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耳日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741739 上传时间:2022-10-23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37.8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爱耳日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爱耳日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爱耳日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爱耳日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爱耳日教学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爱耳日教学设计.docx

《爱耳日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爱耳日教学设计.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爱耳日教学设计.docx

爱耳日教学设计

二年级健康教育“爱耳日”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爱耳日 

2、孩子为什么会聋?

 

3、怎样防治?

 

教学重点:

 

人 的 耳 朵 由 哪 几 部 分 组 成 

教学难点:

 

预防耳聋 

教学过程:

一课时 

一、爱耳日 

每年的3月3日为全国的“爱耳日”,其目的是为了树立全民爱耳意识,减少耳聋的发生,加强耳病的防治,提高国民的健康水平和人口的整体素质。

 

二、为什么会耳聋 

孩子为什么会聋?

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先天的,有后天的。

有由于遗传、感染、疾病、环境噪音污染、意外事故等等原因致聋而药物中毒又是危害最大的。

在每年新增的3万多名聋儿中,大约有一半是由于药物中毒导致的耳聋!

一个健康的孩子因为在发烧或其他疾病中打了卡那霉素、庆大霉素或链霉素,病好之后却发现孩子耳朵听力下降了,做父母的真是追悔莫及。

 

三、耳朵的组成 

人 的 耳 朵 由 哪 几 部 分 组 成?

 

1.人有外耳——中耳——内耳三部分组成。

  

2.外耳、中耳具有集音、传音、扩音作用; 

3.内耳具有位置觉、平衡觉和感音作用。

  

四、耳 聋 能 遗 传 吗?

 

先天聋的发病率约占我国聋人的50%,而遗传聋约占先天聋的85%,其大多数为常染色体稳性遗传。

具有关文献报道,在正常群体中,近亲结婚率仅为2‰为近亲结婚。

可见近亲结婚是并发遗传聋的主要因素。

 

五、预防耳聋 

先天遗传聋应以预防为主,首先要做到:

  

(1)严格执行婚姻法,绝对禁止近亲结婚。

  

(2)两名先天遗传聋人之间不应结婚,如各种原因非婚不可者,婚前一定绝育。

  

(3)先天遗传聋人可与非遗传后天聋人或正常人结婚。

  

(4)如果先天遗传聋人与非遗传后天聋人或正常人结婚,第一胎为先天聋儿,绝不能再生第二胎。

  

(5)耳聋青年男女,通过耳聋遗传咨询,判定其是否具有家族遗传史。

二年级健康教育 “世界睡眠日 ”教案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了解睡眠卫生基本知识。

    

2、培养学生的调节睡眠的技巧。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一)教学重点:

睡眠卫生基本知识。

    

(二)教学难点:

睡眠的生理知识。

    

三、教学课时:

1课时。

    

四、教学准备:

课件    

五、教学过程:

  

【导言】俗话说,人生有三分之一的时间是在睡觉。

实际上,如果你的睡眠出问题,这三分之一的时间,也会大大影响你另外三分之二的活动时间。

睡觉是人体调节"生物钟"的方法之一。

每个人都要保持一定的睡眠时间,才能不断地获得充沛的精神体力。

“健康的体魄来自睡眠”。

这是科学家们新近研究后提出的观点。

国际精神卫生和神经科学基金会把每年的3月21日定为“世界睡眠日”。

  

处于发育期的学生,每天应保持多长的睡眠时间才合适呢?

由于同学们所处的家庭环境、营养条件和体质的强弱不同,因此睡眠时间不可能强求一致。

就一般情况来说,同学们每天必须保持8小时-9小时的睡眠时间。

这是因为同学们的年纪比较轻,身体又处在生长发育阶段,体内各器官都还比较幼嫩,机能发育尚不够稳定,大脑神经细胞也发育得不够完善,容易产生疲劳,因而需要较长的休息时间才能恢复。

  

睡眠不足对健康的危害甚大,切莫忽视。

主要体现在影响大脑的创造性思维和处理事物的能力,影响青少年的生长发育。

 经常睡眠不足,会使人心情忧虑焦急,免疫力降低,由此会导致种种疾病的发生。

  

同学们不但要保持一定的睡眠时间,而且还要养成良好的有规律睡眠卫生习惯,了解自己到底需要几个小时睡眠才足够。

一般来说,晚上9~11点,中午12~1:

30,凌晨2~3:

30入睡能取得较好的睡眠质量。

应该尽量避开人体昼夜生理上的三个兴奋期:

早上9~10点,晚上7~8点,深夜11:

30~12:

30。

此时,人体精力充沛,反应敏捷,思维活跃,情绪激昂。

  

