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版三下品德与社会全册教案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737331 上传时间:2022-10-23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40.0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未来版三下品德与社会全册教案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未来版三下品德与社会全册教案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未来版三下品德与社会全册教案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未来版三下品德与社会全册教案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未来版三下品德与社会全册教案教学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未来版三下品德与社会全册教案教学设计.docx

《未来版三下品德与社会全册教案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未来版三下品德与社会全册教案教学设计.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未来版三下品德与社会全册教案教学设计.docx

未来版三下品德与社会全册教案教学设计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三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

一、学生情况分析

本班的绝大多数学生都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积极上进,热爱学校,热爱班集体,尊重老师,团结同学。

但由于学生年龄小,可塑性强,知识面窄,所以有待于不断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

二、教材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还处于儿童期,这一阶段是儿童品德和社会性发展的启蒙阶段,他们刚刚进入“品德与社会”课程的学习,本册的教育内容是对学生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打基础的教育,是学生由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养成向良好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自然衔接。

教材共设计了四个单元,这四个单元主题所涉及内容是对这个年龄阶段儿童具有重要影响的、在儿童生活中所发生的各种社会互动关系。

本册教材在“我在成长”教育主题统领之下,将学生的生活经验作为重要的教育资源,根据学生的生活实际需要和不断扩大的认知范围,用社会关系、社会活动、社会环境三条主线,贯穿个人、家庭、学校、社区(家乡)等四个不同范畴,并使四个范畴形成彼此互动的关系。

三、教学目标  

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

 

四、教学措施  

(一)从人道的角度出发,尊重儿童的差异与感受。

如:

在涉及到家庭、父母、亲情的教学时,要考虑自己班上是否有离异家庭,怎样做才能使部分学生的自尊不受到伤害。

(二)全面把握课程目标,通过教学帮助学生懂得爱来自家庭,学校和社会,懂得感恩父母,感恩老师,感恩同学,感恩给予自己爱和力量的人与事物。

  

(三)重视发展性教学评价方法的运用。

强调评价过程化,重视儿童在活动中的态度、情感、行为表现,重视儿童活动中付出的努力的程度,以及过程中的探索、思考、创意等。

  

(四)重视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灵活选用教学组织形式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生动活泼的发展提供充分的空间,以人为本,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五)通过开展辩论会、调查实践活动、参加兴趣小组活动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表达能力,动手实践能力,从而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六)开发教学资源,从教科书扩展到学生的整个生活空间,把教学内容与本地区实际有机结合起来,同时关注社会新的发展和变化,增进课程内容的现实性和亲近感,使本课程教学走向家庭、社会,真正走进学生的实际生活,体现该课程的开放性、实践性。

 

五、教学进度表

教学进度安排表

周次

起止时间

教学内容

课时

3.2—3.6

入学教育学守则知规范

2

3.9—3.13

认识周围的邻居

2

3.16—3.20

邻居之间怎样相处

2

3.23—3.27

共建邻里环境

2

3.30---4.3

介绍我们的学校

2

4.6—4.10

感谢您,老师

2

4.13-4.17

学校的发展变化

2

4.20—4.24

不同的生活环境

2

4.27—5.1

复习 

5.4—5.8

期中考试

十一

5.11—5.15

为我们生活服务的人

2

十二

5.18—5.22

公共场所的文明

2

十三

5.25—5.29

献出我们的爱心

2

十四

6.1—6.5

家庭安全不能忘

2

十五

6.8—6.12

交通安全要注意

2

十六

6.15—6.19

公共安全多提放

2

十七

6.22—6.26

复习

2

十八

6.29—7.3

复习

2

十九

7.6—7.10

复习

2

二十

7.13---7.17

考试

第一单元邻里之间

第一课认识周围的邻居

教学目标:

认知:

懂得邻居之间要和睦相处,和睦相处不仅大家都愉快,还有利于社会的安定团结。

情感:

1、愿意与邻居和睦相处。

2、树立维护和增进邻居之间和睦的责任感。

行为:

1、说话办事考虑左邻右舍的利益。

2、对邻居讲谦让,能量解人。

   3、邻居有困难,热情帮助。

重点:

认识周围的邻居。

难点:

