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概论试题库版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7476240 上传时间:2022-12-01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4.9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毛概论试题库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毛概论试题库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毛概论试题库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毛概论试题库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毛概论试题库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毛概论试题库版Word文件下载.docx

《毛概论试题库版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毛概论试题库版Word文件下载.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毛概论试题库版Word文件下载.docx

A.帝国主义B.封建主义C.官僚资本主义D.民族资产阶级

2、1948年,毛泽东在()中完整地表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的内容

A.《新民主主义论》B.《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

C.《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D.《中国社会各阶级分析》

3、近代中国社会各种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是(  )

A.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 

 

B.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矛盾

C.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D.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

4、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端的标志是( )

A.新文化运动 

B.辛亥革命C.五四运动 

D.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5、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是(  )

A.军队问题 

B.农民问题C.统一战线问题 

D.党的建设问题

6、建设新型人民军队的根本原则是(  )

A.党指挥枪的原则 

B.官兵一致的原则

C.军民一致的原则 

D.民主建军的原则

7、中国革命的主要形式是(  )

A.议会斗争 

B.罢工斗争C.地下斗争 

D.武装斗争

8、区别旧民主主义革命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根本标志是()

A.革命的指导思想不同B.革命的领导阶级不同

C.革命的前途不同D.革命的阵线不同

9、1940年,毛泽东在()中阐述了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经济和文化。

A.《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 

B.《<

共产党人>

发刊词》

C.《新民主主义论》 

D.《论人民民主专政》

10、1939年毛泽东在()一文中,第一次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科学概念。

A.《新民主主义论》B.《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

11、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是()。

A.封建社会B.前资本主义社会

C.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D.半封建半资本主义社会

12、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前途是()

A.资本主义B.社会主义C.民主主义D.民族主义

13、新民主主义的经济纲领中极具特色的一项内容是()

A.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

B.没收官僚资产阶级的垄断资本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

C.保护民族工商业

D.没收帝国主义的在华财产归中华人民共和国所有

14、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有着必然的联系,因为他们都是()

A.反帝反封建的革命B.无产阶级领导的革命

C.反对私人资本主义的革命D.资产阶级领导的革命

二、多项选择题 

1、新民主主义的文化是(  )

A.以共产主义思想为指导的文化 

B.以民主主义思想为指导的文化

C.反帝反封建的文化 

D.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

2、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是()

A.工人阶级B.农民阶级C.城市小资产阶级D.民族资产阶级

3、1945年4月,毛泽东在中共七大论述的党的优良作风有(  )

A.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作风 

B.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

C.和人民群众联系在一起的作风 

D.自我批评的作风

4、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有()

A.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B.反动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

C.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矛盾D.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5、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主要法宝有()

A.土地革命B.统一战线C.武装斗争D.党的建设

6、新民主主义革命是()

A.无产阶级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B.无产阶级领导的社会主义革命

C.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的革命D.以民主主义为指导思想的革命

7、新民主主义的经济纲领是()

A.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B.保护民族工商业

C.没收官僚资本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D.发展经济、保障供给

8、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统一战线,先后经历了那几个时期()

A.第一次国共合作的统一战线B.工农民主统一战线

C.抗日民族统一战线D.人民民主统一战线

第三章 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1、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社会的性质是( 

A.新民主主义社会 

B.社会主义社会

C.前社会主义社会 

 

D.资本主义社会

2、毛泽东在中央政治局会议上正式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和总任务是在()

A.1949年B.1952年C.1953年D.1956年

3、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 

A.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

B.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C.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D.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4、手工业供销小组的性质是( 

A.新民主主义性质 

B.完全社会主义性质

C.半社会主义性质 

D.具有社会主义萌芽性质

5、我国农业合作化过程中建立的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的性质是( 

A.具有社会主义萌芽性质 

B.完全社会主义性质

D.新民主主义性质

6、1956年我国在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开始进入( 

A.新民主主义时期 

B.国民经济恢复时期

C.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 

D.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7、我国从新民主主义进入社会主义的标志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B.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

C.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通过  

D.十一届三中全会

8、随着我国土地改革的基本完成,( 

)逐步成为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A.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B.工人阶级同资产阶级的矛盾

C.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D.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

9、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主体是()

A.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B.私营经济的国有化

C.个体农业的集体化D.对个体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

10、中国的新民主主义社会属于()

A.封建主义体系B.资本主义体系C.社会主义体系D.共产主义体系

11、在新民主主义社会中,存在着五种经济成分,其中处于领导地位的经济成份是()

A.个体经济B.国家资本主义经济C.国营经济D.合作社经济

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是我国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这一时期,个体经济向社会主义集体经济过渡的形式是()

A.国营经济

B.私人资本主义经济

C.合作社经济

D.国家资本主义经济

1、我国对个体农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必须遵循的原则有( 

A.自愿互利 B.典型示范 C.国家帮助  D.集体互助

2、我国对手工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步骤是( 

A.手工业供销小组    B.手工业供销合作社

C.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D.手工业互助组

3、我国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步骤是( 

A.互助组  B.初级社C.集体农庄 D.高级社

4、新民主主义社会的经济成分有()

