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肯不曾老去.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7374487 上传时间:2023-04-24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15.8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阿肯不曾老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阿肯不曾老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阿肯不曾老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阿肯不曾老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阿肯不曾老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阿肯不曾老去.docx

《阿肯不曾老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阿肯不曾老去.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阿肯不曾老去.docx

阿肯不曾老去

阿肯不曾老去-地理论文

阿肯不曾老去

阿肯胡尔曼别克·再腾哈孜和弹奏家道列提·哈勒克是哈萨克族民间音乐艺术家的巅峰代表人物。

新疆青河县何其幸运,稀世之声胡尔曼别克与传世之音道列提同时出现在这里,为这个边境小城蒙上了华美、神秘的色彩。

他们虽然阔别了世界,却仍然以雕像站立千年万年,看庭前花开落,草长莺飞,人来人去。

阿肯一直在民间,从不曾老去。

撰文·摄影/樊琴

在青格里对阿肯的最初好奇是源自胡尔曼别克·再腾哈孜和道列提·哈勒克,一个是著名的阿肯,一个是演奏家,之后我又将这好奇延伸到阿肯阿依特斯艺术中。

哈萨克族是一个浪漫的民族,对阿肯弹唱的情感无人可比。

我参加过无数次的阿肯弹唱,看到他们恣意汪洋的唱腔,观众忘我的迎合,每个人连皱纹里都含着笑意,让我嫉妒和慌张,因为我一句都听不懂。

听不懂,我也不愿意远远走开,因为我很想感受并贴近这个民族,感受音乐的气氛和人们如潮的热情。

听众在草原上席地而坐,如痴如醉,会心地点头,一波接一波的热潮袭来,对阿肯崇拜的狂热程度不亚于明星大腕。

于是,很多人都想知道为什么一把冬不拉和一两句唱词就能有如此大的魅力。

“阿肯是天生的,一般人学也学不来。

每次问怎样培养一个优秀的阿肯,他们总是异口同声地回答:

他们是天生的。

我于是翻出唐诗宋词寻找李白杜甫,希望从他们这样的天才诗人成长的轨迹中找到答案。

在青河,多次接触胡尔曼别克,感受他妙语连珠,感受可遇不可求的精彩,也是我写作生涯的幸事。

很多的外地人听说我来自青格里,问我能不能见到胡尔曼别克,他们以为见到他是一件很难很难的事情。

我说:

我不仅在阿肯盛会上,在托依(哈萨克语,宴会)上,在路上,在乡间,还能在寻常的百姓家,我都曾见到过他。

听罢,他们对我露出无限羡慕的眼神。

与胡尔曼别克交谈是一件畅快和愉快的事情,他博古通今,对历史、文化、农林牧副渔、工业、教育、医学、人际等都能说出自己的观点。

凡是你想聊的话题,他都能交谈,和他交谈,是在和民间的精神领袖交谈,是需要倾听的。

我佩服他掌握了浩如烟海星空,广袤如大海的信息,这是无人能及的。

因此,胡尔曼别克有着强大的号召力,赢得了如此多的荣誉和光环,也得到万人空巷的拥戴。

在青格里的哈萨克族家里,无论贫富总有一把冬不拉挂在堂前;每一家都有一个弹奏乐手,轻轻拨动琴弦就能把思绪带到遥远的草原上。

走在青河,总有一种弥散四野却难以捕捉的神秘气息,那是艺术的气息。

曾有很多人建议我写写神秘青河系列,一定有很多的卖点和创意。

我却包藏在心中,包括对阿肯的情愫。

我不知道怎样才能将他们准确地表达。

青河有许多独有的标志,取材于本地真人真事的雕像,带着哈欧风情的街边建筑,胡尔曼别克广场,青龙湖公园……在这片被称之为“口袋底”的土地上,散落着多少才子和隐士,简直无法计数。

阿肯堪称民间才子和艺术家,我曾经在《沿着阿依特斯的歌声》中花了很大的篇幅描写过阿肯们的生活,他们一边弹唱,一边逐牧天涯,没有炫目的舞台,没有市场运作的推手,走到哪里都能得到牧人们发自内心的称赞和欢迎。

