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数学上册易错题归纳集体备课分析建议练习人教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745287 上传时间:2022-10-23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2.0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年级数学上册易错题归纳集体备课分析建议练习人教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一年级数学上册易错题归纳集体备课分析建议练习人教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一年级数学上册易错题归纳集体备课分析建议练习人教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一年级数学上册易错题归纳集体备课分析建议练习人教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一年级数学上册易错题归纳集体备课分析建议练习人教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一年级数学上册易错题归纳集体备课分析建议练习人教版.docx

《一年级数学上册易错题归纳集体备课分析建议练习人教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年级数学上册易错题归纳集体备课分析建议练习人教版.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一年级数学上册易错题归纳集体备课分析建议练习人教版.docx

一年级数学上册易错题归纳集体备课分析建议练习人教版

一年级数学上册易错题归纳集体备课(分析建议练习2011年人教版)

一年级上册典型错例

采集样本55错误率65.5%采集者胡胜峰采集

学校嵊州市逸夫小学

错题来源第9单元题

型基本时

机课时课

型新授课

题目出处学期末练习卷综合单元练习课

相关知识比大小、求未知数、9加几拓展√总复习√复习课√

教学简述教学基础:

学生已经掌握了用“>、<、=”比较数的大小、在等式中求未知数、能熟练计算20以内进位加法,但像这样在不等式里求最大的未知数却是第一次接触。

教学用意:

增进对不等式的认识,了解不等式中各部分数的内在联系,理解“最大”的含义,为今后学习乘法算式中的“最大能填几”做铺垫。

◆典型错题:

原题:

□里最大能填几?

7+□<12

错解:

7+3<127+5<127+9<12

◆原因分析:

首先对这些错解进行分类,本题错误答案有不少,可分为三类:

第一类填0—3,和小于12,填3的错误率约为13.4%;第二类填5,和等于12,错误率约为17.1%;第三类填6—9,和大于12,填9的约为8.0%。

下面分别作错因分析:

第一类错误的原因:

学生审题没有注意“最大”的含义,认为只要和小于12的都可以填入。

因此,任意选了其中一个填入导致错误;

第二类错误的原因:

学生没有看清这是一个不等式,当作等式在求解导致错误;

第三类错误的原因:

学生不能正确区分“>”、“<”,把题中的“<”看作了“>”在求解,在得出的6、7、8、9四个答案中以9为最大填入,导致错误。

◆教学建议:

建议1:

能正确区分“>”和“<”

知道“‘>’嘴巴朝左开,‘<’嘴巴朝右开,谁大嘴巴就朝谁。

图示:

7+□<12

建议2:

进行对比性的“大小比较”的练习。

如:

7+5○12;7+4○12;7+6○12。

又如:

6+7<□;6+□<7;6+7>□。

建议3:

围绕“最值”问题设计一题多问的分层练习。

如:

7+□<12有几种可能?

最大填几?

最小填几?

建议4:

学会验算:

①让学生根据自己所答,计算每一个不等式是否成立;②根据学生所答,判断左右两边是否可以用等号连接。

◆资源链接:

1.□里能填几?

□+5=11  8+□=13  重点是训练学生填未知数的能力

2.□里最大能填几?

□<12  15>□      重点理解“最大”的意思,并能能找到最大的数刚好比已知的数小1。

3.练习:

7+□<12能填哪些数,最大是几?

最小是几?

4.出示练习:

7+□<12最大能填几呢?

先让学生尝试练习。

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预设:

方法一:

从0开始一个一个尝试着填,看看与7加起来是不是小于12,最后得到最大数是4,因为如果填5就等于12了。

方法二:

因为□<12最大能填11,所以只要算出7+□=11,就能求出最大数是几了。

方法三:

因为7+5=12,所以最大能填5-1=4。

一年级上册册典型错例

采集样本52错误率57.7%采集者胡柳莺

贾春波采集

学校绍兴市蕺山中心小学

新昌县城东小学

错题来源学期末练习卷题

型基本时

机课时课

型新授课

题目出处作业本综合单元√练习课√

相关知识第几和几个、9加几拓展√总复习复习课

教学简述教学基础:

学生学过的相关知识有:

数数、几和第几以及简单的解决问题。

教学用意:

用图画和对话形式表示的情境题,引导学生根据画面和文字弄清题意,并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

◆典型错题:

原题:

同学们做游戏,小明的前面有9人,

他的后面有5人,一共有多少人?

