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旅游业十五计划1.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742493 上传时间:2022-10-23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33.0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省旅游业十五计划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广东省旅游业十五计划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广东省旅游业十五计划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广东省旅游业十五计划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广东省旅游业十五计划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广东省旅游业十五计划1.docx

《广东省旅游业十五计划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省旅游业十五计划1.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广东省旅游业十五计划1.docx

广东省旅游业十五计划1

广东省旅游业十五计划

目  录

  一、现状与形势

  

(一)“九五”回顾与总结

  

(二)“十五”形势分析

  (三)问题与挑战

  二、指导思想与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二)“十五”目标

  三、“十五”发展重点

  

(一)市场开发重点

  

(二)产品开发重点

  (三)区域发展重点

  四、策略与措施

  

(一)政府主导策略

  

(二)粤港澳协同发展策略

  (三)环境致胜策略

  (四)科教兴旅策略

 

  广东省旅游业“十五”计划

  一、现状与形势

  

(一)“九五”回顾与总结

  1.旅游产业规模扩大,业绩突出,成为广东经济新的重要增长点。

  “九五”时期是我省旅游产业规模迅猛扩张的时期,旅游创汇、旅游业总收入等主要旅游经济指标均居全国首位,2000年总收入1149.95亿元,约占全国的1/4,其中国内旅游收入809.87亿元,旅游创汇41.12亿美元。

旅游业在广东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和地位也日益突出,2000年广东旅游业增加值491.88亿元人民币,占全省gdp的5.10%,占全省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13%,旅游业已成为第三产业的支柱产业。

  2.入境、出境、国内旅游三大市场互补互促,均形成规模,呈现出齐头并进的良好态势。

  “九五”期间,广东入境旅游人数年均增长13.96%,1999年从广东入境的海外游客5923万人次,占全国的81.4%。

随着广东经济大省地位的确立,居民旅游意识不断增强,国内旅游大大超过国际旅游,出境旅游也稳步发展。

1996-1999年全省城市接待国内旅游人数年均增长4.73%(1999年6033万人次),出境旅游人数93.35万人次。

  3.旅游基础设施逐步完善配套,旅游要素改善明显,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旅游产业体系。

  “九五”期间,广东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全省形成了以广州、深圳为中心的高速公路、铁路、航空、海运立体交通网络,加上51个一类开放口岸,与国内外沟通的大进大出条件更为完善。

旅游六要素改善明显,其中标志旅游业发达程度的旅行社、酒店、旅游景区建设成绩突出。

2000年末全省共有旅行社499家,其中国际社175家,国内社324家,是全国旅行社业中的第一集团军。

酒店建设走在全国前列,全省酒店、招待所7000家,具备年接待国内外游客1亿人次的能力。

其中高档次的五、四星级酒店分别为19家和61家,为全国之最。

酒店硬件设施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软件水准领先全国。

旅游资源开发和利用成绩巨大,无论是经济发达的珠三角还是经济次发达的东西两翼和山区腹地,都从本地特色出发开发了一批有吸引力的旅游景区、景点。

到1999年底,全省纳入统计范围的景区景点有274家,拥有6个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3个国家级和22个省级风景名胜区,1个国家级和29个省级旅游度假区,12个国家级和22个省级森林公园。

餐饮、旅游购物和旅游娱乐环境也日益改善,质量进一步提高,旅游“六要素”基本配套成龙,为21世纪广东旅游业发展为广东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奠定了坚实基础。

  4.区域合作成效显著,粤港澳大三角旅游区在三地旅游界“携手合作,共谋发展”的推动下迈出实质性步伐。

  1993年“珠江三角洲旅游区”总体名称推出后,粤港澳大三角受到国际旅游界的重视,被誉为“一江珠水、三颗明珠”。

目前已有20多个国家的130多家旅行社在销售这一线路。

“九五”期间,这一国际旅游区建设力度更大,也更具实效。

1998年粤港合作联席会议上,旅游合作被列为重要内容,三地合作层次提升,领域拓宽,从单纯的市场推广扩大到规划、开发、管理、人才、信息等的全方位合作,使粤港澳旅游分享到共同繁荣的总体效益。

