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近代史》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7507336 上传时间:2022-12-06 格式:DOCX 页数:41 大小:47.5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世界近代史》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世界近代史》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世界近代史》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世界近代史》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世界近代史》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世界近代史》Word下载.docx

《《世界近代史》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世界近代史》Word下载.docx(4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世界近代史》Word下载.docx

16

第四讲:

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世界体系的形成17

17

主要内容17

20

21

第五讲:

世界市场的形成21

22

主要内容22

24

25

第六讲:

19世纪后期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趋向25

主要内容25

26

第七讲:

科学社会主义·

现代工业文明的衰落26

27

主要内容27

29

30

参考资料30

第一部分说明

一、制定教学大纲的原则

教学大纲是指导教学和编写教材的依据,是学生自学的参考性文件。

所以在编写本大纲时,坚持以下几大原则:

1.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科学、系统地阐述历史学科“世界近代史”课程的规律,坚持史实联系实际,努力做到课程教学的科学性、系统性、前沿性,做到史料和观点的统一。

2.正确反映出本课程在教学计划中的地位和作用,注意与教学计划中前后课程的联系与配合,在保证该课程科学系统的前提下,根据教学计划所规定的课时,抓住基本内容,突出重点。

在时间安排上,为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培养学生的科研和教学能力,留有一定量的时间给学生。

开展课堂教学和学术研讨实践活动。

3.根据高等师范院校培养目标的要求,加强本课程的基础理论、基础知识的教学和基本学科教学技能的训练,注重培养和提高学生自学能力、思维能力、研究能力和言语表达能力。

4.根据课程的性质和学生的接受能力,适当介绍本课程所属学科的最新科研成果。

正确、认真对待中外学术观点,实事求是地总结人类历史在近代部分的发展规律,积极进行教学内容的革新。

二、教学目的和任务

通过世界近代史的学习,使学生了解资产阶级在反封建斗争中的作用,特别是了解人民群众在反封建斗争中的决定性作用。

懂得资本主义制度代替封建制度是人类历史上的一大进步。

总结反封建斗争的经验教训,了解这一时期社会生产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进一步树立“一元多线”的历史发展观。

在讲授的过程中,系统、科学地阐述世界近代史的规律。

加强基础理论、基本知识的教学和基本技能的训练,培养学生运用唯物史观来分析和研究历史的能力,培养学生具有爱国主义、国际主义精神和良好的道德情操,通过世界近代史的学习,了解世界近代史的重要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和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

运用科学的历史观,分析资本主义社会制度的历史进步性,野蛮性、贪婪性和扩张性;

认识马克思主义诞生的重大历史意义;

理解殖民地人民反抗资本主义侵略与扩张斗争的正义性和合理性;

初步形成历史进步意识、历史正义感、热爱和平的观念和以人为本的价值观。

三、课程性质

根据教学计划规定,本课程为85学时的学位课。

四、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

按照目前学术界的主流观点,世界近代史开始于1500年左右的地理大发现,终止于1900年的资本主义由自由竞争向垄断的过渡。

世界近代史是人类历史经过古代各种文明的兴起与并存发展后,进入西方资本主义发展比较快,然后带动了世界从分散向整体发展的过程。

从相对封闭、隔绝向整体过渡的历史;

资本主义的产生、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的历史;

资本主义世界体系逐步形成的历史;

无产阶级成长、壮大并展开反对资本主义斗争,社会主义在一国取得胜利的历史;

又是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反对殖民主义、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斗争的历史。

五、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是为了达成一定的教学目标,教师组织和引导学生进行专门内容的学习活动所采取的方式、手段和程序的总和。

教学方法的科学运用,是教学得以顺利进行、教学效果得以实现的重要条件。

在“世界近代史”的教学中,在启发式教学的基础上,灵活使用了多种教学方法。

主要采用课堂教学、多媒体教学、课堂讨论、习题训练、论文指导和学生自学相结合的方法。

●探索式教学方法。

根据“世界近代史”课中不同单元的内容,在深入分析内容的基础上,提出问题,然后经过学生的思索,提出答案。

教师引导学生对问题的答案进行分析,经过师生的共同探索,得出比较正确的答案。

●学导式教学方法。

根据大学生具备自学能力、本门课程内容中的一部分有可能通过自学掌握的特点,采取了教师布置题目→学生通过自学查阅资料→学生系统准备→教师指定一个或几个学生在课堂上讲解→教师点评总结→学生继续消化这样一个环环相扣的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关联式教学方法。

