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学课后习题答案祈春节版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7393738 上传时间:2022-12-01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38.2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宏观经济学课后习题答案祈春节版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宏观经济学课后习题答案祈春节版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宏观经济学课后习题答案祈春节版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宏观经济学课后习题答案祈春节版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宏观经济学课后习题答案祈春节版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宏观经济学课后习题答案祈春节版Word格式.docx

《宏观经济学课后习题答案祈春节版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宏观经济学课后习题答案祈春节版Word格式.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宏观经济学课后习题答案祈春节版Word格式.docx

3.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有何区别与联系?

联系:

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是互为补充的。

微观经济学是在总量一定的前提下,研究各种资源的最优配置;

而宏观经济学是在配置方法既定的条件下研究这些资源总量的决定问题;

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都采用实证分析法,属于实证经济学;

都以市场经济制度为背景;

都采用均衡分析的方法。

区别:

两者分析对象不同。

宏观经济学研究的是社会总体的经济行为及其后果;

微观经济学研究的是个体的经济行为及其后果。

两者要解决的问题不同。

微观要解决的是资源配置问题,及如何有效利用现有资源实现决策目标的最优化,如消费者选择的效用最大化,厂商的利润最大化等问题;

而宏观经济学要解决的是资源利用问题。

即在把资源最优配置作为既定条件,研究如何使资源得到充分利用。

两者的中心理论不同。

微观的中心理论是价格理论,所有的分析和研究都是围绕价格机制的运行展开的;

宏观的中心理论是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两者研究方法不同。

微观是个量分析方法;

宏观是总量分析方法4.结合实例,谈谈学习宏观经济学的意义何在?

对宏观经济运行进行预测,无论是私人的储蓄、消费、投资等决策,还是政府的货币发行、财政支出等决策,都需要对将来的宏观经济运行趋势作出基本的判断。

通过对宏观经济学的分析,可以帮助国家解决通货膨胀、失业、对外贸易等问题。

5.如何理解凯恩斯法则?

凯恩斯法则与萨伊法则对立。

萨伊法则的主要内容是“供给创造需求”,资本主义一般不会出现任何生产过剩的现状,更不会出现就业不足,既处于充分就业的状态;

而凯恩斯认为“需求创造供给”,资本主义的常态是小于充分就业的均衡。

他认为:

市场上的工资和价格的调整是刚性的,或者说价格的调整滞后于数量的调整,经济活动下降的原因在于有效需求不足。

根据凯恩斯的定义,有效需求是指有支付能力的需求,有效需求不足使企业产品的销售量减少,企业库存逐渐增加。

这样企业不得不减少工时、降低产量,尽量维持生产的状况,以度过难关。

如果销售困难的局面不能扭转,那么企业将解雇工人,从而使失业工人人数增加。

同时,企业倒闭的数量也大大增加。

随着失业的增加和企业倒闭的增加,社会总产量大为下降。

凯恩斯进一步分析了有效需求不足的原因。

他认为有效需求不足存在着某种必然性。

这种必然性的根源在于人们的三大心理定律。

即消费倾向基本心理规律、资本边际效率规律和流动性偏好规律。

凯恩斯认为这三大心理定律会导致消费不足和投资支出不足。

一般而言,随着收入提高,消费支出也提高。

但是于心理作用,随着收入的提高,消费支出占总收入的比例不断减少,这就使得消费倾向递减。

抽象的看有消费倾向递减造成的需求缺口可以通过投资支出弥补。

企业投资支出一边取决于资本边际效率,另一方面取决于市场利息率。

只有当资本边际效率高于市场利息率的时候,企业才会进行投资。

但是一方面随着投资的增加,资本边际效率是不断下降的;

另一方面,利息率的下降又受到了一定的阻碍,因此企业的投资支出对于消费不足造成的需求缺口的弥补远未完成就已经结束了。

总的看来,消费不足和需求不足造成了有效需求不足,从而使资本主义经常处于小于充分就业的状态,即经济处于非均衡状态。

四、案例分析

自从xx年下半年工资改革进行以来,“涨工资”成了很多市民津津乐道的话题。

可是,工资涨了之后没几天,大家反而又高兴不起来了,原因何在?