  5.旅游城市发展迅速,以广州、深圳为代表的珠三角城市群成为目前全国最富活力、旅游经济最为发达的区域。

两市的旅游经济综合实力近年保持在全国同类旅游城市的前二位。

在广州、深圳的带动辐射下,珠海、佛山等旅游城市也纷纷崛起,共同构建成珠三角旅游城市带,是目前我国最为发达、最具活力的旅游区域。

1998年全国创建优秀旅游城市的验收评审中,我省参创的广州、深圳、珠海、肇庆四市全部以高分进入“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前列。

  

(二)“十五”形势分析

  1.基本背景

  

(1)世界旅游组织报告指出,旅游业已成为世界第一大产业,并正快速增长,中国可望在2020年成为世界最大旅游接待国和世界第四大客源输出国。

  中国将完成从亚洲旅游大国到世界旅游强国的历史跨越,在这伟大跨越中广东是中国实现“旅游强国”目标的第一责任省。

  

(2)“十五”期间,广东将按照江泽民同志提出的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要求加快发展。

广东经济的快速发展将强有力地推动广东旅游再上新台阶。

党和政府对假日经济、扩大内需的重视程度不断增强,民众的旅游观念日趋成熟,居民消费进入升级换代时代,旅游的普遍消费化时代正在到来。

  (3)“十五”初期,我国将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给广东旅游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

在机遇方面,有利于优化旅游业发展的大环境;有利于建立更加符合国际规则的运营机制,提高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有利于增加国际客源;有利于广东旅游业总体规模的壮大。

在挑战方面,主要体现在造成人才和市场的流失,对广东的旅游企业尤其是旅行社造成一定的冲击。

  (4)迪斯尼落户香港,对广东旅游业是一大利好。

大量的外省游客将通过广东而前往香港,东南亚客源也可望更多进入广东。

粤港澳三地的区域旅游合作驱动力加大。

  2.广东旅游发展优势

  

(1)区位优势。

广东濒临南海、毗邻港澳、具有良好的粤港澳合作基础。

  交通便捷,口岸众多,是中国重要的旅游过境地。

而且是全国最大的侨乡,全球近4000万华侨和华裔中,广东籍的占60%。

  

(2)经济优势。

广东综合经济实力在全国各省市中保持领先地位,是一个经济强省。

经济优势从三个方面确立了广东旅游业发展的优势。

一是经贸联系密切,商务、公务旅游发达;二是基础设施水平较高,具备了大进大出的条件;三是居民的旅游消费观念及旅游消费能力不断增强,旅游市场需求旺盛。

  (3)观念优势。

广东改革开放先行一步、逐步与国际惯例接轨,形成了一种勇于探索、大胆创新、国际规范意识和市场竞争意识较强的思想环境与人才培养环境,在人的观念上已经具备了较强的市场适应能力,带来了观念、人才和管理上的优势。

“三大一新”(“着眼大区域,营造大环境,塑造新形象,发展大旅游”)工作思路的提出,为广东旅游行业管理工作提供了很好的指导思想,营造了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

  (4)资源组合优势。

广东旅游资源具有门类齐全、组合良好、分布合理的整体优势。

地处南亚热带、濒临南海、地貌类型多样的地理环境赋予了广东开发各类旅游产品的丰富的自然资源素材。

人文旅游资源蕴含深厚潜力,岭南文化具有客家、潮汕、广府、少数民族和西方文化相融合,以近代历史文化、商业文化、饮食文化为强势的地域文化特征。

  3.趋势预测

  

(1)广东旅游将以超出一般产业的速度发展,并日益明显地发挥其“动力产业”作用,其产业地位从一般产业向支柱产业加速跃进。

  

(2)“粤港澳旅游区”将成为亚太地区的主要旅游中心之一,虽然来自外省和东南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广东旅游凭借与港澳日趋紧密和便捷的联系及活跃的经济仍居国内各省市前列,广东将在巩固中国主要国际客源过境地优势的基础上,发展为在国际上具有一定影响和竞争力的旅游目的地。

  (3)以广州为中心的放射状高速公路网、铁路网和航空网基本形成,省内山区、两翼的交通运输发展也大大加快。

以高速公路、城际轻轨为主体的快速交通网络的形成使珠三角成为一个大的整体旅游区,城市之间资源共享、景点共享、市场共享,区域协作成为非常必要和广为接受的发展观。

  (4)港澳台仍将是广东海外客源市场的主体,东亚、东南亚等近距离市场发展潜力巨大。

在商务、探亲等传统市场基础上,度假市场将有显著增长。

随着香港迪斯尼的建设、粤港澳协同发展和广东旅游产品精品化战略的实施,省外观光旅游市场将有较大的增长,广东与港澳之间的进出便捷程度成为重要的影响因素。

对于中长距离国内客源而言,经济因素仍将是主要驱动力,商务旅游、公务旅游仍旧是他们到广东旅游的主体,城市活力对广东旅游的意义增大,需要加大商务、公务、会议、节庆等产品及其服务的开发力度。

