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扬尘控制方案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7430483 上传时间:2022-12-01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46.5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施工扬尘控制方案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施工扬尘控制方案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施工扬尘控制方案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施工扬尘控制方案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施工扬尘控制方案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施工扬尘控制方案文档格式.docx

《施工扬尘控制方案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施工扬尘控制方案文档格式.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施工扬尘控制方案文档格式.docx

依据施工图、工程量清单包括的所有土建及安装工作内容。

主要为:

土石方工程、道路工程、基础工程、主体工程、装修、围墙、厂区管网工程、消防设施安装、厂区安装工程、绿化工程。

污水处理厂一期工程建设规模为0.5万m3/d,二期工程扩建至1.0万m3/d,远期工程总规模1.5万m3/d。

新建构(建)筑物列表如下:

污水处理厂新建构(建)筑物一览表

序号

构筑物

单位

占地面积

建筑面积

备注

1

中控室

m2

42.16

2

加氯间加氯间

249.10

145.36

占地面积含回用水泵房、在线监测室、计量槽、一二期接触池

3

鼓风机房及变配电间

186.88

含鼓风机房、变配电间、发电机房

4

污泥脱水间

123.54

105.77

占地面积含污泥脱水间、泥棚、储泥池

5

CASS池

854.90

6

粗细格栅沉沙池

84.60

7

集水井

9.0

四、管理目标

1、施工扬尘污染控制达标;

2、无市民重大投诉;

3、无因施工扬尘控制不善造成的上级处罚和通报批评;

4、上级部门检查验收达标;

5、争创文明工地;

其中施工扬尘控制达标的具体指标有:

工地围挡、大门封闭;

硬地坪达到100%;

堆土用密目网覆盖;

木工房全封闭;

建筑垃圾入库,统一清运;

材料进出采用自动翻盖车辆,车辆进出用水冲洗;

生活垃圾袋装化;

脚手架外侧密目网全封闭;

施工区、生活区、办公区洒水清扫。

五、组织机构建立

本工程建立由建设单位领导,监理单位监督,施工单位工作的管理网络,负责施工现场扬尘污染控制的策划,组织、落实并从财力、物力、人力上实施布置,将本项目的施工扬尘控制贯穿于整个施工管理中。

具体组织机构如下:

 

姓名

职务

分工

林振明

福建兴港建工有限公司万盛经开区南桐镇污水处理厂工程项目部

项目经理

协调小组

郑杰

技术负责人

陈培基

质量员

督促检查

郑峨

安全员

监督小组

陈志峰

综治员

综合办

罗先福

施工员

工作小组

项目部建立施工现场扬尘控制责任体系并始终保持运转。

1、项目经理(林振明)负责对施工全过程监督,从源头做好施工扬尘整治工作,对本方案的检查、监督及评价。

对违法违规、不符合要求的扬尘行为必须坚决制止,不听劝阻的要及时向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报告。

3、技术负责人(郑杰)负责对扬尘治理专项方案的编制、实施和检查,对投入到扬尘专项治理的人、机、材、设备等作统一安排和部署,对扬尘污染负主责。

必须按照《重庆市城市扬尘污染防治管理暂行规定》、《重庆市建筑施工现场监督管理规定》、《重庆市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施工现场管理暂行标准(环境和卫生)》的规定,落实好裸土覆盖、硬化道路、冲洗车辆、洒水降尘、工地绿化5个100%必须达标的要求;

必须有专门机构,指派专人负责,每天对施工现场扬尘整治工作进行检查并记录,使工地扬尘整治工作步入常规化和规范化管理。

4、专职安全员(郑峨):

负责每天检查扬尘治理落实及实施情况并作好记录。

5、综治员(陈志峰):

负责对路面、加工棚、水沟、机械挖土进行覆盖。

6、施工员(罗先福):

负责对路面保洁人员的监督。

7、材料员(余陈斌):

负责对项目针对扬尘整治的材料采购。

六、责任制考核

实施施工扬尘控制,责任在领导,管理在岗位,关键在班组。

因此,项目部必须在建立和健全各项扬尘控制规章制度的基础上,落实各级管理责任,将施工扬尘控制与安全生产和文明施工管理紧密联系在一起,使之始终贯穿于整个施工管理过程中,成为安全生产保证体系中环境因素的一个补充要素,实施全过程、全方位控制。

