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场育苗中心项目可研报告.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740523 上传时间:2022-10-23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36.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围场育苗中心项目可研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围场育苗中心项目可研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围场育苗中心项目可研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围场育苗中心项目可研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围场育苗中心项目可研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围场育苗中心项目可研报告.docx

《围场育苗中心项目可研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围场育苗中心项目可研报告.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围场育苗中心项目可研报告.docx

围场育苗中心项目可研报告

 

附表:

附表1项目区各类土地面积统计表

附表2项目建设内容、任务表

附表3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绿珠苗木种植有限公司育苗中心建设项目投资估算表

附表4总成本费用估算表

附表5固定资产折旧、无形资产和其他资产摊销估算表附表

附表6利润及利润分配表

附表7销售(营业)收入、销售(营业)税金及附加和增值税估算表

附表8项目投资现金流量表

附件:

附件1项目法人相关证明文件

附件2土地租赁协议

附图:

附图1绿珠苗木种植有限公司育苗中心建设项目位置图

附图2绿珠苗木种植有限公司育苗中心建设项目功能分区图

附图3绿珠苗木种植有限公司育苗中心建设项目布局图

 

1总论

1.1项目提要

1.1.1项目名称

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绿珠苗木种植有限公司育苗中心建设项目

1.1.2项目建设地点

育苗中心位于围场县龙头山乡小锥山村

1.1.3项目法人

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绿珠苗木种植有限公司

1.1.4法人代表

岳梅峰

1.1.5项目性质

新建

1.1.6项目建设目标

利用荒地,按照《林木种苗工程项目建设标准》建设100亩良种育苗中心,年产优质苗木600万株,为围场及周边地区生态造林、城市绿化提供优质、良种苗木。

1.1.7项目建设的内容及其规模

育苗中心占地100亩,其中育苗地80亩,新建办公、生产用房200平方米,塑料大棚2座,对育苗地进行客土、土壤改良,购置喷灌系统1套,农用运输车及拖拉机各1辆,购置育苗机具及设备1套,修建作业道路1.5千米、排水沟3千米,架设高压输电线路500米,购置变压器1台,修建围栏2千米。

1.1.8项目建设期限

项目建设期17个月,即2011年7月-2012年12月底。

1.1.9项目投资规模及其来源

估算项目建设总投资180.0万元,其中,建安工程84.4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46.9%,设备购置70.0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38.9%,其他25.6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14.2%。

资金来源:

申请北京市支持周边地区补助资金160.0万元,占总投资的88.9%;企业自筹资金20万元,占总投资的11.1%。

1.1.10项目效益

项目建成后,年创利润198.46万元,所得税前项目投资财务内部收益率29.23%,项目投资回收期5.48年,项目投资财务净现值542.65万元;所得税后项目投资财务内部收益率24.41%,项目投资回收期5.75年,项目投资财务净现值373.53万元。

项目建成后除较大经济效益外,还有较大的社会效益和一定的生态效益。

1.1.11编制单位

河北承德林业调查规划设计院

1.2编制依据

1.2.1《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

1.2.2《国家林业局林木种苗工程管理办法》(2001年);

1.2.3《林木育苗技术规程》(GB/T6001-85)

1.2.4《林木种苗工种项目建设标准(试行)》(2004年);

1.2.5《河北省苗木质量管理办法》(2002年);

1.2.6《林业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规定》。

1.2.7国家及地方其它有关政策、法规、标准、规程和条例。

1.3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按照国家林业局《林木种苗工程项目建设标准》,将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列表见下表:

表1-1主要经济技术指标表

序号

内容

单位

数量

1

项目用地规模

100

2

年产苗木

万株

600

3

种子指标

①种子净度:

≥95.0%;

②种子发芽率:

≥70.0%;

③种子生活力:

≥75.0%;

④种子含水量:

≤10.0%;

4

办公、生产用房

平方米

200

5

人员编制

10

6

总投资

万元

180

其中工程费用

万元

154.4

其他费用

万元

21.5

预备费

万元

4.1

7

资金来源

申请北京市支持周边地区补助资金160.0,自筹60万元

1.4可行性研究结论

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绿珠苗木种植有限公司育苗中心建设项目以项目区内外生态造林和城区绿化需求为依据,符合产业政策。

