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资源与水管理复习资料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7388488 上传时间:2022-12-01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32.8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水资源与水管理复习资料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水资源与水管理复习资料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水资源与水管理复习资料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水资源与水管理复习资料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水资源与水管理复习资料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水资源与水管理复习资料Word文件下载.docx

《水资源与水管理复习资料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资源与水管理复习资料Word文件下载.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水资源与水管理复习资料Word文件下载.docx

④水资源恢复生命周期

恢复存在两种情况:

更新、可再生。

4、水资源管理学的管理学基础

(1)管理学

国内热门学科,其目的是通过管理来实现人、财、物、时间和信息的高度和谐统一,最终实现高效率工作和高资源利用效率。

(2)管理学理论应用于水资源管理

①以人为本,挖掘水资源管理者潜力

②运用系统管理思想管理水资源

③建立水资源管理者责任制度

④提高水资源管理效益:

社会、经济、环境效益

⑤水资源管理者要有不断创新意识

3、我国水资源管理“三条红线”

一是确立水资源开发利用控制红线

确立水资源开发利用控制红线,严格实行用水总量控制。

一号文件提出,到2020年,全国年总用水量控制在6700亿立方米以内。

二是确立用水效率控制红线

确立用水效率控制红线,坚决遏制用水浪费。

一号文件提出,到2020年,万元国内生产总值和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明显降低,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0.55以上。

三是确立水功能区限制纳污红线

确立水功能区限制纳污红线,严控排污总量。

一号文件提出,到2020年,主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区水质明显改善,城镇供水水源地水质全面达标。

4、《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出台背景和具体内容

(1)出台背景

1、就整个地表水而言,受到严重污染的劣V类水体所占比例较高,全国约10%,有些流域甚至大大超过这个数;

2、地下水超采,污染严重,形势堪忧;

3、涉及饮水安全的水环境突发事件的数量依然居高不下;

4、流经城镇的一些河段、城乡结合部的一些沟渠塘坝污染普遍比较重,并且由于受到有机物勿让,黑臭水体较多,受影响群众多,公众关注度高,不满意度高。

(2)具体内容 

一、全面控制污染物排放

  

(一)狠抓工业污染防治。

  

(二)强化城镇生活污染治理。

  (三)推进农业农村污染防治。

  (四)加强船舶港口污染控制。

  二、推动经济结构转型升级

  (五)调整产业结构。

  (六)优化空间布局。

  (七)推进循环发展。

  三、着力节约保护水资源

  (八)控制用水总量。

  (九)提高用水效率。

  (十)科学保护水资源。

  四、强化科技支撑

  (十一)推广示范适用技术。

  (十二)攻关研发前瞻技术。

  (十三)大力发展环保产业。

  

  五、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

  (十四)理顺价格税费。

  (十五)促进多元融资。

  (十六)建立激励机制。

  六、严格环境执法监管

  (十七)完善法规标准。

  (十八)加大执法力度。

  (十九)提升监管水平。

  七、切实加强水环境管理

  (二十)强化环境质量目标管理。

  (二十一)深化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

  (二十二)严格环境风险控制。

防范环境风险。

  (二十三)全面推行排污许可。

  八、全力保障水生态环境安全

  (二十四)保障饮用水水源安全。

  (二十五)深化重点流域污染防治。

  (二十六)加强近岸海域环境保护。

  (二十七)整治城市黑臭水体。

  (二十八)保护水和湿地生态系统。

  九、明确和落实各方责任

  (二十九)强化地方政府水环境保护责任。

  (三十)加强部门协调联动。

  (三十一)落实排污单位主体责任。

  (三十二)严格目标任务考核。

  十、强化公众参与和社会监督

  (三十三)依法公开环境信息。

  (三十四)加强社会监督。

  (三十五)构建全民行动格局。

第2章水资源量管理

1、国际、国内的水资源特点及主要问题

(1)国际水资源特点

①咸水多、淡水少(地球水总储备量13.86亿km3,易于利用的水资源<

0.5%)

②水资源空间上分布不均

(2)国际水资源主要问题

水短缺(短缺定义:

淡水供应每人每年<

1700km3)

(3)国内水资源特点

①数量上:

“总量不少,人均不多。

”(110名,中国人均可利用水资源占世界水平1/4)

②空间分布上:

东多西少,南多北少。

③时间分配上:

