOS内部固定了下载地址为0x30400000。

BIOS在下载结束后,会询问是否执行下载的程序,利用此功能可引导LINUX和WINCE及用户自编的应用程序。

注意用USB下载要先在PC机上装好驱动程序,保证USB连接好,有时PC机上出现无法识别的USB设备时,可在PC机键盘上按下ESC键取消下载,等几秒钟再输入0启动USB下载。

BIOS的2号功能可执行NANDFLASH的烧写,目前支持三星的32M和64M两种型号。

BIOS对NANDFLASH作了简单分区,主要是为适应LINUX操作系统,分区0为BOOT区,存储BOOTLOAD,如BIOS;

分区1用做存储内核,用户也可将自己的程序烧入此分区;

分区2用作存储根文件系统。

BIOS在启动后,若等待5S钟没接收到控制串口的数据,会自动将存储在分区1的程序读到0x30400000地址开始的SDRAM中并运行。

用户可在下载完数据后不运行,输入2后选择分区将下载的数据烧写到NANDFLASH里去,注意若下载的文件大于分区大小时,BIOS会有提示,但仍可执行烧写。

功能[0]:

通过USBDEVICE下载程序,并运行。

功能[5]:

从NANDFLASH运行程序,启动操作系统。

功能[7]:

配置一些系统参数和Linux启动参数。

3)启动Linux系统(QT)的步骤

①接好串口线,打开超级终端并配置好,开发板上电,进入BIOS,键盘上输入“7”选择BIOS的7号功能,进行BIOS的参数设置,出现如下图所示界面。

②在"

pleaseselectitem:

"

提示输入"

0"

回车,在"

pleaseentervalue:

提示下输入"

1"

后回车。

最后输入15选择退出,接着提示是否保存刚才的设置,输入y即可保存设置了。

③设置Linux自启动后,按下开发板“复位键”,BootLoader等待一段时间,如果没有输入,将会自动启动这个linux系统,这时将在串口和LCD屏(选配模块)有信息显示,通过串口可以进入Linux的命令模式,在LCD屏上,将有QT界面的显示,要进入QT,先要进行触摸屏的校准后,一路NEXT下去,才能进入QT的界面。

下图是在pc机的超级终端中能看到的启动Linux后的信息:

4)启动WINCE

①接好串口,打开超级终端并配置好,按开发板上的复位键重新启动,在计算机上按任意键进入BIOS,进入BIOS的7选项配置启动参数功能菜单中。

提示输入"

3"

同时退出保存参数。

重新上电复位,在3秒内,不进行任何操作,将自动启动Wince。

注意,WINCE的装载要一段时间。

下图是wince系统启动过程中打印出来的信息。

5)开发板外围资源测试

先找到BIOS测试程序LJD2440_Test-II.bin,这个bin文件在“E:

\LDJ-E2440安装资料\LJD-E2440\目标代码\LJD2440_Test-II.bin”中,下载步骤如下:

①打开DNW软件,在DNW中选择Configuration菜单下的option,设置UART/USB下载运行地址为0x32000000,波特率为115200,选择相应的串口号。

②在开发板上按复位键后,再在pc机键盘上不停的按任意键进入BIOS的主功能菜单。

③接上USBDEVICE的连接线,这时要保证USB驱动程序已装好(前面已详细讲过USB驱动的具体安装),在DNW中输入"

进入USB下载并运行,这时出现“Download&

Runisselected”提示,如果没有出现"

USBhostisconnected.Waitingadownload."

