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737041 上传时间:2022-10-23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36.9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一章总论

一、项目概述

(一)项目名称:

萧县孙圩孜乡教师周转宿舍工程

(二)承办单位:

萧县教育局

(三)建设地点:

萧县孙圩孜初中院内

(四)项目性质:

新建

(五)项目法人代表:

刘继新

(六)项目建设期:

本项目计划建设期6个月。

(七)可研编制单位:

萧县工程咨询研究所

(八)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及范围

1、编制依据

(1)《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下达农村学校教师周转宿舍2012年中央预算内投资计划的通知》(皖发改投资【2012】413号);

(2)《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下达农村学校教师周转宿舍2012年中央预算内投资计划的通知》(市发改社会【2012】198号);

(3)萧县教育局《萧县2012年农村学校教师周转宿舍建设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批复的申请》

(4)萧县教育局《关于编制萧县2012年农村学校教师周转宿舍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委托书;

(6)项目单位提供的有关基础数据、技术资料;

(7)编制人员调查的有关资料、数据等。

2、编制范围

本项目可研报告的研究范围包括:

(1)项目提出的背景及建设的必要性

(2)项目选址与建设环境条件

(3)项目建设规模与主要建设内容

(4)项目总体布局方案

(5)工程技术方案

(6)环境保护、安全卫生、消防和节能

(7)项目运营和实施计划

(8)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9)效益分析

(10)项目结论与建议

二、方案概况

(一)项目建设规模与内容

该项目建设内容主要为教师周转宿舍。

总建筑规模:

1400平方米,全部为重建项目。

项目总投资175万元。

(二)项目资金来源:

中央预算内资金175万元。

三、选址概述

本项目是在萧县孙圩孜初中院内建设,萧县孙圩孜初中现有较为完善的交通、水、电、通讯等基础设施条件,可以满足本项目建设和使用的需要。

萧县孙圩孜初中,交通便利,便于项目的建设和使用。

项目学校可利用现有的供水、供电设备,可以满足项目建设及运营的需要。

四、项目能耗分析

(一)需水量计算

本项目完成后,可解决全镇40名教师住房问题,本项目用水量主要考虑生活用水,每人每天按20升计算(做饭、洗衣、冲洗用水),40名教师月用水24吨。

年平均用水量为192吨。

(二)耗电量计算

各学校用电负荷按面积系数法进行计算,每天每人按1.5度计算,40人日用电量80度,年用电量1.44万度。

(三)煤气用量计算

煤气每月每人按7公斤计算,40人月用煤气量280公斤,年用煤气量2240公斤。

五、结论及建议

(一)结论

本项目建设标准符合国家的有关规定,建设条件具备,建设方案切实可行,资金来源有保障。

本项目建成后,将有效地解决全镇40名特岗教师住房问题问题,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基础教育资源的需求,推动萧县基础教育事业的发展,社会效益较好。

因此,本项目切实可行,应早日实施,尽快发挥其良好的效益。

(二)建议

为保证本项目能够顺利的进行,稳妥的建设和发展,应注意以下几点:

1、争取政府在政策等方面的支持,使学校建设和发展能够稳步进行。

2、加强学校的师资力量,完善教学管理,提高办学质量,形成长期稳定的生源。

3、本项目待可行性研究报告批复后,抓紧做好设计、施工工作。

同时建设期间应做好施工和教学的协调、衔接工作,防止互相干扰,以使各项工作能够顺利进行。

4、本项目工程在中学校区内建设,并且工期较紧,承办单位应做好其中的协调、衔接工作,尽量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按环保“三同时”的原则,搞好环境治理工作。

第二章项目区教育概况及项目建设必要性

一、萧县教育概况

萧县是拥有141万人口的农业大县、教育大县、国家级贫困县。

是汉文化的故乡,淮海战场主战场。

亦是著名的“中国书画艺术之乡”、“中国防腐蚀业第一县”。

历史底蕴厚重,重教传统绵长。

目前,全县有中小学、幼儿园334所,在校学生215131人,教职工16879人,其中专任教师10597人。

学前教育三年毛入园率54%,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93%,高中阶段毛入学率68%。