阿依特斯是哈萨克民族民间口述文学中内容最丰富、在群众中影响力最大的一种竞技式的对唱表演形式,是哈萨克族独特的曲艺艺术类型。

青格里被阿勒泰人称为“上游吾尔阿勒泰”。

因为它不仅是全国哈萨克族集中居住人口比例最多的县,也被喻为阿勒泰哈萨克族文化集中的高地,被称为“阿肯之乡”。

胡尔曼别克继承和发扬“阿依特斯”艺术,并以这种艺术形式演唱的歌曲赞美伟大的祖国、颂扬民族团结,深受各民族群众的喜爱,被人们誉为“阿勒泰草原上的百灵鸟”。

1957年,胡尔曼别克初中毕业后回到阿热勒乡务农。

劳动之余,他经常自编自唱些民歌小曲为大家演唱。

1962年,县政府破格调他到县文化馆工作。

正当他才华初露之时,十年浩劫开始了,他所创作的歌曲被扣上了一顶顶莫须有的罪名,他被迫离开了创作岗位去牧区牧羊,并被勒令不许“乱说、乱唱、乱动”。

草原上不能没有骏马,大地上不能没有歌声,他深信黑夜不会长久。

困境没有锁住他的歌喉,他白天接受劳动改造,晚上偷偷继续搜集整理民间歌谣、编词、编曲练唱,10年来从未间断。

1980年,他重回文化馆工作后,创作热情更加高涨,决心要以最美的歌声报答党和人民。

1980年12月,他骑马冒着零下30多度的严寒,到距120多公里远的萨尔托海乡牧区采风。

他一边为牧民歌唱,一边搜集民间文学。

各牧点之间相距较远,但他不辞辛劳,每天去十多个毡房,给各家各户送去温馨的笑声。

他满载而归,记录下360多页文学史料。

1982年,青河县县长恰木乃带着他到奇台、木垒请求冬牧场支援,他用歌声打动了木垒县长哈力克,5万头青河绵羊在木垒冬牧场度过了寒冬。

1997年,阿肯阿依特斯大会上,塔城地区赠与了胡尔曼别克一匹骏马。

他骑在马上激动地唱到:

男子无一例外胸怀远大理想,唱出新颖瑰丽的诗句是阿肯的梦想,评判艺术水准则是人们的一贯传统。

贾玛丽汗与胡尔曼别克是三十多年的搭档,她唱道:

感谢青河人民千遍万遍的敬意,你的诗歌已经环绕美丽的世界,你放声歌唱你荣誉的祖国,我会将金子般的机遇让给你,你的座位从不会显得矮小,你的灵气总能让舞台生辉。

面对优秀的阿肯,你尽管不懂得唱腔,却能记住其中最精彩的对白,你会油然而生敬意。

毕竟不是什么人都可以做到像他这样,怀抱一把冬不拉,潇洒自如,现编现唱,或幽默、或睿智、或诙谐、或回味悠长。

胡尔曼别克之于青格里,更像一个符号,一个象征,一张名片,一个人们心灵安放的港湾。

与他双双称雄的还有弹奏家道吾列提,他们两人成为哈萨克族口头文学的巅峰代表人物。

道列提·哈勒克就是当时(1964年)风靡全国的影片《天山上的红花》主题曲的冬不拉演奏者。

和胡尔曼别克一样,天才阿肯在童年就显示出他不凡的艺术气质,道列提7岁时就迷上冬不拉。

他的音乐记忆超常,不熟悉的曲子只要听上一两遍,就能自如流畅地弹出来。

1957年,在一次冬不拉演奏比赛中,当时还是初出茅庐的他与已在州文工团和当地小有名气的女阿肯吐尔都汗进行了两个小时的演奏比赛仍不分胜负。

最后,道列提使出了绝招,竟用脚弹奏起了冬不拉。

如今在青河主街道上的雕像前,仿佛还能听到道列提用脚演奏《家乡》的乐曲。

同年,道列提进京参加演出,受到毛泽东主席的亲切接见。

此后,他先后8次进京演出,还参加了十几个城市的巡回演出,受到很多老领导和老艺人的赞赏。

1963年,道列提曾尝试用冬不拉演奏《游击队之歌》。

用冬不拉演奏这首快节奏的进行曲,需要有高超的轮指技术和很强的节奏分辨率,道列提凭着对音乐的超常理解,成功地将这首乐曲演绎得出神入化,当即被新疆人民广播电台进行转播,传遍全国。

