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县殡葬制度改革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思考.docx
《XX县殡葬制度改革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思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XX县殡葬制度改革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思考.docx(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XX县殡葬制度改革存在的问题及
对策建议思考
殡葬礼仪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一种,在百姓心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同时涉及伦理内容,很难在短期内改变。
实施殡葬制度改革是中国传统文化传承与现代社会治理的共同需求,是眼下社会关注的话题。
为此,文章以XX县殡葬制度改革为例,对党建引领多措并举推进乡风文明建设进行了深入分析与探讨,探索了殡葬制度改革的创新路径。
现如今,随着生态环境污染程度逐年加大,人们开始重视环境保护,国家也在积极推行绿色殡葬,例如鲜花殡葬等,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殡葬理念的创新,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但是,因为传统殡葬理念早已根深蒂固,想要通过简单的殡葬方式改变去转化人们的传统文化思想是不现实的,必须从殡葬制度改革的角度入手,积极面对殡葬改革的工作难点,通过制度改革去约束殡葬行为,促进社会发展与进步,推进乡风文明建设。
一、殡葬制度改革工作难点
(一)传统殡葬理念根深蒂固。
生态殡葬是当今社会的主流趋势,也是符合乡风文明建设战略规划的必要举措。
但是,传统殡葬文化与观念在人们的心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影响颇大,短时内是无法被彻底改变的,要想让百姓放弃传统的殡葬方式改为花葬,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殡葬制度改革也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系统性工作。
绿色节地生态殡葬纵然有很多优点,但是人们很难直接接受,尤其是在一些農村地区,花葬、海葬以及树葬等绿色殡葬方式虽然早已宣传到位,但是真正执行的确屈指可数,即便是骨灰装棺也会出现大操大办的情况,不利于殡葬制度的改革与创新发展。
(二)殡葬制度改革缺少法律保障。
我国现行殡葬制度中没有对绿色殡葬进行明确,也没有对传统殡葬行为作出惩处,殡葬制度改革缺少法律保障。
我国现行的《殡葬管理条例》,没有针对违规殡葬行为明确规定以及给出严格的惩处意见,使得基层执法人员在处理相关问题时没有法律依据,存在管理无手段的现状,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殡葬制度改革的难度,不利于绿色节地生态殡葬的推广与宣传,殡葬制度改革工作停滞不前。
(三)缺乏有效的激励措施。
现如今,我国社会经济持续增长,但是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还存在很大差距,免除殡葬费用的激励措施在实施与落实过程中还需经历漫长的时间,目前仅仅针对低保家庭及农村五保户供养家庭等,激励措施的对象十分有限。
另外,在花葬、树葬等绿色节地生态殡葬方式落实中,国家及地方政府都没有出台相应的激励措施,无法很好地调动百姓绿色殡葬积极性,同时缺少相关的公共服务设施。
受到资金与土地资源的限制,我国现有的公益性墓地数量很少,乱埋乱葬问题严重。
二、殡葬制度改革难点应对措施
(一)加强制度改革宣传与引导。
殡葬制度改革要想取得良好的成效,首先要做的工作就是加强宣传与引导,相关部门工作人员要充分利用好电视、网络以及期刊杂志等新闻媒体等,尤其是新媒体与自媒体,积极宣传与引导殡葬制度改革的必要性与重要意义,并向百姓普及绿色节地殡葬的相关知识与理念,帮助百姓积极地摒除传统的殡葬陋习,自觉的加入到绿色节地殡葬的队伍当中。
同时,需要在全国范围内积极推行绿色节地生态殡葬以及节俭治丧安葬的新方式,由党建引领多措并举推进乡风文明建设,将文明建设作为殡葬制度改革中一项重要工作内容。
党员干部要充分发挥自身的领导作用与模范带头作用,用实际行动带动身边的亲朋好友与群众,将党建工作与殡葬制度改革工作有机结合起到,用党建带动制度改革,用制度改革推动党建工作落实。
(二)完善殡葬管理相关法律制度。
殡葬制度改革有效实施的另一个工作要点是完善殡葬管理相关法律制度,尤其是优化现行的《殡葬管理条例》,通过制度完善与健全法律法规手段规范殡葬服务市场,同时需要加强公墓建设和管理,规范执法干部行为,为殡葬制度改革创造契机,让基层执法人员有法可依、有据可循。
另外,在完善殡葬管理相关法律制度的过程中,要对社会上普遍存在的违法殡葬行为进行严格审查与监督,建立一个由政府牵头,全社会共同参与的管理机制,加大违法殡葬行为的惩处力度,确保殡葬制度改革的科学性与有效性。
(三)不断加强绿色殡葬激励引导。
政府部门在殡葬制度改革中应明确角色定位,发挥政府部门的领导作用,要加强对违法殡葬行为的监管力度,要对百姓不正确的殡葬行为积极引导,获得百姓的支持与拥护。
