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科学教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736901 上传时间:2022-10-23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38.0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粤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科学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粤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科学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粤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科学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粤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科学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粤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科学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粤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科学教案.docx

《粤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科学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粤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科学教案.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粤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科学教案.docx

粤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三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

二、班级基本情况分析:

上一学期的学习,大多数学生对科学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具备的探究能力,对周围世界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乐于动手,善于操作,另外,在着观察、提问、假说、预言、调查、解释及交流等一系列活动时,我强调合作必要性,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加强了的。

三、任务目标

1、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努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得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亲近科学、运用科学,把科学转化为对日常生活的,逐渐养成科学的习惯和生活习惯;

2、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让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从中科学知识,增长才干,体会科学探究的乐趣,理解科学的真谛,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

3、、学生学习运用假设,分析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注重观察实验中的测量,是控制变量、采集数据,并对实验结果的解释,学习解释模型,以验证的假设。

4、和发展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大胆细心、注重证据、敢于质疑的科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5、亲近自然、欣赏自然、珍爱生命,资源和环境的保护,现代科技的发展。

四、方法措施:

1、课堂措施:

(1)、教材及学生的备好课,好活动材料,吃透教材,设计好科学活动、问题和作业。

(2)、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自身精神饱满,面向每一位学生教学,努力每位学生性,把握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心态,并适时。

(3)、确立学生的主体意识,对学生的回答和作业反馈,以表扬鼓励为主的原则。

(4)、在科学知识的教学过程中,有意识的训练学生的、分析、综合、抽象、概括能力,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2、提优补差措施:

(1)、鼓励学生阅读量,多看有益的课外书籍,并提倡学生参加(社会)实验、小发明、小、小制作活动,以能力。

(2)、帮助后进生自信心,继而表扬鼓励为主的原则,培养学生对科学课学习的兴趣。

(3)、延伸课堂内容,课内与课外相。

(4)、优生与后进生的,互相帮助,在团结的气氛中尽快成长。

3、其它措施:

(1)、学校设施优势,采用现代教育技术课堂教学,既激发学生的学习的兴趣,又可以学生在多样化的环境中灵活知识。

(2)、活动的总结,注重课后交流、单元总结。

吴春红

2011年2月

我们在哪里

第一课    定位置

一、教材分析:

第一课是在学生现有的对于"定位置"的生活经验认知的基础上,通过一系列的教学活动:

说说你的位置;位置"接力";教学楼的位置;远洋船的位置。

使学生能用自己的语言定性地描述一个物体的位置,理解物体的位置需要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位置来确定;通过活动,加深学生对方位的理解;明确物体运动的时间、方位或距离都是明确物体位置的因素;进一步加深对"方位"的理解,知道确定方位的重要性。

二、教学内容:

说说你的位置;位置"接力";教学楼的位置;远洋船的位置。

三、教学目标:

1、科学知识目标

(1)能够定性地描述一个物体的位置(前后、左右、远近等)。

(2)理解物体的位置需要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位置来确定。

2、能力目标

(1)学会提出问题、作出猜测。

(2)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学会对探究过程中的现象和结果进行定性的观察与描述。

要求学生对物

体的位置观察时作记录,通过比较分析后描述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体会合作的重要性。

(2)乐于与人合作。

四、教学资源。

1、教学生认识新词汇"参照物"。

为确定物体的位置和描述其运动而选作的另一物体叫做参照物或参照系。

教师通汽车行驶相对路旁房屋、树木作为参照物;地球相对于太阳的自转和公转的现象等。

2、教学生认识新词汇"坐标"。

在需要定量描述物体运动时,要描述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随时间变化的数量关系,就要在参照物上建立坐标系。

五、课时安排:

3课时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问题情境

以三位坐在教室的小朋友对妍妍座位的描述,,提出问题:

为什么每个人的说法都不一样?

妍妍的座位到底在那里呢?

讨论回答完毕后,教师再在教室安排同一情境活动,加深学生的理解认识。

2、说说"你"的位置

这一活动的目的是让知道确定物体是相对的,知道在参照系可以定量地描述物体的位置。

上课开始,先让学生们"说一说自己在教室的位置",学生们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一定会有很多描述。

他们可能会说"我在靠近门窗的一边"、"我在某某的左面"、"我在某某的右面"等等。

当同学们用多种方法描述自己的位置以后,教师可以提问:

"如果不借助其他物体,能不能说清楚自己的位置?

"从而使学生真正意识到位置的确定是相对的。

在这个活动中,教师还可以要求学生用"从前往后数,你是第几排"

"从左往右数,你是第几列"或"从前往后数你在第几座"或"从前往后数,你在第几座"的方式说出自己的位置,并发给学生一些空表格(每一个格子代表一个座位),在第几排与第几列交叉的地方做上记号,这个格子代表自己的位置。

让学生初步学会使用"坐标图"的方法来描述自己的位置。

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简明扼要讲述"参照物"、"坐标"的词汇,但不需要太强调,只是让学生知道能用这样一种形式对位置进行描述就可以了。

第二课时

1、位置"接力"

这是一组游戏活动,目的是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学生的方位的理解。

教师可以事先准备好写有"左"、右"、"前"、"后"等方位和写有"1、2、3、4"等数字的两种卡片,上课时,先让一位学生起立,由老师随机抽出两张,根据卡片显示,下一位学生立即起立,确认无误后前一位学生坐下。

站错或起来的较慢者失败。

在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应注意学生的座位排序情况来选择相应的卡片,应尽量不要出现选定的位置不存在的现象。

这一活动的目的是让学生明确方位与距离都是确定物体的因素。

在活动过程中,教师可以按书中插图那描述出1--4号楼的位置;还可以带学生到大门口去,说一说本校各个楼房的位置。

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量带学生走出教室,观察学校的教学楼或升旗台等等。

可以分小组进行,不同的小组可以站在不同的角度,回到教室后要留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进行交流。

在教学的过程中,让学生观看书中的插图进行描述;如果让学生到教室外面去实地观察,除了指导利用各种方位词来描述以外,还可以利用时间和距离等来进行描述,如距离参照物体大约有多远或大约走多长时间、走多少步等等。

第三课时

一、质疑

为什么琪琪、波波和彬彬的话不能帮助妍妍找到位置呢?