“世界近代史”这门课程,涉及到许多其他学科的知识,如政治学、经济学、文化学、哲学等等。

这就要求教师对其他学科的知识有所了解,在讲课时,从各门课程知识相互关联的角度,根据不同的内容有选择地运用其他学科的知识分析问题。

【说明】使用上述方法具有灵活性,要根据不同的课堂内容、不同的课堂氛围、不同的学生实际采取不同的方法;

同时,要注意各种方法的综合运用,发挥教学方法的整体功能。

六、教学内容组织安排

●在课程内容的安排上,着力体现本门课程在培养人才中的作用。

“世界近代史”是一门专业性很强的学位课,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基础理论、基本知识的教学和基本技能的训练,培养学生运用唯物史观来分析和研究历史的能力。

另一方面,理论联系实际,融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素质教育于一体。

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素质教育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

知识传授是基础,是第一个层面的要求;

能力培养、素质教育是目的,是第二个层面的要求。

这两个层面同意于理论联系实际之中。

●教书和育人密切结合。

世界近代史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具有爱国主义、国际主义精神和良好的道德情操。

七、实践教学

●在教学设计上,体现出基础知识的学习与学术前沿的了解相结合的原则。

即:

把握宏观,线性介绍世界近代史的发展历程;

突出重点与难点,介绍国内外学术研究动态。

●建立学习与研究型的课外教学系统。

这个系统的主要指标包括:

【问题调查】、【调查报告】、【学生授课】、【听专家报告】、【读书报告】、【学科论文】。

●注意实践活动的系统性、综合性和现代性,满足培养优秀学生的要求。

●在实践活动中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意识、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能力。

●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和学生的实际,不断改进实践教学的方法和要求,追求实践教学的成效性。

第二部分讲授大纲

授课主要内容、教学目的、重点、难点及学时分配

绪论(2学时)

【学习目的和要求】

●掌握世界近代史学习与研究的基本理论与方法

●了解“世界历史”的内涵

●宏观掌握世界近代史的发展线索

●了解世界近代史的分期问题

一、古今历史学家对“世界历史”的认识

早在古代,东西历史学家就已经把记述历史的范围扩大到他们当时已知的世界。

但是由于世界历史在当时还没有发展成为今天这样的一门专门学科,即使是那些眼界开阔的历史学家,也不会将其论著标名为“世界历史”。

但是他们毕竟把已知的地理范围视为一个世界,并竭尽所能将发生在已知范围内的历史记录下来。

所以所,在他们那个年代所著的历史就是他们各自所处的时代的世界历史。

(一)古代史家的“世界历史”认识

●古代、中古时代中西撰史的不同

●古代、中古时代中西撰史的局限性

(二)近代史家的“世界历史”认识

具有近代意义的世界历史著述开始于西欧文艺复兴时期和稍后的启蒙运动时期。

●近代早期西方史家的“世界历史“认识。

●近代西方史学著述的缺限

●中国近代史学著述的发展

(三)20世纪初西方史观的转变

1.“欧洲中心论”在西方史学中的统治地位开始发生动摇:

原因分析:

●对资本主义前景暗淡的忧虑促使一些西方历史学家对前一个世纪的历史信念提出疑问,因而开始以新的眼光对待欧洲历史以外的历史和西方文明以外的文明。

●随着西方史学向专门化方向发展,对各国、各地区、各时代、各历史事件和任务的日益深入慎密的研究,也必然要提出在此基础上对人类历史进行综合考察的问题。

2.前苏联世界历史观

●贡献:

深化了人们对世界历史的认识,为世界历史学科的发展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局限:

没有完全从“欧洲中心论”的陈旧观念中摆脱出来,仍然以欧洲的历史分期决定世界历史的分期。

(四)20世纪40年代以来,中国的世界历史研究

二、“世界历史”的线索

近代资本主义的大工业和世界市场,消除了以往历史形成的各民族、各国的孤立闭塞状态,日益在经济上把世界连成一个整体,从而“首次开创了世界历史”(《马恩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114)。

人类历史发展为世界历史,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

这个过程包括两个方面,即2条线索:

纵向发展方面和横向发展方面。

(一)纵向发展与横向发展间的关系

横向发展一方面受纵向发展的制约,一方面又对纵向发展具有反作用。

横向发展与一定阶段的纵向发展相适应,就往往能促进和深化纵向发展。

横向发展促进了历史的纵向发展。

在历史向资本主义过渡的年代,横向发对纵向发展的反作用表现得尤为明显。

(二)“一元多线”的历史发展观——世界史研究的新视角

●传统的“一元单线”历史发展观简介

●历史发展的起伏变化问题

●简析“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关系”

