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城融合推进兵团城镇化发展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7373051 上传时间:2022-12-01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32.6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产城融合推进兵团城镇化发展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产城融合推进兵团城镇化发展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产城融合推进兵团城镇化发展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产城融合推进兵团城镇化发展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产城融合推进兵团城镇化发展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产城融合推进兵团城镇化发展文档格式.docx

《产城融合推进兵团城镇化发展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产城融合推进兵团城镇化发展文档格式.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产城融合推进兵团城镇化发展文档格式.docx

但是,在建设发展中,产业和城镇发展不协调、区域发展重点不突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程度不高等矛盾和问题也逐渐凸显,制约着城镇化质量和水平的进一步提升。

  加快推进城镇化和新型工业化建设,核心在产业发展,依托在城镇化,关键在协调联动。

推进“两化”互动发展,本质上是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空间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动态调整适应过程,必须做到时间上同步演进,空间上产城融合,布局上功能分区,结构上三产协调。

从兵团“三化”发展阶段性特征来看,只有坚持把产城融合发展作为战略重点,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才能努力走出一条顺应时代要求、具有兵团特色的科学发展之路,不断开创“三化”建设新局面。

  一是加强规划统筹,用科学规划引领“两化”互动发展。

从规划入手,发挥规划的引领作用,推动主体功能区规划、城镇体系规划、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产业发展规划、城镇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连队功能区转化等相互衔接,尤其要在城镇体系规划和布局基础上制定产业规划和城镇总体规划,做到“三规合一”。

在制定规划时,坚持领导、专家和群众意见相结合,不仅要体现各级党政的发展理念,还要体现专家学者的专业智慧和城镇居民的实际需求。

  二是加强产城统筹,坚持以产业发展带动城镇化。

按照“产城融合”的要求,围绕工业发展需求优化城镇功能,以产业发展促进城镇要素集聚。

工业发展要以城市为载体,这就需要协调处理好工业与城市的空间关系,改变一些地方远离城市搞工业的做法。

把产业园区作为“两化”互动发展、产城融合的重要结合点与突破点,根据产业园区建设需要布局城市新区,通过城市新区建设服务产业园区发展。

国家和省级经济开发区和产业园区,要同步规划建设配套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在做大做强支柱产业、把园区建设成为“两化”

  互动发展示范区的同时,建设城市新区。

  三是加强区域统筹,以“两化”互动发展带动区域协调发展。

兵团六个城市和拟建城市是区域发展的核心和增长极,城市所在区域是城市发展所依存和扩散辐射的腹地。

着力优化区域发展布局,加快培育区域性中心城市和城镇群,支撑和带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认真实施《兵团城镇化发展规划(2012-2020)》,形成“天山北坡、南坡两带和以五星、北屯、昆玉为核心”的城镇体系布局和产业发展格局。

按照国家、兵团主体功能区划分要求,在推动区域发展上坚持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商则商,切忌不讲条件地盲目发展工业和扩大城镇规模。

在推进工业化、城镇化过程中,还要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建设好绿洲生态屏障。

  四是加强管理统筹,健全完善与“两化”互动相匹配的城镇管理体制。

企业入园、职工进城、外来居民落户,是“两化”互动的关键问题。

创新社会管理和服务,核心是要解决好新进城人口更好更快融入城镇的问题。

要进一步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通过完善“师市合一”“场镇合一”“连社合一”管理体制,强化兵团市、镇、社区公共管理主体地位和服务职能,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建立与城镇化和工业化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城镇管理体制,更好地适应兵团“两化”发展和履行特殊使命需求。

建立健全全覆盖、均等化、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和社会保障制度,提升城镇市政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化、规范化、市场化水平,满足城镇居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精神需求。

  五是加强“三化”统筹,正确处理“两化”互动和“三化”联动的关系。

城镇化、新型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三者相互促进,在“两化”互动中推进农业现代化至关重要。

坚持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切实加大投入力度,强化“三大基地”建设,充分发挥兵团农业资源优势和组织化、集团化优势,整合特色优势资源和产业集群,加快推进农业经营方式向集约型、效益型转变,保持兵团作为全国重要优质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地位。

坚持工业反哺农业、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产业化水平,促进农业产业化与新型工业化协调发展。