认识周围的邻居。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引出问题

生活在社会中,我们要经常与人打交道,尤其和左邻右舍接触更多,因此,邻居之间和睦相处是非常重要的。

那么,下面请同学们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的人和事谈一谈邻居之间相处得不好时会存在什么问题。

二、走进生活  找问题。

1、各小组成员结合自己耳闻目睹或亲身经历的事,谈一谈邻居之间相处不好会出现什么问题。

2、各小组成员交流。

3、各小组汇报交流的结果。

4、归纳总结。

三、身同感受,出点子

1、各小组成员结合自己耳闻目睹或亲身经历的事,谈一谈邻居之间相处得好的做法。

2、各小组成员交流。

3、各小组汇报交流的结果。

4、归纳总结。

四、名言警句中的邻居关系

●远亲不如近邻●得好乡邻胜过亲●多年邻居变成亲

●亲帮亲,邻帮邻●亲望亲好,邻望邻好●亲向亲,邻向邻

●人到难处邻里来●远亲不如近邻,近邻不如对门

●千金买邻,八百置舍●行人好伴,住要好邻

●在家里结邻,出门要结伴(阿拉伯)

●动身之前,要找好侣伴;盖房之前,要找好邻居(阿富汉)

●光顾自己的人,跟邻居合不来(蒙古)

五、前车之鉴,可以为师

1、读故事《六尺巷》并交流收获

2、讲述《孟母三迁》的故事

总结:

 

第二课邻居之间怎样相处

教学目标:

认知:

懂得邻里之间要和睦相处,和睦相处不仅大家都愉快,还有利于社会的安定团结。

情感:

1、愿意与邻居和睦相处。

2、树立维护和增进邻里之间和睦的责任感。

行为:

1、说话、做事考虑左邻右舍的利益。

2、对邻居讲谦让,能谅解人。

3、邻居有困难,热情帮助。

教学重点:

使学生懂得邻居之间和睦相处关系到左邻右舍各家的生活,还关系到社会的安定团结,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

教学难点:

根据学生实际,具体指导学生如何做到邻居之间和睦相处。

教学过程:

一、导入谈话引出观点

1.你们听说过"远亲不如近邻"这句话吗?

谁能谈谈你是怎样理解的?

 2、小结:

"远亲不如近邻"就是说:

亲戚虽然亲,但住得远,不如住在近旁的邻居来往多,遇到事情也不如邻居能够给预及时的帮助。

3、请你列举事例说明"远亲不如近邻"小结:

谁家的周围都会有一些邻居,与邻居之间的接触机会很多,因此,搞好邻居关系十分重要。

二、学习课文理解观点

1.分析课文的前半部分,体会邻居之间关系的重要性。

小结:

邻居之间是否和睦相处,关系到各家的生活,也关系到社会的安定团结。

我们每个人都应与邻居和睦相处。

板书:

关系到各家生活和社会安定团结③我国自古以来就以邻居之间和睦相处为传统美德,下面请大家一起阅读课文后面"阅读"栏目中故事《六尺巷》。

提问:

读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体会?

小结:

为了建立友好的睦邻关系,大家都要互相谦让,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要考虑邻居利益。

2.学习课文后半部分,学习怎样为邻居和睦相处尽一份力量。

 3.小结课文:

(出示全院图)大家都夸小晨家住的小院邻居之间相处得特别好,他们说话、做事都要先考虑左邻右舍的利益,彼此之间都能互相谦让,都能体谅对方,不管哪个邻居有困难,大家都能热情帮助。

因此,人们都称赞他们院是与邻居和睦相处的文明院,4.这就是今天我们学习的第十三课《与邻居和睦相处》。

三、运用观点、指导行为

 过渡:

随着城市建设的飞速发展,不少破旧的平房都拆掉了,建起了一座座高楼大厦,我们许多同学都搬进了楼房,住楼房的邻居之间怎样和睦相处呢?