绿色殡葬应该建立在传统殡葬基础上,殡葬制度改革要循序渐进、惠民为民,国家需要加大绿色殡葬引导,加大资金投入,推动公墓建设,创新公益性殡葬服务方式,为百姓提供更加多元化的殡葬服务,给予实行花葬、树葬的百姓一定经济补偿或者激励等,让人们认识到绿色殡葬对社会持续发展的益处,获得广大百姓支持。
三、殡葬制度改革突出问题专项整治方案
(一)周密组织,着力开展专项整治工作。
现阶段,我国殡葬制度改革进入了高速发展时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仅仅局限在一些一线城市,而在农村地区以及经济欠发展地区,殡葬制度改革落实效果并不好。
针对近年来乱埋乱葬、老坟新修等突出问题,当地政府牵头,带领民政、公安、城管、国土以及农林等多个部门,进行了周密组织与分工包片,着力开展专项整治工作,工作成效明显。
同时,当地政府还根据地方工作实际,成立了联合执法机构对殡葬行为、殡葬用品市场进行了专项清理、整顿,对无证照经营、墓碑墓料超标准、超规格的个体经营户进行了全面取缔,加强了殡葬用品乱提价、乱收费行为的监督。
XX县出台了《关于对骨灰安放情况实行跟踪监督管理的通知》,对骨灰安放实施跟踪监督制度,明确要求当地百姓自XX年7月1日后在进行遗体火化后需填写《XX县殡葬基本服务项目免费审核表》,对骨灰安放去向进行跟踪监督管理,实施实地跟踪检查,严厉查处违反骨灰安全规定的行为。
(二)综合实策,积极推行绿色节地生态殡葬。
在党建引领多措并举推进乡风文明建设的指导纲要下,XX县的县、乡、村实施三级动员,采取了党员干部逐户上门、流动宣传车、万人签名以及电台广播等形式开展立体宣传,尤其是有政府民政部门组织并策划拍摄的微电影“家风与风水”,从百姓视角叙述故事,用贴近百姓生活的故事让“绿色节地生态殡葬”成为社会共识,让绿色殡葬观念深入人心,有助于积极倡导移风易俗。
与此同时,XX县的莪山畲族乡于XX年进行了殡葬创新举措,率先实施了树葬试点,建立了树葬区,并开展了“魂系树木、绿荫后人、入林为安、与树千古”主题活动,鼓励实施骨灰树葬深埋。
该活动开展以后,受到了当地各镇村的热议,先后有3个行政村提出了树葬申请,取得了良好的工作效果。
在树葬基础上,XX县还同步试行了花坛葬、壁葬等多样化绿色节地生态殡葬模式,建立了多个生态安葬试点。
为进一步扩大试点范围,吸引更多的镇村参与到活动中,XX县出台了《XX县农村公墓建设资金奖补办法》《农村公墓建设实施方案》等,加大了绿色节地生态殡葬的投入力度,免费为具有本县户籍亡故居民提供骨灰生态葬服务,包括可降解骨灰容器、告别仪式、安葬仪式等。
(三)统筹谋划,建立生态殡葬长效机制。
殡葬制度改革在落实过程中会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工作难点多、难度大。
为此,XX县在实施殡葬制度改革过程中,对具体工作内容进行了统筹谋划,建立了生态殡葬长效机制。
首先,根据城市化进程和全县殡葬设施实施需求,对《XX县殡葬设施布局专项规划》重新修订,加快谋划县城公墓二期和城乡骨灰堂建设,完善殡葬设施布点。
其次,将乱埋乱葬行为纳入村规民约及村级领导班子考核内容,为生态殡葬的开展提供必要的制度保障。
建立乱埋乱葬巡查常态机制,结合网络化管理模式,组织人员对管辖区域内违建坟墓、公墓地超面积建坟进行全面排查,排查频率为每月2—3次,有关职能部门要以严厉、高压的态势持续打击各种违法殡葬的行为。
最后,积极推行鲜花祭祀、植树祭祀以及网络祭祀等祭扫纪念方式,培育现代殡葬文化。
(四)加强领导,落实殡葬制度改革责任。
殡葬制度改革是一项长期工作,需要加强领导,落实殡葬制度改革责任,由政府牵头,带领各个职能部门开展殡葬制度改革工作,针对殡葬领域突出问题实施专项整治行为,并抓紧制定《XX县殡葬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行为方案》,各个部门要做好思想准备,保证各个职能部门协同参与,在工作中建立督查、考核机制,明确部门职能分工和重点任务。
同时,要加强县领导重视,明确工作目标,通过开展专项整治行动专题会议等,着力研究县内殡葬制度改革问题,一整到底、不整半边,把事情做好。
在县委、县政府领导下实施部门联动,形成合力,成立殡葬领域突出问题整治行动领导小组,建立健全领导协调机制,强化目标考核、明确部门职责分工,保证殡葬改革工作统一部署推进,多个部门共同落实整治责任。
(五)惩防并重,实现标本兼治。
殡葬制度改革要秉承惩防并重、标本兼治的原则,既要做好政策保障、健全机制,又要摸清底数、全面自查,同时要扎实整改、规范秩序。
XX县先后出台了《XX县殡葬综合改革工作实施方案》《XX县殡葬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行动方案》《关于加强和规范我县殡葬行为、殡葬用品市场管理的通知》等工作方案或通知,使得殡葬制度改革纵深化、常态化、长效化及制度化。
同时组织人员建立殡葬制度改革活動小组,对各镇村殡葬领域中存在的问题全面深入调查,建立整治台账,全面落实自查工作。
进一步加强和规范县内百姓的殡葬行为、殡葬用品市场管理,由政府牵头,带领民政、城管、农林等多部门成立联合执法结构,加大执法与惩处力度,全面推进殡葬制度改革工作进展,推进乡风文明建设发展。
四、结语
总之,殡葬制度改革是我国社会持续发展的必然趋势,需要在党建引领多措并举推进乡风文明建设下积极开展工作,从制度完善、扩大宣传、成立工作组、加大投入等方面入手,全面推进殡葬制度改革,积极进行生态殡葬改革试点,加强生态殡葬引导与宣传,从而有效转变传统的殡葬观念,营造良好的殡葬改革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