坚持城镇发展和连队功能区转化相结合,按团域范围推进一体化发展,科学确定团场城镇、中心连队居住区、作业点的空间布局,加快推进连队整合撤并和功能区转化工作。

坚持依托城镇辐射连队,将中心连队居住区建成连队职工群众生活的幸福家园。

对新疆兵团产城融合发展问题的探析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优化城市空间结构和管理格局,推动产业和城市融合发展。

近几年,兵团传统产业不断转型升级、城市空间不断拓展,但要实现产城融合发展仍面临一些问题,如城镇规划和产业规划相互脱节、城镇功能不完善难以为产业发展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产业定位没有与城市功能相结合等,兵团要建成集生产、生活、生态于一体的现代化新城,就必须走“以产促城,以城促产”的产城融合发展之路。

一、产城融合的内涵特征

(一)注重城市功能的协调

城市功能不仅包括以产业发展为导向的经济功能,还包括以人的需求为导向的文化功能、居住功能、服务功能等。

城市功能与城市产业相辅相承。

有什么样的功能,就必然有创造这些功能的产业;

有什么样的产业,一般就具有相应的功能,并且主导功能往往是由城市的优势产业创造出来的。

产城融合就是要注重功能上的契合,协调好产业功能与其他城市功能之间的关系,构建与城市发展相适应和匹配的产业体系。

一方面,充分利用城市的产业集聚功能和城市化的经济效应,促进产业功能提升;

另一方面,通过产业带动来推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实现以产兴城,以城促产。

(二)加强有机单元的联系

城市是坐落在有限空间区域内,市场、资本、住房、劳动力、土地等要素相互交织在一起的网状系统。

相关研究和城市发展经验表明,城市中生活区、产业区、商业区、居住区并不是独立存在的,各个功能区之间并没有明显的界限,相反,彼此具有强烈的联系,他们共同构成了城市的整体。

产城融合就是将城市不同的功能区看作是城市发展彼此联系的空间网络单元,产业空间格局和城市总体格局能实现有效的衔接,能够构建起产业复合、规模适当、服务配套的空间组织方式,从而达到不同城市单元间的有机联系和良性互动,让人们能够在不同的城市空间单元中实现就近就业、购物和休闲。

(三)促进要素的有序流动

城市将一个地区的人口流、智力流、物质流、资金流、信息流聚集起来,通过城市活动满足城市内部需要并向其它地区扩散。

以产城融合的理念推动城市发展,就是要积极推动区域范围内的信息交换、服务共享以及各种要素的有序流动,特别是通过资源要素实现城区、产业功能区、郊区等不同区域空间的内在联系和双向互动,以实现不同的要素资源在区域范围内较为合理的配置,从而带动区域整体发展提升。

二、兵团产城融合发展现状

(一)城市、人口和产业规模

研究经验表明,城市是要素的集聚地,特大城市是顶级优质要素的集聚地,中小城市是中低级要素的集聚地。

目前,兵团已成立七个城市(均为县级市)、六个建制镇,仅石河子市稍具规模,人口达到38万,其余几市均为人口小于20万的小城市,尤其是铁门关市,人口仅有4.5万人。

在单位面积产值方面,2012年除石河子市、五家渠市分别为6000万元/平方千米和2204万元/平方千米,其余城市单位面积产值均低于400万元/平方千米,尤其是图木舒克市,该市区划面积达到了1901平方千米,但总产值仅为36.17亿元,单位面积产值为190万元/平方千米。

(二)城镇化发展与经济增长

对兵团2009-2013年GDP总量及城镇化率进行分析比较,可以发现兵团GDP增长率呈平稳态势,2010年起基本维持在23%以上,城镇化率虽然呈上升态势,但同GDP增长率比较相差甚远,平均增长率仅为7.18%。

表1 

2009—2013年兵团GDP与城镇化率

年份

GDP(亿元)

GDP增长率(%)

城镇化率

城镇化率增长率(%)

2006

376.03

——

0.424

2007

441.22

0.1734

0.442

0.0424

2008

523.3

0.186

0.44

-0.0045

2009

610.69

0.167

0.47

0.0682

2010

770.62

0.2619

0.5

0.0638

2011

965.66

0.2531

0.55

0.1

2012

1197.21

0.2398

0.58

0.0545

2013

1480

0.2362

0.62

0.0689

(三)产业结构与城市发展

由表2可以看出,兵团除成立较早的市(如石河子、五家渠),其余几个城市经济发展主要还是依托第一产业,2012年图木舒克市第一产业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45%,阿拉尔市更达到55%,而几个城市第三产业产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均较低,城市化水平较高的石河子市也只有32%,阿拉尔市仅有19%。