夏秋多,冬春少;

各年之间变化大

(4)国内水资源主要问题

供需矛盾加剧,威胁社会可持续发展。

2、水资源供需平衡管理的主要内容

一、水资源量管理基础

水资源量管理的基础是对水资源量的准确掌握。

水资源量的评价是水资源规划与管理的基础。

严格地说,水资源量的评价是属于水文学的范畴,由于水资源管理学的综合性,水资源量的评价是水资源管理的基础。

主要包括地表水资源量、地下水资源量、水资源总量、水资源可利用量、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供水量、用水量、用水消耗等。

地表水资源量就是河流、湖泊、冰川等地表水体中由当地降水形成的、可以更新的动态水量,用天然河川径流量来表示,频率选择20%、50%、75%和95%4种。

地下水资源量是指地下水体中参与水循环且可以更新的动态水量。

水资源总量就是当地降水形成的地表和地下产水量,即地表产流量与降水入渗补给地下水量之和。

水资源可利用量包括地表水资源可利用量和地下水可利用量两部分。

地表水可利用量是指在可预见的时期内,同时在考虑生态环境需水和必要的河道内用水需求的前提下,通过经济合理、技术可行的措施可供河道外一次性利用的最大水量(不含回归水重复利用量)。

地下水可开采量是在可预见的时期内,通过经济合理、技术可行的措施,在不致引起生态环境恶化条件下允许从含水层中获取的最大水量。

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通常用地表水资源开发率、地下水开采率和水资源利用消耗率来表示。

地表水资源开发率指地表水资源供水量占地表水资源量的百分比;

地下水开采率是地下水实际开采率占地下水资源量的百分比;

水资源利用消耗率是用水消耗占水资源总量的百分比。

(通常认为,当径流量利用率超过20%时就会对水环境产生很大影响,超过50%时则会产生严重影响;

国际公认的水资源利用程度的警示线是40%。

目前我国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平均接近25%。

供水量是指各种水源工程为用水户提供的包括输水损失在内的毛供水量。

用水量是分配给用水户的包括输水损失在内的毛用水量。

用水消耗量是指毛用水量在输水、用水过程中,通过蒸发蒸腾、土壤吸收、产品带走、居民和牲畜饮用等多种途径消耗掉而不能回归到地表水体或地下水层的水量。

2、水资源需水预测(见书P55)

1、生活用水的预测

定额分析法、趋势分析法、分类分析权重法

2、工业用水的预测

3、农业用水的预测

4、生态环境用水的预测

3、水资源供给预测

水资源供给预测就是对不同时段供水量进行判断。

4、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

供需平衡分析就是采取各种措施使水资源供水量和需求量处于平衡状态。

水资源供需平衡的基本思想通过“开源节流”。

供需平衡应根据经济、技术、环境可行的多方案进行优化。

3、非常规水包括有哪些

地下水、地表水称为水资源。

把海水城市污水再生水、矿井水等加以利用,统称其为非常规水资源。

4、非常规水开发利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海水利用

一、海水利用有效解决水资源供需矛盾

沿海地区是我国水资源最为短缺的地区,我国300多座缺水城市大部分分布于沿海地区,大部分沿海城市人均水资源量低于500m3,大连、天津、青岛、连云港、上海的人均水资源量甚至低于200m3,处于极度缺水状态。

解决我国水资源短缺的一个重要途径是海水利用。

2、海水利用途径

1、开发海底淡水资源

河口海底淡水资源优势:

埋藏浅、储量大、易开采、水质好、毗邻严重缺水的海岛和经济发达的沿海地区、勘探开采成本低廉、不易造成环境污染等巨大优势等。

2、直接利用海水

海水直接利用主要是生产和生活两个方面,其中工业冷却用水占海水总利用量的90%。

其他:

印染生产用水,耐盐植物的灌溉用水。

3、海水淡化利用

淡化技术:

蒸馏法、膜法、纳滤、多级闪蒸、渗透等技术。

近年来,膜法技术为主流方法。

4、我国海水利用存在的问题

影响海水利用的因素很多,思想观念、成本、政策、布局、资金等制约我国海水的开发

利用。

(1)狭义的水资源观限制了海水资源的利用

常常将目光集中在淡水上,而对海水的利用则重视不足。

(2)淡化水价高失去了竞争力

成本是影响海水利用的重要制约因素,淡化水的成本为8元/立方米左右,目前沿海城市的水价都低于海水淡化的价格。

(目前南京第一梯度水价为3.1元/立方米)