让我们利用今天所学的知识来分析一下。

琪琪、波波、彬彬在描述妍妍的位置时那些地方不完整呢?

我们来把他们的话补充完整。

琪琪的话:

缺少距离,应说我后面一排的第二个位置。

波波的话;缺少距离,应说在我前面的一个位置。

彬彬的话:

缺少距离,应说在我左边第二列的第二个位置。

小结:

今天我们学会了借助一个人或物体,通过描述与这个人或物体之间的方位和距离,来确定另一个人或物体的位置。

在生活中我们常会遇到这样的问题,通常你会借助什么样的物体来确定位置呢?

让我们来看看顽皮的波波遇到了什么难题。

再现生活中常见的场面:

和爸爸妈妈逛街时走失了,如何借助合适的物体描述自已的所在的位置。

有一天波波和爸爸妈妈逛商店时,不小心与家长走失了。

波波应该借助什么物体来说明自已的位置呢?

(行驶的汽车,路边的小树,还是背后商场的标志)

六、板书:

定位置

前、后、左、右……(方位)

物体物体

1、2、3、4……(距离)

第二课   辨方向

教学内容:

三年级下册第2页至第8页

教学目标:

1.通过生活情境和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辨认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知道地图上东、南、西、北四个方向。

2.在东、南、西、北中,给定一个方向(东、南、西或北)辨认其余三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绘物体所在的方向。

3、借助现实的数学活动,培养学生辨认方向的意识,发展空间观念,体验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难点:

会在实景中辨认东、南、西、北,并能运用这些词语来描绘物体所在的方向;知道地图上的方向。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儿歌铺垫,引出新课

同学们,你们会背有关东、南、西、北方向的儿歌吗?

学生背儿歌:

早晨起来,面向太阳。

前面是东,后面是西,

左面是北,右面是南。

读了这首儿歌,你们能辨认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吗?

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探究这个问题。

(板书课题:

辨方向)

二.在生活情境中,探索、体验新知

1、以4人小组为单位,根据儿歌让学生在学校操场上辨认东、南、西、北方向。

2、生观察东、南、西、北四个方向都有什么建筑物?

小组同学互相说一说,然后把看到的主要的景物记录下来,并标明方向。

允许学生用自己喜欢的符号标注物体。

3、到教室,请各小组的记录纸贴在黑板上,汇报交流各种不同的方法,上方定为什么方向,为什么这样定?

4、学生讨论各种不同方法后,教师讲解地图上通常的方向:

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引导学生按地图的记录方式,重新整理自己的记录,完成校园示意图。

再结合示意图用"东、南、西、北"说一说各种景物所在的位置。

         

第二课时

(三)活动二:

描述太阳在天空的位置。

1、描述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有两个参数:

(1)太阳当时所在的方向。

即东、东南、南、西南、西、北、东北等。

我们可以用指南针确定具体的方位。

(2)太阳当时的高度。

描述太阳的高度可以用多种方法,我们可以尝试用自己的拳头量一量太阳离地平线有多高,还可以使用标准的太阳高度仪器(出示仪器)进行测量。

2、估计太阳此时在天空的位置

现在是9点35分,大家估计一下太阳在天空的什么位置呢?

(四)活动三:

观察太阳位置的变化。

1、组织室外游戏“踩影子”。

2、找出和画出物体或人的影子。

第三课时

一、小组合作交流,得出结论。

由于地球自西向东自转一周所需的时间是一天,在一天内,除了地球上一些特殊的地方(近两极)外,地球上的其他地方都是昼夜更替的现象。

我们日常见到的太阳东升西落的现象,实际上是地球自西向东自转的结果。

我们可以认为:

早晨太阳升起的方向为东方,相反的一方为西方。

当我们用自己的左手对着东方,右手对着西方,则面朝向的一方为南方,背对的一方为北方。

一天里太阳在天空中自西向东周而复始运动,影子的长短和方向会随着太阳的位置发生变化,影子和阳光的方向始终是一致的。

二、轻松游戏,我说你做:

找方向!

全体站立:

      面向南——点点头,转向西——拍拍肩,

      面向北——拍拍手,转向东——扭扭腰。

      向着东北——招招手,向着西北——跺跺脚,

      向着西南——跳一跳,转到东南——笑一笑。

三、小结评价。

1、除了本课学习的辨方向方法,还有什么方法可以辨方向?

2、学习本课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

你认为自己哪些地方表现最棒?

还有哪些方面需要再努力。

四、拓展延伸,服务于生活。

1、利用正方形纸制作表示东、南、西、北、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八个方向的方向板,同学之间互辨方向。

通过游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游戏中体会这八个方向,让学生在玩中学,在学中悟。

 2、请同学们展开想象的翅膀,设计一张学校未来规划图,校园的各个方向都有什么,画下来,比一比谁设计的更合理、更美丽、更有创意性。

八、板书设计

辨方向

             北

      西北         东北

第三课 看地图 

(1)

教学内容:

教村第9页至第11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