17年之后的1980年,《游击队之歌》的作者贺绿汀在乌鲁木齐昆仑宾馆与他见面,道列提当场用冬不拉演奏了这首脍炙人口的名曲,77岁高龄的贺老激动地握着道列提的手久久不肯松开。

1991年,道列提作为艺术团成员,第一次出访哈萨克斯坦,他除了弹奏反映爱国爱家乡和民族团结的曲子外,还就地取材、弹奏了具有哈萨克斯坦国风情的民间曲子,引起了当地群众的共鸣,被当地音乐家努尔黑扎誉为“金手指”;之后获得了国家一级演奏家的称号。

这两位潇洒如风的男子,在十年浩劫中都没有幸免,关了牛棚,下放到牧区去放羊。

在最落魄的时候,他们惺惺相惜,相互鼓励,从不低头,挺起的是音乐艺术家的尊严。

2005年,青河县举办了胡尔曼别克与道吾列提的研讨会,两位大师被请到台前,人们报以最热烈的掌声,这也是他们坚守人格的回报。

他们刻苦数年,终于将根深深地扎进泥土里,与家乡、与世界紧紧相连。

他们用自己的歌、用自己的琴弦净化了心灵,人生领域得到崇高和提升。

他们的内心丰富和饱满,外在浮华的东西已过眼云烟。

被誉为“人民的阿肯”的胡尔曼别克·再腾哈孜是阿肯艺术的大师,是阿肯王国里的巅峰和顶级人物,在青格里他歌唱到生命最后的一刻。

顶着盛名的他却是一个随和自由、穿戴随性的人。

胡尔曼别克唯独惧怕他的老朋友焦代,焦代是一个严谨力求完美的人,他总是会唠叨胡尔曼别克不修边幅。

每次胡尔曼别克参加阿肯弹唱会出发前,他会打听焦代是否前往,如果他要去,胡尔曼别克会多带上几件换洗的衣服,因为尽管他享誉世界,总有几个直言和监督他的朋友,他曾经开玩笑道:

烦人的焦代。

而令焦代纠结的是胡尔曼别克这么出名竟然不注意形象,每次他都会为胡尔曼别克准备剃须刀。

为了让老朋友精精神神上台,还会多备一份洗漱用品。

当胡尔曼别克在台上纵情歌唱的时候,他完全忘记了一切。

焦代一生写诗无数,却难抵胡尔曼别克的盛名。

他愿意躲在幕后为胡尔曼别克打理表演前的一切,他不仅是胡尔曼别克的朋友,也是他的忠实“粉丝”。

胡尔曼别克和道列提都置身于民间文化的收集和研究并进行艺术整理和再创造。

1987年,道列提出版了《幸福的源泉》音乐集,收录了自己创作的《家乡》《双青河》等乐曲,共收集到了2300多首面临失传的民歌。

1990年,胡尔曼别克已出版了6大集民间诗歌文学作品,之后还出版了《流逝的岁月》。

1991年7月,他被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评为先进工作者。

2005年,胡尔曼别克被选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名录库,并被上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名录库。

2006年4月,胡尔曼别克参加了哈萨克斯坦、土耳其等四个国家的巡回演出,获得了空前的成功。

2010年,他被国家文化部授予了“人民的阿肯”的光荣称号。

有人说青河何其幸运,有稀世之声的胡尔曼别克与传世之音道吾列提同时出现,为这个边境小城蒙上华美、神秘的色彩。

青河若没有这两位大师的存在,这个小城的魅力将会暗淡许多。

2011年1月10号,胡尔曼别克离开了他热爱的青格里,人们送他上路,那天的天气特别的冷。

如今他们虽然已仙逝,可是那些指间的文化盛宴仍然在民间代代上演。

他们虽然阔别了世界,却仍然以雕像站立千年万年,看庭前花开落,草长莺飞,人来人去。

阿肯一直在民间,从不曾老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