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地理实践教学指导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7495719 上传时间:2022-12-06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981.6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经济地理实践教学指导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经济地理实践教学指导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经济地理实践教学指导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经济地理实践教学指导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经济地理实践教学指导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经济地理实践教学指导文档格式.docx

《经济地理实践教学指导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经济地理实践教学指导文档格式.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经济地理实践教学指导文档格式.docx

特别是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城市经济的日益繁荣,关于城市内商业区位的研究已日益受到有关学者的重视。

克里斯泰勒在1933年提出的中心地理论就是现代商业空间结构理论的基础,为商业区位的研究提供了理论框架。

此后,新古典主义学派(克里斯泰勒和廖什Losch,1940)、空间分析学派(格蒂斯Getis,1961;

李育Y.Lee,1979;

欧凯瑞O’Kelly,1981等)和行为学派(格力奇Golledge,1967;

波特Potter,1981;

贝里Berry,1988等)先后盛行,并且逐渐交叉和融合发展,丰富和发展了商业区位的理论研究[1]。

这些研究从多个角度对商业区位进行了较为细致的探讨,如不同类型的商业区位关系以及竞争和消费者行为对商业区位的影响,而且对于较微观的商业区位选择也提出一些模型和法则,这些都从理论上为商业区位研究奠定了基础,值得我国学者借鉴。

本项目实践的目的是根据教材中介绍的零售业区位理论关于零售区位决策的基本因素,即消费市场、空间距离和交通条件、零售业间的竞争与合作、地价作用,结合福州大学城商业区的零售业决策因素进行调查,再分析零售业区位决策的因素重要程度。

由此掌握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的结合,做到理论的再应用,培养分析能力。

二、实践的时间、地点、分组

本次实践的地点由学生自选,每4-5人为一组(也可以独自完成),每组要提交一份调查报告,利用课余时间完成(11月前)。

三、实践的基本步骤

1、阅读与理解课本中关于零售区位决策的影响因素

2、参照调查统计的方法,结合自己所要调查分析的主题设计调查问卷,问卷结构分基本信息与主卷。

前者主要诸如性别、年龄、文化程度、零售店位置等;

后者则从零售区位决策的因素方面设计10-15个问题,注意最好是选择题,而且题目表达尽量口语化,让受访者容易明白。

特别强调一点要从消费者与企业主两个角度设计问题。

3、调查问卷发放至少100份,发放问卷时注意根据场景随时挖掘受访者的相关信息,问卷回收后要进行问卷的有效性分析。

4、撰写调查报告时,可结合调查中发现的某一个问题,结合专业知识与技能进行分析。

每个小组提交一份,但每个成员要附一份调查心得体会。

5、调查报告成果要用实验室要求的课程实践封面及内容要求进行包装,填写相关内容,如实践题目、地点、成员、组长、时间及实践目的、内容、要求、步骤(最好用书写体)

四、实践报告要求(仅作参考,可以修改)

***商业街零售业区位因素调查与分析报告

一、调查区总体概述

二、主要零售业现状调查

采用实地考察法或问卷法,详述其过程与数据的处理,内容包括企业的位置、月租金、开业时间、企业主的身份、主要营业活动、营业规模与效益、

营销方法、企业目标等,可针对性地自行设计问卷。

(现状最好配图说明,设计的问卷可附在报告后)

三、零售业区位的因素分析(消费市场、空间距离与交通条件、行业

竞争与合作、地价作用等)

四、建议

附:

问卷

经济地理实践

(二)

福清江阴经济开发区专题调查与分析

一、课程实践的目的意义

经济开发区,又称为技术开发区是由国家划定适当的区域,进行必要的基础设施建设,集中兴办一两项产业,同时是给予相应的扶植和优惠待遇,使该区域的经济得以迅速发展。

国家设立经济开发区的目的主要是引进外资,扩大出口,为在我国改革开发的经济发展进程里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由此可见,经济开发区涉及《经济地理学》的“经济活动区位、经济区域结构与组织、经济区域经济发展、经济区域之间的空间组织”等知识,是一个涵盖经济地理学微观与宏观研究领域的空间载体。