四、总结全课、提出希望

  同学们:

不管是住平房还是楼房,都要注意与邻居和睦相处,说话、做事要考虑左邻右吉利益;邻居之间相处要讲谦让,能谅解人;邻居有了困难要热情帮助,这样才有益于各家的生活,也有利于社会安定团结。

让我们大家行动起来,共同为增进邻里之间的和睦相处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第三课、共建邻里环境

教学目标:

1、体会自己的生活、成长与周围人和环境的密切关系,有初步的群体归属感;2、能够认同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3、 养成正确面对不良生活方式的心态,初步掌握解决这些问题的基本技能,有一定的改善环境的主题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点:

体会自己的生活、成长与周围人和环境的密切关系,有初步的群体归属感。

教学难点:

体会自己的生活、成长与周围人和环境的密切关系,有初步的群体归属感。

课前准备:

搜集自家和邻居家的快乐故事

教学过程:

一、活动、春节的愉快回忆

1、谈话:

春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城市和乡村都有庆祝活动,是群体生活的集中反映。

但是由于我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城乡差别很大,不同地区的人会有不同的活动与生活方式。

及时在平时,也会由于民俗、地域的差异很大的。

2、那,老师来数数,我们班有来自多少地区的同学,大家分别在哪儿过的年?

3、快乐吗?

有没有和邻居们一起?

说说你们在一起的开心事情吧!

4、学生自由谈。

(老师适当打断讨论学生所讲的方式是否合适)

5、过渡:

刚才我们讲的是春节里的事情,那平时呢?

邻居们平时在一起都爱做些什么?

6、自由说。

7、师小结:

很多的邻里之间都是那么和睦。

看,书上有两幅照片反映的就是邻里之间平时做的一些事情。

如果他们是你的爷爷奶奶或叔叔阿姨,你能猜一猜他们的感受吗?

二、明辨正误,热情相助

1、过渡:

大家谈论了很多开心的事情,现在老师要给大家看两幅图。

2、出示15页图 讨论:

这样的生活现象好不好,为什么?

3、除此以外,你觉得还有哪些生活现象也不好?

4、老师有感情地朗读

5、想办法吧,谁给刘玫出出主意。

6、选定方法,集体智慧给县长写信(以小组为单位)

7、抽小组发言。

三、总结

  希望大家在平时的生活中能时刻想着别人,多为他人带来欢乐,给自己带来欢欣。

 

第四课介绍我们的学校

教学目标:

能利用简单的图形画出学校的平面图,知道学校的发展变化,在了解学校的物理空间、体察学校内在精神和传统历史的基础上,激发对学校的亲切感、认同感、归属感,增强小主人意识,从而积极主动地参与学校建设。

教学重点:

能利用简单的图形画出学校的平面图,知道学校的发展变化。

教学难点:

能利用简单的图形画出学校的平面图,知道学校的发展变化。

课前准备:

1、了解学校有关情况。

2、学做小向导。

3、彩笔。

教学过程:

一、观察与走访

1、谈话:

我们已经在学校度过了两年多的美好时光了,算是老同学了。

老师想问问你,这么多的时间里,你对我们学校有所了解了吗?

2、请你为一年级的新同学介绍一下我们的学校,想一想,该怎样介绍?

二、夸夸我们的学校

1、看来,大家平时都很关心学校,老师翘大拇指表扬大家。

2、不过,大家知道吗,我们学校之所以这么有名,除了刚才大家提到的一些以外,还有很多的可爱之处,你印象最深的是哪些方面?

三、情感升华

说了不少,同学们,我知道大家心中还有很多话要说,这样,我们选择一个方式来表达自己的心声,可画画,可写诗,还可以用其他方式,大家快行动吧

四、学画平面图

1、引言: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又对学校有了深入的了解,如果能给学校画张图,会更好地向别人介绍自己的学校。

说一说要给学校画图你有什么好办法。

2、学生细致观察教材20页三幅图。

独立观察后,小组内先交流。

再各组推选代表全班交流,在观察和交流信息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在感性上认识景观图和平面图的关系,认识什么是图例及其作用。

3、阅读教材第21页“怎样画学校平面图”这句话下面的一段话,谈谈各自的理解,从理性上认识如何画平面图。

4、给教材第21页下面的平面图标出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结合平面图设计有个性的图例,使学生在实践中学会辨别图上方向,会设计图例,为下面画学校平面图做准备。

5、总结。

五、我给学校画张图

1、引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