(3)缺乏政策导向

国家尚无明确的鼓励政策

(4)耗水产业远离沿海的布局

(5)对海水利用技术的错误认识

海水作为工业冷却水的防腐、防结垢问题已得到解决,但决策者对此缺乏足够的认识。

5、我国海水利用的建议

(1)将海水作为水资源补充纳入水资源规划之中

(2)制定海水利用产业政策

(3)大力推广海水利用示范工程

(4)积极推进海水利用产业化

(5)产业结构调整

(6)关注海水利用环境影响,进行综合评价和预防

污水资源化

一、存在问题

(1)观念问题

尽管已经认识到污水资源化的作用,但在实践上还没有将其摆在重要的位置上,在水资源开发利用上首先想到的还是开源,开发新的水资源;

(2)资金缺乏

污水处理回用,污水厂运转需要很大的投入,由于系列配套措施不配套,即使已经建设起来的污水处理厂要么勉强维持运转,要么处于亏损状态,资金缺乏已经是制约污水处理的重要“瓶颈”;

(3)设施不配套

污水处理与回用的设施缺乏配套,很多污水处理厂在前期规划时没有考虑处理的污水如何回用,缺少回用系统;

(4)缺乏完善的市场支撑

尽管水价不断地进行调整,但污水资源化价格还没有竞争能力,企业在市场中生存依然

是一个大问题,建立科学合理的水价体系是非常重要的。

2、对策

(1)将污水资源化纳入整体的水资源化中进行综合考虑,提高认识;

(2)制定产业政策,制定污水资源化产业政策,鼓励污水资源化,吸引资金;

(3)注重污水资源化安全问题,对污水资源化利用进行安全评估,制定系列安全标准;

(4)改革水价体系,有利于污水资源化的价格倾斜;

(5)制定法规,通过完善的法规约束污水资源化行为,走法制化道路。

5、虚拟水的定义

商品在生产过程中所消耗的水资源数量,由于这种水是虚拟在产品中的,因此称为虚拟水。

虚拟水值:

蔬菜类<

水果类<

谷物类<

经济作物类

所以出口耗水较少的果蔬类产品,进口耗水密集的谷类和经济作物。

【课后作业】

1、不同频率水资源量的定义

2、重现期的定义

3、频率与重现期的关系

4、谈谈你为环境可持续发展可以做到的行为

第3章水资源经济管理

1、水资源价值的内涵

价值是商品的基本内涵,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范畴之一。

水资源价值来源于水资源自身所具备的两个基本属性,即水资源的有用性和稀缺性。

水资源的稀缺性也可以理解为水资源的经济属性。

即当水资源不再是取之不尽的资源后,由于水资源的稀缺性而迫使人类必须从更经济的角度来考虑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在经济活动中考虑到水资源的成本问题。

2、机会成本的概念

是指为了得到某种东西而所要放弃另一些东西的最大价值。

预计收益必须大于机会成本,才为最优方案。

3、水价的一般构成

水价=水资源费+成本+正常利润+污水处理费

在实行阶梯式水价后,多出来的收益应该是水资源费部分,所以,实际上阶梯式水价就是水资源费的阶梯。

当然,阶梯式水价实施后额外收益应该归国家所有,不是供水企业的收入。

4、阶梯水价的计算

5、水资源经济管理的目的

水资源经济管理的根本目的是水资源综合效益最大化。

6、水资源的折补的形式和实现手段

水资源折补:

指在水资源使用过程中,为了维持水资源功能恒定而进行的价值、技术等方式的补偿。

折补的形式:

价值折补、技术折补。

实现手段:

•水资源价值折补就是指对在经济活动中消耗的水资源量进行价值上的补偿,通过经济补偿的方式体现水资源价值。

水资源价值折补可以通过水权价格的征收实现。

•水资源技术折补又可称为水资源功能修复,即利用相应的技术手段和净水设备对功能减弱甚至消失的水资源净化,以恢复其应有功能。

水资源功能修复最常用的技术手段就是各种污水处理技术和手段。

7、水污染控制的基本原则与手段

水污染控制的基本原则:

污染排放总量控制原则、污染者付费原则

水污染控制的手段:

