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产品出口存在的问题与对策.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735723 上传时间:2022-10-23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52.9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农产品出口存在的问题与对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中国农产品出口存在的问题与对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中国农产品出口存在的问题与对策.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中国农产品出口存在的问题与对策.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中国农产品出口存在的问题与对策.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农产品出口存在的问题与对策.docx

《中国农产品出口存在的问题与对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农产品出口存在的问题与对策.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国农产品出口存在的问题与对策.docx

中国农产品出口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中国农产品出口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摘要

入世以来,我国农产品出口增长明显,但为此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现阶段中国农产品具有较大的出口潜力。

但目前还存在一系列问题,如:

影响我国农产品出口的外部因素主要为技术性贸易壁垒和反倾销、技术性贸易壁垒、金融危机以及国内自身条件对我国农产品出口的影响。

本文分析了我国农产品出口存在的问题,就此展开多方面的调查和研究,重点放在了对存在问题的解决对策上,提出了影响我国农产品出口的因素以及解决对策。

 

关键词:

农产品出口;技术性贸易壁垒;问题;对策

 

 

 

Abstract

SinceChina'sentryintoWTO,agriculturalexportsisgrowinginourcountry,andpaidheavycost.AtpresentChina'sagriculturalproductshasthebigexportpotential,buttherearestillanumberofproblems.Forexample,themainexternalfactorsthateffectouragriculturalproductexportsaretechnicalbarriersandcounter-dumping,technicalbarriers,financialcrisis,aswellasdomesticconditioninfluence.

Thisarticleanalyzestheproblemsofagriculturalexports,withfocusontheproblemoftheexistenceofthesolution.Meanwhile,Iwillthrashoutthecountermeasuresthroughanalyzingthefactors.

Keywords:

Agriculturalproductexports;technicalbarriersandcounter-dumping;Issue;countermeasures

 

 

 

 

引言

加入WTO后,中国的农产品贸易将在新规则下参与国际竞争。

尽管我国农产品出口形势比较乐观,但在连年增长的背后也隐藏着一系列令人忧心的问题。

影响我国农产品出口的外部因素主要为技术性贸易壁垒和反倾销。

技术性贸易壁垒、金融危机以及国内自身条件对我国农产品出口的影响。

主要农产品价格高,缺乏国际市场竞争力,缺乏有力的农产品出口促销机构和促销政策和出口金融服务缺乏,国内生产企业缺乏国际认证的意识等作为国内自身条件对我国农产品出口的影响条件。

本文希望通过对农产品出口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将各影响因素依次呈现,并希望能对其提出相关的解决对策。

 

1我国农产品出口的现状

1.1总体发展情况

近年来,中国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高。

总体发展情况很好,尤其粮食棉花油料水果肉类禽蛋水产品产量等已连续多年稳居世界首位,人均占有量已经达到或超过世界平均水平。

粮食净出口下降幅度大,食用油籽、食用植物油、棉花、食糖以及蔬菜水果出口额均增长。

畜产品逆差增长,水产品顺差下降。

如下表1-1:

表1-1:

2008年上半年主要产品进出口情况[2]

数量

种类

出口

进口

净出口

数量

(吨)

同比增减(%)

数量

(吨)

同比增减(%)

数量

(吨)

同比增减

(%)

粮食

1261000

-77.8

1035000

10.1

226000

-95.2

棉花

7948.8

35.8

1287000

1.9

1279051.2

35.7

食糖

27000

-65.9

526000

7.1

499000

65.9

蔬菜

3944000

1.9

50000

0.2

3894000

-37.2

水果

2276000

-0.8

964000

34.5

1312000

-49.8

畜产品

659000

8.0

231000

-5.5

428000

-37.2

水产品

233000

-79.8

54785000

-93.1

54552000

81.3

食用油籽

731000

0.6

17879000

24.8

17148000

72.1

食用菜籽油

125000

31.5

4088000

10.4

3963000

54.6

1.2农产品出口国家和地区结构

上半年,与中国有农产品贸易的国家共有近200个,分布在各大洲,考查相对于各国的贸易额可以发现,出口主要集中在少数国家和地区,如美国、欧盟等发达国家和中国香港特区,其他国家很少,贸易的空间总体布局很不平均[14]。

具体情况如下表1-2:

 

表1-2中国农产品出口主要国家或地区的比重(%)

2004

国家或地区

占比

2005

国家或地区

占比

2006

国家或地区

占比

2007

国家或地区

占比

日本

32.0

日本

29.2

日本

26.5

日本

22.8

香港

11.3

韩国

10.5

美国

12.2

美国

12.0

美国

10.0

美国

10.4

韩国

9.3

韩国

9.8

韩国

9.2

香港

9.7

香港

8.6

香港

8.7

德国

2.9

德国

3.4

德国

3.5

德国

3.7

马来西亚

2.3

马来西亚

2.5

马来西亚

2.7

马来西亚

2.9

英国

1.3

英国

1.4

英国

1.6

台湾

1.7

中国农产品出口市场一直集中于亚洲,对亚洲的出口占中国农产品出口总额的3/4左右,亚洲是中国农产品第一大出口市场,是中国农产品第三大进口市场。

欧洲是中国农产品第二大出口市场,欧洲是中国第四大进口市场。

北美洲是中国农产品第三大出口市场,北美洲是中国第一大进口市场。

非洲在中国农产品出口市场中排第四位,非洲在中国进口市场中排第六位。

南美洲在中国农产品出口市场中排第五位,南美洲是中国第三大进口市场。

大洋洲在中国农产品出口市场中排第六位,大洋洲在中国进口市场中排第五位。

具体如下表1-3:

