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20密级配沥青混凝土中面层施工技术方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7390932 上传时间:2022-12-01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135.1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AC20密级配沥青混凝土中面层施工技术方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AC20密级配沥青混凝土中面层施工技术方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AC20密级配沥青混凝土中面层施工技术方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AC20密级配沥青混凝土中面层施工技术方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AC20密级配沥青混凝土中面层施工技术方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AC20密级配沥青混凝土中面层施工技术方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AC20密级配沥青混凝土中面层施工技术方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AC20密级配沥青混凝土中面层施工技术方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AC20密级配沥青混凝土中面层施工技术方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5000型/日工4000型

2

沥青混凝土摊铺机

沃尔沃8820

3

双钢轮振动式压路机

KD136

4

胶轮压路机

XP302/XP303

5

装载机

ZL50

6

水车

10T

7

自卸车

15

25T

开工前,厂拌及摊铺、碾压设备等主要机械设备均进行安装调试,使机械设备均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并配齐施工中易损配件,做好开工前的维修、保养、试机工作,并保证在施工期间不发生有碍施工进度和质量的故障。

3、材料准备

3.1、沥青

沥青混凝土下面层采用AH-70#A级道路石油沥青,沥青进场时,每车需出具出厂检验合格报告,进场沥青按照《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2004)要求进行检测,技术指标必须满足下表要求:

A级70#道路石油沥青技术要求

项目

质量要求

针入度(25℃,100g,5s)

0.1mm

60~80

延度(5cm/min,15℃),不小于

Cm

100

软化点(环球法),不小于

45

动力粘度(60℃),不小于

Pa.S

180

腊含量(蒸馏法),不大于

2.0

密度(15℃),不小于

g/cm

实测

溶解度(三氯乙烯),不小于

99.5

薄膜加热

试验

163℃

质量损失,不大于

±

0.6

加热后针入度比,不小于

63

延度(10℃),不小于

闪点,不小于

260

SHRP性能等级

PG64-22

3.2、集料

集料进场前,从料场取料检测,合格后方可进场,进场的集料按照规范要求进行检测,其技术指标必须满足《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2004)要求。

集料须堆放在清洁、干燥、地基稳实、排水良好、有硬化铺面的场地上,场内道路做好硬化处理,排水设施完善,严禁泥土等杂物污染集料。

不同规格的集料须分隔堆放。

3.2.1、粗集料

粗集料选用坚硬、清洁、表面粗糙、不含风化颗粒、近立方体的石灰岩石料。

沥青混合料用粗集料质量技术要求

指标

高速公路

试验方法

表面层

其他层次

石料压碎值不大于

%

26

28

T0316

洛杉矶磨耗损失不大于

30

T0317

表观相对密度(t/m3)不小于

t/m3

2.6

2.5

T0304

吸水率不大于

对沥青的粘附性不小于

4(掺抗剥离剂后应不小于5)

坚固性不大于

12

T0314

针片状颗粒含量(混合料),不大于

18

T0312

其中粒径>

9.5mm不大于

其中粒径<

20

水洗法<

0.075mm颗含量不大于

T0310

软石含量不大于

T0320

上面层石料磨光值不小于

PBN

42

T0321

3.2.2、细集料

细集料采用坚硬、洁净、干燥、无风化、无杂质并有适当颗粒级配的石灰岩机制砂或石屑,不宜采用中性或酸性机制砂、石屑或天然砂。

沥青混合料细集料的质量技术要求

项目

技术指标

表观相对密度

≥2.5

T0328

坚固性(>0.3mm部分)

≥12

T0340

含泥量(小于0.075mm的含量)