睡眠姿势以双腿微屈,向右侧身睡,维持脊椎自然“S”字形最好。

因为这种睡姿可以使身体肌肉放松,胃内的食物顺利地流向肠子,同时也不会压迫心脏。

姿势不正确,会造成背部肌肉操劳过度,结果产生背痛或背部僵硬的问题。

最初的熟睡关键是枕头,理想的枕头是能够维持颈部与头部之间的自然曲线,又不会对颈部造成压力。

  

同学们还应创造条件,争取每天中午能稍事休息,以便能有良好的精力应付下午和晚上的学习和其他活动。

国外的科学家通过实验证明午间睡眠可以使人的新陈代谢趋缓,消耗能源减少,从而避免早衰。

其实,需不需要午睡和个人自身的体质、睡眠状态、年龄以及有无器质性疾病等条件密切相关。

晚上睡得少、质量差,中午就该用午睡来补充。

年轻人尤其是幼儿,他们的脑细胞数量多,耗氧大,午睡会对他们有益。

睡眠质量差的老人也能通过午睡来让大脑得到真正的休息。

此外还应定时运动,健康饮食,睡觉前不宜吃太多东西,不要喝浓茶、咖啡、抽烟等。

尤其是要克服因学习或娱乐(尤其是不健康的娱乐)而通宵达旦的不良习气。

  

专家建议大家睡醒后要注意这几个“半分钟”,即:

不要马上起床,先在床上再躺半分钟;从床上坐起来后,在床边坐半分钟;靠床边站立半分钟,然后再活动。

这样渐进性的活动可以让身体各器官适应变化,减少猛然起床对血管的压迫,避免摔倒等风险,有利于心律等的稳定。

 

二年级“防治结核病知识”健康教育教案

一、时间:

20XX年4月9日 

二、主要内容:

向学生宣传防治结核病知识 

三、教育过程 

(一)引入 

3月24日,一个普通而又重要的日子—— “世界防治结核病日”。

 

(二)了解结核病知识 

什么是结核病呢?

结核病是一种古老的疾病,它是由结核杆菌感染引起的慢性传染病,又称痨病,在人体的任何部位都有可能发生,其中以肺结核病最为多见。

在旧中国,由于经济极端落后,我国结核病患病率、死亡率均相当高,故有十痨九死之称。

20世纪50年代后,随着人类进步和医疗技术水平的提高,卡介苗和有效抗结核的化疗药物使用,结核病曾得到有效的控制。

但20世纪80年代以来,由于不正规治疗导致耐药结核菌的出现和蔓延、艾滋病流行、高感染或高危人群流动等原因,结核病在全球上重新蔓延,严重危害人类健康,成为全球重大公共卫生问题。

1993年4月23日,在伦敦召开的第46届世界卫生大会上,世界卫生组织(WHO)史无前例地宣布“全球结核病处于紧急状态”。

1998年,WHO再次发出“遏制结核病行动刻不容缓”的呼声,号召全球紧急行动起来,加强对结核病的预防控制工作。

世界卫生组织还将3月24日定为世界防治结核病日。

今年“世界防治结核病日”的宣传主题为:

控制结核人人有责。

 

我国目前的结核病病人数量居世界第二位,是世界上22个结核病高负担国家之一。

据2000年全国结核病流行病学调查,我国目前约5.5亿人感染了结核杆菌;现有活动性肺结核病人约450万,其中传染性肺结核病人约150万,每年约13万人死于结核病;结核病疫情在经济欠发达的中西部地区更为严重。

由于儿童对结核病的抵抗力较弱,学生时期身体各系统发育不平衡,机能不协调,代谢旺盛,受到感染后容易发病,易惟患结核病。

学龄期间,一旦发病,病变进展迅速,容易随血行播散,成为结核性脑膜炎等急性结核病,不仅健康受到损害,而且影响学习和工作。

 

(三)防范措施 

为控制学校结核病的发生和流行,我们每一个成员都必须行动起来,采取必要的防控措施:

  

1.认真贯彻《传染病防治法》、《学校卫生工作条例》,学校内一切场所均应采取湿性打扫,即扫地先洒水,避免尘土飞扬;对教室要经常通风换气,保持空气新鲜,减少结核病的感染和传播机会;使用湿布擦家具,禁止随地吐痰,咳嗽时用手帕或擦巾纸掩住口鼻,防止排菌肺结核病人痰中的大量结核菌随尘土飞扬而造成传播。

 

2.开展体育锻炼,加强营养,注意劳逸结合,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及抗病能力。

发现有低热、盗汗、咳嗽、痰中带血等症状时,要及时到医院或疾控中心检查。

确诊结核病后,要及时治疗。

 

(四)总结 

同学们,让我们行动起来,从我们的日常行为做起,对结核病说“NO”。

 

 

老师在给同学们讲解有关防治结核病的知识

孩子们在做有关结核病防治的知识试题

老师在给同学们讲解如何爱护我们的耳朵

孩子们在看如何保护我们的耳朵的有关视频

老师在给同学们讲解有关世界睡眠日的知识

看,同学们看得多么认真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