A.国营经济、合作社经济

B.个体经济

C.私人资本主义经济

D.国家资本主义经济

5、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经验有( 

A.社会主义建设与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 

B.采取积极引导,逐步过渡的方式 

C.用和平方法进行改造 

D.积极领导,稳步前进

6、1956年我国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胜利完成,表明()

A.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已经建立起来了

B.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剥削制度已经消灭

C.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到社会主义革命的伟大转变

D.中国开始进入了社会主义革命的历史阶段

7、过渡时期的“一体两翼”指( 

A.社会主义工业化 

B.对个体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C.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D.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8、新民主主义社会经济成分中具有社会主义性质的有( 

A.国营经济 

B.合作社经济 

C.国家资本主义经济 

D.个体经济

9、建国初期我国已具备了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客观条件,这些客观条件有()

A.无产阶级在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中处于领导地位

B.没收官僚资本归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所有

C.广大农民要求走互助合作的社会主义道路

D.国内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同落后生产力之间的矛盾

10、全行业公私合营前,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采取的赎买政策是“四马分肥”,其中“四马”是指( 

A.国家所得税 

B.企业公积金 

C.工人福利费 

D.资本家的利润 

11、关于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性质,正确的结论有()

A.是一个独立的社会形态

B.是属于社会主义体系的过渡性社会

C.是一个既有社会主义因素又有非社会主义因素的过渡性社会

D.是一个社会主义因素起决定作用,必然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社会

12、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采取的形式有()

A.委托加工、计划订货B.统购包销C.经销代销D.公私合营

13、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是我国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度时期。

这一时期中国社会的阶级构成主要包括

A.工人阶级

B.农民阶级

C.民族资产阶级

D.城市小资产阶级

第四章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

1、1956年苏共二十大以后,毛泽东认为它对我们最重要的教益是()

A.千万不要忘记阶级斗争

B.只有按照苏联的模式才能建设社会主义

C.要“以苏为鉴”,独立探索自己的道路

D.要全盘否定苏联的经验,走中国自己的发展道路

2、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后,如何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东方大国建设和巩固社会主义,是党面临的全新课题,1956年4月,毛泽东作了《论十大关系》的报告,在初步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经验的基础上,从十个方面论述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需要重点把握的重大关系,“十大关系”所围绕的基本方针是:

A.集中力量向科学进军

B.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

C.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D.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

3、新中国的工业化是在苏联的影响下起步的。

走中国工业化道路,是中国共产党初步探索我国社会主义建议道路的一个重要思想。

当时所讲的工业化道路问题,主要是指

A.中央和地方的关系问题

B.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关系问题

C.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的关系问题

D.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的发展关系问题

4、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基本方法是()

A.实行民主集中制的办法

B.实行“统筹兼顾、适当安排”

C.用民主的、批评的、说服教育的方法

D.实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5、1957年2月,毛泽东作了《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讲话,提出了()

A.不能剥夺农民,不能超越阶段

B.社会主义可以区分为“不发达的社会主义”和“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

C.社会主义要反对平均主义,重视商品生产、商品交换和价值规律的作用

D.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和两类矛盾的学说

6、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指出,工人阶级同民族资产阶级的矛盾属于()

A.敌我矛盾B.人民内部矛盾

C.对抗性矛盾D.阶级矛盾

7、在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的问题上,提出整顿工业企业,改善和加强企业管理,实行职工代表大会制等观点的是()

A.刘少奇B.周恩来C.邓小平D.陈云

8、在中共八大提出了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实行“三大主体,三大补充”设想的是()

1、《论十大关系》是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讲话,其中提出了要正确处理()

A.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B.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的关系

C.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关系D.国家、集体和个人的关系

2、社会主义社会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是()

A.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B.敌我矛盾

C.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矛盾D.人民内部的矛盾

3、陈云提出的“三个主体,三个补充”构想,“三个补充”为()。

A.一部分个体经营B.一部分产品自由生产

C.一部分报酬自主分配D.一定范围内的自由市场

4、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由于对迅速到来的新生社会主义社会和全国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缺乏充分的思想准备和科学研究,对建设社会主义的客观规律缺乏深刻的认识,导致党在指导思想上发生了“左”的偏差,这些“左”的偏差的具体表现包括()

A.把建设社会主义的探索中产生的不同意见视为“路线斗争”

B.在经济建设上急于求成

C.把已经不属于阶级斗争的问题仍然看作阶级斗争

D.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逐步偏离了正确方向

5、毛泽东认为下列哪项属于人民内部的矛盾()

A.工人阶级内部的矛盾   

B.知识分子内部的矛盾   

C.政府和人民之间的矛盾

D.民主同集中的矛盾

6、1957年2月,毛泽东在扩大的最高国务会议上发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讲话,强调指出

A.社会主义社会充满着矛盾

B.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

C.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可以通过社会主义制度本身得到解决

D.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作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