那就是物价涨得比工资更厉害。

很多市民说物价在“跑”,而工资再“爬”,兜里的子儿没见多了多少,却一个劲的往外蹿。

工资上涨是好事,但一边是必需品日渐上涨,另一边是工资不涨或上涨很慢,这种两头挤压的现象,的确让很多市民感觉到了生活压力的承重。

回望xx年,老百姓几乎是在一片“涨”声中度过的。

甚至到了现在的xx年,这种现象仍然没有丝毫的改变,放眼未来,老百姓最希望的就是,能够把物价狠狠的“踩上一脚”。

根据以上材料分析下面的问题:

1.从材料中体现出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有什么区别?

2.简要分析加薪对我国经济会造成哪些影响?

答:

1.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研究的对象不同,微观经济学研究的是个体的经济行为及其后果,宏观经济学研究的是社会总体的经济行为及其后果;

宏观经济学要解决的是资源配置问题,即如何有效的利用资源实现决策目标的最优化,如消费者选择的效用最大化、厂商的利润最大化,而宏观经济学要解决的是资源利用问题,在宏观经济学中,把资源的最优配置作为条件,研究如何使资源得到充分利用。

研究方法不同,微观经济学中用个量分析方

法,分析经济变量的单项数值是如何决定的,如某种商品的市场均衡数量、均衡价格;

而宏观经济学用的是总量分析方法,所研究的对象都是社会总量,如本材料中所提到的物价、工资。

2.低收入者工资的增加会促进消费,根据乘数原理,消费的增加会是国民收入成倍增加;

增加工资,意味着劳动力的价值更贵了,企业会减少对工人的雇佣,但与此同时,较高的工资水平对应一个较高质量、较高水品的劳动队伍。

从国际市场来看,我国的劳动力比较廉价,劳动者工资的增加,势必是我国丧失这一比较优势,外国会将工厂转移到劳动力更便宜的国家,减少对我国劳动力的使用,但这是我国经济转型所必需的;

增加工资,扩大消费者有效需求,能够增加国民收入,改善百姓的生活水平。

但在通货膨涨的年代,工资的小幅度增加比起物价的飞速上涨,是微乎其微的。

人们手中货币的实际价值已经大打折扣,人民生活水品下降,社会动荡不安。

通货膨胀会降低我国产品的出口竞争能力,会使出口量减少,引起黄金外汇储备的外流,从而使汇率贬值。

第二章

一、名词解释国内生产总值:

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的时期内应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和服务的市场价值的总和。

国民生产总值:

一国或地区的常住居民在一定的时期内应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和服务的市场价值。

国内生产净值:

国民生产总值—折旧

名义国内生产总值:

是按当年价格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实际国内生产总值:

是按不变价格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

绿色国内生产总值:

国内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折旧—资源环境成本净投资:

资本存量的增加量

重置投资:

又称为折旧,是指更新在生产过程中被消耗的那部分资本存量的投资二、单项选择

1~5DCABB6~10BCDAB三、计算题

国民收入=雇员佣金+企业支付的利息+个人租金收入+公司利润+非公司企业主收入

=++++  =  国内生产净值=国民收入+间接税

=+

=

国内生产总值=国民生产净值+资本消耗补偿  =+

个人收入=国民收入-+政府支付的利息+政府转移支付+红利

=+++  =

个人可支配收入=个人收入-个人所得税  =  =3001

个人储蓄=个人可支配收入-消费者支付的利息-个人消费支出  =  =

2、解:

用支出法计算国内生产总值和国内生产净值  国内生产总值=C+I+G+

=+++  =  国内生产净值=国内生产总值-折旧  =  =2655

用收入法计算国内生产总值和国内生产净值

国内生产总值=工资+利息+地租+利润+折旧+

=+++++  =  国内生产净值=国内生产总值-折旧  =  =2379

3、解:

xx年名义国内生产总值

28+×

46+×

40+×

72+×

55+×

30  =98+368+264++165+222  =

xx年名义国内生产总值

32+×

54+×

48+×

86+×

60+×

38  =++++210+304  =

xx年实际国内生产总值

38  =112+432+++180+  =

四、简答题

1.简述两部门经济正常循环的假设条件

两部门经济是指居民户和厂商这两种经济单位组成的经济。

在两部门经济中,居民户向厂商提供各种生产要素,厂商向居民户支付报酬,即收入。

厂商用这些生产要素进行生产,向居民户提供产品和服务,居民户为此进行支付。

如果居民户把一部分收入用来向厂商购买商品和服务,另一部分收入储存起来。

金融体系能把储蓄集中起来,贷放给企业,转化为企业的投资,这个经济体系仍能正常运行下去。

2.简述国内生产总值的含义

国内生产总值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应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和服务的市场价值的总和。