1、项目经理是施工扬尘污染控制的第一责任人,须对施工现场的扬尘污染控制负全面责任;

2、各管理岗位人员须对施工扬尘污染控制列入施工全过程管理的范畴,对照各自的职责,加强管理;

3、班组组长是作业级施工扬尘控制的带头人,须服从项目部领导指挥,积极主动地搞好扬尘污染控制。

4、上级公司以及行业主管部门宜与项目经理签订责任书,将完成施工扬尘污染控制的目标与项目经理责任考核挂钩,以进一步推进本项目扬尘控制工作的有序开展;

5、项目经理宜与各相关管理人员签订管理岗位责任书,按安全生产责任考核表进行考核;

6、项目部宜与各施工班组操作人员落实施工扬尘控制责任,制定奖罚制度,以推动施工扬尘污染控制工作。

七、施工扬尘控制措施

(一)施工现场扬尘污染的来源

建设工程施工的扬尘污染,是指在水池类构(建)物建设施工、道路与管线施工、物料运输、物料堆放、道路保洁、泥地裸露等活动中产生粉尘颗粒物,对大气造成的污染。

施工现场易产生扬尘污染的物料主要有:

水泥、砂石、灰土、灰浆、灰膏、建筑垃圾、工程渣土等。

施工现场扬尘治理措施:

建设工地施工过程中,要做到“六必须、六不准”,即必须打围作业、必须硬化道路、必须设置冲洗设施、必须湿法作业、必须配齐保洁人员、必须定时清扫施工现场;

不准车辆带泥出门、不准高空抛撒建渣、不准现场搅拌混凝土、不准场地积水、不准现场焚烧废弃物、不准现场堆放未覆盖的裸土。

确保施工现场扬尘污染总体受控。

积极开展社会舆论监督,发动群众参与监管,设立施工扬尘举报投诉电话,接受公众对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扬尘污染的举报和投诉;

邀请社会热心人士担任施工扬尘整治义务监管员,对施工工地进行监督和举报。

对违规制尘的工地项目名称、相关责任单位、处罚情况,各监督管理单位可以通过网站、报纸、媒体等向社会曝光公示。

对涉及扬尘问题的作业班组进行专项防止扬尘交底,将扬尘防止工作具体落实到操作层,并建立奖罚制度以推动施工扬尘污染控制过程。

项目部与作业班组签定扬尘治理目标责任书,对扬尘治理工作进行目标化管理。

(二)设置围档

根据施工总平面图,在施工范围线搭设高度为2.0m的彩钢瓦围挡,确保整个施工区域与外界充分隔离。

同时在施工大门口设置冲洗设备、沉淀池及排水沟。

施工运输车辆、挖掘机械等驶出工地前必须清除泥土作防尘处理,严禁将泥土、尘土带出工地。

(三)作业场地、施工便道硬化处理

1、施工现场应平面布置要求做好主要道路、材料堆场、生活办公区域铺设混凝土路面工作,实行场地的硬化或绿化处理,确保无一处露土现象,以达到防尘控制要求。

2、工程每个区的进出口、场内施工便道和建筑材料堆放地进行硬化处理,浇筑混凝土。

安排专人经常清洁、洒水降尘。

3、在施工场地内,设置车辆清洗设施以及配套的排水、泥浆沉淀设施;