第五章邓小平理论

一、单项选择题

1、邓小平理论形成的时代背景是()成为时代主题。

A.战争与革命B.战争与和平

C.和平与发展D.开放和共赢

2、邓小平理论作为党的指导思想被写入党章是在()

A.党的十二大B.党的十三大C.党的十四大D.党的十五大

3、1982年,邓小平在党的十二大开幕词中提出的重大命题是()

A.经济建设要既反保守又反冒进B.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C.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D.我国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4、邓小平第一次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命题是在()

A.十一届三中全会B.党的十二大C.党的十三大D.党的十五大

5、邓小平指出:

“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

”这句话强调了()

A.破除迷信的重要性B.实事求是的重要性

C.解放思想的重要性D.改革开放的重要性

6、党首次系统提出和阐述初级阶段理论的是()

A.党的十一界三中全会B.党的十二大

C.党的十三大D.党的十五大

7、邓小平理论的首要的基本的理论问题是( 

A.什么是民主,怎样建设民主 

B.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C.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D.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8、邓小平第一次提出“社会主义本质”这个概念是( 

A.1978年 

B.1980年 

C.1982年 

D.1992年

9、邓小平指出,在改革中社会主义必须始终坚持的两条根本原则是( 

A.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

B.实行按劳分配,增强综合国力

C.不断发展社会生产,增加社会财富

D.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实现共同富裕

10、邓小平明确提出社会主义本质的论断是在( 

A.1992年南方谈话 

B.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C.党的十三大 

D.党的十二大

11、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 

A.改革开放 

B.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C.增强综合国力 

D.发展生产力

12、社会主义的本质是( 

A.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B.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C.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D.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

13、邓小平理论的活的灵魂和精髓是()

B.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C.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D.社会主义本质

14、()是邓小平和我们党对当代中国基本国情的科学判断。

A.我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B.我国是社会主义社会

C.我国处在不发达的社会主义阶段D.我国处在新民主主义社会

15、()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依据

A.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C.社会主义本质理论D.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

16、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中确立的奋斗目标是()

A.建设成为农业、工业、国防和科技现代化的国家

B.建设成为小康社会

C.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D.建设成为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的和谐社会

17、()果断作出了把党和国家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提出了一系列有利于增强党的团结和调动一切积极因素的方针政策,标志着党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

A.十一届三中全会B.十一届六中全会

C.十一届四中全会D.十二届三中全会

18、我国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

A.发展生产力B.实现共同富裕

C.实现中国梦D.坚持一经济建设为中心

19、我国社会主义改革是一场新的革命,其性质是()

A.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B.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根本变革

C.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D.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0、邓小平指出,一个国家“要摆脱贫困,在经济政策和对外政策上都要立足于自己的实际,不要给自己设置障碍,不要孤立于世界之外。

根据中国的经验,把自己孤立于世界之外是不利的。

”这句话强调的是:

()

A.改革是社会主义中国的强国之路B.对外开放是我国必须长期坚持的基本国策

C.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D.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21、()确定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

A.党的十四大B.党的十五大

C.党的十六大D.党的十七大

22、“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核心是()

A.一个中国B.两制并存C.高度自治D.两岸三通

23、“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最早是针对()

A.香港问题B.澳门问题

C.台湾问题D.西藏问题

24、台湾问题从根本上讲是中国的()

A.外交问题B.国际政治问题

C.内政问题D.中美关系问题

25、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关键在于()。

A.坚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B.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C.坚持、加强和改善党的作风D.坚持、加强和改善党的组织

2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开篇之作是()

A.毛泽东思想B.邓小平理论

C.“三个代表”重要思想D.科学发展观

1、()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

A.解放思想B.实事求是C.以经济建设为中心D.改革开放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包括的两层含义是()

A.我国是社会主义社会,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

B.我国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初级阶段,我们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

C.我国是社会主义社会,需要通过改革开放以效仿资本主义

D.我国是社会主义社会,不可学习借鉴资本主义的经验

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主要内容包括()

A.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B.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C.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

D.自力更生,艰苦创业

4、社会主义的本质是()。

A.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B.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

C.最终达到共同富裕D.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5、改革的实质和目标是()

A.要从根本上改变束缚我国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

B.要建立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新经济体制

C.要改革政治体制和其他方面的体制

D.实现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

6、判断改革和各方面工作的是非得失,归根到底,要以()为标准。

A.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B.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

C.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D.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7、邓小平的“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思想包括()

A.一手抓物质文明,一手抓精神文明

B.“一手抓建设,一手抓法制”

C.“一手抓改革开放,一手抓惩治腐败”

D.“一手硬、一手软”

8、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主要体现在( 

A.所有制结构B.分配制度C.宏观调控D.资源配置方式

9、“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实践中首先运用于解决()问题和()题。

A.香港B.台湾C.澳门D.印度

10、台湾问题是()

A.中国内战遗留下来的问题

B.中国的内政问题

C.“二战”遗留下来的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理化生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