这一定义包含以下意思:

国内生产总值使用的是“国土原则”国内生产总值是一个市场价值概念国内生产总值测度的是最终产品的价值国内生产总值是一定时期内,通常是一年内所生产的而不是所销售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是流量而不是存量只计算通过市场活动而产生的价值。

即LM曲线的方程表达式为:

ky-hr=M0/P

或r=y-M0/h  LM曲线的含义:

LM曲线是一条流动性偏好——货币供给(LM)曲线。

它所表示的是使货币市场达于均衡即货币需求等于货币供给的利息率与国民收入的各种组合。

因此,LM曲线上的任何一点,即利息率与国民收入的任一组合,都保证货币需求与货币供给相等,都表示货币市场的均衡。

  LM曲线的水平移动

于LM曲线的形成是货币的投机需求、交易需求和货币供给共同决定的。

因此,LM曲线位置的移动,主要取决于这三个因素的变化。

货币供给变动

如果其他条件不变,货币供给量的变动将导致LM曲线的同方向移动,即货币供给增加,使LM向右下移动,货币供给减少使LM向左上移动。

反之亦然。

货币投机需求变动

如果其他情况不变,货币投机需求增加,LM曲线将向左上移动,如投机需求减少,则LM曲线向右下移动。

这是因为,货币供给不变时,货币投机需求增加,货币市场上将出现供不应求,这导致利率上升,同时导致收入下降,从而LM向左上移动;

货币交易需求变化

如果其他情况不变,货币交易需求增加,货币市场上也会供不应求,同样会导致利率上升,收入下降,LM向左上移动。

  LM曲线的旋转移动

如果货币需求对利率的敏感性增加,则会使LM曲线逐步变得平缓,即发生顺时针方向转动;

反之,则发生逆时针转动。

  如果货币需求对收入的敏感性增强,则会使LM曲线逐渐变陡,发生逆时针转动;

反之,则发生顺时针转动。

4、怎样理解IS-LM模型是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学的核心?

结合图说明商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均衡和非均衡。

IS-LM模型实现了产品市场与货币市场的均衡即一般均衡的实现下的国民收入决定情况。

5、怎样理解凯恩斯流动陷阱区LM曲线的特征?

假使利率下降低到一个程度,货币的投机需求将成为无限,LM曲线成为一条水平线。

人们估计如此高的债券价格只会下降,于是人们不会再购买债券,宁可保留货币在手中。

四、计算题

1、用IS-LM模型分析下属情况对需求的影响;

于大量公司破产而引起的悲观情绪;

下降  货币供应量的增加;

增加  所得税的增加;

减少投资,下降

与本国买一关系密切的国家发生衰退;

下降

边际消费倾向的下降;

  消费低迷,下降  物价水平的上升;

抑制消费,下降

2、假定某经济是三部门构成,消费函数为C=800+0.63Y,投资函数为I=

7500-xx年9月xx年2月份是发动攻击的最佳时机,而经济学家则警告说,能源成本的进一步上升会使亚洲和美国脆弱的经济复苏早打击。

亚洲80%的石油依靠进口,较高的原油价格会加剧通货膨胀,从而使支付平衡问题更加困难。

韩国、菲律宾、泰国以及中国台湾地区受到的冲击最大,因为油价上涨会削弱它们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根据以上材料分析下面问题:

1、世界原油价格上涨对一个原油进口量很大的国家经济会产生什么也影响?

2、若想保持失业率或物价水平不变,政府应采取什么样的财政和货币政策?

1.

(1)减缓经济增长速度

石油价格上涨对国民经济的影响是非常广泛的,从生产到消费,从成本到价格,从贸易到投资,都会因石油价格上涨而带来不利影响,因而也就必然会降低经济增长速度。

(2)加剧通货膨胀压力

石油消费大国,其很大比例依赖进口,致使原油、成品油进口数量持续持续上升。

(3)企业成本上升,国际竞争力下降

随着石油价格上涨将引起相关行业成本增加,与石油相关产品价格上涨,从而造成更大范围的企业成本增加,给交通运输、冶金、石化、轻工、渔业、农业等相关产业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

2、

采取扩张性的财政政策:

增加政府支出、降低税收来调节国民收入

采取扩张性的货币政策:

增加货币供给来改变利率和收入

第五章

财政政策:

政府变动税收和支出以便影响总需求进而影响就业和国民收入的政策。

货币政策:

政府货币当局即中央银行通过银行体系变动货币供应量来调节总需求的政策。

总需求:

经济社会对产品和劳务的需求总量。

通常以产出水平来表示。

总供给:

整个经济社会在每一价格水平上提供的商品和劳务的总量。

生产函数:

在一定时期内,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情况下,生产中所使用的各种生产要素的数量与所能生产的最大产量之间的关系。

1~6~三、简答题

1.什么是总需求?