通过这个区域,我们可以了解国家或地方政府对开发区的政策与发展目标定位、开发区与相邻开发区的关系、开发区内企业发展战略及其经济活动程序的空间组织,还可以认识经济开发区(作为区域增长极考虑)发展对更大区域发展的影响与作用。

为了巩固理论知识,开拓同学们对《经济地理学》学科与现实社会结合的视野,我系与福清江阴经济开发区管理委员会联系,确立该区域为《经济地理学》课程实践的基地,为同学们提供一个学习平台。

二、实践安排

1、由我系城乡规划与房地产教研室老师利用业余时间与福清江阴经济开发区管理委员会联系,并实地考察,确定课程实践的基地为福清江阴物流保税区(江阴开发区的一部分)、实践内容是开发区投资环境与开发区内物流企业(以中外运集团为代表)。

2、为确保课程实践顺利进行,我们专门编写《关于2009级学生课程实践安全事项的告知》,要求各位同学在参与课程实践活动前仔细阅读并予以执行。

3、本次课程实践,初步安排在15周的周三,上午是《环境科学》的参观考察、下午是《经济地理学》的参观考察。

4、由2-3位同学为一组,在参观实践结合后,参照《指导书》提供的《福清江阴开发区考察专题研究参考题目》,结合自己专业知识与考察体会撰写1500字左右的实践报告,并附上自己的《课程实践的心得体会》。

5、本次实践报告于12月30日前完成。

三、福清江阴开发区考察专题研究参考题目

1、设立保税物流园区对提升江阴开发区影响力的研究

2、福清江阴开发区腹地建设的调查与研究

3、江阴开发区填海造地对海岸生态环境的影响调查与研究

4、江阴港与周边港口群协调发展的调查与研究(也可具体与湄洲湾秀屿港或马尾港或罗源湾可门港或平潭综合实验区中的某一个来专题分析)

5、江阴开发区从传统农业区域向现代物流园区开发转型的研究

6、江阴港深水泊位建设的可行性研究

7、江阴港区与福州市南翼经济区发展关系的研究

8、以港兴市,推进福州市南北两翼协调发展的研究

9、江阴港区内产业集群发展的调查与研究

10、江阴港区内外交通组织的调查与研究

11、江阴港航线开发的调查与研究

12、福州市与福清市两级政府服务江阴港发展的调查与建议

13、福建省定位江阴港与厦门港并列为大型集装箱枢纽港的调查与研究

14、江阴开发内基础设施建设的调查与研究

15、做好江阴开发区投资环境的调查与研究

16、以江阴开发区为龙头发展福州港口经济的调查与研究

17、福厦交通线(铁路、公路)建设对江阴开发区发展的调查与研究

20、物流园区与其他园区(港口区、产业园区)协调发展的调查与研究

21、现代物流园区实施大通关的可行性研究

22、江阴物流园区发展港口经济(流量、旅游、商贸、产业经济)可行性研究

(当然,你们也可结合自己的考察体会围绕主题自拟题目撰写实践报告)

我们实践的主题:

经济区、产业集群、区域竞争力、经济区管制、增长极建设、经济区划

四、本课程实践背景资料

背景资料1

——区位与区划——

江阴经济开发区位于海峡西岸经济区中间区段福建省会中心城市福州南翼、著名侨乡福清市东南部沿海。

距福州85公,距长乐国际机场81.5公里,距福清市区45公里,距泉州100公里,距厦门230公里,近可融入闽东南经济繁荣带,远可承接长三角、珠三角两大经济增长极的辐射。

江阴港区恰居中国海岸线中心和上海港、深圳盐田港航运线中部,东临台湾海峡,与台湾岛一水之隔,距台中100海里、基隆150海里、高雄170海里,距上海532海里、距香港360海里,具有临海和邻台、近港独特的区位优势。