工地出入口配置冲洗用水和设备,其门内侧铺设宽度不少于3米的麻袋并加湿。

运输车辆带泥轮胎进行冲洗干净后,方可驶出工地。

(四)道路清扫扬尘污染的控制

安排保洁人员2名(佩戴标识)每日对施工现场的道路进行1~2次的清扫,清扫前对路面进行洒水。

天气干燥或风力较大时,增加洒水频次,以保持路面的湿润。

(五)土方施工、堆放扬尘污染的控制

基础土方开挖、回填施工中,主要采取淋水、降尘和防止车辆泥土外泄等措施。

当雨天开挖、基坑回填时,应在施工临时通道上铺设麻袋。

严格按挖土施工方案中所规定的挖土流程,堆土位置及车辆出入口线路进行指挥。

加强对渣土运输车辆的车况检查,指派专人随机跟车监督,保证按规定线路行运,严禁偷倒、乱倒。

在场地内堆放作回填使用土方应集中堆放。

同时,在土方未干化之前,经表面整平压实后,用密目网进行覆盖。

定时洒水维持湿润,以有效地控制扬尘。

(六)建筑材料扬尘污染的控制

1、砂石设置专用池槽进行堆放,控制进料数量,做到随到随用,不大量囤积。

堆放时做到堆积方正、底脚整齐干净,并将周边及上方拍平压实,然后用密目网罩进行覆盖。

砂石料如过于干燥,应及时进行洒水。

2、施工用的页岩空心砖及配砖砌块必须在指定场地进行堆放。

进场后及时进行洒水湿润,定时由专人对堆放场地进行清扫。

3、其他易飞扬物、细颗散体材料(如塑料泡沫、膨胀珍珠岩粉末等),必须进行严密的遮盖或存放在不透风的仓库内,运输车辆要有防止泄漏、飞扬装置,卸料时采取集中码放措施,以减少污染。