错解:

9+5=14(人)

(本错解错误率约占28.7%)

◆原因分析:

原因:

低年级学生的思维水平以具体、形象为主,容易受直接数据条件的影响,对文字隐含的简接信息(条件)容易忽视,本题中一共人员的组成应当分为三部分,即小明本人,他前面的人和后面的人。

但是学生只关注到9和5两个直接条件,忽略了小明本人,导致错误。

◆教学建议:

建议1:

信息动态表述,帮助理解题意。

可以通过图表分割形式展现,这样的表述容易让学生对题目文字隐含的间接信息引起认知冲突和关注,直观了解11人的组成来自于三部分人,由此,全面的理解题意。

一共?

(缺图,需画上)

前面9人小明后面5人

建议2:

教学时,在关键处设问,帮助学生理解11人的组成结构。

如:

从11人中减掉聪聪右边的4人,还剩下哪些人?

聪聪本人包含在4人内吗?

在此基础上,结合画图理解。

◆资源链接:

1.教学片段:

我们来做个猜数的游戏吧。

猜一猜(课件出示102页的思考题)

同学们猜一猜,这一队一共多少人?

(有的说8人,9人,14人,15人……)

2.课件出示:

我前面有9人,后面有5人,一共有多少人?

现在你能算出一共有几人吗?

同桌讨论;集体反馈。

(有的说14人,有的说15人,学生展开了激烈的争论。

3.学生分别说明自己的想法,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具体解释。

4.画一画,我们给题中的“我”起个名字(小英)她属于前面的9人吗?

那属于后面的5人吗?

对,她既不属于前面的9人,也不属于后面的5人。

我们用黑色的圆来表示小英:

画图,帮助学生弄清这一道理。

○○○○○○○○○●○○○○○

小英

5.列一列:

学生就能很容易想出计算方法,列出算式:

9+1+5或9+5+1,算出共15人。

为什么还要加1?

一年级上册典型错例

采集样本32错误率31.3%采集者胡华斐采集

学校上虞市华维文澜小学

错题来源第9单元题

型基本时

机课时课

型新授课

题目出处作业本综合单元√练习课√

相关知识几和第几、8、7、6加几

(用数学)拓展√总复习复习课

教学简述教学基础:

学生学过的相关知识有:

数数、几和第几以及简单的解决问题(如:

有9个小朋友,走掉了3个,还剩下几个?

教学用意:

用图画和对话形式表示的情境题,引导学生根据画面和文字弄清题意,并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

◆典型错题:

原题:

一排小朋友共11人,聪聪的右边有4人,聪聪的左边有()人。

错解:

11-4=7(人)(本错解错误率约占24.5%)

◆原因分析:

原因:

低年级学生的思维水平以具体、形象为主,容易受直接数据条件的影响,对文字隐含的简接信息(条件)容易忽视,本题中11人的组成部分应当分为三部分,即聪聪本人,他左边的人和右边的人。

但是学生只关注到11和4两个直接条件,忽略了聪聪本人,导致错误。

◆教学建议:

建议1:

信息动态表述,帮助理解题意。

可以通过图表分割形式展现,这样的表述容易让学生对题目文字隐含的间接信息引起认知冲突和关注,直观了解11人的组成来自于三部分人,由此,全面的理解题意。

一共11人

右边4人左边?

建议2:

教学时,在关键处设问,帮助学生理解11人的组成结构。

如:

从11人中减掉聪聪右边的4人,还剩下哪些人?

聪聪本人包含在4人内吗?

在此基础上,结合画图理解。

◆资源链接:

1、出示

一排小朋友共11人,聪聪的右边有4人,聪聪的左边有()人。

提问:

聪聪在这11个小朋友里面吗?

下面请同学们想一想聪聪的左边有几人?

2、生独立思考,同桌交流想法

3、汇报结果

(有的说6人,有的说7人)生说自己的观点。

在关键处设问,如:

从11人中减掉聪聪右边的4人,还剩下哪些人?

聪聪本人包含在4人内吗?

在此基础上,结合画图理解。

4、小结。

这道题目在做题时最重要的一点是什么?