2002年前,江阴经济开发区还是名不见经传的小小渔村,后经福清市政府的努力,2005年4月得到福州市人民政府批准实施,成为市级综合工业集中区,总体规划面积158.6平方公里(含岛南组团、岛北组团、新厝组团和渔溪组团),其中一期实施开发67.51平方公里,建设用地面积51.65平方公里,根据生产区、生活配套区分隔布局理念,规划有西部工业区10.70平方公里,东部重工业区12.68平方公里,港区9.02平方公里,仓储及物流园区6.4平方公里以及江阴生活组团17.81平方公里五大部分。

江阴半岛有可利用的工业用地30平方公里,可供填海造地的浅海滩涂30平方公里,此外,环江阴区域还有可开发利用土地近300平方公里。

在紧缩地根,保护耕地的政策背景下,结合港区开发和疏港铁路外护堤施工,正在实施东西部浅海滩涂填海造地工程建设,已完成填海造地8000亩,将构筑25000亩福建省最大的临港产业发展平台。

依托港口和独特的区位优势,江阴经济开发区正在根据园区总体规划功能定位和产业发展方向实施临港产业招商。

园区东部重点发展电力能源、冶金、大型机械装备制造产业;

西部重点发展医药、重化产业;

中部依托港口重点发展现代物流产业。

目前,正在促进中国化工集团福建(江阴)石化基地项目、东南电化、耀隆化工技改搬迁、大型风电设备等一批临港产业重大项目加快聚集江阴。

自2006年4月,江阴被批准从市级综合工业集中区升格为省级经济开发区,八年风雨兼程,奠定发展良基,江阴开发区以其独特的综合优势蓄势待发。

——政府定位——

福建省已将江阴港区定位为与厦门港并列的大型集装箱枢纽港,将江阴经济开发区列为最重要的新经济增长区域;

福州市将江阴列为省会中心城市和“两翼”发展战略之重要南翼;

福清市坚持“以港立市”,举全市之力推进江阴大开发。

江阴半岛是一颗镶嵌在兴化湾北岸的明珠,建港条件十分优越。

根据《福州港江阴港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江阴半岛可建55个深水泊位,最大泊位为25万吨级,是以集装箱为主,兼具化工品和散杂货运输的多功能、综合性深水枢纽港。

未来向万安、牛头尾梯度开发,可建成超百个1万~30万吨级泊位连片深水港口群。

江阴港区堪称迄今为止“全国少有、福建最佳”的深水良港。

——基础建设——

公路、铁路等基础设施日渐完善,开发区内道路纵横交错,与江阴环半岛公路相连,形成非常便捷的道路交通构架,直达港区的福厦高速铁路江阴支线已开工动建,可望在2010年建成投入使用。

污水处理厂已建成投入使用。

区内已建成日供原水15万吨、净水3万吨的东江水厂,而投资2.1亿元的闽江调水江阴供水工程2009年可完工,届时日供水能力将达45万吨;

投资2.1亿元的闽江调水江阴供水工程将于2010年建成,届时日供水能力达45万吨。

区内有35千伏和110千伏变电站各1座;

将建220千伏和110千伏变电站各1座。

已建成标准厂房近15万平方米,重大工业项目生活配套区一期工程14幢350套、5万多平方米公寓楼。

高标准规划的新港城正在启动建设,酒店、餐饮、娱乐、银行、电信、保险等服务机构也将相继入驻。

此外,在江阴经济开发区总体规划范围内,设有福清出口加工区和福州保税物流园区,这在国内也是罕见的。

江阴港区口岸园区查验单位设施完备,查验中心配套有先进的H986集装箱检测设备,口岸服务中心大楼、四星级福州新港融侨国际俱乐部等重点配套项目正在抓紧建设中,港区银行、门诊部、停车场、加油站、客运站均已建成。

各查验单位人员均已入驻,就近提供便捷高效的通关服务。

——区域响应——

作为一类口岸(2003年4月通过国家验收),2004年6月江阴港区正式对外开放,现已开通美西、西非、欧地、日本、韩国、中东、东南亚等国际航线,香港、台湾直航航线,多条内贸内支线。

已有马士基、地中海航运、达飞、长荣、史特斯泛洋、中海、万海、中远、川奇汽船、阳明、美国总统、现代商船、商船三井、高丽、意大利海运、太平船务、东方海外等多家全球航运巨头的船舶或货柜,以及福州保税物流园区、八方物流、裕国、隆威、外代全顺等数十家物流仓储企业和货代中介机构在江阴港区运作。