命令-控制性手段、市场-经济手段

命令-控制性手段

环保法规、环境标准、政府条例

如《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水污染排放许可证》等各种法规条例。

市场-经济手段

排污收费、排污权交易、生态环境补偿费等方法。

排污收费是目前使用最广的一种方法。

8、外部性、外部不经济性的概念

外部性:

又称为溢出效应,外部影响或外差效应,指一个人或一群人的行为和决策使另一个人或一群人受损或受益的情况。

外部不经济性(负外部性):

经济活动主体(生产者或者消费者)由于其经济活动(生产或消费)而对他人及社会带来危害,但其自己却并不为此支出足以补偿这种危害的成本的经济性质。

第4章水资源权属管理

1、水权的概念与基本属性

水权即水资源产权,是以水资源为载体的各种权利的总和,它反映了由于水资源的存在和对水资源的使用而形成的人们之间的权利和责任关系。

基本属性:

可分解性、有限性、收益性、排他性、可转让性

2、水权界定、水权转让的概念

水权界定:

指将水权所包含的各项权利赋予不同主体的制度安排。

水权转让:

是指水权中的部分或全部权项在不同主体之间的流动,是通过市场机制进行水权交易的市场行为。

是在水资源总量一定而用水主体不断增加的条件下,对水资源进行的再分配。

3、水权转让的作用及内容

水权转让的作用

(1)提高用水效率

(2)提供投资建设水利基础设施的激励

(3)改进供水管理水平

水权转让的内容

(1)影响水权转让的主要因素

①水权界定

包括对一定水资源的质和量的规定、权利使用期限和权利可靠性等。

②水权转让的成本

③第三方的影响

对第三方造成的负面影响过大会受阻。

④水管理体制和法律法规水

是否合法?

(2)水权转让的范围

禁止转让的水权主要包括:

①为保障日常生活、公共事业和生态环境用水需要而界定的基本用水权;

②在共有水权形式尤其是国有水权形式下,水资源所有权通常不允许转让,只能进行水源使用权、收益权等他项权利的转让;

③超出有效期限,或未取得合法有效性的水权;

④其他为法律所禁止的水权转让。

(3)水权转让的形式

①区域内、外

②部分、全部

③临时、永久性

(4)水权市场的运行机制和局限性

运行机制就是价格机制,即水权的获取必须是有偿的。

局限性:

①具有短期倾向,在防止水资源过度开发利用和环保方面的作用上有限;

②仅可配置竞争性经济用水。

4、我国的水权形式

水权形式:

共有水权

2002年新《水法》规定“水资源属国家所有。

水资源的所有权由国务院代表国家行使。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水塘和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修建管理的水库中的水,归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使用”

因此,我国目前选择实施的是共有水权形式,其中又以国有水权为主,中央政府是法定的国有水权代表。

水权主体:

法定为国家,实际为地方政府和流域组织。

第5章水资源行政管理

1、水资源行政管理的定义

水资源行政管理是指与水资源相关的各类行政管理部门及其派出机构,在宪法和其他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范围内,对与水资源有关的各种社会公共事务进行的管理活动,不包括水资源行政组织对内部事务的管理。

2、水资源行政管理职能的主要内容及影响因素

1、水资源行政管理职能的内容

(1)制定水资源管理的法规和政策

(2)编制水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规划

(3)水资源调查评价和信息发布

(4)控制和协调水量分配

(5)保护水质和水生态系统

(6)防洪抗旱

(7)大型水利工程的管理

(8)其他职能:

对公众进行教育和宣传、推广节水理念和技术、在发生特殊情况时应急处理等

2、影响水资源行政管理职能的因素

(1)内部因素

①水资源开发利用状况

②水资源行政组织结构

③可利用的管理手段(信息化程度)

Eg.水厂、水电站建设前后,当地的水政管理职能发生变化

(2)外部因素

①法律制度(eg.水污染防治法的有无)

②经济发展水平和经济制度(用水途径、方式……)

③用水者素质和组织程度(用水者素质高,则政府职能范围↓)

3、我国水资源管理现状及改革方向

•现状

(1)各部门之间管理职能的重复设置与冲突

(主体内部矛盾-国家级)

eg.2002年,水利部-环保部关于水质管理上的冲突

2008年,建立建立部际协商机

(2)流域组织的地位权利不足以支撑其目标的实现

(主体内部矛盾-地方级)