≤3

T0333

砂当量

≥60

T0334

亚甲蓝值

g/kg

≤25

T0346

棱角性(流动时间)

s

≥30

T0345

3.2.3、填料

采用石灰岩或岩浆岩中的强基性岩石等憎水性石料经磨细得到的矿粉,原石料中的泥土杂质需除净。

沥青混合料用矿粉质量技术要求

单位

规范值

试验规范

表观密度

T0352-2000

亲水系数

-

<1

T0353-2000

外观

无团粒结块

塑性指数

<4

T0354-2000

含水量

≤1

加热安定性

实测记录

T0355-2000

粒度范围

<0.6mm

T0351-2000

<0.15mm

90~100

<0.075mm

75~100

3.2.4、抗车辙剂

抗车辙剂是一种由多种聚合物和其它成分组成的储存性能稳定的沥青混凝土添加剂。

它具有卓越的融合能力,极大的改善沥青胶体的结构,通过沥青和矿料之间特别的物理、化学作用来发挥功效,使沥青混凝土高温稳定性得到提高。

通过配合比试验,确定混合料施工时的抗车辙剂添加量。

能有效提高沥青混合料的高温抗变形能力,动稳定度达到6000次/mm以上。

除有效提高和改善高温稳定性和抗变形能力外,不影响水稳定性及低温抗裂性能。

中面层AC-20C抗车辙剂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与AC-20C沥青混合料设计方法基本一致,由于抗车辙剂掺量很小(0.4%),故理论密度计算时可以不考虑其影响。

4、人员准备

按施工需求配齐技术人员、管理人员、机械操控人员及施工辅助人员。

关键岗位人员需经专门培训,机械操控人员实行持证上岗。

5、作业条件

5.1、沥青混凝土中面层施工前对下承层质量进行验收,下承层的质量必须满足相应标准要求,按规定已进行粘层的施工并满足要求。

5.2、施工前对施工机具进行全面检查、调试,对拌和楼的计量装置进行计量标定、摊铺机的自动找平装置、各项作业控制参数的选择与调整;

运输车防黏措施及保温措施效。

5.3、拌和场场地硬化处理,各种规格的材料分开堆放(搭建隔墙有效),不得混杂;

细集料料仓搭设彩大棚,矿粉采用罐装。

5.4、开工前须备足10天的施工生产所用材料,并在施工中陆续进料。

5.5、运料车和工地应备有防雨设施,并做好基层、路肩排水。

5.6、摊铺现场、沥青拌和站、及气象台站之间,应具有效的联系手段。

沥青混合料施工的最低气温不得低于10℃,摊铺温度需满足《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2004)表5.6.6的要求,雨天或雨后下承层潮湿状态下严禁施工。

六、施工工艺及流程

6.1、施工作业流程图

6.2、混合料的拌和

6.2.1、拌和设备

边宁荷夫5000型间歇式沥青拌楼,生产能力350t/h。

具备完好的二级除尘装置,具有适时检测、自动处理、显示和打印数据的计算机设备。

6.2.2、拌和温度控制

温度控制是沥青混合料拌和控制的关键,温度偏低则不容易压实,无法保证压实度;

温度过高,沥青易老化。

AC-20抗车辙剂沥青混合料出料温度根据沥青黏温曲线确定,根据路面压实机械组合、天气情况及压实度控制指标适当调整拌和温度,一般控制在155-175℃之间,其集料温度和沥青温度可根据出料温度进行控制,集料温度一般控制在175-185℃,沥青温度一般控制在155-165℃。

拌和过程中设专人经常测量拌和料温度,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同时要目测混合料,混合料冒出黄烟或浓烟是温度过高,冒出白烟是温度过低,一般以观察到少量蓝烟为宜。

6.2.3、拌和时间控制

拌和时间根据拌和产量、天气情况、集料的含水率以及集料与沥青的裹覆情况确定,干拌时间不少于10s,混合料的每盘生产周期不少于55s。

6.2.4、拌和要求

混合料拌和要均匀,颜色一致,无结团、无花白料现象,使沥青均匀地裹覆矿物颗粒表面。

出料时设专人观察混合料的颜色、状态,若出现混合料堆积很高可能是温度偏低或沥青含量低;