响应江阴大开发,海内外客商纷纷把目光投向江阴。

2008年为止,江阴经济开发区已签约项目79个,总投资269亿元,合同外资8.04亿美元;

已建成投产企业36家,在建25家,筹建14家。

2008年,开发区共实现工业产值52.58亿元,同比增长100.7%;

上缴税收2.2亿元,同比增长170.2%。

——目前成就——

江阴港区已建成1个交战码头,1个7万吨级煤码头,4个5万吨级可兼靠10万吨级集装箱船泊位。

正在建设的有3个5万吨级可兼靠10万吨级集装箱船泊位,其中5#泊位今年可建成投入使用。

今年开工建设的有万吨级对台直航客运码头和5万吨级化工码头。

5个5万吨级以上集装箱泊位(8#、9#、15#、16#、17#)、6个大型散杂货码头(18#~23#)正在做前期工作。

江阴港区集装箱吞吐量快速增长,2003年为1万标箱,2004年为6.93万标箱,2005年为14.021万标箱,2006年为19.6万标箱,2007年为28.82万标箱,2008年近40万标箱,2009年1~3月份为10.28万标箱(比增29.69%)。

江阴经济开发区已形成了五大产业发展雏形。

一是以福州市港务集团有限公司、福州新港国际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和福州保税物流园区为龙头,以马士基等数十家知名航运公司和八方物流、外代全顺等物流仓储企业为主体的港口运输和现代物流产业;

二是由福抗药业、福兴医药组成的医药产业;

三是以中国化工集团CPP项目为龙头,由东南电化、耀隆化工、富港化工等企业组成的化工产业;

四是以国电江阴电厂为龙头的电力能源产业;

五是由和特供热、隆诚再生塑料工业园、濠锦化纤、华闽再生资源和联升新型墙体材料等组成的循环经济产业。

到2008年为止,江阴经济开发区已签约项目79个,总投资269亿元,合同外资8.04亿美元;

——展望未来——

在加快港口开发建设的同时,一个崭新的福清(江阴)新港城正在规划建设中。

“港为城用,城为港兴”和“大港口、大产业、大城市、大发展”的辩证关系已被世界各地港口城市的发展所论证。

依托深水良港,江阴经济开发区正在步入全面加快发展的快车道。

一个现代化大港口正在崛起,一个现代化港口培育催生的现代化经济开发区正在崛起,一个集国际深水枢纽大港、东南沿海最大现代化物流中心和大型临港产业基地为一体的新兴港口城市正在海峡西岸经济区迅速崛起。

随着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深入推进,江阴经济开发区优越的发展条件和独特的区位优势日益显现,江阴经济开发区作为福州市乃至福建省新经济增长区域越来越受到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

中共福州市委、福州市人民政府在《关于实施“以港兴市”战略推进“南北两翼”发展的意见》中,对江阴经济开发区赋予规划建设成为“集产业基地、物流中心、重要深水枢纽港口为一体,形成以江阴半岛为核心,包括东片的龙高半岛和西片的新厝、渔溪镇,辐射福厦交通走廊、平潭岛和兴化湾的新港城”的新的更高更广的发展定位。

背景资料2

2009年11月8日,记者从相关部门获悉,福清融侨经济技术开发区将扩大到江阴经济开发区、洪宽工业村、新厝镇,扩区面积合计49.93平方公里。

据了解,根据《福建省台商投资区海关特殊监管区和开发区拓展提升方案》,扩区后,江阴和新厝重点发展电子、物流、生物制药等产业,洪宽工业村则重点承接台湾地区装备制造业转移。

有关专家分析认为,通过扩区,融侨经济技术开发区将更好地发挥区位、政策、品牌、规模、成本、服务及产业集聚效应等综合优势,充分利用江阴港的资源,推进港区联动,实现跨越式发展。