●历史发展的多因素论

三、世界近代史分期问题

1949年后,我国的世界史体系基本上有2种,即西方体系和苏联体系。

西方体系是指西方历史学家建立的世界史体系。

把世界近代史的开端定在15或16世纪,包括“文艺复兴说”、“1492年说”和“地理大发现说”、“1453年说”、“1500年说”等几种主要观点。

这种体系把世界近代史的下限定在1871年德国的统一或者19世纪末20世纪初。

但是上述观点在978年前被认为是“欧洲中心论”或“唯生产力论”,没有被我国史学界正式接受。

1978年前,在我国占主导地位的世界体系是苏联体系。

苏联在划分世界近现代史分期时,是以革命为主要标准的。

列宁曾把1789年法国革命作为世界近代史的开端,斯大林在1934年曾经同意这一分期方法。

但是到1940年,斯大林接受了苏联历史学家的建议,将世界近代史的开端定在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因此,苏联关于世界近代史的开端成为定论。

吴于廑、齐世荣主编的《世界通史》6卷本中,以1500年作为世界近代史的开端。

此后,该观点被各院校奉为经典论断。

中国的比较合理的科学的世界史体系开始建立。

16世纪资本主义的曙光

资本主义在西欧的萌芽和发展,不断侵蚀以农为本的自然经济。

资本主义通过市场交换以实现利润的经济和闭塞的农本经济互不相容。

资本主义一经产生,就表现为极为明显的外张性,不断扩大市场交换的地理范围,不断深入原来封闭的农本经济的阵地,永无止境地向可能达到的世界各个角落扩展。

由中古后期积累起来并得到改进的航海和造船技术,适应西欧新兴资产阶级的需要,为他们的海外扩张提供了必要条件。

哥伦布打开大西洋的航线后,西方资产阶级开始走边全球,资本主义近代工业文明开始不断向外扩展,进而形成了一个不断从分散走向整体的发展大趋势,标志着人类历史发展的全球化的肇始。

西欧封建社会瓦解的同时,资本主义开始萌芽、发展。

资产阶级意识形态开始出现,在思想领域里展开一场反封建的斗争。

出现了近代历史上的第一次反封建高潮——宗教改革;

第二次反封建高潮——尼德兰革命。

欧洲传统国家开始不断向专制方向发展,出现一批封建专制王权国家。

要求通过学习,使学生重点理解资本主义代替封建主义的历史必然性、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发展与封建主义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

既了解各国封建制度的不同特点,又认识它们在发展道路上的共同规律;

资产阶级启蒙运动及其历史地位。

深刻理解资本主义的兴起与新航路开辟的表现及其影响。

文艺复兴的性质及其影响。

欧洲专制王权国家群的形成的不同表现。

了解资本主义兴起的必然性,及其对世界进程的影响。

第一节:

资本主义的兴起——全球化的肇始(2学时)

一、西欧封建社会的瓦解和资本主义的萌芽

(一)西欧封建社会的瓦解

(二)资本主义的兴起

(1)欧洲经济的发展:

①手工业生产技术的进步。

②社会分工的扩大和经济结构的变化。

③农业技术的改进。

(2)欧洲的资本主义萌芽:

①欧洲商品经济的迅速发展。

②佛罗伦萨的手工工场。

③商业资本的作用。

④资本主义在工业中发展的三个阶段。

⑤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农村的发展。

(三)资本主义的发展

二、海道大通与商业革命

(一)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和客观条件。

(二)新航路开辟的经过。

(三)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三、西欧诸国的早期殖民活动

(一)葡萄牙的殖民侵略。

(二)西班牙的殖民侵略。

(三)欧洲殖民者掠夺的结果。

第二节:

文艺复兴——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出现(2学时)

一、文艺复兴兴起的原因分析

二、文艺复兴的表现

(一)意大利的文艺复兴:

最早的代表人物:

但丁和乔托。

早期的代表人物:

彼特拉克和薄伽丘。

全盛时期的“美术三杰”。

马基雅维利。

(二)西欧诸国的文艺复兴:

德意志的伊拉斯谟。

英国的莫尔和莎士比亚。

法国的拉伯雷。

西班牙的塞万提斯。

(三)文艺复兴时期的科学:

哥白尼和“太阳中心说”。

开普勒和伽利略。

数学、物理学、生理学、医学的发展。

布鲁诺和弗兰西斯·

培根。

三、文艺复兴的意义及其影响

第三节:

近代早期的反封建斗争(2学时)

