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兴区榆垡镇辛安庄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蔬菜瓜果生产示范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报告.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736011 上传时间:2022-10-23 格式:DOCX 页数:60 大小:148.1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兴区榆垡镇辛安庄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蔬菜瓜果生产示范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0页
大兴区榆垡镇辛安庄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蔬菜瓜果生产示范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0页
大兴区榆垡镇辛安庄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蔬菜瓜果生产示范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0页
大兴区榆垡镇辛安庄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蔬菜瓜果生产示范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0页
大兴区榆垡镇辛安庄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蔬菜瓜果生产示范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大兴区榆垡镇辛安庄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蔬菜瓜果生产示范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报告.docx

《大兴区榆垡镇辛安庄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蔬菜瓜果生产示范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兴区榆垡镇辛安庄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蔬菜瓜果生产示范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报告.docx(6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大兴区榆垡镇辛安庄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蔬菜瓜果生产示范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报告.docx

大兴区榆垡镇辛安庄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蔬菜瓜果生产示范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报告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蔬菜瓜果

生产示范基地建设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附表

附表1项目总投资与资金筹措估算表

附表1—1流动资金估算表

附表2销售收入与销售税金估算表

附表3项目总成本费用估算表

附表3—1项目经营生产成本表

附表3—2项目折旧和摊销估算表

附表4项目损益表

附表5项目现金流量表

附表6资金筹措及投资计划表

附图

附图1建设项目地理位置图

附图2场区平面布置图

第1章总论

1.1项目提要

1.1.1项目名称

大兴区榆垡镇辛安庄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蔬菜瓜果生产示范基地建设项目。

1.1.2建设性质

新建。

1.1.3项目申报单位

大兴区榆垡镇人民政府。

1.1.4项目建设单位

大兴区榆垡镇辛安庄村村委会。

1.1.5项目建设地点

大兴区榆垡镇辛安庄村。

1.1.6项目建设期限

建设期9个月,2006年3月~2006年12月。

1.1.7建设规模与建设内容

建设蔬菜瓜果生产示范基地,共占地814.3亩,其中钢架大棚生产区占地61.8亩,日光温室生产区占地372.1亩,梨园占地407.4亩。

主要建设内容包括:

(1)钢架大棚42栋,建筑面积27720平方米;

(2)日光温室161栋,建筑面积104006平方米;

(3)梨园2个,共占地407.4亩(270.4亩和137亩);

(4)蔬菜、水果加工配送中心,建筑面积600平方米;

(5)办公、管理用房和培训、化验用房,建筑面积420平方米;

(6)锅炉房,建筑面积54平方米;

(7)保鲜库(冷库),建筑面积720平方米;

(8)配备相应的生产设备,并配套建设供水、供暖、供电、道路等基础设施。

1.1.8投资规模及资金构成

项目总投资为3301.58万元,资金来源计划为:

北京市财政扶持资金960万元,占29.08%,大兴区配套财政资金1600万元,占48.46%,建设单位自筹资金741.58万元,占22.46%。

1.2可研报告编制原则

(1)突出“以人为本”的理念,通过本项目的建设,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

生产示范基地将采取“政府支撑、产销协会衔接、农户自主经营”的运作模式,带动当地农户逐步走向致富之路。

(2)与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大兴区发展规划协调一致,发展设施农业产业,突出“绿色产业”的发展。

(3)建设规模与市场需求相匹配的原则。

1.3可研报告编制依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中发[2004]1号);

(2)《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工作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若干政策的意见》(中发[2005]1号);

(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2006—2010年)规划纲要》;

(4)《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政府投资管理的暂行规定》京发改〔2004〕2423号;

(5)《北京市农村工作委员会关于加快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的指导意见》京政农发[2005]66号;

(6)《关于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加快农民致富步伐若干政策意见》京兴政农发〔2005〕5号;

(7)《大兴区2005年保护地建设补贴实施方案》;

(8)《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国家计划委员会、建设部;

(9)项目建设单位提供的基础资料;

(10)项目建设单位与编写单位关于编写可研报告的合同书。

1.4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项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见表1—1。

表1—1主要技术经济指标汇总表

序号

指标类别

单位

指标值

1

投资和筹措

 

 

1.1

投资

万元

3301.58

1.1.1

基本建设投资

万元

3245.01

1.1.2

建设期利息

万元

0.00

1.1.3

流动资金

万元

56.57

1.1.4

资金筹措

万元

3229.14

1.1.5

北京市财政资金

万元

960.00

1.1.6

大兴区配套投资

万元

1600.00

1.1.7

自筹资金

万元

741.58

续表1—1主要技术经济指标汇总表

序号

指标类别

单位

指标值

1.1.8

银行贷款

万元

0.00

2

财务评价指标

 

 

2.1

年均销售收入(达产年)

万元

1038.70

2.2

年均总成本(达产年)

万元

722.53

2.3

年均利润(达产年)

万元

316.17

2.4

销售税金

万元

0.00

2.5

年均所得税(达产年)

万元

0.00

2.6

税金

万元

0.00

2.7

投资利润率

9.21

2.8

投资利税率

9.21

2.9

全部投资内部收益率(所得税后)

16.96

2.10

财务净现值(所得税后)(ic=8%)

万元

1705.38

2.11

动态投资回收期(所得税后)(ic=8%)

8.5

2.12

静态投资回收期(所得税后)

6.49

1.5结论

本项目充分发挥了当地自然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建设目标明确,产品方案设计合理,项目产品市场前景广阔。

项目实施符合国家有关加快农业科技发展、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改造传统农业、尽快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战略精神,符合北京市“绿色奥运”的要求。