什么是总需求曲线?

2.什么是总供给,什么是总供给曲线?

3.说明总需求曲线为什么向右下方倾斜?

曲线在坐标内水平移动的经济含义是什么?

其原因是什么?

5.什么原因会引起AS曲线在坐标内发生水平移动?

1.总需求是经济社会对产品和劳务的需求总量。

总需求曲线:

表示在一系列价格总水平下经济社会的均衡的总支出水平,即总需求曲线表示经济中的均衡的总支出量随着价格总水平变动而变动的轨迹。

总需求曲线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

2.总供给:

总供给曲线:

表示一系列价格总水平下经济提供的产出量,即总供给曲线表示经济中厂商愿意并且能够供给的总产出量随价格变动而变动的轨迹。

总供给曲线是一条向左上方倾斜的曲线

3.第一,利率效应。

价格水平上升时,实际货币供给下降,货币供给小于货币需求,导致利率上升,投资下降,总需求量减少;

第二,实际余额效应。

价格总水平上升时,资产的实际价值下降,人们实际拥有的财富减少,人们的消费水平下降;

第三,税收效应。

价格总水平上升时,人们的名义收入水平增加,会使人们进入更高的纳税等级,从而增加人们的税收负担,减少可支配收入,进而减少消费;

第四,净出口效应。

国内物价水平上升,在汇率不变条件下,使进口商品的价格相对下降,出口商品的价格相对上升,导致本国居民增加对国外的商品购买,外国居民购买本国商品减少。

因此,净出口减少。

4.如果价格水平不变,其他原因导致总产出水平的变化,可以看作是AD曲

线在坐标内的水平移动。

AD曲线水平移动的主要原因是政府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5.如果价格水平不变,其他原因导致总产出水平的变化,可以看作是AS曲线在坐标内的水平移动。

AS曲线水平移动的主要原因是劳动生产率、技术创新和资源状况。

1.某经济存在以下经济关系:

消费C=800+,税收T=,政府支出200,投资I=200-50r,货币需求L=,名义货币供给900.要求:

总需求函数;

P=I是的收入和利润。

解:

⑴又产品市场均衡条件Y=C+I+G可得IS方程:

Y=3000-125r

货币市场均衡条件=M/P可得LM方程:

Y=250r+2250/P.联立IS和LM方程,

可以得到总需求函数:

Y=2000+750/P.

⑵当P=1时Y=2000+750/P=2000+750/1=2750,r=2.

2.已知总供给曲线为AS=500P,总需求曲线为AD=600-50P。

要求:

求供给均衡点;

如果总供给不变,总需求上升10%,求新的供求均衡点;

如果总需求曲线不变,总供给上升10%,求新的供求均衡点。

(1)AS=AD

500P=600-50PP=12/11

y=6000/11  其平衡点为P=12/11y=6000/11

(2)*AD=AS

*(600-50P)=500PP=y=595(3)AD=*AS

600-50P=*500PP=1,y=550

3.设消费函数C=100+,投资函数I=20-2r,货币需求函数L=,货币供给M=50,价格水平为P推导总需求曲线

当价格为10和5时,总需求分别为多少?

推导政府购买增加50时的AD曲线,并计算价格为10和5时的总需求。

推导货币供给增加20时的AD曲线,并计算价格为10和5时的总需求。

(1)根据产品市场均衡条件Y=C+I,可得IS曲线为:

r=60-1/8Y  根据货币市场均衡条件M/P=L可得出LM曲线为:

r=-100/P+  以上两式可得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均衡时国民收入与价格水平的关系为:

 Y=190/P+114

(2)根据

(1)的结果可知,当价格P=10和5时,国民收入水平为:

  P=10,Y=133和P=5,Y=152

(3)根据产品市场三部门均衡条件Y=C+I+G,可得出IS曲线为:

r=85-1/8Y。

此时,LM曲线仍为:

r=-100/P+,因此可得出总需求曲线方程为:

