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研究生教育的历史沿革发展模式探究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7463663 上传时间:2022-12-01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46.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国研究生教育的历史沿革发展模式探究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我国研究生教育的历史沿革发展模式探究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我国研究生教育的历史沿革发展模式探究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我国研究生教育的历史沿革发展模式探究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我国研究生教育的历史沿革发展模式探究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我国研究生教育的历史沿革发展模式探究Word文件下载.docx

《我国研究生教育的历史沿革发展模式探究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国研究生教育的历史沿革发展模式探究Word文件下载.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我国研究生教育的历史沿革发展模式探究Word文件下载.docx

但不论研究生教育的形式如何发生改变,其本质特征将始终固有,即以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为目的,以培养能独立从事科研工作的科学接班人为目标。

我国当前研究生教育在管理体制、导师队伍、培养模式和经费支撑方面存在一些问题,基于历史实际对其成因进行剖析,并分别给出了相关的改革建议。

关键词:

研究生教育;

发展现状;

改革建议

中图分类号:

G643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

1674-5884(2015)04-0069-03

收稿日期:

20141011

基金项目:

江西省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项目(JXYJG-2013-101);

江西省景德镇市科技计划项目(景科字[2013]42号)

作者简介:

刘蜀阳(1976-),女,四川资阳人,博士,讲师,主要从事微细加工及自动化研究。

研究生教育最早发源于德国,是德国新大学运动之后的产物,后经英、法、美、俄、日等国家的不断完善与发展,当前大体可分为三种教育模式:

学徒式、专业式和协作式[1]。

其中,学徒式研究生教育是指以培养科学接班人为目标,通过承担导师科研助手工作而进行培养的教育模式,研究生的科研选题一般是导师科研内容的一部分或辅助内容,导师主要在科研的方法论、认识感与过程技巧等方面进行指导;

专业式研究生教育主要发展于美国,特点是淡化研究生论文的科研探索性的同时增加了实用性与功利性色彩,强调研究生的研究内容要结合社会需要实际,针对具体需求、具有一定的创见等;

协作式研究生教育则是将研究生培养主体由学校为主转变为学校为主体、企业为辅助的联合培养,学生的研究内容紧密依托企业的生产需求实际,注重对学生科技开发、科技改造和科技转化能力的培养,在进行基础专业知识培养的同时更注重知识的应用与发展[2]。

但不论研究生教育的形式如何发生改变,其本质特征将始终固有,即以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为目的,以培养能独立从事科研工作的科学接班人为目标,且这一本质不以任何教育形式、社会体制和国家的不同而改变,也不能改变。

因此,用发展的观点、世界的眼光去审视当前研究生教育的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并对其原因进行剖析,进而借鉴国内外的成功经验,对创新教育机制、科学系统定位与丰富发展模式有着现实的意义。

1中国研究生教育发展的历史沿革作为西学东渐的产物之一,我国的研究生教育制度最早可追溯到1935年南京国民政府时期,但真正意义上的发展则是在新中国成立以后才实现的。

建国65年来,中国的研究生教育大体可分为三个阶段:

1.1第一阶段:

发展探索期(1950~1966)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后,百废待举,各方面人才短缺成为国家建设最迫切的问题。

沿用原南京国民政府的做法,1950年全国开始第一次招生研究生874人。

从1953年教育部颁布了《高等学校培养研究生暂行办法(草案)》直到1963年教育部召开了第一次研究生教育工作会议,讨论通过了《高等学校培养研究生工作暂行条例(草案)》以及5项配套文件,新中国对研究生教育的模式与走向进行了规范化、制度化的探索。

在此期间,全国共招生研究生22700多人。

可惜的是,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中国的研究生教育进入长达12年之久的停滞期。

1.2第二阶段:

发展完善期(1978~1999)1978年,中国恢复研究生招生。

1980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正式确定了我国延续至今的学士、硕士、博士三级学位制度。

1996年发布了《国家教育委员会关于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管理规定》,确定了硕士生分为国家计划培养、定向培养、委托培养和自筹经费4类,招生选拔办法分为全国统一考试、单独考试和推荐免试3种。