表2 

2012年兵团主要城市生产总值及产业结构

城市

生产总值(亿元)

三次产业结构比

一产(亿元)

二产(亿元)

三产(亿元)

石河子市

276.12

26:

42:

32

71

116.58

88.54

五家渠市

156.51

27:

46:

27

42.94

72.37

56.86

阿拉尔市

161.39

55:

19

88.55

41.4

31.44

图木舒克

36.17

45:

30:

25

16.39

10.9

8.88

北屯市

29.19

47:

23

8.77

13.72

6.7

三、兵团产城融合发展存在问题

(一)地域布局分散制约产城融合发展

兵团各团场是按照维稳戍边的需要进行布局,在空间分布上表现为大分散小集中,这种分布格局造成城镇规模小、人口密度低、距离过长且成分散独立的状态,大多城市、城镇都难以形成联系紧密的网状经济格局,团场之间横向协作较差,团场内部各基层生产连队之间的联系也相对较弱。

产业生产要素流动成本高,产业关联性较弱、协作能力较差,既弱化了产业发展对城市经济的支撑带动作用,也不利于发挥城市的辐射功能和集聚效应。

(二)产业布局和城市建设相互脱节

城市发展缺乏组织定位、发展定位和功能定位,规划缺乏统筹性和连续性,有的团场为了拉动GDP、提高城镇化率,盲目搞“造城运动”,缺乏产业导向和支撑,不顾自身发展实际,主要依靠行政手段推动、以入楼率来衡量城镇化率,导致产业发展水平低、公共配套设施缺位;

而在产业发展上更多考虑局部利益、眼前利益,忽略城市发展对产业的功能定位,导致产业同构化,难以形成科学合理的空间布局和比较完备的产业链,产业与城市发展存在“两张皮”现象。

(三)城镇规模小,对产业集聚作用不强

产业的积聚与扩张需要一定规模的市场需求、健全的市场体系、充分的要素供给、完善的基础设施、发达的交通网络以及各种配套的生产与生活性服务。

兵团大多数小城镇都存在功能单一、公共基础设施配套不完善的问题,既难以吸引区域外资源和企业聚集,又无力带动区域内产业进一步发展和升级,难以实现经济的聚集效益。

由于缺乏城市基础设施和服务业的支持,城镇综合承载力较弱,产业集群也很难实现,城市经济的规模效应无法体现,对周边地区的辐射能力很小。

(四)以农业为主的产业结构不足以支撑城市发展

长期以来,兵团城镇发展主要依托第一产业,二、三产业发展缓慢。

这种建立在农业开发基础上的城镇类型缺乏足够的凝聚力、扩张力,也影响中心城镇辐射、带动功能的发挥,使得人口聚集的引力比较弱。

同时,兵团城镇工业发展主要集中在农副产品深加工、纺织、建材、装备制造等资源消耗型行业,且生产规模不大,对城镇建设难以起到骨干支撑作用;

第三产业主要以交通运输、仓储等生产性服务业为主,而对城镇经济效益带动力较好、就业需求较大的旅游业、金融业等生活性服务业发展缓慢,尤其是市政服务业还处于起步阶段。

二、三产业的缓慢发展难以吸引劳动力等多种生产要素的空间聚集和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城市发展缺乏强有力的产业支撑。

四、兵团产城融合发展路径

(一)用科学规划引领产城互动发展

从规划入手,发挥规划的引领作用,推动主体功能区规划、城镇体系规划、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产业发展规划、城镇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连队功能区转化等相互衔接,加强城市功能规划(住宅、商业、道路、市政等城市规划)与产业发展定位的“规划与定位同步”,避免盲目城镇化导致城市空心化,实现城市与产业发展之间的相互促进。

(二)以区域一体化引导产城融合发展

由于客观原因,兵团各城市布局相对较为分散,因此,兵团实现产城融合不能仅立足于某个师、某个市,而应从全局整体战略出发,促进区域内各行政主体、市场主体突破行政壁垒,利用各自的优势,抱团、联合发展产业,构建位序合理的城市体系。

首先,协调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城市间铁路、公路的衔接,提高区域整体支撑能力;

其次,加强对经济基础、区位条件较好的重点市、镇的产业布局,充分发挥其对周边城镇经济的辐射、带动作用;