提示,则打开“设备管理器——通用设备串行总线控制器——FriendliyARmUSBDownloadDriver”,右击选择“卸载”,在“通用串行总线控制器”上右击选择“扫描硬件改动”,将弹出“找到新的硬件向导”对话框,选择“自动安装软件”单击下一步,安装完毕后点击“完成”,然后在DNW中将出现"

这时可以通过USB下载了。

如果出现"

提示,直接进行usb下载。

(注意用USB下载要先在PC端装好驱动程序,保证USB连接好,有时PC端出现发现无法识别的USB设备时,可在BIOS中输入ESC取消下载,等几秒钟再输入"

启动USB下载。

USB连接是否成功在启动信息中有提示,如下图)

④点击"

USBPort"

→"

Transmit/restore"

选项,选择LJD-e2440_Test.bin这个映像文件在光盘目录的"

目标代码"

文件夹下,接着点击打开,这样就开始下载了。

⑤下载结束后,会自动运行。

出现如下界面:

测试程序运行后,就可以进行相应的外围资源测试了,通过选择测试程序主功能菜单相应的选项,就可以进行测试。

例1:

蜂鸣器测试(TestPWM)

在主菜单中,输入"

,再按"

回车"

键(即Enter键),将进行蜂鸣器测试,蜂鸣器测试运行起来,将会听到蜂鸣器发出叫声。

按"

-"

键蜂鸣器频率会降低,按"

+"

键频率升高,按"

ESC"

键可以退出该测试,并返回到主菜单中。

其它测试见使用说明书。

6)利用uversion4进行在线调试

①在开发板断电的情况下,接好LCD屏,串口线,将Jtag线一端与开发板的JTAG(20针)接口相连,一端与Jlink-v8调试器相连,Jlink-v8的usb端连接pc机。

②打开“E:

\实验室安装软件备份\LDJ-E2440安装资料\LED_Test\led_test”的uversion4工程,工程名字为“led_test.uvproj”,点击Project下的Rebuildallthefiles或者

图标编译工程,编译无误后点击

图标进行下载。

再点击

图标或者按下F5进行全速运行,即可看到串口已经打印如下消息,输入相应的数字便进入对应的程序。

例:

1:

是led程序,实验现象是led灯依次点亮;

2:

是串口程序,从主机发送消息给开发板,然后开发板再把消息传回来;

3:

是蜂鸣器实验,按+或者-号进行频率调节;

4:

是实时时钟实验,实时显示时间。

若要退出某个程序按下ESC键

③了解并修改程序:

实验LED跑马灯,修改延时。

参考代码如下:

While

(1){

for(i=0;

i<

4;

i++)

{

rGPFDAT=rGPFDAT&

(~(0x10<

<

i));

dely(50);

if(i==3)

rGPFDAT=rGPFDAT|(LED1_OFF)|(LED2_OFF)|(LED3_OFF);

else

rGPFDAT=rGPFDAT|(LED1_OFF)|(LED2_OFF)|(LED3_OFF)|(LED4_OFF);

}

for(i=0;

3;

i))&

LED4_ON;

if(i==2)

rGPFDAT=rGPFDAT|(LED1_OFF)|(LED2_OFF);

else

rGPFDAT=rGPFDAT|(LED1_OFF)|(LED2_OFF)|(LED3_OFF);

2;

LED4_ON&

LED3_ON;

if(i==1)

rGPFDAT=rGPFDAT|(LED1_OFF);

rGPFDAT=rGPFDAT|(LED1_OFF)|(LED2_OFF);

LED2_ON&

LED1_ON&

&

}

实验三Linux下USBhost口测试以及交叉编译

熟悉Linux下usbhost口的使用,了解linux下vi编辑器以及linux下的常用命令,学会在linux下进行交叉编译程序。

①在开发板以及虚拟机中的linux系统下对u盘进行读写。

②在虚拟机的linux系统中交叉编译一段程序并下载到开发板中运行。

1)基于开发板中linux系统的usbhost口读写(适合开发板中写有linux系统的板子,没有的可直接跳到下一个实验做)

①硬件连接:

开发板接上电源和串口线,配置好超级终端,选择进入linux系统(步骤在实验二中的“3)启动Linux系统(QT)的步骤”已说明),将U盘插入USBHOST接口CN3,Linux将检测U盘,检测到后,自动给U盘分配一个设备节点P1,正确检测到U盘的信息如下。