若混合料易坍平,很可能沥青含量过高。

6.2.5、质量检查

矿料级配、沥青含量、马歇尔试验,检测次数每工作日每拌和站不少于1次。

为保证的准确性,每周至少从热料仓取样一次进行筛分,判断其级配变异性,分析造成级配变异的原因(原材料级配变异;

拌和机振动筛筛网堵塞或破损;

拌和产量的变化影响了筛分功效的稳定等),同时观察热料仓内的干料是否干净,上面是否有未燃尽的燃烧油残渣裹覆,有问题及时处理。

6.2.6、拌和注意事项

拌和站热料仓的配合比由试验室提供,配合比通知单上必须有负责人签字,拌和站只能按照授权配合比准确配料,无权更改变动,当热料仓供料不均衡时应调节冷料斗流量,不得使用其他热料仓的料替代。

操作人员必须经培训、持证上岗,严格按操作规程工作,明确岗位职责。

每天开始几盘集料应提高加热温度,并干拌几盘集料废弃,再正式加沥青拌和混合料,烘干集料的残余含水率不得大于1%,早上温度低时,前几车料应适当提高混合料温度,一般以5℃为宜,然后按正常要求控制温度。

每天将计算机打印结果汇总、统计、按照《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2004)事故质量动态控制方法绘图、计算,检查其变异性,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每隔3~5d,检查沥青理论用量与油罐中实耗数量是否一致,以保证沥青用量的准确性。

6.3、混合料运输

6.3.1、采用数字显示插入式热电偶温度计(须经常标定)检测沥青混合料的出厂温度和运到现场温度。

插入深度要大于150mm。

6.3.2、沥青混合料运输大吨位自卸车运输,不得超载运输,或急刹车、急弯掉头使透层、封层造成损伤。

运料车的运输能力应稍有富余,施工过程中摊铺机前方应有运料车等候,运料车多于5辆后开始摊铺。

6.3.3、运料车每次使用前后必须清扫干净,为防止沥青与车厢底板粘结,车厢底板、侧板均匀涂一层隔离剂(如植物油和水的混合物,油:

水=1:

3),但不得有余液聚集在车厢底板。

从拌和机向运料车上装料时,应多次挪动汽车位置,平衡装料,按前、后、中的顺序分三堆装料。

运料车运输混合料采用苫布覆盖保温、防雨、防污染。

6.3.4、运料车进入摊铺现场时,轮胎上不得沾有泥土等可能污染路面的脏物,沥青混合料在摊铺地点凭运料单接收,若混合料不符合施工温度要求,或已结成团块、已遭雨淋不得铺筑。

6.3.5、摊铺过程中运料车应在摊铺前10~30cm处停住,空档等候,由摊铺机推动前进开始缓缓卸料,避免撞击摊铺机。

6.4、混合料摊铺

6.4.1、摊铺作业准备

中面层施工前,认真检查下面层,被柴油、机油等油料污染的局部区域应清除,被泥土、灰尘等污染段落认真清扫,合格后按规定洒布粘层油。

进行测量放样,采用超声波非接触式平衡梁的摊铺厚度进行控制。

6.4.2、摊铺机参数的选择和调整

熨平板调整时保持螺旋输料器尽可能与两侧挡板靠近,并检查熨平板拼装的平直度,保持熨平板左右对称,保持行走平衡。

有侧石时,挡板与侧石保留10cm左右的间距,便于机械转向。

通过夯实达到的密实度越高,越能降低压路机碾压进推移程度,对平整度很有利,中面层的压实厚度为6cm,摊铺速度设为2~3m/min,预夯锤行程<

6cm,主夯锤行程<

5cm,夯击频率15~25Hz,振动频率调至40~70Hz。

6.4.3、摊铺作业顺序

6.4.3.1、采用两台摊铺机呈梯队方式同步摊铺,两幅之间搭接20-30cm,并避开车道轮迹带。

6.4.3.2、摊铺机就位后,按试验段确定的松铺系数计算出松铺厚度,调整熨平板高度在下面垫木块,厚度与松铺厚度相等,使熨平板牢固在上面,并调整好熨平板仰角。

同时调整摊铺机使熨平板横坡度满足设计要求。

6.4.3.3、每天开始摊铺前提前0.5~1h预热摊铺机熨平板,使温度不低于110℃,待满足要求后,向摊铺机料槽内布料,用热料将接头预热2~3min后再起步摊铺。