 Y=190/P+162·

’  所以:

P=10,Y=181和P=5,Y=200

(4)当货币供给增加20时,L=M/P可推导出M增加至70的LM曲线为:

r=/P,

再结合初的IS曲线:

r=60-1/8Y,可以推导出总需求曲线为:

  Y=267/P+114

4.假定消费C=1000+,投资I=150-6r,税收T=50和政府购买G=40,从而IS方程是Y=1250-30r,名义货币供给M=150,货币需求L=,当价格水平P=100%时,LM方程是Y=750+20r;

当价格水平P=120%时,LM方程是Y=625+20r;

当价格水平P=150%时,LM方程是Y=500+20r。

试求价格水平为100%、120%、150%时,产品和货币市场同时均衡的收入和利率。

画一张坐标图,纵轴表示价格水平,横轴表示收入水平。

将上述相应的价格水平和收入水平的组合连接成一条AD曲线。

如果价格水平P=不变,但中央银行减少名义货币供给,AD区线将如何变化?

假定LM曲线不变,但投资支出对利润变动的敏感程度下降时,比方说I=150-6r变为I=120-3r时,总需求曲线斜率有何变化?

假定IS曲线不变,但货币需求对利润更敏感时,比方说L=变为L=时,总需求曲线斜率有何变化?

(1)Y=1/k×

M/P+hr/k=1/×

150/P+4×

r/=750/P+20r  ①P=1  Y=750+20r  ②P=  Y=625+20r  ③P=  Y=500+20r

(2)IS=LM

1250-30r=750/P+20r  r=25-15/P代入LM方程Y=750/P+20×

=450/P+500=/P  ①P=1  Y=950  r=25-15=10

②P=  Y=875  r==③P=  Y=800  r=25-10=15(3)M=200  P=1

Y=1000/P+20r=1000+20r  1250-30r=1000+20r

r=5  Y=1000+20×

5=1100

此时,AD曲线右移,在上图中,从AD1至AD2。

(4)I=120-3r

Y=/[1-b]=/=1100-15r  r=1100/15-1/15Y

(5)时IS曲线斜率比4)时大,从而AD曲线斜率变大。

AD曲线斜率和IS曲线斜率同方向变化。

L=  Y=750+50r时r=1/50Y-15LM曲线斜率=1/50

Y=750+20r时r=1/LM曲线斜=1/20和1)相比6)时LM曲线斜率变小从而AD曲线斜率变大,AD曲线斜率和LM曲线斜率反方向变化。

5.假定短期生产函数是Y=,劳动需求函数Nd?

175?

(W/P)。

试问:

若劳动供给函数是Ns?

70?

5(W/P),即劳动供给也是实际工资的函数,当价格水平P=和P=时,就业量、名义工资和产量各为多少?

5W,即劳动供给只是名义工资的函数,当价格水平P=和P=时,就业量、名义工资、实际工资和产量各为多少?

从和可得出关于总供给曲线的什么结论?

(1):

当价格水平P=1时,将已知劳动的需求与供给函数联立:

?

?

W?

N?

175D?

P?

100?

解得?

NS?

5?

6P?

Y=1000

当P=

100时,同理得到:

W?

(2)当价格水平P=1时,将已知劳动的需求与供给函数联立:

ND?

175N?

Y=1000W/P=6

6?

S?

当P=时,同理得到:

105?

7Y=1029W/

(4)从解

(1)中可看出,劳动市场上的均衡就业量不受价格水平变化的影响,无论P=1还是P=,均衡就业量都为100单位。

五、案例分析

1、应采取什么样的产业政策和货币政策来保持外需持续增长?

2、应采取什么样的产业政策和货币政策来拉动内需?

1.首先,积极财政政策的功能,要从反经济周期转向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1100亿建设国债项目重点向三农倾斜,向社会发展倾斜,向西部大开发和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等倾斜,向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倾斜,向扩大就业、完善社会保障和改善困难群众生活倾斜。

其次,随着积极财政政策功能转型,货币政策作用相应上升、重要性加强,财政政策将不再担纲宏观调控主力。

在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主导地位转换的背景下,为保证新一轮经济平稳增长,央行应根据经济形势变化采取预调和微调办法,合理调控货币供应量增幅,保持信贷总量稳定增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营销活动策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