②挂载u盘:

注意红色框框中的内容,可知u盘挂载到/dev/ub/a这一目录下的part1,按下回车键后显示“[root@(none)/]#”输入命令提示。

先创建挂载节点,输入“mkdir/tmp/1”再回车(mkdir命令表示创建目录),再将u盘挂载到上一步所创建的节点上,输入“mount-tvfat/dev/ub/a/part1/tmp/1”(mount命令表示挂载设备),然后进入所创建的u盘挂载节点,输入“cd/tmp/1”再回车(cd命令表示切换目录),输入“ls”回车后可查看u盘中的目录了(ls命令表示查看当前目录下的内容)。

输入命令代码截图如下。

③对U盘进行写操作。

输入“vihello.txt”回车后在当前目录下创建了一个名为hello.txt的文本文件(如果文件名存在,vi命令表示进入查看该文件内容,如果文件名不存在,vi命令则是以该文件名新建文件并对其进行编辑),同时进入了vi编辑器进行编辑,编辑好后按下ESC键,再输入“:

wq”回车进行保存并退回到命令行模式。

对u盘进行读操作。

输入“vihello.txt”,就可以看到该文件中的内容了,然后按下ESC键,再输入“:

wq”回车进行保存并退回到命令行模式。

对u盘进行删除操作。

在命令行下输入“rm–fhello.txt”回车,在输入“ls”回车后查看u盘中的文件,便看不到名为hello.txt的文件了。

卸载u盘。

在命令行中输入命令“cd..”以返回上一级目录,最后输入“umount/dev/ub/a/part1”卸载u盘。

把u盘插到pc机上可以看到hello.txt文件了。

2)基于开虚拟机中linux系统的usbhost口读写

①打开桌面的虚拟机“VMwareWorkstation”,选择File菜单下的open选项,打开“D:

\Backup\我的文档\Fedroa14”下的Fedora14.vmx文件,选中虚拟机上的“Fedora14”,如下图所示,再点击虚拟机上的

图标恢复linux系统(原linux系统是处于休眠模式)。

②在pc机上插入u盘,然后在虚拟机菜单栏中选择“VM——RemovableDevices——AlcorMicroStorage(根据个人u盘名而定)——connect”对u盘进行连接。

如下图所示。

③在终端中输入“fdisk-l”回车后查看外围设备的分区表情况。

可以看到u盘挂载到/dev/sdb1/下。

④输入“mkdir/tmp/1”回车创建挂载节点,然后输入“mount-tvfat/dev/sdb1/tmp/1”回车把u盘挂载到刚创建的挂载节点上,输入“cd/tmp/1”回车进入u盘的挂载点,输入“ls”命令回车查看u盘下的文件。

⑤对u盘进行写操作,输入“vimhello.txt”回车后创建了一个名为hello.txt的文本文件,同时进入了vim编辑器,按下“i”键后便可以开始进行编辑,编辑好后按下ESC键,再输入“:

对u盘进行读操作,输入“vimhello.txt”,就可以看到该文件中的内容了,按下ESC键,再输入“:

wq”回车保存并返回到命令行模式。

对u盘进行删除操作,在命令行下输入“rm–fhello.txt”回车,在输入“ls”回车后查看u盘中的文件,便看不到名为hello.txt的文件了。

在虚拟机的菜单中选择“VM——RemovableDevices——AlcorMicroStorage(根据个人u盘名而定)——disconnect(connecttohost)”。

输入“ls”命令回车后看不到自己u盘中的内容了。

3)在linux下交叉编译

一个程序的生成包括了编译链接,生成了可执行的映像,而这些步骤在宿主机上进行的,最后程序的运行是在目标机上执行的,当宿主机和目标机不是同一体系结构时就需要用进行交叉编译,即在某一种体系结构的机器上编译另外一种体系结构的程序。