调整好夯锺的振动频率和振幅,保证摊铺混合料初始压实度不小于85%。

6.4.3.4、摊铺机在开始受料前,在料料内涂刷小量油水混合物(柴油:

水=1:

3),防止粘料。

6.4.3.5、摊铺机的摊铺速度应与拌和设备的生产能力相适应,保证缓慢、均匀、连续不间断地摊铺(摊铺速度控制在2~3m/min),不得随意变换速度或中途停顿,以提高平整度,减少混合料离析。

6.4.3.6、自卸车驾驶员与摊铺机手密切配合,避免车辆撞击摊铺机,使熨平板偏位产生波浪影响平整度。

卸料车的后轮距摊铺机30cm左右时空档停车,当摊铺机行进接触后起斗倒料靠摊铺机推动前进。

6.4.3.7、摊铺时经常检查松铺厚度和横坡度,厚度每5~10m检查1个断面,每断面不小于3个点,横坡度每30-~50m检查1断面,并作好记录;

经常检查摊铺温度,并作好记录。

6.4.3.8、摊铺过程中密切注意摊铺动向,发现局部离析、拥包、波浪、拖痕、边角缺料及其他问题时,应分析原因以及时处理和调整。

对一些机械作业有困难的地方采用人工找补,人工找补需符合《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2004)中5.6.10要求。

6.5、混合料的碾压

6.5.1、初压

初压主要是提高沥青混合的初始密实性,起稳定作用,须紧跟摊铺机后由路幅低侧向高侧进行碾压,碾压横断面呈阶梯状,相邻碾压带重叠1/3轮宽,并始终保持较短的初压区长度,以尽快使表面压实,减少热量散失,碾压段控制在20-25m。

碾压时,将驱动前轮向着摊铺机主向,采用“前静后振”的方式碾压。

碾压速度控制在1.5-2km/h,碾压遍数2-3边。

6.5.2、复压

复压紧跟在初压后进行,采用初压用的双钢轮振动压路机和重型轮胎压路机,复压的顺序与初压的相同,碾压时后轮重叠1/3~1/2的碾压轮宽度,碾压段落控制在40~60m。

速度控制在3.5-4.5km/h,轮胎压路机碾压5~6遍,碾压至要求的压实度为止。

6.5.3、终压

紧跟在复压后进行,顺序与初压相同。

采用双钢轮静压1~2遍至无明显轮迹为止,速度控制在2.5-3.5km/h。

碾压终了的表面温度不低于100℃。

6.5.4、接缝碾压

将压路机位于已成型的路面上,伸入新铺层宽度15cm左右进行横向碾压,然后每压一遍向新铺层移动15~20cm,直至全部在新铺层上为止,然后再改为正常纵向碾压。

6.5.5、碾压遵循原则和注意事项

沥青混合料碾压应紧跟摊铺进行,压实工艺应遵循“高温、紧跟、匀速、慢压、高频、低幅”的原则。

在初压和复压的过程中,采用同类压路机并列成梯队压实,不宜采用首尾相接的纵列方式。

振动压路机前进、后退转换时,应先停振,再换档、转向。

压路机后退时沿前进碾压的轮迹行驶,压路机折回的地点不在同一断面上,应呈阶梯形。

初压、复压和终压的折回地点不准在相同的断面处,前后应错开5~8m,压完全幅为一遍。

严格控制钢轮压路机的喷水量,成雾状且不得流淌,防止沥青混合料降温过快。

轮胎压路机碾压时,为防止黏轮,采用植物油与水的混合物擦拭轮胎。

压路机不得在路面新铺的混合料上突然加速、掉头转向、左右摆动或紧急制动,倒车回程时慢停、慢起步,改变碾压道时,应在已完成碾压的段落范围内调整,须横向偏转时,拐角要小于10度。