(七)混凝土、砂浆拌制扬尘污染的控制

在混凝土、砂浆搅拌操作间四周进行封闭围挡,以控制和减少水泥扬尘对大气造成的污染。

袋装水泥设置封闭的库房进行堆放,安排专人进行管理,定时进行清扫,保持库内整洁,地面无积灰现象。

如需露天存放应采取严密遮盖措施。

装卸以及拌制作业时严格要求工人佩带口罩,做到轻搬轻放。

混凝土、砂浆拌制时严格按石子(砂)→水泥→砂顺序进料,以控制和减少水泥扬尘。

搅拌机储料池前应设置三面挡水,并做好排水沟、沉淀池,定期对沉淀池进行清理。

为减少施工现场扬尘污染源,施工现场全全部使用商品混凝土。

(八)木工机械作业扬尘污染的控制

木工加工棚按施工组织总设计的布置要求,在每个区段内落实责任制,指定作业场所环境保护责任人,负责木工棚的日常管理。

保持木工棚的整洁,及时清理木屑、刨花和边角料,必要时进行洒水湿润后再清理,并装袋运至指定地点堆放,定期处置。

(九)道路清扫扬尘污染的控制在施工现场主要道路边、生活区域内场地适当位置安装一些水龙头,使洒水皮管、洒水车能就近使用,便于操作。

道路安排专人每日对施工现场的道路进行1~2次的清扫,清扫前需进行洒水湿润,天气干燥或风力较大时,增加洒水频次,以保持路面的湿润。

所产生的生活垃圾和粉尘经分类袋装后及时地投放到指定的地点。

(十)运输车辆扬尘污染的控制

运输建筑材料、垃圾和泥土等的车辆,在驶出建设施工现场之前,要加强防尘冲洗、遮蔽、清洁等工作,防止建筑垃圾、泥土的散落,污染道路和周边环境。

冲洗车辆产生的泥浆水应通过二级沉淀达到排放标准后,方可排人城市公共管网。

沉淀池派专人定期进行清理,一般为2~3天清理一次。

(十一)砖槽切割加工作业扬尘污染的控制

管线安装施工的砖墙沟槽切割,应采用湿作业法进行施工。

装饰工程所用石材应优先组织半成品进入施工现场,实施装配式施工,减少因石材切割、加工所造成的扬尘污染。

现场石材切割加工应设置专用封闭式作业间,操作人员必须佩带防尘口罩,以降低或减少扬尘对环境的污染和人体的危害。

(十二)建筑垃圾扬尘污染的控制

1、建筑结构楼层内的施工垃圾(暴露垃圾)清扫前先洒水湿润,运输可采用搭设封闭式专用垃圾通道运输或采用密封容器、装袋清运,并派专人进行检查、监督。

严禁随意在预留洞、阳台、窗口处凌空抛洒。

所清扫集中的垃圾,在现场规划场地内堆放,并适量洒水或覆盖密目网,定时清运搬离现场,以减少粉尘污染。

2、建筑垃圾、工程渣土在48小时内不能完成清运的,在施工工地内设置临时堆放场,临时堆放场采取围挡、遮盖等防尘措施。

3、在施工现场处置工程渣土时进行洒水或者喷淋降尘。

4、施工现场堆放的渣土,堆放高度不得高于围档高度,并采取遮盖措施。

5、在建筑物、构筑物上运送散装物料、建筑垃圾和渣土时,采用密闭方式清运,禁止高空抛掷、扬撒。

(十三)生活垃圾扬尘污染的控制

生活垃圾安排专人进行收集、清理,按指定地点与建筑垃圾分开堆放,并进行密闭遮挡。

生活垃圾应由环卫部门及时清运出场。

禁止在现场焚烧建筑垃圾、废弃木料、塑料品和热熔沥青,以防止对大气的污染。

(十四)对涉及扬尘问题的作业班组进行专项防止扬尘交底,将扬尘防止工作具体落实到操作层,并建立奖罚措施。

(十五)项目部与作业班组逐级签定扬尘治理目标责任书,对扬尘治理工作进行目标化管理。

(十六)其他扬尘控制措施

1、土方作业过程中,安排专人及时清除路面遗洒的泥土,并使路面始终保持较湿润的状态,做到不泥泞,不扬尘。

土方施工期间,当气象预报风速达到5级以上时,停止施工作业。

2、禁止使用空气压缩机来清理车辆、设备和物料的尘埃。

3、清扫路面、脚手架时,采取先洒水后清扫的方法。

4、合理安排土石方等容易产生扬尘的工序。

5、野外施工现场主要运输道路,应进行地面硬化,及时洒水。

6、对于施工场地平整作业造成的粉尘排放,要及时洒水。

7、土石方施工现场,经常洒水,保持无风天目测无扬尘。

8、施工过程中,所需水泥库应设防护棚,四周封闭,地面进行硬化处理,水泥袋及时回收扎捆入库。

八、扬尘污染控制点

1、工地围挡及大门封闭控制;

2、现场硬化地坪施工;

3、土石方施工扬尘控制;

4、现场材料进出扬尘控制;

5、混凝土、砂浆的使用;

6、建筑垃圾处理;

7、生活垃圾处理;

8、脚手架施工扬尘控制;

9、结构施工扬尘控制;

10、木工房管理;

11、装饰施工阶段扬尘控制。

九、管理控制措施

(一)进行日常管理

1、施工现场保洁

施工区内派清扫班2-3人,每日进行定时清扫,及时洒水确保路面清洁;

日常车辆进出,必须对车辆进行冲洗,保证灰土不带出工地,生活区、办公区由保洁员每天进行日常保洁清扫工作。

(1)、每天进行1至2次清扫,清扫的尘土和垃圾必须及时处理,不得滞留;

(2)、在清扫前,必须对路面、地面进行洒水,防止清扫时产生粉尘而污染周边环境;

(3)、车辆进料必须进行登记,车辆出门必须进行洗车,如车辆拒不执行洗车,一律不予放行,并及时上报项目部领导;

(4)、做好保卫工作,与本项目无关的扬尘污染源禁止带入施工场地;

(5)、生活区垃圾箱必须及时更换垃圾袋,及时上盖,及时清运。

2、沉淀池管理

施工现场的沉淀池由清扫班清理,并形成记录。

(1)、项目内沉淀池必须做到二级沉淀;

(2)、日常每周一次对沉淀池进行清理,特殊情况下(如浇捣混凝土)必须及时清理,保证管道流水畅通;

(3)、不得将漂浮物和固体物排入沉淀池内;

(4)、专池专用,不得代替其它排水池;

(5)、不准损坏沉淀池;

(6)、定期对沉淀池的沉淀排污情况进行检查,保证排污达标。

3、专用建筑垃圾临时储存间管理

建筑垃圾临时储存间由材料员负责管理,及时通知环卫部门清运。

(1)、建筑垃圾必须通过楼梯或垂直运输机械进行转运,不得从建筑物高处向下流放污水、倾倒建筑垃圾。

(2)、建筑垃圾必须分类堆放,不得混堆;

(3)、禁止超量堆放;

(4)、及时进行遮盖洒水,防止粉尘挥发;

(5)、保持周边清洁,不得散落;

(6)、及时做好清运记录。

4、木工房管理

木工房由木工机械操作工负责日常管理,确保木工房产生的粉尘、废料不污染环境。

(1)、木工房专人操作和管理;