基础教育稳步发展,形成了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教育协调发展的办学格局。

拥有省级示范高中2所,省级示范初中2所,省级农村示范小学1所,省教育厅命名的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和艺术特色学校各1所。

市级示范高中2所,初中4所,小学10所。

民办教育迅速崛起,全县民办教育机构已发展到77所,其中普通高中4所,职业高中1所,初中5所,小学4所,幼儿园59所;固定资产总值5.8亿元,在校学生44044人,教职工2319人。

民办学校已成为我县教育事业的重要成份。

近年来,我县教育管理不断加强,办学行为日趋规范,教育科研形成特色,教学质量节节攀升。

我县是国家教育部确定的基础教育质量监测样本县,2010年高质量地完成了监测任务,受到教育部和省教育厅的表彰奖励。

2011年5月省党政领导干部教育工作督导考核专家组对我县进行了抽查,省专家组对我县教育工作十分满意,给予高度评价。

我县高中教育成绩日益显著,2009—2011年三年全县本科上线考生分别为3129人、4181人、4576人,累计达11886人;其中应届本科上线分别为1594人、2146人、2409人,累计6149人;本科上线率在全市始终处于先进行列。

近几年的中考也名列前茅,我县700分以上考生占全市700分以上考生总数每年都超过40%。

我县多形式、多渠道开展教师培训和校干培训,特别是2009年开始实施了以“3336”工程为重点的音、体、美紧缺学科教师培训,使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明显提高。

专任教师的学历达标率分别为小学100%、初中95%、高中82%。

我县中等职业教育学校7所,其中普通中专1所(萧县师范),成人中专2所(教师进修学校、函校),职业高中4所(职教中心、县一职高、黄口职中、郝集职中)。

职业教育相对薄弱,中职学校规模小,条件差,职教发展和发达地区差距较大。

目前,正积极筹建安徽防腐蚀工程技术学校、宿州保全职业技术学校2所新校。

届时,我县中等职业教育资源将得到有力增强,服务地方经济的能力将大幅提升。

二、孙圩孜乡教育概况

孙圩孜乡位于萧县西南边缘,南接淮北,西毗祖楼,北邻王寨。

本乡有三条黄金线贯穿东西,有以东山石料开发为核心的龙头企业,有以徐里为核心的干杂果种植基地,有以黄庄为核心的胡萝卜种植基地,有以侯楼为核心的猪毛加工作坊,农民收入颇丰,经济发展速度逐年上新台阶。

该乡教育环境令人欣慰,下辖两所初中,18所小学,8所幼儿园。

中学生1040名,小学生3100名,受学前教育学生1500名,可谓是人才济济,前景可观。

四川5.12汶川大地震之后,国家加大教育投入,实行四大教育民生工程,即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免除学生学杂费,免除教材费,补助贫困住宿生,关注农村留守儿童,实施校安工程,特别是校安工程的实施,大大改变了教学环境,2009、2010、2011三年校安工程共投资1000万元,建造成11000平方安全校舍,投入薄弱资金近200万元,更新了围墙,硬化了路面。

校园环境焕然一新,师生的精神面貌、教风学风、校风校训较前有较大的改善,教学质量大大提高。

全乡教职工270名,其中特岗教师2人,支教教师15人,居住地远离学校的教师54人。

共需入住周转宿舍的教师71人,本次入住教师40人,入住率56.3%。

为了方便教师特别是特岗教师、支教教师的生活,国家又投入大量的资金建设教师周转房,今年我乡40间-1400平方教师周转房已经立项并勘探,年底有望竣工使用。

40间仅供40名特岗或支教教师使用,而暑后将达到110名教师远离家乡在我乡任教,40间周转房远远不能满足需要。

三、项目建设必要性与可行性

(一)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1.农村中小学教师周转宿舍建设是稳定农村特岗教师队伍的需要。