Eg.行政区内水资源管理部门受地方政府直接领导,较为独立;

流域组织为水利部派出机构,难以介入地方管理。

(3)水资源行政管理手段执行不力

原因:

部门间职能的分割、重复和冲突;

信息不完全;

经济手段激励作用不够……

•改革方向

1、在不同管理层次、不同部门间明确划分事权,并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

成立国家水资源管理委员会--中央

明确流域组织职责加强流域组织的宏观调控作用--流域

完善水务一体化管理体制--地方

2、完善水资源行政管理手段

命令-控制手段较成熟,需加强权威性和法律效力;

经济手段尚未成熟,需定价合适、建立市场调节。

3、提高公众参与程度—监督

4、水资源行政管理中公众参与的条件与方式

(1)公众参与的条件

①增强公众参与的意识

②提高公众自身的参与能力

③保障公众参与的权利

(2)公众参与的方式

①建立用水户协会:

用水户、政府代表、群众团体

②成立专家咨询委员会

③听证制度和预警制度:

保障知情权

④其他方式:

社会调查、大众传媒发布信息等

第6章水资源法律管理

1、我国水资源法律管理的发展趋势

1、立法目标:

一元化→二元化

开发利用→开发、保护……→保护、开发

2、立法模式:

水资源法、水环境法分立→二法整合

我国水资源立法一直是采取资源利用与污染防治相分立的模式。

将二者进行整合是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也是今后水资源立法的必然趋势。

3、管理机制:

分散管理→统一管理

eg.如水质和水量的统一管理,地表水、地下水和大气水的综合管理,区域与流域相结合的管理,以及兴利与除害相结合的管理……

2、新《水法》的立法目标及其明确的发展战略

•立法目标:

合理开发、利用、节约和保护水资源,防治水害,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适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新《水法》明确新时期水资源的发展战略:

(1)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支撑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强化水资源统一管理,注重水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有效保护,将节约用水放在突出的位置;

(3)对水事纠纷和违法行为的处罚有了明确条款,对规范水事活动具有重要作用。

•标志着我国水资源管理正在向可持续发展方向转变。

3、我国的水权制度

水资源属于国家所有,由国务院代表国家行使;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水塘和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修建管理的水库中的水归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使用,并通过取水许可制度规定了取水权的获得。

但《水法》未对使用权、收益权等更细的权相划分、配置方式等做具体的规定。

第7章水资源数字化管理

1、水资源数字化管理的意义

(1)有助于实现水资源优化配置(水量调度的科学、精确);

--兴利

(2)有助于加强水资源灾害管理的能力,提高预测和防治各类水旱灾害的水平;

--除害

(3)有助于提高水行政管理能力和公共服务水平(公平、透明、高效率);

--管理者

(4)实现了水资源信息资源共享,从而为全社会提供方便、快捷的水利信息服务。

--用水户

2、全面准确的水资源信息应包括的内容

①存在状态

三种状态:

气态、固态和液态;

十种形式存在于各种介质:

海洋、冰川与永久积雪、地下水、永冻层中冰、湖泊水、土壤水、大气水、沼泽水、河流水、生物水。

②水资源质量

③水资源数量

年降水量、年河川径流量、年地下水量、年水资源总量以及人均占有水量等5个总的指标。

具体到不同形态的水资源,还包括水位,蒸发量,河流湖泊的蒸发量、调水量,地下水的开采量等。

④空间属性

⑤权属属性

水资源所有权、使用权以及经营权等。

3、“3S”在水资源数字化管理中的功能及应用

功能

RS:

采用卫星、雷达等观测技术对地面水资源信息及生态环境信息的动态监测及数据实时动态采集,为水资源数字化管理提供快捷、实时、准确的信息,保证实时性。

GIS:

具有强大的空间信息处理、管理及存储功能,为水资源数字化管理提供数字化集成平台。

GPS:

为水资源数字化管理的空间信息、结果输出的空间方位提供空间定位服务。

应用

(1)水资源质量和数量调查及水环境监测

(2)水旱灾情预测评估及防洪减灾信息管理

(3)土地资源调查

(4)水资源开发利用研究

(5)水资源工程规划和管理

4、水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结构

水资源管理信息系统:

数据库、模型库、人机交互系统

数据库:

数据的维护、查询、统计...

模型库:

需求预测,洪水演进及仿真,污染扩散...

人机交互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