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绿珠苗木种植有限公司具有丰富的苗木培育管理经验,又有多家科学院所作技术支持,具有建设良种育苗中心项目建设的能力。

育苗中心投资规模适宜,建设期较短,示范性强,风险小,见效快。

项目区综合条件优越,工程建设的生态效益显著、社会效益巨大、经济效益突出。

通过项目的实施,必将带动全县乃至全省苗木培育和林业产业更好更快发展,对围场县农林业种植结构战略性调整、增加农民收入、解决三农问题,全面推进全县经济社会和谐发展起着极其重要的促进作用。

因此,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绿珠苗木种植有限公司育苗中心建设项目是必要的、可行的。

 

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2.1项目建设背景与由来

林木种苗是林业生产最基本的生产资料,是保证造林绿化和生态环境建设,提高营林质量,加速资源增长,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物质基础。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对生态环境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城市园林绿化步伐加快,城镇绿化工程也日益提到政府工作议事日程,各项林业工程建设的规模不断提高,投资额度日益加大,对苗木的需求量不断增长。

加快优良苗木育苗中心建设,已成为我省园林绿化及各项林业工程建设的当务之急。

为了解决围场县乃至周边省、市生态造林、园林绿化及其它工程造林苗木短缺问题,在充分调查和认真研究的基础上,绿珠苗木种植有限公司确定在围场县龙头山乡建设育苗中心,以达到为全县及周边省、市(区县)提供优质苗木,并对生态造林、园林绿化、交通绿化、工程造林等绿化工程产生示范带动作用。

2.2市场需求分析

2.2.1全省种苗生产现状

据不完全统计,2008年全省林业苗圃3956处,经营面积42630公顷,产苗量33亿株,良种苗木产量8.66亿株。

据有关资料介绍,在我省的工程造林及社会造林中,优良种苗使用率不足造林需苗量的32%。

因此,建立林木良种育苗中心,改变我省工程造林苗木结构,提高林业工程建设质量,加快全省林业建设步伐,已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首要问题。

2.2.2国内市场需求预测

随着我国各级政府对环境保护的重视和西北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各地区加大了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力度。

加之我国有关法律也已经规定植树造林必须使用良种壮苗,社会各界也已充分认识到良种造林对提高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的重要作用,因此,对良种壮苗的需求越来越迫切。

在苗木经营活动中,良种苗木的市场价格、销路和经济效益远远超出一般品种,良种种植材料及良种苗木具有更大的市场需求空间。

据不完全统计,近几年,我国林业建设工程及城镇园林绿化用苗大致稳定在260亿株左右,而全国优良种苗产量仅为78亿株,苗木市场供需矛盾突出,优良种苗缺口很大。

2.2.3省内市场需求预测

随着我国林业工程建设的不断深入,近几年来,我省先后启动防护林工程,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退耕还林工程、太行山绿化工程、速生丰产用材林中心建设工程、沿海防护林建设工程、平原绿化工程、通道绿化工程、城镇周围绿化等一系列重大工程,造林任务每年都在350万亩左右,这样大的造林任务,如何提高造林质量和总体绿化水平已经成为各个主管部门急待解决的问题。

针对目前苗木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建设林木优质育苗中心,是势在必行的趋势。

据不完全统计,我省每年造林需苗量大致稳定在18.5亿株,而良种苗木的产量仅为8亿多株,若达到供需平衡,尚有10亿株良种苗木缺口亟待解决。

因此,良种苗木市场环境相当宽松,前景看好。

2.3项目建设必要性分析

2.3.1项目建设是林业发展的需要

项目实施后,能够源源不断地为位围场县乃至全省及周边地区生态建设和造林绿化提供新的优质苗木资源;能够充分发挥育苗中心的区位优势,引导社会有序地进行良种苗木生产;能够及时解决良种选育和良种苗木生产实践中遇到的新问题,切实发挥好科技支撑作用。