再据了解,融侨经济技术开发区目前已形成“一区多园”(宏路中心区、洪宽工业村、福清出口加工区、电子信息产业园、光电科技园和大埔工业园)的区域联动发展布局和电子主导、玻璃、铝业、塑胶、食品等多轮驱动的产业联动发展布局。

融侨经济技术开发区成立于1987年,1992年经国务院批准,成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是全国唯一以“侨”命名的国家级开发区,原规划面积10平方公里,已开发9.8平方公里。

经过20多年的开发建设,融侨经济技术开发区基础设施日臻完善,区内水、电、通讯、道路等设施配套完善,口岸联检机构、银行、酒店等服务机构一应俱全,经济增长高速平稳,一直发挥着福清“特区”的作用,成为我市“技术的窗口,管理的窗口,对外开放的窗口”,成为海内外客商竞相投资的热土、福建闽江“金三角”和东南沿海开放地区的一颗璀璨明珠,被誉为“不是特区的特区”。

摘自《福清融侨开发区将“升级扩版”》

背景资料3

2009年11月4日台海网报道,记者3日从省政府获悉,《福建省台商投资区海关特殊监管区和开发区拓展提升方案》近日出炉,这是对福建开发区发展、布局和功能定位作出新部署的新方案,将全面加快福建开发区升级步伐。

  记者了解到,福州的台商投资区、经济技术开发区将作为这次“扩区”的重头戏,进行全面拓展升级。

同时,备受关注的福州(平潭)综合实验区全岛将被设置为海关特殊监管区域,享受现有海关特殊监管区免税、退税和保税政策。

  台商投资区将扩至罗源湾

  福州台商投资区国家核定面积为1.8平方公里,目前已全部开发。

根据新方案,福建将把这一投资区扩大到罗源湾南北两岸,扩区规划面积43.01平方公里。

其中,罗源湾南岸区域(连江县大官坂)规划面积20.34平方公里,重点发展石化、冶金、建材、机械制造等产业;

罗源湾北岸牛坑湾片区规划面积8.24平方公里,重点发展船舶修造、机械制造和港口物流业;

罗源湾北岸松山片区规划面积14.43平方公里,重点发展电子、机械加工、新型建材等产业。

  福州、福清开发区全面升级

  福建将推动福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福清融侨经济技术开发区扩区。

  福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于1985年设立,是福建最早设立的开发区,目前土地开发基本完成。

为发挥老开发区的品牌效应,拓展发展空间,拟扩大到毗邻的琅岐岛,扩区面积18平方公里。

园区分为电子信息及临港新型工业区、海洋新兴产业区、研发服务贸易区。

  融侨开发区规划面积10平方公里,已开发9.8平方公里,根据方案,将扩大到江阴开发区、洪宽工业村、新厝镇,扩区面积合计49.93平方公里。

扩区后,江阴和新厝重点发展电子、物流、生物制药等产业,洪宽工业村则重点承接台湾地区装备制造业转移。

  平潭全岛享受免税政策

  根据方案,福建将整合福州(江阴)保税物流园区、福清(江阴)出口加工区和江阴港区的部分区域,设立福州保税港区,实现“三区合一”,由一个管委会按“一区多园”模式进行管理。

同时,推动福州(马尾)出口加工区向综合保税区转型,并与临近的空港、海港、特殊监管区域(场所)联动发展。

福建将推动把福州平潭主岛(海坛)全岛设置为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实行全岛开放,不围网隔离,享受现有海关特殊监管区免税、退税和保税政策,并为平潭进一步发展争取更优惠的政策。

摘自《福州“三区”升级齐步走台商投资区将扩至罗源湾》

背景资料4

保税区(BondedArea;

thelow-tax;

tariff-freezone;

tax-protectedzone)

保税区亦称保税仓库区。

这是一国海关设置的或经海关批准注册、受海关监督和管理的可以较长时间存储商品的区域。

保税区能便利转口贸易,增加有关费用的收入。

运入保税区的货物可以进行储存、改装、分类、混合、展览,以及加工制造,但必须处于海关监管范围内。

外国商品存入保税区,不必缴纳进口关税,尚可自由出口,只需交纳存储费和少量费用,但如果要进入关境则需交纳关税。

各国的保税区都有不同的时间规定,逾期货物未办理有关手续,海关有权对其拍卖,拍卖后扣除有关费用后,余款退回货主。

又称保税仓库区,是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海关实施特殊监管的经济区域,是我国目前开放度和自由度最大的经济区域。