省内客源市场仍将是广东最主要的旅游市场,旅游成为广东人民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度假旅游将成为短线游重点产品。

国民旅游计划全面推开,将使修学旅游、带薪旅游、奖励旅游大大发展。

出境旅游目的地将有所增加,手续简便化,人数也会有大的增长。

  (5)旅游者的活动模式将发生变化,散客旅游多于团队旅游、短线旅游多于长线旅游的趋势加强,旅游者在旅游地停留时间减少,出游次数增多。

各种消费层次的旅游需求尤其是大众化的旅游需求将大大增长。

旅游者对于参与性旅游活动将表现出越来越浓厚的兴趣。

  (6)人性化旅游成为一个主要的发展方向,旅游产品越来越多地考虑人本身的需求,以人为本,走向人本关怀。

“以游客为中心”将成为贯穿广东旅游发展各方面的主流观念。

  (7)旅游者在年龄、性别、职业等传统细分的基础上进一步分化为若干以兴趣、爱好和背景相区分的“族”,个性化旅游需求推动广东旅游走向主题化。

  主题旅游线路、主题宾馆度假村、主题(专业)旅行社、主题性郊区旅游项目将蓬勃发展。

  (8)加入世贸之后,广东的旅游企业分化将大大加剧,大规模、集团化与小型化、特色化同时成为两个发展极。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与实行股份制改造将成为旅游企业发展的客观需要。

连锁化与品牌经营成为发展方向,质量价格比将继续提高。

  (9)知识经济和信息技术对旅游业的影响日益明显和深入,互联网预定及宣传得到普遍应用,建立全省性或区域性的旅游网络信息中心成为迫切要求,旅游产品的高科技含量日益增加,高素质人才需求日益增大,人才竞争日趋激烈。

  (10)形象与环境成为旅游区、旅游企业市场竞争的关键要素,以政府为主导的旅游促销活动和规划将大大加强,旅游者对大环境的要求将日益强烈,进而推动广东在软硬件两方面与国际一流旅游目的地接轨。

广东旅游业将更加主动积极地贯彻可持续发展观念,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社会效益三方面协同发展意识不断增强,开发经营的水平不断提高,旅游开发和经营将更多地服务社区、面向市场、面向未来。

  (三)问题与挑战

  1.旅游业空间竞争加剧,表现为国际竞争国内化、国内市场国际化。

广东作为过境地的地位不断弱化,从广东入境的游客占全国入境游客总数的比重,已由1980年的93.3%降到1999年的81.4%,需要在努力保持过境地地位的同时向旅游目的地强化和发展。

  2.广东旅游业内部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突出表现为产业要素发展不平衡、各要素内部发展不平衡和地区旅游业发展不平衡,制约着其整体素质和效益的提高,经济结构调整将是广东旅游发展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

  3.广东在语言、交通、咨询、安全等方面尚未营造出“以游客为中心”的旅游环境,有待与国际上旅游业发达地区全面接轨。

旅游经营环境也有待进一步改善。

  4.作为广东旅游核心区域的中心城市旅游功能不健全,与国外旅游业发达城市相比,还有很大差距。

目前还主要是一个商务旅游目的地,中心城市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5.地区割据和行业壁垒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广东旅游业的发展。

旅游业是一项关联性很强的产业,需要相关产业的支持,需要全社会的力量来推动。

由于受地方保护主义和以前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地区割据和行业壁垒现象在广东旅游业发展过程中依然存在,阻碍了广东旅游业走向国际化、现代化,制约了广东旅游业整体素质的提高,损害了广东旅游在国际上的形象。

  6.适应广东旅游业现代化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不足,现代技术在旅游业中没有得到及时充分运用。

中国加入世贸以后,广东旅游业面临的人才和技术挑战将更为严峻。

加快人才的培养和现代技术的运用应成为广东旅游业的紧迫任务。

  随着科技的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