1992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审议通过了《关于按专业授予专业学位证书的建议》,将我国学位类型分为学术学位和专业学位2类。

1998年底,全国在读研究生人数由1978年的1.1万人增加至19.9万人,占普通高校在读学生人数比例由1978年的1.26%增加至5.51%[3]。

1.3第三阶段:

快速发展期(1999~)为了适应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从1999年我国研究生开始快速扩招,招生人数由1998年的7.3万迅速增加到2012年的165.6万,年均增长154.9%。

教育部在“十五”发展规划中曾提出,到2005年使在校研究生达到50万人左右,并自2005年起3年内研究生的招生规模翻一番。

实际上,2005年我国研究生规模达到97.9万人,2010年达到153.8万人,远远超过了规划预期。

当然,这十多年来的超常规发展,也引发了一系列的对研究生教育质量、管理模式、发展前景等的质疑,但也正是在这一阶段,研究生教育的多元化趋势开始出现,教育要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注重实用、对接市场的呼声进入公众视线,并引发了一系列全社会关于教育改革的思考。

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5年第7卷第4期刘蜀阳,等:

我国研究生教育的历史沿革、发展模式探究2当前存在的问题及其历史成因从历史的角度看,我国研究生教育的首要制约是起步晚,其次是我国研究生规模的扩张速度远高于高校支撑条件投入的增长速度。

2010年的统计数据表明,研究生生生均研发经费投入对比,美国为1.9万美元,英国为1.91万美元,而我国只有0.9万美元,不到发达国家的一半。

此外,部分研究生专业与就业市场间的衔接度不高、教育内容更新慢、学生毕业后进入科研岗位的竞争力不强,适应性较差。

具体来说,当前我国研究生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主要表现如下:

第一,教育管理体制与市场需求的发展不相适应。

当前国家对研究生招生计划的统一投放,虽然是出于兼顾各行业人才需要培养均衡与确保储备的考虑,但由于对招生需求间变化的响应滞后,反而制约了教育质量的提高和研究生专业的良性循环。

近十年的研究生入学考试结束后,接收调剂生的信息总会大量出现,特别对一些西部省份的高校和地区院校,这种情况尤其普遍。

对一些名气不强的学校的冷门专业而言,招生计划往往不能完成甚至是出现零录取。

这一现象直接反映了现行的管理体制与市场需求间存在不适应,招生计划调整相对滞后。

第二,导师队伍建设的规模与积淀和招生规模的发展不相适应。

与发达国家相比,国内大部分高校的导师队伍都存在学历结构整体偏低、年龄偏大、具有国际一流科研机构工作经验或较强学术水平人员较少的现象,对博士生导师队伍而言,这种现象尤为明显。

相当数量的导师经费不足,科研项目较少或者缺乏科研一线工作经验,在推进科研工作的高质量创新方面难有作为。

部分导师的外语与计算机运用能力不强,进行国际化交流存在困难。

受到教育发展时间短的制约,这些问题预计将在很长时间内存在,只要扩招继续,这种情况就将难以解决。

关键在于研究生保有量与发展度的平稳关系,在提高全民族科研人才数量的同时,也要对培养质量提供必要的保障,导师队伍的规模与质量必须相适应。

第三,培养模式、学位管理体制与市场需要不相适应。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研究生教育的多元化特色还不突出,研究生培养模式缺乏差异性,过分强调理论研究、发表论文、外语写作水平与计算机运用能力,而忽视了个性化能力的培养。

大部分高校培养方案程式化明显,部分课程内容未反映学科前沿或与研究选题相关性较差,部分研究选题老调重弹或研究意义不大,部分学生所承担的助研活动与选题无关。

培养计划的口径过窄,不能体现学科交叉的发展趋势;

学制安排较为僵化,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对社会实践环节的支持力度不足,不利于培养学生开放性、实用性与先进性的科学思维。