最后,加大产业合作、发挥现代服务业、先进制造业的集聚和辐射效应,使城市间发展成为资源互补、产业关联、梯度发展的多层次产业圈。

(三)健全与产城互动相匹配的城镇管理体制

进一步处理好行政与市场关系,通过完善“师市合一”、“场镇合一”、“连社合一”管理体制,强化兵团市、镇、社区公共管理主体地位和服务职能,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建立与城市、产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城镇管理体制。

(四)健全城镇功能,为产业发展提供支撑

城镇化不是简单的人口比例增加和城市面积扩张,而是实现就业方式、产业结构、人居环境、社会保障等由“场”到“城”的重要转变,利用城镇化集聚人口、吸引人才的效应,发挥城镇在经济社会中的承载功能和增长极功能。

结合职工对城镇发展配套的需求,一方面,通过对城镇基础设施的硬件建设和卫生、教育等软件建设,增强小城镇的产业带动和生活服务能力,形成层次分明、系统完整的产业和城镇公共服务体系;

另一方面,通过不断优化城镇空间结构和布局,形成各具特色、优势互补、区域协调发展的新格局,提高城镇发展对人口、产业的承载力和辐射力。

(五)以产兴城,增强产业聚集力

产业发展和城镇化互为因果、互相支撑,要考虑到城镇不只是为实体产业配套和服务的单向的融合,更是一种互动复合的融合,即城市发展要融入产业业态。

首先,在农业方面,充分发挥兵团农业资源优势和组织化、集团化优势,整合特色优势资源和产业集群,加快农业经营方式向集约型、效益型转变,培育种养殖大户,大力发展家庭农场、农业专业合作社;

其次,在工业方面,以工业园区建设为抓手,提升产业集聚效应;

再次,在第三产业方面,利用特有的旅游文化资源,大力发展旅游业,同时加快发展交通运输、邮电通信、金融、各类中介服务及市政服务等第三产业,提高城镇综合实力。

(六)加强工业园区建设,突出双向带动

各师所处地理位置、资源禀赋条件和工业发展基础都各有差异,必须因地制宜,找准产业发展方向,建设具有各师特色的产业园区。

已建市和有条件设市的师充分利用设市政策机遇,在现有或拟建市域范围内,建设各类产业园区,把产业园区作为产城融合的重要结合点和突破点,通过特色园区的建设,引入一批产业链条长、科技含量高、关联性强的企业,形成园区内企业的专业化分工和协作,探索塑造具有自身特色的产品品牌,从而形成产业的集聚效应和规模效应。

针对远离城区的工业园区可考虑规划成为独立的产业新城,靠近中心城区的工业园区则努力实现产业功能和城市发展相融合,规划建设配套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

(七)以产业发展带动人口向城镇集聚

加快人口向团场城镇集中,首先,加快发展二、三产业,拓宽职工群众增收渠道,以此来吸引人口向城镇集聚;

其次,要不断完善城镇水、电、气、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和各项公共服务,营造栓心留人的工作和生活环境,提高集聚人口的能力;

最后,通过对口援建团场城镇建设,借助“外力”带动城镇人口集聚,最终使人口和产业集聚成为城镇发展的基础

团场将根据需要继续完善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重点抓好“六个一”工程,即建成一条商业街、一个综合商场、一个农贸市场、一座星级酒店、一个仓储物流园,一个星级农家乐,目前农贸市场和综合商场已经建成营业,投资3亿元的城市商业综合体项目将于今年5月底竣工,团场将通过吸引民间资本和招商引资,重点完成一个星级农家乐的建设。

招商引资项目汽车4S店、冷链物流园、影视城、三星级的汇鸿大酒店和光伏电站二期工程将于今年5月份开工建设,6000多户镇区居民将全部使用上经济清洁的天然气,集中精力发展壮大产业集群。

通过项目支持和招商引资,建设完善文化娱乐设施和社会保障设施,开发特色旅游资源,把宜居、宜业、宜商、宜游结合起来。

依托城镇化建设的快速发展,结合连队功能转换、土地流转和职工多元增收工作,以开放经营、公平竞争、优质服务的积极政策,引导和鼓励职工从事信息产业、饮食服务业、交通运输、教育、房地产开发、旅游资源开发等,全面促进团场第三产业快速发展,确保团场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2.6亿元,增长29%。

提升城镇综合服务水平和设施承载能力,从建设城镇向经营管理城镇转变,丰富城镇内涵,提升城镇品位,让职工群众享受现代城镇文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高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