一、欧洲宗教改革——第一次反封建高潮

(一)背景分析

(二)宗教改革的表现及其影响

德意志马丁·

路德改革。

加尔文和瑞士宗教改革。

法国的宗教战争。

英国宗教改革。

西欧宗教改革的历史意义。

二、尼德兰革命——第二次反封建高潮

资本主义发展和阶级关系的变化。

西班牙和天主教会的统治。

(二)意义

圣像破坏运动。

南北方起义。

南北方分野。

联省共和国成立。

尼德兰革命胜利。

尼德兰革命胜利的意义。

第四节:

欧洲专制王权国家群的出现(2学时)

一、王权强化的一般历程

(一)原因分析

(二)一般过程

二、主要王权国家

(一)英国:

自由传统未泯

(二)法国:

典型的君主专制

路易十四时代的法国。

法国封建专制制度的基本特征。

重商主义。

资本主义手工工场的发展。

农民和城市贫民起义。

对外战争和对外贸易。

路易十五的反动统治。

资产阶级的形成及其与封建制度的矛盾。

(三)西班牙和葡萄牙:

历史的局限

(四)普鲁士和奥地利:

德意志的二元性

1.30年战争后的德意志

神圣罗马帝国的疆域。

封建割据与“诸侯君主专制”。

经济严重破坏与农奴制复活。

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

2.普鲁士的兴起

普鲁士王国的兴起。

容克地主。

工商业的发展。

普鲁士的军国主义。

腓特烈二世的“开明专制”。

3.多民族的奥地利帝国

多民族奥地利帝国的形成。

哈布斯堡王朝的统治。

玛丽亚·

特丽萨和约瑟夫二世的改革。

(五)俄罗斯:

半东方式的专制国家

1.彼得一世改革

俄罗斯国家的形成及领土扩张。

农奴制度。

17世纪俄国的社会经济状况。

彼得一世的改革。

彼得一世的对外战争。

俄罗斯帝国的建立。

2.18世纪后半期的俄国

叶卡特琳娜二世的统治。

加强农奴制的措施。

发展工商业的措施。

普加乔夫起义。

俄国的对外扩张。

第五节:

专制主义理论与国家主权观念(2学时)

一、专制主义的政治理论

(一)政治哲学家在支持专制统治方面的影响

(二)专制主义时代的重要性

二、主权国家观念的产生

(一)文艺复兴时期的主权国家理论

(二)宗教改革运动的主权国家理论

(三)博丹的主权国家理论

1.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2.文艺复兴的背景及其深远影响

3.西学东渐与中国和日本

4.中国四大发明对近代欧洲社会的影响

5.16~18世纪各殖民帝国的兴衰原因

6.西欧商业革命(资本主义、重商主义)

7.三大现代观念(人文主义、新教伦理、主权国家)的基本内涵

8.绝对主义和专制主义的区别

9.主要王权国家的基本特点

10.“均势”原则及其历史作用

11.殖民主义的本质和双重历史作用

12.英国取得世界霸权的原因和历史影响

课堂讨论

(1):

资本主义是什么?

为什么西欧会首先发生资本主义?

1.世界近代史的开端

2.哥伦布及其远航美洲

3.西欧宗教改革的性质及其在封建制解体中的作用

4.文艺复兴的历史意义。

5.西欧城市兴起的特点及其在封建制解体中的作用。

1.启蒙运动述评。

2.普鲁士王国是怎样兴起的?

3评彼得一世的改革。

4.俄、普、奥是怎样三次瓜分波兰的?

欧洲专制王权国家间的战争及其影响

几乎所有的专制王权国家的产生和发展都与王朝扩张领土的野心密切相关:

专制王权国家的形成是王朝领土扩张运动的阶段性成果,同时又是更大规模领土扩张企图的起点。

专制王权国家的建立并没有结束曾蹂躏了封建欧洲数世纪的旁边战争状态,正相反,它意味着一系列规模更大、也更加血腥残酷的王朝战争的频繁发生。

专制王权国家间的战争在造成大量破坏的同时,却产生了一个非常的积极后果,即推动了近代国家观念、国际社会以及一系列具有现代意义的国际关系准则和国际法的形成和发展。

本节主要介绍与现代国际社会的成长有着直接关系的17、18世纪的国际战争及其影响。

重点了解专制王权国家间战争爆发的原因及其影响。

掌握近代初期重要国际原则的形成过程及其影响。

主要内容

专制王权国家间的战争(2学时)

一、三十年战争(1618--1848)

二、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1702——1713)

三、北方战争(1700——1721)

四、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1740——1748)

五、七年战争(1756——1763)

若干重要国际关系原则的形成(2学时)

一、“国家利益至上”

二、“天然疆界”

三、“势力均衡”