自国家特岗教师计划以来,萧县为满足农村学校对紧缺学科教师的需要,配备了一批特岗教师,仅孙圩孜乡现就有特岗教师19人。

这些教师来自全县各地,被分配到偏远农村学校,他们工作积极,充满了热情,但由于学校没有教师宿舍,也给他们生活上带来了诸多不便。

周转宿舍的建设将极大地改善他们的生活状况,使他们可以更加安心工作,扎根基层。

2.农村中小学教师周转宿舍建设是满足名校名师支教和交流的需要。

为了缩孙圩孜乡城乡之间的办学差距,自1997年启动城乡教师对口支援计划,截止目前孙圩孜乡共有127名支教教师,住宿难是困扰支教教师的头等问题,周转宿舍的建设将推动城乡教师交流,支教者在舒适的环境中工作、生活,将先进的教学、管理经验与他人分享,有效地促进农村学校教学质量的提高。

3.农村中小学教师周转宿舍建设是中小学布局调整的需要。

随着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的进行,农村寄宿制生活用房的建设为学生解决了住宿问题,但村、点校的撤并使广大农村教师工作单位距原来居所较远,他们没有能力再购买住房,给工作带来许多生活困难,周转宿舍的建设能为广大农村教师提供完备的后勤保障。

4.农村中小学教师周转宿舍建设是推动城乡一体化进程的需要。

随着城乡一体化进程的有序进行,农村人口进城购房也是社会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广大农村教师也是进城购房群体的一员,这样一样居住地远离学校的教师住宿问题是学校工作中的一个突出难题,周转宿舍的建设是加快促进城乡一体化进程的一种有效途径。

(二)项目建设的可行性

1.项目的建立符合萧县“十二五”教育规划纲要

在萧县“十二五”规划纲要中对教育工作做出计划,强调“优先发展教育事业。

深入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夯实教育基础能力,完成校舍安全工程加固改造任务,谋划建设一批高标准中小学幼儿园,提高教育装备水平,到‘十二五’末期标准化学校比例达到85%以上。

”而萧县孙圩孜乡教师周转宿舍楼建设符合萧县“十二五”教育规划纲要,本项目的建设可以促进标准化学校建立,使生源增多的同时还对义务教育的普及有了推动作用,对萧县未来的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由此可见本项目萧县“十二五”教育规划纲要,因此项目是可行的。

2.满足社会对提高基础教育综合水平的需要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给中国教育事业带来大发展的机遇,这势必促进教育市场、教育服务及相关办学模式的发展。

扎兰屯市教师周转宿舍宿舍楼的建设,加强“寄宿制”正是按照市教育局的战略布署,顺应中国教育改革发展的客观要求的体现,充分利用学校办学资源,走内涵发展之路,增强可持续发展后劲的重要举措。

由此可见,本项目建设满足了社会对优质基础教育综合水平的需求,因此,本项目是可行的。

第三章场址概况及建设条件

一、项目所在地基本条件

(一)气候条件

萧县孙圩孜乡地处中纬度地区,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区。

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适中,春温多变,秋高气爽,冬季显著,夏雨集中,无霜期长,日照充足。

主导风向全年以偏东风为主,其次为偏北风和偏南风。

历年极端最低气温为-12.4℃,历年极端最高气温为38.0℃,年均气温14.4℃;历年平均降水量为811.2毫米,年平均无霜期208.3天,年平均相对湿度为70%,年平均蒸发量为1500.0毫米,年平均日照时数为2220-2480小时。

(二)水文条件

项目区位于淮河流域中游,二、三级支流范围里,隶属于华北平原南部的淮北平原中部。

项目区水资源总量包括地表水和地下水两部分,全镇多年平均地下水资源总量为1100万立方米/年,地表水和地下水资源的丰枯基本依赖降水补给的多寡,地下水资源赋存于地层的多孔介质之中,水的运动较为缓慢。

近年来,城区及近郊区地下水位大幅度下降,给水能力逐年减少,呈现超采现象,应该予以防范。

全县水资源的水质较好,均为重碳酸钙型,矿化度小于1.0克/升,但其钙镁离子偏高,导致水的硬度较大。

(三)地质地貌

项目区主属黄淮海冲击平原,地面高呈由西北向东南缓倾,海拨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