(2)、木工房必须保持全封闭,操作时必须关门;

(3)、保持木工房整齐、整洁,及时清理木悄及废料,木悄及刨花等必须在装袋后清运至指定地点,必要时可进行喷水湿润后再清理;

(4)、专房专用,禁止将木工房作他用。

5、垃圾及材料运输管理

垃圾及砂石等材料的运输,能导致在运输途中的撒、漏、扬等不良现象,造成扬尘污染和其它环境影响,必须实施有效控制。

(1)、垃圾的清运和砂石材料的进场必须是车厢自动翻盖的车辆实施封闭运输,无此设备的车辆禁止进场运输;

(2)、禁止超载,必须保证车厢封闭完整,不留漏缝;

(3)、车辆出门必须用水冲洗;

(4)、自动翻倒时必须缓慢进行,禁止猛加油门而造成排气管冲灰产生扬尘。

6、露天材料堆放管理

钢筋、黄砂、石子等均为工地露天堆放材料,如管理不好,将产生钢筋锈粉飞扬、砂石尘土飞扬等粉尘污染,因此必须加以控制。

(1)、严格控制成型钢筋进场时间,钢筋到场后立即整理归堆上架,做好标识;

(2)、石子、黄砂堆放在专用池槽,控制进料量,做到随到随用,不得大量囤积;

(3)、石子、黄砂必须堆积方正,底脚整齐、干净,并将周边及上方拍平压实,用密目网进行遮盖,如过分干燥,必须及时洒水;

(4)、使用砂石时禁止将所遮盖得密目网全部打开,稍打开一角,用后拍平盖好。

7、场地附近道路的清洁

对场地周边的道路设专人看管、检查,及时对道路进行洒水、清扫,以免因洒落的土、石、沙等在车辆经过时产生扬尘造成城市污染。

(二)进行阶段性管理

在加强基础设施日常管理的同时,必须按以下四个阶段进行动态管理。

1、土石方开挖阶段

(1)、施工过程中所有施工机械、设备、运桩车辆出门必须用水冲洗;

(2)、控制土石方开挖噪声污染,尽量选用低噪声的施工机械;

(3)、严禁在施工现场排放有毒烟尘和气体,不得在施工现场洗石灰、熬煎沥青,工地生活燃料应符合环保有关要求。

(4)、与土石方施工班组和爆破单位签订文明施工管理协议,协议中必须强调防止施工扬尘污染的责任,共同做好扬尘控制;

(5)、工程土石方开挖时合理安排施工进度与车辆安排,做到随挖随外运;

(6)、遇有四级风以上天气不得进行土石方回填、转运以及其他可能产生扬尘污染的施工;

(7)、运渣车必须有遮盖和防护措施,防止土石方飞扬、洒落和流溢。

否则,不允许其驶出工地。

(8)、土石方外运时除对车辆进行清洗外,在工地门口地面铺设草包,麻袋等防污染材料,并派专人进行清扫,防止泥土造成市政道路污染;

(9)、除做好硬地坪外,其它露土部位必须保持密实,不得随意开挖翻土。

2、结构施工阶段

(1)、搭设的脚手架外侧必须全部用密目网封闭,密目网达到2000目,无损坏和漏洞,旧网在使用前必须清洗干净;

对破损安全网要及时更换,钢管脚手架和塔吊等机具要定期除锈、刷漆。

(2)、结构周边的临边防护必须用密目网围护,底部设置防空隙的踢脚板,防止垃圾从楼层外围散落而产生扬尘;

(3)、楼层清理垃圾时,预先洒水湿润,待湿透后再进行清扫,各楼层垃圾集中堆放,用劳动车从人货梯清运至地面,为防止垃圾在清运时因风吹、抖动而产生扬尘,每部车上都必须遮盖密目网。

禁止从预留洞向下抛扔垃圾,更不准从结构外围抛扔垃圾;

(4)、清理脚手架垃圾时,禁止掀翻和拍打竹底笆,必须先进行洒水,然后用扫帚进行清扫,集中堆放在楼层内,用劳动车运下;