项目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分析表明,本项目不仅具有很好的盈利能力,而且能够较好地解决当地农民的就业问题,对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以及保障农村的稳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项目还能够通过示范和辐射作用,进一步提高大兴区蔬菜、西甜瓜、梨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取得显著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

第2章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2.1项目由来

近几年来,党中央、国务院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采取了一系列支农惠农的重大政策,使得农业和农村发展出现了积极变化,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粮食连续两年较大幅度增产,农业结构调整向纵深推进,农民收入较快增长,农村税费改革取得重大成果,社会事业进一步发展,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得到加强,干群关系明显改善。

农业和农村发展的好形势,对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和社会稳定,发挥了重要的支撑作用。

但必须看到,当前农业和农村发展仍然处在艰难的爬坡阶段,农业基础设施脆弱、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滞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矛盾依然突出,解决好“三农”问题仍然是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重大而艰巨的历史任务。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工作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若干政策的意见》2005年1月30日作为2005年中央一号文件公布。

《意见》强调,加强农业基础,繁荣农村经济,必须继续采取综合措施。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把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农业科技进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作为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切实抓紧抓好。

为了进一步推动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建立和谐的社会环境,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明确了今后5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奋斗目标和行动纲领,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为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三农”工作指明了方向。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2006-2010年)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基本方略是“坚持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在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的同时,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扎实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

其中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首要任务是“坚持发展农业生产力,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转变农业增长方式,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增值能力,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地位。

2006年榆垡镇党委针对蔬菜、西甜瓜生产设施较少、梨品种差、区域布局松散、效益不高的现状,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根本出发点,根据农业部命名榆垡镇为“全国农产品加工示范基地”的优势,结合大兴区对农业产业发展的奖励政策,结合辛安庄村被大兴区列入建设新农村示范村,决定在辛安庄村建设以蔬菜、西甜瓜、梨为特色的规模化、标准化、科学化的蔬菜瓜果生产示范基地,以此来带动产业从数量型向质量型的转变。

2.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2.2.1顺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首要任务的要求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取得了显著的发展成就,但也暴露出一个致命弱点,就是占人口总量60%左右的农民享受到经济增长的利益远比城市居民少。

同时,农民与城市居民相比,还要支付沉重的教育、医疗卫生和社会保障等费用。

60%的人口被排斥在经济增长之外而很少享受经济增长产生的利益,是不可能建成小康社会,这样一种经济增长方式不可能再支持国民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中国经济要想保持一定速度的发展,必须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根据中央关于建设新农村的“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20字精神,建设新农村是一项综合性的系统工程,他的首要任务是发展农业生产力,培育和发展农村经济产业,为农村经济增强“造血”功能,为广大农民提供一个能够实现充分就业的环境,而不是仅仅为农村经济“输血”。

这样才可以在一个较为宽松的发展环境下,实现以人为本的和谐社会构建。

本项目正是按照发展农业生产力水平进行建设,以农民增收为目标,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支撑,以都市休闲农业经营理念为指导,通过生产示范基地的建设,来促进农民增收,加快农村小康社会建设。

本项目把瓜果蔬菜技术推广和服务作为重要的内容,实施后可以带动当地及周边菜农、瓜农、果农应用先进技术,提高附加值,增加收入;本项目的成功实施,可以探索出都市农业发展的一条新路子,为其他地区发展精品农业提供成功的示范,从而在更广的意义上促进农民增收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2.2.2符合农业结构调整和现代蔬菜产业发展的需要

蔬菜产业在我国农业发展中具有独特的优势和地位,近年来我国蔬菜产业发展十分迅速,在许多地区蔬菜已经成为了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的一个重要增长点。

根据北京城市总体规划,北京将重新规划调整农业结构,因地制宜发展设施农业、加工农业、观光农业、出口农业等都市型现代农业,同时2008北京奥运会为大兴区的农副产品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随着“221”工程的推进,大兴区根据全区农业资源分布特点,按照“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经营、专业化生产”的原则,瞄准中高端市场,紧抓奥运商机,规划调整作物布局,发展特色农业,培植蔬菜等主导产业。

目前北京市有耕地面积400多万亩,其中蔬菜生产面积90万亩。

随着农业结构调整的进行,粮食作物面积减少,为发展蔬菜生产提供了大量的土地资源。

另外,从经济效益方面讲,目前北京市瓜果蔬菜在种植业中处于较高的水平,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目前,大兴区正在以落实“221行动计划”为宗旨,以市场为导向,以发展生产、生态、生活“三生”功能的都市型现代农业为重点,按照“做优主导产业,做精特色产业,发展新兴产业”的基本思路,抓紧组织项目调研、筛选、论证和申报工作。

现已向市农委申报农业项目56个,向区发改委申报农业项目52个。

2006年大兴区农业项目申报的重点内容有六个方面:

一是大力发展设施农业,进一步巩固成果,扩大规模。

二是围绕蔬菜、西瓜、梨、奶牛、生猪、禽类、肉羊等主导产业及甘薯、葡萄、桑椹、花卉等特色产品,发展农业产业化升级项目。

三是积极发展种业生产。

四是发展以“生产、生态、生活”“三生”功能为重点的观光农业、生态治理等建设项目。

五是发展节约型农业项目,大力发展节水农业。

六是防疫、信息化及农业生产、加工等新技术推广项目。

“十一五”期间,大兴区计划在生产、流通、加工、服务、产业化等各环节上加快发展蔬菜产业,把蔬菜产业发展成为种植业中带动大多数农民增收的支柱性产业,全区蔬菜基本实现无公害标准化生产,尽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