第四,国家教育经费的投入与现行的教育规模的发展不相适应。

教育是一项公益性事业,经费的投入程度与教育质量是紧密相关的。

在我国研究生规模迅速扩大的同时,各高校的实验设备、教学仪器、图书等的投入却相对滞后,特别是在一些新兴学科和重大项目的实施上,研究条件与手段十分有限。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研究生教育经费的来源总体较为单一,主要依赖国家的教育经费投入,而且这一投入额度生均明显不足。

由于国内大部分高校还没有形成以研助产、以产养校、企业参与、全民共建的格局,解决问题的关键是如何引导企业、社会团体、个人向高校进行科研经费的注入,实现多元化办学。

3对研究生教育体制改革的几点建议第一,转变政府对教育的指挥职能为监管,对招生的计划管理为宏观调控。

建立能灵活适应市场需求的研究生教育,必须将高校作为研究生教育的主体,从招生这一源头上赋予高校以自主权。

对一些缺乏市场吸引力的专业,应允许各高校在总量保持的情况下自行调整,实行灵活的专业退出机制。

转变政府的职能由指挥员为监管者,仅通过对未来人才市场的整体情况预测和经济建设的远景需求,进行每年招生规模的宏观调控;

将相关专业的分配权下放,以利市场对办学行为的自主调节;

加大对学术不端与学术腐败的监管与查处力度,为教育紧跟市场良性运行保驾护航。

第二,建立以导师制为中心的教育管理机制,加强对导师的考核与问责管理。

在加大导师对研究生学位授予方面自主权与话语权的同时,实现严格的导师资格与行为管理力度,敦促导师切实履行育人职责。

明确导师的工作内容与职责,对学生出现的学术不端实现导师连带责任管理制度。

建立灵活的导师退出机制,对经举报或检查发现并核实存在不端行为,或项目和经费不足以支撑的导师及时进行计划削减甚至取消招生资格。

畅通学生的信息申诉渠道并及时反馈,将学生的评价纳入导师测评的考核体系。

应将学生在校期间的科研成果列入导师的考核指标体系,以促进导师主动选择优秀学生并用心指导。

同时允许导师对一些无力完成科研任务且不追求上进的学生进行中期淘汰。

第三,建立多元经费保障机制,积极开拓资源共享共建新渠道。

积极鼓励并引导企业、社会团体与个人参与高校实验室的建设与研究生培养工作中来,建立起校企共享共建机制,分担部分教育成本。

引导优质企业将研发中心搬进校园,实现企业研发项目与资金投入和高校研发人力资源的优势组合,研究生通过承担企业的研究项目完成其学位论文。

站在研究生职业发展的角度,企业委托项目更接地气,更容易实现学有所用,研有所用。

从现有的国情来看,国家投入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仍将是教育经费的主体。

可考虑全面实行研究生收费制度,但应以加快完善助学贷款制度和奖学金制度为前提,通过财政贴息、学费减免等方式确保一些优秀的贫困学生能完成学业。

甚至可考虑试行半工半读的弹性学制,允许个别确有困难的学生通过延长学制、自筹经费方式取得学位。

第四,加快研究生培养计划和课程体系改革,推进特色办学和优势专业发展。

导师应结合学生的特长与兴趣,个案制定并优化研究生培养计划,真正落实专业调研与实践考察环节,引导学生走出去了解研究实际、钻进去分析研究现状、走出来理顺研究思路,培养其独立承担科研工作的能力。

高校应结合市场发展实际与地区需要,进行相近专业的强强联合,走特色办学之路。

国家应从宏观发展考虑,引导各高校开设当前建设需要的交叉专业、边缘专业,并对一些冷僻专业提供专业的政策扶持。

参考文献:

[1]周泉兴,王琪.研究生教育的本质:

历史、现实和哲学的考察[J].中国高教研究,2009

(2):

38-40.

[2]王璞.国外学位制度的发展历史、现状及启示[J].煤炭高等教育,2002(3):

25-27.

[3]薛天祥.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历史、现状和发展趋势[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5(9):

27-32.

(责任校对王小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财务管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