资本主义制度的产生

在建立起一个个独立的主权国家后,欧洲的新兴资产阶级为保障和发展自身的利益,还必须从政治上改造国家,即改变其贵族性质,让资产阶级上升为统治阶级。

概括地所,资本主义制度产生的道路大体上有2种,即资产阶级革命和资产阶级改革。

通过革命道路过渡到资本主义的国家在历史上是少数的,多数国家是通过自上而下的改革而实现的。

革命与改革在近代社会制度转型上起着同样的作用,尤其在19世纪中叶,改革的趋势最为明显。

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可以通过革命,也可以通过改革来实现,但是民族国家取代王权国家一般都必须通过暴力革命的方式。

只有通过革命,才能够彻底清扫封建专制的一切形式,构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民族国家。

自上而下的改革虽然也能在经济上促成国家的工业化,但是无法在政治上建立真正的民族国家(如本节所探讨的近代德国和日本)。

并将导致国家的畸形发展,最后只好在民主与专制的国际决战中接受补课。

事实上,王权国家的“民族化”在欧洲是一个由推翻专制王权的暴力革命启动的、相当漫长的过程。

历史发展仍然是不平衡的,这个同质的演变进程在欧洲各国是不同步的。

在北美大陆,则是在推翻殖民统治的民族独立战争及南北战争的过程中实现的。

而且在指导思想和表现形式等方面都有相当大的差异。

通过对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的学习,深入理解封建制度的没落和资本主义制度的产生以及资本主义制度产生的途径,即从封建制度向资本主义过渡的道路问题。

深刻体会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的历史使命。

分析欧洲近代民族主义与欧洲资产阶级革命的关系。

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的特点。

一、王权国家对近代资本主义发展的弊害

二、资本主义制度产生的道路和“民族国家”的内涵的理解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4学时)

一、革命前夕的社会状况

1、资本主义在封建社会内部的成长

资本主义广泛深入农村。

圈地运动。

对外贸易和海外掠夺。

2、革命前英国阶级关系的变化

贵族的分化:

旧贵族与新贵族。

资产阶级。

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联盟。

农民。

城市手工业者和雇佣工人。

3、清教运动

清教。

清教运动的阶级实质。

清教的派别:

长老会派和独立派。

4、斯图亚特王朝的封建专制统治和革命形势的成熟

英国封建专制制度的特点。

詹姆斯一世的对内对外政策。

查理一世的反动统治。

《权利请愿书》。

农民运动。

苏格兰起义。

革命形势的成熟。

二、革命的爆发和进程

1、革命的开始

长期国会的召开。

“大抗议书”。

长老会派掌握政权。

国会与王权的决裂。

2、第一次内战(1642—1646年)

内战的爆发。

双方力量的对比。

国会军的失利。

克伦威尔及其“铁骑军”。

马斯顿草原大捷。

新模范军的建立。

纳斯比战役。

查理一世被俘。

3、长期国会改造国家的政策

改造国家机器和封建土地所有制的政策。

发展资本主义的政策。

国会与军队的冲突。

独立派与长老派的斗争。

4、平等派运动与第二次内战

约翰·

利尔本与平等派运动。

平等派与独立派的斗争。

《人民公约》。

“普莱德清洗”。

处死查理一世。

共和国宣告成立。

5、独立派共和国的政策

独立派共和国的对内政策。

温斯坦莱与掘地派运动。

平等派起义。

克伦威尔的对外政策。

《航海条例》与英荷战争。

远征爱尔兰。

征服苏格兰。

6、克伦威尔的军事独裁政权

从共和到军事独裁。

护国政权的建立。

护国政权的对内对外政策。

7、斯图亚特王朝的复辟

克伦威尔的去世与护国政权的危机。

蒙克进军伦敦。

《布列达宣言》。

查理一世的对内对外政策。

托利党和辉格党。

《人身保护法》。

8、1688年政变

“光荣革命”。

《权利法案》。

《王位继承法》。

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三、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特点和意义

四、英国革命时期的政治思想

欧洲大陆的激荡与欧洲近代民族主义(8学时)

一、启蒙运动——新思潮的冲击

18世纪法国的启蒙思想。

孟德斯鸠、伏尔泰。

狄德罗与百科全书派。

卢梭。

重农学派。

18世纪的平民思想家。

梅里叶和马布里。

启蒙运动的性质及地位。

二、震撼欧洲的大革命

(一)革命形势的成熟和革命的开始

(二)革命发展的三阶段

1.大资产阶级取得政权及其各项措施

革命形势的深入发展。

《人权宣言》。

土地法令。

革命俱乐部的活动。

制宪会议其他反封建的法令。

1791年宪法。

国王的反革命阴谋和君主立宪派统治的垮台路易十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面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