(5)、屋面进行隔热保温施工时,珍珠岩隔热板必须尽量整块铺贴,如需切断,必须在封闭的箱子内进行,防止珍珠岩碎末撒落飞扬,造成污染。

3、装饰施工阶段

(1)、由于装饰施工的建筑垃圾品种较多,在现场设置的垃圾堆放点必须进行分隔,以便分类堆放装饰建筑垃圾;

(2)、在进行饰面砖等石材切割或磨光时,必须设置专用封闭式的切割间,操作人员必须戴好口罩,必要时应带水切割;

(3)、拆除脚手架,禁止直接掀翻竹笆,必须先行洒水并清理垃圾;

(4)、施工现场禁止焚烧垃圾废料等;

(5)、装饰用的石膏粉、老粉、腻子粉等必须袋装,并入库集中管理;

(6)、装饰阶段应组织石材、木制品等成品进入施工现场,实施装配式施工,减少因切割石材、木制品等所产生的扬尘污染。

4、总体施工阶段

(1)、管道沟必须分段开挖,安装完毕后应立即回填,尽量减少翻开泥土的暴露时间;

(2)、如开挖土堆积时间过长,必须进行表面压实,并用密目网进行覆盖;

(3)、绿化土进场时必须随到随用,禁止堆积时间过长而产生扬尘;

(4)、禁止在道路和人行道上堆放或转运易扬尘的建筑材料。

(5)、工程结束前不得拆除工地围墙,如因正式围墙施工妨碍必须拆除临时围墙时,必须设置临时围挡,控制扬尘做到文明施工。

(6)、工程完工后必须及时清理现场和平整场地,消除各种尘源。

十、扬尘整治工作应急预案

为近一步改善市区大气环境质量,确保完成我标段控制大气污染任务目标,切实抓好我施工区扬尘整治工作,建立及时高效的扬尘整治工作机制。

现结合我标段扬尘整治工作实际,特制订我标段扬尘整治工作预案,具体如下:

(一)、工作任务、目标及原则

进一步提高建筑工地规范化、标准化管理水平,改变建筑工地整体面貌,提升建筑业整体发展水平,健全并强化建筑工地扬尘污染应急反应机制与能力,确保完成控制大气污染任务目标。

坚持“层级管理、条款结合”,协同配合、预防为主、快速反应、注重实效的工作原则。

(二)、组织指挥机构

1、成立以(林振明)为组长,(郑杰)为副组长,郑峨、陈培基、余陈斌、罗先福、陈海疆、陈志峰、刘军鹏、林盛、郑益洪为组员的扬尘治理领导小组。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工地安全部,(陈志峰)为办公室主任,负责协调各部门进行扬尘治理工作。

2、组织机构负责人电话:

(三)、预案等级及启动程序

应急预案分为四级:

1、空气污染预测指数(API)达到101-150时,启动IV级应急预案;

2、空气污染预测指数(API)达到151-200时,启动III级应急预案;

3、空气污染预测指数(API)达到201-300时,启动II级应急预案;

4、空气污染预测指数(API)达到301以上时,启动I级应急预案。

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及职责分工,根据当天上午区环保局提供的空气污染预测指数等级实施应急处置措施。

(四)、应急处置措施

1、IV级应急预案处置措施:

项目部扬尘治理小组,组织有关人员6小时内对所监管的在建工地,特别是土方开挖、土方装运、土方摊铺、石方爆破等有可能造成扬尘的地带进行一次全面湿化处理,重点搞好监督检查,采取职能措施,控制扬尘污染。

每12小时将处置情况上报区扬尘办。

2、III级应急预案处置措施:

项目部扬尘治理小组,组织有关人员4小时内对所监管的在建工地,特别是土方开挖、土方装运、土方回填等有可能造成扬尘的地带进行一次全面湿化处理,重点搞好监督检查,采取职能措施,控制扬尘污染。

每8小时将处置情况上报区扬尘办。

3、II级应急预案处置措施:

项目部扬尘治理小组,组织有关人员3小时内对所监管的在建工地,特别土方开挖、土方装运等有可能造成扬尘的地带进行一次全面湿化处理,重点搞好监督检查,采取职能措施,控制扬尘污染。

每6小时将处置情况上报区扬尘办。

4、I级应急预案处置措施:

项目部扬尘治理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高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