严禁在碾过程中将压路机停放在未压完或尚未冷却的路面上。

在高温情况下压实度容易提高,因此应抓紧碾压过程的早期碾压。

当碾压温度偏低时,可用增加高频低幅的弱振碾压和轮胎压路机的遍数来保证沥青混凝土的压实度。

对初压、复压、终压段落设置明显标志,并由专人监管,做到既不漏压也不超压,对局部压路机压实不到的地主,应用小型压实机具补压,保证接缝、边角的密实。

经过终压后,设专人检测平整度,若偏差较大应在温度较时采取补救措施。

沥青混合料路面完全自然冷却,表面温度低于50℃后,方可开放交通。

七、质量标准

7.1、基本要求

沥青混合料的矿料质量及矿料级配应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的规定。

严格控制各种矿料和沥青用量,严格控制矿料加热温度、沥青加热温度及混合料出料温度。

沥青材料及混合料的各项指标应符合设计标准和施工规范要求,按规范要求进行沥青检验、混合料马歇尔试验、混合料级配检验、沥青含量检验,检验频率应符合规范要求。

矿料级配、沥青含量、马歇尔稳定度等结果的合格率应不小于90%。

拌和后的沥青混合料应均匀一致,无花白、无粗细料分离和结团成块现象,温度符合规范要求。

摊铺时应严格控制摊铺厚度和平整度,避免离析,控制摊铺温度、碾压温度,碾压至要求的压实度。

7.2、外观质量

表面平整密实,无泛油、松散、裂缝和明显离析现象。

纵向、横向接缝紧密、平顺,与路缘石及其他构造物密帖接顺,不得有积水和漏水现象。

7.3、实测项目

施工过程中质量检查频率及控制标准,按《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2004)中表11.4.4及表11.4.5-1执行。

工程质量评定按《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土建工程)(JTGF80/1-2004)中表7.3.2执行。

AC-20抗车辙剂沥青混合料拌和温度

混合料类型

沥青加热温度

矿料加热温度

出料温度

AC-20

160~170℃

175~185℃

155~175℃

AC-20抗车辙剂沥青路面摊铺及碾压温度

施工工序

AC20抗车辙剂沥青混合料

混合料摊铺温度,不低于

145℃

开始碾压温度,不低于

140℃

碾压终了温度,不低于

100℃

开放交通的路面表温度,不高于

50℃

八、成品保护

路面应待摊铺层完全自然冷却,混合料表面温度低于50℃后,方可开放交通。

需要提早开放交通时,可洒水冷却降低混合料温度。

摊铺好的沥青层应严格控制交通,防止或减少因交叉施工对面层造成的污染,做好成型路面的防污染保护,包括油污染、砂浆污染、泥土污染等。

九、质量记录

在施工过程中须对各环节的检测、试验、测量形成详细记录,用于指导施工。

1、下承层验收记录,施工测量、放样记录。

2、原材料(粗、细集料、沥青、矿粉、外掺材料等)进场检测报告。

3、混合料拌和逐盘打印记录。

4、混合料各项试验记录。

5、热料仓单粒径筛分及级配合成记录。

6、总量检验法检验沥青用量、厚度记录。

7、混合料施工各环节温度记录(拌和、出料、到场、摊铺、碾压初始温度和终于温度等)。

8、摊铺过程中插入法测量松铺厚度及压实厚度记录。

9、现场实测检验项目记录。

十、工程质量保证措施

1、明确项目经理是工程质量第一责任人,建立经理部和作业队分级管理的生产指挥、施工管理、工程技术、资源供应、文明生产等各个环节齐抓共管的质量管理体系;