建设林木优质育苗中心,是稳步推进林木良种繁育进程,适时满足社会对良种苗木的多元化需求,为社会高效率创造三大效益和快速壮大林业行业自身的根本大计。

2.3.2项目建设是调整产业结构和解决“三农”问题的需要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了“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的奋斗目标,没有农村的小康就没有全国的小康,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我国政府近阶段的主要任务,“三农”问题是我国政府优先解决的问题之一。

林业生产实践证明,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大力发展林业生产则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

通过育苗中心建设,还可辐射带动全县及周边地区农民育苗和造林的积极性。

因此,在围场县建设优质育苗中心,无疑对解决当地“三农”问题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

2.3.3项目建设是改善生态环境的需要

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我省先后启动了三北防护林、太行山绿化、京津风沙源治理、退耕还林(草)工程、世界银行贷款造林项目、中德合作造林项目、平原绿化工程、城镇绿化工程、通道绿化工程、沿海防护林工程、速生丰产用材林基地建设工程等大型林业工程建设项目。

经过20多年来的艰苦努力,各项林业工程建设和园林绿化工程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我省的生态环境也得到了初步的改善。

随着工程建设进一步发展,主要造林树种良种壮苗短缺日益显现。

因此,建设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绿珠苗木种植有限公司育苗中心是加快我省林业工程建设和园林绿化步伐,进一步改善我省生态环境的需要。

 

3项目建设条件

3.1自然地理条件

3.1.1行政区划

围场县隶属于河北省承德市。

全县总面积9219.72平方公里,是全省面积最大的县。

3.1.2地理位置

项目所在地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位于河北省最北部,地处东经116°32′—118°14′,北纬41°35′—42°40′,东邻内蒙古赤峰市,北接内蒙古克什克腾旗,西北与内蒙古多伦县相连,南及西南分别与本市的隆化和丰宁两县接壤。

项目区位于围场县龙头山乡小锥山村西部,育苗中心距围场县城仅10公里,交通便利。

3.1.3地形地貌

围场地处大兴安岭余脉、内蒙古高原和燕山余脉交汇处,由坝上高原和冀北山地等地貌构成,海拔高度在750米至2067米之间。

在西部御道口至白水,有一道自西南向东北蜿蜒的塞罕坝(全称“塞罕达巴罕色钦”蒙语的意思是美丽的山岭),把全县分为围场高原和坝下冀北山地两部分。

围场高原,地势平坦,流水侵蚀微弱,风蚀强烈,多风蚀洼地,地表呈波状起伏.坝下山地是阴山余脉,大兴安岭余脉和七老图山的交接地带。

深山区山岭连绵不段,山峰层峦叠嶂,山环交错,沟谷纵横,山高林密。

整个坝下山地,川大山低,许多山峰海拔在2000米以下。

有些山顶部平坦,为桌状,北部的大光顶子山,海拔1940米为全县的最高峰。

3.1.4河流水系

围场县河流很多,并且均于县境内,水浅流急,受雨水补给影响,流量变化大。

可分为滦河和辽河水系。

伊逊河是本县境内的一条主要河流.在本县境内长88.5公里,流域内为主要经济区。

小滦河自北向南流经西部地区,在本县境内长95公里,该河源于塞罕坝上茂密的森林,因汇入滦河故得名“小滦河”阴河源于北部接坝地区,在本县境内长62.1公里,也是本县北部最大的河流。

3.1.5水文

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境内水资源丰富,坝上有天然湖泊数十个,坝下有水库7座,6条主要河流,流量42亿立方米,地下水储量1.195亿立方米,是滦河、辽河的发源地之一,年降水量在400-500毫米之间,伊逊河从项目区流过。

3.1.6气象

项目区处于暖温带向寒温带过渡地带,属温带半湿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型山地气候。

其气候特点是:

四季分明、冬长夏短、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雨量适中、气候多变。

年平均气温8.0℃,极端最高气温40.5℃,极端最低气温—26.3℃。

年平均降水量530.2毫米,日最大降水量148.8毫米,时最大降水量50毫米,年内雨量主要集中在七、八、九三个月份。

无霜期121—152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