我们所用的pc机是属于x86体系结构的,而编译一个在arm体系结构上执行的程序就要用到交叉工具,在linux上进行交叉编译arm程序的编译器是arm-linux-gcc。

①编译源程序

在虚拟机中的linux命令行模式下输入“cd/hardware/beep”回车进入蜂鸣器的实验目录,输入“ls”回车查看当前目录的下的文件,只有一个源程序文件beep.S和一个Makefile文件(用于编译程序),若想要查看源文件beep.S或者Makefile的内容可以输入“vimbeep.S”或者“vimMakefile”回车,进入后输入“i”回车可以编辑和修改文件内容,若退出则按下ESC,再输入“:

wq”回车保存并退出返回到命令行模式。

在命令行下输入“make”回车对源程序进行编译,再输入“ls”回车后可以查看生成的文件。

其中beep.bin文件是二进制格式文件,用来写到开发板的RAM存储器中。

②利用smb服务器在linux和windows之间进行通信,把虚拟机linux中的beep.bin文件拷贝到windows桌面,最后利用我们在第二次实验当中对外围资源进行测试的方法,把beep.bin文件烧写到开发板中。

Linux的Smb服务已经开通,直接使用即可。

在pc机桌面的“开始”中选择“运行”,输入“\\200.200.200.35”后按“确定”(200.200.200.35是linux的ip地址),如下图所示。

输入用户名和密码均为“embed”,然后进入“\\200.200.200.35\hardware\beep”目录,把beep.bin拷贝到windows的桌面。

接下来把beep.bin写到开发板的RAM存储器中,写的步骤具体参见实验二中“5)开发板外围资源测试”,选择文件的时候选择桌面上的beep.bin即可,写成功后蜂鸣器开始鸣叫。

停止程序运行可按开发板上的“复位键”。

学会改变蜂鸣器鸣叫的延时,再次烧写。

③在linux中hardware目录下有个led_on_c文件夹,里面是用c语言编写的led程序。

在linux的命令行下输入“cd/hardware/led_on_c”回车进入该目录。

后续的编译烧写RAM的步骤同上。

实验现象是led灯依次闪烁。

实验四keiluvision4集成开发环境的使用

1、实验目的

①了解keiluvision4的开发环境,熟悉该软件的配置过程。

②学会在keiluvision4下调试程序。

2.实验内容

创建keiluvision4工程,编写调试程序。

3、实验设备

PC机、LJD-e2440开发板、电源线、USB线、JTAG线、Jlink-v8调试器。

4、实验步骤

1)硬件连接

开发板接上电源线,将jtag线的一端接到开发板的CN4,另一端接上jlink-v8调试器,usb线分别连接jlink-v8调试器和pc机的usb口。

开发板上电。

2)创建工程

打开桌面上的Keiluvision4软件,点击“Project”下的“newuvisionproject”输入工程名,本例工程名为“test”,确定后弹出“SelectDeviceforTarget‘Targee1’”的对话框,进行芯片的选择,这里选择Samsung公司的S3c2440A芯片,如下图所示。

确定后弹出“CopySamsungS3C2440StartupcodetoprojectFloderandAddFiletoProject”对话框,选择“否”。

3)创建源代码文件并添加到工程。

创建源代码文件:

点击工具栏上的

新建图标,然后在该页面中添加源代码(下面有参考代码,第一行程序不能顶格,否则编译出错)。

然后点击工具栏上的

图标进行保存,选择保存的路径为当前工程的目录,文件名的后缀为.s,即为汇编文件,本例保存为test.s。

添加源代码文件到工程:

右击SourceGroup,出现下图所示界面,选择“AddFilestoGroup’sourceGroup1’”,然后选择之前创建的源代码文件,点击“Add”。

3)配置工程。

图标,弹出配置界面。

点击Linker选项卡,去掉“UseMemoryLayoutformTargetDialog”前面勾,删除“R/OBase”和“R/WBase”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高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