其功能定位为“保税仓储、出口加工、转口贸易”三大功能。

根据现行有关政策,海关对保税区实行封闭管理,境外货物进入保税区,实行保税管理;

境内其他地区货物进入保税区,视同出境;

同时,外经贸、外汇管理等部门对保税区也实行较区外相对优惠的政策。

保税区是中国继经济特区、经济技术开发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之后,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新的经济性区域。

由于保税区按照国际惯例运作,实行比其他开放地区更为灵活优惠的政策,它已成为中国与国际市场接轨的“桥头堡”。

因此,保税区在发展建设伊始就成为国内外客商密切关注的焦点。

保税区具有进出口加工、国际贸易、保税仓储商品展示等功能,享有“免证、免税、保税”政策,实行“境内关外”运作方式,是中国对外开放程度最高、运作机制最便捷、政策最优惠的经济区域之一。

福州保税区正在全力推进区港联动报批工作,将保税区的保税仓储功能和临近港口的装卸、运输功能整合起来,实现保税物流园、江阴港区的一体化运作。

江阴保税物流园区一期工程已建成15座5.5万平方米物流仓库及配套设施等,2008年7月2日已正式封关运作。

保税物流园区主要功能:

--保税仓储

--国际物流配送

--进出口贸易和转口贸易

--口岸功能和退税功能

--物流信息处理  

在新厝组团,国务院批准设立的福清出口加工区已通过国家九部委验收,并封关运作,在江阴经济开发区形成优势互补、优惠政策叠加的功能效应。

出口加工区主要功能:

--实行全封闭、卡口式、24小时全程监管模式;

--区内企业进口免税、进料保税,区内加工产品不征收增值税,出口加工区之间的进出货物免税,与境外之间进出的货物不实行进口配额、许可证管理等;

--具有“境内关外”的功能,是当前我国开放程度最大、优惠政策最多的外向型经济区之一。

背景资料5

“解析港口经济内涵”

“目前,对于港口经济的内涵尚未形成理论界认同的界定,一般认为港口经济从空间上看是一个区域概念,从产业上看是一个诸多产业的集合概念。

从区域经济的角度来说,港口经济是利用港口优势所形成的区域经济。

优越的区位优势使其所涉及的地域包括了港口区,也包括了依托港口而发展的区域。

因此,港口经济是利用港口的节点区域优势,以港口为窗口,以临港区域为中心,以一定的腹地为依托,与港口密切相关的经济。

1、港口经济是产业集群。

港口企业和机构集中在港口这个特定的地理位置上,能产生规模经济和外部经济;

相关企业有分工、协作、竞争,在产业升级、技术进步上有互动性;

同时,可以享有共同的资源,以此降低企业的交易成本,提高制造业的竞争力。

2、从产业的角度来说,港口经济是关联产业。

港口经济是以港航及相关产业为核心的产业经济。

港口的有利条件促进了港航及相关服务业的发展,也促进了依托港口的制造业发展,特别是依托海洋运输、海洋资源的临海工业以及商贸等相关产业的发展。

港口经济的发展能带动港口区域、港口城市及腹地的经济发展。

具有极大的关联效应,并影响到港口城市特色产业结构的形成。

港口经济是流量经济。

它是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等交流、处理、交易的重要场所。

这些资源的流动促进了港口经济的发展。

3、港口经济是开放经济。

港口具有内陆和海外两方面的腹地,港口的辐射功能把国内和国外的经济联系起来,能够使国内经济融入全球经济。

港口经济不但成为两方面经济的交汇点(国内与国外经济),而且也成为了两种文化的交汇点(东西方文化),进而也就为特色产业的产生奠定了基础。

综上所述,港口经济是:

以港口为中心、港口城市为载体、综合运输体系为动脉、港口相关产业为支撑、海陆腹地为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高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