建立在总工程师直接领导下的试验、测量、质检三位一体的技术质量保证体系。

健全质量管理制度,设专职质检员,各组有兼职检查员上下层层抓质量

质量保证体系见下图:

质量保证体系框图

2、实行全过程的质量监控,实行质量否决权。

开工前做好原材料的检验和配合比设计,施工过程中每道工序及每个分项工程都实行自检、互检、交接检验,符合质量标准,报请监理工程师批准后,再进行下道工序或下个分项工程的施工。

推行全面质量管理,落实质量责制,经济利益与质量挂钩,实行质量奖罚制度。

3、严格执行技术规范和技术标准,遵规操作。

开工前制订较合理、先进的施工方案和施工工艺,并做好上岗前的技术培训和技术交底工作,使参加施工人员做到五个明确,即:

岗位明确、职责明确、质量标准明确、施工程序明确、操作规程明确。

4、认真做好施工中的施工原始记录,做到资料完整,数据准确,内容齐全。

5、对所进的石料、沥青等材料按规定的频率、批次进行检验,不合格坚决不用,确保施工质量。

6、现场施工质量控制由经理部派出管理人员和质检工程师直接进行管理、组织施工。

开工前组织有关人员学习熟悉施工图纸有关标准,技术规范资料,做好逐级交底制。

做原始资料的收集整理,做到工程完工资料齐全。

7、配备有能力、有经验的技术人员负责拌和操作及全面质量控制。

8、加强职工全员质量管理:

贯彻执行总公司、项目部、作业队三层管理,层层之间有质量责任状,经营指标实行质量指标一票否决制使收益与质量完全挂钩,做到人人有指标、有责任、有奖罚。

明确各种材料的各项质量指标、材料分类堆放、拌和、运输、及养生等要求,明确各道工序的职责和施工责任人。

同时,对关键工序采用的工艺和采取的措施等给予明确的事先指导。

总之,使现场施工前真正做到“施工有计划、工艺均熟悉、职责均落实、质量达目标”。

十一、冬季施工措施

冬季施工与夏季施工实际上并没有太大的区别,主要是温度上的区别,沥青路面施工的地表温度不能低于5℃,因此冬季沥青路面施工必须做好保温措施。

1、密切关注天气情况,把握好施工时间,大风、雨、雪天气不得进行热拌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

2、冬季沥青混凝土施工时宜在白天温度较高时进行,做到快卸料、快摊铺、快碾压。

3、合理安排施工车辆运行线路,保证混合料按最短线路到达摊铺现场,减少混合料温度散失。

4、冬季施工必须严格控制各工序的施工温度,在冬季施工期间,双钢轮的喷水装置必须改装为滚刷,以防沥青混合料降温过快及粘轮。

轮胎压路机在开始碾压前,可采取对轮胎适当烘烤,涂刷食用油,以减少粘附,严禁使用柴油,运输车和黑站料车宜涂刷食用油,不得使用柴油。

5、冬季施工运输车顶部应覆盖棉被,用以保温及防污染。

拌和站应配专人负责覆盖棉被并固定好,应在卸料时揭开,杜绝摊铺前等待时间内揭开。

十二、雨季施工

1、注意天气预报,加强工地现场与沥青拌和楼的联系,缩短施工长度,各项工序紧密衔接。

2、运料车应备有防雨设施,并做好基层和路肩的排水工作。

3、当遇雨或下层潮湿时,不得摊铺沥青混合料,对未经压实即遭雨淋的混合料,应全部清除,更换新料。

十三、安全、环保措施

1、安全措施

遵照《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JTJ076-95)的要求执行。

建立健全安全管理机构,责任到人,成立安全领导小组,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指导思想,配备专职安全员和兼职安全员,负责现场安全巡视,每道工序开工前认真进行安全技术交底。

施工安全保障体系图详见附件3

所有施工生产人员必须接受现场专职安全员的安全知识培训,遵守拌和场及施工现场的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城乡园林规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