对啊,千万要记住聪聪也是这是11个小朋友中的一个。

一年级上册典型错例

采集样本53错误率47.2%采集者贾春波采集

学校新昌县城东小学

错题来源第9单元题

型基本时

机课时课

型新授课

题目出处课本综合单元√练习课√

相关知识第几、8、7、6加几(用数学)拓展√总复习复习课

教学简述教学基础:

学生学过的相关知识有:

数数、几和第几以及简单的解决问题,类似的题目曾在数学课堂作业本上出现过。

教学用意:

用图画和对话形式表示的情境题,引导学生根据画面和文字弄清题意,并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

◆典型错题:

原题:

从左边数小猪排在第5个,从右边数小猪排在第8个,一共有几个小动物?

错题:

5+8=13(个)(本错解错误率约占36.0%)

◆原因分析:

原因:

(为什么学生容易受直接数据条件的影响,这就要涉及低年级学生的思维特点)学生受直接数据条件的影响,没有正确的理解小动物总数的组成结构,对小猪是否包含在5和8里也没有更多的思考,只是简单的把5和8叠加求和,导致错误。

◆教学建议:

建议1:

要让学生学会用图表示出数量结构,直观、形象地表达出抽象的数字含义。

访谈后了解到,在教师没有画图提示下,能主动画图理清数量关系的学生数占32.6%。

结合图进行分析,教师可在关键处设问:

“为什么图上数出来的小动物是12个,而用5+8算出来是13个呢?

”“小猪排在队列的第几个?

”使学生明白:

从左边数小猪包含在内是5,从右边数小猪包含在内是8,如果5+8则小猪被重复计算,应该减掉一次。

列式为5+8-1=12(个)

建议2:

适当加强画图的意识和能力。

一年级学生的画图能力很弱,要注重画图细节的教学,使学生掌握文字与图形相互转化的方法。

第一,选择合适的符号表示量,对重要的量要特别表示。

【如用“圆”表示动物,小猪就用“实心圆”或者“不同的符号”来表示】。

第二,特别重视易错地方的指导。

“从前(左)面数…,从后(右)面数…”这两句话,特别要重视后半句的指导。

后半句是一个逆向思维,应在画出前半句的前提下,让学生通过试画、讨论、思辨(特别是与文字的再次比对)中理解“还要画几个小动物”。

第三,重视示意图与文字含义的比对。

在学生画好图后,对着图读一次条件,想一想两者是不是一样的。

3.加强对自然数基数和序数意义的理解,正确认识“有几个”和“第几个”的含义。

结合图使学生明白,“从左边数小猪排在第5个”表示小猪左边还有4个小动物,连小猪在内是有5个;“从右边数小猪排在第8个”表示小猪右边还有7个小动物,连小猪在内是有8个。

所以,计算方法有三:

4+1+7=12,4+8=12,5+7=12,这三种方法有什么相同点吗?

4+1+7=12

◆资源链接:

问题情境:

从前面数我排在第5个,从后面数我排在第8个,一共有几个人?

1.独立尝试。

尝试算一算有几个人?

说一说自己的结果的意思?

2.分析题意,用图表示。

小朋友有不同的意见,这题目到底说了什么?

排队,能用图把它画出来呢?

①尝试画出“从前面数我排在第5个”?

(等一段时间后,因为有的可能在画人,有的用符号表示)

T:

教师提供两种不同抽象程度的图形。

第一种直接画出人物,第二种是能够用符号来表示人。

要优化用符号表示的方法;

要重点表示“我”“”

T:

他是用圆圈来表示人,为什么这个圆特别大,而且还是黑的呢?

S:

那是来表示我的。

T:

为什么“我”要特别表示呢?

S:

从前面数有我,从后面也要数,所以比较特别。

T:

这个建议很好!

老师看到了有些小朋友是用其他的符号来表示,比如五角星等。

②尝试画“从后面数我排在第8个呢?

重点来讨论:

我后面画8个和我后面画7个这两种现象,通过辨析来理解“从后面数”的这个方向要求!

3、图形与文字的再次比对。

T:

让小朋友对着图形,再来读一读要求,是不是一样的。

(教师要做好示范,指着图读条件,想一想是不是一样的,然后让学生跟着读,要有重复。

T:

数出总人数。

4、辨析错误算式和正确图形之间的区别。

T:

从图形中数出来,一共有12个人,为何用5+8=13人?

这两个结果怎么会不一样呢?

教师需要等待!

T:

教师可以在图形中标出数出的数字。

S: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