表1-3:

2008年对各洲农产品贸易情况

概况

国家

出口额

(亿美元)

占中国出口总额的份额(%)

进口额

(亿美元)

占中国进口总额的份额(%)

亚洲

110.2

56.5

72.3

25.0

欧洲

41.1

21.1

25.7

8.9

北美洲

27.2

13.9

90.1

31.1

非洲

7.0

3.6

5.8

2.0

南美洲

5.9

0.7

74.7

25.8

大洋洲

3.8

2.0

21.1

7.3

从中国农产品出口的主要国家和地区结构特征来看,主要的农产品出口市场比较集中和稳定,始终以日本、美国、韩国、香港、德国、俄罗斯、马来西亚、荷兰、印度尼西亚、台湾等为主。

其中日本是中国最大的农产品出口市场,2007年中国农产品对日出口额达834925190万美元,占总出口的2218%。

日本也是中国农产品贸易顺差的主要来源,2007年中国对日农产品进口额为3912313万美元,顺差额达到79580216万美元,为缓解中国农产品贸易逆差起着极大的作用。

由于日本对中国农产品出口的极端重要性,中日贸易争端对中国农产品出口的影响很大。

 

 

 

2新形势下制约我国农产品出口的主要因素

在全球农产品贸易自由化的推进过程中,我国农产品的出口贸易面临着国内和国际因素的制约。

中国在国际农业体系中的地位不断提升:

作为世贸组织成员,中国正在对国际多边贸易体系产生重要影响,有利于建立公平、合理的全球农业贸易竞争环境。

而且,中国农业也在开放中提升了竞争力。

可新形势下农产品的制约因素也相当突出。

[4]

2.1技术性贸易壁垒

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影响深远及其扩散效应明显,许多技术性贸易措施可能直接导致限制甚至禁止进口。

另外,技术性贸易措施较易产生连锁反应,从一国扩展到多国甚至全球;由一个产品波及到相关的所有产品。

但随着国际农产品贸易中技术性贸易壁垒的日益增多和水平的不断提高,入世后我国农产品出口频频遭遇技术性贸易壁垒,出口受阻的品种日益增多,从蔬菜到蜂蜜,从瓜果到冻鸡,进而延伸到整个畜产品和水海产品。

在传统贸易壁垒的限制之外,发达国家设置的技术壁垒越来越高技术壁垒从2004年的923件增加到2005年的1065件,技术贸易壁垒门槛高筑,范围不断扩大。

随着我国农产品出口规模的扩大,可能引发发达国家更多的贸易限制措施。

发达国家利用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关注,不断提高农产品市场的准入门槛。

日本“肯定列表制度”标志着发达国家的技术壁垒已趋向制度化、法律化,对中国农产品出口的负面影响将在今后一个时期持续存在。

2.1.1高壁垒导致我国农产品出口市场缩小

2006年以来,随着绿色消费需求趋势的兴起,日本、美国、欧盟逐渐成为我国农产品出口的主要市场。

这些国家经济实力强、技术水平先进、标准化程度高,而且消费者对自身健康及生存环境极为关注。

因此,这些国家成为技术性贸易壁垒的主要发源地,欧盟还是绿色壁垒的发源地。

2006年以来,自欧盟不断地推出新的农残检测标准及相应的农产品检验制度、认证制度以来,我国农产品对欧盟出口的门槛越来越高,严重制约我国农产品出口欧盟市场。

如欧盟将茶叶中农药残留的检验种类由20种扩大到130种,提高茶叶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标准30-100倍,别达到200倍,致使2008年中国对欧盟茶叶出口减幅超过37%[9]。

2006年1-7月,我国出口日本的活鳗比上年同期下降23%,出口冻鸡下降41%,出口保鲜蔬菜下降20%,出口鸭肉由2006年的40668吨降为2007年的零吨。

自2006年5月“肯定列表制度”实施以来,日本已对中国农产品实施了15项命令检查措施。

2006年中国对日本农产品出口82.1亿美元,同比增长3.6%。

日本市场在中国农产品出口总额中所占比例已降至26.5%,为近年来最低。

[10]

2.1.2农产品出口成本增加,国际竞争力下降

进口国实施技术贸易壁垒限制主要是通过技术规则、标准削弱出口国商品竞争能力,从而达到阻止进口的目的。

要达到其技术规则、标准,则必须增加投入,从而增加成本,使低成本优势丧失。

从经营成本角度来分析,技术性贸易壁垒措施对农产品进口企业会产生成本障碍作用,具有负面影响[3]。

因为农产品进口企业欲达到农产品进口国新设定的技术性贸易壁垒标准和措施,提高我国农产品的出口技术水平、卫生水平、要求将环境科学、生态学、卫生学等学科的原理全面运用到农产品的生产、加工、储藏、运输、销售的全过程,必然会引起出口农产品成本的增加。

农产品的可变成本也会因为执行严格的卫生检疫措施、产品标准而上升。

另外,为农产品进行卫生检疫而延候误时间,这将会导致机会成本的上升。

2.2金融危机对我国农产品出口的影响

当前,国际金融危机持续蔓延、世界经济增长明显减速,中国农产品的进出口贸易将受到严重影响,贸易逆差呈扩大趋势。

从下图1可以看出,中国农产品贸易自2004年以来出现了逆差,而且2007年逆差迅速扩大。

大了2008年上半年,虽然中国农产品进出口双增长,总额达到484.8亿美元,同比增加6.6%,但进口增幅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